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旗488发动机用什么品牌的火车最好

汽车之心是爱范儿旗下汽车新媒体,我们关注汽车新技术、新文化以及智能化趋势的未来。

上海车展之后,自主品牌风头正盛,但即便销量高低没有定论,设计理念难分高低,全国人民心中最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也早就有了归属,那就是红旗。

红旗的历史几乎与新中国的历史同步,每一位为人爱戴的国家领袖,每一次震惊寰宇的历史事件,都与红旗有着难以剥离的交集。

但荣光背后,几乎没人知道《人民日报》曾发布通告:“红旗牌高级小轿车因油耗较高,从今年 6 月起停止生产”。

但盛名之下,很少有人注意红旗直到 2016 年 12 月才第一次实现单月销量上千,达到了 1001 辆。

始于斯,兴于斯,沉浮于斯,几欲复兴于斯。

 乘东风,展红旗,八一拿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

在那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年代,很多伟大工程都离不开最高领袖的意志推动。

新中国建国 3 个月后,毛主席出访苏联,苏方决定援建中国一个载重汽车厂,这就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如今 “一汽” 的前身。1953 年,一汽厂房奠基兴建,1956 年建成投产,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款汽车:解放牌卡车,这一效率举世震惊。

1956 年 4 月,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 “论十大关系” 会议上提到:“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来开会就好了!”

1957 年 4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到一汽调研,正式向一汽提出了试制小汽车的要求。定下的起步方针是 “仿造为主,自主设计”,并表示 “你们看中了哪款车,我负责给你们调配”。

一时间,苏联胜利、法国雷诺、捷克斯柯达 440、德国奔驰 190、美国福特 Zepher、法国西姆卡 Vedette、日本丰田等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档次车型就被集合在了一汽的厂房里。

“东风” 轿车的原型——西姆卡 Vedette

优中选优之后,一汽认为西姆卡 Vedette 的造型更符合国人审美,而奔驰 190 的机械性能则更加优秀,针对这两款车型,进行逆向工程,研究核心技术。

外形上则由自主设计,车头布置一条金龙,代表中华民族的腾飞,尾灯采用了传统宫灯造型,变速箱也是完全自主设计的。

长达半年多的技术钻研和造型设计略去不表。1958 年 2 月 13 日,毛泽东主席来到一汽视察,并再次问到:“什么时候能坐上自己制造的小汽车?”

一汽上下没有让毛主席等待太久。1958 年 4 月的劳动盛况被后人称为 “全厂东风”,几乎全部一汽人日以继夜的投入到我国第一台轿车的正式制作中,仅用了一个月不到,同年 5 月 12 日凌晨 5 时 30 分,国产第一台轿车制作完成。

第一辆 “东风” 制作完成,注意车头标志为 “DONG FENG” 的汉语拼音

之所以不用 “下线” 这个词,是因为整车都是完全手工敲出来的。这辆车马上被送到北京,所到之处一片欢腾,至今读到这段历史,仍让人心潮澎湃。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本来车头放置的是 “DONG FENG” 的汉语拼音,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说,“看不懂的还以为外国车呢”。

一汽的同志觉得很有道理,连夜将车头换成了 “东风” 字样,这个牵头换字的同志,正是日后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岚清。

至于为什么叫东风,是因为那时毛主席重要的一个形势分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毛主席试乘国产首台轿车,注意车头标志已换为汉字 “东风”。

5 月 21 日,毛主席愉快的试乘了这台 “东风”,在跑了两圈之后,毛主席高兴地说:“坐了我们自己制作的小汽车了!”

样车回厂后,全厂振奋,都打算摩拳擦掌大干一番。可就在这个时候,传出了北京汽车厂要制作高级轿车给国庆 10 周年献礼的消息,一汽人觉得作为共和国的长子,第一辆高级轿车理应出自一汽之手。

“东风” 模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看到真车

于是 “乘东风,展红旗,八一拿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 的横幅在厂区挂起,人们的激情再次被点燃,新的高级轿车也因此被定名 “红旗”。

开始红旗项目时的一汽厂房,注意后面悬挂的横幅

决定做红旗,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因为资源、人员、能力特别是零部件能力的缘故,生产红旗,就要停掉东风轿车的生产,同时,也要一定程度上占用解放牌卡车的产能。

鉴于在车辆档次和尺寸上的全方位变化,红旗不能再借鉴之前的中小车型了,之前采购的一辆克莱斯勒帝国成为了新的参考样车。

克莱斯勒帝国,1956 年款

为了见识更多的车辆,一汽员工在无力购置的情况下,在北京印尼大使馆门口跟司机们聊天,表示要造中国的轿车了,司机们都很激动,主动把各种进口车开到一旁让一汽的工人们拍照。

不要以为 “逆向研究” 是什么不齿的事情,不仅各国的汽车工业开始时都经历了这一步骤,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汽车精英在红旗的开发中攻克了大量当时苏联、欧洲、日本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比如 V8 发动机的液压挺杆,比如液力自动变速器等核心技术,都被我国汽车工人凭智慧一一攻破,总的来说是世界领先的。

