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没吃人参果,为啥都说吃了他的肉能长生不老呢?

镇元子上天听元始天尊讲课,为什么还非要请唐僧吃人参果不可?

当然,还有万寿山五庄观那棵「天地灵根」上动辄需要「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的人参果。这个镇元大仙的故人,就是看似八竿子也打不上的唐僧。镇元大仙携众弟子飞升听课了。

其实在《西游记》能够增强修为兼具长生不老之功的宝物并不少。

比如,王母娘娘那三千六百株蟠桃树上万千年方得一熟的蟠桃;比如,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的伺候玉皇大帝丹元大会的九转金丹;比如,南极老寿星的紫芝瑶草和碧藕金丹、赤脚大仙的交梨和火枣、又比如,一直深藏不露的白龙马的那可以让游鱼化龙、野草成灵芝的马尿……

当然,还有万寿山五庄观那棵「天地灵根」上动辄需要「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的人参果。

这些宝贝,个个都是仙家至宝,稀缺资源,真想能拿来打打牙祭,难比登天。

反正,孙悟空五百年前逞一时之勇,大闹天宫遭如来佛祖封印,就是祸起蟠桃园的仙桃和八卦炉的金丹。

当然,这些宝物的主人一般都很低调,更不会扯开大嗓门,像兜售神功大力丸一样沿街叫卖,他们更希望自己的神物能被世人忘却。

可记否?连神仙体系里最底层的脚力——白龙马,都选择在西游路上一边卖力的驮着唐僧,一边死死的憋着尿,他「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自己神圣的马尿宝物,施舍给绿油油的韭菜麦苗,或者小鱼小虾?

神仙奢靡中的低调,真是伪装的严严实实。

现在想来,须菩提祖师曾经赶孙悟空下山前,就告诫他「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人前卖弄」,迟早引火烧身,是何等的前瞻、英明。

但是,身为只敬天、不拜地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却异常的表现出了难得的高调,尤其在唐僧一行即将抵达万寿山的关口。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按说走就走吧,他却偏偏「留下两个绝小」的道童清风明月看家护院,并且特意嘱咐,「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必须打两个人参果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这个镇元大仙的故人,就是看似八竿子也打不上的唐僧。

连清风明月都惊诧,师父是不是吃错药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太乙玄门和个念经和尚攀哪门子亲啊?而且要拿出自家不轻易示人的仙家至宝——人参果来显摆?

但他们真的道行清浅,哪里看透镇元大仙下的一手大棋啊?

明面上,镇元大仙称,唐僧绝非等闲之辈,乃是如来佛祖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世,这个亲攀的值。同时,五百年前的盂兰盆会上,金蝉子「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这份情,远比两颗人参果珍贵。

清风明月似乎在懵懵懂懂中明白了一点点。

然而,镇元大仙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人参果开园庆典,「大众共吃了两个」,仅余二十八颗在树,「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尤其要防备唐僧手下那手脚不干净的孙悟空等徒弟们。

镇元大仙携众弟子飞升听课了。

唐僧携众徒弟连马一行五口如期而至。

后面的故事就按照镇元子的剧本展开了。有如「爱圣临凡,真元不昧」的唐僧面对清风明月恭恭敬敬捧来的两棵树上结出的「三朝未满的孩童」让他解渴,全然吓得战战兢兢,断然拒绝。

不期人参果的诱惑,让孙悟空伸出了三只手。

镇元子本意用两颗人参果还下金蝉子的传茶之情,不想惹毛了孙悟空,不仅前前后后又搭上了十三个仙家异宝,这棵仙家的苗裔也差点就被孙悟空的金箍棒断绝。

原本非常糟心,但镇元大仙却「更不恼怒」,因为他知道,纵然孙悟空神通广大,但自己的绝技袖里乾坤,可以秒杀之。

其实,一切并不是盂兰盆会一杯茶换五庄观两枚人参果的交易游戏,真相也并非镇元子说的那么简单。

试想,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爱徒,他亲手传茶给镇元子,这是将镇元子抬到了和如来佛祖一样的级别。——这是镇元大仙想要的内涵。又或者镇元子与如来佛祖原本就私交甚厚。

而问题的关键是,自从唐僧最终看清人参果真实面目后,欣然食之。而此群仙吃果图的场景中,唯一的凡夫俗子,就他一人。

要知道,人参果真正的神奇之处在于,「人若有缘,得那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而自此以后,唐僧如一叶轻舟已过万重山,待到白虎岭的白骨精治下,他突然就被贴上了一个令妖精们馋涎欲滴的标签——唐僧肉有长生不老之功。

如果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佛口一开,唤出金蝉子传茶,并提出请镇元子帮忙改造转世唐僧的身体,而镇元子欣然应允呢?

