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边境五道防线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意义

史东海 德衡律师集团合伙人 国际贸易业务中心副总监 海关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靳阳 资深缉私法律专家

杜鹏 德衡律师集团合伙人 山东德衡(西海岸)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 所海关业务二部主任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海关法律师持续关注边民互市贸易的政策、法律及现实问题。即日起陆续推出边民互市贸易系列研究文章。

边民互市怎么就和走私纠缠不清了?

从1984年起步到2020年,“边民互市”走过了36年。

它造就了一批兴边富民的产业明星,但也一度和“走私犯罪”难舍难分,一系列边贸走私案爆出,一批批业内人员被送往监狱,一个越来越大的“边贸困局”逐渐浮现。

德和衡海关法团队一直深入关注“边民互市”法律问题。我们将通过此文,从源头开始理清边民互市这36年的苦辣酸甜。

第一,什么是边民互市?

边民在我国边境地区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在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集市上,针对生活用品,进行单人单日不超过8000元的贸易活动。

第二,我国对于边民互市都有什么规定?

国家层面最新的规定是1996年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

第三,边民互市真的帮助边区人民脱贫致富了吗?

36年来,极大促进了边区经济发展。

第四,海关对于边民互市是什么样的态度?

规范管理+便利通关;鼓励发展+严打走私。

第五,边民互市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合规经营+完善立法+合理执法+正确引导。

一、什么是“边民互市”?

目前,各行业都在积极复工复产。各地边贸口岸也在陆续恢复。

2020年2月26日,边贸大省广西下发《关于全面恢复边民互市贸易的通知》。云南省的19个边民互市市场,也已于2月28日全部复市…

边贸口岸恢复是在恢复什么?边贸市场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贸易方式?

答案就是,边民互市贸易。

以桂越边境为例,两国相邻,自古以来经济交往甚密。公元1084年,中越两国首次勘定边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边境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在越桂边境出现了贸易场所。

所谓“大凡国土相连的国家,不管政治界线为如何划分,此二国民间之贸易交通,当然会发生的......惟限于为边界住民之必需品,给与减兑,边界贸易,免而不争,亦是常有之事。”[i]晚清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开放广西龙州等通商口岸,桂越边境的互市贸易随之发展起来,每逢赶圩日(“圩”即集市),中越边民纷纷至圩场交易货物。这就是边民互市的起源。

桂越边境的互市直到解放前夕才沉寂下来。直至1984年,边民互市恢复。那么,现代意义上的边民互市到底是什么?

我国的边民互市贸易,是“边民在我国边境地区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在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集市上进行的不超过规定的金额限制的一种商品交换活动。”[ii]

边民互市贸易,还是一种海关监管方式。在海关总署发布的《贸易方式代码表》中,边民互市贸易属于最后一种“其他”,代码为9900。

边民互市促经济,边境绽开贸易花

边民互市贸易已经成为边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84年到现在36年间,边民互市贸易在稳定边境治安,促进边疆经济发展,尤其是助力边境贫困县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云南、广西、西藏这些边陲地区来说,互市贸易一直都是兴边富民、发展经济的重点产业。

1、边民互市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边境贸易成为推动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对外开放、兴边富民的重要抓手。

国务院《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指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外睦邻友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而边民互市就是兴边富民的重要举措之一。

2、边民互市在各边区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内蒙、新疆、西藏、广西、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8个陆路边境省份中存在边民互市贸易。经过36年的发展,已经有数以百计的边贸互市点。其中,边贸大省广西有25个国家级口岸,26个边民互市点;云南省有24个国家级口岸,19个边民互市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口岸做边贸。2019年,云南省互市贸易进出口总额272亿元,互市贸易同比增长12.8%,互市贸易占全省外贸额比重11.7%。[i]2018年,广西省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541.5亿元,占全省外贸额比重13.2%。[ii]

边民互市36年,还涌现出了许多特色地域模式。

欣欣向荣下,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地方保护和区域间的不正当竞争。一些边贸市县为了争抢货源和客流量,采取暗补免税额、降低边民管理费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这种地区之间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完全以本区内的互市贸易额为导向,不仅仅给海关的规范管理造成困难,也违背了边民互市政策的初衷。

二是商品质量之殇。侵权商品、假冒伪劣商品新闻时时爆出。边民互市贸易商品以日用杂货为主,不法商人采取伪、瞒报、藏匿等方式,进出侵权商品、不合格商品,抹黑了边民互市商品的市场形象。

三是边民互市贸易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假借边民互市走私时有发生,走私大案不断爆出,甚至形成了“边民互市”困局,严重影响了政策推动和行业发展。

二、边民互市的“游戏规则”

这些年来国家层面法规政策如何演进?

笔者通过下表,将1984年至今国家层面出台的法规、政策进行详细梳理。

自1984年开始,国家层面对于边民互市的发展一直是鼓励、支持的态度,1996年出台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首次对于边民互市的开展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此后并未对根本性问题进行修订,而是通过限额的调高来体现对于互市贸易的支持。

近年来,多有声音指出国家层面对于边民互市的立法滞后,导致各地各行其道,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

2019年12月4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在记者会中表示,国家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首先是要调整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功能定位,鼓励其多元化发展。为此,国家将采取多方面措施,比如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应,也表明国家层面始终关注边民互市发展的态度。

从300到8000,政策演进的过程中,最明显的就是限额的变化。

1991年-1998年,边民互市贸易刚刚兴起的时期,国家大力支持促进边贸发展,所以对于额度不断放宽。而自2008年至今12年来额度未进行调整,综合考虑近30年来人民币购买力的下降,可以看出,在边民互市贸易发展逐渐成熟以后,国家已经不再通过简单的调高免税限额来促进行业发展,而是开始引导行业规范合规发展。

边民互市的贸易流程是什么样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对边境贸易有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解读。笔者根据海关权威解读,将边民参与贸易的流程进行了梳理[i]:

游戏规则中有几条红线:

一是主体只能是边民,持有可证明边民身份有效证件的我国公民和对方国家公民才可以参与边民互市,任何的企业、公司或者其他组织都不行。

二是商品仅限生活用品。

三是互市商品在限额内免税:

≤8000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8000 ---对超出部分按照规定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边民互市是边区重点发展的贸易形式,所以各边区政府纷纷对如何开展边民互市作出具体的规定,但是也有的省份立法存在滞后。在此笔者仅列举几个重点地区的政策予以说明:

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管理规定》对边民带进境商品的种类等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取消边民互市进口的商品必须原产于越南的规定,只要是以满足边民生活需要为目的,均能享受互市贸易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此前国务院和海关总署法规没有第三国商品不予免税的规定,广西的规定曾经成为此后案件中指控走私的重要依据,广西政府关注到这个问题,主动修改了相关规定。

此外,此前边民每人每日不得同时带进限额、限量管理两类商品。如今边民每人每日可带进限额、限量两类商品,总价值不超过免税额度即可。《规定》的出台极大推动了边境贸易转型升级。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边民互市贸易区管理办法》,在互贸区的设立、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边民也可成立边民互市合作社或互助组,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合作互助形式开展互市贸易,同时允许互市产品区外落地加工。

边贸大省云南,仅仅于1997年出台《云南省边民互市贸易进口税收管理的暂行办法》,至今未确立省级层面对于边民互市贸易的全面规定。2013年7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刊登文章,指出云南是全国唯一没有出台边民互市管理办法的沿边省份。

三、边民互市,海关怎么管?

目前我国在8个省份的边民互市贸易,分别由呼和浩特、满洲里、乌鲁木齐、拉萨、南宁、昆明、哈尔滨、长春、大连等 9 个直属海关负责辖区内边民互市贸易海关行政执法工作。各互市点的隶属海关则是边民互市监管的第一线。

加强正面引导,推行智慧监管

多年来,海关总署一直通过加强正面监管、推行智慧监管,积极推动边民互市的规范化发展。2020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中,海关总署明确指出,要推进物流监控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广旅检“无感通关”等通关模式,规范边民互市贸易监管。

自2015年以来,海关总署副署长、副司长等领导纷纷到基层边民互市点调研,了解互市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遇到的困难,针对性的予以推进解决。

为进一步规范边民互市贸易监管,优化作业流程,实现互市监管信息统一,2019年5月,海关总署选取全国9个直属海关作为试点,推动全国统一版边民互市贸易信息化系统的运行。

积极响应海关总署的号召,近年来各直属、隶属海关也纷纷推出针对边民互市的利好政策:

如,昆明海关对于实施纸质报关和无纸化通关的边民互市点进行分别管理,实施无纸化通关作业的边民互市点,中方边民指纹、人脸等身份信息由地方主管部门采集并确认,边民携运商品进出边民互市贸易点,由本人通过边民互市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自主申报,极大提高通关效率。

如,2016年以来,满洲里互贸区陆续投入一千余万元,创新性打造了满洲里市中俄互市贸易信息化系统,设立了统一结算中心,该信息化系统当年即被海关总署作为推动全国版互市贸易管理系统建设的蓝本。2019年6月1日满洲里海关率先通过端口对接方式接入海关总署服务子系统,成为全国首家接入该系统的互市贸易区。

严格打私力度,清洁贸易环境

在不断对边民加强正面引导,为互市提供通关便利同时,海关也在一直加强对假借边民互市走私的打击力度。查阅公开报道,一系列边贸走私大案、要案频发。

从2002年湛江海关查获边民互市走私第一案——广西边境“特大团伙走私腰果案”以来,每年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隶属海关都发动一轮轮专项打私行动。

2018年1月,福州海关成功破获福建安信实业有限公司等走私巴沙鱼系列案件,一举摧毁走私团伙5个,抓获涉案人员38名,查证走私巴沙鱼柳等冻水产品4.1万吨,案值6.4亿元人民币,斩断了一条由越南经广西边境至全国多地市的假借边民互市走私冻水产品链条。

从2002年湛江海关查获边民互市走私第一案——广西边境“特大团伙走私腰果案”以来,每年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隶属海关都发动一轮轮专项打私行动。

2018年1月,福州海关成功破获福建安信实业有限公司等走私巴沙鱼系列案件,一举摧毁走私团伙5个,抓获涉案人员38名,查证走私巴沙鱼柳等冻水产品4.1万吨,案值6.4亿元人民币,斩断了一条由越南经广西边境至全国多地市的假借边民互市走私冻水产品链条。

四、已判决的边贸走私案揭示了什么信息?

