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5000以上的公路车在性能配置上有什么优势吗?

捷安特作为国内车友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自行车品牌,旗下拥有众多产品线,涵盖山地车、公路车、童车等。众多的车辆型号让刚入门的车友倍感凌乱?从入门到顶级的价格差别很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在Giant产品线中最受欢迎的公路车车型——TCR。

首先,Giant主流的公路车(不含铁三、TT、Gravel)可分为三个系列,即TCR、Defy、Propel。

TCR作为压缩架鼻祖同时还是一款全能轻量的车型,轻快舒适的骑行体验让每一位骑过它的车手都赞不绝口。在职业赛场上也屡出风头,急纵陡坡,急切入弯都不在话下。

TCR车架共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

  • TCR 6xxx(等)普通椎管规格

根据车架型号分类,TCR同型号中有碟刹款和圈刹款车型,名称后带“Disc”字样的代表为碟刹款车型,没有的“Disc”字样的则为圈刹款车型,虽然刹车类型不同,但是车架等级和材质还是一样的。除此以外,TCR部分型号后缀有KOM字样,这代表king of mountain的意思,KOM可理解为爬坡专用版,普通版TCR为标准盘,而KOM版则为压缩盘,牙盘50-34,飞轮11-34,极限状态下1:1的齿比让爬坡更加轻松。

ADV、ADV Pro、ADV SL系列车架皆为碳纤维材质,但碳纤维材料略有不同,ADV为T700碳布,ADV里最顶级的ADV SL则是T800碳布,另外ADV SL的座管采用ISP一体式设计,更轻量气动。

TCR 6xxx的前叉为铝合金材质,SL和SLR的前叉是碳纤维材质,其中SLR的头管规格为OverDrive 2(OD2),6xxx和SL则是普通椎管规格。

TCR ADV的前叉是半碳材质,舵管为铝合金,且头管规格为普通椎管规格。ADV Pro和ADV SL的前叉均为全碳材质,且头管规格也均为OD2。

Giant TCR车型根据刹车可分为圈刹和碟刹两种,因此配置也有不同,Giant的配置命名规则为型号后缀带有3、2、1、0字样,数字越小配置越高,型号后缀带“Team”字样代表队版涂装。

小编给大家梳理成这样,是不是明白了很多,现在再分别举例,让你彻彻底底的弄懂!

车架等级:Aluxx轻量化铝合金

车架材质:铝合金车架+铝合金前叉

TCR 6700采用Compact Road压缩竞技型车架设计大框架基础上,轻量化的Aluxx铝合金车架达到了轻量化、高刚性的优异性能。整车在头管以及五通处的鱼鳞焊接点都很细腻、平整。

车架等级:Aluxx SL轻量化铝合金(次顶级铝合金)

车架材质:铝合金车架+碳纤维座管+碳纤维前叉(铝合金舵管)

TCR SL 2提供轻量化质感,通过捷安特铝合金工程团队在严格产品技术支持下,创造出Aluxx SL铝合金车架,车架设计上延续TCR ADV碳纤维车架的优异DNA,良好的车架刚性让刚性重量比达到合理的值。

车架等级:Aluxx SLR轻量化铝合金(顶级铝合金)

车架材质:铝合金车架+碳纤维座管+碳纤维前叉

车架等级:Advanced碳纤维(入门级碳纤维)

车架材质:碳纤维车架+前叉(铝合金舵管)


车架等级:Advanced碳纤维(次顶级碳纤维)

车架材质:碳纤维车架+前叉

车架等级:Advanced碳纤维(顶级碳纤维)

车架材质:碳纤维车架+前叉+ISP一体式座管

全手工打造的碳纤维复合材质,全面优化的压缩几何设计、OverDrive 2加粗头管强化设计、MegaDrive加大管型强化设计以及 PowerCore整合式五通下叉动力传导设计,达到轻量与刚性最完美的平衡,多功整合的ISP一体式座管,不仅节省了45g的重量更提升了骑乘质量及骑乘的路感,让动力的传输更为直接。

小编今天讲的tcr系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5000元的公路车该怎么选?

