演员。看电视。2014年之前。没有什么事情,也是2013年福建报警的事一样,他们跟着我为什么,也看

因为这个小视频,张家辉莫名其妙又火了一波,成了网友们“团欺”的对象。不过小懂觉得,换个角度想,“团欺”就代表了“团宠”,这说明,现在的他一出现,就成为了“旋风式”的存在啊!

张家辉一直是个有规划的人,这个真男人、神级影帝的一生是磨出来的。

如果你看到刚出道的他,就知道了,对比是如此鲜明。

张家辉1967年生于香港。下面这个照片是89年左右拍的,张家辉刚出道的样子。身高才1.7的他,瘦瘦小小的,只能说是一个长相极其普通的男人。


在拍戏之前,他曾当过4年警察。在警局的时候,因为一些情况转不了他很想进入的岗位,他当即决定不干了,跟着老同学拍起了戏。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到,当时根本不知道拍戏时什么鬼,工资才3000港币,比警队差的太多了,可他就是敢去做。


可是,当演员哪有那么简单啊。因为市场和制作的局限性,当时的港片主角选择还很单一就要靓仔,像张家辉这种资质,只能跑起了龙套

在圈里,张家辉一开始是以“挨打”出了名的,因为他的身材太瘦小了,还只能做女明星的打戏替身,久而久之,凡是有戏要找女演员替身,都来找他了。


当时的他基本天天被打,就是个“人肉沙包”。


在一次采访里,他说,那时候他妈妈看电视都很心疼。妈妈问他:“能不能不要老是给人家打啊?”,他耐心地解释到,“那个是假的啊”,但是妈妈说,“假的我也看得很不舒服。”


其实一开始,被“惨打”的这几年,张家辉是跟着在邵氏影业培训毕业的李修贤拍电影。

后来,红了一点,他就去了亚视,不再被人打了,开始演一些小的配角。下面的图片是《胜者为王》里面的张家辉,那时的他还略显青涩


但是,他发现,亚视跟无线的收视差太多了,感觉不管怎么努力拍戏,都没有多少人看。

他在采访里说,“最伤心的是,回到家里,发现妈妈看得都是无线,我好绝望啊。我那么认真哭,不停地爆血浆,都没人看!”


在亚视熬了五年,一直期待爆发的他,现状却没什么改变,当时的他压力太大了,又积攒了很多的不愉快。


与亚视合约期满之后,他决定暂时离开香港,去一趟南非,换个新环境让自己冷静一下。去了南非,在朋友的帮忙下,他找了个餐厅端盘子、收银的工作,一呆就是8个月

从南非回来之后,他也想明白了,轻松了许多。他重新签约了无线,从零开始,再次学习如何当一个演员。

1997年,他出演了下面这部电视剧《美味天王》。那时的古天乐已经是男主角了,而年长3岁的张家辉只是饰演了一个小配角。


在无线又熬了三年,1998年,31岁的张家辉得到了《天地豪情》里的一个反派角色甘量宏。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他,演戏毫无偶像包袱,不管是小丑、反派,他都自然、放得开。所以,试水这个角色之后,他终于火了

看到了他卖力的表演,导演王晶发掘了这个潜力股,开始带他进入香港喜剧圈。当时,王晶的很多部喜剧,直接让他出演男一号、男二号了。

这是《赌侠》里的化骨龙。


这是《千王之王2000》里的梁宽。


被王晶眷顾的张家辉就像当红炸子鸡似的,喜剧片一部接着一部,电影、电视轮番轰炸,他在采访里说:“拍到最累的时候,大脑都已经睡着了,可是嘴里还在念着台词。”


当时有很多人说王晶想要把他培养成周星驰的接班人

但就快要在“喜剧之王”这条路上越走越红的时候,张家辉意识到同类型的角色难以让自己的演技迅速成长。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不拍喜剧片了,电视剧也不接了,专心拍剧情片,磨练演技。

大概在2005年之后,他就索性只接拍剧情电影了。


好友钱嘉乐在接受采访时说到:张家辉就是这样的性格,已经很好了,但他还是要进步,他觉得只要更努力拼一下,还可以更好。


在那之后,张家辉遇上了杜琪峰,可以算上他人生中的“贵人”了吧。他说,“跟着杜琪峰拍的几部电影,对我影响很大,是他教会了我该怎么去演更复杂的人物”。

这是当时在《黑社会》出演的角色。


但是就在张家辉苦心钻研演技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拍文艺片《红河》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拍摄地在云南红河自治州,从昆明下飞机还要坐9小时的车颠颠簸簸才能到达,环境极为恶劣,每晚大街上都有人唱卡拉OK,吃盒饭经常会吃到蟑螂。这让一向喜欢安静的张家辉非常痛苦。


“那真是个我不能理解的世界,我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


回到香港的他,已经瘦到了皮包骨头,他觉得自己太丑了,都不敢让自己的女儿见到他。好在及时接受了治疗,他的身体和情绪都很恢复了过来。


这样一段经历想想都让人后怕,但是张家辉在采访时表示:就是一种体验,如果有一天让我演抑郁症,我就知道怎么演了。

患上了可怕的抑郁症竟然让他想到的是以后演类似角色就好办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演员素养、洒脱和拼劲,才能让他把所有经历都当做演戏的养分。

或许就是这股对自己的狠劲,2009年,一部《证人》,让他凭借着这个悲情的角色一连斩获7座影帝奖杯


表面心狠手辣,但是做杀手是为了给妻子治病,他从没有放过恻隐之心,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被他刻画地入木三分。


获得香港金像奖的那一刻,在颁奖现场,他和老婆关咏荷紧紧相拥了好久。关咏荷似乎比他还要激动,抬头被媒体拍到的那一瞬间,满脸都是泪水


确实,这20年的所有苦痛和心酸,老婆关咏荷才是最懂他的那个人。


后来,张家辉非但没有自满,反而那股拼劲更加开了挂。《大追捕》、《激战》、《扫毒》、《使徒行者》,演的角色一部比一部复杂,口碑和票房也一部强过一部。


现在,张家辉开始涉足创作领域了。他最近在卖力宣传自己的一部新电影《低压槽:欲望之城》,就是因为这是他首次自导自演的作品。


关咏荷也曾说过,这个男人在家就是努力创作,也不会搞其他事情,没什么嗜好。

可以看出,张家辉还是不满足于演员,又开始了事业的转型


当然,张家辉所取得的所有成绩都绝对不是偶然,是一次次奋力的改变、一种种难以言说的艰辛换来的。

当年,接《激战》之前,花了一年的时间,挑战自己身体极限,练了一身的强壮肌肉,那是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才能练就的。


40多岁的他愣是把自己练成了和彭于晏一样强壮。


还有在采访时爆料,因为长期不分昼夜工作,身体不太好,需要一直喝中药来调理身体,保持健康。


说张家辉是个真正的“大男人”,不仅是因为他在事业上拼了命地努力,还因为在感情中他也是拼了命地专一。

说起张家辉的感情,港媒小报当时的一句评论很是经典了:一个跑龙套的竟然爱上了女一号。


关咏荷出演的《苗翠花》、《陀枪师姐》、《醉打金枝》等,仍然还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当时,关咏荷确实是TVB当之无愧的“小花旦”了。


一天,两人在街边吃鱼蛋时,被小报记者撞见,张家辉和关咏荷的恋情由此公开。当时外界都不看好这段姐弟恋,有人说张家辉是想借她“上位”!

