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的地坪倒好后地面有根突出的线管对安装木地板影响大吗?

对于标准编制设计、施工这些技术文件,一定要提出相适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按照规定编制安全技术规程,负责安全设备、仪表等的技术鉴定和安全技术科研项目。

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范本1

一、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检查验收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0。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1-2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模板种类及质量判断

胶合板用作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优点:

(1)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既可减少安装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费用,又可减少混凝土外露表面的装饰及磨去接缝的费用;

(2)承载能力大,特别是经表面处理后耐磨性好,能多次重复使用;

(3)材质轻,厚18mm的木胶合板,单位面积重量为50kg,模板的运输、堆放、使用和管理等都较为方便;

(4)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温;

(5)锯截方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

(6)便于按工程的需要弯曲成型,用作曲面模板。

(7)用于清水混凝土模板,最为理想。

木胶合板从材种分类可分为软木胶合板(材种为马尾松、黄花松、落叶松、红松等)及硬木胶合板(材种为锻木、桦木、水曲柳、黄杨木、泡桐木等)。从耐水性能划分,胶合板分为四类:

i类——具有高耐水性,耐沸水性良好,所用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粘剂(pf),主要用于室外;

ii类——耐水防潮胶合板,所用胶粘剂为三聚氰胺改性脉醛树脂胶粘剂(muf),可用于高潮湿条件和室外;

iii类——防潮胶合板,胶粘剂为脉醛树脂胶粘剂(of),用于室内;

iv类——不耐水,不耐潮,用血粉或豆粉粘合,近年已停产。

混凝土模板用的木胶合板属具有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胶合板,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主要用克隆、阿必东、柳安、桦木、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等树种加工。

模板用的木胶合板通常由5、7、9、11层等奇数层单板经热压固化而胶合成型。相邻层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通常最外层表板的纹理方向和胶合板板面的长向平行,因此,整张胶合板的长向为强方向,短向为弱方向,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

我国模板用木胶合板规格尺寸

木胶合板的承载能力与胶合板的厚度、静弯曲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有关,为我国林业部规定的《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88)标准

模板用胶合板纵向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指标

由于生产胶合板的树种及产地各异,胶合板的力学性能也不稳定,表中的数值,仅作指导生产厂用,不作使用单位对胶合板的考核指标。《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规定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主要技术性能,供参考(表8-56)

表 胶合板的静曲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n/mm2)

注:1.平行向指平行于胶合板表板的纤维方向;垂直向指垂直于胶合板表板的纤维方向。

2.当立柱或拉杆直接支在胶合板上时,胶合板的剪切强度标准值应大于1.2n/mm2。

1.竹胶合板断面构造,见图。

1-竹席或薄木片面板;2-竹帘芯板;3-胶粘剂

我国国家标准(竹编胶合板 gb 13123-91)规定竹胶合板的规格见表1

(2)混凝土模板用竹胶合板的厚度常为9mm、12mm、15mm。

1、楼板支撑施工关键工序分解

楼板模板的支设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采用脚手钢管搭设排架铺设楼板模板

常采用的支模方法是:用φ48×3.5脚手钢管搭设排架,在排架上铺放50×100方木,间距为400mm左右,作为面板的搁栅(楞木),在其上铺设胶合板面板(图8-237)。

楼板模板采用脚手钢管(或钢支柱)排架支撑

2)采用木顶撑支设楼板模板

①楼板模板铺设在搁栅上。搁栅两头搁置在托木上,搁栅一般用断面50mm×100mm的方木,间距为400~500mm。当搁栅跨度较大时,应在搁栅下面再铺设通长的牵杠,以减小搁栅的跨度。牵杠撑的断面要求与顶撑立柱一样,下面须垫木楔及垫板。一般用50~75mm×150mm的方木。楼板模板应垂直于搁栅方向铺钉,见图8-238。

1-楼板模板;2-梁侧模板;3-搁栅;4-横档(托木);

5-牵杠;6-夹木;7-短撑木;8-牵杠撑;9-支柱(琵琶撑)

②楼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楼板底标高减去楼板模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相齐。再把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等分搁栅间距,摆中间部分的搁栅。最后在搁栅上铺钉楼板模板。为了便于拆模,只在模板端部或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如中间设有牵杠撑及牵杠时,应在搁栅摆放前先将牵杠撑立起,将牵杠铺平。

3)采用早拆体系支设楼板模板,典型的平面布置图见图 其支承格构见表:

图8-240 无边框木(竹)胶合板楼(顶)板模板组合示意图

1-木(竹)胶合板;2-早拆柱头板;3-主梁;4-次梁

立可调支撑立柱及早拆柱头→安装模板主梁→安装水平支撑→安装斜撑→调平支撑顶面→安装模板次梁→铺设木(竹)胶合板模板→面板拼缝粘胶带→刷脱模剂→模板预检→进行下道工艺。

