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杏仁、柏子仁、酸枣仁,他们不但是种子而且还有很明显的油性,能润下,润肠通便?

发布时间:59171次收听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增强免疫等。难入眠者用炒枣仁;可以舒解紧张、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不适症状;还可以降血压,因为酸枣仁液对于心脏收缩有加强作用,同时可以使微血管管径扩张,进而达到降低血管压力的作用;也可以增强免疫,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而增强机体的。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脾经,适用于心肝血虚者,入药部位为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临床上对于失眠、自汗、盗汗等症状有治疗作用;酸枣仁当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氨基酸、钙、锌、铁、铜等多种成分;能镇静催眠。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破瘀血,续筋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药土鳖虫性味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主治;破淤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等等。一般它可以破瘀血,续筋骨,这方面主要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对于跌打损伤,筋骨骨折,疼痛都有良好作用。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又能起到续筋接骨疗伤的作用。为外伤科常用药物,尤其对于骨折轻伤,淤血肿痛,可采用本品单独研末调敷,或者研末黄酒冲服。临床上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等药物相须为用,一般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本品需要注意,孕妇需要注意禁服,同时本品保藏宜放通风干燥处,以防止虫蛀。

降压的中药有不少,最主要的常见于这种平肝熄风类的中药,一般都有降压作用。像常用的石决明,罗布麻,牛黄,天麻,钩藤这一类的,还有像一些杜仲,它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石决明它主要是对于这种高严重的高血压,已经有类中风的这种高血压病人效果比较好。像常用的镇肝熄风汤,主要是石决明。天麻、钩藤,它收录有平抑肝阳,还有治疗这种发狂、癫痫、小儿惊风这一类的也有作用。像钩藤它对于高烧的惊厥、抽搐也有一定的效果。牛黄是比较常用的平肝熄风的药物,它的作用除了能平抑肝阳以外,还有解毒的作用,像咽喉的疼痛,口疮,溃疡这一类的都可以用。像常用的这种牛黄解毒片,它治疗这种热昏导致的昏迷,也常用像安宫牛黄丸等等。

引火归元、温阳、散寒止痛、通经。肉桂这个药,它属于中药当中的温理药,是植物肉桂干燥的树皮。它的性味是辛热的,而且是一个大热的中药。归经归在脾、肾、心。它的功效主要是引火归元、温阳,还有就是散寒止痛,通经的这种作用,临床当中我们常用于这种肉桂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就是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这种症状。第二就是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第三就是寒湿痹痛,宫冷疼痛,经闭这一类的症状。第四个就是用于这种虚阳上浮导致的眩晕、头晕、目眩这类症状。肉桂这个药它有大热,因此对于体内有实热的人要禁用的。

中药红参的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作用于元气欲脱、气虚导致的气不摄血、脾虚、肺虚、肾虚、以及气血虚伴阳虚的患者。中药红参它是属于中药当中的补气药,是人参的栽培品,经过蒸制后的根和根茎。性味是温甘的。归经归在心经、肺经、肾经和脾经。临床当中,主要用于:一、元气欲脱,肢冷脉微这种患者。二、由于气虚导致的气不摄血,比如像吐血、咳血这类的出血的症状,还有像妇女的崩漏下血。三、对于肺虚和脾虚的患者,红参是有效的。四、对于肾虚也可以运用。从保健的角度来说,这种红参可以用于气血虚同时伴有阳虚的患者,比如常用于这种怕冷,四肢不温,容易腹泻,女性容易宫冷等等这些症状。红参服用不可服用过长的时间,因为长时间服用会出现叫人参综合征的这种并发症。

改善睡眠的中药主要以安神药物为主,主要分两大类。一、重镇安眠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朱砂、磁石、龙骨,龙骨不但有助眠的作用,而且还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于失眠、多汗、遗精、遗尿,有固脱的作用。其次能够改善肝阳上亢,治疗头晕目眩的症状。二、养血安眠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酸枣仁、合欢皮、远志、夜交藤、柏子仁等。酸枣仁主要用于阴虚、血虚导致失眠。柏子仁除治睡眠以外还能治疗便秘。合欢皮对于精神抑郁、烦闷导致失眠疗效很好。远志治疗心肾不交导致失眠有一定作用。

清热凉血的中药有生地、玄参、赤芍、牡丹皮,水牛角,紫草。生地不仅对出血还有瘟病发斑等有非常好的效果。玄参不但有生地的功效,还能够治疗红肿。赤芍和牡丹皮这两种清热凉血药,由于具有活血的作用,因此对于肝郁导致气滞疼痛,对于妇科的癓瘕痞块等都有一定的疗效。紫草对治疗瘟病发热发斑,而且斑呈紫黑色有很好的作用,对于皮肤的脓肿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发烧也有退烧的作用。服用这些中药治疗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因来对症治疗。

中药狗脊具有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的功效。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狗脊不适合用于肾虚内热的患者,所以对于有小便短赤、色赤黄这一类症状人群不适用。在临床当中狗脊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对于肾虚导致症状,比如肾虚、遗精、遗尿这一类的症状有缓解作用,现代医学上常常被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还有老年的腰膝酸软、腰腿的疼痛等。二、对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有一定的效果。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可以补血活血。脾虚湿盛和泄泻的患者慎用。经常应用于临床,是目前最常用中草药之一。采用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入药,性味甘辛温,归肝经、心经和脾经。临床当中常用当归治疗以下几种疾病:一、血虚、萎黄导致疲乏无力、头晕、心悸。二、血虚、血瘀导致经闭、腹痛、月经失调这类的疾病。三、血虚导致腹痛,虚寒的腹痛,风湿的痹痛。还有跌扑损伤导致疼痛都可以运用。四、疮疡导致疾病,当归也常用。如常用仙方活命饮、复元活血汤、当归建中汤这一类。

鸡内金作用有健胃消食、射精止遗,辅助治疗胆结石疾病,功效有健胃消食,能够缓解食欲不振,甚至饮食过多引起腹部饱胀等。鸡内金是一种消化科常用药食同源的药材,是鸡的内囊砂壁,鸡内金还可以射精止遗,对于小儿的遗精有很好治疗作用鸡内金的服用方法可以入煎剂,也可以研末吞服,一次零点三克到一克,研末吞服的效果可能比入煎剂会更好,鸡内金在人生活当中非常重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非常推荐的药物,鸡内金还广泛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帮助缓解小孩的疳积,体型消瘦、食欲不振、甚至大便干结都有很好的效果,鸡内金还能够辅助治疗胆结石疾病。