这是小行星最近在后台收到的最多的问题,已经是社畜工作的我才想起现在又到了学生们放假的时候了,大家都想着要买新车呢。

而5000元左右的预算是最常见的,对于初/高中生而言这个价位一般的父母都能接受,而对大学生暑假做些兼职就可以赚到这笔钱。

小行星针对这个问题咨询了我们公司里的几位“老司机”,他们给出了几个购车的解决方案和其中的利与弊。

购买品牌整车是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5000元的价位的公路车一般使用的是铝合金车架,不过是比一两千元的自行车要更高级的铝合金车架,它们在制造中会使用更好的工艺,更好的管型,从而带来更好的刚性、更轻的重量。

而这个价位的车子的前叉一般都使用碳纤维材料,碳前叉有比铝合金更好的吸震性,能提供更舒适的骑行体验(因为多数震动会从前轮传递到手部),并且由于铝合金前叉非常沉重,换成碳纤维后整车的重量会大大降低。

捷安特、美利达、闪电、崔克等品牌都是很值得购买的,他们产品的设计、做工和售后等都比较不错(毕竟是大牌子)。

捷安特、美利达等厂家会比较注重车子整体配置,一般在这个价位上会装配禧玛诺的Tiagra 20速套件,有一些使用105套件(可能会贵一千元左右),虽然这是最低级别11变速套件,但它的功能和最顶级11速套件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禧玛诺官方是承认了的),只不过因为使用的材料的不同会重一些(顶级套件的更顺滑的手感主要来自于更好的线管)。

而闪电、崔克之类的厂家则因为定位相对高端一些,会使用比较好的车架而较低级的变速套件(20速或18速),而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往往不会使用整套的禧玛诺产品,而会使用副厂或是低一级的刹车、牙盘、飞轮、链条等配件。

除此之外一些品牌会在涂装设计和油漆工艺上下功夫,这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不过我相信很多人都很乐意为此买单。

大品牌的产品确实会一定的品牌溢价,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在门店销售销售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他们还有广告营销的投入,其中就包括了赞助职业车队的费用。

虽然5000元买不到职业车手们使用的顶级碳纤维公路车,但车上的很多技术和设计都是从顶级款上下放下来的,尤其是最需要经验积累和测试验证的车架几何设计,并且说实话,多数人骑不出入门款和顶级款的区别,更别说是新手了。

还有一点就是品牌整车一般价格都还可以优惠,一般是会赠送车价一定百分比的装备配件,你可以选择头盔锁鞋之类的必需品,而一些老款车型则更是会直接打折促销,说不定就有正好适合你需求的车型。

网购组装车和小品牌整车

捷安特、闪电之类的品牌都有着自己的网店,不过碍于线下店的关系,他们都是不会打折的,即使是搞活动促销送东西,优惠力度也远远没有门店里大,并且下单之后车子也是被发到当地门店组装,然后消费者再去店里提车的,所以对于这种品牌而言,你还不如去车店买。

而一些小厂家由于线下门店有限,甚至本来就没有专卖店,价格就相对更优惠一些,选择一些有一定销量或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或者店家购买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些品牌是只通过网上销售,因此价格就非常有优势,有时还能提供选配定制服务,你可以将你不满意的默认配置更换成你想要的,比如套件或轮组、还有车把、鞍座等等部件。

比如这款Carbon Smith的公路车,使用东丽T700碳纤维材料,搭配全套105套件,价格甚至都不到5000元!同时也有更高级配置可以选择。

作为消费品,自行车其实贬值也挺快的,同时也有很多人会因为买了新车之类的原因而出售自己的旧车,因此购买二手会是非常划算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你能接受车上装的老款配件、车架和配件上的磨损甚至磕伤以及比较过时的涂装。

5000元的预算甚至都能够买到一些大品牌的碳纤维整车,不过对于碳纤维车架而言,你需要更仔细的检查车架是否有收到损伤,以及是否被修补过,最好进行仔细的检查以及拍X光片。