落下柱头托板,降下模板主梁→拆除斜撑及上部水平支撑→拆除模板主、次梁→拆除面板→拆除下部水平支撑→清理拆除支撑件→运至下一流水段→待楼(顶)板达到设计强度,拆除立柱(现浇顶板可根据强度的增长情况再保留1~2层的立柱)。

模板支模主要施工质量要求

1、顶板、梁标高允许偏差±3mm,合格率必须达到95%以上,平整度允许偏差3mm,合格率必须达到95%以上。

2、顶板模板间拼缝间隙不大于1mm,拼缝处两块模板间的高低差不大于1mm。

3、在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1、墙板、梁底板及侧模的标高要绝对准确,与支模架水平龙骨标高一致;

2、顶模铺设完成前,在上层钢筋上提前抄测水平点,支模过程中实时复核;

1、按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支模架立杆布置,确保立杆间距均匀(一般按900~1000mm间距安装,最大处不允许大于1200mm);立杆距离墙边不宜大于400mm;立杆必须垂直于楼面,纵横方向都要拉线定位,排列一线。

2、支模架采用采用钢管+可调u托顶方式,架子立杆高度应选择比楼层净空高度低300~400mm的钢管。高层建筑应优先选用碗扣脚手架钢管作为立杆。

1、楼板支模木龙骨或型钢布置要求均匀,净空间距不超出20cm(板厚15cm内);

2、木龙骨或型钢布置距墙面的距离控制在15cm以内,悬挑长度控制在25cm以内为宜;

3、主龙骨钢管建议采用双钢管安装,未端悬挑长度不宜超过25cm,且距墙面距离控制在15cm内为宜;

4、模板缝同次龙骨同向处,下方敷设方木。

方木与6号槽钢可配合使用,只在结构板的拼缝之处使用方木,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减少木材使用。

墙板在最上端应设水平木龙骨一道与顶板边缘平齐加固,通长设置。

采用电刨修整板条的宽度和平直度,精确到毫米;

采用双面胶或清漆、腻子粉拌制的腻子填补板缝;

楼板支模标高及平整度验收

楼板支模板面标高允许偏差为5mm;平度整允许偏差5mm;

对楼板模板进行检查和验收时,同时要求相关木工操作人员在板底同步进行调整。

1、第一遍采用拉线控制,严格检查楼板标高。

2、第二遍采用铝合金靠尺检查模板平整度。

楼板预留洞必须设有固定盖板,木盒应比板面低5mm,确保砼板面收面平整以及与洞口安全防护结合一次到位

挂模施工(定型化做法一)

挂模施工(定型化做法一)

1、采用型钢制作工具式吊模,每次使用前进行清理并刷脱模剂;

2、转角拼装处采用插销连接,焊定位卡控制水平标高及轴线位置;

3、浇筑砼,严格控制楼面标高;

p 挂模施工(定型化做法二)

p 对大于15cm的下沉式挂板,应额外采取顶拉结合的定位加固措施

挂模施工(定型化做法三)

亮点:1、设统一底座;2、斜向加固措施(垂直);3、栅栏式砼阻拦措施

1、必须等砼达到符合要求的强度后才能拆除。2、拆模时严禁破坏砼的棱角。3、顶板拆除之后,进行顶板和四周的处理,不允许留下任何遗留物,及时做好清理和修补。4、拆模后把模板清理干净,用油擦亮,分类堆放整齐,严禁超荷集中堆放顶板材料。

2、剪力墙支模关键工序分解

剪力墙支模施工质量要求:

1、选用优质模板(采用净面板),周转时表面及侧边彻底清理,脱模剂涂刷均匀;

2、龙骨厚度一致,平直无变形,间距净空不应大于150mm,通长设置;

3、最下排对拉螺杆离板面不宜大于200mm,最上排对拉螺杆离板底不宜大于250mm ;对拉螺杆应做到下密上宽原则,底部两道对拉螺杆必须采用双螺母安装。

4、墙板四周匀应钉木龙骨一道,增强刚度,便于加固;

5、墙板支模前可对地面进行找平,确保墙板标高准确;

p 剪力墙支模垂直度控制措施

支模架自身钢度有限,采用钢管顶承和钢丝绳拉力控制垂直度的方法是最可靠听措施。

模板安装加固后必须及时对垂直、平整度进行复核、检查,垂直度允许偏差6mm,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剪力墙标高控制(方法一)

p关键工序:楼板收面标高、平整度+ 模板配置高度

p影响范围:烂根、夹渣、顶板标高、落手清、材料浪费

p注意事项:剪力墙模板净高=(层高-楼板厚度-模板厚度-10mm)墙模配制时底部预留净空不大于10mm,不得随意采用等杂物垫支模板,混凝土施工前墙根部缝隙采用砂浆填嵌严密。