肉苁蓉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它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使用肉苁蓉去治疗便秘,但是一定要分清楚他的症型,不是所有的便秘都可以使用肉苁蓉去治疗,肉苁蓉是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一些年老的肾阳不足的患者更加适宜,可以单味使用肉苁蓉冲泡服,也可以在汤剂中使用,比如比较经典的济川煎,就使用了肉苁蓉。患者如果有便秘、腰酸、肾阳不足的症状,就更适宜食用肉苁蓉,来达到治疗便秘的效果。肉苁蓉还有射精止遗的作用,患者如果有遗尿遗精或者便秘的症状,也可以使用肉苁蓉进行治疗。综上所述,肉苁蓉可以治疗便秘,但是一定要区分它的症型,肾阳不足型的病人更适合使用肉苁蓉来治疗。

因为高原的气候与环境因素,高原上经常出产一些比较好的中药药材。在高原上所出的中药药材中有一种叫做玛卡的高原植物。玛卡中含有非常多的特殊物质,这些特殊物质有改善男女性生殖能力,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血脂的作用。

中药蛇床子是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子。中药蛇床子的功效与作用也是非常多的,值得我们大家好好的利用。中药蛇床子具有抗过敏、止痒、温肾补阳、平喘祛痰的功效与作用。另外,中药蛇床子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宫寒引起的女性朋友不孕的情况。

想要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中药材,首先就要对中药材有所了解,中药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具备着很多的功效与作用,不光可以起到祛风除湿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大家有效的治疗腰痛脚气以及尿频等等病症。

藏红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治疗跌打损伤。它还可以用来保护肝胆,并且能够促进脂肪代谢。藏红花能养血解毒,可去除血热。心情抑郁者或常常感到劳累的人,可食用藏红花来缓解,藏红花还能够改善记忆力。

艾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艾叶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有煮水熏蒸、艾叶泡脚、艾叶水清洗外阴、艾叶水煮鸡蛋、艾炙以及艾叶炒炭,不同的方法治疗的也是不同的妇科病,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

柏子仁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养心安神,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那么柏子仁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柏子仁的炮制方法是怎么样的呢?柏子仁性状鉴别你知道吗?请看下面相关介绍。

  柏子仁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养心安神,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那么柏子仁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安神药中关于柏子仁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

  甘、辛,平。入心、肝、肾经。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1.用于虚烦失眼、心悸怔忡等症

  柏子仁滋养阴血,功能养心安神,常与酸枣仁、生地等药治疗血不养心、虚烦不眠之症。

  柏子仁质地滋润,有润肠之功,故可用于阴虚、年老、产后等肠燥便秘之症,临床多配合大麻仁、胡桃肉等同用。

  柏子仁(用时打碎)

  三钱至五钱,煎服。

  1、柏子仁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九,食前。(《本草衍义》)

  2、柏子仁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仲惊悸,健忘遗泄,常服宁心定志,补肾滋阴:柏子仁(蒸晒去壳)四两,枸杞子(酒洗晒)二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净)、茯神(去皮心)各一两,玄参、熟地(酒蒸)各二两,甘草(去粗皮)五钱。先将柏子仁、熟地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研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灯心汤或圆眼汤送下。(《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3、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缎,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白术、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于各一两,净麸半两(慢火炒)。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钦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调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4、柏子仁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赢瘦而生潮热,及室女思虑过度,经闭成痨: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钱(一作各二两),泽兰叫、川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研为细末, 柏子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时米饮送下,兼服泽兰汤。(《妇人良方》柏子仁丸)

  5、柏子仁治脱发:当归、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二至三钱。(《全展选编·皮肤科》)

  6、柏子仁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枚。燃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0.3-0.7cm,直径0.1-0.3cm。新货黄白色或淡黄色,久置陈货则呈黄棕色,并有油点渗出。种仁外面常包有薄膜质的种皮,顶端略尖,圆三棱形,基部钝圆。质软油润,断面黄白色,胚乳较多,子叶2枚,均含丰富的油质。气微香,味淡而有油腻感。

  柏子仁: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外壳和种皮。柏子霜:取拣净的柏子仁,碾碎,用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研细。《雷公炮炙论》:凡使柏子仁,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晒干,却用黄精自然汁于日中煎,手不住搅,若天久阴,即于档中著水,用瓶器盛柏子仁,著火缓缓煮成煎为度。每煎三两柏子仁,用酒五两,浸干为度。


  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本品呈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7mm,直径1.5~3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外包膜质内种皮,顶端略尖,有深褐色的小点,基部钝圆。质软,富油性。气微香,味淡。

  1、柏子仁同药材。2、柏子仁霜为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气微香。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1、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义》)

  2、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粒(捻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世医得效方》)

  3、治小儿躽啼,惊痫腹满,不乳食,大便青白色:柏子仁末,温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便溏及痰多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牡蛎、桂,瓜子为使。恶菊花、羊蹄、诸石及面。"

  ②《本草经疏》:"柏子仁体性多油,肠滑作泻者勿服,膈间多痰者勿服,阳道数举、

  肾家有热、暑湿什泻,法咸忌之。"

  ③《得配本草》:"痰多,肺气上浮,大便滑泄,胃虚欲吐,四者禁用。"


皮肤病的辨证和内科病的辨证一样,同样是应用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考虑到上述辨证方法在中医学教材中均有介绍,这里仅就皮肤病的自觉症状和皮肤损害的辨证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汗疱疹亦称出汗不良为见于掌跖部的一种复发性水疱性发疹。

病因学 尚不明了。由于本病常伴有多汗症,控制多汗有利于症状的缓解,故以往认为,系汗管口闭塞引起的汗液潴留所致。实际上本病与汗管无关。目前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湿疹样反应,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可能性是其诱发因素。亦有认为本病偶为 细菌、食物和药物的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本病夏日多见。好发于手掌和手指侧面,有时见于指背末端,足底较少见。损害为多数米粒大深在性水疱,呈半球形,略高于皮面,成群发生,对称分布。早期水疱透明,以后可变混浊,邻近水疱相互融合后可出现豌豆大或更大的大疱,有灼热和瘙痒感,水疱不易破裂,常伴有手工艺足多汗。少数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性感染,致手足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诊断 根据发部位及水疱特点,倾向复发及有多汗等特点,不难诊断。应与癣菌疹、手癣、接触性皮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鉴别。

