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签怎么看有没有review

前段时间刚刚拿到 H1B Extension 的 Approval Notice,今年年底计划着欧洲游和大溪地的蜜月,心想无论如何要把续签搞定。因为年初刚回过国,在网上又看了不少加拿大墨西哥水过案例,决定这次整个新套路。结果玩脱了,F1/OPT 3 年加 H1B  三年,文科背景,史无前例被 check,差点滞留墨西哥。。。

第三国申请美签的条件是不能更换签证类型,且不能申请B1/B2。湾区小伙伴们续签一般会选择加拿大 Vancouver 或者墨西哥 Tijuana。两者的优劣如下:

  • Vancouver: 旅游城市,玩上一两周不成问题,但是加拿大签证办起来需要时间,网上反馈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美国签证的处理周期也比较长,大概需要 1 周时间,而且 issue 之后要寄到邮局拿;另外加拿大的美签超级难约,据说平时只能看到 2 个月以后的,除非每天坐在电脑前面刷刷刷。。。
  • Tijuana: 快!如果没有问题,正常 3 天搞定,可以直接从使馆 pickup 免除邮寄的风险;坏处是这个地方真的挺鸟不拉屎的,讲英语的人没有想象中多。另外很多人说不安全,但因为我基本在酒店附近活动,所以没啥感觉。

因为我 9 月底要办申根,必须在那之前把续签搞定,所以我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墨西哥。

如果你的美签没有过期,或者你有加拿大、申根、日本任何一国的有效签证,你可以直接进入墨西哥,不然就需要申请墨西哥签证。之前看过帖子说有的边境没人查或者说查了也可以拿有效 I-797 或者 I-94 蒙混过关。我的建议是不要作死,$36 一个签证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因为我最近也看过帖子是到了墨西哥之后因为需要坐飞机或者想要过境,结果被边检拘留或者被遣返回国。。。

湾区的同学们可以选择去三番或者 San Jose 领事馆申请墨西哥签证,三番可以 Walk-in,San Jose 需要预约。三番领事馆就在公司附近 ,于是我找了个不怎么忙的上午去申了个签证。具体申请细节可以参照他们的网站:

到达墨西哥使馆后,可以直接推门进去,跟安检口附近的保安说是来办签证的,他会把你带进去给你一个号码,之后走到二楼,坐在大厅等叫号就可以了。签证的处理貌似跟出生登记啥的在一起,我周围都是带着娃的墨墨爹妈,在那边等了 20 多分钟,就轮到我了。小姐姐人超级 nice,反复跟我确认了我真的需要办墨西哥签证(可见他们的生意有多么不景气),然后收了我的申请表、护照、一张护照标准照(他们会当场再给你拍一张照印在签证上,这个我猜是存档用的)、护照复印件、工作证明和 3 个月的工资单,让我去楼下交钱($36)。交完钱上来,告知下午 2:30 可以回来取签证,我就屁颠屁颠的回去上班了。

整个过程跟国内差不多,先填 DS-160,地点选 Tijuana,不需要提交照片因为会单独预约照相,然后就可以去签证预约网站交钱预约了。要提醒的是,其实只要有 DS-160号码就可以交钱了,所以不需要把整个表填完就可以预约。

墨西哥预约分两步,ASC 拍照加采集指纹,使馆面谈,顺序不能颠倒。所以最理想的方案就是第一天 ASC,第二天面谈,第三天打包走人。之前一直听说墨西哥好约,我 8 月中进去看的时候,面谈时间都在周一周二,想找连续的 appointment,只能周一 ASC 周二面谈,这样的空位最早也要 9 月 11 号了。所以小伙伴们如果想快去快回,还是要尽早占坑。

Tijuana 其实不大,无论住在哪里,景点、ASC、领馆都在车程 20 分钟以内。之前的攻略里大家一般都选择住在 ASC 附近或是领馆附近。ASC 比较靠近市中心,附近吃的玩的不少,离革命大道等旅游景点也近;美领馆其实有点偏,在一个山头上,附近荒无人烟,即使酒店近,也要走个 20 分钟。我最后选择了 Hyatt Place,步行 4 分钟到 ASC,还有免费 wifi,适合 work from Tijuana 的上班狗(后来发现几个跟我同时间签证的人都住在这里),价格也可以,提前半个月订 $90 加税,滞留期间当天订大概 $130 加税。 下面地图中偏左边的两个星星就是 ASC 和 Hyatt Place,右边三不沾的那颗星星就是美领馆。

