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海关带货过关规定

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珠澳两地水货客及非法代购近期愈演愈烈之势

水货客是指持有港澳多次往返签证,少量多次携带商品而偷逃税款的出入境人员。而代购通俗地讲,就是帮人购买境外商品带回国内。虽说两者定义不同,但去年1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无论金额及数量多少,代购一律要申请营业执照并依法纳税,否则最高罚款200万元。所以说水货客及非法代购本质上都是偷税漏税行为。

国家海关对从港澳及海外携带进境的商品有明确规定(见下表),超过免税额度的商品要补交相应税费,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触犯走私罪

国家海关对从港澳及海外携带进境的商品有明确规定,

澳门水货客及非法代购问题由来已久,但近期尤为严重。尽管珠澳管理部门连日对水货客源头进行重点打击,捣毁关闸及拱北附近一带数间“水货店”,收缴近千万货品,拘捕超过数十人。但生命力顽强的水货产业链却是“春风吹又生”, 甚至以更隐蔽的方式继续“顶风作案”,包括只让相熟水货客带货、增加店铺四周把风“睇水”人手等等,一副要与警方斗智斗勇的架势。

从根源上反思一下,为什么有水货客及非法代购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澳门的货品比内地便宜。有差价就有利润,有利润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水客。这显然是市场的力量。本报记者采访到一位熟知珠澳水货客情况的李女士,她透露,疫情期间澳门各大商场生意惨淡,最近恢复粤澳通关促使部分商场减价促销,很多商品即使加上水货客的运输费用,也比内地商场甚至电商平台还要便宜很多。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下,水货客见有利可图,于是纷纷加入“蚂蚁搬家”的大军,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水货客聚集在水货店取货,拆包装后再以“蚂蚁搬家”方式由澳门带到珠海赚取运输费。她又指,习惯购买澳门商品但无法通关、能通关又不想核酸检测等等,也是促使很多内地人士选择水货客带货的原因。

近期有大量水货客聚集在澳门水货店取货,

拆包装后再以“蚂蚁搬家”方式带到珠海

澳门水客问题近期集中涌现,除了利益驱使外,还与新冠肺炎疫情有间接关系。受疫情影响,澳门各行各业均受到严重冲击。经济不好自然要裁员,截至今年6月底,澳门的总人口为 68.54万人,按季减少1.07万人,主要是居澳外地雇员的人数减少所致,换言之,已有逾万名外雇被辞退。

就算现时内地已逐步恢复赴澳自由行,但澳门经济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复苏。在澳门工作的外雇张女士受访称,她以前都会帮内地朋友代购一些生活用品,但没有超额而且并不频繁,但自此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很多行业的外雇从3月份开始就没收过足额薪资,每个月只有澳门币4,000元左右,最近她和部分外雇同事已被老板提前告知不获续聘,所以赶在离职之日到来前,尽量多走几趟水货多赚点钱。

被问及是否担心因走水货被取消外雇身份,她回应称,现在管不了那么多,能赚就多赚点,因为回到珠海,还不知道何时能找到工作。另外为了规避检查,会只带体积较小的化妆品,烟酒等大件货物都不带。

澳门管理当局近期拘捕多名涉及走私的水货客

也许有人会认为,利用差价进行代购或带水货,是全世界各个海关都会遇到的问题,只要合规就应该放行。但如果放任代购和水货客不管,让其形成一个牟利链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钻法规的空子,便会给社会秩序和经营秩序造成伤害。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令诸多社会议题逐一浮现,今年 4至6月澳门的总体失业率达到2.5%,是8年来首次超过2%,不排除越来越多失业人士加入水货客队伍。因此,需要管理部门及时出手整治。

打击水货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行政处罚。近期珠澳管理部门接连扫荡关闸及拱北附近一带的“水货店”,不仅收缴近千万货品,还拘捕相关人员并处以罚款,就是在源头上打击水货牟利链条,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珠澳两地一直缺乏针对水货客的严厉法则,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水货店”过一段时间又会“复活”。