经利用相关案例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共检索得2016年至2019年利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一般贸易货物的走私案例69件。根据笔者的研究分析,发现以上案件呈现出几个特点:

边民互市走私容易与冻水产品、农副产品和食品相关联

笔者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此类案件都与冻水产品相关,共有40起案件;少部分案件与农副产品及食品(如干果)相关,共有19起;还有10起案件是走私皮革类货物。

笔者通过分析近四年的边民互市走私类案件,发现边民互市贸易涉及货主、代理进口企业、边民、境外配合的企业等多方主体,涉案人数众多。在这69起案件中所涉及到的犯罪单位性质各不相同。被定罪的被告单位共有58家。具体性质见下图:

货主在幕后操控,与走私货物做到“人货分离”,而受雇人员与雇主之间使用化名、单线联系的方式,造成货主、幕后老板等成为漏网之鱼,风声一过,再继续作案,使得走私犯罪屡禁不绝。正是由于各方主体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为一批批进口货物戴上了逃避海关监管的隐形衣、扣上了边民互市政策的福利帽。

笔者研究发现,在近四年的边民互市走私普通货物类案件中,货物的原产地和运输流程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从货物进口国利用边民互市政策直接将货物走私入境,此类案件共有34起。

第二种是从第三国订购货物后转运至越南,此类案件共计24起,犯罪流程是先安排专人从第三国采购货物(如美国)并转运至越南,再委托通关公司和物流公司将货物运至中越边境边贸互市区,并伪报成越南产货物,以边民互市贸易方式免税进口至国内销售。

不论是从货物进口国直接将货物走私入境,还是先从第三国订购货物转运至越南再通关入境,都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边民互市类走私案件通常会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案中,偷逃税额是影响量刑的最重要因素。就69份判决的情况来看,偷逃应缴税款数额500万元以上的38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23件。偷逃税额最高的是(2018)闽09刑初18号判决中,被告人福建省某实业有限公司,涉嫌偷逃税款人民币一亿六千六百九十余万元。

被定罪的被告单位42家,被告人193人,其中被判处十年(含)以上有期徒刑的32人,被判处五年(含)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30人,重刑率为34.5%。判刑最重的(2016)粤01刑初345号判决中被告人柯某因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被广州中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10万元。

在海关长期以来的严厉执法之下,2019年的边贸类走私案件数量已经较前几年有大幅下降,各打击走私的专项行动取得良好的成果。但是由于边境地区的基层海关人力资源短缺,口岸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许多口岸缺乏完备的通关设施,导致现场监管混乱,执法难度加大。

2、边民的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省市的边境村庄几乎都存在边民在走私车辆经过的检查站附近修建小路并设卡收取过路费的情况。部分边民还主动加入走私犯罪团伙帮助运输走私货物、监视执法部门等,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笔者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边境地区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贫乏,因此边民们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导致法制观念淡薄,对走私犯罪的法律制裁没有敬畏之心,。

而在客观因素方面,由于边境地区经济基础较薄弱,边境居民生活水平较低,部分边民将参与走私作为发家致富的手段,因此形成了屡禁不止的群体性走私局面。

3、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

边境地区的政府一直以来都将边民互市贸易作为“兴边富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大力宣传,积极鼓励通过边民互市发展对外贸易和物流业,这一方面确实促进了地方就业和经济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过于重视经济指标和GDP增长率,忽视市场自由度、社会分配的公平度的管理风格也使得边民互市贸易开放地区成为税收政策“洼地”。

实践中,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货物的企业因税收成本高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忽视合规风险,转而通过边民互市贸易途径进口货物,使得互市逃税成为市场潜规则,这无疑加剧了此类案件的爆发。

五、对于边民互市,有哪些声音?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留下的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边民互市,早已经引发了包括新闻媒体、律师、学者、法官在内的各界关注。

“企业利用边民的身份进口货物到底是不是走私”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根据上文分析,很多法官认为这种行为将本应属于一般贸易的货物拆散,伪报贸易方式,偷逃税款,应当认定为走私。但是,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虞伟华法官在其文章《走私罪的“口袋化”与民营经济保护》中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进口的货物并没有逃避海关查验,只是逃避了缴税而已,不应定性为走私。

2019年11月,头部媒体《南方周末》发表题为《边贸,还是走私?缉私与扶贫撕扯广西小城》的文章,从轰动一时的赞美实业走私案切入,直面打击走私犯罪与兴边富民政策的矛盾。

律师直接参与走私犯罪辩护,对这一问题也有自己的考量,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海关与国际贸易团队史东海律师、龚卓律师持续关注边贸走私,发表文章《何去何从?水产行业的边贸走私困局》、《2020年代,对打击走私理念、政策、法规的新期待》,呼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及相关行业共同努力,让边民互市贸易真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走出“政府积极鼓励、海关严厉打击”的政策困局。

不仅仅是对于边民互市走私的探讨,对于如何规范边民互市,促进经济发展,各界也持续关注。

云南金水河海关副关长车义元发表文章《云南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发展问题探究》,分析当前云南省边民互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吉隆县委副书记、县长、口岸管委会主任胡红提出,2019年,吉隆县将充分发挥边贸协会的作用,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边境互市贸易,让广大群众“发上边贸财”。

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欣喜的看到各界对于边民互市的关注,正是这种有益的探讨,才能够推动边民互市的规范化发展。

六、完善边民互市,方法在哪里?

规范边民互市,营造法制化边贸模式需要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各界都需要正视富边兴民与走私之殇的矛盾,既回归政策本源,又要对新模式、新情况、新问题做新研究、新规范。

1、首先要解决好对争议问题的评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其他贸易,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新型贸易方式。”2019年12月,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该意见发表谈话表示,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首先是要调整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功能定位,鼓励其多元化发展。

边民互市发展36年,随着各地的发展,涌现出许多特色地方模式,而这些创新模式都面临着法律评价问题。

如,通过边民互助的形式共享集中免税额度性质如何认定,是否违反了每人每日8000元的限额标准?

边贸加落地加工模式中,边民将互市进口的商品销售给边区当地的加工企业,是否违反了“仅限生活用品”的限制,收购商品的企业是否构成走私?

海关总署《关于明确边民互市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已经明确“边民互市贸易税收政策仅适用于毗邻国商品,不适用非毗邻第三国商品”,那么将第三国商品通过互市进口后在当地加工的行为是否确属走私?

在这些问题不明确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对边民和企业参与贸易的引导应客观慎重,避免出现政策陷阱。

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相关法律时对于争议比较大的问题进行明确,对于已判决的案件中存在的争议也进行适当的回应,以起到法律定分止争的基本作用。

在立法没有修改之前,可以适当出台一些临时性的规章,对于现存问题进行规制。

2、其次,还需要解决好法出多头的问题。

当前,关于边贸的各项政策从国家到省、到市区都有,内容上一是鼓励发展类的,二是规范管理类的、三是明确操作类的。这当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和不一致。也会让从业者产生困惑。

政府的鼓励政策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之间、各地自设政策和国家层面的原则性要求之间、都需要更好的统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政府鼓励、执法机关打击、企业不服、边民不理解”的“边贸困局”。

而,破局之法就是国家层面统筹关于边民互市的立法,各监管机关、各地政府,在政策制定中,要更多考虑相互之间的统筹,政令统一,定分止争。

地方政府宜客观合理的引导

地方政府应当统筹考虑行业健康合规问题与发展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切以效益为导向。

同时,组建地方边贸协会,通过行业对边民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普法宣传,发挥行业自律性和自主性。

地方政府还应该主动牵头代表行业、企业、边民与监管部门进行良性的沟通和磋商。共同促进边民互市健康合规发展。

各级海关应当加强正面监管和事后打私的统筹协调,强化正面监管,加强边民的合规意识。应当加大对边贸法规的宣传力度,与地方政府统筹宣传思路,开展针对性的普法。

本着宽严相济的原则,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对一些存在一定争议的问题,给与行业和企业、人员以主动自律、主动纠错的机会。地方政府应当时刻关注合规问题,监管部门也要同时考虑到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企业自身合规经营,敬畏法律红线

企业应当熟知法律,敬畏规则,红线坚决不能碰。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机构,听取合规建议。

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积极通过官方渠道,与海关主管部门进行正面的沟通协调,如实说明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的情况,获得监管部门的指引和理解,避免造成欺瞒海关的认识。

用好主动披露等事后补救方式。在确认本企业存在违规防线的时候及时向海关说明,请求海关相对宽松的处理。遇到专业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017年,国务院《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深化沿边开放合作,推动相关边境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员往来和通关便利化,完善相关监管,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新型贸易方式。

我们认为,边民互市是国家大政方针,不会因为眼前的困难就停滞。国家也将采取多方面措施,比如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明确互市贸易范围、形式、交易主体、交易地点、交易模式和监管方式,制定《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负面清单》,简化边贸管理。

我们相信,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边民互市的发展一定会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道路,真正实现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和各族群众生活改善的积极作用。

(感谢王胜玫、闫寒、池金女对本文亦有贡献)

[i] 参见漆树芬:《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孤军出版社1925年版,第205页。

