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周王庙镇地铁早班几点?

  为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嘉兴市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凡对公示名单持有异议者,请在3日内(5月10日前)向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嘉兴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反映(提倡实名反映问题)。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

  地址:市行政中心5号楼5楼

  嘉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嘉兴市南湖区中山东路922号

  嘉兴军分区政治工作处

  地址:市行政中心西侧

  中共嘉兴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集体”推荐对象基本情况

  嘉兴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兵支书代表队

  嘉兴地势平坦、发展平衡、民风平和,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国家核电事业起步、钱江大潮起涌的地方,蝉联全国双城模范城“四连冠”。2020年,嘉兴市村(社区)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换届后,村(社区)兵支书(不含副书记)占39%,比上届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740个村,其中329个村党组织书记由退役军人担任,兵支书占44%;全市425个社区,其中124个社区党组织书记由退役军人担任,兵支书占29%。

  “嘉兴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兵支书代表队”由10名兵支书组成,来自于嘉兴的五县两区。他们分别为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党委书记陈云华、秀洲区王店镇南梅村党总支书记陆华、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陆荣杰、平湖市钟埭街道大力村党委书记冯建卫、沈家弄村党委书记孙国强、海盐县通元镇长山河村党总支书记许马平、海宁市周王庙镇人大副主席、博儒桥村党委书记吴清江、桐乡市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党委书记沈春雷、濮院镇新联村党委书记沈海杰、经开区嘉北街道阳光社区书记王萍。团队中有3人是省级治村名师,有4人是市级治村名师,有3人是省级担当作为好支书,4人是省级千名好支书,1人被评为省级最美退役军人,2人被评为省级模范退役军人,1人被评为省级最美公务员,1人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区工作者、省级最美妇女主任,有1人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兵支书团队所在的村,4个是全国文明村,1个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是省级文明村,2个国家级森林村庄,3个省级民主法治村,2个省级AAA级景区村庄,4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个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省级枫桥式,有1个村是三治融合的发源地等等。兵支书代表队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乡村善治的“领路人”,共同富裕的“带头人”,2020年全市兵支书所在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其中有5个村超过了1000万元,兵支书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云华,男,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党委书记

  陈云华25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书写了奉献竹林、润物无声的精彩人生。尤其是2013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以来,团结广大党员群众弘扬红船精神、仿效竹林先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美丽乡村、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省级3A级景区村庄、竹林集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从养猪大村到现在美丽乡村转变,向美丽经济蝶变。敢破敢立,治理一方水土;牢记使命,维护一方安定;守正出新,造福一方百姓,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陈云华也获得2015年浙江省千名好书记、嘉兴市村(社区)先锋书记、嘉兴市优秀村干部、浙江省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嘉兴市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竹林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级森林村庄、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3A级景区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

  陆华,男,秀洲区王店镇南梅村党总支书记

  自2013年4月担任村书记,“让南梅成为嘉兴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让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是陆华奋斗的目标。在南梅村的17年,他坚持干字当头,十几年如一日甘当村民“服务员”。作为浙江省垃圾分类试点,南梅村高质量、高要求完成了“低散乱腾退”“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等中心工作;成功承办了2020嘉兴市“我们的村晚”;高标准村民(家宴)中心、文化礼堂、耕读传家馆及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先后启用。大横港以南8个组的整体复垦及民房易地新建基本完成,村民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在他的带领下,南梅村从集体经济不足50万元的经济薄弱后进村,发展到年年考核先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近200万元的新南梅。南梅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浙江省科普示范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