治疗 原则为减少手足多汗,避免情绪激动,可适当用镇静剂如溴剂和安定等,抗组胺制剂亦可应用。水疱性损害可用止痒收敛性洗剂如含酚炉甘石洗剂或用0.5%明矾溶液等湿敷或浸泡,也可用中药“苍耳子、蛇床子、甘草、明矾各15克,煎水泡手。已经剥脱干燥疼痛者,也用外用2%水杨酸软膏或10-20%尿素霜。对于重症顽固患者,可酌用强的松30毫克/日,分3次服,经数日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1、痒 痒由多种原因引起,它是肾脏的一个主要症状,痒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风邪 多表现为干性皮损,遍体作痒,游走不定,有时是密集的小丘疹,抓破出血,随破随收。

(2)湿邪 表现为水肿、小水泡、易渗出,向四周蔓延,病程长。

(3)热邪 皮肤红肿、灼热。或发全身,或在局部。如毒热炽盛,有化浓及浓性结痂。

(4)血虚 皮肤干燥脱屑,或皮肤增厚,失润而痒,多无渗出,慢性经过。

(5)虫淫 如虫行皮内,浸淫蔓延,瘙痒无度,夜寐不安。

2、痛 祖国医学认为痛的病机是“不通则痛”。痛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气血壅滞、阻塞不通的一种临床表现。

痛有虚实之分,虚证喜按,按之痛减;实证拒按,按之痛剧。皮肤病中的痛以实证为多见。实证中也可分寒、热、气滞、血瘀等。寒邪所致之痛经热则缓,遇冷则剧,皮色苍白或暗紫。热邪所致之痛遇冷则轻,经热则剧,皮色焮(xin)红灼热。气滞所致之痛常因心情抑郁而加剧,心情舒畅而缓解。血瘀所致之痛固定不移,皮色青紫。

其它自觉症状比较少见,在此从略。

(1)斑疹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红斑:压之退色多为血热;压之不退色,除血热外还可能有血瘀。热毒炽盛则色紫红。此外,红斑也可由风热或湿热引起。

2)紫斑:可由心火、肝火旺盛或血热妄行,溢于脉络外而引起;亦可因脾不统血,血不循经而溢于脉络之外;或是阴虚内热,热伤脉络所致;也有的是血瘀引起。

3)白斑:为气滞或气血不和。

(1)丘疹:较小而密集的丘疹伴有瘙痒多为风热;较大丘疹色红,多为血热。

(2)水疱及大疱:无红晕者多为水湿,周围有红晕者, 多为湿热或湿毒。

(3)脓疱:主要为热毒或湿毒。

(4)结节:小而肤色正常伴有瘙痒者,属血虚风胜,或属外受风邪,郁于肌肤所致;小而色红无痒痛者, 多属气血凝滞;大而色鲜红者多为血分有热,血脉壅滞;大而色紫红者多为寒凝血瘀所致。

(5)风团:色白者多为风寒;色红者多为风热。

(1)鳞屑 可分干性及油性两大类:干性才如为慢性,多为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发于急性病后者则为余热未净。油性者则多为湿蕴肌表所致。

(2)糜烂 多为湿热所致。

(3)痂 脓痂多为热毒,浆痂多为湿热,血痂多为血热所致。

(4)抓痕 抓破有血痂者,多为内热;抓后留白线者多为风盛。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溃疡 多为热毒内蕴,或外来伤害,复感毒邪,毒热炽盛,肉腐皮溃,遂成此证。

(6)皲裂 可由于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引起;或因血虚风燥,皮肤失去润泽,复受牵拉而成;或由寒邪引起,“燥盛则干,寒盛则裂。”

(7)色素沉着 多为气血不和,或由肾虚引起。

(8)苔藓样变 初为风邪凝聚,郁而化热,久则由于血虚风澡,肌肤失养而成此证。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也可分为内治和外治。一般说来,限局性皮损,外治即可收效,但是皮肤病常和整体休息息相关,因此除了上述各种辨证之外,尤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病情变化,标本、缓急等,证治结合、灵活掌握处方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皮肤病的治法,也是根据“八法”,或从八法变化而来,但吐法、和法和温法不常使用。

1、解表法 即汗法。用于初起的皮肤病,如荨麻疹伴有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者。外感风寒可用辛温解表剂,如荆防败毒散加减;外感风热可用辛凉解表剂,如银翘散加减。

2、通里法 也叫下法。使用泻下药物,通过泻下,攻逐体内积滞和邪毒,如急性荨麻疹由食物引起者,可用下法,一般用润下法,如麻仁丸。攻下法不常使用。

但需注意,表邪未解、病在半里半表、高年津枯便秘、孕妇、产后等均不可用攻下法。

3、清法 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寒凉药物,清除热邪的一种方法。

(1)清热解毒法 选用清热解毒、苦寒泻火药物清除热邪,如丹毒、发斑、疮疡等疾患,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2)清热凉血法 用于热入血分,证见舌深绛,烦躁谵语,斑疹,吐衄等证,如某些药疹。可用清营汤或犀牛角地黄汤加减。

(3)气血两清法 使用气分药物在加上清热凉血药物。气分热的证候为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舌黄燥、脉洪数等。可用化斑汤加减。

清法应用时应该注意,如有体质衰弱,胃纳不佳,大便溏泻者应禁用,虚火证及血虚引起的虚热烦躁等证禁用,孕妇慎用。

4.补法 此法是使用补气血、补阴阳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1)补气法 用于倦怠乏力,少言怕动,少气不足以息,虚热自汗,脉大而虚的证候。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2)补血法 用于面色萎黄、爪唇苍白、头晕耳鸣、心悸、大便秘结,或女子月经延期、色淡,甚至闭止。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3)气血双补法 兼有上述见证,方剂可用八珍汤、归脾汤等。

(4)补阴法 治疗阴虚。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补肺阴用百合固金汤;滋阴舒肝用一贯煎;滋阴清热、养积血安神用补心丹。