[ii] 1996年,海关总署,《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第二条。

[iii] 数据来自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网址:。

[iv] 数据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记者:庞革平,网址:。

[v] 信息来源:海关总署官方网站:《海关总署解读边境贸易政策》,网址:。

关于边民互市深度研究的系列文章即将发布——

如果您想了解对于边民互市政策法规的全面解读

如果您想了解边民互市走私犯罪的大数据分析

如果您想知道边民互市贸易走私犯罪典型案例和疑难问题

如果您想知道边民互市走私犯罪税款如何计核

请务必持续关注关法通,您将对边民互市有360°无死角的全方位认识。

也可主动联系关法通小编,诉说您想了解的边民互市有关内容或者对于边贸行业的疑惑,您将获得最专业的解答。

国际贸易业务中心副总监

史东海律师常年专注于海关法相关领域的实务和研究工作。曾在海关缉私系统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走私犯罪案件实务经验,对海关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均有深入研究,尤其在走私罪的认定、处理等方面具有深厚功底,在海关法和走私犯罪研究领域享有盛名。

史东海律师面向全国提供高质量的走私犯罪辩护、关务合规咨询、关务风险防范、海关事务争议解决、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其客户包括某香港上市服装企业、某大型央企下属一级子公司,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内500强)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史东海律师思路开阔,经验丰富,作风稳健,人际融洽。从业以来年均办理走私犯罪辩护案件20余起。在辩护过程中,依靠敏锐、精准的判断力,全面、丰富的实践经验,缜密、精细的专业论证,精彩、出众的辩论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代理的多起走私犯罪案件,最终实现不起诉等较好效果。

现就职于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20余年,原任职于中国海关某缉私局,从事律师工作以来以刑事辩护业务为中心,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为主要发展方向,曾办理了和正在办理重大走私类等经济犯罪案件,致力于服务好每一个客户。

山东德衡(西海岸)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海关业务二部主任

海关任职12年,多次参与全国海关重大活动,具有丰富的海关稽查等执法经验,带队进行过2000余次海关执法。致力于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走私犯罪辩护、海关执法应对、AEO认证辅导、关务合规体检等涉海关业务。

已为某世界500强企业、某中国500强企业以及数家全国行业龙头外贸企业提供涉海关法律服务。代理某汽车走私大案,当事人成功实现不批捕;代理某电商走私案,成功在黄金37天内实现取保候审。代理某大型企业集团走私汽车案,大幅降低企业负责人刑罚;参与辩护的数宗案件入选海关年度打击走私十大案件。

主办的某橡胶企业并购等项目入选中国橡胶工业年度十大新闻。受多家国字号协会、商会等机构邀请多次参加全国性的进出口法律论坛、交流活动,发表主题演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6篇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包头市和我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夯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促进辖区和谐稳定为重点,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为目标,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现将我办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辖区面积 3.7平方公里,居民45128户,人口101207人。信教人数387人,其中佛教85人、伊斯兰教128人、基督教173人。办事处下辖****、****、****、****、*****、*****、*****、****共八个社区,辖区内拥有基督教堂一座,坐落于****内,占地面积3065平方米,信徒2000人左右。

  1、我办事处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办事处社区实际情况,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宣传各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干部群众。

  2、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各民族大团结氛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办事处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动员并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使民族月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在街道辖区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同时,我办事处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民族贫困户的情况。

  4、我办事处把民族团结进步月的集中教育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各族人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富民强区”战略的重要性。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及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扶贫帮困等结合起来。

  5、在宗教工作中,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办事处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核心的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方针,建立了以办事处统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部门为主的宗教工作办公室。并建立起了宗教工作两级 络,确定了以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为领导核心的社区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反渗透工作预案,做到了有专人负责。建立起了新教人员档案。

  6、办事处还把宗教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中。要求社区党支部要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在宗教工作中,宣传好党的宗教政策,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7、把宗教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综治办辖区内容易形成的私设聚会点进行了排查,还加大对外来人员的排查工作,防止出现自由传道人。针对宗教活动的特点及时排查和掌握辖区内的宗教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办事处辖区内没有出现宗教方面的违法犯罪。

  8、加强对居委会干部的培训,组织他们学习了党的宗教方针、政策,提高了对宗教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反渗透的自觉性。

  1、对流动人口的宗教信仰情况摸底不够准确、及时,档案不完善。

  2、民宗助理员不固定,导致部分工作档案缺失,工作衔接不畅通。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工作制度,精细工作程序,发挥实用性,提高工作流畅度。

  2、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提高工作人员的宗教工作水平,为全面高效开展宗教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大团结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推动各民族“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谱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篇2

全市宗教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稳定、增进团结,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XXX镇是全市宗教工作重点乡镇之一,全镇有宗教场所11个,其中佛教活动场所5个,基督教场所5个,信教群众650余人。近年来,我镇在全力抓好三个文明建设一齐上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引导,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加强领导,健全宗教管理网络  宗教工作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务必需要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领导。一是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党关于宗教问题的政策、意图和措施贯彻到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之中,纳入党委和政务的工作,结合精神文明为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及时研究分析宗教工作形势,解决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建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镇党委由党群副书记分管宗教工作,宣传委员具体负责宗教事务,村里有宗教工作联系干部的宗教工作组织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落实;三是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宗教工作的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黑板报及大小会议,广泛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组织动员共青团、妇联、老协等群众团体的人员,与信教群众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共创美好家园。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针对我镇宗教工作的实际,我们将规范管理作为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对宗教团体开展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批程序;二是对批准的事项跟踪效,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贯彻执行不走样;三是配合消防部门对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今年来已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多次检查,并当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消除隐患,并与各宗教场所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四是组织镇村干部多次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制止非法活动;五是结合“四五”普法规划,组织宗教界学习宗教政策,法律法规,使其懂得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教育广大信徒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大力支持广大信徒参加本辖区的社会公益事业,如义务植树、修桥补路等活动,教育信徒在教内做个好教徒,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引导教育信教群众发扬各级教中的积极因素,为我镇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市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引导,为打造平安XXX而努力工作。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篇3

全县宗教工作座谈会发言稿

  同志们刚才,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我县的宗教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宗教工作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现实危害性,以及作好抵御渗透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就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工作做了重要部署。

  副书记的报告,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我县宗教工作取得的成绩,就贯彻落实全市宗教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县的宗教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具体讲,就是要做到六个新突破。

  一、思想认识要有新突破提高认识是抓好落实的前提,而宗教问题说到底就是群众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去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宗教问题。

  首先,要把宗教问题上升到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来看待,把作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做为宗教工作的根本。

  其次,要把宗教问题上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看待,正确认识到民族、宗教问题是发生社会动荡和流血冲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三,要把宗教问题上升到事关对外开放和对外关系的高度来看待,我县毗邻,地理位置特殊。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努力提高驾御宗教工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二、依法管理要有新突破政策法规是规范宗教事物管理的行为准则,对宗教事物的管理必须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近年来,我们在依法管理宗教事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各级、各部门还要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在处理复杂的宗教问题上,必须严格按法律办事、按政策办事;
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具体、详实的计划和措施;
必须相互配合,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三、组织领导要有新突破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在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前提下,把宗教工作列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放到工作全局中来分析、来考虑、来谋划,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继续推行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原则,横向涵盖党委、政府所属部门;
纵向延伸到村,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目标管理网络。

  要把宗教管理工作,纳入到干部考核目标中来,形成有效的宗教工作机制和抵御渗透的工作网络,堵塞漏洞,不留死角。

  四、基础工作要有新突破抓好宗教基层基础工作是抓好落实的重要环节。

  一是要抓好宗教团体工作。

  积极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解决好办公地点、编制和经费等问题,抓好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使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宗教界人士手中。

  二是抓好三支队伍的培训。

  按照分级培训、全面培训的要求,抓紧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对党政分管领导、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人士进行系统培训,并且要做到坚持长久、常抓不懈。

  三是抓好群众的宣传教育。

  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

  在信教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对那里的青少年,要把加强世界观教育做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使广大群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五、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要有新突破当前,我县在宗教领域和宗教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对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认识不清,缺乏警觉性;
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经营销售宗教用品问题还很严重等。

  各级、各部门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排查情况。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了解本地宗教的基本状况,排查存在的问题,摸清境外渗透渠道、方式、特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

  二是要本着早解决、早主动的原则,抓紧解决宗教团体办公场所及自养问题。

  三是加强与周边地区宗教工作联系,建立区域协作共管机制,避免和制止地区的非法宗教活动。

  四是宗教、工商、公安、文化部门等要加强对经营宗教用品的管理,依法清理整顿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经销宗教用品的行为。

  五是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防范,严防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六、抵御渗透工作要有新突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书记的要求,把省、市委的会议精神和部署贯彻落实好,在抓好落实中抵御渗透,形成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协调联动,抵御渗透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抵御渗透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要依靠政策和法律处置宗教问题,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草率行事,不能授人以柄,更不能让境外敌对势力抓住口实,进行恶意炒作和攻击。

  同志们,民族、宗教无小事。

  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使宗教工作为实现的奋斗目标,争取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提供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篇4

新疆基层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篇一:民族宗教工作汇报材料   新桥镇XX年度民族宗教工作总结   XX年,我镇的民族宗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宗局的指导支持下,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和打击非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现将全年的民族宗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为提升民族宗教工作者政策理论及业务水平,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落到实处,为全镇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服务,采取多种开式对民族法规政策、民族理论和民族基本知识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

  2、依法规范和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对我镇辖区内的仙山寺管理组织人员进行教育引导,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日常管理知识,帮助他们建章立制,实行民主管理。使场所内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管理组织成员之间职责明确,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办事效率,民主办教的作风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认真做好“和谐寺观教堂”的创建工作。在县民族宗   教事务局下发了《关于印发牟定县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工作方案、牟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工作计划及牟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意见》牟民宗字[XX]20号等相关文件后,我镇认真落实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正确引导宗教组织学习、提高认识,不断提升宗教界在广大信众中的形象,各场所组织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弘扬宗教的优良传统,践行教规教义的要求,积极引导信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各场所积极响应组织落实成效明显。   4、全力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宗教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了宗教场所基本情况统计,在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信仰和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正常的宗教活动,特别对基督教中自由传道、乱发展信徒和私设聚会点等非法活动进行严密关注,从而杜绝了非法宗教在我县的蔓延和渗透。

