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种茶不属于欧洲早年流行的中国茶

菊花起源于中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品种超过3000种,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一种传统名花。据《本草纲目》记载,“菊花久服之可轻身延年”;在现代也被赋予了“清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因而广受欢迎。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三学生单思博就是一名菊花茶爱好者。然而,有一次妈妈在网上看到“有菊花茶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新闻后,便对单思博下了“禁喝令”。这对他一个爱喝菊花茶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折磨。市面上那么多种菊花茶,二氧化硫含量情况究竟怎样?都不能再喝了吗?哪种菊花功效更好?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该如何科学选择药效好、残留少的菊花茶呢?

于是,单思博开始了有关菊花茶的调研,想要一探菊花茶的优劣。凭借“不同品种菊花有效成分和有害残留物的比较研究”课题,单思博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称号;同时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城区一等奖,在金鹏科技论坛活动中获西城区一等奖。

单思博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唐朝时就开始有了喝菊花茶的习惯。除了做园林观赏外,药用菊花和食用菊花也占据较大比例。

菊花茶是使用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茶。那么,二氧化硫是如何产生的呢?思博了解到,这与菊花茶的加工方法不无关系。目前菊花茶的加工方法有阴干、生晒、 蒸晒、烘焙等;市面上售卖的菊花茶,大规模加工时大多采用了硫黄熏蒸干燥,这才容易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的超标。而其实,硫黄熏蒸并不是中药传统的养护和加工方法,只是在上世纪初,由于中药材使用需求增加,导致中药材大规模远程运输需求增大,人们才开始使用硫黄熏蒸方式加工中药饮片。此后一百多年,在中药加工炮制行业中,熏硫黄慢慢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除此之外,在菊花制成茶的多个环节当中都有可能产生二氧化硫的残留。

对菊花茶制作工艺有了基本认知之后,为了了解公众对菊花茶的认识,单思博又做了问卷调查。除了在网上发放问卷之外,每次外出吃饭,单思博总要揣着几张问卷,碰到菜单饮品中有菊花茶的,便“求助”服务员及餐厅经理完成问卷。三百多份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大家普遍认为硫黄含量超标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又都缺乏科学方法来选择菊花茶。

梳理后,思博确定了自己课题的具体研究方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不同品种菊花茶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残留物,探讨硫黄熏蒸对药用菊花的影响,为比较不同品种菊花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帮助公众寻找有效成分高、有害残留物低的优质菊花茶。

随后,单思博从茶市中随机购买了七种菊花;之后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选取了5种药用菊花,分别是: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和怀菊。

在进行实验时,单思博实施了“三步走”策略:首先在家中进行了预实验,使用二氧化硫速测盒观察各类菊花产品二氧化硫残留情况,做一个定性的了解。

之后,他又来到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实验室,采用酸碱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菊花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残留物进行检测。实验时,单思博发现,按照国标要求,大部分被检测产品合格,这让在家里实验时闻到刺激气味的单思博感到有点儿意外。向专家咨询后得知,菊花的检测标准分为国家标准、日本标准、欧盟标准等几项,而目前国标对于菊花的合格要求低于国外标准。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以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菊花的品质,单思博又在家人陪同下,将检测样品送到了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检测,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相关标准,精确测定被试菊花包括绿原酸在内的有效成分以及二氧化硫有害残留物含量。

结果显示,影响菊花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产地、栽培技术、采收、加工等环节,在五大知名菊花品种中,使用无硫加工技术的怀菊有害残留物“二氧化硫残留量”低,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的菊花,其品质在不同品种菊花中最优。

考察基地揭开无残留的秘密

有了实验结果,单思博没有止步。他来到了河南温县怀菊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想要深入了解怀菊的采摘、烘干、包装以及实验室检测环节。在这里,他发现,该基地的怀菊二氧化硫含量之所以极低,原因之一在于基地采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料平衡脱水技术,通过微电脑即可实现对温度、湿度、时间三要素进行最佳调控,控制脱水速率,使菊花内外均衡脱水,从而得出最佳的烘焙曲线和品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硫黄熏蒸,有害物质残留自然降低。