(5)补阳法 治疗阳虚。补肾阳用多匮肾气丸;补脾阳用附子理中丸。

补法应用时应先注意脾胃,如脾胃不能运化,任何补剂也没有疗效。另外邪盛必先祛邪,应注意不要误补实证。

5、消法 凡由于气、血、痰、湿、食等形成的积聚凝滞,可用消法。

(1) 消食导滞法 治疗伤食。常与健脾、温中药品配伍,如保和丸和健脾丸。

(2) 活血化瘀法 治疗瘀血证。如小腿结节、硬皮病等,可用桃红四物汤。

(3) 软坚散结法 治疗气血凝滞,痰湿流注,可用内消瘰疬丸或小金丹。

1) 健脾燥湿法:治疗脾虚湿盛,脾为湿困,如亚急性湿疹,常用除湿胃苓汤。

2) 清热利湿法:湿热并盛,或湿热下注之证,如急性湿疹。常用龙胆泻肝汤或萆薢(xie)渗湿汤。

3) 化湿法: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和淡渗利湿药物组成方剂,治疗湿浊内盛之证,如藿朴夏苓汤。

应用消法时应该注意,阴虚内热口渴者,脾虚腹涨泄泻、完谷不化者禁用,妇女血枯、月经停闭者禁用。

1、粉剂 也称散剂。单味或多味中药轧制成极细粉末,过筛,即为粉剂。其作用与西药粉剂相似,但还有中药本身的药物作用。使用方法与西药粉剂同,也可用水调、茶调、醋调、油调等方法,外用患部。如黄柏粉、寒水石粉等。成药有颠例散,治疗痤疮、酒渣鼻;如意金黄散治疗丹毒、疖、带状疱疹等。

2、水剂 根据病情,选用单味或多味中药,加水适量(一般30-50克水中药可加水100毫升),煎煮20-30分钟,放入盆内,以热蒸气熏蒸患部,待温度能够耐受时,再洗患部,每日一次,一剂药物可重复使用2次,如马齿苋洗方,皮炎洗剂等,适用于足癣感染、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等。也可用药液作湿敷,可滤取煎液数次作湿敷之用。一般选用单味药或复方药物, 如苦参、黄柏、野菊花、马齿苋、明矾等,适用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急性炎症性疾患。手足部位可行浸浴,阴肛部位可行坐浴。也可将复方中药装布包内,煮沸后将此包热敷于患部,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疾患。

3、油剂 将植物油与药物煎熬,取出枯渣而成药油,如甘草油、紫草油等,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

4、软膏 将药物在植物油内加热煎熬,炸至枯黄后取出药渣,再加黄蜡或白蜡,即成软膏。或用中药药粉调和豚(tun)脂或凡士林而成软膏,其作用与西药软膏相同,但还有中药作用,如京红粉软膏治疗银屑病、普连膏治疗湿疹等。

5、酒浸剂 相当于西药酊剂。将中药研细末,置白酒或酒精中,浸泡7-10天外用,如补骨脂酒、白斑酊等治疗白癜风。

醋浸剂 复方中药置米醋中浸泡5-7天,外用浸泡患部,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如荆防醋方治疗手足癣。

7、膏药 将中药在植物油中煎枯去渣,再以文火煎熬,至滴水成珠,加樟丹搅拌成膏,以后再下细料,如乳香、没药、冰片、射香等。搅拌均匀,待其自行冷却。使用时将其熔化,平摊于纸上或布上,即成膏药。如拔毒膏治疗疖肿。

8、熏药 将中药轧成粗末,用草纸卷成裹,点燃后熏患部,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如熏药卷。

1、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茯苓、川芎、甘草、人参、薄荷或生姜。

2、银翘散 《温病条辨》

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竹叶、鲜芦根、生甘草。

3、麻仁丸 《伤寒论》

火麻仁、杏仁、枳实、大黄、厚朴、白芍。

4、黄连解毒汤《外治秘要》

黄连、黄芩、黄柏、栀(zhi)子。

5、清营汤《温病条辨》

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银花、连翘、黄连、麦冬、丹参。

6、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犀角、丹皮、生地、白芍。

7、化斑汤《温病条辨》

犀角、生石膏、知母、生甘草、元参、梗米。

8、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9、补中益气丸《脾吸胃论》

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桔皮、升麻、柴胡、白术。

10、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

11、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感论》

12、八珍汤《正体类药》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13、归脾汤《济生方》

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当归、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

1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15、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

百合、生熟地、元参、麦冬、白芍、当归、贝母、桔梗、甘草。

16、一贯煎《柳州医话》

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

17、补心丹《摄生秘剂》

人参、元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枣仁、生地。

18、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炮附子、肉桂。

19、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

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20、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21、健脾丸《证治准绳》

白术、木香、黄连、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肉豆蔻、山药、甘草。

22、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桃仁、红花。

23、内消瘰疬丸《疡医大全》

夏枯草、元参、大青盐、海藻、贝母、薄荷、天花粉、蛤壳、白蔹、大黄、连翘、甘草、生地、枯梗、当归、元明粉、生牡蛎。

24、小金丹 《外科全生集》

地龙、五灵脂、草乌、马钱子、白胶香、乳香、没药、当归、射香、墨炭。

25、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灯心。

26、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龙胆草、黄芩、栀子、车前子、木通、泽泻、 生地、当归、生甘草、生军、黄连。

27、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

萆薢、生薏米、黄柏、赤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28、藿朴夏苓汤《感证辑要》

藿香、厚朴、半夏、赤苓、生薏米、杏仁、白蔻仁、猪苓、泽泻、淡豆豉。

29、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

30、颠倒散《医宗金鉴》

31、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

花粉、厚朴、黄柏、陈皮、大黄、姜黄、白芷、苍术、天南星、甘草。

32、马齿苋洗方《经验方》

生地榆15克、黄柏15克、马齿苋15克、明矾10克。水煎外洗。

33、皮炎洗剂《经验方》

透骨草10克、艾叶10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蒲公英6克、马齿苋6克、地丁6克、甘草3克。水煎外洗。

34、京红粉软膏《经验方》

京红粉15-30克,凡士林加至100克。

35、补骨脂酒《经验方》

补骨脂粉25克,白酒(或75%酒精)100毫升。

36、白斑酊《经验方》

紫荆皮15克,川椒15克,白酒(或75%酒精)100毫升。

37、荆防醋方《经验方》

荆芥20克,防风20克,川椒15克,红花20克,明矾20克,大枫子30克,皂角30克,土槿皮20克。

38、拔毒膏(经验方) 市售。

39、熏药卷《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大枫子,苍术,黄柏,鹤虱草,防风,白藓皮,苦参,松香。