剪力墙标高控制(方法二1、放线,钉木板条及混凝土表面测定标,每隔0.5米测量标高数据;

2、加设不同厚度的木片调整表面水平度,

3、再次钉木条,使完成面得到水平,墙模板的标高也得到有效控制

4、拆除模板后柱、墙底部混凝土交接面情况良好

1、模板应在现场整体拼装后安装模板应竖向拼缝,竖向接缝处必须设置背楞方木龙骨和撑筋。

2、水平模板接缝的两侧必须有撑筋。

3、模板间拼缝间隙不大于2mm,拼缝处两块模板间的高低差不大于1mm。

1、柠檬头定位螺杆:一般用于剪力墙部位和梁的下排,既拉又顶

2、后置式定位螺杆:一般用于梁的上排,需等梁主筋放入后才能放置的部位

3、单向定位螺杆:用于一边在墙固定,一边在板固定的部位.

剪力墙堵头板支模(要点一)

堵头版处支模构造示意图

1、剪力墙在堵头位置处,应焊制墙面和堵头模板的定位钢筋。

2、堵头板侧边应过刨确保平直,采用硬拼安装。

如模板有损耗时采用双面胶防止漏浆。

3、堵头板采用内夹墙面模板,外部背楞方木和钢管加固方式安装。

4、墙面离堵头板10cm处,安装对拉螺杆。

剪力墙堵头板边10cm处,安装对拉螺杆。

剪力墙堵头板对拉螺杆加固(要点二)

为①号剪力墙对拉螺杆加固方式,在较短剪力墙两侧,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

为②号剪力墙对拉螺杆加固方式,在较短剪力墙一侧和中间,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

为③号剪力墙对拉螺杆加固方式,在l形剪力墙处,利用另一墙面的主龙骨作为固定点,采用对拉螺杆加固。

为④号剪力墙对拉螺杆加固方式,利用原剪力墙支模主龙骨钢管焊制短节钢管,然后采用对拉螺杆安装加固。

1、预埋加固螺杆;2、弹设水平标高线;3、安装定型底座;4、安装通长木方;5、安装外墙模板;

p 在外墙模板加固体系可靠的情况下,可不对上层模板进行加固,项目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标准化墙体预留洞支模加固

标准化预留洞支模方法:墙板预留洞加固体系应合理,便于装拆,确保边角不漏浆,洞口不变形。

外墙线条 、 外墙悬挑板、构造柱

原则:除阳台栏板外,所有外立面线条、柱、悬挑板等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分两次施工时宜隔层施工完成;

p难点:需进行专职或独立的人员组织,合适的施工工艺;

p不实施的隐患:造成二次进场施工,在人员组织、材料周转、砼运输、操作平台搭设、外立面防护、质量管理、进度控制、班组成本核算等方面均会面临难题;

p例一:外墙独立空调板施工

1、当空调板与楼面不在同一标高时,为便于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不出现冷缝,一次施工到位,建议空调板隔层施工。2、在剪力墙中预埋支模螺杆眼,采用定型化支模架体施工。

例二:外墙双层线条施工

1、顶板施工时进行线条下层板钢筋绑扎、支模;

2、侧梁加固细部节点;

3、线条上层板钢筋预埋;

例二:外墙双层线条施工

4、线条上层板支模及钢筋绑扎

5、上层板砼浇筑(墙体砼浇筑时施工)

6、外墙线条整体观感。

3、梁支模施工关键工序分解

大于600mm梁支模构造示意图

1、同一作业面上所用的模板、木方必须保证厚度一致;梁底板、梁侧模边缘应过刨,保证拼缝严密。

2、梁侧模就位后、平板加固前应采取措施控制梁截面宽度,梁侧模的垂直度,高度大于600mm 的梁中间设一排对拉螺杆。

普通梁支模构造示意图二

步步紧:是一种新型建筑用具,使用方法快捷,不仅能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能节约大量木材,取代了传统的铁丝捆绑、螺杆丝杠、固圈加塞等方法。

墙、板与梁、板水平木龙骨通长设置

1、搁置梁底板的主龙骨宜加固在横向水平杆上,便于梁侧模加固,或在梁底加设梁卡具,间距不大于600mm。

2、梁侧模上端水平木龙骨应与墙板连续设置或设企口连接,不应断开;

