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主体、范围和扣除标准是什么?个税师网络赛今年第几届,有什么作用?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汇算清缴活动也将会从3月份开始。申报分为默认申报和标准申报,一般来说,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退税金额,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1

  2022年年度的个税申报于12月1日开始启动,所以要进行申报的赶紧抓紧时间,不然会耽误下一年的扣除工作。很多小伙伴都觉得,我每年申报的都一样,2022年度的应该不需要重新提交吧,告诉你们每年都需要进行申报。而且有下面4种情况需修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1.情况一:想修改2022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2.情况二: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在2022年由另一方申报;

  3.情况三: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4.情况四: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即: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

  2022个税申报什么时候截止?

  具体截止时间是在12月31日前,像小编所在公司财务人员就通知大家在这个时间点需要填报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从2022年起,个人年终奖纳税方式也将有新变化,将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年底前,个税缴纳分为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到明年,就只有合并计税一种方式。对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人来说,合并计税以后到手的年终奖将有所减少,而对于年终奖高于工资的人来说,则情况相反。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2

  2022年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时间暂未公布,可参考2021年时间。

  2021年人所得税退税时间为2021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截止。

  2020年退税活动是从3月开始,截止6月30日结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汇算清缴活动也将会从3月份开始。到时候,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类似的信息。

  简单来说,退税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也是前提条件,需要你在2020年度交过税,并且应纳税额已经预收预缴的税款金额。

  第二,到应用商城找到个税APP,下载并注册账号,之后就是登陆。个税app非常智能化,登录账号后,在在后台完善好个人信息即可,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有退税需求,需要绑定一张自己名下的银行卡。

  第三,在APP首页查询2020年年度纳税明细。操作步骤非常简单,只需要找到“收入纳税明细查询”一栏即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2020年度和每个月的的收入金额和已申报税额。

  第四,在首页找到税费申报入口,之后再找到综合所得汇算进行申报。申报分为默认申报和标准申报,一般来说,系统会自动计算出退税金额,如果有调整申报数额的需要,则可以切换为标准申报。确认好金额之后,点击退税按钮即可。

  第五,耐心等待。在服务界面-申报信息查询中,点击申报查询可以查看退税的进度。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3

  一、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个子女1000元/月。

  年满3岁学前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都在减免范围内。

  通俗话:家里子女受教育就能减税。

  二、赡养老人专项扣除:2000元/月。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老人(年满60岁)的支出,统一按标准定额扣除。

  通俗话:赡养自家老人能减税。

  三、住房租金专项扣除: 按所属市标准,分别有1500元/月,1100元/月,800元/月三种额度。要求纳税人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的住房,住房租金支出按标准定额扣除。

  通俗话:租房能减税(在租房地无自有住房的)。

  四、住房贷款利息专扣除:1000元/月。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积金贷款购买住房(在中国境内,且为本人或配偶购买)。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要首套房)。

  通俗话:贷款为自己家买房(首套),可以减税。

  五、继续教育专项扣除:400元/月。

  纳税人接受学历教育(注:在中国境内),可以扣除400/元每月的额度;接受技能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其支出可以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按3600元定额扣除。

  通俗话:提高自身学历及技能,可减税。

  六、大病医疗专项扣除:限额80000元/年。

  此项是按实际支出做抵扣的,每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自己负担的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可以在8万元/年这个限额内按实际的扣除。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时间起止】相关文章:

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明年还有不到一个月,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收入。好消息!!202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开始确定了!某人完成汇算后发现退税数千元。本月千万别忘记这一操作,否则明年你的薪水或会受到影响!202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定!谁能喜欢呢?什么是扣减标准?一句话就明白了!

明年还有不到一个月,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收入。好消息!!2022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开始确定了!某人完成汇算后发现退税数千元。本月千万别忘记这一操作,否则明年你的薪水或会受到影响!202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定!谁能喜欢呢?什么是扣减标准?一句话就明白了!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2022?

