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一家可口可乐加工厂怎么开?

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绿灯”!

南都记者注意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于近日发布《2020年4月27日-5月3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以下简称《列表》),《列表》显示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已在今年4月29日审结。

对于该消息,蒙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蒙牛和可口可乐似乎是要建合资公司,但其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可口可乐方面则回应南都记者称,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书》,获准新设合营企业,在国内生产并销售低温奶产品。

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还透露称,蒙牛和可口可乐新设的合营企业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其表示新设的合营企业将充分利用投资双方在乳制品研发、乳业加工技术、品牌影响力、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

“双方品牌性、渠道、资金和资本能力都很强,双方合作以后肯定要做低温奶”,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评价道,其分析称,就可口可乐来讲,其低温线产品线并不强,有发展的必要;就蒙牛来讲,近四年其发展重点本就在低温奶。

根据新希望乳业联合头条指数、综合尼尔森、凯度消费者指数于2019年9月17日发布的《2019年新鲜生活白皮书》,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低温鲜奶销售额增幅为19.5%,市场渗透率达33.6%。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断有乳企进军低温奶市场。南都记者注意到,伊利和蒙牛在2018年分别推出“百格特”巴氏鲜奶品牌和每日鲜语品牌,而低温奶龙头企业光明乳业则在2019年推出优倍浓醇鲜牛奶等新品,2019年恒天然旗下安佳品牌推出自由品牌鲜奶,正式进入国内低温鲜奶市场。广东本地乳企燕塘、风行、香满楼、晨光、光明等也都纷纷推出低温奶产品。

但宋亮指出,低温奶市场前景虽然很好,但要打开低温奶市场,还需要迈过多道坎儿。“首先,要迈过奶源地的坎儿,其次是渠道的坎儿,还有就是三四线市场对低温奶接触度的坎儿”,其分析称。

“蒙牛和可口可乐都是快消品公司,双方的合作,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宋亮还分析称,搭上可口可乐这个班车,有利于蒙牛将自己打造为国际知名大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曲线进入国际市场。

南都记者 钱小莉 马建忠 实习生 余佩掀

做为一个员工,在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啥?

那就是买了百事可乐并被发现。否则有可能丢掉工作。

的员工不能喝百事可乐?5月13日,美国《纽约邮报》报道称,一名自称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迈克·史密斯在问答网站Quora上分享了公司要求员工签署的秘密协议。

这个秘密协议暗藏巨大陷阱。

他写道:“在被聘用后,员工就和可口可乐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声明其不会购买或消费任何竞争对手的产品,否则将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针对此事,有网友打趣道:“现在,我想象着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在商店外徘徊,试图让别人为他们买百事可乐的样子,就像一个想买酒的少年一样。”除了不能喝竞争对手的饮品,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些其他规则也存在不少争议。

该公司一名前员工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们制定了一个非常严格的考勤政策。如果你生病了必须提前48小时请病假,否则就要面临处罚。谁能提前48小时知道自己要感冒了?”

针对此举,网友表示“格局小了,不喝竞品,怎么做到知己知彼?”不过,也有网友指出“上班时间喝对手的饮料,这是过分了啊!”

  穿个世界杯的马甲,就不认识你啦?

  时下,各大啤酒、饮料、瓶装水公司已经纷纷摩拳擦掌,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准备,都希望在今年的三大热点――世博、亚运、世界杯中大显身手一番。

  各大一线品牌自有独门高招:可口可乐是世界杯的赞助商,与FIFA合作,将在全球86个国家进行巡展,通过促销活动,让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亲眼看到“大力神杯”。这可说是很轰动的事件营销了,自然钱也不会少花。

  但老冤家百事怎么办呢?只好沿用一贯的“剑走偏锋”,不是有“非奥运营销”吗?一样好使!于是乎,堂而皇之地把足球巨星卡卡印在罐体,谁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世界杯赞助商?

