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发行公司哪家的片源比较好,要版权靠谱的,求指点,急!

不久前,一位名为蒋能杰的纪录片导演不经意间登上了热搜榜,而这位导演登上热搜的原因,与其新片《矿民、马夫、尘肺病》有关。为了推广自己的电影,导演本人一直驻守在豆瓣,任何在豆瓣上对本片点过“想看”的网友,蒋能杰都会亲自将自己这部新片的下载链接通过私信发送给网友。无独有偶,在这一事件发酵后,一位名为“蝉鸣知了”的导演将自己新片《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的下载资源放到了网上,很快,这部新片也登上了豆瓣电影的热搜榜。两位导演不计成本免费为网友送上片源的举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民间小众艺术片和独立电影人生存现状的讨论。

从蒋能杰到“蝉鸣知了”,

导演为何亲自递上新片片源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观众,面对任何想看的电影几乎都能通过网络途径进行观看,但是,与各大视频平台购买版权供用户付费点播不同,有的电影或因为版权模糊或因为在国内上映无望,只能通过网盘等途径进行下载观看。而直到不久前,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会有导演亲自放出自己拍摄的新片的网盘链接,供观众免费观看。而就是这样看似难以置信的举动,却在近半个月时间内发生了两次。

在4月初,导演蒋能杰通过豆瓣私信找到每一位将自己新片列为“想看”的网友,并亲自为其送上下载链接,这一举动乍一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映射出了小众电影人的心酸与无奈。令人欣慰的是,蒋能杰这一本出于单纯想要让自己作品被更多观众看到的举动,也无意间让他登上了各大社交网站的热搜行列。通过话题发酵,蒋能杰的新片在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数很快突破了1万,而截至目前这部片的“想看”人数已经突破了7万。处于单纯善意的举动却无意间助推了电影热度的飙升,相信蒋能杰自己都没有预想到。

蒋能杰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名为《矿民、马夫、尘肺病》,和片名所体现出的内容一样,这部作品单纯、朴实,以纪录片形式聚焦那些工作在矿区的矿民、马夫,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健康威胁——尘肺病。在很多人看来,这样一部没有明星参演、没有大投资的纪录片注定只能拥有极少数受众。但是,通过导演的另类“宣传”,这部影片所招来的关注度却超过了其过去所拍摄的所有纪录片,而导演蒋能杰也收到了来自热心网友打赏的足以覆盖影片成本的数十万元金额。

无独有偶,在蒋能杰后,另一位名为“蝉鸣知了”的导演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自己新片《擦一擦你那满腹经纶的道貌岸然》的下载链接公之于众。这部电影灵感来源于导演2015年拍摄的同名短片,而在这部长片里,导演“蝉鸣知了”以个人视角,通过主角为电影找投资的过程,记录了中国电影行业五年来的发展乱象。有趣的是,从影片内容来看,这部电影刚好对应了近年来国内小众电影人所面对的尴尬处境,而从现实中看,导演免费放出下载链接的举动,似乎也再次印证了小众电影人的艰难与无奈。

入围一流电影节,却仍难登大银幕

在蒋能杰电影《矿民、马夫、尘肺病》的评论区,有观众写道:“这部纪录片的短暂爆红也反映出了中国独立电影的处境,没人看、难上映、没钱赚。”尽管有些以偏概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论调却也部分道出了小众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人的生存困境。过去,商业片的挤压让本就市场狭小的艺术片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境地,即使偶有一部小众艺术片能够顺利上映甚至顺利出圈,但放置在整个电影环境中看,这些能被更多观众看到“幸运儿”往往都屈指可数。而在疫情影响的当下,小众电影人所拍摄的作品能够登上大银幕的几率愈加渺茫,而通过网络途径放出片源,实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救”之举。