对比一下两人的家庭,也不难理解当时的风言风语了。大张家辉3岁的关咏荷祖籍是广东南海人,父母都在香港经营商铺,家庭条件比张家辉好多了,这给他很大的压力。

但是,1993年底,张家辉租了一间民房,还是和关咏荷同居了


但当时,事业毫无起色,让张家辉濒临失控,因为一次一言不合两人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所以,张家辉去南非的那8个月,也有传言说不仅是因为拍戏的压力,也有部分原因是两个性格不合的问题。

当时张家辉大姐突然罹患癌症,张家辉出生于单亲家庭,自幼缺少母爱,和大姐的感情最深。关咏荷深知此事,决定留在香港,一边替他照顾大姐,一边还在一心等他回来。

张家辉感动至极,当时就认定了要和这个女人过一辈子。2003年,张家辉还是一无所有。但是两人还是甜蜜地结婚了,关咏荷为了家庭基本退出了娱乐圈。


张家辉说,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不是拿不到影帝,而是关咏荷曾两度流产。

他当时推掉了所有片约,一心一意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在老公的悉心照料下,关咏荷身体恢复了,后来两人又有了一个宝宝,令两度失望的张家辉夫妇重新开心了起来。2006年,两人的女儿出生了。


但是出演《激战》的时候,又被香港媒体爆料,张家辉因为控制饮食导致抑郁症复发,和妻子失和,分房睡长达半年之久。


但是,后来每一次两人同台的甜蜜和幸福,又让这些谣言不攻自破

有一年获得影帝被采访的时候,他真诚而感激地发表爱的宣言:“因为她为这个家付出,我才能把所有精力投在演戏上,太太是我在娱乐圈最大的收获!”


出道近30年,张家辉几乎和其他女演员零绯闻

老婆关咏荷曾经形容自己和丈夫是“怪胎”——“我觉得他和我很像。我们两个都不喜欢拉关系,埋头做事情,抬起头来谁都不认识,在这个圈子里其实是异类。”


关咏荷对张家辉的影响,不仅仅是回归家庭去照料他生活,也是他事业上的“指明灯”。


张家辉在走上喜剧道路的时候,及时减少了拍烂片,认真挑选每一个剧本,其实这也归功于妻子的帮助。当时失去信心的他,在关咏荷极力劝说下,才减少拍片量,精选好剧本,走上了事业的正轨。

多好啊,两人相知相爱,并互相帮助,并且一路走到现在,成为了一段娱乐圈爱情的传奇佳话。


其实小懂觉得,除了“渣渣辉”这个可爱的称号之外,从警察、跑龙套、“人肉沙包”,再到自带“顶级流量”的香港影帝,张家辉更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努力,他的专情,他真男人的传奇一生。

所以,小懂引用一句话,哪有什么一举成名天下知,只不过是十年寒窗无人问。对于张家辉的成名路来说,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

@印记电影在虎扑影视区原创发布,喜欢的JRs烦请点个关注^_^

《一九四二》最大的特点就是“惨”,而即便是看过刘震云原著小说的观众,也不会对《一九四二》之“惨”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导演冯小刚与编剧刘震云采取了分线叙事的方法,两条主线,一条写灾民逃荒,一条写政府发愁,在片中以逃荒线为主,两线交错,并行发展。

每当故事回到灾民逃荒这条线上,就会进入“惨”到“更惨”再到“惨不忍睹”的剧情逻辑。

以“中国人”为主角的电影,视角向来是俯瞰的,只是态度稍有区别。

比如张艺谋会说“活着就有希望”,陈凯歌会感慨“黄天厚土”,王全安会念叨“白鹿渐行渐远”,贾樟柯则对所有人充满同情。

而冯小刚在《一九四二》中透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心理:

先是数落着人们咎由自取,最后又发出“如何是好”的叹息。

《一九四二》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带着瑕疵出场:

有的“举明火”打劫、有的勒索、有的贪污、有的在作秀,有人想用孩子换三升小米,还有人想用三升小米换女人一夜,他们都实实在在,却又都毫无价值。

这有点像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它们都关于粮食与饥饿,不同之处在于,日本人会把老人丢弃到山上。

而在1942年的中国河南,处于掌控地位的男人,会卖掉那些被支配的亲人,诸如老爹卖女儿,老公卖媳妇,以换取粮食。

当饥饿主宰世界,亲情、道德、习俗与同情心,都会荡然无存。

但《一九四二》是独特的,因为在此之后,整个民族似乎都选择了遗忘。

《一九四二》仅重要人物就有近20个,从蒋介石、日本人、美国记者、神父到地主、佃农,清楚地诠释了这场灾难由天灾变成人祸的来龙去脉。

而在驾驭这20个人物交织成的各条线索时,冯小刚亦表现得沉稳大气,不疾不徐。

冯小刚觉得,张国立很适合演《一九四二》里的地主范殿元,因为他本身是一个草根演员,有做人最基本的善良,经历坎坷,狡猾而不失厚道,也在蹉跎中练就了生存的智慧。

影片中的老东家亦是如此:他原本家境殷实,但时局动荡,灾荒与战争齐发,再富裕的家庭也瞬间变得渺小。

逃荒之初,老东家觉得他们与村民不一样,人家在逃荒,他们是“躲灾”。

路途中,随着粮食被抢、儿媳老伴相继去世、女儿卖身到妓院,周遭也都家破人亡,他终于慢慢沦为灾民的一员。

逃荒路上,他一直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存粮、懂得变通、游说长工栓柱保护自己女儿。

他也有善良厚道的一面,替佃户瞎鹿救急送小米,为赎长工栓柱给法庭送白面。

他曾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他对栓柱说,知道将来怎么才能再从灾民变成地主。

但在后期家破人亡只剩下自己时,他又逐渐绝望。

影片结尾处,导演给了这个人物光明的结局,张国立也曾提及结尾处的表演感受:“牵着小女孩一直走的时候,眼泪不停地流。”

《一九四二》是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场拍摄的,这种做法比较少见,主要是为了配合演员们从胖到瘦的减肥过程。

张国立在这方面比较吃亏,他属于脸部轮廓并不凌厉的长相,明明身上已经掉了很多肉,但脸上还是没瘦下来。

张国立以前演戏,经常想要给自己加点台词,想多说一点话,但拍摄《一九四二》时却一反常态。

不断靠着饥饿减肥的他总是找到编剧刘震云说“这句话多了”、“这句话不想说”,因为当一个人处在活下去是唯一目标的生存状态之下,说很多话是没有用的。

张国立说:“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真的是不想说话,也没有力气说话。”

冯小刚请陈道明出演蒋介石,被多次拒绝。

冯小刚:“你非得来!”

