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信诈骗的人不用别人的身份信息进行网贷之类的(例如校园贷,高利贷等),这样做不比诈骗容易?

临近秋季开学不法分子们伺机而动在校大学生以及即将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犯罪,此类犯罪以电信通讯、互联网络等技术手段为传播方式或媒介,对被害人发布虚假信息或设置骗局,诱使被害人给付钱财或网络转账而遭受损失的犯罪行为。

1、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

诈骗分子以“轻松挣外快”为诱饵,通过互联网发布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的广告,承诺完成刷单后返还本金并结算佣金。骗子通过首单让受害人获得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待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以刷满规定任务才能结算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投入,一旦受害人意识到被骗要求返还本金时,骗子立即将其拉黑并销声匿迹。

骗子冒充卖家,通过电话、聊天工具等方式与刚刚完成网购的用户进行联系,谎称其刚刚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 并“指导”用户进行交易异常处理时,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并进行支付操作,最终骗取用户钱财。

事实上,主流的电商网站都没有这种所谓的交易异常解决流程。还有冒充淘宝客服人员,声称加微信即返现金或送礼物,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非法“校园贷”是指一些非法机构通过“零利息”“超便捷”“零风险”等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学生向其借款,最终引诱借款学生跌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

骗子的目标通常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因为大学生群体并无固定收入,所以有时为满足自己短期内的资金需求向他人借贷。骗子利用了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放出高额利息贷款,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诈骗分子冒充辅导员给同学们打电话或发短信,以资助新同学学费、校方返还学费为由,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等,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遇到此类事件,首先不要盲目回复,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

诈骗分子通常通过微信、陌陌、探探、QQ等软件“附近的人”功能,通过虚拟定位软件功能,把想要和美女聊天的男生卖给骗子,通过视频聊天等方式录下受害人的相关视频,有时还会诱导受害人下载装有木马插件的“直播平台”,盗取受害人手机中通讯录等资料,进行勒索,从而实施诈骗。

手机短信内的链接都别点

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全是骗子凡是无显示号码来电的全是骗子闭口不谈卡号和密码陌生证据莫轻信钓鱼网站要提防新鲜事要注意一旦难分真和假,拨打110最放心

1、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可在第一时间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请求帮助,及时和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将被骗的情况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请求帮助。2、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派出所报案。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在不法分子的恐吓下一味忍气吞声。如不幸遭遇暴力催收,要及时报警,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借款合同、银行转账记录、催款电话录音、短信等关键证据提供给警方。

同学们在学校除了努力学习外

也要修炼一双“火眼金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诱导大学生网贷算不算诈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