3、平板铺设前应对剪力墙、梁模板标高利用主筋上的50线进行复核。

1、梁墙交接处,梁底模在墙堵头板上方,与堵头板内表面平齐。

2、采用墙板夹堵头板的支模方式。

3、框架柱支模关键工序分解

1、梁口侧边模板易变形,此处柱模必须采用整板套割配制模板

2、大于600柱宽应在中间设穿心对拉螺杆,模板开孔前应复核柱身主筋及线管位置

3、柱模板侧边应刨光处理

4、柱身模板净高=(层高-楼板厚度-模板厚度-8mm),防止下口空隙偏大,造成漏浆、夹渣、烂根

1、竹胶板阳角处企口拼缝,木方阳角不应重叠;

2、[5# 槽钢背靠木方放置,确保阳角处模板受力时不变形;

3、[5# 槽钢净空间距不大于120mm;

4、梁口两侧边龙骨必须通长设置;

5、梁口四周设木方,梁底板、侧模板固定在木方上,不允许钉在模板断面上(易造成模板截面开裂,形成漏浆,减少周转次数);

6、阳角拼缝不允许采用钢钉在模板断面处连接(与前述同理),可采用短木方定位。

1、[10#槽钢,首道加固离地不大于200mm,中间间距不大于400mm。

2、山形卡,必须垂直于槽钢受力(也可采用机械开孔的铁板作垫片)。

3、φ14螺杆,地面以上1/2柱高以下处设双螺帽。

1、柱宽大于600mm时设置φ14@400mm的穿心对拉螺杆,减少柱身模板胀模变形;

2、φ48通长钢管,加固在槽钢外侧。

1、梁柱结合处模板拼缝必须采取柱模包梁模的构造形式;

2、柱模板上口标高应在加固前,通过上层钢筋抄测的水平点进行标高控制。

4、后浇带支模关键工序分解

施工缝、后浇带、后浇板施工质量要求:

2、梁、板钢筋上、下面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按要求作准,钢筋间距严格控制好尺寸。

3、断面必须垂直于水平面,严禁留成斜坡状。

4、堵缝用的木条尽量使用下角料,但必须符合尺寸。

5、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

6、砼初凝能上人时,应速拆除施工缝的材料,拆除时严禁破坏砼棱角,拆除后必须立即把垃圾清扫干净用水冲洗,并用麻袋或毛毯敷设严密。

1、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一:采用锯齿模板做法

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法之二:采用木条叠加做法

后浇带楼板侧面支模做法之三:采用骨架钢丝网做法

2、后浇带梁处支模做法

后浇带部位支模与支撑应一次设计完成,不宜在支模架拆除后重新设支撑。

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拆,模板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后浇带两侧沉降一致,后浇带浇筑后无错台、下沉、漏浆现象;

5、楼梯踏步支模关键工序分解

一、木模板楼梯踏步定型化支模构造做法

p木模板楼梯踏步定型化支模实例

定型化支模应用后混凝土效果

楼梯观感应达到:标高准确、踏面平整无凹槽、梯板、踏步阳角饱满、砼振捣密实,梯梁部位无夹渣现象,充分考虑休息平台、踏步装饰做法等。

三、结构踏步需进行调整的尺寸

工序: 楼梯按结构图施工,楼梯井结构宽度小于50mm或无预留,休息平台处上、下踏步在同一立面,起步与末步高度一致。装饰阶段踏步采用水泥砂浆粉刷或块材贴面。

常见问题: a 粉刷施工后楼梯井不垂直或上下错位;b 首尾步踏步立面错开或进行大量的打凿工作;c 对踏面进行标高调整,采用细石砼找平,造成踏步施工材料及人工浪费。

改进方法: 根据面层施工材料不同,对结构楼梯井宽度、首尾步踏步立面、首尾步踏步与休息平台高差预先进行调整。

四、结构踏步需进行调整的尺寸

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范本2

一、弱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工。未经总工签名、项目经理同意并向监理公司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

线、管、槽施工工艺要求

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槽内。

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

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

线 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

线槽交叉、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

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

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

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

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

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

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本工程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由于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

1.视不同场合不同用途,选用镀锌管线管作线缆护套,室外裸露及天面部分,均采用自来水管作线管。镀锌管参照如下方法施工。

2.金属管的加工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

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若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少线管的有效直径,造成穿线困难。

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

在配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使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套丝。套丝可用管子丝板或电动套丝机。

套完丝后,应随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用锉刀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避免破线缆护套。

在敷设金属线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对于截面较大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增设拉线盒 。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整排钢管在转弯处,宜弯成同心圆形状。

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敷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应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金属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

管接头处应以铜线作可靠连接,以保证电气接地的连续。

金属管连接不宜采取直接对焊的方式。

金属管进入接线盒后,可用缩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缩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或者采用铜杯臣与梳结来连接金属管与接线盒。但都应保证接线盒内露出的长度要小于5mm。