陈道明:“我非不去!”

《一九四二》是陈道明第二次饰演蒋介石,第一次是在电视剧《长征》中,也许冯小刚就是看到了他在《长征》中的表演,才发出了邀请。

但陈道明几次推脱,告知冯小刚先去找,找不到别人了,他再来演。

冯小刚的轴劲儿众所周知,就说找不到,最后陈道明以友情出演的身份,来到剧组拍了十天戏,并象征性地收了点茶水钱。

陈道明其实真的并不想演,从职业的角度来讲,他觉得如果演得特别好,今后再演其他的人物都会受到影响。

所谓深入人心,就是让人印象很深,也会造成一个阴影,那就是会影响演绎其他的人物。

蒋介石是一个特型人物,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不是虚构的。

人们对蒋介石本来就有种印象,然后把这种印象搁到演员身上。

演得好,等于复原了那种印象,让那种印象在深刻上再加深刻,再演别的人物都会被说“像蒋介石”。

但陈道明并不是特型演员,他自认为外形不像蒋介石,演得不好,还不如不演。

因此,除了发型和服装,陈道明拒绝了其他的造型设计,“造什么型啊?本来就不像,你给我左贴一块右贴一块的,还不如不贴呢!就是用原本的天然模样给你演呗。”

事实证明,陈道明多虑了,其实他演的这个版本的蒋介石,不仅没有发生他所担心的事情,反而深得人心,演出了自己的味道,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长工栓柱在《一九四二》中有两段爱情,他一直暗恋东家的女儿星星,但受过教育的星星却总是对其不屑一顾。

逃荒初期,栓柱对星星呵护备至,甚至在日军的轰炸下为了保护她差点丧命。

但在对栓柱的态度刚刚开始有所改观的时候,星星又决定为了养活家人和自己,卖身为妓女,栓柱眼睁睁看着心上人离去。

悲痛之余,已经成了寡妇的花枝嫁给了栓柱。

第二天,花枝也卖掉自己,为栓柱和孩子换来一袋粮食。

乱世之中,栓柱可以说是最简单纯粹的一个,却也是最顽固不化的一个,他为爱逃荒,在逃荒路上不断经历生离死别,所经历的两段所谓的爱情荒诞又短暂。

他因为信守承诺,在能够逃掉的情况下坚持回原路寻找花枝的子女,后期面对日军的威逼,他甚至为了花枝的一个信物不惜丢掉性命。

这样一个小人物性格鲜明,诉求极其简单,甚至谈不上什么生存之道。

栓柱的这一段戏份,堪称逃荒路上最温暖、却也最悲情的部分。

与其他逃荒者不同,王子文饰演的地主女儿星星除了要忍饥挨饿之外,还要过自己心理上的那一关。

她从养尊处优、独立好强的女学生一步步变身成为忍饥挨饿的灾民。

在见到栓柱掏出饼干的时候,她瞪大眼睛想要吃,但发现后者在利诱她时她又能毫不犹豫转身离去。

她拒绝了一路上保护自己的长工,最终却愿意卖身为妓女。

在面包和爱情的抉择上,她最终选择了现实的那一个。

星星的观念的转变,从一只猫身上可见一斑。

她逃荒路上一直保护自己养的猫,但在嫂子快要生孩子需要杀猫补营养的时候,她终于同意,然后来了句“我也要喝猫汤”。

星星这个角色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已经彻底放下了所有的情爱和尊严,这或许谈不上什么生存智慧,但绝对是那样一个环境下人们最本能的选择。

早在2000年,冯小刚就把《一九四二》的剧本送到李雪健手里,想让他出演片中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这个角色。

看完剧本,李雪健兴奋地给冯小刚回了个电话:“这可是个巨片啊!”

当时李雪健已经查出患上了鼻咽癌,只是还没对外公布,他没有对冯小刚提及此事,心想离开拍还有一段时间,兴许到时候自己就好了。

只是后来剧本没批下来,《一九四二》搁浅了。

2004年,李雪健病愈,那时他已经可以拍戏了,冯小刚又给了他一版剧本,可惜后面还是没拍成。

第三次的邀请,终于促成了合作。

李雪健完全没想到过了十年,冯小刚居然还在坚持这件事儿,李培基这个角色也一直为他留着。

十年时间,李雪健感觉《一九四二》的剧本真正从故事变成了史诗,“越来越走向一种大气磅礴,里头的含义更深沉了。”

李培基在电影中是一个想为民请愿,关心民众疾苦的官员。

官场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他瞧不上,但也没办法,有时候不得不同流合污,又对自己的同流合污感到屈辱和心灰意冷。

其实,李培基这个角色在剧本中并不出彩儿,既没有张国立演的老东家命运坎坷,也不如陈道明演的蒋介石重任在肩。

但是经过李雪健的诠释,这个人物复杂的状态却给人极深的印象。

李培基是民众和政府之间一个积极的人物,他想解决问题,又无能为力。

他是地方大员,但距离“陪都”重庆又有着一段距离,影响力有限,驻守灾区的他是“为民请命”的希望,但他又让百姓的希望无奈地破灭了。

为了演好李培基,李雪健多方寻找资料,并从李培基的家人后代那里了解李培基这个人。

从他一生的经历,李雪健了解到李培基这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没变,还是流淌着民族的血液。

只不过他的成长经历和传统教育对他有所影响,比如明知道国民政府的腐败,却没有离开,也体现了他狭隘的忠的一面。

冯小刚对李雪健在《一九四二》的表现用“稳、准、贴切”来概括。

“分粮食”那场戏,看到监视器中气得直哆嗦的李雪健,冯小刚已经分不清他是真生气还是在演戏。

李雪健对李培基这个夹缝中的人物下了很大的功夫,表演的分寸、台词拿捏的味道都让观众对李培基的左右为难感同身受。

在春晚演小品的时候,赵本山说范伟“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

从此,范围就与厨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九四二》里,范伟演的就是个厨子,老马。

由于范伟实在是不能完成减肥任务,考虑到老马这个角色的境遇比难民要好一些,冯小刚给他的胖脸定义为“浮肿”后,就没有坚持让他继续减肥。

老马是一个典型的狡黠世故、懂得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的小人物。

他会赶车,爱炫耀“我给省长做过饭”。

逃荒开始后,他攒集了一些人组建了“第一战区第九巡回法庭”,赶着一辆马车在逃荒路上帮灾民打官司,从中谋生存。

有一场戏,栓柱被范伟的法庭扣押,为了救人,老东家只有拿出几斤白面。

范伟转脸兴高采烈地对随从说:“今儿中午法庭烙饼”!

