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移民加拿大能干啥?


· 移民留学置业为主要项目多元化移民品牌公司

飞际海外通是专业的投资移民,出国留学,签证入籍护照办理公司,覆盖葡萄牙移民,加拿大移民留学,希腊购房,美国/英国高中本科硕士留学,土耳其护照项目,塞浦路斯/马耳他/澳洲移民等移民留学项目

加拿大作为传统的移民大国,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海外人士来此定居。我们一起来细数一下加拿大目前推出的移民项目:投资移民、技术移民、雇主担保移民、父母团聚移民等等,这么看来,加拿大联邦政府将大家都照顾到了,那么今天飞际移民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移民加拿大申请人需要满足那些条件吧!

一、商业投资类移民项目

当前加拿大一步到位拿枫叶卡的项目就只有魁省投资和NB省提名商业移民项目,鉴于魁省投资大家比较常见,我们今天就来着重介绍一下NB省提名商业移民项目申请人需要满足的条件:

NB省提名商业移民申请条件如下:

2.雅思达到CLB5分以上

4.60万加币资产包括30万流动资金

5.管理经验根据年薪加分

看完申请条件,大家是不是要惊呼要求太低,是的,NB省提名商业移民项目此次重启以后,往常的项目有所不同,是不用居住和创业做生意。可以先拿卡,然后再创业,风险小,成本也低。对于国内有一定财产累计的中产阶级来说,是很划算的项目之一。

如果大家对加拿大投资移民项目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NB省提名商业移民项目哦!

作为加拿大移民项目中已经非常成熟的项目,萨省技术移民绝对是深得人心。废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其申请条件吧!

萨省技术移民申请条件:

3.语言:雅思G类,CLB4及以上

4.职业:满足萨省职业列表

5.工作:近10年内有至少5年及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三、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

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在加拿大移民史上也已存在很长时间了,这对于想实现家庭团聚的移民朋友的父母来说,是很棒的一个项目。那么其申请条件有哪些呢?

首先,担保人必须是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对于持有临时签证的人士,目前是不可以担保父母/祖父母团聚移民。同时,担保人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如果该加拿大公民是孩童,也无法担保其父母/祖父母。

其次,担保人需能准确的计算家庭人口数量,并以此推算出担保的最低收入要求。因为申请父母/祖父母团聚移民是需要看家庭总人数(通常包括担保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团聚申请中申请人及配偶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正在担保或尚在抚养期内的亲属),然后计算家庭收入水平,因此申请者需要在递交之前,仔细的核算家庭的总人数。

担保人收入必须达到要求,即LICO(加拿大家庭最低收入)的1.3倍,该要求是根据上述的家庭人口数量决定的。家庭收入不仅在过去三年需要达到这个标准,在申请过程中也需要维持该标准。税前总收入应参考NOA的Line 150。(如果担保者居住在魁北克省,那么只需要1年的报税记录)。

担保人协议。担保人必须签署担保人协议,同意并保证会提供被担保者(父母/祖父母)20年(魁北克10年)的经济支持。

以上就是移民加拿大申请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人说:人一生中至少会在三个地方停留,

第一个: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第二个:是自己工作和过日子的地方

第三个:是自己余生都想要停留的地方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而开始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或者因为资产配置,或是因为子女教育,又或者为了自己能多一份保障,越来越多的的人选择了移民,但是,移民后他们真的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

小编在知乎上找到了几个移民的华人描述他们移民后的真实生活的帖子,看了之后,感慨良多。

刚来一年,多伦多,感觉没什么话语权。至少自己觉得很明智。

说几个我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无法代表其他任何在加拿大的华人。

1.环境好,天天蓝天白云,每天都会在窗前欣赏一会儿晚霞

2.友好。加拿大人相比他的邻国,佛太多,绝大部分人对人非常友好,很包容,我是在这安省学paralegal的,类似于初级律师(这边paralegal不算律师,这边的律师叫lawyer,我说类似于初级律师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能帮人打一些小官司。所以对法律比较了解,学的过程中一直感叹太平等,太人性化了,经常会看法官的判决书看到眼眶湿润。国内我也是学法律的,就不多说了。

