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30号上海11号地铁通行了吗?

周末做啥,上海100万最IN小伙伴の部落
上海的轨道交通网密麻得宛如蛛网
除了现有的16条地铁线之外
未来十年间还将计划新建14条线路
不仅要实现家门口通地铁
连太仓都能从上海坐地铁直达啦
真不愧是“国内轨交第一城”!

▲上海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预计2021年开通运行

加强浦东、浦西过江联系,缓解2号线客流紧张

上海地铁14号线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处于在建阶段。全长约39公里,共设31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

线路西起封浜站,东至桂桥路站,总共途经嘉定区、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区5个区,是一条城市东西方向的直径线。加强了浦东、浦西过江联系,开通后可以有效缓解2号线目前的客流紧张状况

14号线原本计划是2020年底前完工,不过目前看来预计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开通试运营了。

从顾村公园到紫竹高新区途经5区

15号线是一条南北向的线路,全长约42.3公里,设立了30座车站。从顾村公园站出发,途径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5个区。

终点站是紫竹高新区站,距离黄浦江仅仅一步之遥,如果再向南就到了奉贤区的境内。

等开通后,这将是国内首条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驾驶运营里程最长的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目前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已经实现了全轨道贯通,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将开通试运营。

南段(御桥-航头)预计年底开通

将五角场与周浦、航头相连

18号线纵贯上海内环东侧南北向,全长36.8千米,跨越了浦东、杨浦和宝山三大区。共26个站点,可与10条以上线路换乘。

这条线的重点是将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和位于“浦东腹地”的航头联接在了一起。家住周浦、航头的小伙伴以后去市区就可以不用挤16号线了!

18号线分两期建设,南段(御桥-航头)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就能通车;而剩下区段区段(御桥站-长江南路站)也预计将会在2021年开通。

在建中,预计2024年完工

40分钟就从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

工程自虹桥枢纽至上海东站,线路长68.6公里, 途经徐汇区、闵行区、浦东新区3个行政区,设站9座,投资480.54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以后从虹桥枢纽站出发约40分钟车程,就能直达浦东机场!比起现在坐2号线需要一个半小时可是快上不少!

世博大道站土建预留正式开工

连接浦东滨江一线、“换乘之王”

19 号线工程自虹建路站至宝杨路站,将途经宝山区、静安区、虹口区、浦东新区、徐汇区、闵行区6个区。

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线路长44.5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32座,其中有17个换乘站,堪称“换乘之王”

19号线功能定位是市区交通骨干线,贯穿了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和世博-后滩-前滩片区还纵贯从江湾镇到提篮桥的虹口南北,是吴淞、吴泾两大区域功能支撑线,未来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世博大道站土建预留已经正式开工,但是实际的线路建设还未公布具体时间。

贯穿浦东、浦西,经过上海西站

20号线一期工程自金昌路站至共青森林公园站,线路长19.8公里,设站16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车站9座。投资393.54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一期规划贯穿上海西站、真如副中心、大宁、江湾五角场、共青森林公园。远期有延伸计划,继续向浦东地区延伸,与崇明线实现换乘。

“迪士尼旅游黄金线路”

21号线(一期)是一条串联了国际旅游度假区(迪士尼)、张江、金桥三大功能区的南北向径向市区线,未来还会延伸到上海东站,可以说是一条迪士尼旅游黄金线路!