虽然由灾民摇身变成官,但老马命运多舛。

当然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有人都命悬一线。但老马更懂变通,尤其和固执的栓柱相比。

老马在被日本军队俘虏之后,够听话,还颇有几分小机灵,敢在日本人的刀尖上吃肉,才能在乱世之中保住性命。

范伟的幽默感和这个角色本身的诙谐成分相得益彰,成功诠释了草根小人物顽强的求生意识、生存智慧和一丝黑色幽默。

梅甘(蒂姆·罗宾斯饰)、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劳迪饰)

考虑到《一九四二》这部影片的厚重度,冯小刚请来了两位国际级影帝加盟。

一位是曾主演《肖申克的救赎》的戛纳影帝蒂姆·罗宾斯,另一位是主演过《钢琴师》的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

饰演托马斯·梅甘的蒂姆·罗宾斯率先进入摄制组,吸引他来中国拍戏的原因是电影展现的那段历史,而他自己也做足了功课,对于1942年中国和世界的格局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罗宾斯这样评价《一九四二》:“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电影,又是一个大家都能感动的电影,这是一个人心最黑暗的电影,但是他也是人心最温暖的电影。”

饰演记者白修德的阿德里安·布劳迪拍戏非常认真,每场戏开拍之前,他都会把副导演叫到身边,仔细询问每台机器所要拍摄的景别和运动轨迹。

然后他能记住每一台机器的运动路线,演戏时能照顾到每一台机器,他作为演员的专业性让国内的摄制组汗颜。

阿德里安·布劳迪说:“白修德很伟大,中国的电影人也很伟大,可以勇敢地把那一段故事讲出来。”

参演《一九四二》的经历,布劳迪谦虚地用“荣幸”二字来形容他的感受,戏份多少并不重要,只因这部电影非常真实地还原了那一段历史。

布劳迪似乎和1940年代有着不解之缘,他的代表作《细细的红线》、《钢琴家》都是1940年代的人物故事。

而1940年代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悲伤的年代,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是那么脆弱。

刚接触剧本时,布劳迪对这段中国的历史只有十分浅显的了解,但这才是拍电影有意思的地方,拍的过程中他了解了很多。

在拍片之前,布劳迪做了关于白修德大量的功课。到了剧组,布劳迪更是随身带一本笔记本,随时记下导演的要求和自己的感受。

他也会针对演员加入自己的意见,但每一个调整都会和导演商量,比如白修德会说一些中文“驴给你,相机,不能吃”,也是商量出来的结果。

也许是身份的原因,抑或是演了太多1940年代的电影,布劳迪对于影片的看法和国内许多观众并不相同。

对于《一九四二》里的故事,布劳迪认为,在如此黑暗和痛苦的时期,人性是可以升华的。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电影,并没有那么压抑,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的。”

《一九四二》采用同期声录音,这两位影帝每到需要中文发音的镜头都紧张,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高,导演冯小刚则非常耐心地去教他们发音。

他们两位从来没有合作过,但对于艺术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他们给剧组内中国演员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位大腕来中国的目的之单纯,他们就是来拍戏的。

国内演员们曾私底下议论纷纷,咱们的明星出门都带七、八个人,他们好莱坞大明星不得带上五十多个啊,可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个人都是一个人来的中国,没有带一个跟班、助理、随从。

与国际明星的合作,尽管沟通事宜稍显繁琐,但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而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也让国内的一众电影人受益匪浅。

早在1993年,冯小刚就有了拍《一九四二》的想法,也是在那一年,他认识了徐帆,当时他就认为徐帆是花枝的最理想人选。

20年后,《一九四二》上映了,花枝成为片中极其出彩和令人震撼的角色。

花枝是佃户瞎鹿的媳妇,上有老下有小,逃荒路上所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能够活下去。

影片开场,少东家将前来借粮的花枝堵在房里欲图不轨,花枝拼死抵抗,给粮都不从。

而逃荒路上,眼见饿殍遍野,花枝为了长工栓柱的饼干,放话愿意跟他睡。

后半程弹尽粮绝,花枝在与栓柱仓促结为夫妻之后将自己卖掉,换来的粮食交给栓柱,嘱咐他绝对不能卖孩子。

这一幕,所有人看了都会动容。

花枝的母亲身份,让她一开始并没有为食物而折腰,但在逃荒过程中为了儿女的生存问题她又必须放下身段,甚至抛掉尊严。

花枝的状态,就是人类在维持最低生存限度时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

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之下,相比受过教育的地主女儿星星略带清高的反应,花枝则更能彰显社会底层小人物简单、质朴的诉求和特质。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原型人物张述,曾在《一九四二》中饰演贪官董家耀。

他让董家耀这个角色流露出了“杠杆支点”的重要作用,同样是底层官员,董家耀在饥荒之年中饱私囊,接受贿赂,却还假慈悲地说着“是不是有点过分”。

由这个前线军需官的口中,能够看出这样一群官员上瞒下骗的为官之道。

董家耀和阿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白修德有对手戏,由于会说英文,冯小刚安排他来演这个角色。

轧道车上,白修德问道:“这么大的灾害仅仅是由于干旱导致的?这里有这么多的难民。”

董家耀当时想了一下,说:“蚂蚱,关键是蚂蚱!”

因为他在编瞎话,所以在回答之前有一个想的过程。

只是这种想的过程并没有用于为国效力、为民请命,而只是为了糊弄一名善良、正直的外国记者。

有意思的是,他想出的这个答案也并非不正确,蚂蚱的确是存在的,也成了灾。

它们冷漠无情,所到之处皆被洗劫一空,而他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灾民的逃荒路上,张涵予饰演的神职人员安西满在为饿死的人祈祷,但落下的却是日本人的炸弹。

安西满是个牧师,中国乡村的牧师,实际上他也是河南农民,是一个非常虔诚的非常相信上帝的教徒。

他游走于乡村之间,告诉大家“要信主,当有灾难或者坎坷的时候,主都会在你身边”,他要把这个理念传给广大农民。

就是这样一个人,跟着灾民一路走下来,看到了那么多的人饿死在逃荒路上,日本人还来轰炸,他的信仰几近破灭了。

于是他产生了怀疑,跑到神父前问:“这里发生的一切主知道么?”神父梅甘也不知作何回答,只说这一切都是魔鬼干的。

安西满不解,上帝为什么总干不过魔鬼呢?那信他干吗呀?