  二、存在问题   回顾今年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领会不够,   观念淡薄,导致认识不够到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部分非正常宗教活动现象依然存在,不容乐观。

  3、农村假僧假道乱做佛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等等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并管好用好民族专项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继续开展创建好“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探索如何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3、巩固已被取缔的非法私设聚会点的工作成果,杜绝死灰复燃,做到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决不姑息迁就   篇二:渡口镇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渡口镇民族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按照县委统战部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宗教工作开展   情况的安排部署,我镇对上半年宗教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   了调研和总结,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辖8个村,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071人。宗教   信仰涉及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5处,其   中天主教堂2所,佛教寺院1所,伊斯兰教清真寺3所。宗   教教职人员12人,其中天主教神父1人,修女2人,佛教   比丘1人,弟子3人,伊斯兰教阿訇3人。

  二、主要做法   我镇始终坚持把宗教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加强   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   所、宗教人士和宗教活动的规范管理,使各宗教活动场所在   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正常有序开展活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强化宗教管理工作,我们在坚持教育和引导的同   时,注重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   组,坚持贯彻落实好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增进全镇民族   团结、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精心部署,狠抓落实   为了抓好我镇的民族宗教工作,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健康   发展,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   实。

  1、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县委统战部和县民宗局年初下   发的的目标考核细则,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全镇民族宗教   工作会议,一是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结合社会维稳工作,   排查民族宗教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止和及时处置涉及   民族宗教因素的突发性事件,如锡盟事件发生后,我   镇及时组织全镇干部到蒙古族群众家中走访和座谈,了解群   众思想动向,适时主动的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以理   性、公正的态度对待民族性突发事件,全镇无1例蒙古族群   众串联和上访。二是组织群众学习自治区、市、县宗教工作   会议精神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民族宗教工作条   例》等相关法规、条例的学习,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宗   教工作重要性认识。

  2、注重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坚持不懈的抓好信教群众   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各民族的思想意识。通   过与就业、科技培训相结合,利用“一培训多内容”的培训   模式,宣传有关民族宗教工作条例、政策和法律法规,受训   人员达500余人次,同时组织司法、科普人员到教堂、寺院   和信教群众中宣传法律、法规和农技知识。通过培训,提高   了广大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法制观念,提高了群众遵   纪守法的自觉性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三)注重服务,切实增加群众收入。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和关心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服务工   作,坚持不懈地为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地   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协调组织各村和有关职能部门从各个   方面为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提供支持和做好服务:一是提供政   策服务,组织包组干部经常深入各村开展政策宣传和教育,   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不断增强与时俱进,抢抓   机遇的意识。二是提供农业信息服务。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   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市场信息,使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   产。三是(来自: 小 龙 文档网:新疆基层宗教工作汇报材料)提供技术服务。积极主动协调劳动、农技、民政等   有关部门为少数民族群众先后举办了设施农业、特色养殖、   土地流转再就业等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

  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教育,我镇95%以上的信教群众都破除了   传统观念,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民族宗教群众的希望相比还有   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   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我镇民族宗教工作的新   局面。

  篇三:xx镇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xx镇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镇辖xx个行政村(社区),常驻人口xx万,农业人口xx万,其中xx村是回汉杂居村。全镇有清真寺2座,回族人口1741人,占农业人口的%;
基督教堂2座,教徒800人;
居士林1处,居士1600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紧紧把握“团结、进步”两大主题,大力支持发展民族经济,积极为信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不断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我镇先后荣获“xxx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xxx市民族团结进步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一批“xxx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xxx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二、明职强责,民族宗教工作健康发展   xx镇是我县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乡镇,做好我镇宗教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和镇村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建立了“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每个宗教活动场所都有一名镇、村干部包点联系,每周至少联系一次,建立每周五必须到宗教场所与宗教人士交朋友、了解其思想动态的长效机制,认真抓好宗教场所的   稳定工作,保证了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宗教活动动态。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党政齐动手,各尽其责,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原则,与相关村的村委会签订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针对我镇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为维护我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领导小组成员任劳任怨,扎实工作,确保了民族宗教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教育,民族团结氛围浓厚   宗教工作是一项政治敏感性十分强的工作,不容忽视。为此,在年初就将宗教工作安排到政府工作计划中,做到早计划、早安排,并在年末对宗教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将宣传科学知识,引导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一是注重提高镇村干部宗教知识水平。我镇XX年共举办了2期由镇、村、社区干部参加的宗教工作会议,参加人数达345人次,共同学习了宗教政策、法规知识,同时通过他们进行大力宣传,普及宗教知识。我镇把宣传社会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同时,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是我镇多年的一贯坚持,促进在全镇形成了“人人讲团结,共同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成为全镇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对于上级宗教部门布置的各项活   动,我镇都积极参加,并积极完成。二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对于我镇辖区内发生的各种宗教信息,及时上报,做到信息共享。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书写宣传标语、接受民族政策咨询等,在我镇的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民族平等,引导信教群众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真正做到全年抓民族团结工作。狠抓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三是注重加强宗教人士的学习提高。通过组织宗教人士学习,使他们进一步划清了合法、非法宗教的界限,确保了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确保宗教同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宗教事务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四、建章立制,加强民族宗教管理   首先,为使宗教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我镇要求各个宗教活动场所都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如消防制度、卫生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宗教工作。其次,坚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检查,总体上来说,我镇宗教场所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各村没有私设聚会点的现象,更无邪教和境外渗透活动。此外,对于合法宗教场所和从教人员,努力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各单位对宗教工作的积极性,在年终对宗教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评选宗教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予以通报表彰,达到激励   先进、鼓励后进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我镇十分注意和上级领导的沟通协调,并不定期向县宗教局汇报工作,不择不扣地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工作。今年还为宗教从职的困难人员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五、发展民族经济,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镇党委、政府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回族群众生活水平。一是发展物业经济。xxx社区位于镇区繁华地段,为发挥地理优势,增加村民收入,该社区积极发展营业用房、门面房、商住房等物业经济。目前,物业经济收入已经成为该村回民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二是开发高效农业。扶持回民群众发展牛羊养殖和屠宰加工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三是镇党委、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完善服务、政治鼓励等多策并举,大力发展民族企业。全镇涌现出琦宁药业、中信封头、万博机械等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少数民族规模企业。XX年回民群众人均收入大幅增加,高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00多元。四是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我镇的xxx村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各项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人口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以上。

  六、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关爱信教群众   为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我镇通过加强民族宗教团体建设,关爱信教群众来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一是指导各宗教团体履行职责,帮助各宗教团体建立、健全各项内部   管理制度,强化教职人员教育培训,鼓励和支持教职人员宣传教规教义,努力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二是关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XX年8月30日,在回族同胞盛大节日开斋节前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xxx一行在xx镇党委书记xxx等人的陪同下,来到都富村清真寺对回族同胞进行慰问。王晓蒙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表示节日的祝贺及诚挚的问候!还为清真寺带来贺金3000元。xxx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xxx还代表社区向清真寺赠送礼品和贺金10000元;
为阿訇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xxx社区的汉民代表向回民代表赠送锦旗:“回汉团结如一家,共开幸福文明花”。镇党委并向回族同胞发放了慰问金。进一步促进了我镇的民族团结。春节期间,镇党委、政府为6户少数民族及信教困难群众、重病教友、挂钩帮扶对象提供了价值1200余元慰问金和物资。Xxx村出资6万多元修建了回民公坟,并将投入50多万元建设成花园式公坟。三是保障经费和办公设备。镇党委召开专题会,拿出2万元,为负责民族宗教工作的组织宣传组配备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子、档案柜等),保证了工作高效开展。各村(社区)也拿出一定资金,确保了民族宗教工作正常开展。每个宗教活动场所也投入相应资金,改善宗教活动场所办公室,值班室等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规范档案,改善了档案等软件设施。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篇5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自治县兑现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和签定2006年《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自治县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任务;
表彰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先进党委、关心支持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好领导和先进乡镇统战民族宗教干事;
签订2006年《统战民族宗教目标管理责任书》。为全面贯彻自治区、自治州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2006年自治县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县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服从大局,抓住重点,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我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和所有热情关心和支持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一)民族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了新发展

1、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经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果。自治县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经常性教育为重点,以教育月活动为契机,不断赋予了民族团结教育以新的内容,努力提高民族团结的效果。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四认同”和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族干部群众对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逐步形成风气,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大量涌现,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2、民贸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坚持“用活、用足、用好”政策,不断加大民贸民特工作力度。为了使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充分享受到国家优先贷款、贷款贴息、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县人民政府协调有关部门为三宇乳制品厂争取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近10万元。

3、少数民族教育、体育、卫生事业发展进程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一年来,我县民汉合校进程加快,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县五中综合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县回民中学教学楼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不断更新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使少数民族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回族的花儿艺术节、维吾尔族的努肉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都隆重举办,且一年比一年办的更好,既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又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组团参加自治州五十年大庆东归民族运动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得到自治州的好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的成绩,闭路电视网络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维语广播电视正常播出,进一步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另外,我县还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项目和少数民族补助款,支持我县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去年经我县调查研究,申报了五个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经自治州民宗委审批后,现已呈报自治区民宗委待批。

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了普遍重视。通过不断加大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干部群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进一步好转,社会用字日趋规范。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到重视,清真饮食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去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宗局、工商局、卫生局、防疫站等单位对全县清真食品进行全面摸底检查,为今年贯彻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打了良好的基础。

