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稳小碎步是什么情况?

不管是优雅高贵的小碎步

还是六亲不认的精神小伙式步伐

(图片来源:soogif)

但如果走路姿势突然出现了异常

可能预示身体亮起了红灯

特别是关节、肌肉、神经可能出了问题

有5种奇奇怪怪的走路姿势尤其要注意

步子很小,身体往前倾,走的时候两手不会自然摆动,面部也比较僵硬。学名叫慌张步态或小碎步

走路姿势像企鹅,也俗称“企鹅步”。

慌张步态增加跌倒的风险,可能导致骨折。老年人的骨折非常可怕,容易致残、致死。

万一确诊是帕金森病,要配合医生坚持用药治疗,改善症状。千万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

平时走路慢一点,下雨天最好别出门。

家里的地面保持干爽,避免湿滑。

走路步子不一样大,两条腿不是交替有节奏地向前迈,是一条腿迈出去,后边的腿无力,拖着跟上来。

腰椎间盘突出: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导致一侧腿部的肌肉力量不够,会出现这种一瘸一拐的步态。

拖把步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走路一瘸一拐的。人就像被困在一个“结界”里,走不远,不爱出门,社交越来越少,生活品质越来越差。

结合康复治疗和家庭照护。每天坚持步行40~60分钟。强度以走路后稍微有疲惫感为度。注意不要过度疲惫,否则会加重症状。

脚尖朝内,迈步像在画圈,两条腿就像圆规一样。走路时膝盖会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

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脑瘫等。

如果你肌肉僵硬、力量不够,就容易出现这种画圈的步态。

需要改变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一般要用巴氯芬、肉毒素等药物(要医生给你开),或结合康复治疗[1]。

平时可以对僵硬的肢体进行按摩,做一做被动活动,用手帮着活动一下膝盖、脚踝等关节,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学名叫做共济失调的步态。

高度怀疑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病变等。

如果没有喝酒,但突然出现了醉酒步态,要赶紧去医院,排查是不是上面这些可怕的疾病。

脚抬不起来,只能拖着走,就好像脚上绑了磁铁一样。行走缓慢,走不稳。

正常压力脑积水,唯一能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痴呆[2]。

大脑的自然老化,以及脑出血、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这个病。

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和排尿障碍(尿频、失禁或排尿困难)[3]。

磁性步态容易让人失去平衡,导致摔倒。

老年人摔倒非常可怕,容易导致脊柱骨折。骨折后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和很多并发症,最终致残甚至致死[3,4]。

发现走路脚拖地,要及时就诊,找出原因并配合治疗。

平时要穿防滑的鞋子,外出使用助行器。

家里可以增加一些扶手,特别是洗手间和卧室。不要摆放太多东西,地上可以铺地毯或软垫

出现上面这些不正常的走路姿势,只能提示你的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但并不能对号入座。具体是怎么回事,建议咨询医生。

有可能的就诊科室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血管外科、康复科等。

最后再推荐2个简单的动作,每天每组锻炼5分钟,能增强大腿肌肉力量,让你走得更稳!

(锻炼股四头肌。来源:自己拍的)

(锻炼髋关节。来源:自己拍的)

看在两位模特小哥哥帅帅的份上

赶紧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吧

特约作者:董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排版:李永敏 | 校对:武宜和

运营:韩宁宁 | 统筹:吴维

本文作者:蔡国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1~3%。

以福建省为例,以2015年11月1日〇时为标准时点,在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总共291.21万人,其中帕金森病人群就有4.95万,发病率接近1.7%。

帕金森病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由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阻断疾病进展,该病最终能导致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早期诊断对于开展个体化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帕金森病分哪些阶段?

帕金森病发病前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生理前期,此期的人群没有任何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或是病理改变,相关检查手段应该都显示正常,但可能携带有帕金森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遗传易感基因,或者有环境毒素的接触史,使得其患帕金森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第二阶段为临床前期,此阶段人群虽然还没有临床表现,但生理学上出现异常,影像学检查、心脏核素扫描等可以发现早期异常。

第三阶段为运动前期,处于此期的人群虽然还没有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但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抑郁、便秘等。

第四阶段为诊断前期,此阶段患者已经出现帕金森病特异性运动症状,但仍然未能达到其诊断标准。

二、什么是帕金森病易感人群?

通常我们将那些携带有与帕金森病相关的遗传基因的个体,或有接触环境毒素史、脑外伤以及煤气中毒史的个体,分类为帕金森病患病易感人群。

诊断为易感人群的个体只是代表其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较高,但不代表该个体已患病,实际上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也可能终生不发病。

但如果被诊断为帕金森病易感个体,则很有必要进行定期追踪检查,以判断是否已发展成为帕金森病高危人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早期预警。


三、什么是帕金森病高危人群?

通常我们将那些存在非特异症状的个体,尤其是存在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以及抑郁状态的个体称为帕金森病高危人群,尤其是那些同时存在可疑的震颤或动作和行动缓慢的个体。

对诊断为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包括抽血和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帕金森病,及早开始干预性治疗,以推迟或延缓临床症状的出现,达到延缓疾病发生的目的。

四、帕金森病可以预防吗?