在 Tijuana 一定要抱 uber 大腿!墨西哥的 taxi 没有计价器,坐进去不知道要被宰多惨!uber 的话 20 分钟车程大概只要 $6,不要太良心。另外出境之后会出现 uber English 的选项,叫到的司机会讲英文。但是因为这一类车比较少,要等蛮久的,我最长等了 15 分钟。。。后来司机告诉我,只要地址清楚,叫普通 uber 也没关系,反正照着导航开就是了。

电话:因为我是公司电话,所以直接请公司帮忙开通了国际漫游。另外看到 AT&T 貌似有一个可以 cover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套餐,如果需要可以打电话问问看。电话是必须的,大部分地方没有wifi,你需要手机叫 uber,查地址,必要时候 google translate。Tijuana 的英语覆盖率没有我想象的高,感觉除了酒店前台、uber English 司机,还有餐馆的一两个员工,大部分人还是听不懂英语的。

换汇:因为是边境城市,美元和比索在这里都吃得开。我本来打算换一点比索,但 Chase 购汇一般需要 2 个工作日,只有几个银行有现成的,想想太麻烦就算了。Tijuana 酒店餐馆都收信用卡,所以有点零钱备用就可以了。

我的目标就是快去快回,再加上之前没有被 check 过,所以对 3 天往返充满信心。唯一给自己留的后路就是返程机票定了西南,随时可以 cancel,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无比英明。。。

为了赶 12:30 的 ASC,我定了一大早的飞机,到了 SD 直接 uber 到 San Ysidro 边境。uber 司机告诉我,下车跟着这群人往里走就到了。果然没走几步就看到步行进入墨西哥的标志,再往前就是是大大的 Mexico 了。

进到这个大门里面,会看到一个简陋的墨西哥边检。把护照交过去,小哥问我大概要呆多久,我说 3 天,他让我填了张入境表,标注了一下可以停留 7 天,就通过了。

从边检出来跟着人走很快就可以走到街上,看到一堆的哥在拉生意。稍微走开一点,不跟他们眼神交流,一般不会被逮住。我迅速叫了一个 uber,直接到酒店,checkin 回到房间还不到 10 点钟。我在屋子里磨蹭了 2 小时,回了几封邮件,研究了下一会儿怎么去 ASC。

Hyatt 到 ASC 非常好走,拐个小弯一直直走就到了,不放心的可以带上 ASC 地址,随便问问路人都没问题。ASC 的预约不需要早到,我 12 点半的预约,12:20 到门口前面只有 1 个人,保安直接放我进去了。ASC 不允许携带电子产品,倒是可以带包,进门简单安检一下就好。这里拍照特别事儿,不准笑,男女生额前耳边都不能有任何头发,女生不能戴首饰,长头发要扎起来。我拍好目前最丑的一张签证照,做完指纹,就开心的回酒店吃午饭了,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在这里要吐槽一下墨西哥的吃的。Hyatt Place 附近的吃的很多,酒店里面有菜单,对面就是一个 plaza 有不少吃的(意大利餐馆和日本餐馆都在卖 taco),后面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海鲜餐馆叫 Los Arcos。但大部分墨西哥菜味道都蛮重的,多洋葱,多香菜,而且 tortilla 都是玉米的,总之到处都是我的雷。想要吃沙拉,结果墨西哥人民的沙拉只有 caesar 和 ranch 两种酱,像我这种 hold 不住奶味的,只能像兔子一样嚼菜叶子,只恨自己没带一瓶 balsamic 神马的过来。后来在酒店里发现了一个橄榄油和醋拌的 beet salad,一起签证的同胞又告诉我酒店步行 200 米有个 buffalo wild wings,之后几天就靠这两样续命了。

签证预约是 7 点半,我 7 点从酒店出发,到门口大概 7:15。

领馆内同样不允许带电子产品,门口有一个白色很像临时集装箱的小卖部,提供寄存服务,$3(一开始我还担心那么早小卖部会不会开门,事实证明墨西哥人民还是非常勤劳的)。

门口的工作人员检查了一下护照和 DS-160 ,等了几分钟就进使馆了。例行安检之后,穿过一个小院子到签证大厅。签证大厅长得跟国内差不多,好处是第一个窗口扫护照可以领个号,后面漫长的等待可以坐着。第一个窗口拿好号之后,在第二个窗口排个小队检查材料(护照、DS-160、I-797),第三个窗口按右手四指指纹,然后就可以等叫号面谈了。我等了大概四十分钟左右,据我观察,开放的4、5个窗口里面,只有一个受理第三国 H1B,那天前面排了不少,所以等的有点久。排在我前面的小哥是一个中国人,在我后面还有两个中国人。

