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股权回购纠纷律师哪家好?

1843次阅读 华律网整理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7×24小时在线服务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一些的成立和解散,难免都会涉及到一些的划分的相关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是会产生纠纷的,对于产生的股权纠纷如果不能自己解决的话,通常是通过律师来进行解决的。当然律师会有相应的服务项目和收费的。那么公司股权纠纷律师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是什么,下面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解答。

公司股权纠纷律师处理费用的相关内容

按照律师办理法律事务的计费工作时间确定费用,办理法律事务需要一名以上律师的,可按实际办理人数累加计收。

收费标准为:50元--1000元/小时。可在此范围内根据律师的执业年限、职称级别、业务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确定具体收费。

按照办理一宗法律事务、咨询一次法律事务或代写、制作一件法律文书所收取的费用。

收取标准为:比较复杂的法律事务咨询,律师事务所可与当事人协商收费,但最高不得超过1000元。

是指律师事务所在受理业务时,委托人事先不支付费用,而在协议中约定业务收费与服务结果挂钩,律师事务所承担可能难以足额收取服务费用的风险,先期委派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行为。根据物价部门规定,律师事务所在进行风险代理时,按照不超过案件标的额30%的标准,与委托人协商确定收费数额与方式。

1.不涉及财产关系:50元—1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100元—300元/件

比较复杂的法律事务咨询,可以与当事人协商收费,但最高不超过1000元。

1.代写诉讼文书:50元—200元/件

2.制作法律事务文书:200元—2000元/件。

比较复杂的法律事务文书,可以在标准以上与当事人协商收费,但最高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倍。

5.担任刑事自诉案件的原告或案件被害人的代理人的:

遇到案情复杂或影响重大的案件,可以在标准以上与当事人协商收费,但最高不得超过规定标准的5倍。

(四)代理民事、行政案件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行政案件:500元—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行政案件依照争议标的在规定的比例幅度内分段累计收费;

案情复杂或影响重大的案件,可以在标准以上与当事人协商收费,但最高不得超过规定标准的3倍。

(五)代理案件按照民事、行政案件的标准收费。

(六)担任法律顾问、办理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专项法律顾问、办理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收费标准由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协商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律师是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对于不同案件,律师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收费标准。对于公司股权纠纷的案件,律师可以代写法律文书,解答法律咨询和代理民事、行政案件等等,不同的事项有不同的收费标准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华律网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联系删除。

文章涵盖面广,如果您需要针对性解答,请继续咨询我并描述自身情况,24小时在线。

没有找到答案?推荐极速咨询专业律师

3分钟极速响应 专家律师分析指导

你好,股权继承确实存在诸多法律风险点。我们是专注于婚姻家事的专业律师,做过众多遗产纠纷案件。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

上海段和段(济南)律师事务所

诉讼策略指引之股权回购纠纷(一)

  诉讼策略指引之股权回购纠纷(一)

  股份回购纠纷,即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理解与适用》(以下简称《案由规定》),系异议股东行使股份收购请求权时产生的纠纷。该类纠纷因其自2014年开始大量增加而引发关注。我们通过对2017年2月1日之前在威科先行网公布的345份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该类纠纷的争点,概括法院的裁判规律、裁判观点,希望能在诉讼策略上起到提示作用,并与相关人士探讨,共同提高。

  在该345份裁判文书中,有判决书141份,裁定书200份,调解书1份,其他文书2份(保全、执行通知书)。其中141份判决书中,还应剔除3份归类错误的其他案由的判决书。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是138份判决书及200份裁定书。

  第一部分 数据分析研究

  一、时间和地域分布

  从时间上来说,该类型纠纷在2001年至2012年仅有6例,2013年有17例,2014年却激增到92例,2015年变化不大,为89例,2016年增加到139例;2014年以来的案件增长率分别为441%、-3%和56.2%。

  与其他经济纠纷的地域分布特点类似,该类纠纷也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华东地区除江西省外,其余五省一市的案件数量占据了全国的前五位。其中江苏64件、上海54件、福建45件、山东24件、浙江18件。