很多人不知道,拍摄出《矿民、马夫、尘肺病》的蒋能杰并非是行业新人,而为网友免费递上片源的举动也并非是一时冲动的选择。在执导本片前,蒋能杰已经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此前他执导的电影也曾多次入围国内外电影节,而蒋能杰导演的电影《矮婆》还曾经入围第12届FIRST影展。但是,即使有足够丰富的的行业经验,即使自己执导的电影曾入围专注扶持小众电影的影展,却仍然没能成为蒋能杰的敲门砖,直到自己登上热搜前,他这部新片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和蒋能杰处于同样境况的,还包括另一位导演陈东楠。陈东楠于2013年执导的纪录短片《偷》曾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纽约亚美电影节最佳纪录短片。但即使有电影节大奖的加持,《偷》在国内热度的扩散却仍然只能依靠盗版资源传播,即使是专注于小众艺术片发行的平台和机构,也没有一家愿意放映本片。

在一个月前, 由陈东楠执导的纪录片《旷野歌声》入围了瑞士真实影展(Visions du Réel)。作为纪录片届知名度最高的电影节之一,入围瑞士真实影展的消息无疑让陈东楠激动万分,但是就在入围消息传来不久,影展却突然改为了线上举办,这意味着陈木楠此前为本片所做的适应大银幕的声音和调色准备都因此“作废”。在陈东楠看来,自己为新片所有的付出最后却只能通过笔记本电脑呈现给观众,对于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线上放映相应也助推了盗版资源的扩散,无疑让之后的发行过程步履维艰,对于陈东楠和她的《旷野歌声》而言,可能最终也无法等来大银幕放映。

扶持小众艺术片和独立电影人,

与中国小众艺术片和独立电影人所面对的困境一样,欧美电影人和艺术电影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在好莱坞商业电影规模日臻庞大的当下,无疑从多方面挤压着本就处于困境中的小众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为了扶持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人,让电影市场不至于被商业片完全占据,而是以百花齐放的态势良性发展,欧美国家的官方机构一直以来都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对艺术电影进行扶持。

在对小众艺术电影的政策扶持方面,被誉为“电影大师的摇篮”的法国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1955年,来自法国民间的电影学者和影评人就共同发起成立了具有民间性质的电影组织“法国艺术与实验影院协会”(AFCAE),在1959年,这一协会也获得了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马尔罗的支持,并由此取得官方地位。而隶属于“艺术与实验影院协会”的院线均以放映小众艺术电影为主,并且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在这一协会的支持下法国民间逐渐形成了一场推崇优秀电影的运动,并由此推动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也成了无数艺术电影佳作和电影大师的摇篮。

官方机构对小众艺术片的另一类扶持来自于资金层面。同样以法国为例,成立于1955年的“艺术与实验影院协会”除了专注于艺术电影的放映外,还有着另一大特征——国家补贴机制。

法国政府每年都会通过国家电影中心向AFCAE提供约1200万欧元的补贴,用于资助艺术电影的制作和宣传推广。而在英国同样有针对艺术电影的资金扶持,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本国电影市场萎缩的现状,英国政府颁布措施将国家发行彩票的一部分划拨给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主管的电影基金,以支持艺术电影的发展。得益于此,英国电影也迎来了崭新的复苏,在戛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上频频亮相并斩获大奖。

除了官方层面的扶持外,欧美国家对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人的支持还包括设立专门针对小众艺术片的电影节、设立权威电影刊物培养艺术电影氛围等等。而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线上途径为小众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人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也成了欧美小众艺术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比如,成立于2007年的MUBI就是一家提供全球艺术电影线上播映的视频平台,该网站兼具电影点播、电影数据库、在线杂志等功能,截至目前网站付费会员已经接近1000万,被誉为是“独立电影届的Netflix”。与MUBI具有同样功能的点播平台,还包括成立于2004年的视频网站Vimeo,该网站的内容库中包含了大量的艺术短片和独立电影,而对于发行无门的电影人来讲,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自主上传到网站并供用户付费点播,由此获得商业上的回报,上述曾提到的陈木楠的纪录短片《偷》就曾通过Vimeo进行线上放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小众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人都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处境,一方面面对商业大片的持续挤压,另一方面作品本身相对有限的受众给发行造成了重重困难。但从蒋能杰《矿民、马夫、尘肺病》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即使是这类受众有限的纪录片,仍然有着潜在的市场需求,观众愿意为优质艺术片付费的意愿也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而通过进一步总结欧美电影界对艺术电影的扶持方式,相信也能为国内小众艺术电影的发展以及独立电影人生存现状的改善带来一些思考。

