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民到中国多少人

“综合考虑,移民日本其实很不错。在这里生活的话,吃得好、环境好、治安好、教育水平高,距离中国近,买张机票三四个小时就能回去,并且日本的护照在世界范围内畅通无阻。”一位华人圈的大投资家时隔近十年再来日本时对我如是说道,目前他将为富人办理海外移民也纳入了业务范围。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海外移民的中国人中并不多见。实际上,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精英层迈出国门移民时,极少有人选择日本作为长期的栖息地。究其根源,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日本并非移民国家,要想移民日本,需要突破一道道有形、无形的墙。

每年约4000名华人入日籍

数据也表明,与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的平均每年约3万华人加入美籍相比,每年加入日本国籍的华人要少得多。

笔者根据日本法务省公布的资料做了粗略统计,结果显示,从1952年至2012年年底,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人总数为127,326人。最近十年(2003年-2012年),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人总数为43,835人,每年徘徊在人,人数最多的2009年也只有5392人。

据笔者了解,在日华人倾向拿日本“永住”(即永久居民,类似美国绿卡)者众,倾向拿日本国籍者寡。只要与在日韩国人(含朝鲜人)做一简单比较,便知在日华人的这一倾向甚是鲜明。

在日华人、在日韩国人(含朝鲜人)是日本的第一、第二大外国人群体,截至2012年年底,总数分别为652,555人、530,046人。但在最近十年(2003年-2012年),加入日本国籍的韩国人(含朝鲜人)总数多达82,259人,仅2002年一年就多达11,778人。

不难看出,加入日本国籍的在日华人不管从绝对数量、还是人口比例都远低于在日韩国人(含朝鲜人)。

“入籍”难,拿“永住”更难

在美国,拿到绿卡后,需再待满若干年才能申请加入美国籍,日本则恰恰相反,日本的移民政策倾向于鼓励符合条件者直接入籍,而非拿“永住”,因此在日本拿“永住”要比“入籍”难得多。

根据日本法务省规定,外国人申请入籍在形式上分为“普通入籍”和“特别入籍”,前者针对与日本人没有婚姻关系的人,后者面向与日本人有婚姻关系并满足条件者。

“普通入籍”要求连续在日本居住满5年以上、20岁以上、遵守日本法律、品行良好、有维持自身及至家庭成员生计的经济能力;“特别入籍”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对居住年限的要求降至满3年以上,但规定需提交10种以上表格,外加5种以上证明,笔者的一位朋友曾吐槽说他申请入籍时甚至被要求补交父母结婚证明。

但是,申请“永住”的条件更为苛刻。在日本,申请“永住”的一大高门槛就是要求居住年限满10年以上,且中间的签证不能间断;而且,在这10多年居住期内,必须有至少5年的工作年限,即需要至少5年的纳税证明,纳税证明实际上暗含了对“经济能力”的考核,若申请者任职于小公司,收入有限,则很可能遭到拒绝。并且,申请时需持有3年以上签证,签证距离期满必须还剩半年以上。

对于所谓的“高级人才”,日本在去年5月7日才推出“海外高级人才积分制度”,以期笼络年富力强的学者、高级技术人才、企业家等优质资源。其特点就是给学历、职历、收入等评估标准制定积分,当积分达到70即认定为“高级人才”,给与优惠。其中最大的优惠就是降低对“永住”要求,将对居住年限的要求从满10年降至满5年。但与日本政府期待的每年借此吸引2000人相比,去年只有17人合格。

“入籍”多为图方便和晋升

从理性人的角度而言,确实如那位香港投资家所言,移民日本有诸多“好处”,“入籍”比单纯拿“永住”也确实更为便利、实惠。笔者身边也有些加入日本国籍的朋友,他们选择入籍的最大原因也是多为图个方便。

首先的一大考虑就是护照免签,在2012年亨氏签证受限指数(Henley Visa Restriction Index)中,日本得分165,在103个国家中排第5;中国则只得分41,排第92。这意味着中日两国护照的国际旅行自由度存在天壤之别,持日本护照可免签去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笔者身边的很多朋友加入日本国籍都是出于旅行方便的考虑。比如朋友A,最初并没有打算入籍,但在公司组织海外游或与日本朋友结对海外游时,她的中国护照便成了大麻烦。其他人都是免签,只有她却必须办理繁琐的签证申请,三番五次下来,最终难耐其烦,在去年加入了日籍。

朋友B加入日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气之下”。他十多年前与几位日本朋友申请去香港玩,被告知需向中国使馆交钱办理入境许可,许可最终是办下来了,但看到其他的日本朋友都不用交钱、也不用办理入境许可,心理很不是滋味。更让他气不过的是,在转道去大陆旅游时,在某大城市火车站,与他同行的几位日本朋友走了“外国人优先”通道,而他却不得不排很长很长的队买票。旅游回来后,他“一气之下”便申请了入籍。

