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去廊坊高铁站不经过北京怎么走?

我因为在北京实习的原因,而被迫选择了这种不太能被他人所理解的通勤方式,今天实习结束,索性把这套方案分享出来,供有需要的人使用。

因为实习已经结束,这篇文章在未来不会有更新,所以不能保证文中具体通勤方案的时效性和正确性,如果你真的想要使用这种通勤方式,建议实地考察

环京通勤的方式一直有很多,不过一般都是从燕郊周围通勤。关于燕郊通勤我不过多介绍,我主要会介绍一下从廊坊安次区或广阳区通勤,也就是狭义上的“廊坊市里”。

首先,从廊坊出发的交通方式不过两种:

如果你是自驾的话,其实并不合适,因为距离较远而且需要缴纳高速费,加上油费本身成本就比较高了,按照这种思路通勤除非你有相关的补助或者是完全不在意,否则长期下去是很难坚持的。

而除自驾之外,拼车其实是更多的选择。拼车的好处在于可以依据不同司机到达不同的目的地(不过目前还是到达分钟寺比较多),同时绝大多数拼车路线都会就近在社区附近接送,也就避免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自驾的费用取决于油耗等等,而对于拼车,较为统一的价格为18元单程。

同时,对于其他客车,价格应该是在20元单程,相对于拼车更为稳定。

另外,如果你真的想要自驾通勤,请确保你有进京证又或者是京牌。

轨道交通从目前来看可能是更多人的选择,由于京沪高铁线路和廊坊的地理优势,有非常多的车次会由北京南首发经过廊坊,同时北京南和廊坊也有单站直达车,而时间只需要22分钟左右。

京沪线的票价也采用了潮汐区间调整,一般来说最贵的时候是在28元左右,低点会在26元左右,整体差异不大。同时京沪高铁目前也有月票可以购买,但是其价格差异不大,而且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月票的具体机制,所以在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廊坊站是高铁站,是从廊坊通勤的核心。

当然,如果你选择坐普快通勤,我也不拦着,廊坊北站就在廊坊站旁边。

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在G7802,作为首发车如果出现延误还可以做其他选择,同时这趟车也是廊坊和北京南之间的一条通勤线路。不过问题是周一早上的票会比较难买,绝大多数情况下这趟车是不会有空余座位的。

在我这段时间的通勤经历中,我发现很多人可能是上车补票又或者以其他方式上车的,他们也就没有座位,本质上是“站票”,但是具体操作不明,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好事。

G8912的问题就是时间较晚。你可能会觉得我七点起床吃个早饭到站不是刚好合适?是的,你合适了,别人也合适了。首先这趟车并不是廊坊首发,这就意味着你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上车。其次,这趟车到点已经超过8点,此时应该是早高峰最煎熬的时段。

总之,如果你不是上班时间极其弹性,又或者是公司距离北京南非常近,我不建议你选择这趟车,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北京南站作为最大的高铁站(好像是,懒得查证,反正我觉得比天津站大一些)发回的车次还是很多的。换句话说,只要南下京沪线,基本必过廊坊。当然,还是有很多车次是不过廊坊的。

*每当你看到这个标识,就说明这篇文章在创作时又被知乎吃了一次

不过以目前的列车时刻表,已经不是非常友好了。

对于返程,主要依赖于下班时间和到站时间,对比意义不大。

G333的终点站不是廊坊,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不在车上睡着,因为等你醒了可能已经到济南西了。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不要买一等座和商务座,一定要提醒自己。而对于G333来说,原本是超值的复兴号,甚至还能感受到推背感,但是在新的时刻表里这趟车已经降级为和谐号,不清楚这样做是不是看不起济南西。

而我还经历过一次G333的史诗级晚点,作为北京南站始发的高铁,竟然能晚点一个小时,我从站务了解到的信息是“车没有从济南西回来”

G7801在神车G8924消失不见后变得非常香,尤其是对于下班较晚的人群。对应早上的G7802,由北京南始发直达廊坊,再也不用担心在车上睡着了,我就算睡着了又能怎样?如果你坐这趟车,非常建议你在周五晚上买一等座或者上午座,还可以早点到站,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几十分钟的休养生息。

