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暑假住在外婆家,平时住在自己家里,是不是同住人口?

龙湾有大罗山逶迤在西南,东海激荡于境东。境内有江、河、浃、岛,水田、旱地、山园、滩涂。自然环境集山川之大成,地貌之概全。

仁山智水,山给人以坚定、敦厚的性格熏陶;水给人以机灵、豁达的智能启迪。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龙湾人自古就以勤劳聪慧著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湾人民种山、耕田、打鱼、晒盐。因地制宜、百工兴旺,千百年来各村均形成了农耕以外的多种经营。村村有传统副业,无论晴雨,均辛勤劳作营生,一年少闲日。民风之勤劳俭朴,卓越于世。

龙湾自古就有诗、书传家之美德。辖区百姓设私塾、办书院蔚然成风。各祠堂均设有“养贤田”,用于奖掖扶植族内子弟读书上进。故而簪缨绵延,人才辈出。有明一代,达鼎盛时期。形成了以英桥王氏、普门张氏为代表的永嘉场名门望族。焕焕文脉,悠悠数百年。

地灵人杰的区域环境与厚实的人文内涵,形成了龙湾颇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立身处世、崇尚礼仪。如孝父母、祀祖先、友兄弟、礼宾朋、序长幼。由此衍生的繁文缛节,历代相沿。在社会活动中,如敬老爱幼、扶危济困、施善行义、拜师授徒及相关风俗,也多与儒教礼仪一脉相承。

龙湾民间好佛事、信占卜、讲风水。渔民尤多禁忌,信奉海龙神,出海必祭。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儒家礼教在宗族权威、家庭关系、婚丧仪式、岁时风俗等方面的影响日见式微;奢靡享乐,显阔攀比风气有所抬头滋长。龙湾区历届党委、政府致力于弘扬传统美德、提倡艰苦奋斗精神,致力于移风易俗、破除歪风陋俗,以期进一步形成讲道德、讲文明的时代风尚。

龙湾平原土地肥沃,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农耕讲究精耕细作。近千年来,形成“三播”(春播、夏播、秋播)、“三收”(夏收、秋收、春收)制度习俗。同时轮作套种,充分发挥地力,提高了作物产量。

龙湾人民称耕种的土地为“世耕”,称手中的劳动工具为“铁板”(锄头)。它长尺二、宽六寸、口刃用八两白口铸铁层层浇铸,锻打而成。硬木作柄,重达八斤。

龙湾人民用手中的“铁板”日夜劳作在“世耕”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周而复始。

春华秋实,大地上的农作物都收成归仓了,于是四季的辛勤劳作要告个段落,这就叫作“过年”。休养生息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

留在田地上“过年”的作物有:大麦、小麦、槐豆、蚕豆、草籽、油菜、洋芋、芥菜等,叫“冬季”。

所有“冬季”,过年前都要铲好,施好肥。其中如大麦、小麦、油菜等除要铲一次外,还要做好“勾渎”(铲畦肩畦沟,将泥刮上去)。槐豆、洋芋要做好培土。

农谚云:“油菜壅花麦壅芽”,即麦在年前要施肥2~3次,油菜于年前施肥1次,年后再施肥2~3次,一直壅到开花。

过了“五日年”,农民背起铁板到自家田头锄几下,叫作“发市”。

正月二月是闲月,田间的农活很轻松。于是在家打草鞋、搓稻杆绳。部分人搞点家庭副业,或做点小买卖。

“清明”前后,农事渐忙。

播种  ①谷种落泥。农谚曰:“二月清明水浊,三月清明秧绿”。谷种的落泥时间在清明前后。

②育番薯种。“清明”前番薯种要落泥培育。

③套种的白豆、绿豆、玉米和单种的落花生都要在立夏后芒种前全部落泥。

④糖蔗“清明”时要补苗。

春花收成 立夏前要割好大麦,否则就会枯萎,小麦可到小满。其他油菜、草籽、槐豆、洋芋小满前要全部收成。

翻耕 春花收成后,立即开始翻耕。

①水田犁耖。人扶牛拖的犁耕田,用一头牛的叫“单拖”,两头牛的叫“双拖”。用牛翻耕成垄之后,灌进水,用锄头将一垄垄铲细耙平,叫“摘田”。人力摘平后,再用牛拖着木制的耖将泥弄细弄平,叫“耖田”。

②掘番薯园。用人力使锄头在地里做成一畦畦 “番薯垅”。“芒种”前开始,“夏至”结束。

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间作稻,50年代后推行连作稻。无论间作或连作,早稻都要在“立夏”(5月6日)前插好。农谚曰:“点灯插夏田,一天一天钱”,早一天较之迟一天对稻的生长影响很大。

间作稻在早稻插下半个月后即“小满”要插下晚稻,叫“寄晚”。事先要在早稻的行间遍铲一次,耙平。叫“铲田旷儿”。

连作稻到“大暑”(7月23日)前后收割早稻,立即翻耕插下晚稻。

间作稻的行距尺二,株距七寸;连作稻的行距株距差不多,约七寸左右,叫“四对株”。

压番薯“芒种”开始,半个月内(即到“夏至”左右)要完成。

除草 水稻田叫“耘草”。自小满起,每隔十余天要耘草一次,到芒种要三次耘草,故有“读书怕大考,种田怕耘草”之说。连作稻的晚稻也要耘三次草。双季稻的早稻收割后,要用锄头将稻根翻过来,叫“铲田旷儿”,再用足踏下稻根、踏碎坭,叫“踏田旷儿”。番薯、糖蔗都要铲三四遍草。

施肥 早稻未插前翻耕时要施人粪一次,做基肥。不论早晚稻,插田后都要追肥(人粪或肥田粉)一次。早稻收割后,要“担河泥”,即从河中掏泥浆追肥。番薯、糖蔗都要追肥3~4次,糖蔗还要“加洼”——从浃里掏泥浆灌在根部。

灌溉 主要指水稻田。50年代前用人力“踏水“,50年代后逐渐由抽水机代替。

除虫 水稻的虫害早晚稻都用农药除三四次。糖蔗最怕虫,要每周除一次。番薯普遍除虫一次。

间作稻和连作稻的早稻都在“大暑”收割。连作稻的早稻收割后要立即插下晚稻,叫“抢收抢种”,简称“双抢”。

晚稻都在“霜降”后收割。收割后要立即翻耕,种下 “冬季”。

番薯收成前,在“霜降”前后先在两畦之间翻土套种下槐豆。“立冬”前后开始收晒番薯丝。掘了番薯后,将垄改成豆畦。也有种大麦小麦油菜的。

糖蔗收成后,主要是套种洋芋。十二月下种,直到过年边。待到来年糖蔗抽苗(“立夏”后)时,洋芋就收成了。

张虾务 虾务网长12米,网口3米,网袋用绳扎住,网脚缚在二支茅竹上,插入海涂。一些鱼虾、水潺游入网中,落潮时渔民划着片儿(舟)去收,汛期只有夏天三个月,俗称“六月海”,主要是下垟街、七甲、三甲、蒲门一带。而宁村、城东、蓝田、小陡等村,则是渔民驾着小舢板,涨潮、落潮都可作业。

张务槽 务槽网长有30米,网口宽9米。用茅竹插成一条八字型巷道,在巷道口置上网,潮落时,渔民们划着务槽船,一面敲击着船上的木板,一面放下舢板把网脚提起,鱼儿听到响动,就会游进网中,每年三月至十月份进行。作业人员需20~30人,旧时一潮水可张几千斤黄鱼、白鱼、鲚鱼和杂鱼。

张应捕 在近海深水范围插上4根茅竹,缚上以竹蔑子为“骨”干,外面绕上稻草的缆,成井字形,通过水流捕获扁虾、细鱼,炊熟晒干后叫炊虾、丁香扣,也有带鱼、目鱼。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始到农历底为旺季,到第二年五月结束。永强渔民是在瑞安县的北麂岛和洞头县的北策岛一带作业。

打蟹背 所谓“蟹背”,就是大船上放两只小舢板,叫做单对,放上四只的叫双对。一对舢板8个人,网槽、灰槽各4人。生产时,放下小舢板,渔民在水深40米左右的海面上拖着网作业;一般是冬捕带鱼,春夏捕黄鱼、鳓鱼、鲳鱼,秋天休渔进行补网修船。解放前仅是水潭村有此作业。

张藏鱼(海蜇) 藏鱼网用稻草绳织成,一般每6—8人为一组,驾着小舢板,在涨潮时置网,落潮时收网捕捉藏鱼。一只船多时可捕1000对左右。约在每年农历五月至九月进行。

张栲儿 在滩涂上用竹丝(即茅竹杈)插成八字形,在小口处按上竹篓,口头有篓须,利用潮候鱼儿游进去,却出不来。潮落后,渔民踏着“脚踏扁”(又叫泥马),将篓后面的活动盖打开,便能收到鱼货,有跳鱼、杂鱼、虾蟹等。

张虾虮 每年清明到端午节正是海虾产子期,渔民用眼很细的苎线网,在近海涂的海面上划着片儿撒网,张到后的虾子用盐鹾起来,一段时间后蒸熟,叫“虾子卤”,解放前是永强老百姓的一种下饭菜,它既便宜,又鲜美,所以流传着一名俗语:“要吃虾子,不管破布(苎)帐”。

张泥塘 渔民在海涂上用泥堆成八字漏斗形6米长的泥墙,在小口处置上网,利用落潮鱼虾流进网中,渔民踏着泥马去捕捉细货,如跳鱼、鳗丝儿、毛蟹、细虾等,日夜两潮,每年三月至八月为旺季。

张拦钓 用较粗的苎线,每相距15厘米置上一枚鱼钓,约一百多枚,两端插上竹桩,中间系上浮筒,潮涨时浮筒上浮,鱼钩近涂面,鲻鱼等看到这些飘浮不定的钩,会用嘴来游戏试探,结果会自动上钩,落潮后渔民蹬着泥马,一一收捕。

钓江蟹 在近海涂的海面上,用较粗的苎线100来米,每相隔20厘米扎上一条泥鲮为诱饵,江蟹(棱子蟹)看见,会游来用钳咬住。渔民划着舢板,一个划船一个慢慢地收苎线捕捉江蟹,每年三四月和九至十一月进行。

