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爸爸需不需要赔偿儿子医药费!!

  老人久病引恩怨 2

  老父卧病10年,养女、儿子不管不顾,小女儿出钱又出力,二女儿患癌仍坚持伺候老人

  绝望老爹病榻立遗嘱:财产留给两个孝顺女儿

  倾诉人:陈女士 福建人,50岁,离异多年,曾伺候偏瘫老父亲10年,直至父亲离世

  倾诉时间:2016年2月17日

  陈女士的老父亲已驾鹤西去6年多了,这些年,她和大哥、大姐之间互不往来,形同陌路。原来,在老父亲从患病到去世的10年时间里,因为谁掏医药费、谁照顾父亲、分家产等事情,兄妹之间闹得鸡飞狗跳。在吵架吵得最凶的时候,大哥还操起了菜刀,诅咒老父亲快点归西。作为最小女儿的陈女士,因为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哥哥嫂子当成累赘,就扛起了照顾老父亲的责任。善良的二姐,在自己患癌的情况下,依然不时给小妹搭把手。于是,老父亲在临终时立下遗嘱,将遗产留给了两个女儿。父亲过世后,念在亲情的份上,两个妹妹一直没有将房子过户至自己名下,依然允许大哥一家三口继续住在父亲名下的房子里。可是,这样的退让,却没换来大哥大嫂的一句好话,这让陈女士唏嘘不已。

  儿子在楼上宴请宾客

  病父在楼下挨饿哭泣

  我家在福建的一个小镇,家里兄妹4个(3女1男),其中大姐是老妈年轻时抱养来的。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时父亲已50岁了,大姐也嫁人了,所以儿时的我对于年轻时的父母,以及父母和哥哥姐姐以前的关系,一直不是很了解。

  印象中,老爸是个正直话少的农民,不太善于表达情感;老妈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宠溺大哥,对我和二姐这两个女儿的事情都不怎么上心。正因如此,老妈常被老爸指责,老爸和大哥之间的关系也很冷淡,有时一个月都说不上一句话。

  我在十几年前就离婚了,在城里租房住。当时,母亲已得了重病,在医院住院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人世了。当时,我们3个姐妹在城里的医院轮流照顾母亲,治疗费用是父亲掏的,所以兄妹间没起什么大的争执。

  老妈过世后,老爸就继续跟大哥在老家一起过(房子是爸爸妈妈的名字),爸爸住一楼,大哥三口住二楼。老妈在世的时候,因为老爸和大哥关系不好,两个老人自己买菜做饭,生活自理,倒也相安无事。老妈过世后,老爸的身体突然就走下坡路了,有时一年需要住院三四次。我们几个姐妹就提出,不要让老爸自己买菜煮饭了,我们三姐妹每人每月支付100元(当时物价水平比较低)给大哥,由大哥两口子负责老爸的一日三餐。大哥当时同意了,老爸也默认了我们的安排。

  谁料,大哥答应的事没能做到。每次我回镇上看望老爸,都有邻居偷偷跟我“告状”,说大哥和大嫂对老爸不管不顾,经常看到我老爸独自一人生火做饭吃,每餐不是白米粥就是白米饭。我问老爸,邻居说的是不是实情,老爸都会无奈地摇头,说:“这个儿子靠不住的,我早就料到了。”

  为了验证邻居说的话,有一天晚饭时间,我不打招呼就去看望老爸。一进门,我就看到正在发烧的老爸躺在床上发抖,身边连一口热水都没有。而大哥住的二楼,此刻正在宴请大嫂家的一帮亲戚,欢歌笑语热闹非凡。我问老爸吃过晚饭没,老爸摇了摇头,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父亲偏瘫引来兄妹纷争

  大哥既不出钱也不出力

  那天晚上,我当着大嫂家亲戚的面,跟大哥大嫂狠狠地吵了一架。大哥要脸面,怕别人说他不孝顺,就当着众人的面说他已经问过老爸要吃什么了,是老爸自己说没胃口不吃饭的。我问大哥,老爸都生病了为什么不送他去医院,大哥却反问我:“你当女儿的几个月都不来看自己老爸,还有脸说我?”

  那次争吵后,我和大哥彻底闹翻了。后来,老爸跟我说起了很多大哥小时候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大哥3岁的时候,老爸带着大哥去逛集市,给大哥买了3个烧饼。那时候大哥根本吃不完,拿着烧饼胡乱扯。回家的路上,有个邻居逗大哥:“这么多饼你也吃不完,分一块给叔叔一块给爸爸好不好?”谁也没想到,才3岁的哥哥居然一声不吭就把他吃剩的烧饼全都扔到地上,并狠狠地踩上几脚,说:“这是我的东西,谁都不给!”当时老爸看着大哥,心里升起一股寒气。

  老爸回忆这些小事时不断地感慨,“3岁看大”这句话果真没错。老爸说,因为老妈太宠溺大哥了,大哥从小飞扬跋扈自私自利,从来不会为他人着想,也没有亲情的观念。老爸说,这都是自己教育的失败,如果他在大哥小时候就多管教一些,也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