在我四周的墨哥哥都走的差不多之后,终于叫到我了。签证的是一个白人小哥,只要了我的护照和 DS-160。跟之前国内签证比,这个小哥特别安静,一会儿打字,一会儿翻看我过去的签证,就是不理我。

小哥终于扭过头看我:你的工作和职位都没有变化?

小哥突然想起来,抽了本册子给我:这个是给你的。

我:上次签证已经给过我一次了。

小哥:by law 我必须要给你。虽然这就是浪费钱,也没办法。

小哥继续回去打字,当我以为面谈就要这样愉快的结束的时候,小哥抽出一张条子(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那是万恶的 221g),写了些什么在上面,然后又看了看电脑,问我:你 2013 年毕业的?

小哥:你毕业之后直接 H1B 还是 先 OPT?

我直接懵了,之前从来没被 check 过,惊吓来得太突然,我都不知道应该跟小哥讲什么,憋了一会儿说:所以我现在怎么办?

小哥说:你不需要交其他材料了,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久,大概多个 1、2 天,我留下你的护照,一旦 clear 就可以直接印签证。你就呆在 Tijuana,ready 后我们会 email 你,然后你直接来领馆取,这样比较快。

小哥把小白条递给我,上面有一个 case number。我一脸懵逼的出了领馆,大概 8:40 的样子。

出了领馆拿回手机,迅速给小畅畅打了电话,他听说我被 check 了也一脸懵逼。路上信号不是特别好,我云里雾里回到酒店又打给他开始商量对策。首先 cancel 机票是肯定的,我们觉得既然小哥说一两天,那就先等等看好了。之后跟老板讲,签证有点问题,我要在墨西哥多呆几天。她被我弄的有点特别紧张,确定我在这边吃住不愁也很安全稍微放心了点,说有什么 update 一定跟她讲。我又问了几个有第三国签证经验的,他们都跟我说之前看攻略 Tijuana 一般 clear 很快,叫我不要太担心。

Day 3 原来人生可以如此煎熬

第三天继续在酒店蹲监狱。因为我的盲目自信,只备了三天的日抛,不巧框架眼镜也落在家里,我为了保证回家那天能找到边检口登机口在哪,留了一副给我刑满释放的日子,所以现在只能过半瞎的日子(我不会告诉你我只准备了三天的衣服酒店没有 laundry 只能拿洗脸皂洗衣服)。

track,明摆着把人逼疯(后来给领馆发邮件,他们说那个就是个摆设。。。)我趴在电脑前各种搜之前在 Tijuana 被 check 的遭遇,结果被我找到一个 8 月 16 号在 Tijuana 签证,几乎跟我一样的经历,VO 说隔天应该可以拿到结果一直没有消息。他在帖子里留了自己的邮箱,我就发邮件问他情况如何,结果回复晴天霹雳:他今天正好回来取签证,之前他在 Tijuana 等了两周没结果,就回国等了,刚收到通知clear,前后足足 1 个月。。。

我这时突然意识到,最开始墨西哥边检给我的逗留时间只有 7 天,这就意味着,过了这个周末,我在墨西哥也不合法了。。。这个认知让我菊花一紧,赶紧跟小畅畅打电话汇报新情况,商量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我一共有三个选择:

A 回国等。Tijuana 的使馆如果被 check,可以要回签证,后来他们也说可以帮我 cancel 现在的申请,让我回国再申请(申请费是肯定不退的,据他们说 no impact on your future application);或者选择不 cancel 申请,只回国等,等到 clear 之后回 Tijuana 贴签证再入境。在此要说一下,Tijuana 到北京的机票,单程 $1000,至少两次换乘,29 小时 +,所以并没有之前攻略中的可以直飞国内的机票。。。更可怕的是,等到签证出来,我还要飞 30 个小时回这个鬼地方取签证。。。所以这个选项 pass。