3.多伦多吃方面基本不会和国内差别太大,肉比国内便宜很多,到这边厨艺大涨,藤椒鸡,手撕鸡,泡脚凤爪,馒头,面条,烙饼。。。全都自己会做了,自己做很便宜。中餐馆也很多

4.孩子上学压力小。国内在首都海淀,孩子一出生压力突然就大了很多,来到这边说实话,华人圈子一样讲究好学区,看重成绩,竞争也激烈,但比国内好太多了。我目前还是可以接受的。

5.工作环境太好了,目前没找工作,还在学习,但期间在paralegal的firm实习了3个月,加上我本人比较了解这边政府对打工人的法律保护,所以,这边当员工真的很舒服,累的是老板,要非常小心,免得被员工告上法庭。周末老板绝不联系你。律师,银行家这种不在我说的范围内。

6.福利好,公民和绿卡的人在疫情期间动不动就发钱。我一个亲戚在超市工作,后来因为疫情不能去了,就天天在家待着不用上班,政府给发补贴,一个月不到2000刀吧。我拿着学签,没有绿卡,因为有孩子,来这儿一年也领了400刀。

7.吃的东西非常放心,这个不多说了。

1.冬天太长,我不喜欢冬天。

2.蔬菜贵,尤其是小葱,韭菜这类的,大白菜白萝卜倒是便宜。

3涉及人工的服务特别不方便。没有上门取件。网上能买到的东西也是完全无法和国内相比的。我现在还会从国内买东西寄过来

4.生活费宇宙第一贵,车险,手机费,网费,水电燃气都贵死

5.这边的人都是用邮件,和商家联系之类都是,可能我还不太习惯把,我觉得在线客服更好。但这边无法有那么多客服,人工少。

6.像乡里,多伦多这么大的城市,哪怕在downtown也完全无法和北上广比。记得我刚开始,朋友带我去这边数一数二的商场,得意地说不错吧,我当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反应。。。这样的商场在海淀都好几家,更别说东西城朝阳了,比这好的多了去了。

7.无聊,除非在downtown,否则到了晚上完全没地方去。更别说喝酒撸串了。但不爱热闹,耐得住寂寞的人,这里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大家都很热爱户外,就是去大自然中的那种活动。

我认识一对夫妇,非洲来的移民。男女都有学历,所以才能办移民。可是两个人都不工作,因为给别人打工太屈才。创业又太辛苦。

他们两人住在魁北克省东部的一个小城市,一座两万人左右的小城市。那里一个四卧室的独栋别墅大概15万加元左右。生活成本远比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便宜得多。

他们两个人因为没工作,就靠救济金生活。夫妇两人每月一共有900加元,一年有差不多11000加元。

他们还生了4个孩子。每个孩子每年有6600加元的联邦政府牛奶金,这个不用交税,所以是纯收入。每个孩子每年还有2400加元的省政府牛奶金,这个也没税。这4个孩子一共每年有36000加元的净收入。

政府还有一些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增值税回扣等补贴项目。加起来一年还能多个加元。

他们有一个房子(自住)和两辆二手车。房产不超过15万,汽车不超过一万就符合救济金的财产要求。

每年他们家有50000加元不用付税的收入,这就等于一般打工的年薪7万左右。在这么一个生活成本低的小城市,用救济金和牛奶金买一个房子还是满轻松的。在加拿大,最低首付是5%,利率是2.7%。15万的房子首付7500,25年房贷月供是680。二手车加元就能买一辆,保险一年每辆300-400加元。

他们不怎么太爱旅游,每年主要就是飞回非洲去探亲。

这样的生活算不算幸福,那就看你怎么定义幸福了。这是真人真例,供你参考。

以下有一些评论埋怨自己交税养懒人。我想说一说我的想法。我本人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成年以后移民到加拿大,就是因为加拿大税比美国高,福利比美国好。而且我特别申请的是魁北克移民,因为魁北克是加拿大全国税率最高的省。