1. 扑粉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 硼酸10 氧化锌20 滑石粉加至100

用法:共研细末,外用撒布。

适应证:急性皮炎,湿疹无渗出者。后者加黄连粉3.0,即为黄连扑粉。

用法:加水(1:20)稀释,局部浸泡或湿敷。

适应症:汗疱疹,手足多汗症,急性湿疹,皮炎等。

用法:用时震荡,涂于患部。

适应症:荨麻疹,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无渗出损害,多形性红斑等。为了止痒可加1%石炭酸,称含酚炉甘石洗剂。也可用1%麝香草酚或1%薄荷脑。

用法:同上。 适应症:痤疮,酒渣鼻等。

用法:同上。 适应症:同上。

用法:同上。 适应症:同上。

用法:用小刷子或棉棒沾药涂搽勿用于外阴及粘膜等处。

适应症:皮肤瘙痒症,社经性皮炎等。

用法:同上。 适应症:手足癣等。

用法:同上。 适应症:毛襄炎,疖等。

用法:同上。 适应症:手足癣,体癣,股癣等。

用法:涂于患部。每日2次。 适应症:黄褐斑,雀斑等。

用法:同上。 适应症:汗疱疹,鱼鳞病,常跖角化病等。

用法:均匀混合,用时搅拌,涂于患部。 适应症:急性,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用法:外用涂搽。 适应症:手足癣等。

用法:同上。 适应症:甲癣,软化甲板用。

3. 复方雷佛奴耳软膏(简称雷糊)

用法:同上。 适应症:皮肤化脓感染。

4. 芥子气软膏,即牛皮癣素软膏

用法:同上。 适应症:银屑病。

鱼肝油软膏,多挤一些(或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

用法:局部涂搽或涂于纱布上局部敷贴。 适应症:亚急性皮炎。湿疹。

用法:局部厚涂。外扑滑石粉。 适应症:脓疱疮。

1. 当归饮子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生黄芪,荆芥,何首乌(酒蒸),白蒺(盐炒去剌),防风,生甘草。

2. 荆防四物汤(经验方)荆芥,防风,当归,熟地,赤芍,川芎。

3. 消风散 木通,苍术米泔水制,苦参,知母,荆芥,防风,当归,牛蒡子(炒,研),蝉蜕,生石膏,生甘草,胡麻仁(炒,研),生地。

4. 荆防方荆芥,防风,薄荷,地肤子,金银花,蒲公英,丹皮,生地,苦参,甘草。

5. 全虫方全虫(打破)皂剌,猪牙皂角,炒槐花,威灵仙,苦参,白藓皮,黄柏,剌蒺藜。

6. 四物消风饮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荆芥,防风,白藓皮,蝉蜕,独活,柴胡,薄荷,大枣。

7. 手足癣中药洗剂处方:(2002年11月30日艳霞送来的药方)

何首乌,天花粉,川乌,草乌,赤芍,荆芥,防风,苍术,地丁,以上各50克,艾叶100克。不煎先薰后洗、每晚薰洗一次,每付水薰洗二次。(洗完后上药膏)。

薰的方法:药煎好后,倒入盆中,用大毛巾把盆盖住别漏气,把手(或足)伸到毛巾下用盆中热气薰着,没有热气时,把手(或足)放到药水中泡洗半小时。

常用中医处方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皮肤科学〉p.91)

1. 水晶膏(经验方)生石灰末15克,加饱和碳酸钠(纯碱)100毫升,搅拌,沉淀,取上清液,加入糯米3.0-5.0克,浸24小时,搅拌即可。或取20%氢氧化钾(钠)液加淀粉代替上述药物亦可。

2. 蒲公英板蓝根汤(经验方)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黄芩,朱茯神,柏子仁,生甘草。

3. 烧伤油(经验方)黄柏60克,黄芩60克,罂粟壳30克,五味子30克,地榆30克,虎杖60克,冰片少许,植物油0.5公斤。制法:将以上诸药加入植物油中浸泡1-2天,然后文火煎熬,待药枯黄,滤渣贮藏备用。

4. 黄芩滑石粉(经验方)黄芩,滑石,木通,茯苓,菊花,薄荷,猪苓,防已,白豆蔻(捣)。

5. 治疣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熟地,杜仲,赤小豆,牛膝,丹皮,红花,白术,桃仁,白芍,穿山甲,何首乌。

1、湿敷 治疗皮肤病常用开放性冷湿敷,方法如下。用6-8层纱布作成湿敷垫,或用两层小毛巾,浸入药液中,取出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把纱布垫或小毛巾放在损害上面, 轻轻压迫,使其紧贴皮损。根据湿敷时间长短,纱布垫干湿情况、表面温度高低,定时再浸药液,更换湿敷垫。一般皮损,每日湿敷2-3次,每次30分钟(经常更换湿敷垫)。如为重度渗透出性病变,可作持续性湿敷。湿敷液的温度,夏季以室温或略低于室温为宜,冬季应稍加温。湿敷时,在湿敷垫上不要加盖塑料布、油纸等,以免阻止水分蒸发,使局部温度增高及皮肤浸软,从而加重病情。湿敷面积不易过大。一般不要超过体表的三分之一。以免受凉感冒。

手足、外阴、肛门部位如有化脓或分泌物多时,可用浸浴代替湿敷。浸浴的药液选用含有抗菌药物的溶液。小儿不合作不易作湿敷者,可用药液清洗。

2、粉剂使用法 用镊子或止血钳夹棉球沾粉撒布,或用粉扑撒布,或用纱布包粉剂外扑。外用粉剂一般每日数次,撒布粉剂之前应清除以前积存的粉剂。注意粉剂不要撒布于开放性创口内,以免形成异物,影响伤口愈合。

3、振荡剂用法 将振荡剂摇匀,用棉球或纱布,最好是毛刷(或毛笔)沾药涂于患部。如皮肤无破损,也可用手涂药,但涂药前后应仔细洗手。小面积涂药可用棉棒。每日数次,第二次用药前应清除前次积存药物。

4、软膏、糊(泥)膏的用法 先将双层纱布放在软膏板上,然后将软膏或糊膏用软膏刀(或压舌板)均匀地涂在纱布上,然后贴敷于患部,外用绷带包扎。也可直接涂于患部,外扑粉剂,每日外用1-2次。有毛发部位不宜使用糊膏。第二次用药前应将残余软膏或糊膏清除干净。