上个月末,电影导演中心迎来了第18期“影享电影艺术沙龙”,不仅现场免费放映了奥斯卡提名影片《夜行者》,我们还邀请了国内最好的字幕组之一FIX字幕侠做客“影享沙龙”。以下为本期嘉宾FIX字幕侠英美剧社总监高珺的演讲内容():

推荐:高珺(上):做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不是英语,而是它

要具备为观众服务的意识

一名合格的字幕翻译还应该“什么都懂一点”,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接手下一部剧到底会涉及哪些内容,而具体工期非常有限,不可能逐字逐句搜索资料,完善的知识储备至关重要。

就拿我自己举例,我在九月接手了一项翻译任务,任务是翻译一档美食节目,我本身非常热爱烹饪,所以翻译的时候很顺利、很享受。当时内心甚至悄悄种下了一颗“主厨梦”的种子,甚至提前完成任务,顺利交差。第二天,新任务又来了,我一看,傻眼了,视频是欧式重型卡车纪录片。

说实话,我之前也翻译过类似器械车辆的纪录片,但是当时接到这个翻译时,我还是慌了。字幕术语丛生、俚语密布,最可怕的是行话,它是术语和俚语的结合体,这意味着百度谷歌维基都救不了我,我只能搜刮网络各个角落,然后结合之前的知识储备和视频内容,把这类词汇翻译出来。这次任务与之前的相比,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这段纪录片发布到网上后,我饶有兴趣地去看评论区,惊讶地发现,居然戳中了一小拨“欧卡玩家”的兴趣点,他们在评论区表达了感谢,同时讨论起各种专业问题。我当时心想“幸亏我没有敷衍了事”,不然真的对不起“字幕翻译”这个名头。

作为字幕翻译,你还应该有一种“天下资源为我所用”的心态。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是后期“充能”也不能少。我举个例子,就当是本次沙龙的小福利了,FIX入组测试有一段听译题,即根据无字幕视频,先听写自己听到的英语文本,再根据自己的英语文本翻译成中文字幕,这其实对真正从事翻译的人来说,难度也不小,何况非专业的字幕爱好者。

但是我现在悄悄告诉你们,如果你学会“科学”上网,可以在网上找到该视频的相关信息和完整片源。当然,我待会回去就会把试题改了。而Youtube上的这段片源,还会贴心地配上十几国语言字幕。

说实话,如果你真的采用这个方法“辅助”翻译,我不会认为这是作弊,因为你已经具备基本的字幕翻译者为观众服务的意识。我们向观众提供的译文越准确越好。如果我们能在缩短翻译时间的同时,提高翻译质量,那么采取合适的辅助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并不是教你用这个方法专门用来“抄捷径”的,海外电影和剧集涵盖的文化内容之丰富,绝对是难以估量的,有限的制作时间不允许翻译经常“临时抱佛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日常需要加强的,不仅是实践能力,还有知识面。

该严肃时,绝对不能插科打诨

之前说了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最后我想着重提一点思想层面的内容——译者意识。这是所有翻译都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尤其是作为字幕组,我们翻译的都是海外影视剧,难免遇到敏感话题。

举个例子,某个视频的官方字幕直译过来是“欢迎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各国来宾”,那么我们就要进行改译,比较建议的译法是“欢迎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亚州各国及地区的来宾。”

当然,这不是标准答案,但是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译者意识。虽然观众们看到成品的时候,可能意识不到这些更改,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图个省事。虽然我们制作的都是非官方字幕,本身也不具备对传的作用。

但是字幕组是一个社会团体,我们面对的是拥有超强传播力的网络平台,一个译者的自我修养,就在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该严肃的时候,绝对不能插科打诨。