可能数字更能证明工程的伟大:第一代红旗共有 4657 种零部件,其中我国自制的就有 3488 种,一汽增添了 250 台专用设备,9629 套工装,两万多名员工热情似火的投入忘我劳动。

按照最初的工时估算,一代红旗的研发需要 3 年时间,可在 1959 年 4 月立项后,一汽 8 月 1 日就拿出了首台样车,9 月份正式完成项目,且整车水平极高,可谓奇迹。

这台样车设计概念依然高度艺术化,前脸格栅使用了传统的折扇造型,用梅花窗格式的转向灯装饰板搭配两边,保险杠防撞锥采用了古建筑常见的云头形。当然,发动机舱盖上象征 “工农商学兵” 的 5 面红旗才是关键。

可能很多商业史都会用 “研制成功” 这样的字眼一笔带过,但是一汽人在攻克技术关上的付出实在难以想象。根据亲历人员的回忆,即便在一代红旗的庆功会上,变速器漏油,启动器打齿等问题仍尚未解决,都是在边开边修的过程中完成的。

荣耀终将属于红旗,1959 年 9 月起,一汽完成了 36 部红旗车,送到北京向建国 10 周年献礼,一时 “北京尽是红旗车”,9 月 29 日,中央领导们参观了红旗车,表示非常振奋。

1959 年国庆,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献礼

如果仔细看这时的红旗车的话,你会发现他和你印象中的红旗并不完全一致,这时因为此时的型号为 CA72,C 代表中国,A 代表汽车,7 代表轿车,2 代表第二款(东风为 CA71),总共生产了 206 辆。

1960 年,红旗 CA72 参加了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日内瓦展览会,让中国汽车业一举成名,随后被编入《世界汽车年鉴》,中国红旗成为一个现象。

红旗飘扬的序章就此开始。

这一篇章,全部属于 “大红旗”。

几年的使用中,CA72 过重、过高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因为中苏关系交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乘坐的苏联吉斯 115、110 等三排座车型得不到配件维护,再加上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国家要求一汽展开新一代三排座红旗的研发。

苏联吉斯 115 防弹车

三排的目的,一是方便领导出行时翻译、秘书等陪同人员的乘坐,二是能够在司机背后设置玻璃墙,满足外宾到访时的隐私需要。

这一代红旗,首次采用正向研发,在底盘结构、发动机设计和外观造型上都完全对标国际最顶级水平。一汽从香港买来一部劳斯莱斯,全程作为参考。

同样有个趣事,陈毅老总作为外交部长,有一台奔驰 600,视若珍宝,结果因为全北京都知道这是陈毅的车,一次他陪外宾在前门吃全聚德,热情的群众看到车就要见陈毅,陈老总从后门才得以脱身,之后就把这台车捐给了一汽。

新的大红旗代号 CA770,同样是在这代车的研发中,包括设计方案竞争上岗、风洞检测、造型油泥等现在设计汽车时需要的技术都得到了应用。

为了提升车辆质量和安全性,很多部件都采用了双备份,比如整车的刹车系统就是双管路、双加力器、双分泵,即便一套失效,四个车轮仍然都有刹车。

1965 年 9 月,第一辆 CA770 生产完毕,从得到中央认可到开始批量交车,一汽只用了 7 个月,1966 年 4 月,20 台 CA770 交付中央,成为领导专车。

CA770 全生命周期中 生产了 1510 台,是大红旗系列中生产最多的一款。

当然生产过程中,一汽并没有闲着,1965 年 10 月,一汽收到了一个从来没完成的任务:生产防弹保险车。

设计要求非常明确,外形必须和 CA770 一致,以保证不暴露中央领导人的行踪,整车要能够经受机枪和地雷爆炸而继续行驶,时速必须可以超过 100km/h,可以在不换挡的情况下爬上 13 度的斜坡。

整车的装甲和玻璃部分由军方提供,一汽负责车体方面的设计,等到防护设备一到,才发现整车重 )

尼克松访华需要一辆救护车保障,考虑到传统救护车过于明显且晦气,开发了和 CA 770 几乎一样的红旗救护车。

后来救护车广受好评,又做出了 CA770W 旅行车款救护车配发给协和医院。

为了试验非承载式车身、新底盘技术等,开发出 CA774 测试车。

而 1977 年开发的 “一号工程车”,是为了完成毛主席纪念堂运灵车任务而专门设计的,在隐私、温控等方面都有技术创新。

CA770 这代大红旗,如同红旗家族的标准证件照一般,成为几代中国人对于红旗最根深蒂固的形象记忆。对于 80、90 后来说,还没出生就与经典红旗的历程失之交臂。

要说世间最不巧,就是红旗盛世遇到十年动荡。

几度折腾,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迭代再也无法保持与国外同步,市场的大门打开之后,大家发现,原来进口车的种类有这么多,技术有这么先进,同时还那么便宜。