“让我意外的是,这项技术竟然是国人发明的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实现很多中药、植物、蔬菜等食材的大规模无硫加工,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让我惊喜的是,该项技术发明人郭倞闿先生和我的校友钱学森先生一样,都是从美国回国致力于新中国发展的科学巨子,他的很多发明和创造都足以改变很多行业,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单思博坦言,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实验的样本量较少,后续希望还可以对鲜菊花和干菊花进行对比检测实验,以论证二氧化硫及其他对人体有危害的残留物是通过什么途径污染菊花的,“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动有关部门建立互联网可追溯系统,使药材基地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透明可查。”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独立了。

当然,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国家,在200多年后会成长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但是这里有一个事实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那就是美国的独立,和来自我国的茶叶有着深刻历史关联。

就是那些来自我国的一片片小小的茶叶,竟然在机缘巧合中撬动了美国的独立之路。

这是今天很多人不了解的往事,也是当时很多人不曾料到的结果。

这事,我们先从美国人喝茶说起。

在美国独立之前,他们就是殖民北美的英国人,和今年的英国人同种同源,也有着步调一致的生活习惯。

其中,喝茶就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饮茶历史,但是对于西方来说,才有几百年的传统,但是人家却是茶叶的死忠粉丝。

直到今天为止,英国人还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喝着红茶,吃点甜点,也许还会回味曾经日不落帝国的往事。

那么西方人到底是如何爱上喝茶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直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后,我们的茶叶才渐渐传到了西方,当然是先是传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

他们也从福建人口中得知了,这种神奇的小叶子叫做Tea。

据说闽南话中的“茶”字,发音为“dei”,这是古汉语“茶”的发音。

首先是西葡两国人品味到了茶叶的味道,对于西方肉食性结构为主的饮食,茶是再好不过的饮品了,化食去腻,有利于消化。

对了,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西方人大多喜欢喝红茶,这是明显不同于东方的茶文化。

原因不是喜欢红茶,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喝到新鲜的绿茶。

茶叶从我国到欧洲的运输时间非常长,加之目的地西欧潮湿的气候,导致绿茶无法长期保质,容易发霉失去新鲜的味道,但红茶不一样,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味道不变。

英国人喝茶这件事,还得从1662年说起。

这一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娶了媳妇,媳妇是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之女凯瑟琳。

当时她的嫁妆就有一箱茶,因此很多人认为是这位葡萄牙公主把饮茶的习惯引入英国。

凯瑟琳刚到英国之时,茶叶只是作为一种药品。

但是,这位年轻的王后不仅习惯于每天饮茶,而且坚持饮茶的习惯。

那些英国的贵妇们想融入王后凯瑟琳的社交圈,于是纷纷前来模仿她的饮茶习惯

此后,在大英帝国的宫廷和贵族阶层,喝茶逐渐流行起来。

当然,准确来说,茶叶在凯瑟琳嫁来英国之前已经出现,但是当时并不流行。

究其原因是茶叶价格昂贵,当时所有人都选择喝咖啡。

根据英国的人记载,在1635 年,茶叶价格高达每磅6至10 英镑(今天为600至1000 英镑)。

一英镑的价格相当于工薪阶级一年的收入,除了社会最上层、最富有的人,其他人都不可能负担得起茶叶。

当时他们也没有糖匙,没有茶杯,没有茶壶,全套模仿我国的整套饮茶文化,就连茶具都从我国进口。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下午茶

无论何时,只要是东西越贵,代表你的地位越高。

还有当时那些来自我国的瓷器价格昂贵,精致漂亮。而一般英国人只能使用陶器,只有贵族才用得起这些贵重之物。

在当时的英国,一边喝茶,一边享用我国的精美的茶具,就像今天很多国人拿着最新款苹果手机一样,吃着西方大餐一样,洋气得很。

我国的瓷器茶具对下层阶级来说

此后随着欧亚贸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茶叶涌入了欧洲,价格不断下降,就连普通人也能喝起茶叶来了。