而对于翻译来说,我们永远都不会有完成式的译文,每一句话都有再改进的空间。而字幕工作就是一个自我折磨的过程,并在自我折磨中不断学习,在不断学习中自我折磨。

很多人都觉得,字幕组就是做字幕的,充其量是“搬运工”,不必说得这么痛苦,更不应该把自己抬高到“伟大”的层面。我不否认后半句话,但我可能要更正“搬运工”这个说法。我想说的是,我们字幕组,其实正在形成一种文化,暂且称之为“字幕组文化”。

可能大家对这个“字幕组文化”还不理解,我现在用一个问题解答你的疑惑:你是否会偏爱某个字幕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其实已经被这个字幕组产生的“类文化”现象影响了。这种文化不仅包括字幕组的翻译风格,还包括字幕组发布的“熟肉”字幕字体、角色名字的翻译、特效等等。

另外字幕组的网络形象、剧集挑选偏好、以及“熟肉”夹杂的贴片和广告等,也属于“字幕组文化”范畴。这种“类文化”现象代表字幕组在一定程度上,从文化传播者逐渐转变成文化创造者,这其实对字幕组整个行业的的良性发展非常有利。

之前我也提到,字幕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总体趋势是向好向上发展的,但是必定会经历一系列问题和阻碍。也只有经历磨练,才能“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整个字幕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首先从大的层面来说。2015年1月21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开展网上境外影视剧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此份通知的出台是继2014年中旬监管风暴的一个后续动作。

通知文件对于诸如境外影视剧的网上申请流程、条件、时间、数量等等,都做了很明确的规定及要求。文件中指出,境外剧播出量不得超过网站国产剧播放总量的30%。尤其要注意的是,其紧急程度标为特急。

好饭不怕晚,整体观剧感受很重要

至于国外,许多观众可能会觉得没有实际利益关系,其实不然。就拿日韩影视市场来说,除了推出影视剧,其影视剧相关产品也是公司的主要盈利部分。而免费作品在网络上肆意流通,影响了版权方的盈利,不仅打击到日后发售的DVD、CD等产品销量,还会导致假冒和山寨产品的泛滥。

2016年9月28号,日本警方以涉嫌违反著作权法,逮捕了两名在日的中国籍男子,两位皆为字幕组提供片源。虽然字幕组作品早已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但因此而被逮捕的事件在日本国内乃是首例。

根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京都警方逮捕的两名中国籍男子,分别是30岁日企员工王某和20岁大学生杨某,两人分别上传了日本动画《亚尔斯兰战记风尘乱舞》和《Fate/kaleidliner 魔法少女☆伊莉雅 3rei!!》。

不难发现发现,这两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圈子,做字幕无非出于爱好,但却付出了非常现实的代价。这种内外的双重约束,及时控制住了字幕组的“野蛮生长”。

再说说市场。近几年来,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剧集这块大蛋糕。由于引进数量受到限制,视频网站直接将目光聚焦在优质热门片源。

而“限外令”发布后,腾讯与优酷主打“经典怀旧牌”,重点主推“经典片库”,优酷引进《绝望主妇》、《英雄》等已完结的美剧。

乐视则瞄准政策中的“一季一审”,购买Netflix的《纸牌屋》第三季版权,因为Netflix采用的是一次性拍完,一次性播放的方式,因此乐视可以提前拿内容送审,抢占市场先机。

但是引进版权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爱奇艺、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的大部分剧集只有单声道,片源喜欢用可变帧率,或者将23.976的片源硬压成25fps,造成视频画面移动卡顿;字幕翻译使用大量的国内网络吐槽语、流行语,比如“整个人被掏空”、“宝宝不开心“等,我们看到这类字幕时,心理总有些不痛快,毕竟许多人可能就是想逃离快餐文化“刷屏”的环境,才会选择观看海外剧集,而且一些术语和剧中的“梗”也不考证乱翻译······这些因素导致整体观剧感受大打折扣。