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就要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年底前,缴纳个税有两种计税方式,即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计税这一种方式了。总结下来,单独计税适用于工资高于年终奖的员工,合并计税则适用于年终奖较多的员工。

2022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

年度奖金和个税计算方式2035年大变化之: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年终奖和工资是可以分开纳税的。但是,2022年1月1日起将加征税额。

这听起来并不复杂啊!?

简而言之,如果2021年的年终奖可以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送到你卡里,那么你也和去年一样好!

但是如果汇入2022年1月1日之后,你要注意:你将面临着2022年的年终奖和薪水的税率将上升:从3%跃升至10%,10%跃升至20%。

如果2021年12月31日前分离纳税,年终奖需分别缴纳工资.年终奖=12,若所得的商不超过3,600,则只需缴纳3%的税.即,年终奖金36,000以下,只要缴纳3%的税.

但是2022年1月1日开始:

就是把年终奖和一年的工资加起来算一笔“总收入”。许多公司都会轻易地超过36,000或者144,000等级,如果税率超过36,000,税率将从3%升至10%,超过144,000,将从10%升至20%。

公司将在2022年1月汇出给你的2021年年底+1月,你的税前工资将被汇出(通常是2021年12月的薪金,一般公司会晚一个月发)-5000-扣缴-扣缴-专项减免=当月应纳税额,如果这一“应纳税”没有为0或负数,您将至少要缴纳3%的税金;超过36,000,您的税率将由先前的3%跃升至10%。

请注意:现在是指“全年总收入”,以年为单位,按全年“总收入”缴纳税款。

"一年的总收入"=从一月起至当月的税前收入(工资+2021年奖金)-5000xN(月份)-从1月到当月总扣缴社保-从1月到当月总扣缴社保-从1月到当月总扣缴住房公积金-从1月到当月总扣缴。

那么,月薪后,你的总收入就会上升,因此,一年前几个月的税率都很低,下半年几个月的税率将上升,而这一比例可能从3%一升至10%,10%跃至20%,20%跃至25%(超过25%),基本上就是土豪级别的高层,年收入超过40W。

因此,现在要好好,研究这个新税率的时机.否则2个月后,同老板谈年终奖,加工资,就是“加”给国家!但实际上的薪水仍然很低。

2022年个人所得税如何确认?

快看如下这份超详细的攻略手把手教你轻松完成!

首先请先下载好“个人所得税”app。

情形一:2022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若无变动,只需在2021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①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2。如下图――

②依据提示“将带入2021年度信息,确认是否继续?"或者“您在2022年度已存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继续确认,将覆盖已存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后点击确定。如下图――

③打开待确认状态的专项附加扣除,核对信息:如有修改可以点击修改,信息确认后点击一键确认。(注意:如有“已失效”状态的信息,则需先删除之后才能点击“一键确认”)

④点击一键确认后,信息则提交成功。不需要重复确认,否则之前确认的信息会显示已作废,系统会以最新确认的信息为准。

用户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2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情形二:2022年需要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①如:需要修改申报方式、扣除比例、相关信息等,则需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注:此方式只能修改部分信息。

②如:需要修改基本信息,先进入2021年的信息页面。修改后再重新确认。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2021年,修改之后再确认2022年的信息。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修改专项扣除信息:

①想修改2022年赡养老人、子女、住房利息的扣除比例;

②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③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在2022年由另一方申报;

④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的情况,即:2022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2022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

情形三:2022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比如2022年不再申请赡养老年人专项附加扣除。

点击待确认状态的赡养老人信息,点击删除,点击一键确认。

情形四:2022年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比如2022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报填写。

先按情形一步骤确认之前申报的其它不需要修改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点击APP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如下图――

情形五:2022年首次填写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直接选择首页的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即可填写信息。

(1)扣除范围:3岁-博士(学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

(2)扣除标准: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1)选择父母一方扣除;

注意: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1)学前教育:子女满3周岁的当月至人学前一月:

(2)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至教育结束当月。

(1)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扣除3600元;

(2)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扣除3600元;

(3)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在学历继续教育期间每年扣除4800元(每月扣除400元)。

注意:职业资格证书需参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1)由纳税人自己扣除;

