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引进人才本人签署诚信声明,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做出书面承诺后,由聘用单位向所在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具有管辖权的局级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核。市人力社保局对拟引进人才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办理引进落户手续。

一、人才引进流程是怎样的?

拟引进的人才应无记录,提出引进时一般应在聘用单位工作满2年。引进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引进人才本人签署诚信声明,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做出书面承诺后,由聘用单位向所在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具有的局级单位提出申请,报市人力局审核。市人力社保局对拟引进人才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办理引进落户手续。

申请人才引进所需材料(电话咨询人社局):

1.主调人单位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3.与单位签订的原件及复印件

4.主调人近3年纳税情况证明

5.个人贡献、获奖、业绩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7.随迁配偶的劳动合同

8.随迁子女的出生证明

9.主调人、随迁配偶的人事档案原件及复印件

12.主调人、随迁配偶、子女的、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13.政审情况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4.《引进人才审批表》原件

15.《流动人员情况表》原件

17.相关情况的申请材料

有法律问题?为您在线解答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 杭州人才引进落户条件持有本科学历,年龄在...

  6月4日,问政山东栏目报道了的青岛140多名高端人才在落户问题上遭遇当地相关部门踢皮球的情况。青岛海尔时代风景小区是当地为吸引人才建的第一个人才公寓,小区的区划归属问题近几年一直得不到解决,导致140多户业主无法享受当初政府承诺的市政服务资源,孩子入学、打疫苗不得不舍近求远。对此,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在问政栏目现场承诺,马上安排解决这个问题,尽快给业主一个满意的答复。

  人才公寓区划问题遭踢皮球家门口的学校不能上

  “家门口的学校不能上,家门口的疫苗不能打,不得不舍近求远,抱着孩子去更远的地方接种疫苗、求学。” 青岛市市南区的海尔时代风景小区一名业主告诉记者,这个小区的140多户业主都是作为高学历引进人才,通过严格的审核认定程序买房入住的。2014年小区建成时,当地政府承诺业主可以享受市南区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资源。

  然而,等到落户时业主们却被告知户口只能落在市北区。对此,不少业主称“感觉是被坑了”。除了舍近求远的苦恼,业主们对买房时官方未提前说明的做法普遍不能接受

  那么这个人才公寓到底位于哪个区呢?根据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出具的一份答复材料,确定时代风景小区做所处的位置在市南区境内。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也确认土地位置为市南区。

  然而,小区的房屋不动产权证上的宗地图标注位置是在市南区八大湖街道,“房屋坐落”却为市北区宁夏路87号,这又是为什么呢?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称,“房屋坐落”是由派出所出具的。随后,记者在一份市北区宁夏路派出所出具的门牌证明中看到,“原市南区宁夏路87号,现应为市北区宁夏路87号”。

  派出所开具这一证明的依据是什么呢?青岛市公安局户政处的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个门牌证明是依据自然资源规划局的规划图做出的。然而,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却明确表示,不知道有这样一份文件。

  问题已经积压三四年青岛市长当场表态:马上研究解决

  实际上,业主们早在2017年就在相关网站反应过这个问题。当时青岛市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回复:下一步,市南区将加大与市国土、市北区、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早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然而,三四年过去了,问题仍然没有丝毫进展,业主们为此苦恼不已。

  面对当地多部门说法不一导致的落户问题,一名业主非常无奈,他希望政府重视起来,把各部门组织到一起研究解决。

  在问政栏目现场,青岛市市长孟凡利称,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如果换位思考,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没解决,很有可能过程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处室都在为不能解决找理由,耽误了时间。

  孟凡利明确表示,这个小区在市南区,行政区划与公共服务也必须匹配。节目结束之后他马上安排市南区、市北区研究解决。“马上就到了秋季入学报名时间,一定要尽快的解决。” 孟凡利承诺,尽快给业主一个满意的答复。

原标题:家门口的学校不能上,青岛140多名引进人才落户问题遭踢皮球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宁夏牢固树立了“人力资源第一”的意识,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智能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激发创新和创新,为高素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渴望成为智者,一个接一个地被期望通过一项新的人才交易。

  “2009年,自治区对人才的专项资金为800万元,分散在不同部门,今天,自治区人才工作‘一局棋’,将所有人才资金整合实施项目管理,去年专项人才基金达到2.17亿元,是2009年的24倍。”最近,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这足以说明宁夏“吸引、使用、培养、稳定人才”的诚意和决心。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实施创新带动战略的意见”、“关于在人才强国项目中实施创新带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六份规范性文件。“48份配套政策文件,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社会部、自治区科技部等,分别发布了48份配套政策文件,如”实施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办法“等。“一系列高金、强针对性、突出成效的人才政策和创新体系,为宁夏人才体制改革建立了”四梁八柱“。

  在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方面,引进并独立培养的全日制博士生每月补贴4000元至5000元,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硕士研究生每月补贴2000元至3000元。为全面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自治区将支付200000元至220万元的家庭费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培训单位对选定的青年电梯项目、青年优秀人才、科技带头人、院士后备人才等给予三五亿元补助;在人才载体建设方面,给予院士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队伍、专家服务基地、博士后科研站100000元至500000元。

  在人才方面,对为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激励措施,奖励“名人”系列奖和“宁夏优秀人才奖”,奖励5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奖励国家科技奖的200000元至500万元。

  前所未有的激励政策体系,大力为人才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人才创新创造一个畅通的绿色渠道,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海纳百川,一项优惠待遇是充满诚意的。

  “宁夏的人才引进政策有很高的金含量,让我觉得很诚恳。”今年毕业于中科院的孙亚萍博士,选择在自治区医院肿瘤科工作,接受了副高职称待遇和200000元家庭补助。“孙医生加入了我们的团队,在科室品牌建设和医学研究方面发挥了人才作用。”医院肿瘤科主任吴晓东说。

  宁夏人才济济,远近闻名,心胸开阔。

  由18个部门联合编制的“高级人才服务指南”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服务、休假等21个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全面的服务保障。自治区政府服务中心建设“人才之家”,优化升级人才服务窗口,实行“一窗接受、部门联合办公、反馈”模式,引进急需的高水平人才服务,为各类人才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便捷的服务。

  三年来,通过实施各项重大人才工程、重点人才工程和重大人才计划,宁夏人才总数达到726000人。其中,实施“千千万万名高层次人才灵活引进计划”、“宁夏人才返乡、创新创业计划”、“宁夏兴、外省、自治区院士专家”,累计引进“两名院士”128名、国内外知名专家465名、外籍人才智力2700多名(华侨华人),累计实施“100海外人才计划”,累计5批48人。我们实施了312项人才引进计划,累计分四批61人,实施了“青年人才征集计划”。2017年以来,全区企业事业单位引进重点高校全日制硕士生157人,全日制博士生251人。目前,该地区在职博士生近1600人,近三年来新引进的博士生占该地区医生总数的1/6。

  泰和芳纶和氨纶、国家能源煤油、共享铸造3D打印技术在全国领先,将铸造中国标准EMU铝合金枕梁打破了相关技术依靠进口的局面,天田牛智能控制高效刮板输送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人才是最强大的引擎,它以高速运转,将集聚效应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宁夏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2家,自治区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100家,新增创新平台86个。

除非注明原创,否则文章均为转载于其他网络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入宁夏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