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有没有正宗好吃的栖凤渡鱼粉店呀!

  吴安英在栖凤渡镇南香村为游客制作栖凤渡鱼粉

  谈起栖凤渡鱼粉,郴州人可谓尽人皆知。但这碗粉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正宗栖凤渡鱼粉,奥妙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三八”节前夕,记者采访了郴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栖凤渡鱼粉传承人吴安英。

  从娘胎里就跟着母亲卖粉

  吴安英今年69岁,剪着一头短发,脚穿平底鞋,走路一阵风,显得分外精神,根本不像年近七旬的老人。谈起栖凤渡鱼粉,老人眉飞色舞,一脸兴奋。

  她是土生土长的栖凤渡人,曾到栖凤渡煤矿工作。1993年,她从煤矿回到栖凤渡镇上开粉店。直到2003年,因要回家带外孙,才歇业收摊。

  吴安英出身鱼粉世家,她外公、外婆卖鱼粉,传至她父亲、母亲手里,也是卖鱼粉,经历过公司合营和自主开店等各个历史阶段。1999年她母亲去世前,还在掌勺做鱼粉。

  吴安英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但真正悟透了母亲的绝活,还是她。吴安英说,她从娘胎里就跟着母亲卖粉,长到10多岁的时候,母亲有事,经常是她掌锅,调味料的制作、投料的先后顺序、煮粉时的动作,都跟母亲一模一样。老人还举例说,用手“卡”粉的时候,她跟母亲一样,都是“一把准”,既能让顾客吃出味道,又不能太多,吃得太饱了没胃口。这个度的把握,就来自她母亲的真传。

  虽然是家族手艺,吴安英并没有墨守成规。以前栖凤渡鱼粉都是以清汤打底,吴安英改成用骨头汤打底。她认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骨汤打底比清汤口感要好;二是骨汤本来就甜、鲜,可以避免添加更多的调味料。

  吴安英还透露,正宗栖凤渡鱼粉,只有8种调料:茶油、姜、本地产豆油、米椒、葱花、食盐及少量的味精鸡精。现在,郴城街头的一些鱼粉,并不熟悉栖凤渡鱼粉的烹调技艺。

  一碗粉送出两位大学生

  吴安英是一个“能干婆”。无论当闺女,还是后来到栖凤渡煤矿工作,再返回镇上开店,她的人缘、口碑都很好。

  1993年,栖凤渡煤矿面临改制,她和丈夫当时每人每个月只能领取100多元的生活费。两个孩子一个在武汉读大学,一个在郴州读高中,正是用钱的时候。两口子决定自主创业,重返栖凤渡开粉店。当他们把这一想法汇报给单位领导时,领导热情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走出一条新路,还特意为他们制作了一套炊具、摊板。

  一开始,他们在市场内摆摊,后来发展到租赁门面经营,一做就是10年。就这样,一碗粉送出了两位大学生。2003年后,女儿结婚生育需要人照顾小孩,吴安英才恋恋不舍地辞掉门面,告别她的顾客群。

  吴安英把栖凤渡鱼粉的品牌做到了极致。鱼、姜、米椒她都要买最好的,茶油、豆油都是本地特产。很多郴州人去长沙出差,都要在她的鱼粉店吃碗粉才接着赶路。有关领导为他们自主创业的精神所感动,特意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政策为她办理了特困证,享受工商、税务等优惠。

  回想起这些往事,吴安英感慨地说,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碗鱼粉帮了全家,所以在有生之年,她一定要把栖凤渡鱼粉传承好。

  徒弟把店子开到了北京

  好手艺,热心肠,使吴安英身边集聚了很多栖凤渡鱼粉粉丝。现在,她有50多名徒弟在栖凤渡镇区和郴州城里开鱼粉店。栖凤渡镇在西河沿线,布置了4处农庄,栖凤渡鱼粉是主打招牌。

  90后青年谷超、何卫都是郴州人。谷超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工作,何卫从中央美院毕业后,也在北京工作。2014年,两人得知吴安英的故事后,特意从北京赶来采访,把她制作鱼粉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乡土”栏目播出。2015年,两位年轻人与朋友一道,在北京开了家“三个鱼”粉店。为了准确传承老人的技艺,几名年轻人按吴阿姨教导的配方,一日三餐吃鱼粉,整整试吃了2个月。后来又赶回郴州,把自己熬制的鱼汤、鱼粉做给吴安英品尝。吴安英尝后觉得两个徒弟可以出师了,他们才在北京推出栖凤渡鱼粉。随后,几名年轻人又把老人请到北京住了半个月,现场指导。

  今年春节,谷超和何卫等人一起来到吴安英家拜年。吴安英又把自己的绝招:酿辣椒、甜品酸萝卜制作手艺传给了几名年轻人。他们回到北京后,推出了3元一叠甜品酸萝卜,10元三个酿辣椒,市场反应很好。

  现在,吴安英是郴州凤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带领着一班人在开发传承栖凤渡手工鱼粉。吴安英认为,栖凤渡鱼粉这个品牌是无价之宝,任何时候都要倍加珍惜。(稿源:郴州日报记者 陈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栖凤渡鱼粉王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