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动车去台湾原唱

由于百度网盘原因,易导致资源失效,您可以在页面上提交失效申报,我们尽量修复!

“坐上那動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近日,一首名为《2035去台湾》的歌曲走红网络。博主@子鱼Music根据这首歌曲制作了一部MV,视频中,中国台湾的美景、美食和人文风情搭配轻快自然的曲调,引起网友热烈反响,网友表示:“走!去台湾吃凤梨!”

据了解,歌曲《2035去台湾》的词曲作者为孟煦东。他认为,这首歌之所以会受到关注,是因为“宝岛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概念从小就印在我们骨子里。小时候我们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现在我们唱“坐上那动车去台湾”,这就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种共鸣和愿景。值得一提的是,歌曲中还有童声合唱的部分,孟煦东解释道,想通过这首歌曲,让两岸的小朋友能有一些互动。少年强则中国强,希望他们都能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更加热爱祖国。

在11月10日举行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台湾地区记者就歌曲《2035去台湾》提问。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说:“我以前听过一首网络歌曲《坐上高铁去台北》,这两首歌应该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想,这实际上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希望两岸应通尽通,更方便地往来交流,多看两岸美景,多品两岸美食。我相信,这个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

谋历史网 - // 分类:/阅读:

最近一曲《2035去台湾》爆红网络,传唱度超高。简单亲切的歌词,明快自然的曲调,唱起来令人感觉身心愉悦,被网友称为神曲。而这首歌的作者、音乐人孟煦东也受到关注。11月15日,孟煦东做客北京青年报视频节目《娱见 ...

最近一曲《2035去台湾》爆红网络,传唱度超高。简单亲切的歌词,明快自然的曲调,唱起来令人感觉身心愉悦,被网友称为神曲。而这首歌的作者、音乐人孟煦东也受到关注。11月15日,孟煦东做客北京青年报视频节目《娱见》,讲述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以及备受关注以后的心态变化。

七零后的孟煦东从事音乐创作和教育事业已数十年,都是以幕后工作者的身份默默耕耘,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火”。习惯于在幕后用音乐去感染别人的孟煦东,面对镜头时没有了做音乐时的自如。他说自己是“会唱不会说”,对着镜头就不自然甚至发憷,“还是做音乐更自然,更舒服”。

初衷:为国家远景规划触动,希冀两岸轨道相通。

《2035去台湾》创作于今年3月。孟煦东回忆,当时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引发热议,在“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部分提到要加快构建“6条主轴”,其中的“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布局部分,就提及了“福州至台北”的远景规划。这样的远景规划让孟煦东很受触动,有感而发有了歌曲的创意。

而他本人对于台湾一直都很向往,澎湖湾、阿里山、日月潭,在电视里看过,在书本里读过,在他心中,可以说就是一个魂牵梦萦的所在。

“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提到过日月潭,有一首歌叫《外婆的澎湖湾》也是从小唱到大,里面提到: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所以在写《2035去台湾》的时候,开篇就提到澎湖湾。”

遗憾的是,因为恐高害怕坐飞机,孟煦东至今还没有去过台湾。当年坐火车去三亚的经历,也让他有了坐火车去台湾的愿望。

有网友说,2035太久了,能早点吗?“2025可以吗?”孟煦东说,“现在马上去也可以,但是咱们不是坐飞机,也不是坐轮船,因为开篇就讲的坐上了动车,动车是中国速度,搭载着一个美好愿望,大陆和台湾不分你我了。等到2035年,海峡两岸已经轨道连通了,所以是2035年。”

创作:五分钟完成谱曲,两个月推敲歌词。

这首歌孟煦东只用了五分钟就完成了谱曲,但歌词却花费了两个月,其间反复修改,主要是后半段的歌词,推敲了很长时间。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孟煦东回忆,写这段歌词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但是后面的歌词怎么写让他犯难了。

“因为动车通了以后,台湾的小朋友也要坐动车来北京,那么来北京干吗?这个地方就不停地修改。‘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就是说台湾同胞也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动车开通以后,他们先来看看天安门上太阳升,因为从小到大我也唱‘天安门上太阳升’。他们一定想来看看天安门,看看万里长城。”但这段写完之后,接下来怎么写,孟煦东又犯难了,是写鸟巢,还是天坛?

就在反复琢磨时突然灵光一现,想到应该升华主题了,于是就有了这句:去看看那红旗漫卷映山红,还有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求谋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上那动车去拉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