1980 年,CA770 停产。1981 年,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5 月 14 日,《人民日报》刊登国务院发出的节电、节油指令。其中出现 “红旗牌高级小轿车因油耗较高,从今年 6 月起停止生产”23 个字。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不知道红旗在这段时间还做了 “副业”,开始推出旅游车系列,CA630、CA640 两款旅游车得到了各单位的好评,成为那个时代兼具档次和质量的良好乘坐平台。

19 座的布局,单独可调的座椅,加上实木装饰和空调等,都让这款车成为企事业单位出行的首选。

在这两款车的基础上,公安、环保、光电、消防等单位都开发出行业对应的转播车、指挥车等。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这款车为何没能延续下来,以至于现在被考斯特抢了天下。

总共 1166 辆的产量,在那个年代下的红旗品牌下也算是非常成功了。

1984 年,已经停产三年的红旗轿车,接到了为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设计庆祝国庆 35 周年阅兵的检阅车的任务。这一机会,让一汽人因红旗停产的思念和创造力集中迸发了出来。

在当时的趋势下,检阅车可以不仅仅是把顶棚变成敞篷那么简单,一方面,需要增加一套液压升降设备,以使得检阅者更加巍峨。另一方面,可折叠软顶必须有一定的防弹效果,且可以完全在检阅时收纳到车身里。

从材料,到结构,再到动力,一汽人实现了一百多项技术创新,最终留下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最震撼的阅兵印记。

以此为契机,一汽人也在多个场合呼吁红旗复产,最终的结论是可以,但是要参照国际先进产品。

于是,在 1985 年,红旗先后搞出了 CA750 两排座样车、CA 760 三排座样车,这两款车参照了当时日本 Nissan 的技术,可以说之后红旗与各路品牌技术杂交的起点就在这里。1987 年,红旗试产了 CA770D,同样没有定型。

从左至右依次为 CA750、CA760、CA770,即便是,也只放出了三张模糊的图片

然后,中国汽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甚至奠定了之后几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品牌格局的一件事情发生了。

1984 年,一汽购买了一条美国克莱斯勒 488 发动机生产线,这款发动机买来时主要为了载重汽车使用,后来发现还可以在轿车上使用,于是一汽就跟克莱斯勒提议再购买一条道奇 600 整车生产线。

道奇 600,如果当年买下的是它,整个中国汽车史都要改写

结果时任克莱斯勒总裁艾科卡一看机会来了,要价 1800 万美元还不能商量,对于一条接近淘汰的生产线来说,就是狮子大开口。

没办法,一汽又尝试引进丰田的技术,据说日方担心中国汽车产业壮大之后会影响日本品牌的销售,同样予以了拒绝。

直到 1987 年,德国大众汽车一把手哈恩博士造访中国,听到此消息之后当即表示可以用奥迪 100 的车身帮助一汽适配克莱斯勒的发动机。

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奥迪 100

这个决定,直接促成了奥迪成为中国官车的主流,也促成了大众成为中国合资第一品牌。追悔莫及的克莱斯勒将道奇 600 的生产线降价至 1 美元,但至今也未能在中国市场立足。

说回红旗。这个杂交了美国发动机和德国车身的产品,已经不能再背负奥迪之名,出于品牌定位和促进销售的考虑,一汽决定启用 “红旗” 品牌。

1991 年 8 月,这款车终于下线,定型编号为 CA 7220,人称小红旗,截止 1997 年,这款车一共销售近 2.8 万辆,实现了 66 亿元人民币的利润,成为红旗自创立以来盈利最高的车型。

当然从这款车开始,红旗就开始了几乎毫无改动的拉皮销售模式,招致的非议远高于经济上盈利带来的正面影响。

1998 年,眼看国庆 50 周年大庆将至,红旗在美国林肯城市的基础上生产了 CA7460,在外观和内饰基本都无改动的情况下,命名为 “红旗旗舰”,售价也达到了令人咋舌的 68 万,市场表现极其惨淡。

1999 当年,红旗又推出了三排座的红旗旗舰,也是对林肯车型的单纯加长,售价逼近百万,一时令人担忧,难道国庆我们的领导人就要在这么辆红旗上阅兵了?

结果,江泽民总书记,在 1984 年老红旗检阅车的改版上完成了国庆阅兵。令人怀念老红旗的壮观时,也对红旗的现状扼腕叹息。

2005 年,红旗推出 HQ3 车型,造型和丰田皇冠如出一辙。

眼看 2009 年国庆 60 周年又要到来,这次难道还要指望 70 年代的老红旗重出江湖?

