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运营有钱江站吗?

地铁抛锚在钱塘江底 半途中万一后车撞上来怎么办

   抛锚半途中,后车有没有撞上来的可能

   事故发生后,为何没有相应的公交接驳

   第一时间的信息告知,能否更透明及时

   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地铁抛锚在钱塘江底,许多问题都在涌动——

  人们很后怕:抛锚在隧道中,万一后车撞了上来,会不会成了地铁版的“动车惨剧”?

  人们想不通:这次地铁延误这么久,为何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地铁和公交快速反应的的联动机制又体现在哪里?

  人们有疑惑:现在这样的共享时代,为何杭州地铁不能像上海一样做到信息告知的及时透明?

  昨天,我们试图打开这些问号——

  抛锚半途中,万一后车撞上来怎么办

  ●释疑:列车都在监控中,一旦有事故后车会被喊停

  除了忧心,更多的是后怕。

  不过对于网友们“后车会否撞上来”的疑问,杭港地铁运营副总经理谢传威表示,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所有运行中的列车都在实时监控中。

  “地铁列车运营时,车控室就像一个大脑。地铁列车在隧道里行驶,会通过信号系统发射,将当前它所处的位置、速度等信息汇报给车控室。这些信息也将通过车控室反馈给后方行驶列车,让它知道前面多远处有行驶列车,应该保持什么速度,保持多远距离。”

  地铁集团告诉记者,一旦前方有事故或者急刹车,车控室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并通知后方列车,“以前晚为例,在这辆列车抛锚后,我们迅速通知了后面的其他列车尽快在最近的站点停靠等待。”

  事故发生后,为何没有公交接驳启动

  ●回应:预计延误超过1小时,才会启动应急预案

  有一个声音,在事故后很一致:事故发生时,许多公交车已经停运,在延误时间如此之长的情况下,地铁与公交的联动机制在哪里?

  对此,谢传威说,杭州地铁跟杭州公交集团已经协议,如果事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通过电话调派公交接驳。但是昨天的事态还没有达到标准。“一般来说,如果某一个站发生突发情况,导致站内或者一条线双向交通都无法通行,预计延误时间超过1个小时,就可以申请调派公交接驳。但是当时对向车道文泽/临平方向,开往湘湖方向还是可以正常通行的,我们预计延误时间达不到一小时。没达到申请条件,所以就没考虑公交接驳。”

  至于为何会延误这么长时间?谢传威表示,主要考虑到乘客安全,“必须等乘客撤离后,再考虑其他。”

  此外,这次事故发生后启动了三次小交路运营,两个方向的车都是借对向车道行驶,避开事故区域后,再回到自己的轨道上行驶的。“在借道行驶时,就像红绿灯一样,一方在借道,另一方就要等。”

  记者昨日也从杭州公交集团了解到,根据《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应急接驳预案》、《地铁1号线运营站点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当杭州地铁1号线因突发事件发生运营中断时,将采用地铁与地面公交联合接力的运输方式,及时疏散、撤离已经进站和在地铁车厢内的乘客。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是,地铁1号线因故障、事故等特殊情况中断1小时及以上(流程见图)。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应急预案对不同地铁站点接驳车辆的到达时间,都作了相应规定,并拟定了应急接驳车停靠点及线路走向,由路熟有经验的司机驾车:以打铁关站为例,当启动应急预案时,公交三分公司将会第一时间从焦家村公交站、公交总公司站等站点调配车辆,在15分钟内赶到相应接驳点。

  第一时间的信息告知,能否更透明及时

  ●建议:上海的信息服务沈阳的贴心公交,不妨学学地铁事故后,市民大多提到了“欠人性化、欠透明”。

  尤其是部分乘客从隧道里走出来,却只被简单告知,可以等待或者退票。怎么退,去哪里换乘,能换乘什么车,统统一头雾水。而对于此后“除了退票,零赔偿”的做法,许多因地铁事故耽误了行程的人也颇有微词。

  事发后,杭港地铁官方微博发了4条微博。但截至昨晚发稿,也没有再更新事故的真正原因。许多市民都提到了上海地铁信息服务的周到和细致:“我在杭州就能知道上海地铁哪条线哪一站路出现了什么故障,大概多久能恢复,杭州为啥不能学习一下呢?”