我为什么喜欢高税率制度?因为我认为低税率制度最后的结果就是香港,人间地狱。

很多人认为税越低,自己口袋里剩下的钱越多,日子就会越好。其实不然。很多生活当中的消费是以竞争定价的,而且是以有钱的人们之间的竞争定价的。政府把大家的钱都纳税拿走了,这样就把人们之间的消费竞争程度降低了好多。

我就住在安省和魁省的边境。河对面就是加拿大首都Ottawa。同样的房子,在魁省这边就卖23万,一过河就能卖45万。一下子住房成本就翻了倍。利率,首付比例都一样,就是河对面税率比我们这边低。魁省是加拿大税率最高的省,也是平均房价最低的省。这并不是巧合。

只要比我有钱的人们付的税更多,我宁愿多付税。因为在买房子上我的竞争压力就会小很多。没有重税最后那些钱都会流入房地产,把房价炒的高高的。你省一元的税就得多付两元的房贷利息,因为房价是有钱人定义的。你少交一元税,他们就少交两元,他就能支付的起多付两元的利息。你省了一元的税,可是反倒买不起房子。

所得税重远比房贷重要好。经济好,挣得多,多付点税也没什么。经济不好,房贷少,福利好,也不会担心断供。在资本主义社会,有经济周期。经济寒冬失业风险是不得不考虑的。经济好的时候多付税,经济不好的时候少付税,多拿些福利,到手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样生活比较稳定,适合做长期的人生计划,比如结婚生子。我认为这样的社会比较有利于执行长期人生计划,减少大经济环境不可抗因素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稳定的达到本人的人生目标。

重税导致房产增值慢,对于以房产为财富的炒房客来说这是负面。可是对于以家庭为财富的我来说这是正面。因为房产增值慢,我孩子长大了以后也能买得起房子。我的孩子们不会被高房价逼得远走他乡,不会被高房价逼得啃老。这里不是人间天堂,可是这里永远不会变成人间地狱。这是一个适合中产扎根散叶的地方。

(我本人生在北京,长在纽约。家人三代散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对于热爱家庭的我这是痛苦的。我无法以自己的能力在我生长的两个地方安家,我也不想啃老,所以我有高房价恐惧症。我希望下一代不用继续漂泊。我的财富不是房子,也不是票子,是孩子和家庭。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跟贵乎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不是读书留学工作移民的,我本人一穷二白,我是因为结了婚才过来的。

在我人生的前26年,我是一个普通的大专生,农村出身,单亲家庭,毕业之后做出口物流方面简单的文件工作,大概就是出口报关那一套。月薪摊下来七八千左右。英语水平非常差,大学的时候四级428分过。那时候觉得做条咸鱼吧,在上海这个收入房子是买不起了,租个房子能勉强度日就行了。后来机缘巧合跟我现在的老公在一起,他是加拿大的留学生,我就跟着他移民来到了多伦多。(有些人以为我是为了移民结婚的,声明一下并不是,我来加拿大的时候我老公本科刚毕业,他还不是PR,我们是结婚之后一起移民,差不多结婚3年了才把枫叶卡办下来)

说一下在加拿大,没有本地学历,没有工作经验,英语水平堪忧(勉强买菜),需要用英语工作的岗位全部pass,最后找了一份在中国人的店里当收银的工作。期间有在陆陆续续的自学英语(老公也教我),就这样差不多过了一年半,英语进步了不少,就打算做回国内的老本行。面试了两家公司,由于我在国内做了很多年的出口物流,对一些国际通用的文件词汇外贸条款都非常熟悉,加上英语交流没有问题,两份工作都给发了offer。工资不高也就三千刀但是比起收银来说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我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行业,打算再考个加拿大报关员证,也算是慢慢稳定下来。(和我同期移民过来的要不还在做收银要不在做代购,我觉得自己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至于为什么回不去,我今年虚岁30,大龄未育,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回去只能做同等水平的工作大概一个月,(之前那个公司7、8000已经是远高于行业水平)这个尴尬的年龄还不一定有公司愿意要我。别杠,这是事实。

