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石有没有粽子罗卜纹?

国石2:寿山石—“石中之王”

中国四大国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

    寿山石,居“四大国石”之首,产于福建北郊寿山乡,享有“天遣瑰宝”、“石中之王”、“国色天姿”之美誉,具有“温、润、细、洁、凝、腻”特点,被公认为雕刻工艺品和制作印章的上好材料。

    传统上,一般根据产地、坑洞和质地,将寿山石分为三大类:“山坑石”、“水坑石”、“田坑石”。其中,田坑石最佳,水坑石次之,山坑石最差。

    (一)田坑石:水田中零星出产,多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著名品种有田黄、田白、灰田石等,其中,田黄石最为珍贵。

    (二)水坑石:由于地下水丰富,矿石常年受水浸蚀,故多呈透明状,光泽润亮,通体凝腻,可谓“冰肌玉骨”,著名的有“冻”、“晶”品种。但开采难度大,产量低,常夹有金砂点、或小砂团。著名品种有水晶冻、牛角冻、桃花冻等。

    (三)山坑石:产于山坑,品种最丰富,资源最大,多以地名、开洞人姓名命名,著名的有高山石、善伯洞、旗降石等。

水田中零星出产,多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

著名品种有田黄、田白、灰田石等,其中,田黄石最为珍贵。

1,池趣 田黄薄意摆件

2,春意 田黄薄意摆件

3,合和二仙 寿山田黄石人物摆件

4,金蝉 寿山田黄石摆件

5,寿山田黄石摆件 (四件)

6,寿山田黄石摆件 (五件)

7,寿山田黄石人物摆件 (两件)

9,渔翁 寿山田黄冻石摆件-寿山田黄石瑞兽钮方章 (两件)

10,寿山田黄石方章 (三件)

11,寿山田黄石古兽钮方章

12,寿山田黄石兽钮方章 (两件)

13,清  “看尽名山行万里”田黄章

14,清 田黄瑞兽钮长方章

    要鉴定田黄石得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按照外观特征与物理性质,二是按照矿物成分。

    首先从外观来看,田黄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常为褐黄及褐红过渡颜色。油脂光泽。

其次从结构来看,田黄都有“萝卜纹”。“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里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田黄有时可见“红格”或“红筋”是由褐铁矿充填细小裂隙而成;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透而形成的格纹。

    从外壳来看,多数田黄石的外表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从质地看,田黄石的质地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田黄石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手摸,有滑腻感;从透明度看,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

从物理性质看,田黄的折射率为1.56,密度为2.5-2.7g/cm3。最有效、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使用X光机(大型仪器),运用X光衍射分析法,利用反映它们结构特征不同的图谱以准确鉴别。市面上的假冒田黄常以塑料为材料。仿冒品往往颜色均匀无萝卜纹、红格(红筋),有时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对于塑料制品,用小刀或热针一试便知,而用与田黄性质相近玉石的仿冒品,建议还是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免上当受骗。

24,清 田白印章 (一对)

25,清 玉璇款田白洗象钮印章  

26,民国 吕凤子刻田白印章

由于地下水丰富,矿石常年受水浸蚀,故多呈透明状,

光泽润亮,通体凝腻,可谓“冰肌玉骨”,著名的有“冻”、“晶”品种。

但开采难度大,产量低,常夹有金砂点、或小砂团。

著名品种有水晶冻、牛角冻、桃花冻等。

31,瑞屿祥云 寿山水晶冻石方章 (一对)

32,寿山坑头水晶冻石扁方章 (三件)

35,水洞桃花石章 (六件)

39,寿山石印章(黄冻)

41,福建寿山石-坑头石

42,寿山坑头石薄意方章

43,童子拜寿 寿山掘性坑头石摆件

产于山坑,品种最丰富,资源最大,多以地名、开洞人姓名命名。

著名的有芙蓉石、高山石、善伯洞、旗降石、汶洋石、杜陵石(都成坑石)等。

44,近代 陈巨来刻白芙蓉瑞兽钮闲章

45,近代 高野侯白芙蓉三狮钮章

46,近代  唐醉石刻白芙蓉卧狮钮章

47,近代 诸乐三刻白芙蓉薄意章

48,清 蔡照铭白芙蓉浅浮雕龙纹钮引首章

49,伏虎罗汉 寿山白芙蓉石摆件

50,坐狮弥勒 寿山白芙蓉石摆件

53,清  红白芙蓉弥勒佛连紫檀座

54,清  红白芙蓉童子拜观音-

55,螭龙献瑞 寿山黄芙蓉石摆件

56,寿山黄芙蓉石狮钮方章

61,寿山芙蓉石兽钮方章 (三件)

62,鸿运当头 寿山芙蓉石章 (两件)

63,十二生肖 寿山结晶芙蓉石章 (十二件)

64,寿山芙蓉石方章 (共八件)

65,寿山芙蓉石瑞兽钮章 (共十件)

66,寿山芙蓉石兽钮章 (十二件)

67,寿山结晶芙蓉石章 (二十件)

68,寿山芙蓉石章 (三十五件)

69,双美神 寿山杜陵石摆件

70,牛钮、马钮 寿山杜陵石对章

73,螭龙戏水 寿山高山石章

74,捷报丰收 寿山高山石方章

75,寿山高山石象钮方章

76,寿山水洞高山方章 (两件)

77,寿山高山石钮章 (三件)

78,寿山高山石章 (三件)

79,寿山高山石章 (十一件)

80,寿山高山荔枝石文殊菩萨像

82,寿山白荔枝石瑞兽钮方章 (三件)

83,寿山荔枝石方章 (六件)

84,寿山荔枝石兽钮方章 (十四件)

85,母子情深 寿山焓红旗降石方章

86,寿山旗降石人物摆件

87,寿山旗降石瑞兽钮方章 (一对)