金属管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0mm,直线布管30米处设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间的金属管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米;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米。

7.金属管暗设时按下列要求施工:

金属管应用卡子固定,支持点间的间距不应超过3米。在距接线盒0.3米处,要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弯头的地方,两边也要固定。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外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当弱电管道与强电管道平行布设时,应尽量使两者有一定的间距,以13cm左右为宜。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水平线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确良1/2。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薄壁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丝扣连接,管道套丝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加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米铜芯电线)。

砼楼板、墙及砖结构内暗装的各种信息点接线盒 与管连接应采用迫母固定。

暗敷与砼内的接线盒要求用湿水泥纸或塑料泡沫填满内部,不允许用水泥纸包外面。预埋在楼板、剪力墙内的钢管、接线盒应固定牢固,预防移位。

当电线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应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保护管(金属软管)连接;选用软管接头时,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体。

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箱)

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毫米,中间的管卡最大间距为:厚壁钢管dn15—20为1.5米,薄壁钢管dn15—20为1.5米,天花吊顶内敷设的钢管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管内穿线前应将管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管口处应加塑料护咀,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和直流的导线不应穿入同根管内。

管线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在伸缩缝两端留接线盒和接地螺栓。

电缆敷设前须先核准电缆型号、截面是否与设计相同,进行目测和物理粗测。

电缆敷设前必须详细勘查放缆现场环境,确定最佳放缆方案。

对截面为25平方毫米及以上电缆,放缆时应增设电缆导向缆辘,以避免拉伤电缆。

电缆敷设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在桥架内由里到外整齐排列。

对于使用电缆规格相同的设备,放缆时应先远后近。

电缆固定时,在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6倍。

每放一个回路,都必须在电缆头、尾上绑挂电缆铭牌,铭牌上应编上每回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也可号码管作标识。

布放电缆的牵引力,少于电缆允许张力的80%。对直径为0.5毫米的双绞线,牵引拉力不能超过去时100n;直径为0.4毫米的双绞线,牵线力不能超过70n。

对批量购进的四对双绞电缆,应从任意三盘中抽出100米进行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对电缆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等几项指标进行测试。

电缆头制作前应校对,对其物理性能进行粗测;对不同功能的电缆可用摇表、万用表、电话机待设备进行测量。四对utp双绞线,必要时打上模块实测。

制作电缆头前,根据连接的设备、模块考虑电缆的预留余量。

电缆进入配电箱(柜)内应剥去电缆外层保护皮,并用尼龙扎带等加以固定。

铠装电缆引入电箱后应在铠钾上焊接好接地引线,或加装专门接地夹。

在配电箱内接线空间一般比较宽裕,选用压接铜线耳制作电缆头,在电视上一般使用开口线耳制作电缆头。

采用压接线耳,在压接线耳两端朝不同方向和压接一次,采用开口线耳时,将开口处敲紧敲密,并涂上非酸性焊锡膏后灌锡减低接触电阻。

压接线耳截面应与导线截面相同,开口线耳载流量不应低于导线载流量。

在有腐蚀性或对供电要求较高的场所,所有铜-铜接点都应搪锡或加涂导电膏,以减少接触面发热。

线耳压接完毕后均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包扎与相序一致的色带。

控制电缆头两端导线压接接线端子后必须包扎良好。

各子系统主要材料、设备安装与调试

组织主要施工人员读懂图纸、各种设备的安装说明、熟悉图纸和设备性能。开工前施工人员应对施工意图有明确的了解。除了熟悉本专业外,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施工配合状况,以便遇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建筑物强度、美观和系统性能,减少与其他工种发生位置冲突。

熟悉与工程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如施工规范、技术规程以及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

在上述基础上,依据图纸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技术力量及技术装备情况,综合作出合理的动态施工计划。各种电脑工作站的程序软件尽量在公司安装预调和试运行。

对工程中所用线缆和连接硬件设备的规格、质量、数量,应进行检查核对,如无质量保证或与设计不符的不得使用。

弱电系统设备多属于精度高,专业性强的特殊器材,所有设备在安装前必须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公司三方开箱报验。特别注意配件(附件),各种资料,合格证书的完整性,并及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三方签章确认,如发现问题及时向供应部反映,尽快落实解决。

经开箱报验检查合格后和稳定测试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和包装复原存储,对不合格的器件物料应单独存放,以备复检和退换处理。

高精尖的弱电设备,对安装专业要求较高,必须轻拿轻放,严格按设备说明书要求的步骤及施工图纸,施工安装技术手册的规定进行操作。严禁野蛮施工,为求使用者方便操作,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安装,并做好成品保护如:防潮、防盗、防水、防火、防鼠及防划花等措施。