很多人表示“就这水平我还不如看字幕组啊”,更不用说,很多人都是特意充了钱买了会员。你们千万别这么说,因为这就涉及直接利益冲突。许多海外剧集的内容太多,范围太大,如果视频网站临时抱佛脚,临时培植新译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肯定不理想。

我并不是否定大平台的字幕翻译能力,我只是觉得,如果整个行业能够真正规范起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事,但是目前很多平台急于切分眼前的大蛋糕,却没有准备好盛放蛋糕的容器,把分到手的蛋糕随手扯块抹布,兜搂着卖给观众。

这倒不如花点时间,稍微提升这部分的投资力度。前期投入时间精力对剧集进行打磨,肯定能收获一大批忠实的用户。

因为“好饭不怕晚”,剧迷和影迷最不怕的就是等,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毕竟好多电影剧集的续集,一拍就是两三年,甚至是十几年的重启经典剧,但是播出的时候,曾经的影迷们仍旧能保持十二分的热情。

内斗是摧毁字幕组的直接原因

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和逐渐成熟,目前不同语言领域已有几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字幕大组,这些字幕组之间存在着显性和隐性双重竞争,其中良性的显性竞争就是日常比速度、比质量、比热度,这样的竞争我们非常欢迎,因为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而恶性的隐性竞争则让人反胃,举个例子,少数字幕组的“有心人”,为了针对某个字幕组,可能不辞辛劳地大量观看某个字幕组的各种视频作品,终于搜集并截图十几处错误,精心制作成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然后再将文本发布到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再添加一个醒目的标题“惊!所谓的字幕组居然犯这种错!”。

就算再理智的观众,如果一时间突然看到体量如此庞大的信息,他们的想法也很可能被诱导。我不想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字幕组的低级错误开脱,我们欢迎各种形式的批评和指正,但是这种“指桑骂槐”的恶性竞争,不仅会对字幕组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大众留下“字幕组不过这点水平”的感觉,非常不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字幕组内部也会产生矛盾。首先我要提醒大家一点,虽然字幕组大多是非盈利的,但是运营字幕组其实需要投入大量的真金白银,用于购买域名、服务器或者宣传推广等。

随着字幕组的发展壮大,也会有幸接手一些商业合作,就拿我们组来说,这部分盈利的大部分继续用于购买上述必需品,同时还会用剩余款项采购一些奖品和纪念品,邮寄给天南海北的组员们。但是,有些字幕组的组员会被利益蒙住眼睛,这就牵涉到利益分配问题而产生隔阂和矛盾,而内斗是摧毁字幕组的直接原因。

除了竞争,来自粉丝和个人生活的压力,也会影响字幕组的发展。举个例子,粉丝们催更是常有的事情,我们可以理解一部分影迷追剧心切,但是对于一些“伸手党”表示出的“理直气壮”,我们还是挺难受的。

相信我,字幕组绝对比你们还着急。一旦拿到片源,我们肯定立刻开工,如果“熟肉”放出比上周晚了一些,我们肯定不是偷偷溜出去谈恋爱了,多半是在抓耳挠腮,为了搞定某个双关句的翻译。

而个人生活方面,大家都知道网络字幕组的所有工作都是无偿劳动。就拿我自己举例,有时候,我爸妈会问,你不是做字幕吗,最近电影院的哪部电影是你们翻的呀?我只能说:“没有”。“那么搜狐、优酷这些网站上呢?”“也没有。”“那你一天天的都忙些什么?不如用来找工作、找对象去。”

其实对于不理解的人来说,做字幕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对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需要每个成员进行自我调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字幕组和字幕人,应该去哪里抛洒一腔热血呢?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暂且可以分为两类。

首先是“商业招安”。目前有一些字幕组和较优秀的字幕制作人会收到视频网站邀请,参与制作已经买下版权的海外节目。这类字幕组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或特色,比如之前专攻某个综艺节目,他们了解整个节目的来龙去脉,翻译时可以接住节目抛出的各种梗,而且观众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风格。视频网站瞄准此类字幕组的优势,聘用他们参与有偿翻译活动,互惠互利,这也是比较好的结果。