88,弥勒 寿山善伯石摆件

89,寿山金砂善伯石人物摆件 (四件)

90,寿山善伯石狮钮对章

91,双螭献瑞、时来运转 寿山善伯石钮章 (两件)

93,寿山汶洋石貔貅钮章 (两件)

94,寿山汶洋石博古钮方章-寿山汶洋石狮钮对章

95,寿山汶洋石方章 (三件)

96, 寿山汶洋石龙钮方章

  都成坑石产于高山东北2公里山涧中,明末清初时发现,清道光年间(年)开始大量开采。石质结实、晶莹,色彩丰富,有红、黄、白、灰、紫等色。表里永不变色。都成坑石,又称为杜陵坑 石,产于杜陵坑山中。杜陵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迷翠寮石和花坑石。行谚有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近年又出新坑,其石质较松但通透度较好。由于杜陵坑多结于岩石之上,故矿层稀薄,解石困难,材大者甚少,佳者质与价均仅次于田石。都成坑品种繁多,有以洞分,有以质分,一般则以色分。

  白都成坑石 色白,纯白者少见,多白中泛黄、泛灰、泛青、泛蓝,或葱白。以色清恬,性通灵者为佳。谚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

  红都成坑石 色红,因深浅浓淡,分为橘皮红都成坑石、桃花红都成坑石、朱砂红都成坑石等。以橘皮红都成坑石质最佳。朱砂红都成坑石中偶出冻石,称为朱砂冻红都成坑石。

  黄都成坑石 色黄,也因浓淡深浅,分为黄金黄都成坑石、桂花黄都成坑石、熟栗黄都成坑石、枇杷黄都成坑石诸种,以色纯性灵质坚者为上。

  黑都成坑石 石性坚实,惟不甚通灵。肌理隐含白、灰色,有水流纹,常有砂砾混杂其中

  花都成坑石 又称五彩都成坑石,为多色混杂的都成坑石。妩媚艳丽,招人喜爱。材大色鲜者为佳。

  都成坑晶石都成坑各石中质地最晶灵、通透的晶石,称为都成坑晶石。以黄色居多,较为罕见

  琪源洞都成坑石 本世纪30年代间,由石农黄琪源在无名旧洞的基础上重新深采,发现一种凝结通灵的新石。此石一登石坛,声誉鹊起,成为各种都成坑石之冠。色多黄、红、白,性洁,少杂质,肌理常隐现萝卜纹,温柔可爱。

  坤银洞都成坑石洞处琪源洞项部,为石农张坤银所开。性微坚,色有黄、红、灰、白或杂色相间。红、黄两色多出佳石,通透,少杂质,纯度比琪源都成坑石略差。肌理多呈条布纹,俗称“月痕”。

  元和洞都成坑石 洞位于坤银洞之侧,为石农陈元和所开。所产石多杂色,性微坚,半透明,肌理隐现浑白点。偶有红色如玛瑙者,质佳,称为玛瑙红都成石。

  粘岩都成坑石各洞与周围岩石相粘连的都成坑石,称为粘岩都成石。其特点为石脉稀薄,石质特别晶莹灵洁,乃寿山石之上品。

  掘性都成坑石都成坑各洞均有剥离于石脉的独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石质脂润,微透明,惟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但纹理紊乱。黄色掘性都成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l、纹、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

杜陵石的开采,以“琪源洞”最优,相传琪源洞产出的杜陵石盈润妩媚,肌理有丝,像极了田黄石,甚至有人推测田黄石的母体便是这琪源洞中滚落的杜陵石。不过说到琪源洞,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往事。原有旧洞初开采时并无特色,传至民国年间石农黄琪源躲雨洞中,偶然发现新脉,他便与洞主人商量借洞开采,果真开采出大批佳石,发了一大笔财。谁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族内兄弟之间为矿石所有权与黄琪源发生争端,多年官司不休,心力交瘁的黄琪源最终病逝,这才不了了之。说来也奇怪,此后近三十多年都开采不出好的石头,就像是此洞有灵气,在人们纷纷为了欲望而相互攻击的时候,矿洞无声无息地竭尽了,这样精美的宝石再也无缘于世间众人。直至停产三十余年后,黄琪源之子继承父业,清理旧洞,深凿探采,才终使废洞重发光辉。

那么琪源洞的杜陵石除了有这么神秘的传说来历以外,和其他的杜陵石有什么区别呢?

杜陵石,又名“都城坑”或“都灵”、“都丞”,以其福州话谐音“du lin”为源。杜陵石名冠山坑诸石之首,石质坚硬通灵,凝润柔和,石表里如一,水纹长而绵延,永不变色,若以结晶佳硬度高者两两相击,则“铿铿”作响。行谚有曰:都城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琪源洞的杜陵石一登石坛,便声名鹊起,色多黄、红、白,性洁,少杂质,其中纯黄而通灵者为上品,晶莹温润,肌里常隐现萝卜纹,系杜陵石之最。陈子奋《寿山石小志》记载,杜陵坑“偶有红格裂痕者,迫似田石,掘于土者,亦有萝卜纹,故石工恒以赝下坂田,虽久于玩石者,几不能辨。”

郭祥雄 琪源洞杜林印章

郑世斌作琪源洞三色杜陵晶薄意章

棋源洞杜陵石古兽日字章

琪源洞杜陵狮钮天下太平钮章料

石癫 琪源洞杜陵石 万象更新

石癫 寿山琪源洞杜陵石 双鳌戏珠

棋源洞结晶性杜陵雕狮钮方章

徐三庚雕琪源洞杜陵石闲章

寿山石琪源洞杜陵古兽章

琪源洞杜陵坑云纹薄意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黄石怎么看萝卜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