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三胎政策开放,如果第一胎生了三胞胎,还能要第二胎或者第三胎吗?

生三胎新政策2021奖励2021三胎补助申领流程。随着三个孩子政策的开放,一些家庭开始为三个孩子做准备。此前,四川攀枝花每月给三个孩子的家庭发放500元补贴。那么,2021年三个孩子的国家补贴是多少呢?如何获得补贴?边肖带来了三个孩子的最新消息,总结如下:

2021年三胎国家补贴多少?
国家对2021生三胎的补助是多少?
截至2021年8月16日13:50,国家对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没有公布统一的补贴标准。但任泽平专家表示,未来在一线城市生三个孩子,每个人每月奖励元现金,这意味着生三个孩子的补贴也将实施。他还呼吁未来国家加大鼓励生育力度,发展普惠护理服务供应、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现金补贴、个税扣除、休假激励等生育措施,让更多的人负担得起,敢于生育。另外,有些地区说生三个孩子有补贴。我们来看看哪些地区!
一、四川攀枝花生二三儿童补助。
七月二十八日,枝花市公布了十六项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政策措施,其中,对于按照政策生育二、三个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给予500元的补贴,直到孩子三岁。
八月四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消息称:五月三十一日(含)以后,按规定生三个孩子的,除可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享受30天的产假,配偶可享受15天的陪产假。
2021年三胎国家补贴多少?
三、针对生三个孩子每月发5000元,网友有何看法?
@M陈飞:如果我的城市每月能生5000,我愿意生,我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可以考虑再拼一个女儿,没有5000不敢生。
@康康2Nw4T: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出来了!500和5000…呵呵呵…有趣的是,谁说的小城市消费量低?回老家一问青菜水果都比北京贵。
@公西亚03o:我已经生了三个孩子才一岁半,生了三个孩子得到奖赏,让那些不愿生的眼红看看。
@梦晓雨夜:三线城市生三胎补助5000的话,想必很多人还是愿意生的,毕竟现在很多三线城市的月薪都不到5000元。
@但是,夜楣4L:我是86年,只有一个女儿,24岁出生的她,后得了致密性骨炎,至今没有恢复,现在开放了三个孩子,我连两个孩子都没有。
@六融025:我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可以申请补助金吗?
@Yggdgm:我75年生了二胎三个孩子,大的大学,小的两个小学,压力确实很大,特别担心小的到时候初升难,一个孩子的家庭小学开始补课,我太难了,上有老下有小。
如何领取2021三胎补助?
因为三胎补助并非全国统一,如果有些地区公布了三胎补助,可以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领取,下面是攀枝花三胎补助的领取程序:
夫妻双方特效药提供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申报当月攀枝花正常保险缴费证明复印件、共同生育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及复印件、申报对象本人攀枝花市社会保险卡复印件。
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在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现场申报,也可以通过漫画阳光审查系统在线申报。
下一年第一季度将共同发放育儿补贴。
夫妻双方的户籍都在攀枝花,双方都参加了攀枝花的社会保险。根据政策生育的第二、三个孩子的户籍需要在攀枝花。
一般来说,2021年省三胎国家没有公布统一的补贴标准,但一般地方政府会公布月补贴细则,一二三四线城市的补贴标准也不一样。

市政协常委、上海市人口学会副会长

华东师范大学吴瑞君教授

在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线》中

解读了这一生育政策的重大改变

三孩就是三个孩子数,三胎就是生育的次数,可以是双胞胎、三胞胎,所以胎次可以是大于孩子的数量!所以这次很明确的是三孩政策而不是三胎政策!

我国出生人口已出现“四连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幅度下降?

首先是育龄妇女的数量发生变化,每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后20年到25年,女孩进入到育龄期以,出生数就比较多。但是过去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90后有出生低谷,现在进入到孕期的育龄妇女数量比较少,预期未来10年进入育龄妇女人数可能要减少40%。2019年全国育龄妇女数比2018年减少了500多万。

其次是婚姻的观念的变化,我国2010年初婚人数为1200多万,2020年只有八百四十几万,很多人不婚或晚婚也是影响因素。

第三是生育意愿的下降。

三孩政策放开之后,对于人口下降的趋势会有改善吗?

从国内外研究来讲,鼓励生育比控制生育还要难,就是一旦进入到这个生育的低生育率的阶段以后,就是可能生育率的回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国家现在这个阶段,从调查来看大部分不愿意生育二孩的是不敢生,不是不想生。三孩政策出台以后,国家配套政策出台,可以刺激生育意愿,但是能不能达到预期,要看政策落地后配套政策落地的情况。

三孩配套政策意义更重大

这次也有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的出台,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婚嫁、生育、养育和教育的一体考虑,指的是什么?

中央这个决策是要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不光关注人口规模,还包括人口素质要提升,人口的年龄结构要优化,所以它其实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包括观念上也要改变。

另外具体的措施还包括提高优生优育的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降低家庭教育的开支。

有多大程度上教育导致一个家庭不敢去生?