自川沙路站至东靖路站,线路长 28.0 公里, 设站 16 座,建设工期为 6 年。

招标结束,尚未正式开工

上海23号线一期工程的招标内容里明确写了一期工程的起始点为闵行开发区,终点为徐家汇。这条线路可以说是加强闵行南部地区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

全长28.0 公里,设站 22 座,串联了闵行开发区、紫竹高新区、吴泾转型地区、徐汇滨江地区等重要区域。据说,二期可能向西延伸到9号松江南站,不过这至少要等到2030年之后了。

24号线北起城市副中心吴淞路,南至浦江镇,又与奉贤市域铁路相接通,将新江湾城、东外滩、翡翠滨江、联洋、世纪公园、浦东星河湾等高端住宅区连成一片。预计在2020至2030年间通车。

25号线目前计划东起徐家汇,经古北、虹桥、国展,最终到达闵行最北端的纪王镇,与13号线西延伸段对接。

未来与20、24号线形成“组合环线”

从公开文件中可以看到,26号线大致是从浦东新区至徐汇区,北上经过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宝山区。还将和7、9、1、8号线等多达11条轨交线路相交。同时和规划中的20、24号线一起,以线路相交换乘形成“组合环线”来实现环线网络功能。

该线自嘉定外冈起,过安亭北站,在车沟桥过江,最终至惠南客运枢纽。未来还可能继续南下到海事大学临港校区

预计2021年开工,2025年完工

工程自嘉定北站至莘庄北站,线路长 41.6 公里,设站 15 座,投资 371.0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6 年。 

除此之外,嘉闵线确定北延至太仓境内!且上海段与太仓段极有可能同步建设,将从地理上真正实现沪太同城。以后可以坐地铁直达太仓实在是让人期待!

首条上海城区到崇明的地铁

同属于上海的崇明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被忽视,但是等连接上海城区与崇明的崇明线开通,想必崇明的发展也将更进一步!

不过据目前公开信息显示,崇明线一期工程只到长兴岛,设5座车站,从金吉路站到长兴岛站都是地下站,其中换乘车站3座,预测2030年之前一期能通车。

*线路具体车站设施等设置

最终以施工图、实际施工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新华社上海4月17日电 题:上海战“疫”24小时

  4月16日,连续多日阴雨的上海稍有放晴。作为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当前疫情防控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仍正处在最紧要的关键阶段。

  团结一心,决战冲锋。新华社记者带你走进这座正经历风雨的城市,见证上海战“疫”的24小时。

  4月14日晚上,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金融市场部商品交易员在岗位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时间:16日凌晨2时30分;地点: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

  坐落于黄浦江两岸的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这两大交易所刚刚结束夜盘交易。至此,上海各大交易所全部完成当周交易。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集聚了股票、债券、外汇、黄金、期货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在沪金融从业人员超过47万人,各类持牌金融机构约1700家。

  在备足预案和一系列有力保障措施之下,上海主要金融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市场交易正常进行。

  刚刚过去的一周内,包括证券、期货、外汇在内的金融要素市场均正常开市。疫情之下,“上海价格”持续输出。

  “我们要全力保障上海的‘金融脉搏’平稳跳动。”一位坚守了近20天的交易所值班人员说。

  拼版照片:陈娟团队设计的徐汇区龙耀路方舱的外景(上)与内景(下)(3月16日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时间:凌晨4时;地点:浦东新区唐镇万邦方舱医院、青浦高新方舱医院建设现场】

  夜已深,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设计管理中心主任陈娟仍在优化图纸设计、指导队伍施工。

  近一个月来,这家公司已接连承接了20多个集中隔离场所和方舱医院的改建任务。

  “我还记得第一个应急改建任务,留给设计团队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小时。”陈娟告诉记者,唐镇万邦方舱医院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可提供1万多个床位,17日就要交付使用,他们正在做最后冲刺。

  在青浦高新方舱医院,一片灯火通明。已经熬红双眼的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党委书记任化庆沙哑着嗓子对记者说,他们已连续施工12天,从“四叶草”到青浦,累计参与了5个方舱医院的施工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前几天雨水天气都给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我们三班倒、不停工,努力为上海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贡献。”任化庆说。

  【时间:6时;地点:浦东新区荻硕贝肯实验室】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曹焱经过一夜奋战,此时完成了最后一批样本检测和报告上传,正准备交接。