设备安装稳固美观、方便实用、易维护、做到不管外部明安装还是隐蔽安装都一样。产品尽量实施模块化安装。便于调试、检修、维护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务求达到调试、验收均一致通过。

3、模块箱、控制箱(柜、台)的安装

控制室、弱电井的土建装饰工程完工后,设备安装前需要检查:设备外形完整,内表面漆层完好。箱体安装在混凝土墙、柱或基础上时宜用膨胀螺栓固定,壁式箱体中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1.5米。成排箱柜安装时,排列整齐。

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设备底座安装时,其表面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偏差为每米1度;设备及设备构件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有防锈层;安装牢固、整齐、美观、端子编号科学易读、用途标志完整,书写正确清楚,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安装严格按图纸施工、按技术说明书连线;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金属外壳接地良好。

对综合布线系统而言,体现的不仅仅是材料和设备,工程在整个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因为用户所购买的不仅仅是供应商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和接插件,而应当是整个工程。

系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综合布线的理解和施工管理及经验;而布线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门经验科学。我单位质量保证的承诺,不是一句空洞的保证,而是有如下具体保证措施为基础的。

1)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施工

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采用走吊顶的镀锌金属线槽的方案,线管采用镀锌钢管。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装配式的金属线槽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管槽,安装在吊架上,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不同规格的线管,将线路引到墙壁上的暗装底盒。

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是星形的,水平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是很重要的,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缆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缆线路由的弯转自如。

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架上的线缆出线口处,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由于铺设水平线缆之前先得铺设线管,在铺设时因当注意不能有连续的两个90度的拐角,若实际情况限制则需加过线盒 。

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施工

本方案的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开好垂直对准孔组成的,它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综合布线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或线槽,爬架或线槽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固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镀锌金属线槽的方案,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的,为垂直干缆提供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其选材算法与水平子系统设计部分的线槽算法一致,且若一根线管连续有两个90度的拐角时,应在一处加过线盒,以便拉线时不破坏线缆,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通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我方作为系统集成商严格遵守厂家制定的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指南》有关规定施工,如电缆/光缆弯曲半径、电缆/光缆成端及机柜注意事项、保护接地及信号接地的有关规定。电缆在线槽中应正确排列。最多20根一束,最多每隔5米绑扎固定于线槽。

在绑扎双绞线时用力要适度,绑扎带的张力不能太大,否则将影响系统的串扰指标(近端串扰衰减next,和等效远端串扰衰减elfext)。

双绞线成端时,应尽量保持双绞线的绞合,开绞长度不应超过13mm。

所有的金属部件必须接保护地,以保障人身安全。

弱电地(数据通信的工作地)与强电地应分开,直到建筑物的集中接地点。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和度,一般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于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支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以防线缆下坠;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双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用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在竖井内采用明配、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

通常产品质量靠的是tsb-36,tsb-40产品标准和ul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上并无多大差别,而差别最大的同时又是用户最关心的则是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完全依靠系统集成商,工程承包商,依靠工程承包商科学,系统化的工程管理。工程管理要有一系列的工程管理手段的保证措施。

工程管理组:由具体的资料管理员负责工程的变更、工程的洽商、施工的管理并协调甲方及其它施工方(如:二次装修、家具供应商等)的关系。

项目实施组:按照工程实施的内容,主要为综合布线部分,这主要由具体的施工员负责。

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作好施工计划:

第一阶段 设计阶段:分为布线系统的概念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

第二阶段 工程实施阶段:分穿线、端接、测试

第三阶段 系统认证和文档管理

5.其它系统设备软、硬件的安装

系统安装的主要目标包括:

1)所有系统和设备能够接通并正常运转;

2)所有软件能够在相应平台上正常运行;

3)对系统运行进行监控测试,保证系统优化运行。

硬件设备的安装内容、方法和步骤

1)开箱验货:根据设备装箱单逐一清点所到货物。

——确认包装内没有遗漏的部件。

——检查安装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准备好安装必须的设备,包括防静电腕套、安装所需螺丝钉等

——确保交流电源符合供电要求

——严防静电伤害。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带上防静电腕套;安装模块时只拿着边缘;模块没有安装时要把它放在原始的包装带内。