(二)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宗教事务管理得到加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民族宗教工作责任考核更加完善,任务更加明确年初县委、县人民政府与各基层党委签订了《统战民族宗教目标考核责任书》,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对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各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各宗教活动场所主持人也都签订了责任状,年中初评,年底总评,按照责任状的条款逐项检查评比,奖优罚劣。认真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责任制,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联系领导能积极与宗教活动场所的主持联系,及时了解宗教活动场所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立即反映。各宗教活动场所的主持也主动向乡镇、村委会、居委会汇报工作,接受管理。县民族宗教局对各乡镇宗教人士建立了档案,记录他们平时的表现,确保宗教活动依法开展,不偏离方向。

2、发挥宣传优势,不断夯实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社会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在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广泛进行对中央7号文件、区党委5号文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宗教法规和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具体工作中,把宗教法规的宣传学习与民族团结教育、普法教育、“五观”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抵制了宗教向学校、党政干部、意识形态领域等渗透的问题。同时,坚持每月召开宗教人士例会、统战宗教干事例会制度,认真组织宗教人士、统战宗教干事学习宗教法规。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党的宗教政策、宗教法规的宣传覆盖面不断增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认真落实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强化宗教事务的日常管理。一年来,自治县狠抓《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制度》等十六项制度和一个办法的贯彻落实。坚持乡镇统战干事每月例会制度、宗教人士每月例会制度、重大宗教活动报告请示制度、宗教人士请销假制度和宗教人士聘任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翻修和修缮制度等,强化宗教事务的日常管理。同时,依法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登记和年检,对全县宗教人士进行年度考核,朝觐工作进一步规范,“两教”“三定”工作不断加强,确保了各项宗教活动依法正常开展。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通过县乡坚持宗教人士每月例会,以会代培,加强对宗教人士和寺坊民主管理小组成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爱国守法、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年7月5日-7月9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由县人大、司法、宣传、统战、公安、教育、民政、计划生育等部门领导同志,对爱国宗教人士进行了《宪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殡葬管理条例》、新疆历史及发展成就和我县的形势、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的培训得到了全县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好评;

二是规范讲经内容,鼓励和支持宗教人士对宗教教义和教规作出符合时代发展、有益于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的阐释,为推进进步思想占领宗教讲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以“双五好”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三个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和帮助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自养活动。宗教活动场所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在城区搞房屋出租,利用房产、地产办浴室、开商店等社区服务项目;
在农牧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大多数宗教活动场所都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减轻了信教群众的负担。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关心爱国宗教人士的生活,每年春节、肉孜节、古尔邦节期间,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要对爱国宗教人士进行慰问,并拔14余万的专款,对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和生活比较困难的宗教人士进行生活补助。目前,全县享受生活补助的宗教人士51人,占全体宗教人员的44;

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鼓励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宗教界在我县社会助学、助残、救灾、拥军等公益活动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县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为贫困群众、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捐款约2万余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自治县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的还不平衡,语言文字的使用还不够规范;
清真饮食业的管理力度还不大,有些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还不到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还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认真解决。

二、2006年工作要点2006年自治县民族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民族工作“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和宗教工作“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围绕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有关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履行职责,明确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自治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贡献。

一是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活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一是各乡镇(场)、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

二是认真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教育,坚决杜绝党员干部信教、参与宗教活动,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三是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继续加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解决“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四是要积极协助做好教职人员的政策与法规的培训教育,使宗教人士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增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抵制和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渗透和破坏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五是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要始终把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紧抓不放,动员全县各族人民高举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关于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认真落实各项治本措施,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共同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二)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为努力增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一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贯彻力度,使《民族区域自治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大力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四认同”教育,认真总结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安排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努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是认真执行《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对“清真”饮食行业的管理,使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五是全面贯彻执行民贸三项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的申报争取及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是加快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牢固树立“科教兴县”的思想,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参与力度,要在积极争取教育资金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汉合校”、“双语试验班”等民族教育工作的调研;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成份的鉴定核实工作;
继续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加大优秀民族文化的宣传工作;
加强民族宗教出版物的管理,防止出现违背党的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
要继续抓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挖掘、抢救、搜集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增进民族团结;
要继续做好为贫困地区卫生院争取资金工作,为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大力开展民族体育活动。

(三)依法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为自治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2006年1月1日起,修改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区依法管理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交流,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的稳定。因此,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双语”学习,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县民宗局要切实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实施的组织工作,认真执法、依法管理,确保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公务员之家:

(四)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认真做好《宗教事务条例》的宣传实施工作,狠抓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三个环节”的管理,坚持和完善宗教人士学习、考核等制度,规范教职人员资格审核和聘用程序,实行资格证和聘用证制度;
认真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和年度考核工作,严格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翻新、迁建、新建等审批程序;
进一步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民主管理小组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负责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地下教经、私带塔里甫、有组织跨地区宗教活动等违法活动;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和与宗教人士谈话交友制度,促使其在宗教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伊协等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大力加强宗教人士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宗教人士的宗教学识和政策、法律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继续按照“两个要求”(即:要求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两个支持”(即: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
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积极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重点加强对清真寺讲经的监督与管理,要求所有清真寺必须以《卧尔兹选编》和《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为范本,进行规范讲经。同时,以“双五好”评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自养、美化环境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信教群众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继续依法加强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管理。在巩固2006年对“两教”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督教、天主教管理的意见》精神,按照属地、归口管理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两教”的管理力度。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坚决遏制基督教活动的狂热势头、确保社会稳定。

(五)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思想素质要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我县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统战和民宗工作干部、宗教人士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和干部来说,要提高素质就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二是努力转变工作方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做好宗教工作还必须坚持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不断增强政策与法制观念,自觉协助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抵制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发挥教职人员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中的积极作用。同志们,做好统战、宗教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进一步提高我县统战、宗教工作水平,为全面完成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实现焉耆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宗教工作研讨发言材料篇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自治县兑现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和签定2006年《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自治县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任务;
表彰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先进党委、关心支持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好领导和先进乡镇统战民族宗教干事;
签订2006年《统战民族宗教目标管理责任书》。为全面贯彻自治区、自治州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2006年自治县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度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县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服从大局,抓住重点,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我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和所有热情关心和支持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一)民族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了新发展

1、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经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果。自治县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经常性教育为重点,以教育月活动为契机,不断赋予了民族团结教育以新的内容,努力提高民族团结的效果。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四认同”和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通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族干部群众对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逐步形成风气,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大量涌现,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2、民贸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坚持“用活、用足、用好”政策,不断加大民贸民特工作力度。为了使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充分享受到国家优先贷款、贷款贴息、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县人民政府协调有关部门为三宇乳制品厂争取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近10万元。

3、少数民族教育、体育、卫生事业发展进程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一年来,我县民汉合校进程加快,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县五中综合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县回民中学教学楼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不断更新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使少数民族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回族的花儿艺术节、维吾尔族的努肉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都隆重举办,且一年比一年办的更好,既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又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组团参加自治州五十年大庆东归民族运动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得到自治州的好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的成绩,闭路电视网络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维语广播电视正常播出,进一步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另外,我县还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项目和少数民族补助款,支持我县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去年经我县调查研究,申报了五个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经自治州民宗委审批后,现已呈报自治区民宗委待批。

4、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了普遍重视。通过不断加大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干部群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进一步好转,社会用字日趋规范。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到重视,清真饮食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去年,县人民政府组织民宗局、工商局、卫生局、防疫站等单位对全县清真食品进行全面摸底检查,为今年贯彻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打了良好的基础。

(二)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宗教事务管理得到加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民族宗教工作责任考核更加完善,任务更加明确年初县委、县人民政府与各基层党委签订了《统战民族宗教目标考核责任书》,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对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各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各宗教活动场所主持人也都签订了责任状,年中初评,年底总评,按照责任状的条款逐项检查评比,奖优罚劣。认真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责任制,在“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联系领导能积极与宗教活动场所的主持联系,及时了解宗教活动场所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立即反映。各宗教活动场所的主持也主动向乡镇、村委会、居委会汇报工作,接受管理。县民族宗教局对各乡镇宗教人士建立了档案,记录他们平时的表现,确保宗教活动依法开展,不偏离方向。

2、发挥宣传优势,不断夯实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社会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在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中广泛进行对中央7号文件、区党委5号文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宗教法规和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具体工作中,把宗教法规的宣传学习与民族团结教育、普法教育、“五观”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抵制了宗教向学校、党政干部、意识形态领域等渗透的问题。同时,坚持每月召开宗教人士例会、统战宗教干事例会制度,认真组织宗教人士、统战宗教干事学习宗教法规。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党的宗教政策、宗教法规的宣传覆盖面不断增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认真落实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强化宗教事务的日常管理。一年来,自治县狠抓《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制度》等十六项制度和一个办法的贯彻落实。坚持乡镇统战干事每月例会制度、宗教人士每月例会制度、重大宗教活动报告请示制度、宗教人士请销假制度和宗教人士聘任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翻修和修缮制度等,强化宗教事务的日常管理。同时,依法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登记和年检,对全县宗教人士进行年度考核,朝觐工作进一步规范,“两教”“三定”工作不断加强,确保了各项宗教活动依法正常开展。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通过县乡坚持宗教人士每月例会,以会代培,加强对宗教人士和寺坊民主管理小组成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爱国守法、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年7月5日-7月9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由县人大、司法、宣传、统战、公安、教育、民政、计划生育等部门领导同志,对爱国宗教人士进行了《宪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殡葬管理条例》、新疆历史及发展成就和我县的形势、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的培训得到了全县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好评;