  陆荣杰,男,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

  2016年11月至今一直担任兵支书。在乡村工作近十余载的他,一直以军人的刚毅作风,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祉。他是美丽乡村引路人。借助大云全域旅游的契机,依托区位优势对收储的民房进行民宿和农家乐改造,对闲置厂房进行二次招商,发展农旅项目,用实际行动按下经济薄弱村的“逆袭”密码。他是强村富民领头雁。利用“强村计划”土地建成标准厂房,入股“飞地抱团”项目,成功摘掉东云村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他是基层治理先行者。推出“云访室、云网格、云管家”“三朵云”基层治理品牌,及时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在陆荣杰的不懈努力下,原先的经济薄弱村已蝶变成生态美丽的宜居乡村,陆荣杰也获得了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的荣誉。缪家村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文明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等。

  冯建卫,男,平湖市钟埭街道大力村党委书记

  自2013年任村书记以来,始终致力于做好基层组织的“当家人”,以点带面,着重加强班子成员、党员和老干部3支队伍建设;当好服务村民的“热心人”,把来访村民当“家人”,把村民来信当“家书”,把来访之事当“家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当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他探索实践“飞地抱团”经验,先后参与投资建设了54村“飞地抱团”建设项目和36村“飞地抱团”智创园等项目。冯建卫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治村名师”“浙江省模范退役军人”。大力村也被评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和国家级第二批森林村庄。

  孙国强,男,平湖市钟埭街道沈家弄村党委书记

  自2015年担任村书记以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参与市级飞地抱团项目,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持续化发展;紧紧围绕“和美沈家弄”的建设目标,扎实开展“三强三提升”工作,即强化党建引领、做强集体经济、加强为民服务。2018年,村集体经济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119.5万元,成为平湖市首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元村;不断拓展外部增收渠道,领衔开发区内四个村组建平湖市钟埭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6000万元建设了全市首个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的商贸综合体,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00余万元。沈家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浙江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许马平,男,海盐县通元镇长山河村党总支书记

  自2007年9月任村书记以来,一直立足本村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主动争取政策、资金,开展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厕所革命”“生态整治”等要求,大力推进优美庭院、农村公厕、沿路沿线整治等工作,使全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在企业整治方面,带头走企入户,做好政策解读,2018年长山河村成为海盐首个签约完成村“低散乱污”企业整治的行政村;2017年,该村启动美丽乡村初级版工作,截止2019年,创建成为省AA级景区村庄;2020年,领导长山河村再度领跑“全域整治”,挖掘并依托长山河精神,提出了“最美绿道”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在便民服务方面,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创造性提出快递小哥“为您跑”便民服务模式。

  吴清江,男,海宁市周王庙镇人大副主席、博儒桥村党委书记

  自2006年2月任村书记,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是群众公认的新时代乡村振兴“领头雁”,乡村善治“领路人”,乡村致富“带头人”。吴清江扎根基层23年,始终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提出“众筹众管微治”理念,通过“筹智、筹资、筹治”,探索形成了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为核心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解决了基层治理谁来治、怎么治等难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断探索发展致富之路,使博儒桥村的经营性收入在十三年间翻了61倍,固定资产翻了40倍,带领博儒桥村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文明村”的华丽蝶变。博儒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44项荣誉,2017年被选举为浙江省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

  沈春雷,男,桐乡市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党委书记

  自2002年5月担任村书记,一直致力于乡村发展。做“三治融合”带头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约两会三团”工作机制,推动“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向纵深发展,率先走出了一条理念创新、实践创新的乡村治理新路子。2017年,“三治融合”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做“美丽乡村”建设者。注重规划农村发展蓝图,自2009年“沪杭高铁”项目启动征迁以来,越丰村抓住机遇,经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较全、占地200多亩的越丰新村点,也成了桐乡南部乡村振兴的新典范。从军营到农村,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精神。沈春雷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示了退役军人的价值和风采。