  因为觉得老爸可怜,我和二姐隔三岔五就回家看望老爸,经常一次就买上一个星期的菜给老爸,每月就不再给钱给大哥。大姐因为嫁得离娘家比较远,没能回家看望老爸。

  2000年的时候,老爸得了脑溢血,好不容易捡回了半条命,但已半身不遂。当时,手术和住院的一万多元费用全部都是我掏的。老爸住院期间,大姐跟我轮流照顾他。家境困难的二姐因为刚刚查出患癌,没有能力参与照顾。而大哥作为唯一的儿子,竟一个关心的电话都没打来,更别说露面了。为此,我和大哥又吵了一架。吵架当晚,我指责大哥:“你这样对自己的父亲,以后老了看你的孩子怎样对你吧?恶人会有恶报的!”谁料,大哥竟从厨房拿来一把菜刀,将它递到我的面前,恶狠狠地说:“大孝女,来吧,砍死我吧!砍死我这个不孝子吧!”我当场就愣住了。

  刚出院的老爸,见状忍不住呵斥大哥收声。大哥丢下菜刀,没好气地转身上楼,一边走一边说:“还不都是你这个老不死的,家无宁日……”

  允许大哥住父亲的房子

  相信孝顺的人自有福报

  6年前,92岁的老爸离开了我们。他走得挺安详的,这让我很欣慰。

  老爸离世前的几个月,他坚持要求所有儿女和叔伯亲戚到场,立了遗嘱。关于遗嘱的事,我事先并不知情。

  老爸宣布遗言的时候,我和二姐都哭了。老爸说,父母对待生病的孩子,会无怨无悔地照料,从没想过回报和值不值得。而做子女的,在父母得病的时候,往往是相互推诿,总是要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世上还是慈母(父)多过孝子啊!

  老爸最后宣布,他的几千元积蓄,留给二叔(今后葬祖坟用),他名下的一套房子留给我,因为他瘫痪在床的10年时间里,都是我在照顾他。我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要求二姐跟我一起继承老爸的房子,老爸同意了。

  在亲友的提醒下,为防止事后扯皮,大哥在一片尴尬中签署了放弃财产承诺书。

  老爸走了,但我们兄妹间的恩怨依旧没有灰飞烟灭。大哥和大嫂跟我们几姐妹不再往来,每年扫墓的时候,都是我们各自祭拜已故父母。其实,我早已放下了对他的怨恨,毕竟大家是亲兄妹,有今生没来世。父亲过世后,我和二姐一直没有办理遗产继承,房子依旧由没有房产的大哥一家三口住着。可是,大哥还是不领情,每次喝多了就跟街坊邻居和亲友数落我们几姐妹的不是,还说我是“伪孝女”,当初我是奔着老爸的遗产去的。

  我相信,孝顺的人自有福报。我做到了我该做的,问心无愧就好。

  身为养女的大姐拒绝赡养

  患癌的二姐带病伺候父亲

  手术的急性期过后,老爸进入了漫长的康复阶段,前后大约10年的时间。这10年里,大哥将他自私的本性展露无遗,对同住一栋房子的老爸不闻不问。身为养女的大姐,不知是害怕卷入我和大哥的纷争还是故意推诿责任,总是以“要带孙子”、“老伴身体不好”等各种理由拒绝露面,更别提赡养病榻上的老爸了。没有办法,孤身一人的我,只好回到老家,跟老爸住在一起,每天伺候老爸吃喝,为他端屎接尿、擦身洗澡。

  常年伺候久病在床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中的痛苦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二姐性格软弱,但心地善良。患癌症的她,出院后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要给我搭把手,让我抽空休息,令我于心不忍。

  二姐夫也是个心地很好的人。老爸躺在病床上的那些年,他也帮了不少忙。二姐和二姐夫经常说:“老爸病了,我们不能出钱,出份力总是应该的。不能把担子都丢给小妹。”现在想起这些过往的细节,我还是觉得心里很温暖。

  不知是不是善有善报。在二姐夫跟我伺候老爸的那些年,二姐的癌症没有复发过。十几年过去了,二姐依然活得很快乐。(当代生活报记者 覃燕燕)

进化妈:一位好爸爸,会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好的人生价值观念。引导孩子,在人生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作者:日遥沐沐(爸妈进化论主笔)

近日,有则新闻,引发热议:

宁波一小区内,两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爸爸,陈爸和王爸在讨论孩子的高考情况时,因为陈爸的炫耀两人发生冲突,甚至动手导致王爸受伤入院。

事后,陈爸自认理亏,支付了一半医药费,剩余部分拒付,认为对方是“敲竹杠”,王爸多次催收无果,最终报警。

作为陈爸儿子小陈,从小对爸爸非常崇拜,然而,爸爸本次行为,让他非常失望,甚至提出不想去读书的想法。

因此,网友热议纷纷,其中有处高赞评论:作为家长,你的好与坏,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记在心上,爸爸的做法明显不妥,在孩子面前,以后还有什么榜样可言······

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如“标杆”一般是孩子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爸爸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断进修,端正自己的观念和品行,所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