G7801和G7802要是能升级到复兴号,我愿意称之为对环京通勤人员最大之帮助。不过目前来说这个系列的车况还是有点堪忧的,明显是老车,很多软包和装饰都有磨损,十分不舒服。

毕竟来都来了,但是更因为还要上班,怎么离开北京南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早高峰展开。

在你出站之后,看到的情形还是有点乱的,因为为了防止拥挤采取了高峰限流措施,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看不过来路线,不过一般跟着人流走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站台的出站口有两个,一个是在车站内部,也是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向,这就导致了这个出站口人比较多,能不能做电梯一说,下去都需要几分钟。而另外一个出站口则是在靠近车站外部的区域,对应的是在列车尾部,如果你是一等座或者商务座,应该可以很容易的看到,这个出站口的人非常少。不过,好像最近因为疫情又封闭了。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逻辑,就是逆潮流,因为这些区域在直观上是更遥远的,所以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个方向,反而使其通过速度更快。

接下来就是进站了。这里我就不贴地铁站平面图了,和上面的逻辑一样,要避开人流。绝大多数人都是下了火车直接转地铁的,所以直接面向出站口的进站口人非常多,可以说是爆满。如果赶上限流,就会显著降低你的通行速度。但是另外一个进站口是在这个进站口对面面向社会人员的,人会显著的少,基本上不需要排队,直接进站。

我没有找到北京南站地铁站的平面图,贴一个线路图吧:

目前北京南站经过的线路为4号线和14号线,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应该是4号线,之后可能会再通过4号线转走。

因为这条线上的人真的太多了。

如果你没有去过,你可能完全体会不到这条线在北京南站会有多少人等着上车,从我的经验,早高峰进站的人,至少有90%的人上4号线,另外的10%则会选择14号线。4号线的重要性我不展开,但是如果你真的很赶时间或者不想冒着生命危险上车,可以像我一样从14号线曲线通勤。

我在4号线上的故事真的不想回忆,但是我一定要劝你慎重考虑。

14号线主要是通望京,这条线你要是在地图上看的话会觉得没有什么重要意义,所以相对来说人也会少一些。而北京南站作为14号线的首发站,上车完全没有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为了有座位而选择等下一趟车,所有人都变得非常儒雅随和,十分谦让。不过其实到了永定门外就会上一批人,但是总比4号线要好很多。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8号线,你会发现8号线是一条新的贯穿南北的主力线路,不过问题是还没有贯通。20年应该已经挖通了,贯通应该还是会在21年,在这条线路贯通之后通勤就会变得非常方便了,也应该可以减缓4号线和5号线的压力。

廊坊站的优点是小,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进站出站的手续,这个站完全就是为了通勤设计的,和公交车站有一拼。不过廊坊站附近路况不太好,因为目前在银河南路修桥,这桥还要修几年谁也不清楚。

所以,如果你真的选择按照此种方式通勤,我的建议是住的尽可能离廊坊站要近,具体距离以你自己的需求为准,至于价格都差不多,而且是显著比北京低的,甚至是再算上每天的通勤费用的基础上。

如果有得选,谁会愿意在一个几平米的屋子里度过青春呢?反正我不愿意。

因为我的通勤距离比较长(我甚至觉得没有多少人的通勤距离会比我长),我的建议是修改一下你的着装方案。

背包具体背不背需要看个人需求,如果一定要背的话我的建议是背一个单肩包而不是双肩包。因为在地铁上你可能频繁面临着坐与起,双肩背并不是那么方便,尤其是在你放了很多东西的情况下。

我使用的是一个空降包,属于类军品,优点是非常便携而且支持molle,可以自己添加需要的副仓。

地铁上无论什么季节,都冷不了,尤其是四号线这种极端情况会非常的挤,我的建议是贴身穿上一身紧身衣或者是快干衣。这种衣服一般运动的时候会穿,重点是可以帮助排汗降温保持皮肤干爽,同时又可以缓解风直吹导致的不适。