  沈海杰,男,桐乡市濮院镇新联村党委书记

  自2018年担任村书记以来,沈海杰始终保持着雷厉风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2005年,沈海杰带领村里的施工队以做零星工程为集体增收,村集体的“腰包”开始渐渐鼓起来。2009年,新联村扛下了“两新”工程建设试点村这个重任,建成集聚农户550户的世纪新联小区。2017年,新联村参与抱团发展项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664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5957元,经济收入取得了跨越式增长。2021年,沈海杰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结合濮院古镇的热流发展观光农业,丰富农业业态,增强“造血”功能。作为“全国文明村”的“掌舵人”,沈海杰争做标尖、争当表率,个人先后获得“嘉兴市百名优秀红船民兵连长”“桐乡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王萍,女,经开区嘉北街道阳光社区书记

  自2005年担任社区书记以来一直致力于社区发展。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和带头人,她以社区居民需求为主,以社区实际出发,结合部队作战要领,基于农民拆迁安置小区,失土失业人员较多现象,本着“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安置一户,稳定一方”的原则,积极开展社区充分就业工作,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举办现场招聘会,多方联动,成功帮助1500余人实现就业。共同助力阳光社区的社会事务发展。同时在阳光社区中心成立了“阳光绣花站”,为社区妇女搭建平台,增能赋能,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帮助社区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她先后获得了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个人、省优秀社区工作者、省千名好支书等荣誉,荣誉的背后是一名军人笃定信念的坚守付出。2003年至今荣获开发区优秀党员、优秀社区工作者、先锋书记等11项荣誉、年被评为秀洲区第八、九届优秀人大代表、2009年被评为嘉兴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个人。

  二、“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推荐对象基本情况

  戴水华,男,大专学历,1993年7月入党。1990年3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期间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05年3月转业分配至南湖区公安分局。在南湖区公安分局荣立三等功4次,11次被嘉兴市南湖区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还被评为浙江好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嘉兴市红船先锋共产党员、嘉兴市十佳社区民警、嘉兴市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

  在派出所社区民警这一平凡岗位上,戴水华充分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埋头苦干,积极发动企业、平安志愿者、红船义警等力量开展大巡防、大排查、大宣讲活动,建立用工单位、保安员、民警三位一体的联动管控机制,全身心扑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本职工作上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确保辖区内刑事警情连续多年大幅度下降。通过摸索实践,创建“戴警官提醒”品牌,利用短信、微信、等形式将防盗、防骗、防邪教和防事故等知识传递给每一个人,同时,连续十多年,每年利用空余时间走进学校、企事业单位、村社等义务进行法制教育授课,有效提高了百姓安全防范意识和本领,为维护一方的平安稳定付出自己最大努力,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戴水华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参与公益活动。他经常走入贫困户家庭 ,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积极发动全所民警组织“阳光爸爸送心愿”的活动,圆孤儿院每个孩子一个心愿;走进社会福利院成了孤儿们心中的“阳光爸爸”,走进敬老院成了孤寡老人眼中的好儿子" ,走进学校又成了孩子们的好老师。

  戎装虽去,但本色不改,戴水华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不凡的力量。

学校简介:海宁市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钱塘江北岸,建校已有50多年的历史。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38人,全校在编教职工120多人 海宁市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钱塘江北岸,建校已有50多年的历史。 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38人,全校在编教职工120多人,专任教师113人,其中大专学历32人,本科学历67人。 学校占地面积23666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5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电脑房、食堂、师生宿舍各项俱全,校园绿化面积为2510平方米,校园已初步建成了花园式的校园有成阴的绿树、翠绿的草坪、蜿蜒的曲径、矗立的气象塔。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全校师生在“团结、文明、求实、奋进”的八字校风下,勤奋、刻苦、努力、认真地工作、学习,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早在84年,学校被命名为海宁市文明单位,99年被命名为嘉兴市文明单位,近几年,学校被评为嘉兴市创安先进单位嘉兴市首批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单位,海宁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海宁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市镇两级先进党组织,在升学考试中,重高上线的人数年年列农村初中前列,初升高的比例在92%以上,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新生。 目前,全校师生正满怀信心、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显示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波地铁早上最早几点发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