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红葡萄酒糖分高吗选定的葡萄品种,含量,含酸量,卫生情况?

普文养生:葡萄的品种有哪些?

李晨光老师:葡萄的品种分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而酿酒

葡萄有一万多种,比较著名的有一、二十种。如:

赤霞珠葡萄别名:解百纳、解百纳索维浓,原产法国,是法国波尔多(Bordeaux)地区传统的酿制红葡萄酒的良种,世界上生产葡萄酒的国家均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我国于1892年首先由烟台张裕公司引入,1961年又从前苏联引入,1980年以后,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引入,是国内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红葡萄品种。

该品种由于适应性较强,酒质优,因而世界各葡萄酒生产国均将其作为干红葡萄酒的主栽品种,但它必须与其它品种调配(如梅鹿辄等),经橡木桶贮存后才能获得优质葡萄酒。它与品丽珠、蛇龙珠在我国并称“三珠”。近年我国各地葡萄酒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基地。特别是河北的昌黎,种植面积最大,葡萄的表现最好。

原产法国,是用来酿造葡萄蒸馏酒白兰地的主要品种。用它酿出的酒呈活跃的淡黄色,酸味适度而纯净,果香馥郁而丰富,瓶贮后还会产生坚果杏仁的香气。它酒体均衡,口感中等浓重,余韵爽口纯净。

蛇龙珠葡萄属于解百纳品系,与赤霞珠、品丽珠是姊妹品种,产自法国。它的果粒呈紫黑色,果皮厚,果肉。它所酿制的酒具有解百纳的典型特性,酒体呈深宝石红色,澄清晶亮,带有浓郁的酒香、和谐的醇香与橡木香气,滋味醇厚,酒体丰满、肥硕。

美乐葡萄原产法国,在法国波尔多(Bor-deauX)与其它名种(如赤霞珠等)配合生产出极佳干红葡萄酒。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70年代后。又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引入。目前各主要产区均有栽培。

该品种为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作为调配以提高酒的果香和色泽,近年因果香型的干红受欢迎,特别是美国自1978年首次以梅鹿辄酿成的干红获得成功后,其栽培面积迅速发展。我国虽然引进有近百年历史,但一直未能推广,近年来受外界、影响,开始在各主要产区大力推广发展。

黑品乐葡萄别名:黑品诺、黑比诺、黑皮诺等,原产法国,是古老的酿酒名种。世界各个葡萄酒产出国均有栽培。我国最早在1892年从西欧引入山东烟台,1936年从日本引入河北昌黎。80年代后多次再从法国引入。目前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安徽等地均有栽培。该品种是法国著名酿造香槟酒与桃红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它对土壤与小气候要求比较严格。因其早熟,在我国华北一带可避开雨季,减轻病虫害,提早酒厂加工期。不带皮发酵可酿干白或香槟酒。

西拉葡萄原产自法国。喜欢温和的气候,在火层岩山坡地区种植表现非常出色。用西拉葡萄酿的葡萄酒色深浓近黑,酒香浓郁且丰富多变,年轻时有黑色浆果和紫罗兰花香。陈年后有胡椒、焦油和皮革的成熟香;口感紧密而丰厚,单宁含量惊人,抗氧化性强,非常适合在橡木桶里长期陈酿。

佳美葡萄的果实呈浅紫红色,酿造的葡萄酒一般做为新酒饮用。广泛种植于法国东部的薄若莱(Beau-Jjolais),在卢瓦尔山谷(Loire Valley),尤其是著名的图尔地区(Touraine)也大量种植。每年11月初,法国葡萄酒爱好者都将聚会品尝薄若莱新酒(BeaujolaisNouveau),这种酒就是使用几周前刚收获的佳美葡萄酿造的,具有草莓、樱桃果香、香料的香味。

原产自意大利东北蒙省,在当地又称为Span-na,属晚熟的品种,适合种植于向南的斜坡。所产葡萄酒单宁、红色素和酸的含量都非常高,颜色深黑,香味丰富浓郁。常有黑色浆果、紫罗兰和松露的香味,口感结构严谨浓烈,酸度强,耐久存。是意大利最好的品种。