安西满努力奋斗的一切崩塌了,所以精神就垮了,于是他就找魔鬼,后来就与上帝越来越远,与灾民越来越近。

所有造成这一切的都是粮食,粮食就是魔鬼。

逃荒路上,众人都在寻求粮食的补给,而他所寻求的是神的救赎和心灵的慰藉。

如果说安西满这个人物有什么生存之道,那可能就是一路上都在坚持的信仰让他不断坚信,信主就能够改变现状、拯救难民。

只可惜他一路上传教布道,却见证更多的生离死别。

他跪地祈祷神能降临拯救众生,最后祈祷下来的却是一颗炮弹。

面对灾民们在生理上的折磨和痛苦,安西满更多的是在承受心灵上的煎熬和困境。

现实的残酷令他的信仰逐渐坍塌,最终希望破灭。

张涵予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以前从来没演过,在这种灾难面前,可以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或光芒。”

因角色要求,张涵予还要学习河南话,唱豫剧,以及说河南腔的英语,丰富的人物特点让他过足戏瘾。

可惜的是,因为牧师和教堂的这条线与逃荒主线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所以张涵予和蒂姆·罗宾的很多戏份都被冯小刚删掉了。

瞎鹿,是地主范殿元家的佃户,家穷负担重。

饥荒爆发之后,他拖儿带女走上逃荒路。

这个人物,所有的一切举动都是围绕着吃。

女儿问他啥叫逃荒,他会回答“出门寻吃的,就叫逃荒”;

为了给病重的老母亲买药、给家人寻口吃的,他不惜卖女儿。

作为社会底层最普通的农民,瞎鹿木讷迟钝,却精于算计,自私自利,但全都是为了生存,想法非常实际。

瞎鹿去追惊驴,发现驴被国民党大兵杀了,他前去讨肉,没想到一下子被闷在了热锅里。

瞎鹿的结局显而易见,他并不是饿死的,然而和片中其他因饥饿而死的人物一样,他的死,也是悄无声息的。

白修德骑着驴在灾民眼前晃过,被栓柱看到,饿红了眼的老东家决定晚上去偷驴,怕人手不够,还叫上了得力帮手瞎鹿。

这一点,可以从花枝后来的话中看出,等了三天不见瞎鹿回来,花枝埋怨是老东家和栓柱害死了他。

其实花枝并无道理,在当时的状况下,即便老东家不叫他,瞎鹿也会自己跟着去的。

自己和家人的饥饿,已经把瞎鹿逼到绝境,连自己的女儿他都想以两升半小米卖掉,偷个驴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来道去,花枝无非是因为没有了依靠,不知如何是好了。

整部影片,冯小刚都没有任何给人希望的意思,和刘震云的原著相比,变换为影像的《一九四二》,更加让人思绪低沉。

当观众以为灾民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驴肉缓解饥饿的时候,驴惊了,跑了,瞎鹿也死了;

一次次的等不到救济,连灾民的身份都无法确立;

好不容易逃到了陕西,老东家却把孙子捂死了。

冯小刚的导筒像是一个水壶,总是把刚刚燃起的希望浇熄,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然而,《一九四二》是一部充满敬畏与悲悯的电影,它敬畏的是那些苦难中无辜的逝者,悲悯的是被饥饿和苦难伤害的人性。

但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

人类不能依靠上帝来清除邪恶,只有自己站出来不断抗争,才可能让同样的邪恶与伤害不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所以,《一九四二》表现出一种沉思者的气质,演员的表演也克制而准确,这种对苦难和人性的审视,像是在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寻找第二次生命。

那些在饥饿中死去的人,通过这些影像似乎才可能摆脱曾经的苦难重负。

影片讲述的事情,已经整整过去80年。

这是一部带着创痛、饥饿和血泪的电影,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感受这些在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重新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恐惧时,才能明白正义、敬畏与悲悯的重要。

因此《一九四二》更像是在代表历史和今天的人们,向当年所有无辜的死难者做出的一个道歉。

压抑的确是《一九四二》的主基调,冯小刚骨子里的幽默感也无法勾调掉它的粘稠。

当我们通过电影重新正视那段历史时,压抑的感受渐渐变成了聊胜于无的歉意,但也正如布劳迪所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从历史中学习,不要让历史再次重演。


@印记电影在虎扑影视区原创发布,喜欢的JRs烦请点个关注^_^

《一九四二》最大的特点就是“惨”,而即便是看过刘震云原著小说的观众,也不会对《一九四二》之“惨”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导演冯小刚与编剧刘震云采取了分线叙事的方法,两条主线,一条写灾民逃荒,一条写政府发愁,在片中以逃荒线为主,两线交错,并行发展。

每当故事回到灾民逃荒这条线上,就会进入“惨”到“更惨”再到“惨不忍睹”的剧情逻辑。

以“中国人”为主角的电影,视角向来是俯瞰的,只是态度稍有区别。

比如张艺谋会说“活着就有希望”,陈凯歌会感慨“黄天厚土”,王全安会念叨“白鹿渐行渐远”,贾樟柯则对所有人充满同情。

而冯小刚在《一九四二》中透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心理:

先是数落着人们咎由自取,最后又发出“如何是好”的叹息。

《一九四二》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带着瑕疵出场:

有的“举明火”打劫、有的勒索、有的贪污、有的在作秀,有人想用孩子换三升小米,还有人想用三升小米换女人一夜,他们都实实在在,却又都毫无价值。

这有点像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它们都关于粮食与饥饿,不同之处在于,日本人会把老人丢弃到山上。

而在1942年的中国河南,处于掌控地位的男人,会卖掉那些被支配的亲人,诸如老爹卖女儿,老公卖媳妇,以换取粮食。

当饥饿主宰世界,亲情、道德、习俗与同情心,都会荡然无存。

但《一九四二》是独特的,因为在此之后,整个民族似乎都选择了遗忘。

《一九四二》仅重要人物就有近20个,从蒋介石、日本人、美国记者、神父到地主、佃农,清楚地诠释了这场灾难由天灾变成人祸的来龙去脉。

而在驾驭这20个人物交织成的各条线索时,冯小刚亦表现得沉稳大气,不疾不徐。

冯小刚觉得,张国立很适合演《一九四二》里的地主范殿元,因为他本身是一个草根演员,有做人最基本的善良,经历坎坷,狡猾而不失厚道,也在蹉跎中练就了生存的智慧。

影片中的老东家亦是如此:他原本家境殷实,但时局动荡,灾荒与战争齐发,再富裕的家庭也瞬间变得渺小。

逃荒之初,老东家觉得他们与村民不一样,人家在逃荒,他们是“躲灾”。

路途中,随着粮食被抢、儿媳老伴相继去世、女儿卖身到妓院,周遭也都家破人亡,他终于慢慢沦为灾民的一员。

逃荒路上,他一直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存粮、懂得变通、游说长工栓柱保护自己女儿。