很多二手交易平台上都有相当多的车源,你可以针对你需要的价位或者品牌车型进行选择,然后咨询卖家车子的实际情况,由于是大件商品,最好找本地或者是距离较近的卖家,可以节省运费和减少物流损坏的风险,甚至可以直接当面交易。

虽然由于产品相对小众,并且在相对贵一些的价位上基本没有什么骗子和卖假货的(几百元自行车是假货的重灾区),还是要相对谨慎一些,一些车店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二手车信息,这种车子相对就靠谱的多,有时候甚至还能享受质保,不过缺点是在5000价位的车子会比较少,一般都是更高端的款型甚至都是顶级款。

无论你在哪种渠道购买,拿到车后最好要找靠谱的车店帮你检查车辆,避免被坑,并且通常你买来的二手车也需要做个保养和更换变速、刹车线管、链条之类的耗材。

公路车是分车架尺码的,所以在购买时要特别注意,一般而言170左右身高的车子的库存是最多的,二手车源也最多,更大或者更小的车架相对会比较少一些。车架尺码会根据车架的立管尺寸来标注尺码(红标部分),一般是以52、54、56cm这样来标注的。

错误尺码的车子不仅会让你的骑行体验变得糟糕,甚至还可能对你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产生的纠纷也是屡见不鲜。 车架选错引纠纷,盲目装Pro惹的祸?

公路车尺码选择可以大致参考下表,由于不同厂家之间的尺码标注和车架几何会有差异,最终还是要以厂家给出适应身高为准的为准,如果你喜欢的车架没有你的尺寸,千万别为勉强使用不合适的车架。

加钱这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了,有不少人的最终买的车子可能是原本预算价格的几倍甚至更多,如果你的预算不是那么紧张的话,如果看到你非常喜欢,但是又稍微超一点预算的车子的话,别犹豫,把它买下来!

如果你每次骑车时都在后悔为什么不咬咬牙买下那辆更贵的车子,那你骑车的体验将会很糟糕,说到底,我们骑车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放松而不只是单纯为了锻炼身体或是训练。

最后送上在送上这张经典的图片作为结尾,祝各位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公路车~

1.价格贵:正经的公路入门车价格不会低于8K.。。(刚玩车或一知半解不懂的人别乱喷喷。。)真正骑公路的。。你懂的。。
2.技术:公路车骑行从起步到骑行到制动都需要学习的。。这个过程肯定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3.体能:都说公路骑的快。。但是没体能给你辆价值8-10万重量十几斤的公路你一样跑不过有体能的山寨山地。。。爬坡也一样。。说白了就是不一定能驾驭的了。。
4.最后:不要盲目的听从所谓的我国道路水平不好。。我国公路路况水平确实没有一些欧美国家好。但是就一般的国道级别也完全够公路车用。。经常看看上千公里的正规组织的长途活动就可以看出来。没有用山地跑的。。综合以上。题主自己看吧。。山地车是入门综合性最好选择的车。当然山地车也分若干等级。若干目的而生的车。。基本上买个休闲级的入门车2-3千左右就够你用几年了(骑休闲级入门车的别喷我。事实求实。不明白的自己去学习)。。等你玩了几年。跑了上万公里后。对车有了解了。。再开始上公路吧。。

我希望有一天能骑自行车到成都,上海甚至是西藏,感觉长途骑行公路车的握把应该是更舒服的,而且可以用趴伏的姿势,可是为什么感觉大家都在用山地车而很少有人用公路车呢?

山地车和公路车的区别就象履带式装甲车辆和 轮式装甲车辆的区别,前者地形适应能力好的多,越野速度快,后者能越野吗。。。公路上速度慢

很可惜捷安特和美利达的旅行车都是27寸的
再有就是旅行车配的东西多,显得不干练,不如山地酷(当然下雨、驮东西的时候,就知道旅行车的好处了)
我感觉,26的山地骑长途,握把的问题比较凸出
长途要趴着,也需要坐直了(让手臂和腰休息一下)
我本来想给山地换蝴蝶把,但发现山地的龙头矮(前叉都截短了),用蝴蝶把反而趴的更厉害
装的时候,角度和前叉平行(就是往后装,不像小握把往前装),然后调低座位高度,就可以直身了