敲罟作业 罟与“鼓”偕音。在捕鱼时由一二艘10至15吨位的大渔船,携带20至30艘2至2.5吨位的小渔船,组成一个150人左右的生产单位(俗称“一艚”),让小船上的人不停地敲击木板(黄檀木)、竹筒,发出“嘣嘣”的响声,将头中有“石块”的鱼(即石首鱼科),驱赶集结于包围圈内而一网打尽。

张横洋 渔民在近海的急流中打上松木桩,扎上竹篾子为骨,外绞稻草的缆,张上网,捕捞鱼虾,每年夏秋两季进行,这项作业主要是灵昆一带渔民所从事。

置(驻)网 在距离海岩较远的海面上插入茅竹、置上网,每年清明到夏至,渔民驾着大号的舢板,用来捕捞鳓鱼等鱼。

走溜 每年三至六月、八至十一月,渔民驾小舢板,拖着用细苎线结成的“三指紧”的网(现在用尼龙丝网),来捕捞鲳鱼、鳓鱼。谚语说:“清明论爿,谷雨论担”,就指该作业。

张沙上 距离海涂不很远的海上的“江中沙”,渔民们根据朱梅(又称小黄鱼)在立夏至夏至将要放子,要在沙上摩擦的习性,在沙上置网捕捞,朱梅会成群结队游进,所以有时产量很高。

合渔 这种作业要有100来人合伙,各自拿着荡网,在海涂上形成一个大范围进行驱赶,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只剩下五六人的围子,捕捉小棱子鱼,用盐鹾后,人们称之为“鲫鱼生”。

浃涂 五溪沙一带的群众,在涂浃中置网,落潮后,踏着泥马捕捉棱子鱼、鲚鱼等。

踏蓝胡(跳鱼) 蓝胡喜欢在滩涂上打洞,落潮时,爬出洞外蹦蹦跳跳着去觅食,看见人就钻进洞中。人们利用渔网织成“步踏”,放在洞口,顺着暗洞用脚踩,逼跳鱼出洞,跳进“步踏”内。也有人用短柄锄头挖。各地捉蓝胡的方法不同。

做假洞捉蝤蠓 用一把丁字头长柄“泥橇”在浦沥两侧挖成“入”型假洞,斜洞口通向浦沥,用圆型草茎泥盖住上洞口,大水潮时,满肚膏腴的蝤蛑想找个现成洞穴来脱壳,因此,假洞成了它最好的居所。落潮后,翻开洞盖,看见留有蝤蛑爪痕的,就用一种钝钩一钩,蝤蛑就乖乖地出来了。

掘泥蒜 生长在有草的滩涂里,在冬春季节人们顺着泥蒜洞挖,就可以捉到泥蒜,一般长6~10厘米,酷似蚯蚓。泥蒜其貌不扬,但蛋白质含量很高,味道鲜美,永强一带喜欢制成“泥蒜冻”,是永强一带的风味佳肴。

拣泥螺 泥螺,俗名泥糍,以肉肥体柔似糯米团而得名,形似蜗牛,壳呈半透明,薄而脆。每年立夏前后旺发,人们在退潮后去海涂上拣泥螺。过去农民拣泥螺腌渍当“配”。

捉蜻子 蜻子又名蛏,生长于盐度较低、风浪平静、涂质柔软平坦、硅藻丰富的滩中、低潮区。退潮时穴居,涨潮时出穴觅食,有平行两个洞,洞口有泥粒,捕捉时手插入洞中间,握成拳用力吸,蜻子就出来了。功夫就在这一插一吸,速度要快。

挖毛蟹 挖毛蟹者往往袒露右臂,用手臂沿洞深入,挖出毛蟹。从事这一作业,以沧头村人居多。

“脚踏船板三分命”,旧时渔民对大海怀有恐惧心态,出海必祭,禁忌多多。如把汤棍说成茶扰儿,扫帚说作关老爷刀,茶叶叫茶蓝儿,箸叫快儿,镌滚(盖)说镌只儿,火钳叫火叉儿,碗叫生食儿,斧头说快扣儿,风帆称作篷,还有烧火煮饭用的柴爿、引火用的刨花,都要按捕鱼时间在未开船前准备好,不能在船上劈柴爿。行船捕捞时,一切都要不声不响,不能叫闹,更不能说“翻”、“停”、“破”、“漏”、“滚”之类的字眼。

第三节 手工业 

龙湾过去的行业几乎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如木工(方木、圆木)、蔑匠、裁缝、雕花、打铁、打铜、打金、打银、打锡、打小铁儿、油漆、弹棉、修船、补缸、染布、劁猪、纺织、做砖瓦、孵坊、做索面、烧土酒、编篓、补鞋、开岩、打井、剃头、镶牙、养蜂、做泥水、开船、碾米、唱词、电焊、修伞、水磨、烧陶瓷等。而且,各行各业都有拜师和信奉祖师爷的习俗。

拜师 又称“过堂”,拜师时要挑着松糕、鲫鱼、面条等物,确认正式师徒关系。学艺期间,每年还要付师傅一担谷或若干钱,作为伙食费。一般是三年学习期满,即可“出师”。出师时,徒弟还要挑着肉、鸡、鱼、面等礼物谢师,师傅照单全收,然后以手艺工具作回礼。

信奉祖师爷 祖师爷作为本行业的保护神,每年都要进行祭祀,祈求行业兴旺,财源茂盛。如药业信奉吕洞宾,木工石业信奉鲁班,雕刻业信奉邱弥陀,商界信奉招财爷赵公明,织布业信奉黄道婆,酿酒业信奉杜康,茶叶行业信奉陆羽,造纸行业信奉蔡伦,戏班信奉唐明皇,读书人信奉文昌帝君等。

第四节 商 业 

以前龙湾区的商业街有寺前街、下垟街、水心街、状元街等,其中,首推寺前街最为繁华。长仅380米的街上,两侧店铺就有220多间,三十六行应有尽有。较为著名的为苎麻、渔网业,当年鼎盛期间,抹苎、织网成为家家户户的家庭副业。从民国初年至解放前夕,寺前街苎麻业的经营者有二十多家,直到1955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寺前街渔网业尚有同大兴、杜晋大、顺泰、王义记、何祥记、吴聚盛、公利等几家。60年代以后,由于尼龙线渔网出现,部分手工织网逐渐被机器织网所代替。除此之外,棉布、百货业、南货业、饮食业、鱼咸业、中药业也曾盛极一时。

“人家早晚食米粥,饷午食米饭,罕食麦面。其下饭则水族居多”(王瓒)。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花样翻新,不一而足,但大多仍以米饭为主食。

永强海鲜 永强地处东海之滨,一年四季八节海鲜不断。先人总结曰:正月青蛄二月蟹、三月蓝胡虾蛄弹,四月鲚鱼蝤蛑虎,五月泥糍配散饭,六月黄鱼和朱梅,七月藏鱼和水潺,八月鳎鳗强吃鸭,九月鳗鱼和河蟹,十月鲻鱼并鲈甲,十一月蝤蛑满肚膏,十二月文蛤和江蟹。

永强三蒜(泥蒜、野蒜、沙蒜) 三蒜同为海中野味,但形状各有不同,泥蒜全身是泥,柔软,形如蚯蚓,长约一寸,通常吃法是冷冻成胶状,俗称“泥蒜冻”,营养价值较高。三蒜之中,沙蒜体型最大,形如拳头,当地人们喜欢将其作汤,其味极为鲜美。野蒜形如小纺缍,中间大两头小,味道鲜美,当地人喜欢将它拌水晶糕炒煮,称之为“野蒜炒糕”。

灵昆鸡 公鸡全身羽毛红润,母鸡淡黄色或粟黄色。体型庞大,成年公鸡3至3.5公斤,母鸡2至2.5公斤,肉质鲜美、细嫩,屠宰率达8.5折左右。母鸡产蛋多,年产蛋约160枚至180枚,多者可达200枚以上,蛋重60克左右。

灵昆枳壳 大暑前后将未成熟的朱栾青果摘下,横剖成两片、晒干即为枳壳。枳壳性微寒,味苦酸,是一种健胃、消食、理气、化痰的重要中药材。

黄叶早 响动岩特产。农历二月下旬发芽,三月上旬采摘,中、下旬即可上市。他比其它茶树早采十五天左右,因而独占春茶市场鳌头。其芽叶细嫩成朵,色泽黄绿光润,茶味香气清芬,鲜醇爽口。

丁岙杨梅 丁岙杨梅以其个大、核小、色艳、味佳等优点而冠于其他杨梅,成为诸品种中的佼佼者。因其产于茶山角一个三面环山、山清水秀的丁岙村,故名丁岙杨梅。“味方河朔葡萄金,色比泸南荔枝深”。老幼皆喜,历来被称为果中佳品。 

寺前馄饨 当地青山村人娄学林于清道光年间开设,人称“学林馄饨店”。由于制作风味独特,名闻遐迩。它的特点:采用上好面粉与鸡蛋清制成馄饨皮。馄饨皮轻薄似纸;内馅采用当天宰杀的猪后腿瘦肉剁成;规定每碗八只,四大四小,煮一碗馄饨换一次汤,从不破例;佐料浇头选精,葱花、蛋丝、紫菜、虾米、肉松。

状元王鱼 为状元本地人所开的两家大排档的招牌菜。两店相距不足两百米,店名取得相当土俗,一为“西瓜”,一为“番茄”。由于其定位为大排档,追求的是大众口味,采用的王鱼鲜活味美,独创了王鱼的时尚新吃法,因而广受食客青睐。

另外,罗东街猪脏粉,水潭点心,三娒奶红烧肉,下垟街碎巧牛肉等也较为有名。

旧时农村老百姓过日子特别“省劲”,炊虾咸鱼家家有备。其他如菜头糖、虾虮肉、乌贼卵、鱼生、咸菜、菜干、榨菜皮、菜头丝、酱菜头、白坦生、虾蛄弹生、泥螺、菜蕻、丁香扣、油渣等也时常出现农家的餐桌上。 

农闲时节,农人喜欢烧土酒,即米烧,俗称“白眼烧”、“本地王”,且酒精度都在六十度左右。也经常用黄酒煎酒时收回的白酒调制而成“老酒汗”。其他还有糯米酒、老酒、生头、番薯烧、糖庶烧、米醴琼、杨梅酒、三七酒、杞子酒、蛇酒等各种家酿。