谁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了完美的收割妖精们,如来佛祖联合镇元大仙,合力执子棋局,是不是高明到鬼神莫测?

特别声明,本文中涉及人物关系源于并仅限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人设。西游路上妖怪多,跟着老宋捉活的。

文/老宋&柳侍墨//宋谝西游//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西游记》有一个悬疑就是谁将“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信息传播出去的?要想知道了这个答案,首先要来看看《西游记》中“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信息第一次出现在哪里?纵观书本此消息第一次出现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借白骨精之口而曝光,且看那白骨精原话是:“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那么白骨精是从何而知的呢?且听悔昔道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来看下都有谁知晓唐僧是金蝉子化身的身份的?知晓这个不外乎四类人:一、以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为首的佛教高层人物;二、以玉帝为首的天庭高层人物;三、以太上老君为首的道教高层人物;四、地仙之祖镇元子(当初还与金蝉子把酒对饮呢!)。

唐僧是佛祖钦点西天取经的人,故而佛教是不可能散布不利于唐僧的消息,而玉帝、太上老君等作为各界的领军人物,即使不愿意佛教东传,也不会作此下策之计,有损天庭、道教是威望。那么唯一可能的便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了。那作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为何要说出这个信息呢?

其实,这与镇元大仙的一点私心分不开的。镇元大仙作为地仙之祖,地位可谓尊贵,镇元子只敬“天地”,三清是其朋友,四帝是其故人,九曜其晚辈,元辰是其下宾,如此,可见其实力可谓高深莫测,能为惊人。后续也佐证了这一点,他随手一招便将孙悟空、猪八戒等三师兄弟手到擒来,换句话说他不惧怕任何人。虽然他不惧怕任何人,但是他却怕一件事情,何事?

就是怕人家(妖魔鬼怪)去他庄院里偷吃人参果。这人参果可不是一般的东西,是不亚于王母的蟠桃的圣物。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人参果树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敲时必用金器,方得下来。”

有人就会说了,不是说镇元子那么厉害,还有人敢去偷吃,不是找死吗?确实这个是事实,白骨精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一直有这个贼心却没有这贼胆去偷。

当然,镇元大仙坐镇在五庄观内,谁敢去偷,就是借他一百个熊心豹子胆也没妖精敢去偷的,凭大仙的能为,恐怕妖精还没有见到人参果是何模样就已经死翘翘了。

但是,俗话说的好,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镇元子在庄院还好,可是不在呢?镇元子那么高层人物,总要外出应酬的吧,一旦他外出,那妖精不是要来惦记他的人参果了吗?便有可乘之机了。(孙悟空、猪八戒不就是在镇元子外出赴约三清的时候成功偷吃人参果了!)这一点,镇元子是考虑到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便是将“吃唐僧肉便能长生不老”的消息说出去,如此,便会转移妖精的视线,妖精也不傻,他也会衡量危险系数的:吃人参果和唐僧肉都能达目的,但去五庄观危险系数太大了(不知道镇元大仙在不在庄内,孙悟空师兄弟那么厉害竟不敌人家一招。),而去抓个凡人和尚的危险系数就比较小了(不知道唐僧手下有个孙悟空那么厉害的保镖)。于是他们就把重心放在了唐僧的身上。其他后来得知消息的妖精也是如此想的。

而白骨精离五庄观最近的,是镇元子的近邻,于是她是第一个闻得此消息的妖精,故而全书第一次出现于其口,通过白骨精之口,此消息越传越开,成了妖精界众所周知的信息。可惜的是,白骨精及之后的妖精都押错了宝,因为孙悟空及其后援团也不是好惹的,这也是镇元子放心将此消息放出去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妖精是根本吃不了唐僧肉的,放出“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消息既能转移妖精窥觑人参果的视线,又对唐僧性命无伤大雅的之举何乐而不为之!(文:潘悔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僧为什么不肯吃人参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