他也有善良厚道的一面,替佃户瞎鹿救急送小米,为赎长工栓柱给法庭送白面。

他曾经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他对栓柱说,知道将来怎么才能再从灾民变成地主。

但在后期家破人亡只剩下自己时,他又逐渐绝望。

影片结尾处,导演给了这个人物光明的结局,张国立也曾提及结尾处的表演感受:“牵着小女孩一直走的时候,眼泪不停地流。”

《一九四二》是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场拍摄的,这种做法比较少见,主要是为了配合演员们从胖到瘦的减肥过程。

张国立在这方面比较吃亏,他属于脸部轮廓并不凌厉的长相,明明身上已经掉了很多肉,但脸上还是没瘦下来。

张国立以前演戏,经常想要给自己加点台词,想多说一点话,但拍摄《一九四二》时却一反常态。

不断靠着饥饿减肥的他总是找到编剧刘震云说“这句话多了”、“这句话不想说”,因为当一个人处在活下去是唯一目标的生存状态之下,说很多话是没有用的。

张国立说:“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真的是不想说话,也没有力气说话。”

冯小刚请陈道明出演蒋介石,被多次拒绝。

冯小刚:“你非得来!”

陈道明:“我非不去!”

《一九四二》是陈道明第二次饰演蒋介石,第一次是在电视剧《长征》中,也许冯小刚就是看到了他在《长征》中的表演,才发出了邀请。

但陈道明几次推脱,告知冯小刚先去找,找不到别人了,他再来演。

冯小刚的轴劲儿众所周知,就说找不到,最后陈道明以友情出演的身份,来到剧组拍了十天戏,并象征性地收了点茶水钱。

陈道明其实真的并不想演,从职业的角度来讲,他觉得如果演得特别好,今后再演其他的人物都会受到影响。

所谓深入人心,就是让人印象很深,也会造成一个阴影,那就是会影响演绎其他的人物。

蒋介石是一个特型人物,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不是虚构的。

人们对蒋介石本来就有种印象,然后把这种印象搁到演员身上。

演得好,等于复原了那种印象,让那种印象在深刻上再加深刻,再演别的人物都会被说“像蒋介石”。

但陈道明并不是特型演员,他自认为外形不像蒋介石,演得不好,还不如不演。

因此,除了发型和服装,陈道明拒绝了其他的造型设计,“造什么型啊?本来就不像,你给我左贴一块右贴一块的,还不如不贴呢!就是用原本的天然模样给你演呗。”

事实证明,陈道明多虑了,其实他演的这个版本的蒋介石,不仅没有发生他所担心的事情,反而深得人心,演出了自己的味道,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长工栓柱在《一九四二》中有两段爱情,他一直暗恋东家的女儿星星,但受过教育的星星却总是对其不屑一顾。

逃荒初期,栓柱对星星呵护备至,甚至在日军的轰炸下为了保护她差点丧命。

但在对栓柱的态度刚刚开始有所改观的时候,星星又决定为了养活家人和自己,卖身为妓女,栓柱眼睁睁看着心上人离去。

悲痛之余,已经成了寡妇的花枝嫁给了栓柱。

第二天,花枝也卖掉自己,为栓柱和孩子换来一袋粮食。

乱世之中,栓柱可以说是最简单纯粹的一个,却也是最顽固不化的一个,他为爱逃荒,在逃荒路上不断经历生离死别,所经历的两段所谓的爱情荒诞又短暂。

他因为信守承诺,在能够逃掉的情况下坚持回原路寻找花枝的子女,后期面对日军的威逼,他甚至为了花枝的一个信物不惜丢掉性命。

这样一个小人物性格鲜明,诉求极其简单,甚至谈不上什么生存之道。

栓柱的这一段戏份,堪称逃荒路上最温暖、却也最悲情的部分。

与其他逃荒者不同,王子文饰演的地主女儿星星除了要忍饥挨饿之外,还要过自己心理上的那一关。

她从养尊处优、独立好强的女学生一步步变身成为忍饥挨饿的灾民。

在见到栓柱掏出饼干的时候,她瞪大眼睛想要吃,但发现后者在利诱她时她又能毫不犹豫转身离去。

她拒绝了一路上保护自己的长工,最终却愿意卖身为妓女。

在面包和爱情的抉择上,她最终选择了现实的那一个。

星星的观念的转变,从一只猫身上可见一斑。

她逃荒路上一直保护自己养的猫,但在嫂子快要生孩子需要杀猫补营养的时候,她终于同意,然后来了句“我也要喝猫汤”。

星星这个角色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已经彻底放下了所有的情爱和尊严,这或许谈不上什么生存智慧,但绝对是那样一个环境下人们最本能的选择。

早在2000年,冯小刚就把《一九四二》的剧本送到李雪健手里,想让他出演片中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这个角色。

看完剧本,李雪健兴奋地给冯小刚回了个电话:“这可是个巨片啊!”

当时李雪健已经查出患上了鼻咽癌,只是还没对外公布,他没有对冯小刚提及此事,心想离开拍还有一段时间,兴许到时候自己就好了。

只是后来剧本没批下来,《一九四二》搁浅了。

2004年,李雪健病愈,那时他已经可以拍戏了,冯小刚又给了他一版剧本,可惜后面还是没拍成。

第三次的邀请,终于促成了合作。

李雪健完全没想到过了十年,冯小刚居然还在坚持这件事儿,李培基这个角色也一直为他留着。

十年时间,李雪健感觉《一九四二》的剧本真正从故事变成了史诗,“越来越走向一种大气磅礴,里头的含义更深沉了。”

李培基在电影中是一个想为民请愿,关心民众疾苦的官员。

官场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他瞧不上,但也没办法,有时候不得不同流合污,又对自己的同流合污感到屈辱和心灰意冷。

其实,李培基这个角色在剧本中并不出彩儿,既没有张国立演的老东家命运坎坷,也不如陈道明演的蒋介石重任在肩。

但是经过李雪健的诠释,这个人物复杂的状态却给人极深的印象。

李培基是民众和政府之间一个积极的人物,他想解决问题,又无能为力。

他是地方大员,但距离“陪都”重庆又有着一段距离,影响力有限,驻守灾区的他是“为民请命”的希望,但他又让百姓的希望无奈地破灭了。

为了演好李培基,李雪健多方寻找资料,并从李培基的家人后代那里了解李培基这个人。

从他一生的经历,李雪健了解到李培基这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没变,还是流淌着民族的血液。