——加电运行系统自检程序。

3)完成硬件连接:将系统的各种设备正确安装上去,联接其它外部设备。

4)硬件加电测试:仔细观察指示灯,如果有硬件出错,填写相应报告,对设备进行返修。

5)填写安装调试报告。

6)讨论遗留问题,尽快提交解决方案。

由于编幅有限和涉及我公司的专有技术、工艺及秘密等(本段略),详见我公司施工手册。

6.机房设备的布置及接地

在建筑物的各管理控制中心,各类设备按照分区摆放、相互之间连线方便、互不干扰的原则,将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摆放在远离对尘埃敏感设备(如磁盘机、磁带机和磁鼓)的地方,并集中放置在靠近机房排风的地方。另外,各通讯远端模块、交换机柜、各类服务器的摆放位置应考虑墙的距离不能小于800毫米、周围要留有足够的检修操用空间。

我们对弱电系统的线缆采取有别于强电系统的独立接地系统,保证对系统进行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直流接地(信号接地、逻辑接地)等措施,并使电子设备中的电子线路有一个基准电位,保证电子设备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待全部设备安装完成后,检查线路敷设和按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各设

备按系统检查,进行单机运行正常;与各系统的联动、信息传输和线路敷设满足设计要求。

8.2.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和调试使用的仪表

(1) 接线电阴测量仪。zc-29,用于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测量;

(2) 万用表,有数字式、指针式多种型号,可测电阻、电压、电流。灵敏高,频率范围广,用于线路测量、系统调试;

(3) 摇表。额定电压500v,用来测量和检查线路设备或线路的绝缘电阻。

(4) 直流电桥。用来测量精密直流电阻值。

(5) 全频电视信号发生器。pd5388a用于线测量和系统调试作信号源用。

(6) 场强仪,用于测量电磁场强度。

(7) 数字毫伏表。用于测量从低频、高频小电压。

(8) 示波器。用于系统调试中测量信号快速变化的波形。

(9) 逻辑笔。用于系统调试中测量数字电路或系统中某点的逻辑状态。

(10) 电脑(线号+标筌)两用打字机tm-35e,用于打印线路编号。

(11) 数字式查线仪。dkx-24用于线路查线,查断线、查短路、查绝缘等;

(12) 选频电频表。用于测量传输衰减、串音衰减、放大器的增益、滤波器

(13) 光纤测量设备。hp背向反射仪(直观检测光纤切面),光源850,电

功率计1300,发射光缆和带st连接器(光纤衰减测量)。

(14) 网络电缆测试议。fluke4000测试自动与标准进行比较,并且显示

通过(pass)或错误(fail)信息,同时有声音提示,用rs-232打印出报告。

(15) 简易综合布线测量仪,用于测量utp双绞线。

系统测试在测试小组开展,在测试环境中实施,由测试经理统一负责。分为系统测试准备,系统测试实施。测试遵循测试规程进行。

步 骤项 目 主要内容 需要时间

1 应用软件测试准备测试经理测试编制系统计划(包括系统测试的目的、测试环境、测试范围、测试人员和测试进度安排)和测试用例 1天

2 检查测试环境确认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客户机等) 2小时

3 原系统典型业务办理先将系统进行备份,然后在原系统办理若干典型业务,打印处理结果,备份系统数据;恢复系统到正常状态 4小时

4 测试实施新系统测试准备好后,测试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规程实施。使用典型业务用例,完成后与原系统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完全相同,则测试通过。2小时

5 测试问题解决当测试中发现问题时,测试经理提交《测试问题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提交处理结果说明。测试经理组织测试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同时进行回归测试,确认所有问题得到解决。回归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时,将提交新的测试问题报告。解决的问题将关闭测试问题报告。回归测试采用同样的测试用例。1小时

6 测试结束当系统测试或回归测试问题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结束测试,测试经理提交《测试分析报告》,软件、文档纳入版本管理系统。

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范本3

1.1支撑体系: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1.2加固体系:独立基础采用木方加斜支撑加固;框架柱采用方钢管夹具;梁高小于等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加固,梁高大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及对拉丝杆加固.

1.3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楼梁、板模板材用915×1830×13mm覆膜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45×85木方.构件模板均采用散拼散拆方式.

2.1集中配模,圆盘锯不得上楼层

2.2每层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全面涂刷非油性脱模剂,能有效保护模板,提高脱模性能,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3.1.1框架柱模板支设

1、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30×40×3方钢管做竖楞,竖楞间距不大于150mm,外横楞用30×50×3方钢管做横楞,横楞间距450mm布置(首道横楞离地不大于200mm),采用φ14mm@450mm对拉螺栓,地面以上1/2柱高以下处设双螺帽.与3形扣件配套使用.

2、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

模板安装时.同在一条直线上的柱,应先校正两头的柱模,在柱模上口中心线拉通线来校正中间的柱模,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

四、梁、板模板支设要求:

4.1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垫木采用竹胶板,竹胶板的大小为150mm×150mm.顶部视工程具体情况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1.2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4.1.3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8mm x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4.1.4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连续式剪刀撑,

4.2.1梁板模板支设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并复核→支设梁柱节点模板→搭设梁底模支架→安装梁龙骨→铺梁底模板→梁底起拱→安装梁侧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梁底标高和平整度→检查验收

4.2.2根据轴线弹出梁的轴线,并复核.