5、乳剂的用法 无破溃的皮损,可洗净手部,用手指将乳剂薄涂于患部,稍稍用力揉搓,以利药物渗入,也可用器械(如压舌板或棉棒)将药物涂于患部,上盖塑料薄膜,包扎。为防止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不要长时间地连续封包。

说要是清除皮损上的渗出物、痂皮、鳞屑等,有时需将陈旧的外用药和污物清除干净。一般的渗液和结痂,可用湿敷和浸泡法除去。厚痂可外涂单软膏(或凡士林)并包扎,痂皮浸软后再用镊子和棉球轻轻除去。避免出血。皮损上的残余软膏或糊膏,可用棉球浸植物油或液体石蜡除去之。对于氧化锌橡皮硬膏和膏药,可用棉球或棉棒沾汽油除去。如果皮损的面积大,污秽较多,病人身体条件好,没有发热,可用淋浴或浸浴清除,必要时可用肥皂清洗。

外涂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及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苯甲酸软膏。

1、 制霉菌素50万-100万单位,每日3-4次口服;

2、 酮康唑200毫克-400毫克,每日1次口服;

3、 伊尿康唑100毫克,每日1次口服。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水扬酸软膏;氯苯酚嗪,第1个月每天400毫克,分次服,以后每天200毫克,连服6个月,也可用氨苯砜口服。

用3%硼酸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湿敷。

1.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芜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反芍药。

药方:剂量换算:1 斤=16两=160钱(16进制)

公制:一两=(16进位制)=30g 一钱=3g

治方:胡桃仁三钱,好黄梨去皮三两,冰糖一两,加水少量,饭锅内蒸食。

治麻疹方:(合并肺炎或不出,或出没的太速)雄黄三钱,朱沙三钱,牛黄五分,冰片五分,蟾蜍五厘(乳发),共为细面,每服用分,重者加广角。

治麻疹初起方:麻疹出时必先流涕,眼泪汪汪,必发寒热,或咳嗽,或咽痛,初起宜服,忌油盐荤腥等物。当归三钱,荆芥钱,防风钱,生甘草钱,升麻三分葛根三分,白芍钱,水煎服。

治麻疹出不透方:用葱白,芫荽菜各一大把,水酒煎。用 麻蘸汁五心遍身擦之即透。

治麻疹方:(用于未出前,或在麻疹流行期,如已感染在潜伏期可以出透,如未感染服后可不受感染,经多年试验有效。香菜子一大把煎水,可顿服亦可频服。

表疹药方:浮萍四钱,川山柳三钱,水煎服。

治小儿麻疹痧斑不出:芦苇根熬水加白糖服。

防止麻疹方:赤小豆,绿豆,黑小豆,生草各三钱,水煎服。

治痢疾(细菌性)特效:白头翁三钱,元芩一钱,白芍四钱,双花四钱,黄连一钱,粉葛二钱,苦参二钱,木香一钱,水煎服。注:原生性加鸭蛋子十五粒,一日二次服。下疼甚加芍药,川朴,血多者加三七,生地榆,槐花。审查意见:效,须对症采用。

治痢疾方:双花三两,西归一两,白芍五钱,莱菔子三钱,木香钱半,白头翁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治痢疾初起方:山查二两,红糖一两,水煎服。

治慢性痢疾祖传方:川连一两(炒)白术一两(炒)广木香一两,砂仁三戋,共研细末,每服二戋,早晚米汤送下。

治口眼歪斜方:当归一戋,白芷三戋,荆芥五戋,麻黄二戋,陈皮二戋,防风四戋,甘草一戋,黄酒,水各半煎服之。出汗自愈。避风三天。

治牙痛方:(闻药)甘遂,面碱等分为末,用少许闻之。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治偏头痛,风头痛闻药方:辛夷,细辛,雄黄,各等分研末闻之。

治偏头痛方:菊花三戋半,羔本二戋,薄荷戋半,柏仁二戋,蔓荆子二戋,水煎服。

治贫血症脑神经头痛方:五味子五戋,捣碎开水送下。

治偏头痛方:苍耳子三戋,水煎服。忌辛辣之物。

治慢性头痛方:牛夕二戋,元参二戋,滑石二戋,黄芩三戋,甘草二戋,水煎服。

专贴吊线风口眼歪斜方:巴豆三个去皮,斑毛三个全用,生姜三片,用乳钵共捣如泥摊白布上,贴太阳穴,(捣时不宜见铜铁)向左歪贴右太阳穴,向右歪贴左太阳穴。贴至两点钟为止,出泡用竹针挑破,贴后一天比一天正过来,歪两三个月者贴一两次;三五年者贴五六次,第二次贴时须待第一次痂落,忌吃发物。

治颜面神经麻木:(口眼歪斜)眼中流泪或跳动,口角歪向一侧,流涎或不能嚼物者。嫩桑皮一尺,槐枝一尺,艾叶五戋,花椒五戋,水煎乘热洗数次,洗后避风寒。

治口眼歪斜家传秘方:苍术二戋,蝉蜕戋,胆星戋半,制半夏二戋,升麻五分,黄苓戋半,防风二戋,细辛八分,桑寄生二戋,羌活戋半,全蝎五个,白芷戋,向左斜者加广木香戋,向右斜者,加当归二戋。引加葱须三个,生姜三片,水煎服。忌惊恐暴怒,避风寒。

治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蓖麻子仁(皮红色的)二戋,乳香一戋,共捣为羔,摊布上,左歪贴右,右歪贴左。

治舌头起红点,不能吃饭疼痛:黄连,肉桂各一戋,共为细面,将药面敷到患处,数次有效。

治高血压方:杜仲一戋,茺蔚子二戋,元苓二戋,桃仁二戋。水煎服。一日量,均三次服下,如血压降得慢,杜仲可加到两六戋。

治血压高方:苍耳,寄生,生山药,生白芍,生地,木通,丹皮各等,水煎服。

治糖尿病方:猪肝一具,穴石一两,共煮食三五付,忌盐酱。

治糖尿病方:生山药四两,以水浓煎服。

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芪五戋,知母六戋,生鸡内金二戋,葛根戋半,五味子三戋,花粉三戋,水煎服。

监床常用接骨经验方:琥珀,乳香,没药,玄羊血,儿茶,土虫,硼砂,片砂,各二戋,甲珠,梅片各一戋,西红花,五加皮,申姜三戋,然同,三七,血竭各四戋,螃蟹三个,共为细面,每服一戋,20岁以下者硼砂一戋,40岁以下者,服二戋,以上者服三戋。