  该类纠纷的时间和地域分布情况详见图1、图2。

  图1 股份回购纠纷年增长趋势图

  图2 股份回购纠纷地域分布图

  二、判决、裁定情况

  在138份判决书中,一审判决有82例,二审判决有56例,二审判决并非一一对应于一审判决。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案由规定》,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纠纷的原告应是股东,被告应是公司。而在我们研究的138份判例中,有3份是股东要求其他股东履行回购协议的判例(一审2例,二审1例),而这类纠纷实质上并不属于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纠纷。所以,对这几个案例,我们并未纳入统计分析范围。

  一审中原告(股东)的主体情况包括自然人72例、法人4例和合伙企业4例。具体情况详见图3。原告均为股东或死亡股东的继承人。

  图3 一审原告主体情况

  二审中,股东上诉的有46例,公司上诉的8例,二者均上诉的1例。多是股东对一审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或者判决的收购价格不服而上诉。具体情况详见图4。

  图4 二审上诉人主体情况

  处理该类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公司法》第74条、第142条的规定。其中第74条是针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第142条是针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在135个判例中,被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仅有5例,其余均为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情况详见图5。

  图5 一审被告主体情况

  一审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有44例,部分支持(支持原告要求公司收购股份的诉讼请求,但未支持原告要求的收购价格)的有4例,驳回的有32例。原告必须要证明股份回购条件已经成就。要求公司履行协议的需证明公司与股东之间就股份回购达成的约定情况;主张适用法定情形的,要从股东身份、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三方面证明股份回购条件已经成就。从案例的实际情况看,在三种法定情形中,原告与法院最后认定结果容易产生分歧的是“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一项中,对“主要财产”的理解,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具体情况详见图6。

  图6 股份回购纠纷一审结果概览

  在公开的55个二审判例中,有7例改判,其中2例是由一审法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改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其余的5例均针对公司收购价格进行了改判,对原告要求公司收购股份的基本诉讼请求仍然是维持的;另外48例二审判决均维持了原一审判决。在这48份案例中,维持一审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有20例,维持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有28例。可见此类案件绝对改判率是比较低的,即使改判,也多就收购价格进行改判,很少出现反转性改判。具体情况详见图7。

  图7 股份回购纠纷二审结果概览

  在200份裁定书中,撤销一审裁定、指令审理的裁定1例,中止裁定2例,移送管辖裁定4例,保全裁定5例,执行裁定7例,发回重审裁定15例,撤诉裁定73例,驳回裁定93例。具体情况详见图8。

  图8 裁定适用情况图

  在93例驳回裁定中,从驳回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类:涉及管辖权异议被驳回的45例,驳回对判决书的再审申请的17例,因不属于法院管辖范围的10例,因主体不适格(原告不具备股东身份)被驳回起诉的10例,因无被告地址不明4例,因已过除斥期间而被驳回的2例,因前置条件不满足(未开股东会或形成决议)被驳回的3例,驳回复议申请1例,不受理反诉的裁定1例。具体情况详见图9。

  图9 驳回原因概览

  三、 主要争议焦点

  根据《公司法》第74条,股东提起该类诉讼的事由包括:1、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在实践中,股东据以起诉的事由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以下几类:双方对股份收购价格产生不能达成一致,股东要求公司按照协议(对赌协议除外)、章程、内部规定、股东会决议等自治文件收购股份,要求履行对赌协议,其他(例如辞职、认为公司侵犯自身权利等)。具体情况详见图10。(135份判例中,要求公司履行自治文件的58例,反对延长营业期限的26例,反对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23例,反对公司不分配利润的9例,要求公司履行对赌协议的8例,因对合理价格产生争议起诉的6例,其他事由5例)。

  图10 股东起诉原因类型图

  通过对判决书的分析,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争议焦点:

  1、股东身份的争议;

  2、承诺、协议、规定、决议、章程等自治协议的效力,即公司是否只能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法定事由收购股份;

  3、合理收购价格的确定方法;

  4、如何认定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行为;

  5、原告可否要求公司收购部分股份;

  法院对上述焦点问题的态度,我们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经济案件律师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