4.2.3在梁、顶板模板施工前,先将梁柱节点模板支设完成.

施工工艺:柱模拆除→施测建筑1m线及梁柱节点模板底板水平线→安装20×20角钢梁柱节点支架→拼装梁柱节点→安装梁柱节点→用方钢管加固(方钢管向下延伸至少1m)

4.2.5据结构50线梁底水平钢管,将主龙骨找平,当梁底板跨度等于及大于4m时,梁底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的2‰.梁底排架每隔一根需用立管支撑,梁根起步排架必须支撑.立管支撑与脚手架体系可靠连接.

4.2.6铺模板:先铺梁底模,再铺梁侧模,侧模压底模.

4.2.7根据结构50标高检查模板的模板底标高、模板上口标高、模板的起拱高度等.

4.3 顶板、阳台底板、飘窗板模板支设

4.3.1顶板采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间距为mm,距墙边200mm,钢管支架立起后设二道水平杆连接,主龙骨采用φ48×3.5钢管,间距1200mm,次龙骨采用45×85mm木方,间距200mm,顶板模板采用13mm厚竹胶板,跨度大于4m,按2/1000起拱.

4.3.2根据结构50标高检查模板的模板底标高、模板上口标高、模板的起拱高度等.分两步进行:

1、第一遍采用拉线控制,板上、板底分别带线控制,严格检查楼板标高.

2、第二遍采用铝合金靠尺检查模板平整度.

4.3.3顶板竹胶板接缝不大于2mm,达不到要求采用手工刨拼缝,竹胶板采用1.0寸铁钉固定,间距300mm,顶板周边设木方粘贴海绵条.

4.3.4阳台底板、飘窗板同楼层一起浇筑,其它支撑同平台模板,支模时上下必须挂线.

原则:除阳台栏板外,所有外立面线条、柱、悬挑板等构件应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由于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分两次施工时宜隔层施工完成.

4.4烟道洞口(楼层预留洞口)封闭做法如下:

4.5.1吊模高度小于等于10cm,采用型钢工具式吊模;

1、采用型钢制作工具式吊模,每次使用前进行清理并刷脱模剂;

2、转角拼装处采用插销连接,焊定位卡控制水平标高及轴线位置;

4.5.2吊模高度大于10cm小于等于30cm时,采用模板加木方拼装式吊模.

1、制作混凝土垫块,保证板厚;

2、焊定位卡控制水平标高及轴线位置;

3、四角和内部拉结、对撑加固;

4.5.3吊模高度大于30cm时,采用模板加斜向钢管支撑吊模.

2、设统一底座,保证保证吊模底部标高;

1、模板支撑在上下层对齐.

2、布料机底部加强处理,木楞间距200mm,立杆间距600mm,并设置剪刀撑.

5.1定型化钢制踏步模板构造做法:

结构踏步需进行调整的尺寸

常见问题: a 粉刷施工后楼梯井不垂直或上下错位;b 首尾步踏步立面错开或进行大量的打凿工作;c 对踏面进行标高调整,采用细石砼找平,造成踏步施工材料及人工浪费.

改进方法: 根据面层施工材料不同,对结构楼梯井宽度、首尾步踏步立面、首尾步踏步与休息平台高差预先进行调整.

6.1.1拆模顺序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肋形楼盖应先拆柱、墙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6.2.1柱、墙、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

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6.2.2竹、木胶合模板拆除

1)梁和圈梁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伤时方可拆除;如圈梁在拆模后接着砌筑砖墙时,则圈梁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可拆除.

6.2.3多层楼板支柱的拆除:满足各层拆模要求.

6.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6.4.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6.4.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5.1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

1、高空拆除模板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操作人员应系安全带.

2、作业 区周围及出入口处,应设专人负责安全巡视.拆除作业区应有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人内.

在支架上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拆模间歇时,应将拆下的部件和模板运走.

3、拆下的支撑、木档,要随即拔掉上面的钉子,并堆放整齐,防止“朝天钉” 伤人.

4、六级以上大风天,不得进行模板拆除作业.

5、拆除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2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拆除承重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塌落,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卸.正在施工浇筑的模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撑不得拆除.

六、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检查验收要求

6.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6.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6.1.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6.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6.2.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6.3.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6.3.1.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6.3.1.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6.3.1.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6.3.1.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6.3.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6.3.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6.3.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7-1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6-1

6.3.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6-2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6-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可以用地坪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