清初民国时期,男穿长衫马褂,戴学士帽;女着旗袍,连衣裙。逢初婚及节日喜庆,男的西装革履,女的婚纱礼服或紧身旗袍。普通人士则多用土布,以求厚实和暖。

解放后,政府提倡艰苦朴素,勤俭建国。一般男女都穿朴素的劳动便服,干部大多穿蓝色中山装或制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穿着起了很大变化。衣料质地讲究细腻、柔软挺括。青年男女衣衫款式日新月异,变化快,流行期短。在成衣设计上,对镶、嵌、切、绣、滚、挑等工艺,也日益精湛。如运动衫、T恤衫、牛仔衣(裤)、猎装、圆领、V字领、一字领、沙滩装、连衣裙等。男子穿西装或休闲装也较风行。

龙湾人将厨房称为“镬灶间”,镬灶是厨房的主体,由砖和砺灰砌成。一般人家为“两眼灶”,设大镬、小镬两口;大户人家为“三眼灶”。镬灶设计极为经济科学,杉木板的高镬盖、锅内放“饭架”、煮饭时兼可蒸制菜肴,两镬之间嵌入“嵌罐”,灶洞内置“手罐儿”,灶洞前灰塘内埋有汤罐。一镬饭煮熟,则“饭架”上的食物蒸好了,“三罐”(嵌罐、手罐、汤罐)内的水也都烧开了。厨房用具主要是锅、碗、瓢、盆、缸、罐等。

龙湾人习惯上称家具为“家私”,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床、桌、椅、柜、箱等五类。清代时为矮屏风床,贫苦人家为单庭床,富有人家为双庭床,配套设施还有尿盆、苎丝琴、踏床桌、桌柜、琴凳、盛放衣服的开盖箱、衣柜。20世纪30年代左右演变为双庭长屏风床。60年代左右演变为双庭圆洞床,配有尿盆柜、纸篷柜、踏床桌,盛放衣服的改称“重柜”,琴凳变为椅和茶几。70年代起,又恢复了单庭床,床前设了纸柜、踏床桌,尿盆柜放置于床后,床前添增花鼓桶、镜台和三门柜。

瓦房 旧时一般住房,以砖墙瓦盖为通式。从清代至民国,农村其房多为瓦房,正面三间,左右为卧室,前后隔成两间,中为堂屋,后部隔一小间作厨房。旧式房屋,多以木搭架,屋顶用瓦片覆盖,周围以土砖砌墙,涂墙刷白,皆用“蛎灰”(牡蛎壳,烧制)砌墙、粉刷,亦较耐久、美观。另外,农村建造新房,为节约用地和建筑材料,有与邻居共用一堵墙的。

茅棚厂 为临时居住形式,如每逢瓜果成熟季节或水产养殖守护之需,在田头地角而建造的简易茅屋。先用竹杆木头搭成架子立于地上,上覆稻草茅草,称作“茅棚”;棚不高,面积不大,可容纳二三人休息避风雨。

影壁 在宅院屋的大门外迎面用砖砌一墙壁,作为屏蔽之用,称“照壁”,又叫“照墙”、“影壁”。其壁的顶端两头,或二龙昂首形,或双凤展翅形,或两端各置两块白石。壁面有涂以红色,向门一面中心偏上做一图形,中间大书一个“福”字或“寿”字,或绘“迎客松”、“松鹤延年”等图,以求祥瑞。

镇宅石 有些人家建房时,若其正门朝人家屋角,民间认为不吉利,就在“恶向”处的墙上嵌一块青石,上刻“泰山石敢当”,也有在字上再加刻虎头或八卦之类,认为可以辟煞破邪,称之为“镇宅石”。

照妖镜 有些民居用“照妖镜”(即普通小圆镜),镶嵌于大门顶端正中位置,俗称镜子能使鬼魅显出原形,“驱鬼怪,镇妖邪,保平安”。今虽仍可见到,但已变为装饰。亦有镶嵌菱形镜的。

燕儿巢 旧时建房时,还在正屋大门上留一个洞,或者在正堂中梁上搭一小木板,可让燕子飞入做窝,民间以燕子来家做窝为吉利象征,称“燕儿巢”。

门匾 房子建好后,有装饰匾额的习俗,即在大门门顶和厅堂正中或亭榭墙壁上挂一块题字横牌,叫“门匾”,也称“门额”、“横披”。一般为四字组成,如“龙凤呈祥”、“山明水碧”、“紫气东来”等。

建房,俗称“砌屋”,在建房中不论是定基、上梁及落成,均有一定程式。

如定基时,要在中堂正中位置下挖一个洞,埋下一包金珠银砂和铁犁头,然后燃放鞭炮。

上梁时,要在梁的中间,贴上黄纸符,并挂上木榔头,上缚着万年青柏,梁的两头还要挂上红布。

落成时,先用一个竹米筛,贴上一张圆形红纸(或小圆镜),挂在正梁当中。

第一节 传统节日 

春节 正月初一清早,各户都燃爆竹或百子炮,叫“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迎接新春。早餐吃年糕,意为一年高一年。亲戚好友互贺新年快乐,这就是“拜年”。或留客人春饮,叫做“吃新年酒”。家家在农历年底或正月初都在自家门窗上贴春联横额,联语都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祈保之词。

元宵节 正月十五前后,人们为了庆贺升平,趁着农闲大闹花灯、滚龙迎神等。如普门村规定每年正月十三日大闹花灯,还有滚龙和百样鱼灯,惟妙惟肖。寺西村上吴的滚龙非常活跃,忽聚忽散,上下翻腾,还能演出“天下太平”、“人口大吉”等字样;石浦村的“大龙”,桥北村东坦的“板龙”都各有特色。正月初十永昌新城抬佛,正月十四、十五永兴老城迎神,正月十五宁村城隍爷出巡,家家摆酒请客,非常热闹。

立春 家家户户在天井、中堂、大厅前,摆大盆,架干柴,燃放鞭炮,孩子们从火堆上跳过,可以消灾避难,这有迎春纳福、健康成长之意。

二月二 有吃芥菜饭和摆拦街福的风俗。前者是为了防止生疥疮;后者旨在拦街祈福,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中以永中镇寺前街和宁村十字街较为盛名。

清明节 家家有踏青上坟(扫墓)吃清明饼的风俗。清明饼用田间采来的“棉菜”、“青草”加糯米粉水磨而成,馅心有肉丁、笋丝、咸菜、葱蒜或豆沙。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重五,有吃糯米粽的习俗。粽子均用竹箬包之。还有用“黄金山草”、“长下巴草”菖蒲、蕨草等熬汤,给孩子们洗澡,浴后将雄黄酒抹在孩子头顶、肚脐、手心、脚底、肋下等处,据说能去邪避生疗疮。重五前家家户户都来一次大扫除,每个角落里都洒上雄黄酒消毒。有的少女少妇还用各色绸布头、彩线制成各式各样的“香袋”,挂在胸前、腰间、门口、床头壮胆。端午节前后有的村有划“龙舟”活动。“龙舟”身绘龙鳞,船上有大旗、锣、鼓,划手服饰颜色统一;分18档,每档二人,加上舞旗手、锣鼓手,龙头龙尾舵手还有两个小孩扮戏中人物。计有42人。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日,传说是太阳生日,有晒霉防蛀的习俗。挨家挨户都把衣物、被褥、毛织品等进行摊晒。书画家、收藏家也将书画、藏品、书籍古画等晾晒好,放置樟脑丸收藏起来,防止霉蛀。这天男女老少都要洗头洗澡。有俗话说“六月六洗垢龊。”有些妇女还把木槿花的叶捣汁洗头发去垢,能使头发清洁光滑。

尝新 每年早稻收割之时,农家设宴“尝新”,预祝丰收。尝新席上茄子、带豆必不可少,象征着佳偶白头偕老、人生美满幸福之意。

三伏 农历六月,进入伏天,气温高,风暴多,又是海上幼鱼生长期,渔民们不出海捕鱼,在家修船补网,休整待发。渔谚云“好汉不讨六月海”。这段时间叫“伏休期”。

七月七 俗称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民间有“乞巧”习俗。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之时。晚上皓月当空,桌上摆着月饼、西瓜、清茶、石榴、柿子、枣子、栗子(象征着团圆幸福、万事如意),全家大小,一边饮茶,一边吃月饼赏月。有人还带着乐器乘小船至永中河泥荡去游船,观赏“黄山倒影荡河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亦称重九,或称登高节。现在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近年来有些学校、团体利用秋高气爽的大好时机,组织爬山登高活动。知识界及老人们常在重阳聚会、吟诗、赏菊会,颇有情趣。

冬至 挨家吃糯米汤圆。民间传说“冬至大于年”,又说“吃了汤圆大一岁”。吃汤圆有团圆结缘之意。

掸新 农历十二月二十以后,人们选择晴朗的天气,扫尘去垢(即大扫除一次),做好屋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迎接新年。还有炊松糕、捣桃糕过年。

分岁酒 农历廿七八或除夕,全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亲戚好友,共吃分岁酒。宴后,长辈给孩子们分压岁包。除夕还有点水灯的习俗,用红萝卜切成厚片作底,插上小红烛,点燃后放在屋角、灶房、水缸边、猪栏头等处谓之“照岁”或“守岁酒”。入夜还打“关门炮”。

立春菜花分外艳,雨水杏花红彤彤。

惊蛰春雷一声响,春分菜花满田香。

清明麦杆当鬼叫,谷雨嫩茶满山长。

立夏桑枣像樱桃,小满插秧忙扬扬。

芒种玉簪屋前开,夏至稻花如白莲。

小暑风催早稻熟,大暑湖畔长红莲。

立秋晚稻插下田,秋暑葵花朝阳开。

白露晚稻鼓起树,秋分桂花挡路香。

寒露动手芥菜栽,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小麦种落田,小雪白霜落满地。

大雪寒梅迎风摇,冬至大雪兆丰年。

小寒田洋麦苗清,大寒准备过年忙。

农谚是龙湾农民在长期劳动中积累的生产经验,是他们对气象变化和农事关系作出的科学结论,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

二月清明看水浊,三月清明看秧绿。

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春风快如刀,老牛站不牢。

雷打惊蛰前,月底不见天。

清明谷雨两明连,浸种耕地莫迟延。

点灯插夏田,前后不一样。

插田西北风,误你十天工。

雨打立夏头,河鱼眼泪流。

天光乌云障,下半日晒死老和尚。

天上鲤鱼斑,大风翻过山。

天上鲤鱼肚,不是风就是雨。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虹架瓯江口,大风刮捣臼。

处暑晴,好收成;白露汤,汤爻断青光。

此外,还有物象测天的。如

燕子高飞晴天告,展翅低飞雨天报。

蜻蜓低飞江湖边,必有大雨雷闪电。

蚂蚁搬家蛇过道,倾盆大雨即将到。

蜜蜂晚出早归巢,天气有变雨将来。

蜘蛛高挂忙织网,连日久雨转晴朗。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池塘翻水鱼浮面,暴雨洪水现眼前。