于是,喝茶在英国盛行,也变得平民化。到了18世纪,整个英国都养成了喝茶的习惯。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国海军上将西德尼·史密斯甚至感叹:“感谢上帝给了茶!没有茶,世界会怎样?它是怎么存在的?我很高兴我没有在茶之前出生。”

到今天,英国人喝茶的习惯和热情也没有一点点改变。

英伦三岛8000万人,每年喝掉600亿杯茶,平摊到男女老少,人均每年也有900多杯。

他们不仅仅喝茶,还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下午茶。

下午茶以其小三明治和一口大小的甜点而闻名

在下午两点到五点之间供应

如今从简易的普通茶,到伦敦顶级奢华酒店,下午茶已成为英伦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为了享用茶餐,那帮死板的英国人甚至还要穿着西装、打上领带。

这些已经成为英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样,在18世纪初,英国人也把喝茶的传统习惯带到了北美大陆。

话说回来,喝茶是一个好习惯。

但是,茶叶这个东西,在18世纪之前,只有我国产出。

英国人购买我国的茶叶油画

因此,西方人,当然也包括英国人在内,是需要跨海越洋到万里之外的我国进口的,而且利润还非常高。

为了喝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从我国不断进口茶叶,当然还有瓷器。

然而,当时英国人卖给我国的东西,却鲜有人买,两国一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就如今天的中美贸易一样。

东印度公司的海上运输船

巨大的贸易逆差,让英国非常无奈,这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那时的中国也真是牛气,种茶制茶,挖土造瓷,在当时来说全是高端加工业,别人做不来,一时也学不会。

用泥土加上技术,收割着世界的财富,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当时,大英帝国上下都喝茶,那么喝茶的买卖自然很赚钱。

1698年,英国政府开始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进口。

东印度公司通过人为设定高价来控制

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并确保需求

英国人依靠进口卖茶叶,政府也收了很多的税,赚了不少钱。

1767年以前,东印度公司对进口到英国的茶叶缴纳了约25%的从价税。当然,政府还会对在英国销售的茶叶征收额外的税。

这个过程中,东印度公司人为地抬高了茶叶价格,英国王室对每磅茶叶征收了大量税款。

这些高得离谱的价格,导致英国的中下阶层无法负担得起进口的茶叶。

相反,他们更多是选择走私茶。

来自荷兰、法国等国的免税茶叶

沿东部和南部海岸走私到英国

到 18 世纪,走私到英国的茶叶数量

与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一样多

到 18 世纪,走私到英国的茶叶数量与通过东印度公司合法购买的茶叶数量一样多。

那时候,英国法律规定,北美等殖民地也是只能从英国进口茶叶,然后转售给北美的商人。

但是,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向殖民地出口茶叶。

当时的北美也没有多少人,但是随着北美的经济越来越繁荣,这个赚钱买卖,大家都会去做。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对手。

无论是欧洲大不列颠岛,还是北美的美洲殖民地,他们都在买荷兰人的茶叶。

因为当时的荷兰政府并没有对茶叶征税,走私的荷兰出口的茶叶,太便宜了。

因此他们的茶叶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

在美国建立前的十几年里,东印度公司每年因走私茶就损失高达40万英镑,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要知道,牛顿担任剑桥校长的年薪也不过200英镑。

荷兰进口的茶叶,质量不差,价格更优,导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茶叶,堆积如山,损失严重。

为了减少东印度公司仓库中不断增长的茶叶堆,也为了打击走私的荷兰茶叶,重新确立英国进口茶叶的优势地位。

英国算了好久,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欧洲廉价出售这批茶叶。

当时英国全民参与走私茶叶

以至于有时英国农场很难找到足够的工人

后来,英国人掂量了一下,一旦这么做,可以确定这批茶叶绝对会被走私回英国。

左思右想,发现似乎最佳的市场就是美洲殖民地,人多茶叶需求旺。

在1773 年 5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茶叶法案》,允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免税向殖民地出售茶叶,而且比其他茶叶公司便宜得多,但在茶叶到达殖民地港口时仍需对茶叶征税。

