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现金安全区域的相关规定?

二、现金管理 车站的现金,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设备和售票员收取的票款;二是票务备用金。对现金的使用和保管须在车站票务室设立安全区域,未经允许和授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金安全区域。 1.车站现金管理规定 (1)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严禁坐支票款和挪用票务备用金。 (2)严格执行“账实相符”的管理规定,严禁弄虚作假、虚报瞒报。 (3)票务备用金与票款实行分区管理,发生票务备用金误解行现象须立即上报票务部门。 (4)票务备用金交接、盘点时,如发生短款必须由责任人即时补齐。 2.现金安全区域相关规定 车站的现金只能存放在现金安全区域:车站票务室、客服中心、自动售票机和自动增值机钱箱中。 (二)票款管理 车站票款收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自动售票机发售单程票的收入、票务处理机发售单程票的收入、人工发售预制单程票的收入、自动增值机收取的充值收入、票务处理机上储值票的发售和充值收入、乘客事务处理产生的相关收入。 每日运营结束后,要对车站的票款收入进行清点,填写相关台账、录入系统,并将票款封装解行。票款收入须每日按时解行,不得在车站过夜保管。 (三)票务备用金管理 车站在现金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也就是每天的运营收入必须全部上交。为了应对车站自动售票机和客服中心的找零事宜,车站特别配备一定数额的票务备用金,循环使用。票务备用金严格控制使用范围,仅用于以下特殊用途: 1.车站的自动售票机找零。 2.乘客兑零及一般的乘客事务处理退款。 3.特殊情况下的退票,如因车站原因清客或疏散。 用于车站自动售票机找零的备用金,在每日运营前加入自动售票机,在运营中根据消耗情况进行补充,每日运营结束时进行回收。 用于乘客兑零的备用金在使用过程中情况与自动售票机的情况类似。备用金数额不会发生变化,但形式则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零钞变为面额较大的纸币。售票员结算时,要将这部分备用金与票款分开计算。 在用于规定情况下的乘客事务处理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退票时,票务备用金用于对外支付,金额将会减少,所以要求乘客事务处理时必须填写相关表单,并由乘客、车站经手人员、审核人员进行签字确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车站的票务备用金数额会不断减少,需要定期对车站减少的票务备用金进行核销和补充。 三、票务统计分析 票务统计分析工作主要围绕客流指标、车票指标和设备指标来进行,了解车站客流、车票使用的特点以及设备稳定性情况,以便于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服务乘客,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 (一)客流指标 客流指标包括:单站客流量和线路客流量。 (二)车票指标 车票指标主要包括储值票使用率、单程票使用率和单程票流失率等。 (三)设备指标 设备指标分为设备故障率和设备可靠度。 四、运营模式 AFC系统运营模式包括:正常运行模式、降级运行模式和紧急放行模式。 (一)正常运行模式 正常运行模式是指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进行正常的售票、检票,补票等处理,是系统的默认模式,该模式下对车票进行全部的有效性检验。 (二)降级运行模式 降级运行模式是指因机器故障或者检票设备能力严重不足时采用的模式,在该模式下,车站要加派人手尽快组织乘客进站或出站。 降级运行模式又可分为进站次序免检模式、出站次序免检模式和车票免检模式。 (三)紧急放行模式 在运营过程中,当车站或列车发生火灾、爆炸等危及乘客和工作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需要乘客紧急撤离车站时,启用紧急放行模式。 第四节 车站票务事务处理 车站日常的票务服务,除了正常的车票发售和储值票充值外,还要处理人为或设备等因素引发的异常票务事务。 一、储值票事务处理 乘客持储值票进、出站,如果出现刷卡后无法进站或出站的情况,可以根据乘客所处位置是在付费区内还是付费区外分别予以处理。 (一)乘客在非付费区 持储值票的乘客无法入闸,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车票无效或已有入站标志。 1.车票无效 处理方法:乘客须到发卡单位的办理点去进行更换处理。车站人员向乘客解释这张储值票已经无效,乘客需要去发卡单位的办理点进行处理,建议乘客暂时购买单程票完成当次出行。 2.已有入站标志 处理方法:经票务处理机检验,车票显示“已入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上次出站时,未能扣取相应费用,车票一直处于“已入站”状态;二是由于闸机故障,刷卡后闸机未予放行;三是由于乘客使用不当,刷卡后未及时入站。 对于第一种情况,经询问乘客扣取相应车费后予以更新;对于第二、三种情况,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