这个只是示例,我选择的是迪卡侬keepdry 500全套。

首先我提议大家不要在地铁上穿高跟鞋,太疼了,被踩的太疼了。

因为需要长时间步行/站立,我的建议是选择一双运动鞋或者训练鞋。

我选择了迪卡侬的徒步鞋。

我很愿意分享一下我的通勤方案:

  1. 步行(15分钟)至廊坊站
  2. 步行(25分钟)至奥北科技园
  1. 步行(25分钟)至林翠桥站
  2. 8号线北段至鼓楼大街站

总体时间,我一般7点出门,9点15左右可以到公司;下班6点半,8点半左右到家,每天的通勤时间控制在四个小时左右。

至于值不值,我觉得因人而异,但我觉得我很屌。

随着北京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5月11日,北京往返燕郊管控政策升级!

北三县夹在北京、天津之间,处境尴尬,进不来,也出不去,特别是一有风吹草动,连只隔着一条潮白河的燕郊,也只能是燕郊。

难怪燕郊网友感慨,让人另谋出路,也得有路可某啊!

再次发一篇旧闻,释放燕郊小伙伴的委屈、不解、无奈。

周六,一条重磅消息再次传来,“潮白河封河了”。

瞬间,往日热闹的冰面上变得“空无一人”,与此同时,一条“严禁通过河道冰面过境”条幅也挂在桥头上。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幡然醒悟,即便距离再近,北三县也不可能是北京。”

对于很多“北漂”而言,活在北京住在燕郊,意味着“便捷”和“舒适”,除了每天两次刷两次身份证,跟“城里人”(北三县人将去北京戏称为“进城”)几乎没有区别,甚至不少京城边上的老人还喜欢赶早来香河买菜,首都的社区报也有“北三县”专版。

不过,这一切却有个绕不过去的槛,那就是“拱卫京畿”。

以往很规律,“每年总有那么几天”,如今疫情隔三差五就来一波,“燕郊的痛苦”不经意间就会流露。

社交平台上,跨省通勤的故事越来越多。信手拈来一条感受下:坐标三河燕郊,想想今天的上班经历就有点心有余悸!6点10分出门坐上开往国贸的808路公交车,20分钟到达潮白人家公交站,噩梦开始。6点半一动不动模式开启,7点有乘客按捺不住强烈要求下车,半小时后第二波下车,8点钟又下一波,至此车上就剩下10来个人。9点40到燕顺路,10点10分开始进入公交车道开始快速进京,总结下来“今天上班时间花费近5小时”。

这名网友一边感慨“北三县通勤真的太难了”,一边为自己加油打气“再难跪着也要走下去”,毕竟“选择了燕郊,就要包容她”。

其实,压根不用“环京地区居住证明”、“在京工作证明”、“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动不动”的公交班车就能让绝大多数“打工人”望而却步,不是北京“不”欢迎你,是你主动下车。

同样是在北三县,车牌也是刺痛燕郊人的一根刺。京籍车牌过检查站,只要出示绿色健康码就能畅通无阻,非京籍车牌就要“核酸检测证明”,遇到冀A石家庄、冀E邢台车牌“则及时对其进行劝返”。

受此影响,燕郊人“进城”通勤方式也从自驾、公交蜕变为自行车、步行,甚至水路。

不过,随着“三河市河渠长制办公室”发布公告,鉴于“目前新冠疫情在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呈现局部暴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最大限度阻止疫情传播,有效防止疫情流入京津,拱卫首都安全”,“从现在起禁止市民进入潮白河、泃河、鲍邱河等河道垂钓娱乐,严禁通过河道冰面进入京津地区”。

这就是本文开头说的“封河”,这条公告也被“明白事理”的燕郊人称之为,“堵上了北三县最后的进京漏洞”。网友“不会说谦虚话”更是一针见血,“人民群众的智商太高了,马路不让走还想从水路走。”