既然想到成都来,那肯定也就是想骑到拉萨去,公路车可以跑泥路么?可以跑带点坑的路么?一路下来,估计你头盔都要换10多个。
而且骑自行车的,好像都不大爱骑平路,没感觉的

这方面我是很有体会,大学时就很想骑车回家,学校离家200KM,由于经济原因,一直没机会,工作后很郁闷,2008年10月份花150买了辆二手公路车,其它装备就一副简单的偏光眼镜,还背了个很难受的15KG左右的包,上路了。公路上那个轻松啊,呵呵,和后来用山地车比,但进我们县修路地段时,由于贪一时轻松,进砂石路时没减速,冲出去5到6米,或者更远吧,半边脸挂花,生身轻伤,用了10多个创可贴,离家还有40多KM,继续骑车,没走1KM,糟糕的路况弄坏了车胎,推了10多KM到了一小镇换了胎,离家10KM时,车胎又坏,打了个车回家,回来后花了1000多换车,你说我还会用公路车吗

个人认为两者区别在于:山地车适应性广,通过性比公路车强,旅行车介于两者之间,适合跑长途。在中国的路况还是选山地车的多,旅行车次之,而且这三者还是按个人的喜好及需求决定吧

其实以我看来,大多数骑友不论进川藏还是其他路线,所走基本是在公路上。真正越野路线的没见几个。选山地车估计和山地车进入国内市场较早有关,你经常可以在都市里看到骑行山地车的。但是你又见几个人是骑车上山的?走树林的?
就我感觉在城市和公路骑行,山地车没什么优势。可能多数是为了苦自己顺便锻炼下吧。呵呵。即使是川藏线和新藏线,按说旅行车更适合。
丁涛813挑战川藏南线也是用的公路车,还没发现太多的不适应。毕竟你路线是公路,路况的问题不是公路车和旅行车的弱项!

有条件的公路车,山地车,旅行车各来一辆,呵呵!可是现在没办法,只能先有山地车了,偶尔走走碎石路还是很爽的!

山地车的通过性好,公路车的通过性差点,还有就是担心公路车急刹车会出危险。

就算在中国一般也没有真的会骑车去山里的吧,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都是骑山地车,山地车较重,不灵活,理应不适宜走长途。
在国外一般长途用的都是有专门的touring bike,比较接近于公路车,但是车身比较结实,有较强载重能力,不像公路车为追求轻量会牺牲一些。

我觉得 山地车的适应性强点 公路车能跑的路山地车也能跑 而山地车能跑的路 公路车就不一定能跑了吧 不知道这样说对吗

我每周都骑车去野外,一辆山地车在乡间的小路上太刺激了,等你过完碎石路,颠簸路,沟沟坎坎以后就知道山地的可爱之处了,我上学的时候骑的是公路赛,非常局限性,路上的一个小石子会让你淬不及防,一点小沟坎会让你胆战心惊,不熟悉的道路上根本不敢快骑,更别提一路的风景了,打十二分的精神看路吧~~~~·等你看见山地怎么下路基,下台阶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适合了~~~~~~

我骑得就是旅行车,因为是为以后做打算,不准备换车了,我也喜欢骑行,买个旅行车可以省掉不少麻烦,它的的速度可以跟得上公路车,我试过的,在骑行了20公里的缓上坡后,追到了一个骑公路车的,两人不约而同的加速,我偷懒,骑在他身后五六米的地方,感觉也没多累,可以超过他,码表的显示速度是27。

我觉得公路车的姿势比较累,操控性没有山地车好
其实我们大多数活动还是在公路上的,山地车走公路太累了
高速山地或平把山地比较适合,因为它们的操控性比公路好,还有山地车的舒适和接近公路的速度
当然,前提是你是业余骑行,或者长途旅行

就算在中国一般也没有真的会骑车去山里的吧,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都是骑山地车,山地车较重,不灵活,理应不适宜走长途。
在国外一般长途用的都是有专门的touring bike,比较接近于公路车,但是车身比较结实,有较强载重能力,不像公路车为追求轻量会牺牲一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安特6000左右的公路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