  曹焱是安徽六安援沪医疗队队长。为了争取宝贵时间,他们在工作期间精神高度集中,不敢吃太饱,也尽量不上厕所。

  晚上实验室里安静到只有换移液器吸头的“哒哒”声和机器不停运转的“嗡嗡”声。从实验室出来,大家虽然饥肠辘辘,但都累得吃不下东西,只想回去睡觉,养足精神后继续再战。

  这时也是实验室全面消杀、处理医废的时间。实验室负责人郑仲征说,目前每天检测量大约5万管,定时全面消杀、医废及时转运成为保障检测人员安全的重要任务。

  4月17日,李晓俊在闵行区虹梅景苑二街坊从货车上卸货。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时间:7时30分;地点:闵行区虹梅景苑二街坊】

  李晓俊早早起床,一边等着司机师傅把已下单的物资送来,一边在手机上处理新的订单。

  疫情期间,上海绝大部分人处于居家状态,尤其在“封控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物资的保障很重要。“团购”就成为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大家共渡难关的一种有效方法。李晓俊就是这样一位“团长”。

  他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的订单量平均超过2000件。每天一早就要统计居民的订单,确认每单的明细,接收货品时还要逐一核对清楚,另外还要处理用户的售后、退款等问题。

  4月17日,李晓俊(左)与志愿者在闵行区虹梅景苑二街坊卸货。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社区现在属于‘封控区’,有2000多户居民,其中还有不少是老年人,我们不能忘了他们。”他说。

  李晓俊忙完线上订单后,继续跑上跑下,在各家门口询问老人们还缺哪些物资,等下次配送时额外多要一点。如果有急需的物品,他就帮着协调邻里们分一点给老人们。

  【时间:9时;地点:崇明区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

  280多位患者即将解除医学观察,正在准备出舱。

  医护人员逐一核对他们的姓名、居住地址等信息,并发放前一晚准备好的出舱证明,大家一一签字。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大家在出舱前对随身物品进行消杀,再将它们装入黄色医废袋中,封口后放置在床边。随后,医护人员给大家发放了新的口罩。

  根据要求,所有物品带回家后需要放置14天才能取出,衣物取出后要清洗晾干再使用。

  “我在这里生活了6天,可以喝到牛奶,每顿都有蔬菜和肉。”一位即将出舱的男士告诉记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说,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自4月4日开舱以来,累计收治3583人,累计解除医学观察1811人。

  16日一天,上海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10337例。

  【时间:10时;地点: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线上提问现场】

  “相关部门一起挖掘药品配送潜力,缓解患者配药难”;

  “努力打通堵点,在符合防疫要求前提下,帮助电商平台提高运力”……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线上准时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聚焦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现在互联网医院配送药速度比较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有记者问。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回应,一方面推进零售药店应开尽开,并建立药品配送“绿色通道”;另一方面针对封控区域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由志愿者到就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疗机构配药,按照慢病长处方政策,可配3个月的药量。

  【时间:11时30分;地点: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汾西路87弄】

  由政府发放的卷纸、洗衣粉、牙膏等日化用品到了。

  社区党员志愿者邵琪和伙伴们一起将物资卸下,按楼栋号排列好,联合物业逐楼、逐户为居民配送。

  “送到社区的物资,我们按照政府配送、团购物品和居民个人订购物品等分类,分别由志愿者安排送至楼栋门口,再由楼组长或群组志愿者为居民配送到家门口。”邵琪说。

  这个小区共有居民1230户,充分运用党员向属地化社区报到制度,共发动165名社区党员助力防疫。在居委会统一调配下,这些党员志愿者被分为垃圾清运、小区巡逻、快递配药、物资发放和后勤保障等小组,互相补台、紧张繁忙。

  4月16日,医护人员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核对患者住院床位。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时间:14时;地点:上海临港方舱医院】

  “护士,你能帮我看看核酸检测结果吗?”