此后,还通过了《赔偿法案》,决定返还东印度公司出口到殖民地的茶叶25%的关税。

当时为了抵消关税收入损失,英国通过了法案对北美出台了汤森税,其中就包括对茶叶征税。

然而,北美不同意整个法案。

凭什么,我们喝茶要交税。

虽然,英国人一顿操作猛如虎,实际上损害了北美殖民地两个方面的利益。

一是,由于北美长期大量饮用走私的荷兰茶叶,很多人已经深深被这笔生意的利润所吸引。

而在英国茶叶不在北美的时间里,大量荷兰走私茶和北美商人已经紧紧抱在了一起,彼此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无论是今天,还是两百年前,能干走私买卖的人,要不就是地头蛇,要不就是黑白两道通吃。

美国独立之前的北美形势地图

所以,英国这个政策让北美地头蛇吃了大亏,他们自然是不干了。

还有,英国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倾销行为,就是为了打击走私茶叶,然后获得市场主导后,再提升价格,谋取暴利。

二是北美征收的茶叶税。当时英国茶叶进口到殖民地,北美商人必须支付每磅茶叶3便士的汤森关税,相当于今天的 1.31 英镑。

虽然这点钱不多,但是在西方有一个政治规则,那就是无代表不征税。

你们英国的议会凭什么决定对北美征税,我们在英国议会也没有自己的代表。

英国政府认为税收是公平的,因为当前政府经济困难,其中它的大部分债务都是因为和法国的七年战争,为北美殖民者打仗导致的。

但是,北美的那帮人认为一旦这个口子开了,不经过殖民地,那么英国就可以随意征税,那可就惨了。

这才是北美殖民地最为担心的事情。

但是,英国当时经过七年的战争,实在是国库空空,简直穷疯了。

加上从1769 年至 1773年,印度地区的孟加拉严重饥荒,大大减少了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公司濒临破产。

英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总部

一旦东印度公司破产,那么英国国库的大财源可就没有了。

因此,英国决定北美殖民地的茶叶税,不能减免。

其中,1773 年的《茶叶法案》授权东印度公司向北美殖民地运送 5,000 箱茶叶(250 吨)。货物到达时,进口商需缴纳 1,750 英镑(相当于今天的 228,707 英镑)的税款。

该法案授予东印度公司对比走私茶便宜的茶叶销售的垄断权。

虽然,当时殖民地的茶叶走私一直在增加,尽管走私茶叶的成本很快就超过了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

而北美那帮人虽然知道自己喝到了廉价的茶叶,但是英国人的隐藏目的是迫使殖民者为每磅茶叶缴纳 3 便士的税。

同时重申禁止殖民地人民购买走私茶叶。由于拥有茶叶生意的垄断权,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富兰克林指出“自从法案实施五年来,单茶叶一项,就有250万几尼(Guine)进入该公司的金库”。

但是,北美殖民地为了自己的走私茶叶生意,开始不断抵制英国的进口茶叶,当然也更是为了避免英国人在茶叶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北美大陆开辟税源。

1773年12月16日,60名北美白人化装成印第安人,将英国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进口自我国的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

当时《马萨诸塞时报》描述道,涨潮时,水面上飘满了破碎的箱子和茶叶。自城市的南部一直延绵到多彻斯特湾,还有一部分被冲上岸。

此后,英国政府做出了严厉的回应,出台了《不可容忍法案》,终止北美的马萨诸塞州地方自治政府,关闭波士顿港,损失茶叶必须得到补偿。

面对英国的高压,十三个殖民地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几个月后,“枪声响彻世界”,在马萨诸塞州康克德响起,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因此,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在之后200多年的时间,美国成功超越了大英帝国,就取而代之,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后来,英国人酸溜溜评价这件事,“茶叶税无意中在旧大英帝国的棺材上钉了一颗钉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起源于中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