  而记者在询问了其他城市的地铁业内人士后,他们建议杭州不妨学学其他城市的应急机制:

  比如沈阳地铁除了日常的试运营方案外,还配备了98项应急和演练方案。地铁一号线沿线涉及19条公交线路,都和公交公司签订了协议,地铁遇到问题,所属的公交车必须第一时间接驳。乘坐接驳公交车的乘客只需出示地铁车票作为凭证。

  而根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按伤亡人数、财产损毁状况等,将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为四级,根据预案,地铁中断30分钟以上即为重大突发事件。

  我们并不苛求试运营未满一年的杭州地铁,马上与其他城市相比。但相关的条例能否更变通更人性化,周边城市运营上的长处能否虚心学习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前段时间的春运返程高峰,让杭州东站、杭州站刷爆了朋友圈,原因就是人流量爆棚,晚上大家都得排长队坐地铁。

为了加大运力,杭州公交集团、地铁集团、杭州出租车纷纷“出手”。其中,杭州地铁调整了服务时间,首次推出运营时间延迟1小时,2月17日—2月21日1、2、4号线的末班车起点站发车时间,延迟到了23:30,2月22日—3月1日延长半小时,末班车发车时间推迟到晚上11:00,这一举措让不少都市夜归人出行变得更为方便了。

然而,再过一天,这一延迟“福利”即将结束,不少市民有些不舍。有市民提出,地铁延时给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而接下来,天渐渐变暖,杭州也即将进入春季旅游旺季,客流肯定还要增加,是不是能把这样的运营时间变成常态化服务。

交通枢纽、换乘站出行需求最大 晚上11点地铁里还很热闹

晚上坐地铁的人到底多不多?这几天,记者实地走访了1、2、4号线近10个站点。

其中,有交通枢纽(杭州东站、杭州站)、换乘站(凤起路、钱江路)、商圈集中地(武林广场、龙翔桥)、居民生活区(振宁路站、人民路站等)。

周一(2月25日)晚上10点半,记者从武林广场坐上地铁1号线,前往火车东站,这个点去东站赶火车的人不多。

但是一到东站,站台上候车的人却已排成了长队,每个候车站台口都排了5、6个人,不少旅客还提着大包、小包,见门一打开,就赶紧进入车厢,或找位置坐,或找到站的地方。工作人员说,像这样忙碌的景象,要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多。

除了交通枢纽,夜间的几个换乘站同样也是一片繁忙,就比如凤起路站。这个站点是1、2号线的换乘站。晚上11点左右,记者从1号线转坐2号线时发现,无论是在换乘通道,还是上下行电梯,人流量都不少,甚至出现人挨着人走的情况。

而到了2号线站台层,在靠近电梯口的候车门已排了长长的队伍,粗略数了数,一条队伍中排着8、9个人。记者找了人相对少的队伍,坐上了去朝阳方向的车,走了几个车厢都没有找到座位。

地铁驶过中河北路、建国北路、庆春广场等站时,上车的乘客较少,只有零星几个乘客上车。但到了钱江路,上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直到滨江、萧山一带的几个站乘客才陆续下车。

据杭州地铁集团统计,延迟运营时间后,客流量上涨明显,2月22日当天总客流量超过182万人次,这几天每天的总客流量都在170万人次上下。“返程高峰期间,客流比平时高出了10万人次左右。”工作人员说道。

地铁延时市民尝“甜头” 加班晚了也不担心 和朋友聚会终于不用掐着时间回家了

本月从17日开始,1、2、4号地铁线运营时间均有延迟,这让不少市民尝到了“甜头”。

家住萧山的90后姑娘王琳,在市区工作,每天上下班,在地铁上要花上2个多小时。“每天上班的日子,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如果要聚餐,必须要掐好时间,如果稍微晚点,就没有地铁可以坐了。”王琳说,之前,她就吃过没赶上地铁的苦,和朋友小聚到11点,4号线停运,只能坐1号线到底站再打车回家。

自从地铁时间延迟了,她就宽心了不少,“我们都喜欢去网红餐厅、酒吧打卡,吃饭肯定要排队,吃完就十点多了,地铁延迟半小时到1小时,这样我也不用掐着点赶去坐地铁,聚餐时间也宽松了不少。”王琳说。

不仅仅是王琳,加班一族也享受到了福利。小伙何立租住在下沙大学城附近,每天要到滨江上下班。他平时每天晚上8、9点钟下班,偶尔会加班准备项目,一忙就到了11点。

“我每天坐地铁,记过时间,江陵路最晚一班车是晚上10点49分,过了这个时间,我就不回家了,去同事家窝一窝。”何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从公司打车回去,大约需要90块,地铁也就6块,两者差距太大。

这几天地铁延迟了,即使过了11点,他也不担心,他还有车可以坐。何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地铁运营时间在现在的基础上能再延迟一点就好了,这样加班还能赶回家去。”

同样,经常往返南京、杭州两地工作的市民吴卫民说,南京回杭州最晚的动车在22:24到达杭州东,按照原先的地铁运营时间,想要赶上地铁,得用飞奔的,如果地铁的日常运营时间延迟到11点以后,他的回城之路,就舒服多了。