B 拿回护照试着闯边检。其实如果之前美签没有过期,是可以回美国等 clear 的,但因为我现在签证过期了,VO 在面谈最后很明确的告诉我,you are not able to cross the border,也没主动把护照还给我。之前的攻略中提到的对策是:因为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有,这个只适用于签证过期但没有申请新签证的情况,但因为边检很多人搞不清楚,可以试着蒙混过关,或者苦苦哀求利用 officer 的 mercy。网上有人靠这种方法成功回来,但这种真的是纯拼人品,而且我们担心如果没有成功,会不会留下拒绝入境的记录。理论和实践是完全不同的,这个选项也被我认怂 pass 了。。。

C 在墨西哥坐穿牢底。这里要说一下 Tijuana 美领馆的工作人员真的很好,每天下午 3 点是他们发放护照的时间,会有人在小窗口把护照还给前天通过的人,我也转悠过来,想在大家拿完护照后看有没有机会可以打听一下消息。在领馆门口我跟负责排队的人讲了一下,她就帮我联系了里面的人,告诉我等别人拿完护照我可以过去问。我跟玻璃后面的小姐姐讲了我的情况,小姐姐很同情我,但什么时候可以 clear 她也说不准,因为只过了一天,她劝我再等等,一般一两周都可以 clear。如果我选择等,我可以去墨西哥当地的移民局 Instituto Nacional de Migracion 申请延期。

我们最后选了C。问了下周围的朋友还有公司律师,大家普遍反馈 Tijuana 的 clear 蛮快的,一般一周之内可以搞定。小畅畅说如果我周末回不去他就过来探监(丫说这个的时候特别幸灾乐祸),给我送眼镜和换洗衣服。。。我后来又萌生了如果这周不能 clear 干脆去 cancun 住几天的念头,让海风帮我把霉运吹散。。。

Day 4 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刺激

已经周四了,今天没有通知就意味着要在这边过周末了(Tijuana 头天通知隔天才能取护照)。

在酒店等到两点半还是没有消息,我出发去领馆,准备把护照拿回来赶在周末前搞定墨西哥的 extension。Again 他们又很 nice 的让我去问情况。还是昨天的小姐姐,她看到我就笑了,一副你怎么又来了的表情。我说我想再来 follow up 一下,因为之前 VO 说两天就可以搞定的。她帮我查了一下,说有个 good news 现在签证已经在 review 了,一般进入这个阶段,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 issue 了,她不能保证是明天或者周一,但不会拖两三周。我说我需要拿回护照去墨西哥那边办 extension,她说可以,等到签证 clear 了我再送回来就好。我说我用完马上就给她送回来,这样签证 clear 了她可以直接贴,比较快,我一天都不想多等。。。她同情地看了我一眼,说好吧,你在旁边等着我一会儿叫你。

我站在墙根开始等,因为没带眼镜看不清也不敢走到远处凉亭里坐着。等了一会儿我开始瞎想,搞了这么久会不会等下她奇迹般地跟我说签证已经做好了?我迅速把这个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不要给自己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门口等了足足十分钟,小姐姐把我叫过去,一脸神秘的跟我说,I have the news of your life... Your visa is ready! You can go home before the weekend. 然后她隔着玻璃给我看了印着那张巨丑照片的签证。我脑袋空白了两秒,反应过来直接激动的泪奔了,就差冲进去亲小姐姐两口了。我千恩万谢拿回护照,边叫 uber 边打电话给小畅畅汇报喜讯,最晚的飞机 7 点 10 分,算上回酒店收拾行李,再过边境感觉来不及,再加上今晚的酒店已经定了,最后决定订明天中午的飞机。回酒店的路上我赶紧告诉老板这个好消息,老板高兴坏了,赏我一天 pto(德国好老板啊!)。回到酒店自嗨了一会儿,决定联系之前 SD 的房东明早吃个 brunch 再走。

到此为止,我终于出狱了,第一次感觉回家那么开心。。。 

离领事馆很近,如果顺利签证,其实从这里走是最方便的。在此要推荐一个很方便的网站:

在这里可以查看每个边检的等待时间,每小时更新一次,亲测还是比较准确的(这里可以看到 San Ysidro 下面有一个单独的 Ped West)。大家只要关注 Standard Lanes 就可以了,剩下的貌似我们都用不了。。。当地人说每天早上是过境的高峰时间,貌似很多人过境工作啥的。我最后选择了 San Ysidro Ped West, 9 点钟的时候大概花了 30 分钟过境(我的朋友说她下午 4 点拿好签证从 Otay Mesa 回到 SD 完全没有排队)。这里比较特殊的一步是要更新 I-94,会被边检的人带去后面一个办公室,在里面可以办,要交 6 块钱。边检哥哥的业务还是不太熟练,我被带去小房间里面之后,两拨人就我需不需要更新 I-94 吵起来了。。。我很想告诉大哥,是的我真的要更新,求你让我交钱赶紧办好走人吧。。。