国之大事,无非“祀”(祭祀)、“戎”(战争);家之大事,无非“婚”、“丧”。“婚丧”,亦指红白喜事,两者相比较,“婚”又比“丧”重要,“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代”(《礼记》)。

龙湾本地人的婚礼排场大,浪费现象严重,而且婚仪严谨复杂,有着“七日喜事八日散”的习俗。

送六样 男家在婚前送给女家的礼物,供女家摆新娘上轿酒之用。其中有全猪一头(包括内脏,有的半头)、活鹅、活鸡、活鱼(鲻鱼),还有二色是山珍海味,共六盆。女家的回礼是新郎的新婚礼服。

谢媒 旧时男女双方家庭,经媒人说合之后,先互通写有拟亲的儿女姓名、排行及生辰的年庚。在了解对方家庭和双方容貌举止之后,男家卜得(算命合婚)吉兆,双方都感到满意,便可以订婚,俗称“吃糖儿”。男方下财礼,送金项链、金戒指,女方送婚嫁奁。然后,“请期”即通过媒人告知迎娶日期。

接轿 即是“亲迎”期开始,贺者中至亲基本到齐。上午是男家派众人去女家搬嫁奁。富家的嫁奁分“三齐屏”或“二齐屏”。三个分不同用途的上下三个柜为一组,称为一屏,三屏即是三大组。三齐屏嫁奁必须配套梳妆台与“铺陈”(全部床上用品)。然后,把日常生活用具(园木家具),还有铜器、锡器、玻璃器皿等,拼装在一个直径不等(均在1米以上)的园盆内,一盆为一杠,大富人家有三四杠之多。旧时女家为了女儿的体面,是不惜血本的。

迎亲 去女家迎亲的队伍不下数十人,多成双数,新郎去女家接新娘,有“行郎”为他全权代表,应酬一切事宜。迎亲队伍除了鸣锣开道,打击乐、管弦乐前后配奏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迎亲队伍前头是一对由两少年背着的高灯,其含意是“高登”。

移箱 迎轿队伍到达女家时爆竹齐放,煞是热闹。吃过汤圆之后,新娘在上轿之前,其兄弟举行移 “随身箱”仪式。但移之前,男方必须给新娘兄弟一个红包。这也是“行郎”比较难办的事。男方拿出多少数额,女方能否接受,一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否则新娘兄弟不移箱,新娘就不能上轿。

入洞房 新娘出轿前后,踏红,撒果子(花生红枣)引来许多小孩拾取。由女家陪伴来的“婆儿”,敞开轿门,引新娘出轿;新郎在洞房门口迎接新娘入房,上踏床(老式木床有二进)同坐在床沿上。先吃“交杯酒”,体现情思交融;后吃“和同饭”,祝愿今后夫妻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拜堂 中堂挂起祖先画像,摆上灵牌、香炉。公公婆婆身穿盛装,站在堂上,新郎新娘三叩俯伏起立。拜堂时新郎新娘双双上堂站在下首,由司仪喊着先拜高堂、后拜直系亲属长辈。当他(她)们被请到堂上接受新人的叩拜之后,都要给新人一个红包。事毕,新娘由“婆儿”陪同重入洞房。拜堂完毕,孩子们都可以得到一份果子。

正酒 当年正酒宴席由新郎主持,是专门招待男宾的,俗称人情酒。酒宴是八人一桌。新郎舅舅坐头桌头位,由新郎酹酒。新娘的酒席设在洞房内,陪她仅是七位女宾,由新娘酹酒。当年最佳酒宴是八盘八,即有八个冷盘(碗),八个大菜,海味中鱼翅、鱼皮、海参为最高档次。酒宴过半,新人双双出来,从“酒龙头”开始逐桌向宾客敬酒答谢。当年还有个不成文规定,散席时来客要看男方舅舅上座,如果此席未散,各桌来宾不好提前散之,而且散席时新郎新娘要站在门口送客。

坐筵 人群逐渐散去后,接下去由男家特为新媳妇设的晚宴,俗称“坐筵”。坐筵酒席专门招待女宾的,酒席仅次于正酒,仍是丰盛隆重。

闹洞房 当年俗云“洞房间里无大小”(无辈分、无长幼之分),或者说“新婚三日无大小”。新郎新娘、合卺回房之后,众来宾到新房闲拌闹腾,戏弄新人,一直闹到午夜之后。

出门 旧传统,娶妻生男育女、传宗接代为第一宗旨。婚后第一天上午,新娘就在婆婆的陪同下,乘坐敞篷小轿(俗称兜子)到送子娘娘宫。叩拜许愿。摆祭品、点香烛、烧银纸,向殿宇主持人送红包,祈能早生贵子。

回娘家 俗称“回花”。新人双双不是坐船便是乘兜,并随带“孝顺食”礼品,表示女婿对岳父母一片孝心。新人拜过父母后,新郎留在堂上应酬女方来客。此时岳母把女儿叫到自己房间,向其打听新婚之情景、女婿的举止品行,是否符合媒人所说那样称心如意等。女家设宴招待新女婿,下午新人向父母、诸兄弟姊妹并亲戚来宾辞别,邀请他(她)们明日届时光临。

回亲 俗称“两亲家相会”。女家回亲除有新娘的父母长辈,还有新娘的舅父、叔伯兄弟嫂媳子侄等若干人。回亲中午酒宴在男家至亲陪同下举行。这是七日喜事中,男家举行的第三次比较丰盛的酒席。女家随带品有松糕、福寿糕、红蛋、花生等,这些体现“高”、“红”、“生”的礼品是用来馈赠四邻八舍的,“回亲”之礼仪,如今尚在流传,不过在时间上安排有异。

到期酒 按照旧婚仪,到期酒是用来招待厨师,相帮人、轿夫等什工。次日即第八日男家至亲也离开了,所谓七日洞房不熄烛的日子就此结束了。

龙湾丧葬风俗与温州其他县、市的丧葬风俗大同小异,历来采取土葬方式。由于当地发达的社会经济为繁琐的丧葬风俗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龙湾的丧葬整个过程时间长、程序繁杂。

一般情况下,当地人活到50岁到60岁的时候要做好“寿方”(棺材)等与后事有关准备工作。

打寿方 打寿方(俗称打“百岁”)和做寿衣先要找阴阳先生(拣日先生)拣吉利的日子。“寿方”用的木材一般为杉木,经济条件差的人家用梧桐树。已出嫁的女儿还要给娘家送松糕和长寿面(面干)。“寿方”的立面外表用金色或黄色漆写上福或寿字,写着福字的为丈夫的“寿方”,写着寿字的为妻子的“寿方”。

做寿衣 寿衣和寿鞋是由已出嫁的女儿做的。寿衣颜色分别为外衣兰色,内衣白色。长裤长袍,质地为麻布或棉布。寿鞋为布质白底黑面,鞋内底和鞋面上绣有莲子荷花,并做好公子巾的帽。

做寿坟 先请风水先生拣选坟地。浙南地区坟地大都是选择在山上,做“圹”(方言读“窗”去声)前,请风水先生分金立向。然后在风水先生拣好的日子动土。坟坦为水泥灰坦,坟顶上不浇水泥坦,目的是让坟圹透气,希望子孙后代事业兴旺发达。坟墓大都为一坟一坦,葬一代人。也有一坟多坦的。

(二)丧事处理 

备丧底 在死者断气后,将尸体放在门板上移到中堂(上间),门板下方放一旧锅,由子孙将纸钱烧在锅内。同时请风水先生拣埋葬时辰,并派粗工去购买棺材丧底,如草席、被褥、枕头、脚踏绣枕、手巾、青龙扇、草纸、灯芯、氯矾、棺材钉等。

念见面经 经文有佛经(即弥陀经),道教为玉皇经,念什么经由主人自己决定。同时请民间吹打班、乐队和请佛先生轮流演奏、念经。

点菜油灯 当死者移到中堂后,先拆掉死者睡的床,并将菜油灯点在死者摆床的位置上,需7天时间。由尸扮手洗床,并将死者用过的被褥、草席、衣服等按照风水先生的要求进行焚烧。

哭灵 死者女儿和媳妇是哭灵的主角,过去财主人家,是请戏班或专门从事本行业的人员代哭,以增加气氛。

入棺 入棺前先鸣火炮、放烟花、吹号、奏乐,由尸扮手先喊“撇杀色”,此时由2名尸扮手整理棺内之物,并用白色的麻布包裹尸体,相帮人抬着尸身装入棺内,待整理停当钉好棺材盖。

围丧 钉好棺材盖后将棺材升到丧架上,移到道坦里并在棺材上盖着丧盖开始围丧。由大房长孙在前面背竹丝灯,儿子戴三梁冠、媳妇和女儿穿麻衣,女婿、内侄、外甥、侄儿都带单梁冠,从长辈到晚辈大小顺序排队,亲戚朋友在后面跟随,人人手执一炷燃香,依序绕棺转三圈,再倒序绕棺转三圈,然后,收回燃香入香炉,随即出殡。

送丧 出殡开始,由大房长孙在送丧队伍前背着竹丝灯,紧接着的是吹打班,乐队一路吹奏乐曲,接着由下辈(一般为死者的侄儿)分过路费(俗称“九十”),过走边抛,后面跟着棺材。儿子手执孝仗(俗叫“哭丧棒”),后面跟随着亲朋好友。“容亭”(即死者的遗像)排在送丧队伍的最后,由4人抬着。大房(长子)要跪在送丧队伍路过的第一条桥的桥头或者第一个十字路口,面向出殡队伍以感谢送丧的人员,旁边亲友手拿写着“谢”字的红布,挡在孝子的面前。送丧到坟山后,由孝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低头跪在坟坦前等待安葬。在送葬前,先请泥水老司上山打开坟墓圹,清理圹域,准备好水泥蛎灰,以待棺材进圹。

安葬 棺材进圹要严格检查位置是否摆正,经检查位置端正后封好龙门回山(下山)。各房(各个儿子)要挖一对风水树(松树),挂上红布条,叫映红,背回家放在自家门前。回山时不能穿有白色的外衣,每人要身披红布或穿红色衣,讲究风水,以求吉利。