我现在加拿大,月薪3000刀(远低于贵乎动辄十几万的平均水平),休息时间稳定,不加班,加班给钱。人际关系简单,下班后工作上的事情从不联系。老公家买房子,老公一个人付房贷,我不操心但我也不伸手要钱,自己赚多少花多少。心情好就花一个月工资买个包,没心情就攒着懒得动它,加上老公偶尔打赏的零花钱,一年下来也能攒个一万多两万刀。目前没有大的开支,打算攒个三五年,相信工资也会涨,到时候找国内再凑一下,打算贷款给自己买一个一室一厅的二手公寓收租。

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焦虑,我不是很厉害的人,在国内就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水平。更不可能靠自己买得起房子。很幸运遇到现在的老公,给了我另一条路,在这里同样也没有高收入,但是只要老老实实的,做好份内工作,自己搞个房子车子还是有机会的。

移民这么多年之后,看到国内,确实发展不错,但是你要问我,想回去吗?还是不想回去。国内机会是不少,从整体国家层面看,现在中国确实很强大,马上就变成世界老大的节奏,作为中国人也确实很自豪。可是放到每个人身上看,大家还是很辛苦,加班、鸡娃、还房贷,好象是所有人都在谈论的话题。单身的终日在无边无际的加班中哀叹,有孩子的每天打了鸡血跟所有其他孩子和家长竞争着,买房-买不起房-房贷太高,更是永远的痛。不是贬低国内,但是国内人口多,竞争多,这是不可避免的。

比较下来,我们在国外的,每天就是平平淡淡,很多方面还不如国内,比如创业机会啊,购物便利啊,甚至国内现在还有很多国外没有的东西,各种神器啥的,但是我感觉我现在的生活很轻松啊,没有加班,鸡娃程度远低于国内,房贷也不高。而且我觉得这种日子过多了,人真地没有斗志了,要是我现在回国肯定没法跟国内的人竞争的。再说我们这种年龄的人,回国恐怕去找工作也没人要了吧。国内招聘经常问的年龄,是否有孩子这些问题,在加拿大都是不能问的。前两天有个猎头给我打电话,说手里有很多我这个岗位在招聘,问我有没有意向换个公司。我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而且喜欢工作的稳定性,不考虑跳槽,至少短期内不考虑。等到过个十几年,孩子大了,也许我的想法会改变。我顺便问了一下猎头,我说,我也许55岁以后会想改变,现在还不知道,那个时候我要是再去跳槽,会不会年龄太大了?猎头有点疑惑,问我:为什么这么问?招聘的时候没人管你年龄多少。想想确实也是,我以前有个同事,都60多了还跳槽呢,还跳去了国企,工资待遇都好得很。

所以,总结一下,国外生活平淡,但生活的中心就是生活本身。工作啊,带娃啊,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永远不会挤掉生活的位置。国内就辛苦一些,感觉生活本身的乐趣少一些,不是物质层面,是精神层面,各种压力太大。所以,不会回国。但看到今天中国的发展,我还是很高兴。

其实所有移民加拿大的人,都要在下面这几个问题中做选择:

1.回国赚大钱妻儿分居两地vs一家人在一起赚小钱

2.政治自由空气水vs社会地位工资收入

3.轻松愉快低密度教育vs高压高竞争高密度教育

4.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vs远离父母照顾不周

5.高速发展快节奏生机勃勃vs慢吞悠哉万年不变

6.浮躁焦虑机会多vs佛系和善机会少

选择其中一个的,未必因为这个选择完美无缺,也未必觉得另一个选择就毫无可取,都只是权衡罢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投资移民条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