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咬自己的爪子怎么办?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来,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腊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冯翼才的是很有名的一篇抒情散文,文字不多,几百来字,有印象的人都知道这是选作小学课文的。今天,我通过这本集子又再次看到了它,但没有随手放过去,而是重新拜读,因为我对这篇课文的印象极深刻,尤其对文字描写的那只讨人喜爱的珍珠鸟非常着迷。
  这篇文章结构简单明丽,你看,他开篇直写珍珠鸟的由来,接着描写鸟儿在自己这里生活的环境和状态,并透过这种优美的语言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送的这份礼物是多么的喜爱。然后,作者顺其自然的写了自己与小鸟们是如何相处的,通过精彩的叙述重点向读者摹绘了小珍珠鸟的可爱、活泼、天真、灵动、有趣、漂亮的活灵活现的形象,十分传神!而且也交代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取得小鸟儿的信任的,从而为文章最动人心,最煽人情的几幕——小鸟完全信赖作者与作者亲近的画面,作了铺垫。最后,作者极尽温情的写了小鸟蹲在自己肩膀上睡着了的样子,让我们不仅爱上了这珍珠鸟,而且也被作者那份细腻呵护它的真情打动了。作者文章里没有写一句自己为鸟儿置办多么精致的鸟笼、多么可口的食物,或者说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夸赞它们,更或者赤裸强调自己多么多么喜欢这珍珠鸟,但是我们依然能分明感受作者对小鸟更强烈更真挚的爱啊!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作者是用的一颗爱它们的心去写的,而且通过文字语言细节,我们都能感受得到这种爱心。当然,最后文末作者点下的那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那么,读者不由得思考:我该如何也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呢?更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我该如何让别人或者别的生命信赖我呢?答案就是真诚的爱和呵护!
  再来随便谈谈文章中那几处用词或文句的精到之处吧,令我沉醉又钦佩的这几处当然只是属于我个人的挑选了。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吧。
  第一个,就是开头文首那加了感叹号的“真好”两个字,这么重要,这么突出的位置给了“真好”这个词还特别加了感叹号,可见,不仅是表达自己为朋友送这珍珠鸟而高兴、对朋友这份礼物多么满意,而且也表达了自己对珍珠鸟的无比喜爱,最重要的是写这篇文章,作者是全情投入,心情畅快的。第二个,是一句话:“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这句话,不必说它文语长短结合,不必说它对小鸟细致入微的观察,也不必说色彩的鲜活动人,单单是“闪动”这一词,单单是形容小鸟探出头的这个“伸”字,用的微妙,用的恰巧!就如两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这句话里。像这样的例子文里还有不少,我就不在列举。第三个,是当小鸟亲近到在作者写作的笔尖周围绕着蹦跳,作者写道:“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你看,我们都知道作者不动声色地继续写就是不想让小鸟产生顾虑和惊疑,这里,作者是在享受!而且说了这是一种“默默”的享受!享受什么?享受“小家伙”亲近的“情意”。看到了么,作者享受的是“情意”!这是怎样的一种无与伦比的诗情呀!我称赞这:真是太美妙了!其实用词好的地方不胜枚举,出处我就不说了,比如:索性、居然、淘气地、扭动滚圆的、挤开、钻、生怕等等,都极形象极细微的或反映出作者爱护之心,或表现出小鸟儿的可爱天性。最后,赞这一句:“我轻轻抬一抬,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请看作者是多么宠爱这珍珠鸟啊!看着鸟儿几乎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香甜熟睡一样,发现鸟儿闭着眼还呷呷嘴,就猜想它在做梦。这是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读完全文,一方面被作者描述的这只珍珠鸟所深深吸引,一方面又被作者深深爱护小鸟的炽情所感染,但最重要的我们不仅只能是羡慕作者,更应该学到如何去创造并享受像文章里表达的这种美好境界,那就是爱和信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分辨珍珠鸟的公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