树立正确的榜样,是爸爸一生的必须坚持的事业。

爸爸是孩子成长中力量的助推者

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是孩子力量的象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爸爸是一种奇特的存在, 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前段时间,热剧《二十不惑》,讲了来自四个不同家庭女孩的酸甜苦辣。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段家宝。

她的性格阳光,是受周围人欢迎的女孩。而她的好性格和好人缘的养成,其实都离不开段爸爸的影响

段爸对女儿非常的宠爱,这种爱是表现在每个日常细节里:

为了女儿在外能够衣食无忧,特地办了一张黑卡给女儿使用;

每次和女儿的互动,都是非常温柔,最后还不忘来句亲昵的称呼“宝贝”;

吃饭的时候,也是还不忘要夸赞女儿各种孝顺,各种好。

在段爸眼里,女儿就如手心的花朵,要温柔的呵护着,让女儿能够健康成长。

也正是这种爱,给了女儿无限的力量。

在姜小果遇到困难时,段家宝支援了她;在梁爽拼错品牌字母时,她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帮她解了围。

她更是因为追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鼓起勇气,从0创业。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坚强的后盾:爸爸。

因为有了宠爱自己和支持自己的爸爸,孩子才有勇气去探索无限的未来,让自己变得优秀。

爸爸如何当好孩子的人生“标杆”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是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把父母当做终身的模仿对象,而爸爸作为模范之一,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标杆”。

首先,要参与孩子的教育。

同事艾慈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

有次开家长会,由于经常参加的妈妈临时有事,只好叫爸爸来参加。

这是爸爸第一次来参加自己的家长会,艾慈得知后非常兴奋。

然而,不久之后,妈妈就被老师叫到学校,并当面批评了爸爸。

爸爸在开家长时睡着了,呼噜声太大,影响老师开会被投诉。

以为爸爸能来是件高兴的事,然而爸爸的表现,却让艾慈感到非常失落。

家庭教育中,爸爸大都被定义是赚钱代表,关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母亲一个人来完成,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曾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爸爸是孩子崇拜的对象,也是孩子智慧的象征,所以,爸爸更应该承担起孩子的教育任务。

其次,不要当众责备孩子。

综艺节目《我们长大了》里,明星翟潇闻说了他的童年往事:

在一次上体育课的中途,由于自己非常口渴,就跑回教室喝水。

就在下课的时候,同班同学告诉老师,自己书包的200元不见了。

而作为唯一一位回过教室的他,成为了众人的怀疑对象。

老师让家长来,等爸爸赶到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当众责备他,而是用温和的语调问了他:“你有没有拿过?”

孩子绝望的回答:“绝对没有。”

爸爸用肯定的语气说:“不是你拿的,就不是你,爸爸相信你。”

这位爸爸的做法,不仅给足孩子安全感,也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著名主持人华少说:“教育小孩子的时候,不要因为动机的合法性,就忽略途径的正确性。”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只有一次,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都希望的,然而,在教育方式上,母亲往往是温和那一方,而爸爸则是相反。

孩子一旦做错,爸爸就会严厉批评,甚至不论场合。

其实这样是不好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爸爸一定要控制住脾气,不要当众责怪孩子。

才能更好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心灵。

最后,懂爱,会爱孩子。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有九个孩子,每个孩子都非常的有才。

作为爸爸,他从来都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

在400多封的家书,他曾给孩子这样表白过:“你们知道爹爹是个富有情感的人,对你们的爱情,十分热烈。”

梁启超给孩子的,不仅是传统上的教育,更多的是爱和宽厚。

每个人都需要爱,孩子也一样,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爱。

由于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爸爸的爱,更是要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能更好的推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爸爸树立的“标杆”影响孩子的人生高度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爸爸的格局中,藏着孩子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还记得那篇动人的文章《把笑带回家》:

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孩子因为高中差一分,要交8000元的择校费。

母子两这时正在发愁,爸爸这边更是收到了下岗通知。

虽然家里的坏消息接二连三,但爸爸在说到自己下岗的时候,也只是笑着说了一下。

之后,这位年迈的爸爸,在求职的过程,四处碰壁,每天回家,家人问情况,他也只是简单的说:“差不多。”

有一天,爸爸居然改口,非常开心地说:“明天就要上班了。”

在工作中,爸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甚至是受伤,回到家都是依然面带笑脸,说自己没事。

最终,靠着爸爸挣来的辛苦钱,攒齐了学费。

爸爸不懈努力,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的感染了孩子,在孩子心理树立起了榜样。

孩子暗下决心,要努力读书,并最终,成功考上了名校。

一位好爸爸,会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好的人生价值观念。引导孩子,在人生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北大心理学教授表明:“妈妈的性格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心理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幸福。而爸爸的性格和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高度。”

树立好榜样,是爸爸终其一生的事业,为了孩子的将来,爸爸们一定要坚持。

作者简介:日遥沐沐,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擅长洞察生活的点滴,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会投入自己的所有精力去完成,热爱生活小点滴,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祸赔偿金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