行文至此,该说说一直在提及的“北三县”了。北三县是河北省廊坊市所辖三河、大厂、香河“统称”,此地被京津裹挟,却是“河北省神圣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因其距离北京较近、房价偏低,成为进京务工人员的“卧城”,闻名宇宙的燕郊镇就在这里。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地处京畿宝地,国境之内行政级别最高、面积最大的省际飞地为何“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立国之初,首都北京的行政面积不像今天这么大, 1958年,北京为了扩大城区范围,将隶属于河北的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9县收编,此时,北三县仍可通过蓟县与河北“本土”相连。1973年,恢复直辖6年后的天津,看中了蓟县充沛水源,从河北将其划走,至此,北三县彻底演变为“飞地”。

套用网友更直白的说法更容易理解,北三县当年穷得叮当响,京津两大直辖市压根谁也没看上,更没预料到多年后城市空间能够拓展至此。

不过,得益于自身的优越地理位置,北三县却成为河北“经济特区”,虽说“卧城”定位使得这一区域“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与京津两大直辖市相比“经济基础仍较薄弱,农村的面貌也比较差”,但在河北省内却“属于经济实力较为发达的地区”。

多年前,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北三县像曾经的自家兄弟们一样“脱冀入京”。不过,如今北三县已经不再奢望,“融入北京”反而成了更为现实的追求。

即便是2020年3月17日,《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发布后,“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包括空间格局、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措施,实现北三县与通州的协同发展”提上日程,一有风吹草动,北三县尴尬的地位还是尽显无疑。

燕郊人今天的通勤窘境,其实是去年春天疫情期间的重演。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截至(2020年)3月初,燕郊只有一趟公交车可以进京,再加上要在检查站进行进京人员的体温检测,四五个小时成为燕郊通勤族的常见单程耗时。”

“5点出门,从燕郊的家出发,骑共享单车到公交车站,乘公交车进京后换乘多趟地铁,早上10点前刚好能赶上位于北五环外的公司打卡时间。”成为复工后“进城”打工人的通勤模板。

对此,有专家指出,“通州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如果还在中间设检查站,就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北京和河北地界各设一个检查站更无必要,检查站应该外移。”

在我看来,检查站只是表象,更为深刻的内在因素则是根深蒂固的“户籍制度”,截至目前,北京作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户籍政策始终没有放开。

在上述“规划”中,曾在结尾处提及“河北省实施北三县户籍制度单列管理”,但具体怎么管理,直到今天仍不明晰。

随着河北疫情持续,临近春节,身处河北包裹下的首都“打工人”已经开始在朋友圈讨论返乡路线,“如何从北京不经过河北回家过年?”

争论多时,也只有3个不成熟方案。其一,飞机,缺点是封闭环境不安全;其二,自驾,绕道天津,缺点是天津也被河北围绕;其三,海陆,高铁抵达天津坐船,缺点费时,到家后可能年过完了。

即便这三个方案不完善,对地处京津保护下、与河北“本土”毫不搭界的北三县打工人来说,也是一万点暴击,当同样在首都打拼的小伙伴还有路可绕的时候,他们却连北京、天津也很难进去。

既然无路可走,北三县打工人提前给自己放假返回老家可好?

对不起,“老家已经不欢迎打工人。”

时下,在防范疫情名义下,各地纷纷出台“非必要不返乡”通告,“倡导”在外东打工人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执意返乡虽未完全禁止,但等候打工人的不再是“乡贤团拜会”,而是14天甚至21天居家隔离,特殊地区返乡人员还得接受自费集中隔离待遇。

打工人疑惑,“如何定义非必要?”

风里雨里奔波一年,最大期盼就是回家陪陪老人孩子,一年假期就这几天,回家陪陪老母亲算不算必要?太想念孩子算不算必要?

海外同胞能回国,包括北三县在内的打工人不能回老家?

这个春节,家回与不回,对北三县打工人来说都太难了。

“不管卖房子的怎么忽悠,燕郊终究不是北京。”封河后,我才彻底醒悟。

而根源,还是那一纸户籍,让他乡即故乡变得遥不可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燕郊到廊坊怎么走最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