朋友C的情况也有些类似。他的一些朋友入籍后回国创业,借此享受到了一般中国人无法享受的优惠,这些所谓的“外国人优惠”政策让他也选择了入籍。

朋友D入籍,则是为了晋升。D大学毕业后便就职于日本一家大公司,工作表现很不错却因为是外国籍而遭遇到日企固有的“玻璃天花板”,迟迟得不到晋升,对其照顾有加的上司劝其入籍,他听从了这一建议,入籍后很快便得到了提拔。D说,“入籍后,其实还是有隔阂,很难真正融入,但要想晋升的话,入籍相对还是好些。”

除此之外,也有华人是考虑到入籍可以拿到更低的利率买房,以及将来的子女更方便在日本受教育等。总体而言,打算在日本长期发展的华人,会更倾向于入籍,或夫妻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入籍。

为何倾向于拿“永住”而非“入籍”,原因可谓因人而异,但基本上可概括为两个,一是难过“感情关”;二是压根没确定要打算在日本长期发展,而是想最终回国。

可以说,难过“感情关”是华人在选择是否入籍时的一堵无形的墙。

在日本,入籍的正式称谓是“归化”,这个词在中文指归顺、归附,古汉语中更含有被君主的功德感化,甘愿为其子民之意。显然,在中日两国至今仍沟壑难填、彼此互为民族主义火药桶、且相互之间最容易触痛敏感神经的情况下,这样的称谓不免会让中国人产生抵触心理。

其次,在日本入籍往往需要“改姓”(姓氏为日语常用汉字除外)。比如,乒乓球国手何智丽改名“小山智丽”、汉城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冠军韦晴光改名“韦关晴光”、中国女垒原队长任彦丽改名“宇津木丽华”、跳水名将苏薇改名“马渊崇英”等。据笔者了解,对改日本姓存在排斥心理的在日华人仍很普遍,很多人在入籍后对外仍以本名相称,改姓后的名字则只见于正式的档案资料。

此外,在面试时,有的面试官会要求申请者表达对日本国的忠诚和热爱,这也遭到很多在日华人的抵触。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但鉴于中日之间的纠结,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甚至听说有华人因为这一点而在面试中途,要求退还申请材料,放弃入籍。

日本人口白皮书称,日本到2050年人口将从目前的1.2亿减至90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3变成1:1。在如此严峻的人口形势面前,很多人都预估日本将不断放开移民政策。

原东京入国管理局局长、移民政策研究所所长坂中英德曾言,“正在减少的人口是最大问题,国家将不得不为其生存而挣扎。不管怎么说,美国在设法使自己保持生机,因为它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涌入。相反地,日本什么都好,就是不接纳海外的人。”

他提议日本需接受1000万外国移民计划,但遭到投票否决,并被右翼及保守势力痛斥为是“卖国行为”。而《朝日新闻》此前的一项对2400位日本选民的调查也显示:65%的被调查者反对更多移民入境。

因此,日本不断放宽移民政策即使是大势所趋,这一过程恐怕也将极为缓慢。

如今,移民已经成为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大量华人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生活,选择移居海外,日本虽然是个亚洲国家,但对中国人很有吸引力,根据日本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居住在日本的华人数量不断增多,选择移民日本的人数也在激增,在日本的海外人口中,中国人所占比重很大,最多的国家依然是中国,那么为何中国是日本移民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最看着日本移民的哪些优势?这些特点最受欢迎。

日本距离中国很近,在当地工作、留学及生活的中国人非常多,每年也有大量的中国人前往当地旅游购物,日本许多商场都有华人工作人员,在当地沟通交流完全无障碍,不用担心移民环境的适应问题,且有数据显示,截至到2019年中旬,在日本居留的海外人士中,中国人数比例排名第一,当地的众多华人,也让移民者生活更亲切舒适。

移居海外,当然是选择发达国家比较好,日本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领先的科技水平,便利的生活设施、广阔的发展平台及健全的医疗福利保障,而且日本与国内在联系上的便捷性也优于其他发达大国,能够很好兼顾国内事业与亲朋好友,一个住在北京五环外的上班族,每天的上下班时间相当于非常日本的时间,来往非常便利。

日本是以教育立国的国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在教育领域方面的投入很高,所以在这方面的回报也很不错,日本的核心科技专利占据世界第一,日本人的诺贝尔奖也非常多,根据全球高等教育权威机构QS最新排名显示,日本的教育综合实力排名全球TOP10,移民子女在日本就读,还可享受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公立教育学费全免福利,众多优秀私立学校任你选择。