赛美蓉的酸度低,非常适合用来做甜酒。用它酿出的酒肥厚丰腴,颜色也呈现出较深的金色,带有明显的柑橘味道,有时也会带少许蜂蜜、无花果和雪茄味。由于它的果皮很薄,所以很容易发展出贵腐霉,可以用来做非常甘美的贵腐酒。

佳丽酿葡萄别名:佳里酿、法国红、康百耐、佳酿。原产西班牙东北部,是西欧各国的古老酿酒优良品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但目前最主要的产区则是法国南部的兰格多克和鲁西雍产区,是目前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红葡萄酒品种。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山东、河北、河南等产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该品种是世界古老酿红酒的品种之一,属晚熟品种,适合干燥炎热的天气及贫瘠的山坡地形。所酿之酒宝石红色,味正,香气好,宜与其它品种调配,酒精和单宁含量都高,去皮可酿成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我国虽然栽培有近百年的历史,曾一度作为主栽品种,但因其酒质较差,单独酿优质干红有困难等原因,近年来也有所减少。但它有易栽培、丰产等优点,颇受栽培者欢迎,生产上仍有一定面积,可用它作红酒调配酒与制作白兰地,因此生产上仍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发展前景。

别名马加拉什宝石、宝石红。原产美国。它由赤霞珠和佳丽酿杂交培育而成,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它的果皮呈兰黑色,酿出来的酒品质优良,呈深宝石红色,酒体十分饱满。

19世纪由意犬利传入美国加州,目前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主要用来生产一般餐酒和半甜型白酒或气泡酒。

原产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字源学上指“丘比特之血”。由于历史久远,现存许多特性和品质迥然不同的无性繁殖系,因此很难归纳出其特征。一般而言。红色素含量少,酸度强,不太圆润,单宁含量高。但是在Chianti Classico、Brunello di Montachino和Vino Nobile de Montepuciano产区采用优良的无性繁殖系,可生产出深浓厚、结构紧密的上等红酒。

歌海娜又名格那希,原产于西班牙东北,但成名于法国,目前普遍种植于世界各产区。主要种植在罗纳河谷地区(Rhone),是西班牙最重要品种,同时在法国东南区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熟期晚,适合炎热干燥的气候。其酒精含量非常高,但颜色和单宁的含量则经常不足,适宜酿造高酒精含量、柔顺易入口且浓郁丰厚的酒,是制造玫瑰红酒的最佳品种。和慕合怀特(Mourv e dre)调配后就适于长时间的储藏陈年。

别名:百诗难,原产法国,是法国卢瓦尔河中部地区的酿酒良种。1990年前后,我国曾多次从法国引进,目

前河北沙城、昌黎、北京、山东青岛、蓬莱、龙口、新疆鄯善和陕西丹凤等地均有较多栽培。该品种为法国酿制甜白、干白、起泡和雪利酒的名种;所酿之酒。酒质佳,色浅黄,具有浓郁的蜂蜜果香,酸度丰满,酒体完整,是酿造白葡萄酒的良种之一。目前我国葡萄产区均有栽培。

别名:白索维浓、苏维浓、缩维浓,原产法国,是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我国最早是于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在山东烟台、陕西丹凤、北京等地有栽培。该品种与赛美蓉、密斯卡岱(Muscadelle)可用于酿造著名的索德尔纳(Cotepha)干白葡萄酒,适时早采亦可作高质量的香槟(起泡酒)原料。在我国,虽然引进历史较长。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在生产上推广,目前各酒厂基地正在试栽中。

雷司令产自德国,可谓葡萄品种里的贵族,对栽种地点非常挑剔。它喜欢比较寒凉的气候。漫长而干燥的秋季和连续充足的日照时间,使它有更为丰富的果味。用它酿制的酒酸度高,伴有淡雅的花香、混合植物香,以及蜂蜜和矿物质的香气。陈年存放会使雷司令的颜色从淡苹果绿变成深金色。香气更进一层,带有非常迷人的熟水果香与蜜香。

别名:意斯林、薏丝琳、威尔士雷司令。原产意大利、法国南部,是古老的酿酒良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目前以烟台市、青岛市和河南省故道地区栽培较多,其它地方也有小量栽培。该品种为世界酿酒良种之一,酒质浓厚,浅黄色,果香怡人。酒体丰满柔和,回味延绵,是酿造高级白葡萄酒的良种。也可做甜酒、