回到 SD 这边发现原来这个边检口正好连着 SD 边境 Outlet 的入口,步行可以直接进去,非常方便。如果大家不急着赶飞机,在这边倒也可以打发点时间。

以上就是我曲折的 Tijuana H1B 续签之行。。。虽然中间几天过的很煎熬,但结果总还算有惊无险。对于第三国续签,我墙裂建议大家在当前签证没过期的时候尝试,至少给自己留一条可靠的后路(什么边检求情大不了回国,之前说说还行,真遇到了都是不靠谱的)。如果签证过期了,不是万不得已还是回国吧,就算被 check 也有地儿住还能过嘴瘾不是。。。  最后由衷感叹一句,能回到家继续服侍我的主子们,真的感恩戴德!!!(我不会告诉你晒猫是为了凑足 5 张图片发帖。。。)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写原创文章,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加拿大学签申请开始review了不意味着很快就会出结果,但不管怎么说也是进了一步,接下来也是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结果的。

  话说多年前的一个早上,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翻报纸看。那时毕业没多久,在一个外资银行做MARKETING,非常闲,同时又觉得自己有点不学无术,必须再学点什么充实一下。报纸上有一段小广告,说英国的ACCA接受报名。介绍的学习内容看上去不错,我想就去看看吧。一看,14个科目的报名、买书、考试全部免费的?!那当然考了,不考白不考。但也不是说参加就参加的,还要进行英语能力考试,因为除了其中一门有一些选择题外,其余的全部是用英文回答问题,答题簿就是10页的白纸。
  当时报名的人主要有两类,一是已经做财务的人或会计系的学生,另一种就是象我这样并不打算做财务,只是想增加一点知识,考个证多点本钱,如果前两门能过就继续考,不能过就算。后来别人说我好运气,能碰上这么个大免费午餐,这不能光说是运气。当然那天我碰巧看到了那份报纸,可是按那报纸的销量,看的人有几十万,去报名的只是几百人。一百个被允许参加第一次考试的人里,两门都过的仅10个左右。其实每个人都会遇上这样那样的机会,关键是在于能不能抓住它。
  为什么免费呢?在那个时候几乎没人听说过ACCA,但ACCA预见到中国大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就搞了一个 China Project,每年资助一些中国人考,比如在广州是一年100人。我参加那年是第一年,三年后这个项目就结束了。在此之前,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资助了两期的学生,它要求参加者全职考,但会支付这些人生活费(好像是一千多块钱一个月。那是10年前哦,也不少了),并且考完之后安排到德勤实习。同志们啊,有听说过考试不用钱还能拿钱,考完包实习的吗?结果,China Project 成功地击败了同期进入中国的加拿大CGA和澳洲的那些同类证书。目前ACCA在中国大陆的会员大约1000人,学生9000人。
  ACCA是什么呢?看看他们的网站:
  因为是经济类本科毕业,我当时可以免考2科。现在的免考制度好像是这样的:
  会计本科/大专毕业 免5科
  中国CPA 免5科
  会计本科/专科+CPA 免6科
  相关专业(经济、金融等)本科/大专毕业 视成绩单与有关课程的相关程度免2-5科
  ACCA 在每年的6月和12月考,全球很多地方都有考点。如果免5门的话,最快的速度可以用一年半考完 - 每半年考3科,共9科。我那12科用了三年半,前6科还顺利,后6科就够呛,屡屡补考:( 那感觉就象一位辅导老师说的:苦海无边,回头又不是岸。
  从2001年12月起,ACCA实施新的考试大纲(详情从他们的网站可以了解到)。我那时用的还是旧制,这样规定的:最后的 professional level 共6科,必须3科3科的过,如果一次有2科不及格,必须3科一起重考;如果只有1科不过又是30分以下(50分及格),也得3科一起重考。在新制里,这种规定降为只是对最后3科,而不是6科,就好一点了。
  考最后6科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任何的娱乐生活,除非是公司应酬。考完又还没知道成绩的那一小段时间是不用看书的,但心里放不下这个事呀,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晃晃悠悠的时间很快就过了,然后心惊胆跳的上网查成绩。
  最痛苦的还是最后三科。那时我做的工作颇有压力,白天干的活不可能下了班后就在脑子里存盘关机,它会继续在脑子里绕来绕去,但又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不然那些字只是在眼前跳,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我实在受不了,“已经熬了三年,不要再这样过下去,一定要在这次考完”,这样想着我就辞了职。可是风险很大,万一考不过,找工作吧,下一次考还得受同样的折磨,这次不是白辞职了吗?不找工作吧,半年没有工作无论是给家人的心理压力还是将来再找工作都是很大的问题。那一年考试的前后三个月虽然是在阳光灿烂的夏天,但阳光只是在窗外。自己一个人郁闷得快神经错乱。我是比较不与时俱进的人,那时还懂上论坛,不然象这里有一帮XDJM解解闷,日子大概还好过些。还算运气,终于是考过了。然后,发了很多应聘信,找到了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再然后,治疗撂下的厌食症和胃病,把掉下去的体重补回来,直至现在。