接骨回生丹:牛黄,梅片,台射各五分,甲珠,茯苓,远志,枣仁,然同,古月,竭花,西归,桃仁,红花,赤木,五灵脂,赤芍,香瓜子各二戋,大黄,小儿骨,无名异,五加皮,茨菇各四戋,千金子六戋,五棓子四戋,大戟四戋,乳香二戋,白芷一戋,青皮一戋,广木香一戋,古钱二戋,朱砂二戋,土虫一戋,三七二戋,降香二戋。共为细面,蜜丸二钱重,朱砂衣,每服一丸,元(黄)酒送下。注:跌打损伤,瘀血攻心,四肢厥冷,心口微温者,此丹送下即效。

治红伤骨折方:虎骨五戋,然同,当归尾各四戋,血竭,没药,乳香,川断,申姜,土虫,三七各三戋,硼砂,豆砂,龙骨,红花,白芨各二戋,台射五分,半两古钱两个。共为细面,成人每服三戋,元酒送下,外敷药:红花五戋,乳香,没药,竭花各三戋,共为细面好酒调敷患位,每日润好酒数次。

接骨丹:1、乳香,没药,炙马前,麻黄,申姜,血竭,珍珠二戋,甜瓜子,台射五分,三七各三戋,片砂。

2、乳香,没药,五加皮,然同,生半夏,三七,血竭,申姜,土虫各三戋,螃蟹二个。共为细面,每服三戋,忌黄瓜,豆腐。

整骨活血散:(红伤跌打骨折轧伤等症)乳香,没药,白芨,然同,纹军,刘寄奴,血竭花各一戋,螃蟹一个,土虫戋半,红花,虎骨各二戋,三七三戋。梅片五分,珠子二分,台射一分,共为细面,每服三戋。外敷方:乳香,没药,纹军,枝子,白芷,血竭花,马勃各二戋,黄柏,雄黄,白芨各三戋,三七一戋,梅片五分。共为细面,牛胆计调敷之。

治跌打伤脑,昏迷不省(脑震荡)公鸡脑子一个,白芷三戋,朱砂一戋,共合一处新井水送下即愈。

治刀伤有效方:老黄瓜一个,装上石灰阴干为细面,上之即愈。

治内外痔疮方:皮硝半斤用开水冲化,放罐子内,将肛门对罐口上,熏之水冷时加热。

治痔漏疮方:活鳖一个,用瓦盆两个上下扣合,以黄泥封缝,以为烧之,将活鳖烧黄为度,研为细面,上于患处。

治外痔疮方:乌蛇四两,文蛤一两,象牙五戋,共为细末,蜜丸二戋重,每日早晚各服一丸,开白水送下。吃药经七末后,将痔疮管子剪下。服药忌烟酒。

治痔疮,痔核方:槐树皮根里边的嫩皮研细面,用凡士林油调成膏,作成肛门坐药。

治痔疮方:地龙一两,香油炸黄,研面用黄酒冲服,三次服之。

外痔方:朴硝枯,冰片等分为面香油调上。

治痔疮:胡连一两,山甲,石决明,槐花,姜虫各三戋,反杏叶四戋,共为细面,蜜枣各半,为丸三戋重,每服一丸。注:孕妇忌服。

治臁疮(一种生在腿部的皮肤病):甘草炭,小蓟炭各一两,共为细面,香油调敷患处。

治臁疮验方:葫萝卜以水煮熟乘热捣烂,糊在患处即愈。

治黄水毒密方*:以旧水瓢烧灰外用之。注:泔水瓢不行。外伤者或疔毒多口破流水不止者,上之特效。但水止后不可再上,无水时调香油上之即可。

治黄水疮特效方:磙龙皮(即农民打场用的石头磙子,年久所贴的马粪,把它弄下来,用瓦焙干,为细末,香油调涂患处。

治黄水疮及臁疮:乳香,没药,松香各二戋,轻粉一戋,梅片五分,共为细末,香油调上。

治胎毒及黄水疮方:黄连,梅片,消炎粉共为细面,香油调上,特效。

治黄水疮有效方:黄连面二分,明雄面一分,合在一处,干则调香油上,湿而有水干上。

治冻疮:大青果一个,烧存性,研面,冰片一分,香油调敷,二三日即愈。

治冻疮有效:山查烧熟乘热捣烂糊,糊在患处。

治火烧水烫:木炭灰细面,有水干上,无水香油调上。

治汤烫火烧方:水胶烧灰以香油调上。

治火油烫伤秘方经验特效:香油,栗子各半斤,川占四两,乳香一戋,没药一戋,先将油熬开下栗子,炸成黄色,捞出去查,再下川占,与药面和成膏待用。

治水烫火烧有特效:生石膏四两,芦甘石一两,冰片一戋,共为细面,凡士林膏饱和之。

治烫伤火伤方:大黄,地榆,寒水石各等分,为细面,香油调上。

治牛皮癣方:黄瓜,红矾。将黄瓜切片,沾红矾面搽之即愈。

治顽癣疥疮方:生川乌面以醋调之。敷患处,药干再调再敷,三次后弃之,二、三回即愈。

治牛皮癣方:苏合油擦敷患处。

治蛇磐疮方:百部草两许,焙干勿焦为末,调香油抹患处一日即愈。主治:腰间起脓泡痒疮,外科称为蛇攀疮,非常痒痛难忍,如在腰间围绕一周时,尤为难忍,用此方百发百中。*

治脚气方:煅龙骨,海螵蛸,甘石粉各一戋,梅片少许,共为细面,用时先用皮硝四两,熬水洗脚,再上此药面。

治疔毒方:大枫子八戋,细辛一两,用香油四两,以沙锅熬至滴水成珠时再入后药。明矾一两,水银四戋,香粉一两,核桃廿八个,猪片肉四两,伏腊二两,川占亦可,捣烂及将凉时再入射香四分搅匀。先将疔用银针挑破,敷上药膏少许,以火微烤。(原注:此方系友人姚君文才家传秘方,专治疔毒,敷上十五分钟内即愈,神效之至,凡疔毒不论如何危急,只有呼吸即保好)。(编审意见:甚效。)