只不过他的成长经历和传统教育对他有所影响,比如明知道国民政府的腐败,却没有离开,也体现了他狭隘的忠的一面。

冯小刚对李雪健在《一九四二》的表现用“稳、准、贴切”来概括。

“分粮食”那场戏,看到监视器中气得直哆嗦的李雪健,冯小刚已经分不清他是真生气还是在演戏。

李雪健对李培基这个夹缝中的人物下了很大的功夫,表演的分寸、台词拿捏的味道都让观众对李培基的左右为难感同身受。

在春晚演小品的时候,赵本山说范伟“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

从此,范围就与厨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九四二》里,范伟演的就是个厨子,老马。

由于范伟实在是不能完成减肥任务,考虑到老马这个角色的境遇比难民要好一些,冯小刚给他的胖脸定义为“浮肿”后,就没有坚持让他继续减肥。

老马是一个典型的狡黠世故、懂得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的小人物。

他会赶车,爱炫耀“我给省长做过饭”。

逃荒开始后,他攒集了一些人组建了“第一战区第九巡回法庭”,赶着一辆马车在逃荒路上帮灾民打官司,从中谋生存。

有一场戏,栓柱被范伟的法庭扣押,为了救人,老东家只有拿出几斤白面。

范伟转脸兴高采烈地对随从说:“今儿中午法庭烙饼”!

虽然由灾民摇身变成官,但老马命运多舛。

当然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有人都命悬一线。但老马更懂变通,尤其和固执的栓柱相比。

老马在被日本军队俘虏之后,够听话,还颇有几分小机灵,敢在日本人的刀尖上吃肉,才能在乱世之中保住性命。

范伟的幽默感和这个角色本身的诙谐成分相得益彰,成功诠释了草根小人物顽强的求生意识、生存智慧和一丝黑色幽默。

梅甘(蒂姆·罗宾斯饰)、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劳迪饰)

考虑到《一九四二》这部影片的厚重度,冯小刚请来了两位国际级影帝加盟。

一位是曾主演《肖申克的救赎》的戛纳影帝蒂姆·罗宾斯,另一位是主演过《钢琴师》的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

饰演托马斯·梅甘的蒂姆·罗宾斯率先进入摄制组,吸引他来中国拍戏的原因是电影展现的那段历史,而他自己也做足了功课,对于1942年中国和世界的格局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罗宾斯这样评价《一九四二》:“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电影,又是一个大家都能感动的电影,这是一个人心最黑暗的电影,但是他也是人心最温暖的电影。”

饰演记者白修德的阿德里安·布劳迪拍戏非常认真,每场戏开拍之前,他都会把副导演叫到身边,仔细询问每台机器所要拍摄的景别和运动轨迹。

然后他能记住每一台机器的运动路线,演戏时能照顾到每一台机器,他作为演员的专业性让国内的摄制组汗颜。

阿德里安·布劳迪说:“白修德很伟大,中国的电影人也很伟大,可以勇敢地把那一段故事讲出来。”

参演《一九四二》的经历,布劳迪谦虚地用“荣幸”二字来形容他的感受,戏份多少并不重要,只因这部电影非常真实地还原了那一段历史。

布劳迪似乎和1940年代有着不解之缘,他的代表作《细细的红线》、《钢琴家》都是1940年代的人物故事。

而1940年代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悲伤的年代,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是那么脆弱。

刚接触剧本时,布劳迪对这段中国的历史只有十分浅显的了解,但这才是拍电影有意思的地方,拍的过程中他了解了很多。

在拍片之前,布劳迪做了关于白修德大量的功课。到了剧组,布劳迪更是随身带一本笔记本,随时记下导演的要求和自己的感受。

他也会针对演员加入自己的意见,但每一个调整都会和导演商量,比如白修德会说一些中文“驴给你,相机,不能吃”,也是商量出来的结果。

也许是身份的原因,抑或是演了太多1940年代的电影,布劳迪对于影片的看法和国内许多观众并不相同。

对于《一九四二》里的故事,布劳迪认为,在如此黑暗和痛苦的时期,人性是可以升华的。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电影,并没有那么压抑,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的。”

《一九四二》采用同期声录音,这两位影帝每到需要中文发音的镜头都紧张,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高,导演冯小刚则非常耐心地去教他们发音。

他们两位从来没有合作过,但对于艺术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他们给剧组内中国演员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位大腕来中国的目的之单纯,他们就是来拍戏的。

国内演员们曾私底下议论纷纷,咱们的明星出门都带七、八个人,他们好莱坞大明星不得带上五十多个啊,可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个人都是一个人来的中国,没有带一个跟班、助理、随从。

与国际明星的合作,尽管沟通事宜稍显繁琐,但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而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也让国内的一众电影人受益匪浅。

早在1993年,冯小刚就有了拍《一九四二》的想法,也是在那一年,他认识了徐帆,当时他就认为徐帆是花枝的最理想人选。

20年后,《一九四二》上映了,花枝成为片中极其出彩和令人震撼的角色。

花枝是佃户瞎鹿的媳妇,上有老下有小,逃荒路上所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能够活下去。

影片开场,少东家将前来借粮的花枝堵在房里欲图不轨,花枝拼死抵抗,给粮都不从。

而逃荒路上,眼见饿殍遍野,花枝为了长工栓柱的饼干,放话愿意跟他睡。

后半程弹尽粮绝,花枝在与栓柱仓促结为夫妻之后将自己卖掉,换来的粮食交给栓柱,嘱咐他绝对不能卖孩子。

这一幕,所有人看了都会动容。

花枝的母亲身份,让她一开始并没有为食物而折腰,但在逃荒过程中为了儿女的生存问题她又必须放下身段,甚至抛掉尊严。

花枝的状态,就是人类在维持最低生存限度时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

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之下,相比受过教育的地主女儿星星略带清高的反应,花枝则更能彰显社会底层小人物简单、质朴的诉求和特质。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原型人物张述,曾在《一九四二》中饰演贪官董家耀。

他让董家耀这个角色流露出了“杠杆支点”的重要作用,同样是底层官员,董家耀在饥荒之年中饱私囊,接受贿赂,却还假慈悲地说着“是不是有点过分”。

由这个前线军需官的口中,能够看出这样一群官员上瞒下骗的为官之道。

董家耀和阿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白修德有对手戏,由于会说英文,冯小刚安排他来演这个角色。

轧道车上,白修德问道:“这么大的灾害仅仅是由于干旱导致的?这里有这么多的难民。”

董家耀当时想了一下,说:“蚂蚱,关键是蚂蚱!”