二是规范讲经内容,鼓励和支持宗教人士对宗教教义和教规作出符合时代发展、有益于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的阐释,为推进进步思想占领宗教讲坛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以“双五好”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三个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和帮助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自养活动。宗教活动场所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在城区搞房屋出租,利用房产、地产办浴室、开商店等社区服务项目;
在农牧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大多数宗教活动场所都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减轻了信教群众的负担。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关心爱国宗教人士的生活,每年春节、肉孜节、古尔邦节期间,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要对爱国宗教人士进行慰问,并拔14余万的专款,对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和生活比较困难的宗教人士进行生活补助。目前,全县享受生活补助的宗教人士51人,占全体宗教人员的44;

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鼓励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宗教界在我县社会助学、助残、救灾、拥军等公益活动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县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为贫困群众、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捐款约2万余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自治县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的还不平衡,语言文字的使用还不够规范;
清真饮食业的管理力度还不大,有些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还不到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还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认真解决。

二、2006年工作要点2006年自治县民族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民族工作“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和宗教工作“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围绕自治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有关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形势,履行职责,明确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自治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贡献。

一是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活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一是各乡镇(场)、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统战民族宗教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

二是认真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教育,坚决杜绝党员干部信教、参与宗教活动,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先进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三是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继续加强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解决“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四是要积极协助做好教职人员的政策与法规的培训教育,使宗教人士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增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抵制和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渗透和破坏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五是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要始终把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紧抓不放,动员全县各族人民高举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关于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认真落实各项治本措施,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共同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二)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为努力增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一是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贯彻力度,使《民族区域自治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大力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四认同”教育,认真总结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安排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努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是认真执行《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对“清真”饮食行业的管理,使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五是全面贯彻执行民贸三项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的申报争取及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是加快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牢固树立“科教兴县”的思想,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和科技工作的参与力度,要在积极争取教育资金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汉合校”、“双语试验班”等民族教育工作的调研;
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成份的鉴定核实工作;
继续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加大优秀民族文化的宣传工作;
加强民族宗教出版物的管理,防止出现违背党的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
要继续抓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挖掘、抢救、搜集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增进民族团结;
要继续做好为贫困地区卫生院争取资金工作,为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大力开展民族体育活动。

(三)依法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为自治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2006年1月1日起,修改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区依法管理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交流,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的稳定。因此,各乡镇场、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双语”学习,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县民宗局要切实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实施的组织工作,认真执法、依法管理,确保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各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公务员之家:

(四)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认真做好《宗教事务条例》的宣传实施工作,狠抓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三个环节”的管理,坚持和完善宗教人士学习、考核等制度,规范教职人员资格审核和聘用程序,实行资格证和聘用证制度;
认真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和年度考核工作,严格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翻新、迁建、新建等审批程序;
进一步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民主管理小组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负责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地下教经、私带塔里甫、有组织跨地区宗教活动等违法活动;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和与宗教人士谈话交友制度,促使其在宗教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伊协等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大力加强宗教人士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宗教人士的宗教学识和政策、法律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继续按照“两个要求”(即:要求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两个支持”(即:支持宗教界人士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
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积极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重点加强对清真寺讲经的监督与管理,要求所有清真寺必须以《卧尔兹选编》和《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为范本,进行规范讲经。同时,以“双五好”评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自养、美化环境等活动,引导和鼓励宗教界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信教群众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继续依法加强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管理。在巩固2006年对“两教”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督教、天主教管理的意见》精神,按照属地、归口管理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两教”的管理力度。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坚决遏制基督教活动的狂热势头、确保社会稳定。

(五)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思想素质要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我县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统战和民宗工作干部、宗教人士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统战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和干部来说,要提高素质就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二是努力转变工作方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做好宗教工作还必须坚持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不断增强政策与法制观念,自觉协助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抵制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发挥教职人员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中的积极作用。同志们,做好统战、宗教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进一步提高我县统战、宗教工作水平,为全面完成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实现焉耆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国内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目前我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时期改革发展任务情况下,就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该战略的实施目的是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构建完善的全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释放内需潜力,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从而在新形势下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然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还存在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阻碍人才流动的“樊篱”依然存在、“去中国化”的全球化挑战、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等问题。对此,需要我国有针对性地采取包括扩大有效投资、确保投资有效,以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内循环,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完善国内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开拓海外新市场,建设开放型东北亚经济圈,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开放合作,推进中欧关系向前发展、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及面对美国施压作出坚定而理性的回应等在内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战略意义;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意义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际外部环境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对国内供需结构变化重新定位和思考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国际层面来看,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衰退明显,供应链产业链循环受阻,金融市场大幅度动荡,国际投资贸易严重萎缩,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在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我国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自身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充分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防范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发生,增强我国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适应能力。[1]另外,中美关系的变化也是我国实施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意识到“产业空心化”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纷纷制定出台制造业回流计划,特别是美国技术创新优势在逐渐缩小,基于技术创新优势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在逐年减少,自身的产业链价值链全球霸主地位因此受到威胁,加之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经济状况持续恶化,所以美国政府将矛头指向中国,以分散和转移国内压力与矛盾,对我国采取一系列干预和打压措施 ,实施战略围堵,导致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中美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格局被打破,中美之间存在的分歧一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就此状况需要我国作出必要的战略调整,以早做准备、积极应对。

从国内形势分析,虽然同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国经济基本盘依然稳固,潜在市场空间仍然巨大,加之经济的强劲复苏态势,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然而,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也要看到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产业结构仍需改善,这需要通过宏观政策的合理调控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打造更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尤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剧烈动荡,对外开放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通过充分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以维护本国市场经济繁荣稳定,为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及提升自身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创设有利前提,通过增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韧性和主动性,吸引更多优质外商来华投资,最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总之,在国内国际新形势下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既要靠自身发展,但也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要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好地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多边经贸、推进经济全球化。我国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国内国际两大循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有利于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防范和化解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能够为国内国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在外贸进口方面同比下降12.7%,低于市场预期,但出口方面仍然保持正增长区间。进口的下滑幅度为12.7%,恰恰体现了在全球经济困难时期,国内需求并没有呈现出强劲反弹,反而是超乎预期的下降,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制约了经济复苏进程。截至目前,消费已经连续6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是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对外贸易需求骤降,尤其是欧美市场需求持续减弱,因此,国内需求链建设成为国内经济循环的一项重要任务。[2]另外,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市場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市场与内需优势是当前疫情形势下我国刺激经济恢复发展的最大优势,消费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最强大的压舱石。然而,这次疫情导致国外市场需求出现大幅度萎缩,要完成产能消化目标任务,保障国内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倒逼之势全力推动国内消费市场转型升级,通过增收入、保就业、促消费保障经济内循环动力的持续稳定输出。总之,如何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将是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已经连续4年保持上升势头,世界排名实现大幅度提升,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旦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和不足,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便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将会显著上升,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由此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3]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唯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才能把竞争与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所以,构建和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维护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成为目前我国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三)阻碍人才流动的“樊篱”依然存在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人才的循环,要实现国内大循环首先需要破除阻碍人才自由流动的诸多限制,建立自由开放、服务完善、结构合理的人才政策体系。然而,从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和良性循环的视角分析,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阻碍人才流动的“樊篱”依然存在:首先,在国内一些地区户籍和编制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尽管出台了居住证、积分制等管理措施,但这些举措往往带有强烈的导向性,唯收入论、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特征明显,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成长型、创新型人才难以获得落户和就业创业的机会,针对紧缺人才的配套政策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其次,随着近些年来各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台力度空前的人才吸引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反而在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产生了影响人才流动与人力资源共享的壁垒,例如源于各地人才政策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评价标准、职业资格、职称评定等方面难免有不兼容之处,各地互认困难重重,并且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就业保障等民生领域由于政策衔接力度不够,各地服务水平也差距较大;再者,在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方面,仍然缺乏成熟的、专业化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对于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可信度的信息对接平台,有时用人单位对急需的国际人才信息难以及时了解或准确掌握,人才引进后“水土不服”现象普遍存在,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最终造成人才资源浪费。综上所述,如何构建适宜人才流动的发展环境,畅通柔性人才引进渠道,以及完善高端人才配套政策体系现已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面临“去中国化”的全球化挑战

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结构性洗牌,对此我们要做好长期战略准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正在谋划和推进制造业回流,以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全球范围内“去中国化”的影响远远要比疫情冲击更为深刻和长远,要防范和避免“去中国化”的全球化。除了国内要通过产业补贴、出口退税等优惠便利政策,营建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来华投资,避免国际产业链外迁以外,通过借力“一带一路”和加紧推动RCEP落地促进形成亚太地区双向开放模式、扩大亚太地区经济循环、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同样是我国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防范和避免“去中国化”的关键之举。另外,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我国外资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做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新高地,致力于建成全球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港,将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最有力支点,通过其特有的政策制度体系海南具有成为亚太乃至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潛力。[4]因此,应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通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及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引领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吸引更多优质外资入驻海南,防范和避免“去中国化”的全球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

(五)面临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

当前,受到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受到冲击。对于我国而言,2020年1—2月份疫情爆发后,我国国内供应链产业链率先按下暂停键,全球供应网络因此受到影响,出现商品延迟交付和外贸订单萎缩。进入3月份以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面临巨大的疫情考验和挑战,虽然我国复工复产率不断上升,但此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扰动,对我国的影响由内及外,从国际循环视角分析,疫情对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冲击出现交互性负面影响。不仅如此,在受到疫情冲击后,一些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量,对供应链产业链进行了调整,这导致去全球化趋势加剧,加之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日益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随着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巨大调整和变化,我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在全球中的地位受到极大挑战。[5]由于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关乎我国经济未来,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防范供应链产业链风险是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二)以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内循环

1.提高居民收入、保障改善民生

对此,需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可考虑对其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并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和最低标准,将农民工等所有职业人群全部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以此有效化解阻挡在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之间的堵点,积极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更好地通过刺激消费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2.规范地方政府消费券发放