  一名患者来到护士站,让江苏援沪医疗队护士王文化帮他查看核酸检测结果。经过查询,这位患者当天上午做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这让他紧张的神情瞬间轻松不少。

  “在方舱医院主要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要做好对患者的生活关心和心理关怀。”王文化说。

  4月16日,患者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休息。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1月3日去西安,3月13日去连云港,此次来上海已经是王文化今年以来第3次参加援助外地的医疗队。今天,也刚好是王文化儿子的13岁生日。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我们必须担负起的责任。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上海能早日战胜疫情,也希望自己可以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王文化说。

  4月16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增援北蔡派出所民警为辖区内一名癌症患者取送抗癌药物。新华社发

  【时间:16时;地点:浦东公安分局北蔡派出所】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增援北蔡派出所民警任一凡、龚晓在巡逻过程中接到报警求助,辖区内一名癌症患者的抗癌药物告急。

  “这位患者张先生在他的病友群内求助,一位家住青浦的病友表示家里还有存药,愿意帮忙。但单程40多公里的距离让配送成了难题,他于是向我们民警求助。”任一凡说。

  接到求助后,两位民警立即与张先生取得联系,在询问取药地址后立即驱车前往。一小时后,他们顺利取到了药品。

  4月16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增援北蔡派出所民警护送患儿和家属前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救治。新华社发

  返程途中,任一凡和龚晓又接到一则报警求助:一名刚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诞生的婴儿黄疸超高,需紧急送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救治。

  即刻接警,任一凡和龚晓又向着新的目标出发……

  4月16日,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周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振海(右)准备陪同医务人员进行上门核酸检测采样。新华社发

  【时间:18时;地点: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周一居民区】

  周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振海正在吃晚饭,但他却说这是“早饭”。忙碌了一天,才吃上一口热饭。三餐变一餐、匮乏的睡眠、“打爆”的手机,已经成为他这十几天的日常。

  周一居民区有常住人口近3200人,其中老年人口约占40%,而社区干部只有7人。核酸和抗原检测、每家每户的物资供应、独居老人的买菜配药……千头万绪的事情都压在了这几个人的肩膀上。

  “昨晚1点才睡,今早6点半起床准备居民们的核酸检测。白天一直在忙配药的事,还给好几户独居老人上门送了菜……”张振海边吃边向记者“复盘”一天的工作。

  一方面要落实严格的防疫政策,一方面要为居民服务。“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要竭尽全力、咬牙坚持,希望这个城市早日如常归来。”张振海说。

  【时间:20时;地点:上海地铁6号线高科西路站】

  0.18万人次,这是4月16日上海地铁的总客流量。此时,上海地铁刚刚结束一天的运营。目前,上海地铁的20条线路中仅有6号线和16号线仍在运行。

  4月1日至今,高科西路站站长茆瑞星和同事们把家安到了地铁站内。站台巡视、每日结账、车站消杀……虽然疫情期间地铁结束运营的时间提前了,但他们每天仍要从早晨7点忙碌到晚上10点多。

  “这里平日的客流量近3万人次,现在半天见不到几个人,大部分是医护人员和民警。”茆瑞星告诉记者,“看见他们,我感受到一股力量。”

  “尽管乘客很少,但每一位乘客都让我们的坚守有着特殊意义。”茆瑞星说。

  4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大厅外,医护人员向家属询问患者病情。新华社记者 袁全 摄

  【时间:22时;地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记者来到位于徐汇区的这家医院急诊大厅门口,实地目击急诊一线患者就医情况。

  一位蜷缩着蹲在地上的女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医生,她可能突发急性肠胃炎,能不能让我们赶紧进去看一下。”陪同前来的丈夫向先生急得满头是汗。在急诊大厅门口值班医生帮助下,向先生掏出手机,调阅核酸检测报告。

  “怎么没有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结果?”面对医生的询问,向先生才发现中午刚做完的核酸检测还未出结果。

  4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大厅外,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抗原检测。新华社记者 袁全 摄