终于, 2005 年上海车展上,一汽公开了红旗 HQE 概念车,HQE 是中国第一款自研的 V12 顶级轿车,全铝车身、全手工打造等都颇有当年老红旗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老红旗车上的前倾红旗立标、筒状翼子板、圆形前灯、睫毛状进风口等传统性标志也被保留下来。

但被人质疑的是,车辆前脸的线条走势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劳斯莱斯的身影,持续的舆论压力下,我们在 2009 年的国庆阅兵中,看到了 HQE 的车身被嫁接上了老红旗的传统圆灯,让胡锦涛总书记的阅兵座驾真正实现了经典和技术的完美统一。

2009 年国庆 60 周年阅兵(图片来自中新网)

阅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时候,这台车也同样得到了一片好评,造出中国顶级车成了社会的全面期盼。

2012 年的北京车展,红旗拿出了实打实的量产方案,在 HQE 阅兵车风格的基础上,定型为红旗 L9,售价人民币 300 万以上,一时轰动。

2013 年 6 月 17 日,外交部公关外交办公室官方微博 “外交小灵通” 更新了一条与汽车相关的消息: “王毅外长公务用车从今天起使用国产红旗轿车。” 随后一汽官方微博证实这是一台红旗 H7。 H7 这款产品落脚在被奥迪 A6 把持近 20 年的 C 级行政车市场,表现出红旗积极回归主流公务用车的期望。

从陈毅老总到王毅外长,红旗终于回到了我国外交展示的第一线,成为了中国公务车的南风窗。

同年,红旗 L5 投入应用,并在 2014 年以超过 500 万的售价震惊国内,被称为 “国产劳斯劳斯”,从此之后,红旗 L5 成为各大国际国事活动的指定用车,还有新西兰留学生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来访车队中见到了两台 L5。

红旗 L5,为红旗在售最昂贵车型

而红旗最近一次刷遍媒体头条,则是 201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坐红旗检阅车检阅三军,这次的检阅车型号为 CA7600J,最高领导人的支持,成为红旗乃至自主平台复兴的强心剂。

2016 年,一汽宣布红旗事业部成立,单飞之后的红旗扮演着类似劳斯莱斯之于宝马、奥迪之于大众的高端形象,试图以几十年的荣耀,夺取中国汽车市场之巅。

按照红旗官方的说法:十三五期间,红旗产品将覆盖轿车、SUV 和高端商务用车,不断深耕各细分市场。到 2020 年,红旗品牌将有多款车型面向私人市场投放,包括 4 款豪华 SUV、2 款豪华轿车、1 款纯电动车和 1 款高端商务用车,私人市场的覆盖度将达到 85%,全面满足各类消费者对红旗品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而今年上海车展,红旗拿出的一系列概念车,正是对这个愿景的直接宣告。

上海车展红旗展出的 H5(图片来自新浪汽车)

论形象,没有任何一个国货品牌能像红旗一样,超过一个单一领域,成为国格国名的体现。

论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国货品牌能像红旗一样,贯穿整个改革大潮,成为公众公开的思念。

红旗,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理想奔腾,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务实妥协之后,在这新时代自主品牌复兴的美好机遇前,能否再度招展?

附:红旗家族图谱,图片来自工人出版社《红旗》。

法拉利在超跑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作为资历最老的超跑品牌,法拉利始终是车迷心目中最经典,影响力最大的超跑品牌。但是自从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过去依靠传统大排量发动机带来的速度与激情似乎有些落伍了。借助于新能源,无数的品牌都试图挑战一下超跑。红旗S9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先看一下红旗S9的基本参数,动力方面搭载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约为1400马力。官方表示百公里加速仅1.9秒,极限速度超过400公里/小时。这样的性能参数绝对可以进入超级跑车阵营了。

全车采用碳纤维制成,由于产量不大,不是批量生产,因此在很多地方也是全部手工打造。据悉,红旗S9会在2021年量产,全球限量70辆,售价或超过千万元人民币。

那么红旗S9性能如此强悍,售价如此高昂,是否具有了媲美法拉利的实力了呢?

我们先看看法拉利这边的情况,目前法拉利旗下有多款超跑,价格低的Roma售价238万,稍微贵一些的F8售价298.8~341.8万元。售价再贵一些的法拉利488售价408~449.9万元。其实从价格上看,红旗S9能买两辆法拉利了。

法拉利之所以被世人看成最出色的超级跑车,除了产品本身的艺术气息以外,法拉利一直坚持参加F1赛车比赛,也为其民用车的打造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这些都是红旗品牌所不具备的。因此虽然红旗S9研发了一款超级跑车,但是要与法拉利竞争,似乎还缺少一些文化底蕴。

那么红旗S9超级跑车要卖给谁呢?我估计购买红旗S9的人,很少是会拿来开的,我想大部分还是会拿它来进行收藏。毕竟全球限量70辆,是非常稀缺的,当做投资升值未尝不可。其次红旗S9估计也会被很多博物馆买去用来收藏。红旗品牌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品牌,从生产公务用车,一直到如今生产超级跑车,这样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

虽然目前中国市场有不少自主高端品牌,比如领克,WEY,但红旗的品牌定位依然比他们高很多,也是能突破30万元天花板的汽车品牌。而红旗S9的问世,我认为主要的作用有两点,一个是提升红旗的品牌形象,毕竟不是哪个品牌都能造超跑的,也不是随便一个品牌造超跑就能卖出去的。另一个是展现红旗的技术实力,我相信红旗S9的软硬件也是红旗花了很多时间研发出来的。而且能够从概念车到量产的过程,本身就是造车实力的体现。

最后,我希望红旗S9将价格不要订到1000万,而是订到100万,如果成为一款走量的车型,那么红旗在提升了品牌形象的同时,还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国产超跑的快感,我认为这或许更好。

[汽车之家 精彩汽车生活]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中国特色车型”,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加长!”如今,合资车企如果谁家没一辆加长轴距车型销售,好像都无法在竞争凶残的中国汽车市场立足。众所周知“加长风”是从国产奥迪A6(C5)和帕萨特(B5)开始兴起的,你知道在它们之前都有哪些车加长过吗?