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潜力,近期国内一些地方陆续向本地居民发放消费券,例如南京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3.18亿元消费券,宁波推出1亿元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广州、佛山、长沙等地则是给予购车现金补贴。[6]实际上,特殊时期采用消费券及其他补贴形式,能够在短期内通过刺激消费,为经济活动循环注入动力,加快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进程。不过,消费券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建议经济和财政实力较为雄厚的城市或地区考虑采用。另外,对于消费券发放也要进行科学设计,防止财政资金流入私人口袋,尽可能保证消费券有效使用。例如“消费券类型应聚焦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领域;发放对象重点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或贫困群体;借助必要政策措施或技术手段对消费券发放、领取、消费和兑现进行全程追溯,包括通过数字平台发放电子消费券;将消费券红利更多下沉至中小微企业或规模较小的商户,以此增强消费券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等。”

3.鼓励和支持“线上+线下”新型消费模式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催生出许多经济发展新需要和新动能。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2020年1—4月份,我国网上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比增加8.6%,比重占到国内零售消费品总额的24.1%,较去年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了新型消费的活力与动力。所以,应当顺势而为,进一步将线下与线上消费进行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传统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升级,以跨境电商、移动电商、社群营销、直播带货等新型线上消费模式通畅产业链、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通过“线上+线下”多元融合的新消费模式使经济循环的“脉搏”更加强劲。

(三)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

疫情危机下,我国不仅面临着部分外贸订单取消,出口需求明显下降的形势,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作为需求方,对一些国家的进口同样存在严重依赖,例如疫情期间从国外进口的半导体原材料硅晶圆、光刻胶、存储芯片等零部件短缺,造成我国电子、汽车等相关行业制造成本上升、生产受挫。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构筑“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全产业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特别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能力,对此,需要尽快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内循环,加速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1.打造自主可控的内循环产业链

应加强对产业链完整性的数据统计和科学分析,对于产业链主体在国内的,可以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引资补链”“引资扩链”等方式将产业链从制造环节尽快延伸至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加工销售在内的全过程。而对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国外的,可以发挥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重点解决行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并通过向下延伸或向两端延伸进行替代生产加工,从而将产业链集中在国内并予以重构,并在该领域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最终实现整个主体产业的“国内大循环”。

2.重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目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集中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就科技发展规律而言,现代科技创新往往涉及多个领域或不同学科,单是依靠某一个部门、地区或企业难以顺利完成,尤其对于关键核心技术需要聚集优质资源集中进行攻关,因此政府组织和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针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短板和不足,只有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尽早建立起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攻坚体制,才能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科研协同攻关,不断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硬实力,真正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从而为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以及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把握产业链重塑机遇

一方面,对于国际产业链扰动、部分外贸撤单、国际物流滞阻等问题国内企业要做好危机应对、树立长期忧患意识,并通过政策指引使产业链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协同之力释放融合之效、提升发展之势,进而形成完善的内循环产业链;另一方面,对于国内一些龙头企业来说,要充分利用产业链重塑机会,借助数字经济大发展机遇,加快自身角色的转型升级,向智能化高端化领域进军,抢占内循环上游先机,从而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全链条培育机制,并以此向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竭力摆脱对国外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

4.建立健全產业集群配套服务体系

构建和完善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便利的水路、陆路运输条件;实行独特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加强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关配套器件生产企业等。构筑起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体系能够为内循环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四)完善国内国际科技创新人才政策体系

近年来,我国针对人才评价、项目评审、机构改革等事项连续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意在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优化评审监督机制、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例如最近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即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除了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以外,我国还未有对职称晋升评审制度进行深化改革,职称晋升通道的堵塞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有的甚至因为职称晋升和工作待遇问题而选择离职,不得不主动放弃科研岗位,我国教学科研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建议尽快完善教学科研人员职称晋升评审制度,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可追溯、可申诉的职称晋升评审制度,通过改革评审程序、拓宽晋升渠道、设立监督机制,减少和避免职称评审过程中不公正事件的发生,为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环境,使广大中青年教学科研人员能够安心工作,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除此以外,为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我国还需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影响人才流动、培育、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采取更加便利开放、行之有效、积极主动且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自由流动和良性循环内在优势特性的人才制度体系。除了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与其实际贡献相匹配的薪资待遇、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等硬件条件以外,还要包括完善的科研设施、强大的科研团队,良好的创新氛围、以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逐步建立起能够有效保障科研人员潜心创新研究的政策支撑体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剧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变化,但与此同时,这也正是我国利用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吸引海外人才流入,为我国新时期创新发展提供高端人才保障的好时机,若能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国将会在未来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占得先机。对于国际高层次人才,我国应该采取更加柔性的引进渠道,并建立健全海外人才管理制度,对此可参鉴2020年6月1日最新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便利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任职、出入境、停居留的相关规定,适时在其他地区进行复制推广,以在更广范围内打破对外籍人才的国别限制,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在提升我国对国际高端人才吸引力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国际创新人才跨域交流与合作,以人才的自由流动和良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注入人才动力。

(五)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从促进经济内循环来看,我国仍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有力支持。尽管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但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将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并重。因此,应以《外商投资法》及其相关配套措施落地为契机,贯彻落实“负面清单+国民待遇”的外资管理制度,既要避免“大门开小门不开”的问题,也要破解“准入不准营、准入很难营”的困境,使优质外资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纽带,以及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力量。

2.打造高质量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平台载体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有利平台,通过这些“制度特区”率先对标以CPTPP为代表的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经贸制度体系,尽快由傳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高位阶的规则和制度型开放转变,通过制度型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以此建立起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从而增强我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既是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软环境实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密集度最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要紧跟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及时修订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在数字经济领域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使数字经济能够在完善的法治框架下规范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针对长期以来在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位缺,与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相适应的问题,应建立和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完善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价值市场评估定价机制,以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设更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4.构建多元化商事争议解决机制

鉴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未来关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以及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商事争议也将随之增多,有必要尽快建立起包括司法诉讼、商事仲裁、商事调解等方式在内的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特别是要推广实施更加高效便利的临时仲裁制度和“线上+线下”的商事争议解决模式,为商事争议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使跨境商事争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公正解决,以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开拓海外新市场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我国仍需要在区域和全球进行分散化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其中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更多面向“一带一路”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大循环。同时,要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以产业链调整为抓手,加强同东北亚、南亚、东南亚的区域合作,推进中日韩经济小循环。

“一带一路”是“双循环”格局下新的经济增长极,2013年至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投资贸易、科技人文交流等领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一带一路”市场依然蕴藏巨大机遇,“一带一路”市场也会在疫后快速崛起。[7]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要重视“一带一路”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极,把握住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遇,积极开发利用“一带一路”市场。

1.针对“一带一路”优化布局、重点突破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情况复杂多变,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安全环境风险、发展环境风险等实际问题,所以需要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合理布局,减少和规避不必要投资风险。今后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之下,需要对“一带一路”进行优化和调整,适当收缩战线,确保重点地区和项目进展。

2.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数字之路”

这次疫情加速了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暴露出国家间存在的数字化鸿沟,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对于以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强烈需求。[8]为此,我国企业应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挥数字经济领域优势,帮助这些国家加快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引领性、展现新作为。另外,为了保障“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需要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尽快形成“一带一路”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依法有序进行,防范数据跨境流动中的信息风险,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构筑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

3.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根据安永报告统计,“一带一路”海外产业园区数量现已达到74个,这些产业园区主要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心城市为据点,能够有效整合优惠便利政策和各类资源,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产生聚集效应,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多发展新机遇。“一带一路”产业园区因此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根据“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仍以发展农业为重点,坚持农业优先战略,以及自身公共服务不足的实际情况,应当重点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国际健康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一方面,帮助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为各国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园区建设为支点,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重大传染病防控等卫生应急能力,保障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大力推进建设“健康丝绸之路”。

4.借力“一带一路”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

一方面,“一带一路”不仅要协同于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国家战略,同时也要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等中西部国家战略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充分发挥各地区独特优势,在各地区之间形成协同发展之势,助力我国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促进国内经济内循环;另一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所具有的发展优势不尽相同,有的具有资源密集型产品,有的具有农产品贸易优势,这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形成了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所以我国需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以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贸往来,应当通过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议的形式使投资贸易关系更加规范化、法治化,建立起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并以这些自由贸易协议为有利载体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加快形成亚太地区经济大循环。

(七)建设开放型东北亚经济圈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合作成为捍卫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虽然东北亚地区有着挥之难去的历史宿怨,以及一些亟待克服的现实矛盾,但东北亚和平发展的主题始终鲜明,民众向往繁荣兴盛诉求强烈,政府追求民生福祉初心不改。当前,面对疫情冲击,东北亚各国更应当拿出智慧和勇气,为区域和平穩定与共同发展而努力,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区域内问题,维持来之不易的向好走势,深度挖掘疫后合作潜力。鉴于东北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与我国在技术、资本、能源和劳动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建议深化东北亚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大循环。

1.在东北亚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推进实施东北亚物流运输一体化建设,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由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组成的“四港”联动发展新模式,以此促进东北亚物流枢纽建设,构建陆海联运、高效便利的东北亚经济走廊物流通道,以物流畅通带动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其他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加速实现东北亚地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2.深化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往来

东北地区作为东北亚的地理几何中心,具有显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良好的民意基础。但是,目前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还存在总量不足、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此,除了加大开放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增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打造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以便于深化东北亚经贸交流与合作。建议在东北地区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基础建设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从而可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往来,为促进东北亚经贸合作创设更加自由便利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当前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位置的吉林省还未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考虑到未来东北亚各国在经贸领域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尽快设立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便更好地服务支撑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3.加强中日韩经贸交流与合作