堂祭 “容亭”到家后,将遗像挂在中堂,先由媳妇献茶,从大到小,接着儿子也从大房到小房,由内到外,一对对依次叩拜。所有的亲戚也从大到小依次叩拜。富裕的人家要举行三献礼,其形式由亲属拜,左右二人叫,一般由绅士分别叫“拜”和“息”。

摆“回山酒” 摆“回山酒”也同样很讲究酒席的坐位。死者的内侄坐头桌头位,中堂两桌为排,右边的为二桌。

放焰口 头天晚上放焰口,要请道士、和尚念经、唱阴司曲。一个晚上要唱四个小时左右。道场中孝子和孝女跪在灵堂前的地上,分别间隔拜三次,每次拜三下,拜好后开始送佛,由孝子和孝孙把纸扎的东西拿到佛庙,烧在炉里。

“祭七”搭孝堂 孝堂是用纸和竹篾搭成一座房子。死者的女儿、媳妇供奉素果品,摆在桌上,女儿和媳妇要在第七天大哭一场,直到祭七个七总计49天。要求在每个七天的第七天都要披麻戴孝,祭奠悼念,以谢长辈的养育之恩。

发榜文 请和尚发榜文。内容有孝子、孝孙、孝媳、孝曾孙,及孝女、孝女婿、孝外甥等直系下一代的姓名称呼,都写在黄纸上,在主要路口,闹市地段张榜公布。

做节 把死者的灵牌请到中堂为其摆祭。点香、烧纸钱,献果品,敬烟酒,送茶点、饮料,并配备筷子、酒杯等餐具。下代子孙都要跪在灵牌前叩拜,以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孝顺敬重。供席、供品祭过后,接下去由自家子孙分吃。兄弟多的由大房到小房每年轮流做节。

上坟 清明节上坟时要携带香、蜡、纸钱、银纸,以及上坟糕、上坟米饼等祭品。先烧银纸祭土地爷,继点红烛、香,然后烧纸钱、摆酒席,子孙跪在坟坦里下拜,体现下代尊敬长辈。上坟回家一路上遇到小孩子要分给上坟糕。回到家中再吃酒,一家兄弟多的可轮流上山上坟,年年如此。

送快便肉 在离孩子出生还有两个月,外婆就要送来催生肉(也叫“快便肉”,切成方形,连皮的红烧肉),希望孕妇(俗称“生娘”)吃了快便肉生孩子顺利,不致难产。为了以示虔诚,图吉利,做外婆要来来回回送三次快便肉,其他亲戚也纷纷送快便肉;孕妇即将临盆,全家人都停下外边的工作,守候在家中直到孩子顺利降生。

吃索面汤 孩子降生第二天,爷爷奶奶就给邻居送索面及一对鸡蛋以示庆贺。

吃毛饭 出生后五天,爷爷奶奶要把生孩子时来帮忙的人都请来吃酒,俗称“吃毛饭”,同时请大家给孩子取名,然后登记在红色的年庚上。

喝满月酒 孩子满月请喝满月酒。喝了满月酒,爷爷奶奶就要去娘娘庙(又叫娘娘宫,陈十四庙)烧香祈拜,把孙子托付给菩萨,请菩萨管顾,保佑孙子无病无灾,顺顺利利长大。此后每月初一、十五送去红枣、桂元、福寿糕、饭、鱼等,期望子孙早登富贵。满月后的孩子就离开妈妈的怀抱,单独在竹床上睡,四个月后开始学坐竹椅,七八个月开始学站立。到孩子周岁,外婆除了给外孙送来印有龙凤呈祥图案和“吉祥富贵、五世其昌”吉语的年糕,及棉、夹、单衣裤外,还有一双白现底黑面布鞋,上面绣有莲花、莲蓬,希望孩子像红莲一样开花结籽,生生不息。外孙长大第一次去外婆家,外婆一定要给外孙送鸡,鸡表示给外孙机会,有条件的还要送外孙一头牛,除了表示有面子,家底丰厚外,还希望外孙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耕耘。

做十 家人生日,无论年长年幼,大都吃面以贺,称“长寿面”。若是长辈生日,女婿、外甥都要送面和鱼、肉,还要剪红纸放置其上,叫送“生日面”。如逢十,则叫“做十”,亲友间也都买面和鱼肉以贺。但是,40岁都不“做十”,因“40”方言谐音“死日”,俗云:“在世不祝四十,死后不祭四七”。

送寿礼 旧时,祝寿要送寿礼,一般亲戚或馈赠礼物,或出钱制锦屏。外甥、女婿须送厚礼。女婿除送鱼肉鸡鸭以外,还须送福寿糕、寿桃、红烛等。其中米制寿桃按年龄送,六十岁送六十斤。其余亲戚送双仙桃。

做寿 对年过半百(50岁)以上的老人生日的祝贺,称之为“做寿”。如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做寿时,中堂挂寿屏,四周挂满写有颂寿的诗、词、歌赋、对联的各种幔帐、红笺、锦笺,琳琅满目。做寿那天,鸡初啼时,家亲齐集,举行拜寿仪式。堂上摆起八仙桌,两旁排列太师椅,铺上红色绣花椅披、椅垫,寿翁坐朝尊位,六亲分尊卑上下坐定(男左、女右)。先由长子夫妻,奉觞上寿,寿翁执爵离座,走到堂前,敬天敬地,毕后回座。其余人依次奉觞上寿。奉觞毕,上寿面,乐师唱奏《八仙庆寿》和其他拜寿戏(如郭子仪拜寿)里的曲儿。然后亲友挨次下拜,直到夜深。

做冥寿 本地还有做冥寿的陋俗。即遇已亡祖先生龄逢13年,于诞日祭之,名曰“冥寿”,至百龄为止。

旧时农村,新屋砌好后,进屋时(俗叫“搬过屋”),要拣时辰(涨潮之时),放鞭炮,并准备谷米一担,五谷种子五包,草席、算盘、秤等物,由全家人依序挑携,列队绕屋一圈。表示迁新居后,祝愿人丁安康和五业兴旺。当天砌新灶,分汤圆,晚上摆“完工酒”,请砌屋师傅和亲友欢饮,以贺乔迁之喜。

解放前,孩子到虚龄七八岁时,就要上蒙馆(私塾)。上蒙馆前都须先择吉发蒙。所谓发蒙,即主人家中堂摆列外婆家送的发菜,生汤圆、蜻子干、猪肝、花蛤、小鲻鱼等十味,装十只碗,叫“十魁”,由老学生前来伴新学生共食;然后新学生在红毡上跪拜蒙师,蒙师手把手教新学生,执笔填写用红字印成的“上大人”习字纸一张;写毕,又将所写的字密密加圈,新学生拜谢蒙师出堂。有的还插银花一对,骑马向长辈亲友拜客,长辈给他见面礼(钱)。

解放后,孩子七八岁上学时,外婆买来书包,文房四宝、雨鞋、雨伞送给外孙,让孩子上学念书风雨无阻。上学那天,家里要把孩子和一包福寿糕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则把福寿糕分给同学,每人两块,称状元糕。读书中状元是龙湾每一代人的梦想。一旦学有所成,就设宴筵请老师,称“谢师宴”。

从理论上可分为佛、道、儒教和民间宗教,但在民间信仰中,根本不予认真分别,而是“见佛拜佛,遇神求神”。只要传说那位神灵“显灵”,信者就众,“香火”就旺。龙湾跟浙江许多农村一样,流传以地方神信仰为主的多神信仰。古老的以崇信鬼神、“尚巫奉祀”的东瓯遗风,在兼收部分佛道神的同时,也信奉陈十四夫人、胡公等外地传入的地方神。

宗祠是旧时一姓同族子孙供奉并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俗称“祠堂”。

旧时在龙湾绝大部分地方,各村都有祠堂,一个宗族通常要分为几个房派,房派之下又有支派。因此宗祠也分为几个层次。全宗族最高宗祠叫“大宗”,只有一个房派的宗祠称为 “小宗”,有一些对宗族有特别重大贡献或在宗族中功绩特别杰出之“功宗德祖”者,则可以建专祠,如普门张天麟家庙、又英桥王氏“世大夫祠”。

祠堂一般呈平面纵长形。大门前有双狮或鼓形石座,正门秦琼、尉迟恭门神像;三间的祠堂两侧旁门画像为罗成、单雄信、程咬金、杨林。明间门楣上方大多嵌挂祠堂名匾,如“陈氏宗祠”、“胡氏大宗”等;祠堂标祖先功绩名号的,如普门张璁祖祠匾为“张氏一品家庙”,以张璁累官至内阁首辅,奉敕而建。

在宗族中代表和反映宗族荣耀和名望最显眼的是旗杆夹。旗杆夹设立在祠堂大门前依次而进,分列两侧,有一对至多对不等。旗杆夹设置是有严格规定的,凡族中有功名中举者子弟可立旗杆夹,一般人是不可以设立的。旗杆夹是宗族中有功名子弟身份的象征,上镌刻有中功名者的姓名、中举时间及科名。

祠堂前除旗杆夹外,有的还设有照壁、牌坊、仪门等,如永嘉场普门张璁祖祠,祠前就有照壁,仪门及题为“对扬休命”、“三朝宠赐”牌坊,又有圣旨亭;英桥王氏宗祠前也镌刻有“王氏宗祠”的牌坊。

门屋的明间是门厅,它面向享堂有一座戏台,通常是向院子凸出。戏台附属于宗祠,并且面向享堂,也有的宗祠不设戏台,祭祖要演戏时临时搭建。

戏台进处,中间为一院落,俗称天井,道坦,规模大的宗祠设有通道和月台,均用长条石横铺。天井西侧一般是廊庑,其内木雕饰精致细腻。规模大的祠堂天井两侧设有厅厢房。

祠堂大厅为享堂,供奉本宗族中始祖及最有名望地位祖先的画像或塑像,族中去世的人都供一香炉一灵牌,并写上姓名;有的两厢壁上画有祖先创业建功事迹的图像。如英桥王氏宗祠,厅两侧墙壁上有族中德高望重族人生平简历行状及画像。

为约束子孙,常立有族规,载入族谱,勒石立碑。其内容都为封建纲常、通德规范、祀祖条例、奖惩办法等,如项乔《项氏家训》之第二条云:“尊祖故敬宗,宗子有君道,支子不得轻与之抗礼也,然宗也者,亦以其有德行可宗也。若恃其尊大,全无礼法全无义气,是为鬼神所不享,人将不食。其余在横渠曾有立贤之仪,此礼可以义起,为大小宗子者不可不自爱也。”

