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虞区坐公交车需要核酸吗?

4月5日下午17时,绍兴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4月4日20时35分和4月4日23时12分,上虞区在愿检尽检点先后检出10:1混采标本初筛阳性2份。接到报告后,市、区两级疫情防控组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将20名采样对象隔离观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信息核实、流行病学调查、单人单管采样复检,并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4月5日凌晨经单采单检彭某、魏某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专家组判定均为轻症。

确诊病例情况如下:彭某,货车驾驶员,工作单位为上虞菜鸟物流园区,现居住在曹娥街道,已完成三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日常工作主要为晚上由上虞菜鸟物流出发至市外送货,近14天内主要往返于杭州、上虞两地,曾与市外确诊病例李某有同时空暴露史。

魏某,货车驾驶员,工作单位为上嘉物流,现居住在崧厦街道,已完成三剂次新冠疫苗接种。该阳性感染者近14天内去过杭州,曾与市外确诊病例李某有同时空暴露史;4月3日,与彭某(1号病例)有相隔较近距离聊天史。

疫情发生后,市、区两级防控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立即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并对疫情涉及场所落实环境采样检测及消杀等措施。

一是开展流调溯源和管控。公安、公卫、工信“三公”联动,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截至4月5日15时,共追查到密接368人;次密接436人,目前市内密接次密接正在落实管控中。同时,及时公布两名阳性感染者行动轨迹,告知有时空交集人员及时向社区报告。市外74人已发协查函通知相关地区开展协查管控。

二是迅速开展核酸筛查。截至4月5日15时,密接者、次密接者已经检出结果528人,均为阴性。上虞区在“三区”范围内开展第一轮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共完成检测15119人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三是规范开展隔离治疗。目前两例阳性感染者已经通过负压救护车闭环转运至绍兴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并按照最新版国家诊疗方案,规范开展隔离治疗。

下一步绍兴市将根据国家、省防控要求,严格落实相应的防控的措施,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在省级专家指导下,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强化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者等中高风险人群闭环管控措施;进一步强化来绍返绍人员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的预警监测,确保疫情防控关口前移。

一、上虞区“三区”划分及具体管控措施如何,怎样做好“三区”内居民生活和就医保障?

上虞区把曹娥街道人民大道西段1728号鸿天工业园区(含人民大道西段1728号二侧营业房),曹娥街道菜鸟网络(浙江上虞园区),崧厦街道庙川村庙下29、30、31、32、34、35、37幢划为封控区。

把曹娥街道东至春潮路,南至鸿天工业园区南首小路,西至虞舜大道中段,北至人民大道西段;曹娥街道东至南北中心大段,南至孙曹公路,西至西二路(西南至道墟高速入口道路),北至北一路;以及崧厦街道庙川村划为管控区。

把曹娥街道东至兴业北路、东三路,南至杭甬铁路,西至虞舜大道中段,北至五星中路;曹娥街道东至杭甬运河,南至孙曹公路,西至西二路(西南至道墟高速入口道路),北至一号路;崧厦街道新下湖村、联胜村、杭郭村,夏丏尊小学划为防范区。

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硬隔离封控措施,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仅允许保障生活物资、医疗防护转运车辆(人员)进出,对因就医等紧急情况确需外出的人员落实闭环管理;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人不出管控区、严禁聚集”管控措施,仅开放生活保障场所,守好“小门”;防范区实行“非必要不出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控措施,非生活必需公共场所全部停止营业,从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其它公共场所按既往人流量的30%控制人数,企事业单位提倡线上办公。

就做好“三区”内居民生活和就医保障,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方面全力做好“三区”内居民生活保障

针对“三区”内居民的生活保障,多方组织保障防控区域生活物资,制定出台《关于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坚决做到保障供应和防控疫情“两手抓”。一是确保全区面上安全与供应,向商场、超市、餐饮企业、菜篮子基地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按照防疫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亮绿码、测温等防疫工作,同时加大相关生活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供应有序。二是全力保障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居民生活。封控区按照150元2天一户的标准实施精准配送,全方位畅通配送渠道,线下会同相关乡镇街道开展应急物资分发投放,线上通过微信群、网格员、小喇叭、告示栏等及时告知小区(村、楼栋)居民物资配送等地点及方式,将所需生活物资由志愿者送至每户人家门口,方便居民提取。

管控区按照居民生活保障需求,由网格员、志愿者、村社干部等提前一天登记居民所需生活物品及数量,第二天统一采购后由志愿者送至每户人家门口。

防范区按照“允许两天一户人家一人出门采购必需生活物资”的规定分发通行证,并规定外出时限,确保疫情防控和物资采购“两不误”。

另一方面全力做好“三区”内居民就医保障

在居民就医保障方面,对那些需要住院、急诊等急性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落实专人专车做到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医院,确保“三区”内居民群众及时就医。对那些需要购买药物但又在封控、管控、防范区的居民群众,我们在每个网格内安排了志愿者并开通了热线电话,由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由网格志愿者按需购买药品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二、绍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情况?

截至4月4日,全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17.25万剂次。其中458.6万成年人已完成全程免疫,为该年龄段常住人口的102.13%;343.46万人已完成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78.6%;28.40万12-17岁青少年完成全程接种,为该年龄段常住人口数的107.01%;40.17万3-11岁儿童已完成全程免疫,为该年龄段常住人口数的102.35%。

绍兴市已有104.79万名60周岁及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占该年龄段常住人口的87.99%;其中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已有9.14万接种第一剂次,占该年龄段常住人口的58.58%。

三、对货运司乘人员有什么有效的防控举措?

一是全面开展摸排和宣教。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组织开展对全市货运司乘人员的全面摸排,加强宣传教育,配合落实有关疫情防控措施;
二是全面加强核酸检测。仅在绍兴市内运营的货运司乘人员每2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往返绍兴市外人员的货运司乘人员在落实每2天一次核酸检测的基础上,每次在返绍高速道口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十大症状”,需佩戴口罩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三是切实加强小门防守。各高速道口加强对来绍返绍货运司乘人员的排查和健康管理,落实“查验行程码、健康码+测温”措施,开展落地“一车一管”核酸采样,并给予“已采样”凭证;全市各企业严格查验货运司乘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和“已采样”凭证。
四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因企业、货车货运司乘人员自身疫情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本土疫情传播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对有刻意隐瞒、伪造行程信息、核酸检测报告,逃避卡口检查的司乘人员,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从严从重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省市防控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当前实际,现对社会面管控措施调整如下:

一、抓紧抓实常态化核酸检测。全区居民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未按照规定开展的,在场所码页面进行弹窗提醒,不得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重点行业岗位人员按照规定检测频次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对未按照规定开展的,健康码赋黄码;在校师生每天抽检20%以上;加强重点环境、重点物品核酸检测。

二、守紧守好疫情防控大小门。守好防控大门,高速公路防疫服务站以及交通场站等场所要对所有来虞返虞车辆、人员开展“一扫一问三查”(扫“绍兴场所码”,询问旅居史,查看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证明),严格按要求落实核酸+抗原“落地检”,杜绝漏查漏管问题。守好防控小门,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应落实测温、扫“绍兴场所码”、查看核酸检测时间和“健康码+行程卡”、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绍兴场所码”扫码结果异常或体温异常人员禁止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行程卡带星号人员应提供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内。

三、主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仍是防控新冠肺炎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最简单的措施,接种新冠疫苗可显著降低人群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专家建议,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要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接种超过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请尽快接种加强针。

绍兴市上虞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告业务联系微信:上虞论坛—虞哥 sybbs0575

 欢迎抢占留言沙发,来撩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溪到上虞的公交车怎么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