  后面我会讲ACCA的学习和考试方法,在此之前,先把这个证跟其他证比较一下,挺有趣的:)
  毕业的时候还有点看不上财务工作,考了ACCA之后就进了这一行。以后有机会的话跟大家聊一下应聘和招聘的事,这些年下来,面试的次数不下100来次,有应聘的也有招聘的。现在,先讲讲国内财务这一行当。这行有几类人:
  一般会计,有个会计上岗证就行了,他们象金字塔的底层,多得不得了,极容易被替代;这些人继续深造的话会考(助理)会计师证,然后考虑CICPA。
  管理会计,他们做分析做控制,比如成本分析,应收帐款管理,预算管理等等,一般要有CICPA或ACCA。在这里,CICPA和ACCA的意义也许没有太大不同,尤其是在国营单位的话,领导也许还没清楚ACCA是什么玩意。但在招聘的时候,外资/合资企业在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般是选择ACCA。就GAAP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actice) 来说,各国有各国的要求,英国的当然跟中国的不一样。但只要有做会计的经验,没有人会怀疑你是否懂中国GAAP。然而管理会计顾名思义是要有管理的概念,这方面的概念在CICPA里少之又少,却在ACCA里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在中国,会计向来的概念是记帐和出纳而已,至于如何利用财务功能帮助企业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如何帮助企业控制和规范其他功能,如销售和生产的运作,如何帮助管理层决策.......这些观念都是近年来通过外资企业传进来的。在国外,则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西方的许多会计认证都涵盖这些方面,包括ACCA。
  财务管理人员:那是真的参与到管理的,根据上面的分析,ACCA也就更有意义。我在应聘这么多公司的职位时,没有一个问我,除了ACCA,你有CPA吗?反过来就不一样了。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CICPA很重要,因为查账必须一条条抠是否违反国家政策,只有拥有CICPA的事务所经理人员才能签署审计报告。在四大里,ACCA受到重视。CICPA在那儿已经几乎是必备条件,要往上争夺就看谁拥有额外的战斗力。四大给企业审计通常有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议,这方面的知识和上面说的道理一样,在ACCA里有充分的阐述而CICPA缺乏。
  至于CICPA和ACCA学习内容上的比较,有一位网友做了以下总结,还挺在理的,供大家参考:
  “我们考过CICPA都知道,一共有五门,主要内容包括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和相关经济法律,总得说来,内容面还是很狭窄,更不用说它考试的内容的刁钻了。就算能顺利通过,也只能说自己是在中国的会计领域是个专家。请注意,我强调的是中国的会计领域,因为它的知识,也只能够应付一个类似joint venture的财务经理地位的所需知识。但是中国现在的大环境是金融业,会计业相当封闭,不发达,很多外国非常通行的工具比如 factoring, option, swaption等鲜有提及。况且中国的会计制度现在正在不停变革,而变革的方向,却恰恰是国际会计准则。
  ”ACCA却不同,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对比较宽广,要考的九科中包括了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包括高级审计),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IT系统,战略财务管理,甚至金融,期货等在中国甚少涉及的金融工具的操作等。另外课程的设置也有玄机。2字头的paper就是每科的基础知识,比如2。5是国际会计准则较低端的掌握, 用 accountant 或 accounting manager 很多去美国的华人读mcc,那对找工作来说是足够的。
  美国是一个极其自大自恋的国家,在会计资格方面,其他国家的的证书在美国几乎都是没有意义。加拿大的证书在美国能否被接纳?难说。待我打听一下。
  抛开证书不说,美国GAAP和英国GAAP也相当不同。以前一直以为,英美,英美,在会计制度上应该差不多吧,至少也互通吧。后来才知道挺不同的。有朋友开玩笑说,没有一个证是完全全球通行,如果你要去阿富汗工作,应该考的是 Afghancpa.老外,特别是打算做财务的老外,他们基本上是在一个地区从小活到老,不会象咱中国人这么勇敢和好学,跑去那么远的地方住还要考那么多试。居然有人把几个国家的会计考试作比较,在他们看来也许挺奇怪的 :)