各地祠堂在特定时间都有敬祖睦族的祭祀活动。如英桥王氏宗祠每年农历正月十二举行隆重祭祖大典。每年清明前一日,为始祖万十一公举行祭奠仪式。清明后第五天,为王氏四代、五代祖宗扫墓祭奠。每年农历六月六,指定专人翻晒祖宗容图,不使虫蛀。是日,凡增丁之户,要来宗祠“报户口”,将小孩名续上族谱。旧时还规定,参加祠祭的人员主要是70岁以上老人和有功名的生员、举人等。

宗谱是存在于民间的关于宗族繁衍、迁移、发展的历史档案。一般每20年修谱一次,将修文习武的精神透入其中,对原有的宗谱进行补充、增删、整理。开谱及完谱时,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拜祖宗活动。修谱时,还把有“功名”的族人另辟专章,详述其事。

永强望族历代世祖都亲自“书院课徒”、“教授于乡,乡弟子皆受益焉”或“延师以教”。如王氏宗祠从清宣统时,就开办崇实小学,一直坚持到20世纪的60年代,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宗祠还规定:村里有100亩众田用于教育(“养贤田”),100亩用于修城,160亩用于浚河。同时,宗祠还在修路造桥、济贫养孤、调解纠纷等方面,做了许多公益善事。解放后,宗祠鼓励读书子弟,大、中学毕业可凭证书去宗祠领取“养贤田”2亩,种一年,收成归学生所有。现在改为奖学金制度。

旧时农村,孩子虚龄七八岁时,往往由家长出面,将八个年龄不相上下的小孩义结金兰,男孩们称“盟兄弟”,女孩们称“盟姐妹”。然后,每年举行一次“吃班”,依序轮流进行,意在日后互相关照,如同手足姐妹。成年后,婚礼时,盟兄弟和盟姐妹尤被重视,犹如娘舅、岳父。宴席往往摆在重要位置,盟兄弟设在中堂,盟姐妹摆在新房,新郎新娘务必要去敬酒,甚至一醉方休。每逢红白喜事,都要送人情礼。走亲戚都要带一些拌手,如纸篷包之类,人称“细儿货”。辞别时,主人家往往要回合,讲究礼尚往来。

旧时俗信鬼神巫祀,逢疾病灾厄或问一世命运,均去问卜。其形式有:

祈梦 到庙宇向神佛祷请赐梦,以祈梦来卜吉凶,如圣井求梦。

卜卦 在庙宇或家中,先拜祈神佛,然后用蚌壳或铜钱、硬币或形似蚌壳的竹木两片,投掷于地,观其俯仰定阴阳,以此卜取吉凶。

求签 在庙宇中神前祷告,说明欲问何事,然后摇竹签筒,使往外跌出一两支竹签,根据签上号码,往签诗柜上取得已拟好的签诗,凭其内容,析解吉凶。

讲灵姑 灵姑,即巫婆,装鬼神附身,言人祸福,俗叫“灵姑”。有诗云,“民间盛行讲灵姑,襁负先灵与人语,描摹口吻巧逼真,闻声不能见其人”。相信此项迷信风俗以妇女居多。

算命 算命先生大多为盲人。它是用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依次排列成八字,再用本干支所属五行生克来推断人的一生命运,内容往往为生子、婚娶、盈亏或祸福等。

年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日,是永兴庙会举办的日子。当地称这庙会为“抬佛”。

参与庙会主要有六尊木雕佛,其名为元坦爷、许皇爷、郑老爷、黑神爷、东皇爷、地主爷。这些佛爷大多是当年“护国佑民”的英雄,随着岁月的推移,百姓缅怀他们,将其神化而已。这些佛身,平时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要选择没有楼阁的单层平屋中堂入座,与民“同住”。这也是永兴庙会有别于其他庙会的一大特色。

庙会活动的前一天,即正月十三日,首先要举行“扫街”。所谓“扫街”,就是清理街道两旁有碍“抬佛”的搭建物,清理街道,以利“抬佛”畅通。

正月十四日凌晨,人们将佛身从神龛中移至座椅上,再升到大轿中。佛轿雕龙画栋,重檐翘角。轿杠长十多米,八角实木,每杠要12人肩扛着,四个杠头各由一人掌“狮子头”,专司抬轿方向,不致偏离。抬轿者一般须选择体健青壮年,差不多高矮,腰捆“腰肚”,腿扎绷腿,抬佛范围主要在下街上,最南端可延伸至七甲,北面以范公桥为限。

凡佛出巡,“敕令”在前,配有“ 迥避”、“肃静”及兵器“銮驾”等仪仗队,大鼓大锣在前面开道,佛轿随后,响声震天,余音不绝,一路徐徐而进,往返于整条下垟街。道旁围观群众,有鸣鞭炮的,有打恭相拜的,以祈求平安、丰年。

正月十五日晚,所有佛轿齐集康三大殿坦,举行抬佛竞赛,坦场周围人头攒动,争看赛佛,庙会活动达到高潮,至夜阑才停止“赛事”。当日深夜,各尊佛爷又被迎至下户民居中堂“就坐”,其“礼节”与请佛出巡时相同。至此,整个庙会抬佛活动宣告结束。

永兴庙会习俗究竟始于何年,无从考证。解放后,庙会仍延续至1956年,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据《永嘉县志》载:“宁村寨城,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建。”宁村沿海原没有人家居住,因汤和的士兵退役之后便在宁村落户,故宁村有“百姓村”之称。村民为缅怀汤和将军为民平倭的恩泽,将汤和将军崇拜尊化为神,大户人家立木牌,小户人家立纸牌,写着:“宁村所主汤和公之位”。春秋两度祭祀,焚香祈拜,以求神明庇佑。嘉靖年间,建立汤和庙,塑成汤和像,村民均称之“城隍爷”。集各家的木、纸牌入庙,定每年春正月初九日、秋七月十五日“两祀”。这种祭祀活动不断扩大,渐成庙会。人们俗称“宁城庙会”。至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其中尤以农历七月十五日“祈拜”为热火。这一日,当地村民要举行所谓“城隍爷”出巡活动。到时,香客云集,摊贩蜂拥,民众接踵而至,热闹非凡。 

每年二月初二,在十字路口摆上几桌供品如三牲福礼,水果等,由于供品摆在街上,祭礼仪式在街上举行,故取名“拦街福”。逢祭日时请道士做道场,并在十字路口安“万年符”,以示万年大吉。二月二日下午,在大街东头设高台一座,椅子上披红毯,案桌上摆三牲福礼(猪头、鹅、鸡),四季八节(松糕、年糕、麻糍、粽子、米糕、寿桃、蜡烛、寿面),海鲜类(鳗干、虾干、目鱼干、虾蛤),素食面(素面、豆芽、豆腐、香糕),水果类(瓯柑、雪梨、蜜枣、红枣)等,并制大寿桃一个。特邀米塑大师献技献艺,特制各种米塑如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麻姑献寿、观音送子、桃园结义等,摆在南北大街上供路人欣赏,中药店摆上“千年人参、野生灵芝、羚羊标本、珍贵名药”,有些村民把珍藏多年的老古董、工艺品摆在桌上让路人饱眼福。晚上六点,祭拜仪式开始,鸣炮三声,道士戴道帽,身穿绣有八卦图案道服。高台下,道士背后有五十位老人身穿黑色长衫跪拜,其中要有一位德高望重、三世同堂的寿高老人。然后道士读祭文举行仪式。仪式完毕,鸣礼炮,第二天村民参加百家宴,大家共同分享太平喜悦。 

创始于1379~1381年间,由四世祖樵云发起,春祭第一天即正月十一日,由族人自发组织后勤人员,备办酒席。凡是王姓之家族温州五县之内均要派代表参加祭祀及赴宴,流传至七世、八世时,是王氏家族的鼎盛时期,有公田收作为祭祀及族中其他费用。解放后,撤销了“公田”就由家族中人丁赞助作为费用。第二天即十二日,人员陆续赶到,春祭正式开始,宗祠大堂正中,悬挂宗祖容图(画像)按辈份排列,大堂案桌上放好香炉,炉前放一蜡烛台,点着蜡烛,再摆放四张八仙桌,上设供品,其供品有三牲福礼(猪头、鹅、鸡)及其他鱼、饼、糕点等,同时还摆米饭十余碗、菜、酒等供敬祖宗,礼品前站着族长(带红花)及族中辈份大、德高望重之人,后面按辈份大小排列站满天井。8时许,春祭开始,鸣炮奏乐。台前左右站立两个身穿蓝衫,头戴礼帽的司仪,一切程序均由他二人呼叫进行。

一开始左面司仪叫“序立”意思是肃静、立正、右边司仪叫“上香”(呼叫三次),由族长三次进香,同时由族人点燃红烛,以下程式按明代礼仪进行。

英桥王氏家庭春祭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灵昆四面临江,东接东海,滩涂面积广阔,渔业生产名目繁多,既有滩涂作业,也有近海作业,还有远洋捕捞。灵昆人民对大海的养育之恩既怀感激之情,又存“畏惧”心理,故有“脚踏船板三分命”之忧。为寻求平安,便产生了向海神爷保佑的打船醮习俗。日期定在新船第一次下海或正月第一次出洋捕捞之时。

打船醮仪式,要摆牲礼,请道士念玉皇经、花费一天时间。道士发符请三界符官传递通奏三界神明,祈保合船人员消灾解厄、船户清吉、舵公水手人口安全、生财旺彩、水陆迎祥。道士接唱“水陆海湾”,唱遍温州江口一带所有神灵,直至渔船到达渔场途经所有岛屿的各路神明、巡海将军、观音大士、山皇土地尊神等。最后,奉请仙庆郎君为船主。船老大前往仙庆殿里把令旗、香灰请到船上,立香供奉。

开船时要放鞭炮,船头上贴对联,船尾上贴灯联。渔民喜欢酒,就拿酒来敬神,一边喝酒一边祷告:“龙兵龙兵你请喝,要吃什么渔家有;酒足饭饱保平安,高抬贵手你快走。”渔业丰收,说明是仙庆郎君的保佑,返回时要还愿,把令旗交还给仙庆殿。