日本在近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医疗水平评比中排名第一,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这三大成人病的生存率属于世界第一,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医疗不但技术发达而且服务优质,住院无需排队取号,15周岁以下儿童看病基本免费,拥有健康保险的居民,自己只需付少部分医药费,在解决医疗后顾之忧的同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高水平养老服务也可让移民老人拥有舒适晚年。

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这是全球公认的,而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也成为众多华人移居海外的主要因素,据相关杂志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数》,从环境安全、医疗安全、基础建设及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全球几十个国家进行比较,日本东京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得分很高,可见日本非常有安全高,并以政治稳定、经济稳健、生活安居乐业等优势,在去年被评为全球最佳国家第二名,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之一。

日本不仅居民素质高,有素质有教养,而且这里的空气质量很高,没有污染的环境,优质的空气非常宜居,日本生活环境可谓是世界顶级,这里安全、卫生、高质量的空气、食物和水都使其成为全世界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各项指标都做得很好,生活质量高,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更宜居。

日本移民如此好,非常适合华人,难怪日本移民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华人看重的教育、医疗、环境、安全、宜居及资源等关键指标,日本都极具优势,而且生活便利,没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如此优秀且适合华人的移民国家,你还在等什么!

截至目前,23魔方一共检测了近 150 名日本男性用户,主要是在中国工作、学习的日本友人。

扣除有亲缘关系的客户(只保留1位)还剩下 128 位。基于此,我们统计了日本人的父系祖源构成。

为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主要分布于日本或朝鲜半岛的类型。其中, MF1144979(FGC50558) 为共祖 4000 多年、不同下游皆集中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类型,极大可能 4000 年以前已定居朝鲜半岛。

为可能由中国迁入的类型,但里面很多类型可能先于朝鲜半岛爆发而后扩散至日本。以下举例说明。

在23魔方检测的日本男性用户中占比高达 4.7%。我们对其中 4 名 CTS3311 日本用户进行了研究,构建的谱系树如下图:

结果显示,4 例日本不同姓氏的 CTS3311 客户共祖于约 2860 年前,相当于中国的西周时期。由于不同下游皆集中于日本,且在朝鲜半岛也极少,推测 CTS3311 在西周或更早已经定居于日本,这比历史学界关注的秦汉移民还要早数百、上千年。 值得注意的是,与 CTS3311 共祖最近的中国支系 MF1309 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

在23魔方检测的日本男性用户中占比高达 3.1%。我们对其中 3 名 MF1181 日本用户进行了研究,构建的谱系树如下图:

结果显示,3 例 MF1181 不同姓氏的日本用户同属于下游支系 MF61554,该支系共同祖先距今约 1710 年,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且 MF1181 的其他支系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据此推测,MF61554 可能是秦汉-魏晋时期东渡至日本的移民。

在23魔方检测的日本男性用户中占比达 1.6%。我们对其中 2 名 MF23607 日本用户进行了研究,构建的谱系树如下图:

结果显示,2 例不同姓氏的日本用户同属于下游支系 MF23607,共祖于约 1500 年前。值得注意是,MF23607 最近的兄弟支系 MF24840 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且 MF23607 还与华北李氏家族 Y29876 共祖于约 2740 年前。据此推测,MF23607 可能是秦汉-魏晋南北朝从中国北方迁入日本的移民。 

在日本男性用户中占比达 2.3%,以往的数据显示,Y86025 在朝鲜半岛较为高频,因此日本的 Y86025 可能是从朝鲜半岛扩散至日本,而更早则是某个时期从中国北方扩散到朝鲜半岛。Y86025 的近支集中于山东辽宁江苏等地。

在日本用户中占比达 1.6%,以往的数据显示,日本的 MF1001 主要是一个下游分支。MF1001 目前集中于中国北方,日本的 MF1001 较大可能为战国-南北朝从中国迁入的移民。

在日本男性用户中占 1.6%。日本的 CTS6566 推测为某个下游支系,共祖时间有待确认。

在日本男性用户中占 0.8%。以往的数据显示,MF9486 下游存在一个集中于朝鲜半岛的支系,且与中国北方的 MF9486 共祖于约 3900 年前。日本的 MF9486 可能源自朝鲜半岛,更早则来自华北。 

总结:从以上数据可知,日本的确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历史时期(夏商至今)的移民,但其中不少是先扩散至朝鲜半岛、再伙同其他朝鲜半岛支系一起移民到日本。且这些支系并非都是历史学界认为的秦汉以来的移民,例如 CTS3311,极可能西周已经存在于日本。综合以上讨论,我们认为日本人父系中约有 25%~30% 为中国历史时期的移民,主要来自华北,其中不少是先于朝鲜半岛爆发再扩散至日本。 

 △ 中国人迁入日本的可能路线(历史时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去日本需要什么条件202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