而更多的字幕人则是继续做一名“理想斗士”。现在大部分字幕组仍处于自行运营的状态,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这也是大部分字幕组当下的选择。如果单纯从字幕组成员角度出发,我们只有单纯的热爱和情怀,别无其他。

FIX使我单身,我们扯平了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加入字幕组?但对我们字幕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坚持留在字幕组?特别是经过之前的叙述,字幕组好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拿我来说吧,我已经入组三年有余,那么我带给了FIX什么?好像只有义务劳动。

那么FIX带给了我什么呢?我理了理,大概可以归为:因为加入字幕组,我每周有规律地做翻译;因为每周有规律地做翻译,我就不得不经常被批评;因为要避免被批评,我就多翻译学翻译;因为多翻译学翻译,我的翻译能力开始提高;

因为翻译能力开始提高,所以我有胆量并成功跨考翻译专业的研究生;因为有胆量并成功跨考翻译专业的研究生,所以我没有时间找对象,现在还是单身。所以,FIX使我单身,很好,我们扯平了。开个玩笑。

其实我更愿意将这些“困难”和“博弈”看做字幕组发展的必经之路,每个新生事物的发展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是同时必定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正如我之前所说,字幕组由各行各业的人组成,生活不易,我们之所以选择留下,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在平凡不易的生活中,发现了为之热爱的东西。而剧中的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我们用字幕与他们交流,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做字幕的时候,确实是辛苦甚至是孤独的,之前咱们主办方还问,有没有做字幕的工作照,就像电影里的高科技怪才一样噼里啪啦敲打键盘。其实好多人都是穿个睡衣、顶个油头就开工了。每一位FIX成员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看似普通的角色:学生、医生、总经理、应用物理学博士、肿瘤免疫专业博士等等。

举个例子,上个月咱们有个成员前一天还在做字幕,后来晚上请了几小时假,回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生了生了!是个女儿!”好吧,原来这位小伙伴升级当爸爸了。

每个成员都是普通人,都有实际的烦恼和困惑,可能过着略显平庸的生活。但是在接到任务之后,我们就像蝙蝠侠看到哥谭市上空闪烁的蝙蝠灯影,大家换上战袍,准备投入战斗。当然,我们没有蝙蝠斗篷和战车,战袍可能是睡衣,但是那一刻的感觉,挺酷。而在发布剧集后,看到你们的支持,也值了。这两点对字幕组成员来说足够了。

最暖心的时刻,就是看到网友们评论:“不着急,注意休息。”也正是大家的支持,我们单纯的那份情怀没有熄灭。也希望我们的友谊,就像字幕里说的一样:“老伙计,祝我们友谊长存!”

  道兰纪录片同好会论坛,以翻译NHK纪录片为核心优势(平均每月翻译16部)并补充英语类(国家地理、bbc等)、华语类(央视、凤凰卫视、台湾公视、香港翡翠等中国优秀电视纪录片)、其他纪录片(其它纪录片厂牌、独立纪录片、纪录片电影)。此外还有纪录片延伸(纪录片讨论、资讯等)。

  道兰五年计划纲要(初拟稿)
  和生活一样,道兰纪录片同好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抉择。如果没有方向,就丧失了立场,往往从惯性出发做判断,如果没有宗旨,则所行皆可也皆不可。
  道兰需要先将自己的定位和宗旨明晰化,确定价值倾向,明确内心最大化追求,这样才好取舍,才能不畏人言,不怕人事,顽强地走下去。
  基于以上考虑,做出道兰五年纲要规划。

  狭义上单指道兰纪录片同好会平台,广义上泛指的是道兰系,一个巨大的内在系统,包括字幕组、道兰纪录片同好会、共享组、刻录组等多个构造。

  道兰谋求自身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尽全力发散自身能量的最大光热,从可行动的微观小角度(纪录片译制和分享)反馈社会,增加道兰同好有限生命的厚度,延长生存意义的长度,为明日祖国的更美好做建设。