基于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和开发开放中,中日韩三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保证东北亚安全稳定与和平发展,未来中日韩需要相向而行,不断深化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1)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来自全球贸易保护逆流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而自贸区不仅是推进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各国之间加强经贸往来的有效方式。[9]基于中日韩三国共同的发展需求,以及维护地区稳定和整体经济利益的现实需要,后疫情时代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将是大势所趋,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中日韩自贸区能够降低或免除关税,最大限度消除非贸易壁垒,促进货物、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有利于实现中日韩经济内循环。

(2)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中日韩在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经济领域合作需求很大,特别是疫情期间,为保持社交距离而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然而人们对生产生活、娱乐文化的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无需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人们生活与生产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在这方面,中日韩以不同方式推进产业数字化,其中韩国在通信方面较为成功,日本在机器人、大数据等硬件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中日韩在数字经济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彼此之间应当分享技术知识,以促进中日韩数字经济共同发展,合力抢占全球产业链制高点。同时,为实现中日韩数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彼此还应携手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促进现代服务业跨境合作,在保证信息安全前提下推进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中日韩数据流通圈。

(3)联合防范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中日韩在制造业领域分工协作紧密,在疫情对中日韩制造业供应链产业链带来冲击的背景下,中日韩应携手共同维护制造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在彼此间形成制造业分工协作新机制,推动区域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发展。另外,中日韩应以维护区域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为目标,联手建立供应链产业链风险防范机制、风险预警机制、联合评估机制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有效减少和避免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

(八)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开放合作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企业走向海外,一些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南亚、东南亚地区,不仅加速了生产网络的区域化,同时也巩固了我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全球地位,成为我国海外产业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0]另外,近年来南亚、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多,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南亚、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我国应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开放合作,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1.积极参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南亚、东南亚国家除了亟需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陆路、铁路、港口、航空运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外,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呈现出较为旺盛的需求。因此,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结合南亚、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积极推进中国企业参与东南亚重点项目合作与建设,例如泰国高铁项目、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新马铁路、东南亚沿海港口项目等。一方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密切各国人文交流与经贸往来,全力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形成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另一方面,借助基建能力较强的优势,南亚、东南亚基建市场也为我国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机遇,能够帮助国内企业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努力稳定我国外贸基本盘。

2.发挥亚投行在南亚、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7月2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5届理事会视频会议中指出“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由此可见,亚投行将在推动亚太地区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当前南亚、东南亚各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巨大,但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存在,相较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ADB),亚投行对南亚、东南亚国家援助的金额依然相对较少。根据ASEAN Observer统计,2018年至新冠肺炎疫情在东南亚爆发期间,世界银行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的双边主权贷款和赠款是亚投行的26倍,亚行则是亚投行的12倍。所以,亚投行的功能作用还未有充分发挥,未来应该为南亚、东南亚成员国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信贷服务,不仅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涵盖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内部运行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亚投行投资争议解决机制,一旦发生投资信贷纠纷,能够以仲裁、调解、评审等方式,独立、公正、高效地予以解决。同时,要针对各成员国的不同情况,开发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更好地服务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使亚投行在南亚、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更多发展伙伴进行合作,携手推动区域經济一体化。

3.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战略支点构筑泛南海经济合作圈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新阶段。该方案明确海南将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作为引领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门户,自由贸易港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海南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独有的优惠便利政策,海南可与东南亚国家在热带农业、农业技术、农业产业园等方面深化合作,延长热带农业产业链,提升热带农业附加值,建立热带农业经济圈。另外,以海洋经济为主轴,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我国可与东南亚国家在航运、商业、旅游、科技、服务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而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南海离岛服务中心、贸易中心与物流中心,将全面服务于南海大市场,致力于推动形成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总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利于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区域海洋经济的融合发展,以其为战略支点,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海洋产业、临港经济、生物技术、新能源、邮轮旅游等方面将真正实现多向互动与深度交流,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南海传统产业向新兴前沿领域攀升,更将成为新时期推动南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九)推进中欧关系向前发展,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020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这45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中欧双方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特别是近年来,中欧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在可持续发展、缓解气候变化、粮食与能源安全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中欧更应携手努力、强化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动力。

1.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供应链产业链普遍面临中断风险,中欧经济相互依赖程度高、互补性强,在危难之际通过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继续保持相互市场开放、加强彼此间经贸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降低和避免供应链产业链中断风险,也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增加正能量。

2.利用中欧自由贸易区(CEFTA)“绿色走廊”,便利成员国货物运输与贸易往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欧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多数实施封闭边境政策,导致货物通关速度下降,“绿色走廊”由此成为各成员国之间货物流通的便利通道。因此,可利用“绿色走廊”在具备检验检疫条件的过境点率先实施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放措施,以在安全前提下保障货物通关速度,在具备技术条件或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将该有利政策拓展至其他过境点,使“绿色走廊”在特殊时期为促进中欧贸易发挥更大作用。

3.加快推进中欧高水平投资协定谈判进程,及早惠及中欧企业和投资者

2020年7月20日欧盟理事会作出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这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欧双方更期待早日达成一项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资协定,以深化中欧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为尽快达成投资协定,中欧双方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1)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应当根据双方诉求赋予“国民待遇”实质内涵,将其扩大到中欧投资的所有阶段,包括市场准入前和准入后,以建立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2)“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为在外资管理方面尽快取得更多共识,中欧双方可协商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外资管理模式,包括通过例外条款明确对外资暂不开放的领域,以正面清单规定哪些部门暂不享有国民待遇,从而以“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形式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加速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

(3)营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强化公平竞争之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实施竞争中立原则,禁止对企业债务的补贴,禁止对不良企业(僵尸企业)的补贴,解除外国所有权限制,取消监管审批程序,采取备案管理等措施”。从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能够公平竞争。

(4)通过协商谈判达成统一标准的投资保护。当前,影响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的堵点和难点在于我国与欧盟国家分别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关于投资保护的标准并不统一,由于欧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于投资保护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如何达成统一的投资保护条款,将成为中欧投资协定能否顺利签署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达成统一标准的投资保护条款要求既能保护欧盟各国投资者的在华利益,同时对于中国投资者的保护又不能超出欧盟各成员国自身承受范围。

(5)完善投资者-国家投资争议解决机制。欧盟国家作为投资者-国家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的主要运用方,近年来全球超过半数的投资者-国家投资争议案件都是由欧盟投资者发起。[11]但在中欧投资关系中,欧盟企业和投资者很少运用投资者-国家投资争议解决机制,在对中国市场和争议解决的利益关系衡量上,往往选择了前者,担心发起相关诉讼会失去中国市场。但是这一问题却成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焦点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谈判进程。因此,我国应当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尽早在顾及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达成设立投资者-国家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的最佳议案,化解这一阻碍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程的障碍。

近年来,欧盟一直要求将上述相关内容纳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从最初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到如今涵盖范围更广的社会壁垒,体现了欧洲对新时期构建中欧投资贸易体系的综合考量,意在通过高标准规则来规范中欧之间的投资贸易行为,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我国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4.携手推进WTO改革,共同捍卫经济全球化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巨大威胁和挑战,近兩年全球贸易增速连续下降,WTO改革关系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全球经济的健康运行。作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中欧只有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才能保持自身经济的平稳增长与繁荣发展。针对WTO改革,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主张非歧视原则、反对单边制裁措施、承认包容性与差异性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立场。所以,中欧双方应当继续联手推动WTO改革,针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程序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争议、产业政策补贴的规范使用、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制定等关键问题通过协商找寻最大“公约数”,合力推进WTO改革进程,加快形成新的全球贸易体系,共同捍卫经济全球化。

(十)面对美国施压作出坚定而理性的回应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处在冰冻和停摆的状态,这并不是中美人民所希望的,也违背了市场运作规律和科技发展要求。首先,应当加强中美对话,针对双方焦点问题展开协商谈判,寻找利益共同点,妥善化解矛盾分歧;其次,建立和落实合作清单、对话清单、管控分歧清单,明确中美关系实质,厘清中美关系脉络,有效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找到有力抓手提高谈判效率;再次,关注在美华侨华人、留学生健康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美留学生,要对其生活学业、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回国就业等问题开展帮助,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认真倾听诉求,协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保障在美华侨华人、留学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可能把已经完成学业、有实际困难的留学生接回国内;最后,贯彻落实好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作为中美双边关系中少有的一抹亮色,是中美双方综合考虑贸易战后果而采取的更加务实的决定,中美关系越是恶化,经贸协议越是重要,以协议为载体中美双方可就经贸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这也成为当前中美经贸对话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如何,面对美国对我国的多方面施压,我国必须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寻求对话合作,致力于构建更加强劲、稳定、互利的中美双边关系,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态度和立场。

[1]吴志成,王慧婷.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的应对[J].天津社会科学,2020(3):65-70.

[2]石英华,苏京春,王志刚,等.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财政科学,2020(6):5-45.

[3]裴长洪,刘洪愧.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基于习近平百年大变局重要论断的思考[J].经济研究,2020(5):4-20.

[4]李善民,史欣向.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现实路径[J].人民论坛,2020(19):58-61.

[5]戴翔.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中国机遇及对策[J].经济纵横,2020(6):71-79,2.

[6]刘馨蔚.消费券“来袭” 技术变革加速消费重塑[J].中国对外贸易,2020(7):66-67.

[7]于洪君.疫情肆虐全球 中国当行“四个坚持”[J].国际问题研究,2020(3):21-26.

[8]陈健.“一带一路”沿线数字经济共同体构建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0(3):121-129.

[9]金香丹,刘雅君.前景理论视域下中日韩FTA建设的动力与挑战[J].亚太经济,2020(1):16-22.

[10]任红,张长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研究——基于“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2):48-61.

[11]汪梅清,吴岚.欧盟主导的投资法庭上诉机制及其对中欧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借鉴意义[J].国际商务研究,2019(6):71-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禁毒工作特色亮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