教育的问题可能是影响生育二孩及三孩的非常大的一个因素。所以现在这个这个政策上特别强调提升优生优化教育,从托儿所开始,既能够解决这个没有人带孩子,同时也是把基础教育打实,提升整个人口的教育水平,提高整个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

还有一个配套政策就是要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女性要平衡就业和家庭,大部分女性的生育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承担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女性就业的合法权益以外,也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怎么样能够降低企业用女性的职工的成本。

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全都放开

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劳动力资源还是较丰富,还是从人口红利的阶段。另外三个孩子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家庭的一个生育意愿。

第三个因素就是还要考虑到资源分配,如果一下子放开,会对生育时的医疗资源和孩子读书时的教育资源带来非常大的挤压。

落地过程当中夯实每一个环节

优化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

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资料:央视新闻、新闻夜线、新闻坊

 “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三胎政策突然炸上热搜。

小朋友们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儿童节礼物竟然是

消息刚出来,有人就为“民不聊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指现代人因生活压力过大,没有生孩子的意愿,连聊一聊都不  愿意。
其实,“民不聊生”新含义描述癌症患者更为贴切。  
癌症患者的生育问题关乎当事家庭的长远幸福,一旦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难以预期的心理创伤。
然而长期以来,“癌症生育”一直被忽视,被回避,被误解。现代医学明明已经有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应对措施,但现实中真正知晓的,又有多少呢?
很多肿瘤治疗既带来高生存率,也带来了生育障碍,导致男性少精、弱精或无精,女性卵巢早衰甚至绝经。
化疗可以抑制或减缓快速生长和分裂的癌细胞,但也会损坏某些迅速分裂的健康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和卵母细胞。放疗具有类似的杀伤作用。此外,生物制剂也同样具有生殖毒性。
在纪录片《人间世》里,上海姑娘张丽君在得知自己胰腺癌晚期后,拒绝引产,放弃治疗。
她曾说:“就算生命终结了,也应该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好歹我也活了26年,而他还没来这个世界看过一眼。”
《人间世(第一季)》纪录片剧照
“得了癌症,不想着怎么保命,还想着要孩子,万一把癌症遗传给孩子怎么办?自私….”“现在没病的人都不想生了,怎么得病的还急着生?”
因为无法感同身受,很多癌症患者的心声被忽视、被误解、被嘲讽。
调查发现,全球范围内癌症患者的生育愿望非常强烈,76%的从未生育过子女的患者希望在未来能生育子女,这个数字即使在已生育的患者中也高达45.8%。

然而,一方面,在肿瘤确诊初期,很多患者因为急于开始抗癌治疗的压力,而在匆忙之间做出放弃生育保护的决定;另一方面,当事人还会担心生育的安全性以及癌症的遗传风险,对生育持有顾虑。

却少有人告诉他们,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这些顾虑很大程度上是多余的。
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选择生育保护的女性患者和拒绝生育保护的女性患者,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没有显著差异。另一项关于癌症复发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
关于遗传风险,真正的遗传性肿瘤占整个肿瘤发病的比例不到1%,而那些极少数的家族性遗传肿瘤,如存在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冷冻BRCA基因阴性的胚胎,实现生育健康子女的愿望。   
癌症年轻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癌症的发病率从1975至2011年上升了42%。国内相关调查也显示类似的结果。
在青少年癌症患者人数持续上升的同时,肿瘤治疗技术的提升使得近80%的青少年癌症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如果没有生育力保存技术,他们漫长的余生都要因为癌症而长久的 “残缺”下去。
《送你一朵小红花》剧照
对于男性,精液冷冻保存可以用于青春期后的患者,冷冻精子的复苏率可高达70%以上;青春期前的男性患者精子尚未成熟,但可以将精原干细胞进行冻存。
对于女性,卵子冷冻可以用于青春期后患者,卵巢组织冷冻用于青春期前儿童,胚胎冷冻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保留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功能的方法,解冻胚胎的累积妊娠成功率可高达50%~80%
关于很多人担忧的费用问题,以精子保存为例,第一年检查和保存费用约为5000元左右,此后每年约花费元。
医院生育保护的缺失更加不容忽视。由于国内生育力保护技术的开展远远晚于国外,高达六成的医生缺乏生育保护相关知识,八成医生对生育保护措施不了解。
对癌症患者生育需求的误解也是阻碍生育沟通的一大原因。对于已生育的患者、预后差的患者以及单身患者,认为其没有生育或再生育需求,这无疑是巨大的误解。
据统计,约63.6%的癌症患者未能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任何关于生育保护的信息,剩下的患者当中,还有一部分在得知生育保护相关信息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生育保护的时机。
近些年来,随着肿瘤患者病死率降低,生存期延长,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癌症治疗的一大目标。其中,癌症患者生命繁衍的需求是重中之重。
癌症治疗和生育力保存可以并行不悖,共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2020年12月,中国首例卵巢组  织冻移植后成功自然妊娠患者出现。  这位34岁的患者在2016年取下部分卵巢组织进行冻存,2018年在她结束原发病治疗后,卵巢组织被移植回体内,并最终顺利怀孕。  这对女性癌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图文 | 源于良医汇患者指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生三胎国家有补贴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