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金属3D打印技术应用:AFM探针?

微纳米尺度的3D打印机有没有见过?它可以轻松打印出超小尺寸、超高精度的3D模型,尺寸比人的头发丝还细,模型小到人肉眼都无法分辨。

△微纳3D打印的螺旋结构,比头发丝还细


2018年8月3日,南极熊获悉,北京优造智能首次将瑞士 Cytosurge AG 公司所开发的微纳米3D打印机「FluidFM μ3Dprinter」引入中国市场。该款3D打印机可打印出纳米和微米等级的 3D 金属和聚合物结构。

其技术源自于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精准控制的平台(XY 轴控制精度±250nm;Z 轴控制精度<5nm)并结合可输送纳米等级材料的封闭微型通道 (iontip) 来制作成型 3D 或 /s/ANfQbi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超声成像具有实时、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人体内部器官成像和血流测量,能够指导和检测医学治疗过程,显著提高了医疗的有效性。成像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则依赖于弹性组织模型的开发,目前水凝胶、油凝胶和硅弹性体等材料常被用于制备弹性组织代用品。聚乙烯醇水凝胶因其高含水量、低摩擦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使用,其弹性与人体动脉的弹性相似,适合于构建与真实生物力学特征相似的动脉模型。然而,目前的水凝胶成型过程通常需要耗时的冻融过程,易出现结构变形等问题,且缺乏对模型硬度的精准控制。

近日,滑铁卢大学唐晓武教授/江南大学吴赟博士开发了一种缩水甘油醚和纤维素纳米晶组成的打印墨水,利用嵌入直接书写打印方式直接一步打印出了可超声成像的仿生动脉模型,打印模型显示出了优异的弹性和生物相容性,与超声成像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超声成像下,打印动脉模型中血液流动行为可用于模拟健康和动脉硬化的行为,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项工作以“Embedded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聚乙烯醇(PVA)和缩水甘油醚(GMA)在碱性条件下的酯化和开环聚合制备了光交联的PVAGMA。通过改变PVA和GMA的比例,制备了六种PVAGMA样品(图1)。单一PVAGMA溶液仅显示出有限的剪切变稀行为,而引入纤维素纳米晶(CNC)可以明显提高溶液的剪切变稀能力(图2)。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fs技术3d打印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