因为他在编瞎话,所以在回答之前有一个想的过程。

只是这种想的过程并没有用于为国效力、为民请命,而只是为了糊弄一名善良、正直的外国记者。

有意思的是,他想出的这个答案也并非不正确,蚂蚱的确是存在的,也成了灾。

它们冷漠无情,所到之处皆被洗劫一空,而他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灾民的逃荒路上,张涵予饰演的神职人员安西满在为饿死的人祈祷,但落下的却是日本人的炸弹。

安西满是个牧师,中国乡村的牧师,实际上他也是河南农民,是一个非常虔诚的非常相信上帝的教徒。

他游走于乡村之间,告诉大家“要信主,当有灾难或者坎坷的时候,主都会在你身边”,他要把这个理念传给广大农民。

就是这样一个人,跟着灾民一路走下来,看到了那么多的人饿死在逃荒路上,日本人还来轰炸,他的信仰几近破灭了。

于是他产生了怀疑,跑到神父前问:“这里发生的一切主知道么?”神父梅甘也不知作何回答,只说这一切都是魔鬼干的。

安西满不解,上帝为什么总干不过魔鬼呢?那信他干吗呀?

安西满努力奋斗的一切崩塌了,所以精神就垮了,于是他就找魔鬼,后来就与上帝越来越远,与灾民越来越近。

所有造成这一切的都是粮食,粮食就是魔鬼。

逃荒路上,众人都在寻求粮食的补给,而他所寻求的是神的救赎和心灵的慰藉。

如果说安西满这个人物有什么生存之道,那可能就是一路上都在坚持的信仰让他不断坚信,信主就能够改变现状、拯救难民。

只可惜他一路上传教布道,却见证更多的生离死别。

他跪地祈祷神能降临拯救众生,最后祈祷下来的却是一颗炮弹。

面对灾民们在生理上的折磨和痛苦,安西满更多的是在承受心灵上的煎熬和困境。

现实的残酷令他的信仰逐渐坍塌,最终希望破灭。

张涵予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以前从来没演过,在这种灾难面前,可以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或光芒。”

因角色要求,张涵予还要学习河南话,唱豫剧,以及说河南腔的英语,丰富的人物特点让他过足戏瘾。

可惜的是,因为牧师和教堂的这条线与逃荒主线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所以张涵予和蒂姆·罗宾的很多戏份都被冯小刚删掉了。

瞎鹿,是地主范殿元家的佃户,家穷负担重。

饥荒爆发之后,他拖儿带女走上逃荒路。

这个人物,所有的一切举动都是围绕着吃。

女儿问他啥叫逃荒,他会回答“出门寻吃的,就叫逃荒”;

为了给病重的老母亲买药、给家人寻口吃的,他不惜卖女儿。

作为社会底层最普通的农民,瞎鹿木讷迟钝,却精于算计,自私自利,但全都是为了生存,想法非常实际。

瞎鹿去追惊驴,发现驴被国民党大兵杀了,他前去讨肉,没想到一下子被闷在了热锅里。

瞎鹿的结局显而易见,他并不是饿死的,然而和片中其他因饥饿而死的人物一样,他的死,也是悄无声息的。

白修德骑着驴在灾民眼前晃过,被栓柱看到,饿红了眼的老东家决定晚上去偷驴,怕人手不够,还叫上了得力帮手瞎鹿。

这一点,可以从花枝后来的话中看出,等了三天不见瞎鹿回来,花枝埋怨是老东家和栓柱害死了他。

其实花枝并无道理,在当时的状况下,即便老东家不叫他,瞎鹿也会自己跟着去的。

自己和家人的饥饿,已经把瞎鹿逼到绝境,连自己的女儿他都想以两升半小米卖掉,偷个驴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来道去,花枝无非是因为没有了依靠,不知如何是好了。

整部影片,冯小刚都没有任何给人希望的意思,和刘震云的原著相比,变换为影像的《一九四二》,更加让人思绪低沉。

当观众以为灾民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驴肉缓解饥饿的时候,驴惊了,跑了,瞎鹿也死了;

一次次的等不到救济,连灾民的身份都无法确立;

好不容易逃到了陕西,老东家却把孙子捂死了。

冯小刚的导筒像是一个水壶,总是把刚刚燃起的希望浇熄,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然而,《一九四二》是一部充满敬畏与悲悯的电影,它敬畏的是那些苦难中无辜的逝者,悲悯的是被饥饿和苦难伤害的人性。

但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

人类不能依靠上帝来清除邪恶,只有自己站出来不断抗争,才可能让同样的邪恶与伤害不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所以,《一九四二》表现出一种沉思者的气质,演员的表演也克制而准确,这种对苦难和人性的审视,像是在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寻找第二次生命。

那些在饥饿中死去的人,通过这些影像似乎才可能摆脱曾经的苦难重负。

影片讲述的事情,已经整整过去80年。

这是一部带着创痛、饥饿和血泪的电影,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感受这些在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重新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恐惧时,才能明白正义、敬畏与悲悯的重要。

因此《一九四二》更像是在代表历史和今天的人们,向当年所有无辜的死难者做出的一个道歉。

压抑的确是《一九四二》的主基调,冯小刚骨子里的幽默感也无法勾调掉它的粘稠。

当我们通过电影重新正视那段历史时,压抑的感受渐渐变成了聊胜于无的歉意,但也正如布劳迪所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从历史中学习,不要让历史再次重演。


圈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要踏入的圈子,因为一一旦进入圈,意味着今后将衣食无忧,甚至全家都会跟着沾光。明星的出场费动不动几十万,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万。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脑袋想要进军圈的原因。

近日,广电总局发布了一则信息,要求实施新一轮“限薪令”,每部电视剧的全部演员的片酬不得超过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的片酬不得超过全部片酬的70%,演员单集的片酬不得超过1000万元,最高片酬总额不得超过5000万元。单看这数据我们就能想象到演员这个职业到底有多挣钱。

那么这一规定到底好不好呢?我们都知道广电之所以实行这一条例是希望电影制作商可以把更多的钱用在制作,特效,等等一些软件设施上,希望演员只占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些演员的演技不怎么样,却拿着高薪的片酬,导致制作商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大打折扣,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烂片。

对于观众来说,这固然是好的,可是对于明星们自身而言,他们就不干了,自己辛辛苦苦最后只能挣那么多。就比如杨烁,之前一部电视剧跟他谈的片酬为8750万,大大超过了要求的最高值,于是杨烁及其经营团队立即停止了合作。

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限薪,他们拿到的片酬也是要比普通劳动人员高出许多许多倍,演员们应该想想如何提高自身的硬实力,想想如何提高自己的演技,如何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方电视台真实故事201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