外科药:生海螵蛸,生龙骨各三戋,珍珠一分,冰片一戋,台射二分,共为细末,擦于局部,脓水立干。(主治:恶疮,肿毒,枪打炮崩,溃疡经久不愈,局部坏死之兆,此方敷局部,立见功效。(编审意见:可治疮久不收口,而有脓水者。)

接骨灵方:*甜瓜子,生菜子各一戋,小榆树鲜嫩白皮一两,再加真脂麻油一两,同捣如泥,敷患处,以布缠之,不过半点钟觉骨接上,即去药,不然恐骨之接处起节,自得此方,使之甚效。(编审意见:接骨灵,甚可宝贵。)

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瘀血作痛验方:紫金皮,川续断,川大黄,白芷各三戋,自然同,骨碎补,鲜红花,川牛夕,田三七,广木香各二戋,钱当归五戋,制乳香,制没药戋半,共研末,水酒童便对服,大人每次服二戋,小人每次服一戋,接骨止痛。(编审意见:止痛确有效。)

十神散:土虫,乳香,没药,文军,川断,血竭,硼砂,申姜,然同各五戋,三七三戋,共为细末,每服七厘,元酒送下。(主治:伤筋,骨折,跌打损伤,瘀血攻心,在上者自能吐血,在下者自能大便泄出,伤症有特效。(编审意见:此方颇效。)

接骨丹方:血竭,土虫,黄瓜子(炒),生菜子(炒),香瓜子(炒)各三戋,活鼠妇廿个,黄腿红公鸡腿一个,左折用左,右折用右,好线麻拇指粗一把,天灵盖三戋,共为细面,一次服,(编审意见:据说有效,但方中药量很大,天灵盖似可更换他药(虎骨之类)。)

种子神效丸药方:此方专治妇女不生子与不育之症者,按法服之极为神效,今人多方拜佛求神,求一子半女不可得,不妨将此方一试也!川大黄,真川乌,枳壳,南星,白豆蔻,白檀香,细辛,草蔻。共八味。需用真者,各取一钱,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共分十六粒,切不可增减,按妇人经期前一日起,每晨用白开水送服二丸,三十日为止,有孕后,不必多服。若无孕,再服一剂,无不灵验。曾有十余年不孕妇人服之,即生育者,非虚语也。

治坐骨神经痛:*桂枝,赤芍,白芍,牛夕,海桐皮,山药,大芄,防已各15克,干姜,川芎,姜黄各10 克,寄生50克,生芪40克,苡米30克,当归25克。水煎服。注:30付为一疗程,基本全愈。

治方:当归,陈皮,百茯苓,五味子,青半夏,甘草,川贝,杏仁,桑皮。以上九位各二钱,水煎。服法,冰糖水送服。第一次晚上服。第二次早上服。第三次中午服,第二付药一样接着服。禁忌:七天不允许同床,不准吃辣,盐,烟,酒。

烧伤方:活蚯蚓加白糖化成水,上到患处即好。

糖尿病:牛苦胆里装茶叶,阴干一周,制成黄豆粒大小丸,每天早晚各吃五至七粒。

糖尿病干喝症:莆公英,全草烧水喝。

治疗糖尿病:14粒黄豆,14粒黑豆,7个大枣,7粒花生,2个核桃仁。黄豆,黑豆头天晚上用水泡上,第二天早上和大枣,花生,核桃仁一起煮熟再打二个合包蛋。每天吃一付,连吃100天能治好糖尿病。

治风呛咳嗽:干草,通草各二戋,麻黄,海浮石各三戋。要棒打碎的青萝卜4-5块。水煎,白糖水送服;风呛者小孩十岁内一付,十岁至十七岁二付,大人三至四付治愈。

高血压,耳鸣:生菜杆煮水,用鹅蛋打荷包蛋( 单数),吃荷包蛋。

心脏病:君子兰花七朵,蜂蜜一小汤匙,放在塘磁缸内加水适量煮一个开,一天一次,一付药吃一次。七付见效。

治肺癌:全乌鸦用瓦片焙了,黄酒冲服。

治疗身上起水疱方:白矾8克,蜈蚣2个,雄黄8克,研细末摸患处。口服:双簧连口服液,一天两次。

专治妇女方:当归头二两,党参四两,去膛小母鸡一只,洗干净的重约二斤左右。

做法:用砂锅将鸡煮烂(不加盐等)捞去骨、肉、油。而后用汤炖药,漫温火炖,时间为一小时左右。

服法:每日早、午、晚饭前空腹吃,一付吃一星期严重者三~七付全愈。

治类风湿方:白公鸡一只,去毛和内脏。半装入白胡椒50粒(50岁以上按岁数)姜三片,葱根须4根,装入内脏中烧成飞汤。喝汤发汗可治愈。

注:不见铜铁,用砂锅铙煮。

预防非典型肺炎方:1)金银花、鱼星草、甘草、板兰根。以上各40克。加冰糖水煎服(为一日量)。(2003年4月16日社会传方)

2)苍术12g,黄芪20g,藿香12 g,沙参15g,双花20g,防风10g,贯众15g,白芍15g.一日两次,连服七天,水煎服,一副药吃三天。(2003年4月18日汪海丽给的药方)

3)一般鲜芦根二十克,银花十五克,连翘十五克,蝉衣十克,僵蚕十克,薄荷六克,生甘草五克,水煎,代茶饮,连服七至十天。

4)苍术十二克,白术十五克,黄芪十五克,防风十克,藿香十二克,沙参十五克,银花二十克,贯众十二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服七至十天。

5)贯众十克,银花十克,连翘十克,大青叶十克,苏叶十克,葛根十克,藿香十克,苍术十克,太子参十五克,佩兰十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续服用七至十天。

6与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有接触的健康人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处方:生黄芪十五克,银花十五克,柴胡十克,黄芩十克,板兰根十五克,贯众十五克,苍术十克,生苡仁十五克,藿香十克,防风十克,生甘草五克,水煎服,一日两次,连服十至十四天。[3-6]药方是王宏明在网上的辽宁台,抄下来的。

治疗子宫瘤验方:鹿茸(用铁锉把鹿茸磨成面,用一小捏)

松伞磨4-5个。以上两味用清水煎,加三个合包蛋(鸡蛋)。每日早空腹一次吃下。如一次吃不下,待中午饭前再吃。7日为一个疗程。隔一两天再接着吃另一医疗程。以上三味去掉鹿茸,可治疗脑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酸枣仁的副作用与禁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