  CFA 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需要这个资格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证很感兴趣,但当中有的人并不太清楚这个证的适用范围有点窄,而且颇难考。
  CMA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在国内机考,一些GMAT的考场就有考,国内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和帮忙报名。这美国佬的确太骄傲,根本不做任何的推广工作,一副你爱考不考的样子。据说在美国就三大会计证:CPA, CMA, CFA.
  CIA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 在国内已经蛮热的了,但这个证属于锦上添花,要找内部审计师,更重要的是看相关经验和个人素质。
  六、如何复习 ACCA - 教材
  当你拿到书本的时候,第一分钟的感觉是“厉害”,手上的几块大砖头极有份量;第二分钟的感觉就是“晕菜”,怎么啃呀!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吧,中国几乎每年都有人考全球第一。
  先来介绍一下书本。
  我们用的教材基本上不是Foulks Lynch出的就是BPP的。两家的教材都是由课本、练习册和摘要本组成。Lynch是ACCA的指定供应商,BPP是英国一家极大的考试资料提供商,他们的书都是针对考试的,但编写方法稍有不同,前者比较正规,或者说死板一些,后者较生动,也许是为了能与指定书商抗衡。不知道现在这两家(还是不是这两家?)的情况有多大变化,我们那时候,ACCA给的免费书是Lynch,我们很多同学都自己出钱买BPP的来看。现在的同学可以向刚考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买的当然要挑自己喜欢的。问ACCA办事处没什么用,因为他们只有责任介绍Lynch。考官是根据考试大纲来出题,不是根据哪本书来的。跟CICPA不同,ACCA试题的答案不是在书本上能找到,而是根据书上的知识自己来分析和表达。
  练习册是历年考题汇总,还有模考题。我基本上看练习册,而教科书看的少。英国人的特点是周到,又称“罗嗦”,他们的教科书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说,我相信自己看完那块砖头后,一定找不着北。练习册就不同,以前的试题虽然不会再出,但参考价值很强,就等于考GMAT所说的真题。从练习册入手可以区分课本上这么多知识哪些要考哪些不要考。
这是个好东西啊,强烈推荐(看我这从论坛上学来的黑话:)!好就好在它是巴掌大,在这个小东西里包括了一科里的全部主要内容,等于是一棵树的主要枝桠,掌握了它之后,再通过做练习往上面添枝加叶。我看到有同学自己编摘要本,弊端一是你未必够人家专业,可能会编漏;二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有时间应该多做题。
  这几本书具体怎么用的呢?先把小本全部过一遍,如果因为太简单不知所云就看课本的相应部分。然后做题。做题可以先做课本上的的题,再做练习册的,但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做模考题,不然以后就没题测试自己了。在练习的过程里有不明白的地方看课本的详细解释,并且记录下来。小本又称口袋书,顾名思义,是给放在口袋里随时看的;做了题之后就在相应的地方打个记号。
  考ACCA的人多了,坊间就有了二手书,二手书怎么样呢?老外的成本概念很分明,书要改版一次多费钱啊,他们的教科书是很多年下来都几乎不变的。但练习册有可能根据当年的考试情况作一些改动。所以我的个人建议是,课本可以买二手的,练习册自己买。摘要本可以买,日后自己翻一翻也挺有意思的。
  六、ACCA考题的特点及做题技巧
ACCA考试与中国大部分考试相比,差异很大。ACCA教材和考试都充分体现“注重理解,注重对知识的运用”这一原则,不仅测试学员对经济计算规则的掌握程度,而且更重视学员对经济数据内涵的理解和分析。所以考试范围主要涉及ACCA认为是重点的部分,历年题型也基本类似,很少对非常细节性的问题出填空,选择的题目,也很少出偏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只有第一部分课程考试才会有少量客观题。主观题又基本分成计算(40%)和分析(60%)两大部分,或者合二为一。
ACCA与美国的考试相比也差异很大,美国人喜欢做选择题,ACCA的答题方式大部分是论述,强调的是理解运用而不是精确。ACCA的答卷在考试完成后全部寄回英国,由专家评改。那几个改卷官面对全球的那么多考卷,面对各国人民用五花八门的字体阐述自己的看法,据说大概就3分钟评完一份10页的卷。尽管每题都有考官提供的标准答案,但判卷的专家不会拘泥于标准答案,如果学员能结合实际工作,其分析过程合理、充分,也会得分。针对这种特点,答卷最重要的是能给改卷官一个“我懂了”的印象,怎样能得到这种印象呢?第一、是全部题都回答了;第二、是把答题本写的满满的;第三、是把大纲中的要点写了上去,有了要点之后,怎么发挥只是关系到你最后拿55分还是85分,证书上是不会显示这种差别的。所以一再强调:如果复习ACCA的时间是有限的话,最重要的是掌握全部要点,至于每一个要点的了解是否深入.