国产长轴距车型的鼻祖——长春产奔驰230E Limousine


奔驰E级的历史在这里就不长篇大论了,代号W123的奔驰E级生产周期是1975年至1986年间,在此期间共有近270万辆不同型号的奔驰W123驶下生产线,这其中还包括在中国生产的828辆。之所以那时将奔驰W123引入国产,是因为当时的红旗由于质量差、油耗高等原因,被国务院下令停产。一汽的应对方案是希望利用奔驰W123的技术对红旗进行改进,就这样,1985年1月,一汽与奔驰签订CKD组装合同。


一汽按照德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设立了一条生产线,第一辆CKD形式组装生产的奔驰W123在1988年1月20日下线,这辆车在当时被人们称作“长春奔驰”。由于国产奔驰下线时,其在海外已停产,一汽内部就出现了反对用停产车型技术改良国车红旗的声音,再加上当时前驱车是主流,一汽希望未来的新型红旗也采用前驱布局。


一汽最终主动放弃了与奔驰的合作,项目终止前国产W123共组装了828辆,其中包括200、230E和加长版230E,数量最少的正是加长版230E,大部分被礼宾车队用来接待外宾,也有曾配备红旗的局级以上领导使用过这款加长奔驰。加长版230E比标准版车型轴距加长了630mm,车内增加了一排折叠座椅,能让它从一辆五座轿车变成一辆八座轿车。这辆加长版230E并非专为中国市场打造,海外也能找到这款“德原长奔”,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款车并不完全符合这次话题的标准,但绝对算得上知名的国产加长车。


加长“玩”的最娴熟的品牌——红旗


谈到加长车,那民族品牌红旗绝对要坐上头把交椅了,这里要聊的并不是大红旗,CA770是红旗曾经产品阵营中轴距最长的车型了,只有比CA770还短的红旗(如CA771),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加长版CA770都是个人打造的。红旗的“加长风”是从小红旗(基于奥迪100打造)开始的,继CA770停产后,虽然红旗自行研制了多款车型,但由于那个年代进口车大量涌入中国,导致红旗研发的新车型毫无竞争力,多款试制车打造出来后也没有被量产。红旗自此走上了对奥迪100各种改良的道路,也催生出多款看似有些极端的车型……


最初的小红旗看上去就是辆换标的奥迪100,由于当年网络还未普及,很多相关车型已无从考证,留存下来的图片资料也少得可怜。当年红旗生产的“奥迪100”型号非常多,所配备的发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红旗在1996年复产后的第一款车型CA7220搭载的是2.2L CA488发动机(道奇600的K系列发动机国产版本)。切回正题,当时红旗对奥迪100加长的方式本质上都是在B柱位置增加一段(具体参数无从考证),区别在于中间塞进去这段的长度不同,以及加长部分有含车窗和实心两种。


各种加长小红旗在尾标型号上也增加了用于区分车型的“L”,如CA7221L、CA7226L或CA7228L,与现在加长轴距的车型相比,当时红旗加长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像是在中间切了一刀之后打了块补丁再接上。虽然外观不协调,但却换来了更为宽裕的后排空间。你以为红旗只有这种加长方式么?1998年,红旗基于奥迪200推出了CA7247L,这款车在原先奥迪200的基础上,对C柱位置进行了加长。红旗CA7247L确实是辆中国特色车型,但它的加长方式却是照搬了奥迪V8L


红旗基于奥迪200打造的小红旗加长车型并非只有一款CA7247L,还有一款已经查不到具体型号的“奥迪200”加长车型,这款车仍然采用B柱添一段的加长方式,只不过和之前几款基于奥迪100打造的加长车型相比,这款车中间加的一段明显要更长些。红旗还在1998年推出过一款同样基于奥迪100打造的加长敞篷车,你没看错!这款名为CA的红旗敞篷检阅车B柱加长的长度与前面提到的“奥迪200”加长版相近,只不过这么长的原厂敞篷车比例太怪异了……


说完了小红旗,咱再来聊聊红旗“正统”的加长车。1998年似乎是红旗很高产的一年,不少车型都是在这一年推出的,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基于第三代林肯城市(Town Car)打造的红旗旗舰。一汽仅仅是对林肯城市的前脸进行了修改,个人认为还不如原样照搬换标销售。售价68.88万元的标准版(CA7460)上市后的一年,一汽打造了两辆名为CA7460L加长版红旗旗舰,采用B柱加长的方式,B柱加长的长度目测仅有海外林肯城市加长版的1/3。