  “您带她到对面核酸检测窗口再做一下,不需要等待结果,凭检测凭条就能进去看诊了。”

  随后,向先生带着妻子来到检测窗口。看着长长的检测队伍,向先生再次慌了神。

  “没事。您先来。”面对焦急的向先生,正在排队的几位快递小哥主动让出一条通道。

  这是4月15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时间:17日凌晨2时30分;地点:上海港区】

  城市已一片静寂。但洋山、外高桥、张华浜、罗泾、龙吴等上海港区,依然灯火通明。桥吊、轨道吊、AGV(无人引导车)仍在有序作业。

  即使在疫情期间,上海港区仍保持24小时作业,只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记者齐中熙、何欣荣、潘清、桑彤、郑钧天、吴振东、龚雯、周蕊、潘旭、袁全、郭敬丹、杨有宗、朱翃、王默玲、有之炘、贾远琨)

  进站测体温、戴口罩

  本次春运自2022年1月17日(腊月十五)开始至2月25日(正月二十五)结束,共计40天。上海地铁将持续严格执行“两个必须”,即:进站测体温,全程戴口罩。

  2022年“春运”期间,上海地铁将重点关注14号线以及18号线一期北段,两条新开通线路客流通行,以及相关换乘站和临近重点车站的客流变化趋势,快速有效引导客流疏散。

  春运地铁举措:延时运营+多头班车+加开班次

  为满足“春节”乘客夜间出行需求,缓解中心城区夜高峰休闲客流及离沪客流密集的压力,1月28日(周五)、1月29日(周六)、1月30日(周日)连续三天,上海地铁1、2、7、9、10、13号线执行常态周末延时运营方案。

  2月5日起 1、2、3、4号线加开“多头班车”

  为运送春运后半段集中到达的返程大客流,2月5日(初五)起,地铁1、2、3、4号线将实施“多头班车”方案,即1、3、4号线上海火车站站,2号线虹桥火车站站,以及1、3号线上海南站站将在首班车前后,视情紧跟着再投放列车,及时疏运铁路站守候地铁首班车的返程大客流,避免与日常通勤流叠加。

  2月6日 1、2、10号线加开定点加班车 

  为提升春节返程期间重要交通枢纽夜间疏散能力,计划2月6日(周日),地铁1、2、10号线将加开定点加班车,末班车发车时间延长至23:30,定点加开列车途经换乘站均不可换乘。

  2月6日1号线加开定点加班车

  1号线上海南站站往富锦路站方向定点加班车沿途仅停靠徐家汇站、人民广场站、上海火车站站、上海马戏城站、通河新村站、富锦路站,其余车站跳停。停靠车站中,上海南站站、上海火车站站可上下客,其余车站只下不上,途经换乘站不可换乘。

  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往莘庄站方向定点加班车沿途仅停靠人民广场站、徐家汇站、上海南站站、莘庄站,其余车站跳停。停靠车站中,上海火车站站、上海南站站可上下客,其余各停靠站都只能下客,途经换乘站不可换乘。

  2月6日2号线加开定点加班车

  2号线定点加班车始发站虹桥火车站站,终点站龙阳路站,中途停靠虹桥2号航站楼站、淞虹路站、中山公园站、静安寺站、人民广场站及世纪大道站。其中除始发站虹桥火车站站及虹桥2号航站楼站可上下客,其余各停靠站都只能下客,途经换乘站不可换乘。

  2月6日10号线加开定点加班车

  10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往五角场站方向定点加班车,沿途仅停靠虹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虹桥1号航站楼站、虹桥路站、陕西南路站、南京东路站、海伦路站、四平路站、五角场站,其余车站跳停。停靠车站中,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虹桥1号航站楼站可上下客,其余车站只下不上,途经换乘站不可换乘。

  注:信息来自上海地铁shmetro公众号。

想来个舒心又省钱的高性价比游吗? 加欣欣小海微信:cncncom2009 咨询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地铁12号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