  赚足眼球的同时,为了对付可口可乐,自然又少不了“开盖有奖”。在长沙分公司,它的口号是“酷爽足球,揭盖劲赢”――自即日起至2010年7月31日,凭印有夺冠国家名称的瓶盖(拉环),再加上“冠军”字样的瓶盖或拉环,即可获得2010元现金奖,其余二等奖为“再来一罐”。

  且不说对于几十亿罐的销量,总中奖率只有区区10%,单说这个创意,算得上是煞费苦心,因为这个开盖有奖活动还得蛮有“技术含量”:你想啊,这参赛的32支球队,虽说历史上得过冠军的也就是只有10来支队,可这足球是圆的,你还真保不齐有哪个贼黑贼黑的黑马坚持到最后,所以,哪个队印制多少盖可得好好算算。比如百事长沙分公司,9000万罐,有250个一等奖,如何控制呢?

  我们不是百事的市场部,可稍加分析也弄个八九不离十:兑奖不是要有“冠军”盖么?我就只印250个;至于什么巴西、德国、英格兰、意大利的“国家盖”,就看印刷工人的心情吧,他想印多少,就让他印多少,你什么黑马不黑马跟我其实没多大关系。

  你说,我一夏天喝个几十瓶(罐),还得把不同队的盖(拉环)至少保留一个,因为不知谁会是冠军呀;然后,还得望眼欲穿地等待那“冠军”盖。最后会怎样呢?可能几十万人猜中了冠军队,也有盖子,可没有“冠军”盖,也是白忙活一场。

  你是不是觉得有上当之感?那干吗还要猜呢,直接投放250个“冠军”盖,谁拿到谁就中大奖不就得了?唉,这就叫“创意”:弄那么简单,哪有什么创意?怎么和世界杯紧密联系?

  都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可这年头,消费者也不傻。不过,这还算是有技术含量的。再看人家康师傅冰红茶,多大的量,懒得动脑子了,还琢磨什么世界杯、世博会,当然估计内部也没少讨论,最后你猜怎么着?还是一句话,绝对雷到众位看官:“再来一瓶”!

  又来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呀!

  开盖有奖是如何炼成的?

  可能很多读者说了,你怎么跟唐僧似的,磨磨唧唧,想说什么呀?噢,对了,悟空,为师想说,旺季来临,众多厂家都在挖空心思,为旺季促销绞尽脑汁,什么开盖有奖、盖中寻宝、盖盖惊喜……花样繁多,实质一样。但是,效果到底会有多少呢?

  前些年,开盖有奖可是火了几年,奖品花样繁多,什么彩电空调,什么出国旅游,什么笔记本电脑……只要不高于5000元的上限,你就可劲想吧!众多快消行业,尤以啤酒饮料为甚。单瓶价格不高,销售量巨大,所以大家纷纷比拼谁的奖多、谁的奖大、谁家出新、谁家出奇。其结果呢?在热闹一阵子以后,消费者慢慢疲劳。您要是营销人员,下面的场景应该不会陌生:

  已经是晚上8点了,可啤酒企业L公司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销售总监、大区经理、市场部经理、策划人员等饿着肚子,已经吵吵了几个小时。市场部新来的T经理提出:今年的开盖有奖活动不做了,老板让改改形式。可几个销售经理早炸了窝:

  “什么?不做了?那做什么?”

  “不做促销,销量掉下来谁负责?”

  “你不做,别人做,渠道谁还愿卖我们的产品?”

  “经销商不得疯了?”

  T经理脑袋都大了。他刚到这家企业不到一年。以前这家企业年年无一例外地做什么“大瓶促销”,什么“盖中寻宝”等等,已经成了习惯。老板也很想改变,交给他的任务就是看能否取消这种开盖有奖,因为老板听说中奖瓶盖大都被服务员开走了,消费者也不是特别感冒。更重要的是,花了那么多钱做促销,结果去年销量还下滑严重。T经理本来雄心勃勃,谁知刚一说,就被销售七嘴八舌地打击了一顿。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T经理冥思苦想了几天,虽然也有一些好主意,可刚提出来,立即遭到以销售总监为首的整个销售团队的反对。说来说去,最后就一句话:“不做,行!但销量下滑你负责。”

  好家伙,这责任谁负得了呀!商量来商量去,老板也为难:做吧?效果不一定好,还得花上百万的推广费用;不做?现在市场竞争惨烈,谁知道会怎样?先说这批销售的骄兵悍将就没法摆平。嗨,咬牙做吧!老套路:“开盖中大奖”!于是催着市场部赶紧拿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口可乐加盟代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