2001年,红旗旗舰再添一款名为CA7460L3的新车型,该车再一次采用简单粗暴的B柱加长方式,在中间硬生生的塞了一小段,海外市场林肯城市也有名为Town Car Cartier L的加长轴距的车型,但用的是延长后车门的方式,并未破坏外观视觉效果。此时的大红旗仅仅是为了存在而存在,这种“中式”加长产品几乎无人问津了。2003年,一汽可算是想通后推出了“原版”CA7460L2加长红旗旗舰,这款售价110多万元的红旗旗舰加长版与海外的林肯Town Car Limousine加长方式一致,加长的长度相近。现在或许极少数红旗旗舰加长版还在婚庆市场继续发挥余热吧……


最接地气的加长车型——改款后的加长夏利


红旗离咱太远?那咱聊聊接地气的品牌。夏利大家都不陌生吧?1988年第一辆夏利下线,从此这款两厢红色小车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不少家庭第一辆私家车就是它。夏利的原型车第三代大发Charade早在1993年就在海外停产了,而它却一直在中国市场“续命”。1990年10月,更符合国人消费观念的三厢夏利下线。外观有所调整的夏利TJ7100A和TJ7100UA也在之后被推向市场,由于从1999年起北京等大、中城市开始禁止化油器车型上路,天津夏利推出了三缸电喷发动机的TJ7101和TJ7101U,以及搭载丰田8A发动机的三厢金夏利TJ7131U。


与今天话题有关的车型就是在这期间诞生的,1999年推出的加长版夏利与普通的两厢、三厢夏利最明显的区别就是B柱位置增加了一小节,不少人都坐过老夏利吧?别小看这增加的一段,后排局促的腿部空间终于得到了一点释放。我并不是在这里YY,我真开过也坐过这款加长版夏利。那时两厢加长版夏利可以说开辟了中国加长车型的先河,那就是两厢车也能加长……这种打补丁的加长方式运用在夏利这种微型两厢车上总觉得特别怪异。


夏利这种小车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加长后排空间,说明中国消费者的用车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汽与天津汽车厂重组后,天津一汽对夏利再次进行了升级,新推出的骏雅和绅雅两款新型夏利轿车在原先夏利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达150多项改进,这些改进都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外观和内饰与人们印象中老旧的夏利完全不同。或许是市场表现不错,两厢和三厢新夏利全部保留了加长版车型,加长的长度与之前保持一致。


老三样本土化后的变种——富康988加长版


前面各种小红旗和夏利都出现过B柱“补丁”的加长方式,这种加长车老三样富康也有。1992年9月,第一辆CKD形式组装生产的“富康”轿车在湖北襄樊东风汽车厂下线,其原型车是雪铁龙在1991年推出的ZX系列中的五门版车型,所以富康要比当时很多国产车要“新”的多,要知道曾经很多引入国产的车型,其海外的原型车早已停产或接近停产。


富康在90年代可以说是国内相当时尚的车型,由于当时中国家用车市场可选择性并不丰富,所以富康的热销是情理之中的。继两厢富康之后,其三厢版车型富康988于1998年9月被推向市场。富康的后排空间始终是个短板,法国人不久后似乎嗅到了国人对后排空间的需求,很及时的在2000年7月推出了基于富康988三厢版打造的“领导者”。


型号为dc7160emc和dc7160emc1在原先富康988的基础上,同样选择在B柱加一节的做法进行加长,如此一来富康领导者的轴距比富康988增加了160mm,后排乘坐空间一下得到了提升,确实与其车型名称相吻合,后排腿部空间很“领导”,它也成为当时富康系列车型中配置最高的车型。


自主品牌首款加长车型——奇瑞风云加长版


奇瑞的造车之路可谓异常坎坷,品牌创立初期就出现了拿着钱买不到技术的问题。屡次碰壁后,奇瑞最终花费2980万美元,从英国购得一条福特汽车公司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生产线在1998年底完成安装调试工作,1999年4月,奇瑞第一台发动机下线并点火成功。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奇瑞正式踏上了造车之路。之前尹同跃在一汽负责捷达项目,他便将目光锁定在捷达的底盘上,车身就从西班牙西雅特公司购买Toeldo(与捷达同平台)的全部技术资料。


1998年12月18日,名为风云的奇瑞首款车型顺利驶下生产线,首批上市的风云轿车售价8.8万元,其售价比当时市场火热的“老三样”捷达便宜了将近三分之一,填补了低端三厢车市场的空白。然而奇瑞当时并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其生产的车型也只能在安徽地区销售,为了将自家的车型销往全国各地,奇瑞选择与上汽集团联姻,奇瑞风云正是从那时起开始走入千家万户的。