成本支出大、维修时间缩短 杭州地铁表示目前暂不考虑再延迟时间

享受了延时“福利”的市民还不过瘾,不少人提出想让地铁运营时间再延长点,这个愿望到底能不能实现?记者联系了地铁集团。

杭州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列了一个时间表,从2012年杭州进入地铁时代算起,地铁的夜间运营时间一直在不断往后推移。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试运行,运营时间在6:30到20:30之间。到了2013年8月1日,1号线运营时间达到15.5小时,末班车起点站始发时间延迟至晚上10点。

同年12月27日,地铁方确定全天延长运营服务时间,即末班车起点站发车时间延迟至22:30,除去节假日人流高峰时间段的时间延长,这一时间规划方案一直沿用至今。

“春运这段时间,我们首次延长了1小时,总体客流还是有所上涨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年春运的前15天和后10天,是人流量出行最为密集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延长半小时到1小时。”负责人说,这几天返乡的客流量,每天在170万人次左右,人流量很大,但他们暂时也不考虑继续实施延长运营时间。

但负责人解释说,他们会根据天气、节假日,做客流预测,在风雪、台风、冰冻天气以及节假日、春运适当调整地铁网络运营时间。

“相比上海、香港等城市,杭州的夜间出行还没有这么大,如果再延迟,夜间客流又不大的话,车辆会空跑,这是一笔很大的成本支出。”负责人说,目前运营的时间,是经过科学预测以及需求量才确定的,我们要把运力精准地投放。当然,未来也会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除了成本支出大,夜间车辆检修时间压缩也是一大原因。“每天早上首趟车发车时间是在4点左右,按照目前运营的时间,我们一般都在晚上12点多之后上岗工作,上轨检修必须要清空所有车辆,真正检修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再延迟那么检修时间也相应减少。”相关地铁维修工人介绍,看似简单的延长运营时间、缩短行车间隔,对地铁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位在1号线工作的地铁员工表示,这几天延迟时间,他们下班的时间也推迟了,要凌晨1点多才能下班,维修轨道、供电信号设备、车辆维修、保养等工作也因为运营延时变晚了。

地铁线网覆盖越来越广 “夜杭州”会不会变得更精彩?

虽然地铁运营时间暂不会常态化延迟,但也不难发现地铁线网的铺开,不仅方便市民出行,也成了“夜间经济”的一条纽带。

2016年8月,英国伦敦首次开通了5条周五、周六夜间地铁路线(24小时不间断)。根据路透社报道,仅2017年,伦敦经济就因夜间地铁服务增加了1.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为伦敦新增了近4000个工作岗位。

国内不少省、市也嗅到夜间经济的发展契机。杭州的近邻上海,在2017年4月底,推出1、2、7、8、9、10 号线(不含 2 号线东延伸段)周末夜间延时运营1个多小时,从晚上11点50分到次日凌晨1点不等。

周末地铁的延时运营,催生出不少商场的“深夜商场”概念,包括上海正大广场、港汇恒隆、美罗城等,将餐厅和部分零售商铺延迟营业至晚上11点甚至次日凌晨。据了解,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到了白天的50%。

其实,这几年“夜杭州”雏形初现,武林广场、湖滨商圈又有新项目陆续开建。此前,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对全国11条步行街进行改造提升试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街,其中杭州湖滨路步行街就是其中一条,这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条被纳入本次试点的步行街。

同时,武林广场一带又将迎来蜕变和新生,前几天百井坊恒隆项目公布设计方案,杭州中心、杭州之角等项目也正在施工中,另外,杭州大酒店外立面改造正在公示,这里还可能会出现首个高空无边泳池。

几年后,这些项目陆续投用,杭州城的夜生活肯定会更加丰富,地铁出行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对于地铁延迟运营时间,交通专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说,运营时间增加,对城市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近几年,杭州地铁的网络不断拉开,市民的生活半径不断拉大,对于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无论是购物、餐饮,或者娱乐,夜间经济总需依靠交通支撑。

他指出,地铁运营时间延长,必须要算一笔城市账,要考虑成本支出增加与收益增加之比,找到一个平衡点。“地铁时间延长,给商圈带来了人流,但意味着成本增加,那么收益能否与成本持平,这是一个研究的问题。”

对于延迟地铁时间,他建议,可以根据市民需求分特殊区域、特殊时段做试点。“地铁的运营时间,肯定是要满足出行需求,这是第一位的,对经济的拉动,是后续的连锁反应。”

夜杭州和地铁网络如何良性互动,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虹桥到上海站地铁末班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