而同样为水货客问题烦恼的香港和深圳,曾经有内地水货客因为违反逗留条件,被判实时监禁两个月,亦有逾千名香港人因为从事水货活动,曾经被关押在深圳福田区的三间看守所等案例。反观澳门与珠海,未见有相关案例,珠澳可参展港深及海南的做法,加强阻吓作用。

另外,在打击非法代购方面,海南海关今年7月更出台新规:以牟利为目的代购3年内不得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7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珠澳两地可参照海南做法,并制订联合机制,对代购携带前往内地的货品依法征税,增加他们的经营成本,进一步打击、围堵非法漏税、走私行为。

澳门管理部门连日对水货客源头进行重点打击,

捣毁关闸附近一带数间“水货店”

打击水货客及非法代购不能光靠行政手段,水货客及代购的盛行其实更多的是一个经济学现象,而非法律法规能彻底根治的。他们产生的根源还是两地存在巨大的价格落差,特别是一些价格高昂的电子产品、化妆品甚至奢侈品,部分价格落差来源于关税。因此,一直有学者建议,内地应主动降关低税,减少进口商品的境内外差价,以挤压水货客的盈利空间。而内地早前降低奢侈品关税,就直接导致可代购的奢侈品种类大幅减少。国家商务部多次强调,我国进一步降低进口的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因此国家应继续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适时调整部分商品关税,如此一来即便无法彻底杜绝水货客,但至少可以挤压水货客的盈利空间。

关税绝非引起水货客及非法代购的唯一原因,在现实中,一些零关税或者没有境内外差价的商品同样成为走私的对象。据了解,尽管澳门的跨境电商近年蓬勃发展,很多内地居民安坐家中,就可以在电商平台购买有信誉及质量保证的澳门商品,部分跨境电商还在内地设有仓库,能直接走内地物流,两三天就能把商品送抵顾客手中,但由于澳门缺乏像淘宝京东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所以内地顾客要一个平台接一个平台的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比较耗费时间。

而水货客及非法代购却可以透过微信收取订单,然后直接在“水货店”提货或四处张罗购买,很多时候他们还“货比三家”,挑最便宜的价格购入,又省时又省钱,自然需求不断。因此。澳门跨境电商产业应作系统整合,互补有无,同时进一步推动澳门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加大免税优惠范围及力度,完善不同货币的便捷支付,以及全面开通澳门至内地的跨境电商物流渠道等,“水货客”的生存空间自然变得更小

整合澳门电商平台及全面开通跨境电商物流,

有助于压缩“水货客”的生存空间

对于水货客及非法代购这类屡禁不止的行为,我们不应只看到他们所带来的经济和治安问题,也不能只考虑如何去制止打压它,其实更应该反思,为何这类群体存在的必然性,以及为何在近段时间会集中爆发。

不难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澳门经济的确造成严重冲击,令部分即将失业的外雇及一些澳门居民也加入水货客大军,希望多赚点钱弥补疫情期间的经济损。粤澳政府应进一步关注这类人背后的社会问题,并提供适当援助,这对改善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以及解决走水货现象都是有帮助的。

澳门特区政府因应疫情影响而开办培训计划,

水货客及非法代购是一个必然存在的群体,水货客及非法代购群体的出现。其实更多应归咎于经济问题其本质是经济问题,只要存在着利益驱动,就无法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因此,在治理此类问题不能单靠一招一式,必须多管齐下,灵活多样、在加强行政手段、降低关税利率、整合跨境电商、以及关注背后社会问题提供适当援助的同时,还要不断根据新情况调整执法方式,综合治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击走私大军。

另外,再次提醒大家,恢复赴澳个人游后,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走水货及代购都不能碰,其实难得旧地重游,不如在澳门这个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尽情吃喝玩乐购物shopping的喜悦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门带货被海关抓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