奇瑞风云就不过多介绍了,我们回归正题。奇瑞曾基于自家首款车型风云打造过一款加长版车型,当时国内车企似乎很流行加长的“玩法”,奇瑞也是采用和前面提到的几款加长车相同的加长方式。只不过奇瑞风云加长版从外观看,似乎比前面几款增添B柱长度的车型“补丁”打的还要长一点。当时奇瑞风云的轴距为2468mm,而奇瑞风云加长版的轴距增加到了2648mm,轴距拉长了180mm。比富康998领导者加长幅度还多了20mm,但这款售价10.68万元的加长版奇瑞风云在当时并不常见。


国内首款加长版SUV——哈弗.派


前面提到的都是用三厢轿车做简单的小加长,你听说过SUV加长版吗?长城汽车就曾于2007年推出过基于哈弗CUV打造的加长版车型——哈弗.派。这是一款长城自主研发的豪华加长利宾车,搭载三菱2.4L发动机的哈弗.派车长达到了6.72米,轴距4.8米,车内可容纳8至9名乘客,配备电动升降隔屏.,车载冰箱、15英寸液晶电视、LED氛围灯以及车载影院系统。哈弗.派后排宽大的沙发一下就让人能想到美式加长礼宾车的布局,这么一款加长SUV售价仅为29.88万元。


这款车销量注定不会太高,但确实填补了市场的空白,还有哪家会推出这么一款加长SUV呢?长城似乎对加长上瘾了,到了2008年,长城再次推出新款哈弗.派,原先6.72米的车长被拉到了6.9米,然而售价依然是29.88万元。新车只能用气势恢宏来形容了,因为实在太长!两侧后门宽度有所提升,并增大了车门开启角度,使乘客上、下车姿态更从容。


为了提升豪华感,新车还配备了S型顶棚并配有满天星光带,与银河式发光地板相呼应。与老款哈弗.派不同的是,新车座舱内的吧台采用分体式,左侧迷你吧台配有冰箱,而右侧高级吧台为酒柜。此外,因为分体式酒柜的设计,后排L型沙发左侧长度缩短了260mm。长城对哈弗.派的底盘、车身、前后悬架、后螺旋簧、前扭杆等进行了特别的加强。动力方面,这么长的一款SUV依然采用136马力的三菱2.4L发动机,绝对的小马拉大长车。

真.加长时代的到来——帕萨特B5,奥迪A6


前面提到的这些加长车型只是个铺垫,为后面将要聊的两位做一个铺垫。国人对加长轴距的概念全都是从这两款车开始的。代号C5的奥迪A6于1997年在海外上市,国产奥迪A6于1999年在长春下线。国产奥迪A6比海外原版车型轴距增加了90mm,后排乘坐空间大大提升。至于这中国特供版奥迪A6从何而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起初德国工程师对生产长轴距A6并不理解,其领导提议每天由他的太太送他上班,但他要坐在后排体验。就这么感受了两周之后,这位工程师终于领悟了后排空间的重要性。


奥迪A6并没有采用曾经那几家车企的加长方式,而是将后排整体拉长,如此一来就见不到中间那一节很碍眼的补丁了,如果不将一辆原版奥迪A6摆在它旁边,你似乎都看不出加长的痕迹。从1999年9月下线至2005年4月停产,国产奥迪A6累计销售20多万辆,国人正是从那时起,将A6定义为“官车”和商务车。


有了奥迪A6的试水,上海大众在2000年顺势推出了中国特供长轴版车型——帕萨特B5。或许奥迪A6当年的门槛比较高,帕萨特B5的推出填补了更低价位长轴版车型的市场空白,与海外原版车型相比,国产帕萨特B5的轴距增加了100mm,比其前辈奥迪A6还要“过分”。除1.8T和2.0L发动机外,上海大众还为帕萨特B5配备了动力更强劲的2.8L V6发动机。奥迪A6与帕萨特B5的热销,为之后德系车企在中国“玩转”加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不加长不好意思卖车的时代——美系、日系纷纷加长


在德系大军纷纷加长并硕果累累后,凯迪拉克最先安耐不住了。凯迪拉克在2004年推出了Seville的继任车型STS,该车出自通用Sigma平台,也是凯迪拉克首款配备四驱系统的车型。STS车身尺寸为长4986mm、宽1844mm、高1463mm,轴距2960mm。两年后的2006年11月,上海通用发布了名为SLS赛威的新车,然而SLS却是一款中国市场特供车型。


最初上市的四款车型售价49.8至70.8万元,分别搭载2.8L和3.6L V6发动机以及一台4.6L V8发动机。乍一看SLS与STS并无任何诧异,但其名称中的“L”则预示了其特殊的身份,这是一款加长轴距车型,其轴距由STS的2960mm加长到了3057mm,轴距加长了97mm,后排乘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不过加长轴距的SLS并没有让上海通用收获预期的效果,消费者仍更加青睐德系几款长轴距车型。不过上海通用并没有放弃,之后将自家ATS也进行了轴距加长,推出了ATS-L。