第八章 民间曲艺 

明代已有此俗,“每逢元宵节,儿童结伙踏歌,一唱百应。遏别伙歌者,与之较胜,谓曰撞歌。”(明姜准《岐海琐谈》)。龙湾一带,自古以来就有斗歌争胜的习俗。当时人把这种斗歌形式称为“撞歌”。

一般都是艺人左手握两块竹板,并用手肘部抱着薄猪皮封口的竹筒,一边用指敲筒和以竹击节,一边唱曲。有单人唱,也有双人唱,一人唱词句,一人按尾字接唱腔,并用“哩啦哩”帮腔,给歌者歇力。唱词为七字句,也有五字句,以唱为主,兼有道白。唱时一般先唱书头,如猜谜语,后唱整本。

配合舞龙灯时进行的一种说唱形式。每逢舞龙时,在龙灯后面,有一个香亭,由灯师负责参龙,乐器为牛皮大鼓和大铜锣。每到一家,先由灯师领头演唱,词的内容均是祈求龙神保佑全境平安,歌颂吉祥,祝贺丰收。其曲调热烈、明快,唱一句,敲一阵锣鼓,俗叫“参龙”,又叫“领龙”、“唱龙”。

即唱词,以方言演唱的艺术形式。民间称鼓词艺人为唱词先生。新中国成立前,鼓词艺人大多是盲人,为糊口谋生而唱。旧时农村一般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祭祀神佛、犯规处罚时,请唱词先生表演助兴。

一般用竹木扎成,外蒙彩布或彩纸,成船型,上有彩额。表演时将船套于演员身上,一人居其中,一人拿船桨在后,成弧线摆荡前进,好像河船行于水上。所以,形象地称为“荡河船”。

快板(又称“顺口溜”)是新中国成立后流行的一种短小精干的宣传形式,它与相声、莲花、道情、三句半、独唱、双簧等同称为小品。快板可以一个人演出,其余的小品都须二至三人以上。快板所用语言音韵都习惯使用本地温州话,在高凳上一站即可演出。

一种专为婚丧及其他喜庆事吹奏的民间乐队。除跟随迎亲队伍边走边奏外,还能清唱几出京剧和乱弹戏,以娱群众。“正月迎龙灯,二月拦街福,三月迎东岳”,特别是春节,活动繁多,都要音乐伴奏,是吹打班最活跃的季节。其器乐曲有《集锦头通》、《面皮头通》、《将军令》、《马灯调》等,迎亲行衔用《玉芙蓉》,合卺交杯用《四面景》,其乐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

演唱者多为妇女,唱词都为四字句,没有道白。用小花鼓(腰鼓)和小锣掌握节奏和过门,所唱曲目有《高机别》、《周六争工》等。

艺人肩负一只1米多长的彩铃小龙舟,舟里有供奉九曲圣母或陈十四娘娘的小神龛,演唱时用小锣和单皮鼓掌握节奏和过门,无弦乐伴奏。曲目有《双玉坠》、《神童牧牛》等,现已衰落。

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皆为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绑布缚于腿部。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如关公、张飞、吕洞宾、济公、神仙、小丑等。他们往往逗笑取乐。祠南高跷较为出名。

汉族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一般秧歌舞蹈队有十多人到百人,由女子扮演,妇女穿红着绿,手持扇、帕、彩绸、伞、棒等,在鼓、锣等乐器伴奏下挥臂起舞。在表演形式上,主要是走街串巷、边走边舞地“过街”。秧歌内容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用粗铁丝(或小树杈)弯成一个“丫”形弓身,两小弯环处各系一长短相等的皮筋,两皮筋另端各连在一块兽皮上。玩时,一手推弓柄,一手捏夹小石子的小兽皮瞄准目标,然后向后一拉后松手,将小石子射出。

玩者手持一条顶端为弯槽形的铁杆,推一直径约50厘米的铁环向前跑,一路上发出“哗啷哗啷”之声,可以两人比赛,看谁滚动时间最长。

毽子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鸡毛,踢法有盘踢、拐踢、蹦踢、间踢等。要连续不停地踢,不使毽子坠地。比赛形式多样,可以单人赛,也可集体赛。以踢数谁多、花式谁美为胜。一般以少年女童为钟爱。

两个儿童一前一后,后面儿童以手搭在前面儿童肩上,当成“马鞍”,再由另一儿童坐在上面,作为“骑马”玩耍。

参加者2人以上。以比拳,决定跳的人与被跳的人。跳时,被跳的人曲着背,由低到高,一次次让跳的人捺其背跳越。如果双脚触碰对方的身体,跳的人就要被人跳,如此循环往复。

用小石头5块或小沙袋5个,以一个上掷,俟其未落时,抓起地上(或桌、凳上)另一个上掷,边拾边接,连续不断,全靠眼明手快。

参加者2人以上,各出同数的槐豆,比拳,谁胜谁先弹。第一人将所有的槐豆握在掌中,然后全部撒落于桌,用小指划过豆与豆的中间,如划不过,就要挨另一人弹碰。划过后,用指头弹一豆和另一豆相碰,如碰着可吃(拿)掉其中一豆,继续划豆、弹碰,碰不着则换另一人弹碰,直到吃完最后两豆为止。

一种划拳游戏。玩法是:推拳为石头,伸出掌为布、叉开食指、中指为剪刀。石头可以砸剪刀,剪刀可以剪布,布可以包石头。被砸、被剪、被包着为败,败者罚打手掌心。

晚稻田开始干田时,是捉泥鳅的好时节。水渠内的水位也已经下降,泥鳅多藏于水渠内,干了的水渠烂泥表面上,就出现一个个泥鳅洞。用手翻烂泥,即可捉到泥鳅,泥鳅很滑,容易从手中滑走,捉时只能用双手轻轻捧起,送进预备好的捅里或鱼篓里。也有用“步踏”或“铁扳”捉的。

道具很简单,只需用一根长线,一头系上棉花,到田头即可捉拿。

通常情况下是两个人“对甩”,也可多人一起玩。先用“剪子、石头、布”决出第一个玩家。第二个及第二个以后的玩家把纸牌捕在地上,第一个玩家选择一张铺得不太贴地的纸牌,用自己的纸牌朝这张纸牌摔去。若铺在地上的纸牌被甩翻过来,这张纸牌就是“战利品”,输家重新铺一张纸牌。若没有甩翻,则第二个玩家开始甩,以此类推。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隆重的节日,我是如何过的呢?请听我慢慢详来……

  除夕就到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是享受他们劳动成果时候了――吃年夜饭。桌上的菜品可真丰富啊!鸡鸭鱼肉,看得人口水垂延三尺,眼珠子都转不开了。大人们喝着小酒,划着拳,脸红得似猴屁股。而小孩们吃完丰美的年夜饭就去放鞭炮了。

  除夕就到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是享受他们劳动成果时候了――吃年夜饭。桌上的菜品可真丰富啊!鸡鸭鱼肉,看得人口水垂延三尺,眼珠子都转不开了。大人们喝着小酒,划着拳,脸红得似猴屁股。而小孩们吃完丰美的年夜饭就去玩了。

  在初一的傍晚我走出家门就看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在笑哈哈的放着炮竹,而我感觉太幼稚,就看着手机路过了他们。坐在椅子上看着手机,后来一个我认识的小朋友向我跑过来问我:哥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放炮竹啊,我说:弟玩这个你幼不幼稚。他说:哥人永远要有一个童心。后来我想了想好吧。这时我身上正好有几个钱,我拿着钱来到了附近的商店里买了一点炮竹,拿着炮竹跟弟弟们一起放了起来。

  玩耍的欢笑,年夜饭的快乐,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儿里!

  冬日的阳光暖暖的,鸟儿在树枝头欢乐地歌唱。悄悄地,年离我们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年味是那竹竿上一排排的香肠、腊牛肉干。穿过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挂着一串串腊肠、牛肉干,阳光照射在腊肠上,让油“滋滋滋”地冒出来,形成一个个小油珠,很快又掉了下去。扑面而来的清风中带着肉香,让我口水直下三千尺,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这样的情景:过年的时候在家吃着蒜苗炒腊肉。

  年味是那墙上红艳艳的对联。爸爸拿来人字梯站上去,把胶水糊上去,经过几次摆正,终于贴到正中间了。上联是:春光辉耀家昌盛;下联是:吉星高照人欣荣;横批是:迎春接福。再看看四周都变得喜庆,家人脸上有了开心的笑容。再往家里一看,感觉整个家都焕然一新。我真期待早点过年呀!

  大年三十万家灯火,家里热闹闹的,全家围坐在餐桌旁。眼前是满满一大桌子菜:爽口的竹笋腊肉,香甜可口的糖醋里脊肉,香喷喷的蒜苗炒腊肉……大人们欢声笑语地谈论着一年的喜事,小孩子们尽情享受着美食,大家都高高兴兴的。

  年味在五彩斑斓的烟花里,爸爸搬来了烟花,并将烟花点燃,只听“嗖”的一声就绽放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小孩子手里拿着“仙女棒”,奋力地摆动着双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大家都在绚丽的烟花下许愿,期盼有更多的喜事来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暖送屠苏。”新年就这样悄悄地近了。

  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我问爸爸什么是年味?老爸说,年味就是淡淡的书香。喜欢读书,享受读书。每一本书都是知识的宝库,有汲取不完的营养,能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能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让我飞得更高、看得更远。爸爸给我的新年礼物就是一套书。我轻轻一闻,果然有淡淡的书香,当然也透着浓浓的年味!

  我问妈妈什么是年味?妈妈说,年味就是辛勤的劳动。只要你用眼睛细细一看,你就会发现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只要你用鼻子轻轻一闻,你就会感觉到整个村庄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这就是辛勤劳动的年味,每个人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这时,我急忙说:妈妈,妈妈,让我们也行动起来,把我们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家也充满勤劳的年味!

  我问外公什么是年味?外公说,年味就是绿水青山,你看我们安吉,浩瀚的竹海碧波荡漾,潺潺的溪水清澈甘甜,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山上树木葱葱,山下干净整洁,每个村子都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我们这儿过年度假,昔日寂静的小山村现在人声鼎沸,年味更浓!

  我问外婆什么是年味?外婆说,年味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幸福。过年了,大家相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美味佳肴,诉说着今年的努力,憧憬着新年的梦想!