  在成员规模上,5年之内发展成为一个成员在100人级别的大型字幕组,成为纪录片中文译制的重要力量,每两天发布一部原创译制中文字幕,以日语翻译为核心优势,同时涉足纪录片英语翻译领域。
  在片源获得上,通过卫星录制、网络下载、资源购买、直接从日本本土获取四种方式保证初始资源环节上的优势。将获得更好画质的片源和片源带有日语字幕,通过成员数量保证发布数量,通过日语字幕加快译制速度。
  在影响拓展上,字幕组所译制作品,将通过其它各组的协作,5年之后,每部译制作品的观看人数从现在的每年50万人次上升到100万人次。

  成为全球纪录片论坛中颇具特色、拥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力的平台,拥有10T以上的资源库,拥有更多的资源分享渠道。
  5年之后,道兰渠道每秒钟分享10M,每天可分享纪录片844G,每年分享纪录片300T。
  5年之后,道兰每天的来访IP达到目前的2倍,达到每天3000人访问。

  成为优秀纪录片的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为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做持续贡献,为优秀的中国纪录片和中国电视栏目做宣传,培养中国的声音。通过道兰的资源和渠道,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每年新发展10万纪录片受众。

  建立庞大的讲座信息资源库,根据学科分门别类,拥有清华北大讲座的第一时间录制实力。用留学生资源,用清华北大名校资源扩大国内大学生视野。

  在弥补信息格差方面
  除了网上的广泛传播,道兰还将通过旗下资源,线下赠送刻录光碟,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定向传播——
  5年之内,帮助100所大学丰富教学视频参考资料,切实提高这100万未来社会建设者的视野和专业水平。同时,通过定点影响,持续为字幕组输送译制人才。
  为国内电视台栏目免费提供优秀纪录片参考资料,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作品水准,让中国传媒和纪录片制作更具国际影响力。

  为了实现计划,道兰首先将不断挖掘自身能量,同时积极组织协调,获得更多同好的协力。
  道兰一直欢迎有能量有能力有激情的同好同心同行。
  为了获得道兰纪录片同好会平台建设的和刻录光碟做赠送的费用,道兰接受同好捐赠。
  道兰也将开始尝试在论坛上增加一两条不妨碍访问体验的广告,供同好点击作为对道兰的实际支持。
  道兰将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内部环节的支援,包括对字幕组骨干成员的电脑设备升级,包括对服务器组的硬盘扩容,包括对刻录组的辛苦表示感谢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了保证目标的达成,道兰在纪录片译制上,在论坛交流上,不走擦边球路线——擦边球擦多了,终有一天会擦出火来,惹火烧身。
  道兰将严格自律,不让无谓的激情耗费精力,不去招惹没有意义的麻烦,积极建设,默默努力。

  作为道兰系的创建者和统括,蓝旗营负责统筹和驱动道兰旗下资源,由各个环节的骨干做具体协力。
  各个环节相互支持,但是又保持相对独立。如果某个环节出现状况,并不影响其它环节,不会导致道兰系统全体崩溃。依靠其它环节的力量,道兰可以及时将故障环节弥补,甚至对该环节再造一个全新的结构。

  道兰在做事的逻辑上做持续改进,超越一般思维和狭隘视野。
  道兰满怀理想,行动第一,但是不莽撞行事,它会直面现实的惨淡,从容应对各种变故,接纳自己的无力感,懂得妥协。
  道兰注重形式,但是反对花架子和官僚作风,道兰讲求做事直扑咽喉。
  道兰将积极进取,面对挑战主动出击,面对侵犯猛烈反击,将困难空洞化。
  道兰坚持静水深流,沉潜飞动,持续不断地努力,缓慢扩大影响力。

  我为一颗颗荒芜的心灵插上新绿
  我用爱去点燃跳动的田野
  爬满一个个光秃的山坡

  我能涂抹一条丰收的河流
  我要让时间一分一秒沉下来
  让头顶上飘扬的白发
  和冬天里的雪花一起

  邮箱激活账号后,在论坛首页下面的“道兰同好报到专版报道”就行了,里面有报到模板。主要是简要介绍下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视版权销售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