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两种颜色面皮怎么做?

今天的主角是南瓜和面粉。大南瓜招人稀罕,当菜当主食一举两得。用南瓜泥和面蒸馒头,不但好看营养还高。金灿灿的颜色不正是收获的颜色吗?摆在餐桌上似阳光一样耀眼,一扫冬天的阴霾,是不是心情也随着好起来了?给馒头加一个“外套”,可爱萌的小样儿让挑食的孩子都忍不住多吃俩。馒头就着菜、抹着辣酱、再或者蘸着菜汤儿,眨眼间就吃完了。所以呢,孩子挑不挑食完全看家长的用心了,少吃零食多吃正经饭菜,不愁孩子没胃口。

  • 南瓜面团面粉 130克
  • 南瓜面团酵母 1.5克

南瓜双色洞洞馒头的做法步骤

  • 所有材料准备好,因为要做两种颜色,所以各自的材料分开放,一目了然操作起来更方便;南瓜泥蒸熟后碾碎,过筛会更细腻;

  • 我用东菱6D面包机揉面,它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先把白面团材料放进去,揉面10分钟后取出放大碗里;再把南瓜面团材料放进去,10分钟即可成滋润面团;

  • 两种面团都揉好了,分别入大碗中,蒙保鲜膜,放在加热并停火的大蒸锅里基础发酵;时间约为一小时,但还是要看面团的状态来决定;

  • 面团是原来的二倍大,手掌轻拍面团顶部有嘭嘭声且有轻盈感;因为面团已经顶到保鲜膜上了,往外掏面团时,可以用刮板或者手指抹少许油将保鲜膜上的面团揪下来;

  • 两种面团分别放在揉面垫上,抓两把面粉(份量外)揉5分钟左右,看手劲儿来定时间,待面团重新变得柔软有弹性时,用利刀将面团切开,剖面处没有明显的气孔;

  • 两种面团揉好后,各分成两等份;现在冬天天气干燥,放置的时候用保鲜膜盖住,防止表面变干皴皮;

  • 取一块白面皮,擀成黄面团卷周长那么宽,中间部位用吸管戳小洞,有无规则都可以;

  • 将剩下的两个黄白面团依次处理,两种颜色对调一下又成新样子了;两端不规则的面团重新揉成一个,卷成卷后分两个,依次摆放在铺了蒸垫的蒸锅里,盖上盖子饧20分钟;

  • 待面坯是原来的1.5倍大小时,开大火,上汽后蒸15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再出锅;

  • 南瓜双色洞洞馒头做好了,微微有点甜味,可以当点心来吃哦!

1. 想要馒头内部细腻无孔,暄腾还有咬劲,第一次发酵之后要放面粉揉到重新柔软有弹性;
2. 用吸管戳洞洞只是为了增加乐趣,不喜欢的可以不戳洞直接包裹起来,或者两层面皮摞起来再卷成年轮状都可以。

使用的厨具:面包机、蒸锅

  紫薯不仅好看的颜色,还在中餐、西餐和甜点里广泛运用。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让紫薯和奶油完美融合的甜品,两种口感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火花呢?