目前普遍认可喝绿茶喝咖啡对帕金森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尤其是前者。

在日常饮食方面,一些抗氧化的食物都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如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富含硒的食物具有潜在的降低帕金森发病风险的可能。

此外,国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降低患帕金森的风险,如深海鱼油等。


五、帕金森病可以预警预测吗?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还没有明确的手段可以预测帕金森病。

六、帕金森病的自我筛查量表

帕金森病症状的简单自我筛查,可以对照以下描述进行自测。

  1. 1. 从椅子上站起困难吗?
  2. 2. 发现写的字比以前小了吗?
  3. 3. 是否有人说您说话声音嘶哑含糊不清?
  4. 4. 您走路不稳经常向一侧偏吗?
  5. 5. 您走路迈步困难好像被地面粘住吗?
  6. 6. 您的面部表情不是那么丰富,经常呆板吗?
  7. 7. 您的手和腿在紧张时常有抖动吗?
  8. 8. 您的手系扣子或系鞋带感到笨拙不灵活吗?
  9. 9. 当您走路起步困难迈小碎步甚至向前冲吗?

如果当中有三个以上的肯定回答,您很可能需要请专业医生来作进一步检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我们每个人的走路姿势各有异同。但如果走路姿势突然出现了异常,比如迈不开步子、走路的速度变慢、膝盖不能打弯等,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可能预示健康亮起了红灯,尤其可能是关节、肌肉、神经出了问题。生活中有6种奇奇怪怪的走路姿势,请您尤其要注意。

步态特点 步子很小,身体往前倾,走的时候两手不会自然摆动,面部也比较僵硬,学名叫慌张步态或前冲步态。这种步态可能预示的疾病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有颤抖、肢体发僵和动作迟缓的症状。病情会缓慢加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逐渐下降。

这种慌张步态容易增加跌倒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骨折。而老年人的骨折非常可怕,容易致残、致死。

身体预警 出现这种步态,应该立即去神经内科就诊,进行排除诊断。万一确诊是帕金森病,要配合医生坚持用药治疗,改善症状。

健康提示 千万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一些严重的病人可以做脑深部电刺激术得到良好治疗。这种步态的人平时走路慢一点,雨雪天最好别出门。家里的地面保持干爽,避免湿滑。

步态特点 走路步子不一样大,两条腿不是交替有节奏地向前迈,而是一条腿迈出去了,后边的腿无力,拖着跟上来。

身体预警 这种步态可能预示的疾病中最常见的为腰椎间盘突出。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导致一侧腿部的肌肉力量不够。拖把步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走路一瘸一拐。人就像被困在一个“结界”里,走不远,不爱出门,社交越来越少,生活品质越来越差。

健康提示 出现拖把步,首先建议到神经外科就诊,进行排除诊断。结合医嘱,可以考虑康复治疗和家庭照护,日常生活中可以考虑睡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减轻腰椎负荷,尽量不要弯腰捡提重物。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量力而行,每天最好坚持步行40至60分钟。强度以走路后,稍微有疲惫感为度。注意不要过度疲惫,否则会加重症状。

步态特点 脚尖朝内,迈步像在画圈,两条腿就像圆规一样。走路时膝盖会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

身体预警 这种步态可能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脑瘫造成神经功能受损,运动功能减退,影响肢体活动。因为肌肉僵硬、力量不够,就容易出现这种画圈的步态。

健康提示 出现剪刀步,建议就诊神经外科或者神经内科,进行明确诊断。需要改变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情况,遵照医嘱一般要用巴氯芬、肉毒素等药物,或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也可以结合康复治疗,如做温热治疗、振动疗法和功能性电刺激或针对患者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的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能力训练及交流能力等训练。

平时可以对僵硬的肢体进行按摩,做一做被动活动,用手帮着活动一下膝盖、脚踝等关节,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步态特点 走一段路就会出现腿痛、腿麻,以至于一瘸一拐,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走。

身体预警 腰椎管狭窄、脉管炎或糖尿病足等多种疾病都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

健康提示 虽然间歇性跛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步态异常,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步态特点 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学名叫做共济失调的步态。

身体预警 这种步态高度怀疑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小脑病变等,疾病造成小脑损害,引起小脑功能障碍,会出现这样的表现。

健康提示 如果没有喝酒,但突然出现了醉酒步态,要赶紧上医院,排查是不是上面这些疾病,一般建议就诊急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跌倒摔伤,尤其不要从事高空、登高作业。

步态特点 脚抬不起来,只能拖着走,就好像脚上绑了磁铁在铁板上走路一样,行走缓慢,走不稳。

身体预警 这种步态可能提示正常压力脑积水,由此导致的痴呆病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得到有效治疗的一种痴呆类型。大脑的自然老化,以及脑出血、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这个病。

该类人群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和排尿障碍(尿频、失禁或排尿困难)。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用手术的方式,把侧脑室里的积水通过引流管引流到腹腔,减少积水的量,减轻积水的影响,达到治疗目的。

健康提示 磁性步态容易让人失去平衡,导致摔倒。老年人摔倒非常可怕,容易导致脊柱骨折。骨折后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和很多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残甚至致死。

发现走路脚拖地,要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找出原因并配合治疗。患者平时要穿防滑的鞋子,外出使用助行器。家里可以增加一些扶手,特别是洗手间和卧室。不要摆放太多东西,地上可以铺地毯或软垫。

两个简单动作 让你走得更稳

最后,再推荐两个简单的动作,能锻炼大腿肌肉力量,让你走得更稳!

锻炼股四头肌 站在一个台阶上,抬起左腿往下伸展,然后再往上抬起。如此循环几次,能够锻炼右侧大腿股四头肌,左腿同样,每组做5分钟左右。

平时可以扶着墙壁或者凳子来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对于保护膝关节增加膝关节稳定性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锻炼髋关节 伸出右腿向外展再内收,反复几次,另一条腿同样,每组5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上面这些不正常的走路姿势,只能提示你的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但并不能对号入座。具体是咋回事,建议到医院就诊,经过临床的诊断判定。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走路不稳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