(2)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也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选择按子女教育扣除,为1000元/月,选择按继续教育扣除,为400元/月。

注意:对于同一教育事项不得重复扣除。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人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

注意: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住房;

(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注意:"住房租金"与“住房贷款利息”这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碑定的其它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1100元;

(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800元。

(1)纳税人未婚的:由本人扣除;

①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承租人扣除;

②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按规定分别扣除。

(1)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2)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

(1)扣除范围: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注意:“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这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

(1)单独或者共同购买: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2)婚前各自购买: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贷款人按照每月1000元扣除;或者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对各自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

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注意: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1)扣除范围:年满60周岁(含)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①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

②非独生子女:可以和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采用均摊、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等方式。

(1)约定分摊与指定分摊必须签订书面协议;

(2)约定分摊与指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3)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1)扣除范围: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支出,医保后的个人自付部分;

(2)扣除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1)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注意:大病医疗支出在次年3-6月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享受扣除。

61.我用贷款买了一套房,由于工作需要将该房屋贷款 还清后置换了另一套房,第二套房贷银行依旧给我的是首套房贷款利率,第一套房时我没享受过贷款利息政策,那么第 二套房贷利息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政策吗?

答:可以。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如果纳税人没有申报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那么其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62.妻子在北京婚前有首套住房贷款,婚前已经享受了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婚后夫妻二人在天津买了新房并记在丈夫名下,丈夫婚前没有买过房子,这种情况下,如果天 津的新房符合首套贷款条件,丈夫是否能享受贷款利息专项 附加扣除?

答:婚后,如果妻子就婚前已购住房申请继续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夫妻双方均不能再就其它住房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婚后,如果妻子未就婚前已购住房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且丈夫之前也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则丈夫可以就其婚后新购住房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63.如何理解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答:只要纳税人申报扣除过一套住房贷款利息,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系统中就存有扣除住房贷款利 息的记录,无论扣除时间长短、也无论该住房的产权归属情况,纳税人就不得再就其他房屋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64.住房租金的扣除主体、范围和扣除标准是什么?

答: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规定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具体扣除标准如下:(一)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 1500 元;(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 1100 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 100 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 800 元。

65.合租住房可以分别享受扣除政策吗?

答: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因此, 合租租房的个人(非夫妻关系),若都与出租方签署了规范租房合同,可根据租金定额标准各自扣除。

66.员工宿舍可以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吗?

答:如果个人不付租金,不得享受扣除;如果本人支付了租金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扣除。

67.公租房是公司与保障房公司签的协议,但员工是需 要付房租的,这种情况下员工是否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需要留存什么资料备查?

答: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员工租用公司与保障房公司签订的保障房,并支付租金的,可以申报扣除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应当留存与公司签订的公租房合同或协议等相关资料备查。

68.纳税人公司所在地为保定,被派往分公司北京工作,纳税人及其配偶在北京都没有住房,由于工作原因在北京租房,纳税人是否可以享受住房租金扣除?如果可以,应按照哪个城市的标准扣除?

答: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地租房的支出可以享受住房租金扣除。主要工作地指的是纳税人的任职受雇所在地,如果任职受雇所在地与实际工作地不符的,以实际工作地为主要工作城市。该问题中,纳税人当前的实际工作地(主要工作地)是北京市,应当按照北京市的标准享受住房租金扣除。

69.某些行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一年换几个城市租赁住房,或者当年一直外派并在当地租房,如何申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答:如果单位为外派员工解决住宿问题,则个人不应再扣除住房租金。对于外派员工自行解决租房问题的,一年内多次变换工作地点的,个人应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更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允许一年内按照更换工作地点的情况分别进行扣除。

70.赡养老人的扣除主体、范围和扣除标准是什么?

答: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包括:一是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婚姻法》规定: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纳税人赡养年满 60 岁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 岁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可以享受扣除政策。具体扣除标准为:(一)独生子女,按照每月 2000 元标准定额扣除;(二)非独生子女,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 2000 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扣除最高不得超过每月 1000 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房贷利息扣除怎么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