  做紫薯雪媚娘的材料明细

  紫薯雪媚娘的制作步骤

  1. 先将紫薯洗净,放入蒸锅大火蒸15-20分钟。蒸好的紫薯,其实是很容易褪皮的,不用事先削皮。

  2. 取80g紫薯,加10g细砂糖,用叉子捣碎,然后室温放凉。

  3. 接着加入60g淡奶油,用手持打蛋器拌匀,再连同碗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

  4. 加入100g冷藏的淡奶油,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搅打。

  5. 直到紫薯奶油馅出现清晰立体的纹路即可。

  6. 将紫薯奶油馅放入冰箱冷藏待用,我们再来做雪媚娘皮。将糯米粉60g、木薯淀粉10g、粘米粉5g、细砂糖5g混合均匀,加牛奶90g搅拌均匀。

  7. 加10g玉米油,搅拌至乳化状,即看不到油末的状态。

  8. 将面糊过筛到盘子中,过筛后会更加细腻。由于盘子更宽,也更容易蒸透。

  9. 盘子封上保鲜膜,这样可以防止冷凝水滴入。

  10. 冷水入锅,中小火加热,水开后大火蒸15分钟取出。

  11. 用筷子插入面糊中,如果没有液体流出,就代表熟透了。

  12. 趁热加入10g水饴。

  13. 戴上手套,用手将面团揉搓3到4分钟,至面团光滑。扯开面团,可以呈现有弹性的薄膜状态就是揉到位了,这样做出来的雪媚娘皮才会Q弹。

  14. 将面团滚圆,包保鲜膜冰箱冷藏松弛15分钟。

  15. 将雪媚娘皮平均分割成6份。

  16. 用擀面杖撑开成11-12厘米的面皮,厚度约3毫米,注意桌面要撒熟糯米粉防粘。

  17. 将皮套入直径8厘米的半圆形雪媚娘模具中,然后挤满紫薯奶油馅。

  18. 将垂在模具外的面皮向内折叠收口。

  19. 用剪刀切掉收口时多余的面皮,然后抹一些熟糯米粉防粘。

  20. 倒扣离模,好看又好吃的紫薯雪媚娘就做好了。

你好,KT板是一种由PS颗粒经过发泡生成板芯,经过表面覆膜压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板体挺括、轻盈、不易变质、易于加工,并可直接在板上丝网印刷(丝印板)、油漆(需要检测油漆适应性)、裱覆背胶画面及喷绘,广泛用于广告展示促销、建筑、文化艺术及包装等方面。在广告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于产品宣传信息发布的展览、展示及通告用装裱衬板,另外就是被大量应用于丝网一次印刷,特别适合用于大范围统一宣传活动的开展。
KT板从目前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可分为冷复合与热复合,这两种不同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对应的称之为(冷复合板)冷板和(热复合板)热板。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首先是板芯发泡:原材料是PS颗粒,但是由于冷板大都是单层板芯,所以要进行双次发泡,第一次发泡厚度一般为3.5mm左右,熟化半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发泡,把芯放到设备上发泡到5.0-5.2mm左右,第二次发泡后就可以直接涂胶贴合。
然后粘贴面皮:面皮的基材是PVC,一般为0.08m-0.1mm,0.9×2.4的小板现大多用0.08-0.1mm面皮,1.2×2.4的大板一般用0.16mm的面皮来加强板的挺度,由于面是PVC,芯是PS材料,所以选择的一定要是中性胶水,胶水在面皮和板芯同时涂胶相互粘贴,粘贴要经平板液压机(十吨以上)挤压,24小时以上方可取出切边修整包装出货。
起泡:面皮与板芯起泡,原因分析
1、板芯熟化期太短;2、中性胶水有问题或是涂胶有过错;3、成板后有太阳直射或紫外线光照射。常见的起泡是由于面皮过薄,经太阳直射后起泡,写真画面与面皮极少有起泡,从理论上分析极不易起泡。
1、通过设备把PS颗粒发泡成2.5mm-3.0mm板芯(一次发泡),此时的板芯是卷材,一般为500米,此时的板芯要在常温下存放半月(熟化期),使板蕊的一些废气排放出去。
在设备同时放上两大卷已拉伸好的PS面皮和两大卷熟化好的板芯,通过设备的模具使让他相互融合贴在一起,形成整板。面皮的厚度大约在0.01m。
把贴好面的板在设备上时就裁成2.4m长,裁下后再进行修边,整成0.9×2.4的整板打包出厂。
1、起泡表现:指写真画面贴在KT板上,不用几天画面开始起拱,形成水泡状。
形成的原因有:1、板芯的熟化期短;2、表面的PS面太薄;3、画面背胶的胶水与PS面有反应(有一些胶水有此类情况)
由于板芯的熟化期远不止半月,半个月只是相对的,更何况几乎所有的厂家只存放几天,根本不会到半个月,此时的板芯是还一直在化学反应会产生很多的气体,加之表面的PS面太薄,根本无法挡住气体向外挥发。而画面虽经表膜机覆压看视平整,其实仍有气体未排完,此时在原有气体的地方后面又有板芯的挥发气体就形成泡。


板芯中间的夹层都聚苯乙烯材料发泡的, 最大的不同就是面的材料及贴合的方式。
热板面贴合PS膜(属于聚苯乙烯高压材料)靠热的温度。
冷板面贴合PVC膜 用油性胶水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制作面皮的方法和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