  哦!我明白了,年味就是淡淡的书香,是辛勤的劳动,是秀美的山川,是一家人浓浓的幸福!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孩子们都收到了红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 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今年的春节年味十足,我过得十分有意义。

  新年到了!羊年到来了!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还有各种民俗活动。我们吃的食物也有所变化:饺子、年糕、鱼……都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平安,财气旺盛。

  我最喜欢新年热闹的气氛,在傍晚的时候,便有“啪啪啪”的声音,我心想:“要开始放烟花啦!”我满心期待的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到了六点多的时候,我们就点起烟花,烟花就立刻在空中绽开,非常漂亮,而且五颜六色,霎时,四处传来烟花爆竹的声音,空中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但是燃放太多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虽然烟花很美,也为新年增添了一份热闹,但我们还是少放一些的好。

  到了新年,当然要让所有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啦!我们都去到老家吃团圆饭,大家聚在一起,桌上放着各种美味的菜肴,大家一起团团圆圆开心过大年!接着大人们就拿着红包,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哈哈哈!以前我总是拿着压岁钱去没用的东西,今年,我一定要好好保管我的压岁钱,买一些学习用品和自己需要的东西。

  新年总是那样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气息,新的一年,让我们忘记过去的种种忧心事,要开开心心的感受新年带来的喜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当我们都长大成人,姐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回忆从前,我们都惊异于父母是怎样把我们带大的。妈妈轻描淡写:"还能怎么带呢,在家里也带着,到田里也带着,大的带小的,拉拉扯扯长大的呗。"--这是实话,乡下小孩子多是这样相互扶携着长大,上学之外,割稻,打稻,放牛,放鸭,洗衣,煮饭,视年龄的大小和家里的分工而做。大人在田里做生活,大一点的小孩就在家里带着弟弟妹妹,滚的滚,爬的爬,抱的抱。再大一点,就和村里其他小孩到处乱跑,想尽一切能玩的东西,时常犯了些小禁,被大人拿着细竹丝子抽小腿。穿堂风一年一年从堂屋大门吹过去,坐在后门口剥豆子的小孩子,飞快地就自己长大起来了。

  在我们家里,事情也是如此。当我和妹妹还不会走路,妈妈没有工夫的时候,在家里晃摇篮,抱着我们四处走的,就是姐姐们。等到会跑,就整天跟在爸妈和姐姐后面跑,看他们做事情。再大一点,从最简单的事学着做起,穿衣服,铺被子,扫地,吃饭时拿碗拿筷子,帮爸爸盛饭。下午姐姐出去放牛,我们常跟着她一起去。冬天镇日无事,我们找一面挡风的墙,一起晒太阳。姐姐拿一把篦子给我们篦头发,捉虱子。洗发水还没怎么传到乡下的时候,夏天我们洗头,都是拿半块妈妈洗衣裳的肥皂,到门口水塘边擦着洗。冬天天冷,屋子里阴风习习,我们很少洗头,细软的头毛贴在脑壳上黏结成块,弯弯曲曲的,梳也梳不通。这头发是虱子的温床。乡下小孩子六七岁前没生过头毛虱子的,怕是很少的了。太阳晒着我们,晒着晒着,头皮痒起来,我们伸手几下一耙,果然耙到一只虱子。我们把它按到板凳上,用拇指指盖抵碎。姐姐说:"过来,我来给你逮虱子!"我们就拿一只小板凳,坐到姐姐跟前,任她把我们头发一寸一寸翻过来,仔细寻觅,一面把头发上结的瘪虱子蛋捋下来。父母房间里有一把年深日久的篦子,中间绘一株草花,是妈妈的陪嫁之物。我们跑去把篦子拿来,姐姐一点一点给我们篦头发。篦头发是极享受的事,篦子齿很密,十分解痒,这样篦头发的时候,我们都拿讨好的话来跟姐姐说,好让她能多篦一会儿。

  有时货郎挑着他的玻璃担子来,担子里有几毛钱一支的虱子药。货郎舌灿若莲花,叫妈妈买他的虱子药。这药长得跟白粉笔很像,我们都疑心是假的。最后妈妈买了一支,把我们每个人头上都用粉笔画一遍,据说过一个晚上,头上的虱子就会死光掉。涂了虱子药的晚上,我们都很兴奋,害怕夜里虱子会受不了,趁我们睡着的时候偷偷爬出来,那明朝醒来,枕头上不是尸横遍野!这景象我们却一次也没见过,未免很使人失望了。第二天我们照例都要洗头,妈妈在锅灶上烧水,我们一个一个洗。洗好之后,就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小孩了。

  春天我们一起去田埂上挑猪菜、掐蒿子,上山掐蕨菜、掐映山红。夏天和秋天,一起下田。下田是刮草、割稻、打稻,有的人家还会让小孩子下田栽秧,我们的父母不让我们栽秧。六岁那年,我和妹妹第一次下田打稻,个子还太小,够不到打稻机板,就抱一个稻铺子(割稻时几行几列稻割倒叠在一起,称为一个"稻铺子"。一般是七棵稻,割六排,叠为一个稻铺子),现宝一样递到父母手上给他们打。因为是第一次下田,爸爸怕我们不高兴做事,拼命夸奖我们,夸得我们兴兴颠颠的,在打稻机和稻铺子之间跑个不停。到第二年,就割稻打稻都要跟着下田了。

  我们的打稻机是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半米多深的长方形木桶,木桶高的一端装着铁滚轮,滚轮的木条上钉着许多倒"U"形铁环,一侧装着齿轮和铁轴,连向一条踏板。人站在打稻机前,用力踩动踏板,滚轮就会飞快转动起来,把稻穗伸进去,上面的稻谷就被铁环纷纷打下来,落在稻桶里。滚轮左右和前方、上方架着几块木板,防止稻粒打下来时四处飞溅。上方的木板是一块平整的长条,正对着打稻的人,抱稻铺子的就把整抱的稻禾抱过来,放在木板上,好让打稻的人源源不断取下来,伸到齿轮上打。

  抱稻铺子通常是妇孺的事。去打稻的早上,我们穿着长袖衣裤,把袖子扣子扣得紧紧的,头上搭一条揉湿的手巾,再压上草帽。爸爸和妈妈一起,一前一后,把沉重的打稻机先抬到田里。我们分别拎着几块打稻机板、一只盛一点香油的油瓶、一只大茶壶、一只碗、一瓶开水,跟着走到田里。太阳还红红的,空气里雾气未及散尽。这块田的稻棵都已经割倒了,卧在田里,显得洁净而整齐。我们捡一根稻草梗子,把油瓶里的香油蘸一点到打稻机布满黑油、灰尘和稻芒的齿轮上,用力踩下带动齿轮的踏板。滚轮缓缓转动起来,很快发出"呜呜"的鸣声,变得飞快,开始打稻了。打过的稻草就扔在打稻机旁,我们把茶壶和碗藏在草堆里,以免它被迅速毒辣起来的太阳晒得滚烫。

  很快打了大半桶稻,爸爸要去翻稻桶,把积在滚轮下的稻扒出来一些,扯出不小心卷进去的稻草,再用畚箕扒两稻箩稻出来挑回去。到了家门前的场基上,他要把这一担稻耙开来晒。爸爸挑稻回去的时候,我们有时要歇一会儿,靠在稻草堆上喝水。打过的稻草一会儿就堆得很高了,热烘烘地发出浓郁的青气。遍地的蝗虫,振着青绿翅膀,几只小蜘蛛匆匆忙忙从我们裤腿上旅行过去。我们去旁边的塘里洗脸,把已经晒干的手巾重搓一遍,然后把稻桶往前拖一大截,不然抱稻铺子的时候,要走的路会越来越远。

  虽然刚刚清出一担稻,稻桶还是十分沉重,我们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把它推动起来。妈妈和姐姐在前面,一人抓一只稻桶耳朵,喊:"小的们,加油啊!"我们几个小的就在后面使劲推起来。打稻机迟滞了一下,随即压在稻茬上,"哗哗"滑动起来,在田里划出明亮的两道土痕。才刚刚打稻的时候,我们很有劲,一边推一边笑喊:"同志们,冲啊--"奔跑着把打稻机向前推去。到了下午,人已经萎靡,只能强振下精神,默默埋头使力。打稻机在一种疲倦而颓丧的沉默中缓缓前进,妈妈也感到很抱歉,一边走一边给我们安慰:"把这趟推过去我们就歇一下子。"停罢机子,放眼田畈,遥处四边都在打稻,而如我们这样一田都是女流的,绝无仅有。有儿子的人家,儿子过了十五六岁,就可以和爸爸一起挑一小担稻回家,拖稻桶这种小事,更是不在话下了。

  田也有它的好坏。遇到干田还好,若是一块湿田,人在湿泥间踉踉跄跄,裤腿、袖子和腰间被浸得浊水淋漓,如不丧气是很难的。暑天极热,人晒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变得麻木,失去继续感知热的能力。因此打稻最苦的不是要在大太阳下奔波,而是抱稻铺子时,手腕很快会被稻叶和稻梗割出密密一片红丝。虽是穿了长袖,系了扣子,做衣服时为了挽袖子而留下的那一条缝,总能把手腕露出来。汗液渗入磨破的皮肤,愈发痛起来。站在打稻机上打稻看似要轻松一些,但稻子被齿轮刮下来时,四处飞溅,常要迸到人脸上或眼睛上,使人睁不开眼。透明的稻芒裹合汗水,沾在脸上,刺得人眼疼。我常常见到妈妈一边踩着打稻机打稻,一边腾出一只手来,撩起头上毛巾一角去擦眼睛。

  我们的规矩,一块田要在一天里打完。田都有自己的名字,一亩一、一亩二、二亩五,即是它的大小。每一块田在哪里,是干田还是湿田,都烂熟于心。我们一天大约能打二亩几分田。有时上午打完一块田,下午就去割稻,割完第二天接着打。家里最大的田是二亩五,加上旁边的一亩一,合三亩六。每年我们都最怕打这块大田,父母也总把它们留作"双抢"的最后一块田,打完这一块,我们就不用再下田了。打三亩六的那天,我们天蒙蒙亮就起来下田打稻,太阳升上来以后,回家吃早饭,再接着去田里。一直到晚上天黑透了,所有的稻铺子才终于都打完了。拖着沉滞的两条腿慢慢往回走,爸爸还在清理稻桶里最后几担稻,夜里他要到田里来打水,第二天清早要犁田。妈妈回去烧饭,即便这么累,这一天她也要烧些好吃的来犒劳我们。杀一只鸭子红烧给我们吃,或是去小店里买一只鸡骨,加青豆子红烧。这两样菜都有许多的油,可以泡汤,狠狠吃三碗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时我正好住在外婆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