美系品牌加入“加轴”队伍后,日系中英菲尼迪也搭上了这辆顺风车。2013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英菲尼迪发布了新车型Q50,新车搭载351马力3.7L V6发动机,此外推出了320马力的3.5L V6混动车型。以进口方式销售的英菲尼迪Q50还是个标准轴距车型,轴距“仅”有2850mm。此后便一直传出英菲尼迪将要国产的消息。


2014年成都车展上,作为Q50的长轴距版本,英菲尼迪Q50L正式亮相,国产Q50L仅配备一台211马力2.0T发动机。和进口标准轴距的Q50相比,国产Q50L轴距仅增加了48mm,对于后排乘坐空间的提升不及同时期的那些德系长轴距车型,但俗话说有总比没有强,毕竟一向保守的日本人在中国市场也算活学活用了。此后,讴歌也在原先轴距为2775mm的TLX基础上,推出了加长轴距版本的TLX-L,轴距增加了125mm,达到了2900mm。


“后加长”时代——标轴、长轴绑着卖

代号E60的第五代宝马5系最初在国内上市时还是标准轴距车型,为了与老一辈竞争对手奥迪A6L相抗衡,华晨宝马在2006年北京车展上推出了国产长轴距宝马5系。先期推出的宝马523Li、525Li和530Li售价51.8至69.9万元,相比海外原版车型,其轴距增加了140mm,奥迪A6L可能首次感受到了竞争压力。


最初,由北京奔驰投产的国产E级(W211)还是标准轴距车型,到了W212时代,国产奔驰E级也加长了。2010年6月,国产E级长轴距车型上市,先期推出的E 260 L CGI 优雅型和E 300 L 时尚型售价分别为51.5万元和67.5万元,该车在原有基础上轴距增加了140mm,与国产长轴宝马5系加长的数据一致,加长方式也同样采用5系长轴版拉长后门的方式。此时的德系同级别车型全部变长了。


2012年7月,国产第六代宝马3系正式上市,国产3系比海外原版车型轴距加长了110mm,而标准轴距的3系则采用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毕竟又多了一个可选余地。2013年8月的成都车展,华晨宝马推出了国产标准轴距的宝马316i。2014年8月,北京奔驰也加入了这场“加长”之战,推出了加长轴距的C级轿车,四款长轴版C级售价36.9至47.9万元,该车在海外原版车型基础上轴距加长了80mm。同年12月,国产奔驰C级标轴车型的消息被曝出。


德系BBA三强在国内的“加长事业”蒸蒸日上,2016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北京奔驰带来了新一代奔驰E级,必然还是长轴距版车型了。这次E级轴距加长了142mm,不过这一代国产奔驰E级的加长方式有点与众不同,新车最大亮点集中在C柱上,相比海外原版E级,该车采用了全新的车身结构,后三角窗嵌入C柱之中,如此带来的好处是后排乘客私密性更强。2016年11月,北京奔驰生产的标准轴距E级正式上市,此后同时期的宝马5系也采用进口的方式销售标准轴距车型,这也标志着“后加长”时代的到来。

德系开辟加长新道路——SUV也加长轴距

随着中国SUV市场的日益火爆,大众在2008年带来了全新SUV车型Tiguan,引入的两款2.0T车型售价分别为45.8万元和48.8万元。当时这款进口大众SUV的轴距为2604mm,同时Tiguan国产的消息就相继传出。2010年3月,由上海大众投产的国产Tiguan正式上市,该车被命名为途观,初期上市的八款车型售价区间19.98至30.98万元,与进口Tiguan最大的区别在于轴距,国产途观轴距较进口车型加长了80mm,这也是国内首款加长轴距的SUV车型。


这款加长轴距的SUV在国内的销量不用我多言了吧?到了下一代车型时,大众依然沿用了加长轴距的方式引入新车型,这次甚至直接将继任车型命名为途观L。新一代原版Tiguan的轴距为2681mm,与上一代国产途观相当,而国产途观L的轴距在原有基础上加长了110mm。大众SUV加长之初,其他车企并无任何反应,然而最早加入加长SUV行列的确实日系厂商。英菲尼迪QX50以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此后国产长轴距版QX50上市,其轴距较进口车型的2800mm加长了80mm。宝马X1和奥迪Q5也相继加入了这场加长之战。

严格意义上讲,长春生产的奔驰并不能算是中国特色的加长轴距车型,红旗才是最早玩加长的车企,尽管当时加长的方式很生硬,但一款红旗衍生出多种加长车型也是相当有想法的。此后,很多更接地气的品牌开始涉及“加长业务”。真正将加长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则是奥迪和大众,A6和帕萨特的推出让国人意识到后排空间的重要性,此时的加长手法也更加柔和。随着“加长风”在中国越刮越强劲,美系和日系也放下身段纷纷加入加长大军。时至今日,加长已由德系再次引领了新风潮,加长已蔓延到SUV领域,未来中国“特供”车还会玩出什么新花样呢?(部分图片来自 文 汽车之家 李昊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旗车的发动机是国产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