针对考题的特点,在考试技巧上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考3个小时,你有180分,题目满分100分,就是说1分的题目要用1.8分钟,如果一道题目是10分的话,自己能花在这道题目上的的就是18分钟,到第19分钟的时候,你必须做完这题开始做下一题。有人说,有那么紧张吗?是的,不然做不完所有的题。又有人说,我只想拿50分(及格),不要100分。因为不这样做就很难把所有的题答完,而不答完题就会给改卷官一个清楚的信息:你的知识掌握不全面。虽然也听说有同学不做完也及格的,但风险极大。假如有一道10分的题你是有10个points 可以写的,因为时间不够,18分钟过完了只写好了7个point,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把剩下的3个point 写完冒最后一道5分的题没时间做的险;二是放下不写了,直至最后把所有的题都做完之后,再把那题补上,没时间的话就那样收尾了。显然第二种办法是策略。
  考ACCA的过程跟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一样,有失也有得,有苦也有乐。在做财务的这些年里,我有过几次很厌倦这份工作,嫌它没有创造性、枯燥、被动,但最终,不得不承认,财务工作很适合女性,可以安全地成为终身的职业。如果不是读了ACCA,要走到今天的位置可能要多一倍的时间,其过程也可能更乏味,这对于职业的推动力是ACCA的第一个好处。
  第二,英国这种写文章式的答卷方式比起美国的选择题更能综合锻炼我们的许多能力。一般来说,读完的人都会养成一种条例性,说正事就喜欢第一、第二……的说,前面加个总起,后面加个总结。每段有且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第三、挂着ACCA的名字好像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了专业人事,说的有点虚荣,不好意思 :)庆幸的是,ACCA的课程不像中国的CPA那样只讲会计,还涉及其他的领域,如IT、HR、制定总体策略等,对于管理来说,相当够用的了。
  第四、有了一个行业组织可以依靠,感觉还行。如果不想出国,还可以参加Oxford Brooks为ACCA member 提供的网上MBA课程,拿上这么个资格。客观的说,要在国内做CFO,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资格也许比到国外泡几年,脱离了这个大环境更有利。
  上面说的是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如果去美国的话,要再弄一个CMA或CPA。如果的确需要,就加一个 partime MBA. 海外Full-time MBA对做财务这一行的投资回报率有多高,尤其是要回国的话,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从2001年12月起,ACCA实施新的考试大纲,新大纲主要强调学员掌握核心专业知识,首先成为能胜任业务的会计师;同时要求知识面广,成为通才型人才,而且要掌握战略财务管理技能,适应现代商务的发展。新大纲共有十四门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具体科目如下:
  ■ 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基本的会计原理,财会信息的作用和管理领域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具体课程为:
    1.1 财务报表编制
    1.2 财务信息与管理
  ■ 第二部分涵盖专业财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介绍商务运作的法律环境,并强化财会方面的关键技能,具体课程为:
  ■ 第三部分着重于企业战略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作用,培养学员以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评估,并在专业伦理框架内提出合理的经营建议和忠告。选择性课程的引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专业执业或财务管理)选择课程,从而强化相关领域的知识。具体课程为:
  以下四门课程中选择两门:
  以下三门为核心课程:
    3.5 战略经营计划与开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伦多大学会计硕士读几年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