香槟与葡萄汁的原料,我国名牌干白葡萄酒多以它为原料。

原产自法国阿尔萨斯产区,除原产地外,也种植于意大利北部(称为Pinot Grigio)和德国(称为Rulander)。其葡萄颜色常呈粉红或淡红。所产葡萄酒酒精浓度较高,所含粹取物质相当高,酸味偏低,有时具香料味。

原产自奥地利,现在以德国为最大的种植区,主要产于莱茵黑森、法兰肯和莱茵法兹,阿尔萨斯、奥地利和意大利北部也有种植。属早熟品种,适合较湿冷天气,酸度高,产量大且稳定,其酒香较普通,以果香为主,所产多为新鲜饮用的普通干白酒,德国以弗兰肯区所产最为著名,偶尔也生产贵腐白酒。

别名:秋紫、猫眼、老虎眼、紫葡萄等,欧亚种,原产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极晚熟良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特别是河北沙城、甘肃兰州、山西清徐、山东平度、河北昌黎栽培最多,这些地区也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该品种为晚熟、鲜食、酿酒兼用品种,在河北沙城表现优良,用它酿造的葡萄酒酒质极佳,我国的长城干白葡萄酒即以它为原料酿制而成,另外它也是酿制起泡葡萄酒和甜葡萄酒的绝佳品种。

又名琼瑶浆,原产于意大利,但目前几乎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以法国阿尔萨斯产区最为重要,在部分地区又称为Traminer。属早熟品种,较不适合过于炎热的气候。葡萄颜色呈粉红或黄色。葡萄皮为粉红色,带有独特的荔枝香味,所产酒颜色金黄或微带挑红,酒精度很高,酒体结构丰厚,口感圆润。色泽金黄,香气甜美浓烈。有芒果、荔枝、玫瑰、肉桂、橙皮甚至麝香的气味,香味非常独特浓郁,主要香系有玫瑰、热带水果(荔枝)、香料和麝香等。主要用来生产干白酒(不含糖份),但口味却常带甘甜。

全球最著名且种植最广的人工配种葡萄,1882年由米勒(Muller)博士在瑞士土高(Thurgau)用薏丝琳和希尔瓦那配成。可惜其酸度、品质及耐久存都远不及薏丝琳。直至二次大战后才开始受到重视,是目前德国种植最广的品种。

别名:查当尼、莎当妮,原产法国,是酿造白葡萄酒的良种,主要在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栽培。我国最早于1979年由法国引入河北沙城,以后又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陆续引入。目前在我国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和新疆等地有栽培。该品种为法国勃艮第(Burgundy)地区的干白葡萄酒与香槟酒的良种。我国青岛、沙城地区均以它为酿造高档干白葡萄酒的原料。

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葡萄原料在采收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常是成熟度不够,即含酸量过高,含糖量过低。

为了提高原料的含糖量,使葡萄酒达到所要求的酒度,常采用添加结晶白砂糖的办法。但是,在添加糖时必须注意:

(1)转化率:1718g/L糖可转化1%(体积分数)的酒精;

(2)添加时间:应在酒精发酵刚刚开始时加入,并应使所添加的糖充分溶解,与葡萄汁混合均匀。

反渗透法、选择性冷冻提取法也能提高原料含糖量,但需相应的设备投资。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迟采收、自然冷冻、干化处理等,也是提高原料质量的良好方式。

降低含酸量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生物降酸法和化学降酸法。在生物降酸法中,苹果酸-乳酸发酵主要用于干红葡萄酒;一些降酸酵母菌株可在酒精发酵的同时分解部分苹果酸;而裂殖酵母在白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正在研究中,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化学降酸法所采用的降酸剂只有碳酸钙、碳酸氢钾和酒石酸钾。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1)降酸率:要降低1g/L总酸(用H2SO4表示),需添加1g/L碳酸钙或2g/L碳酸氢钾或2.53.0g/L酒石酸钾。

(2)添加时间:在发酵前降酸,并且使碳酸钙充分溶解,与葡萄汁混合均匀。

对于含酸量很高的葡萄汁,复盐法降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霉变葡萄原料,则最好采用热浸法或闪蒸法酿造葡萄酒。

每年8-10月是红葡萄上市的旺季,批发价格很公道,气温也很适合酿造红葡萄酒,其工艺也并不复杂。你还不赶快自己动手酿造红葡萄酒,自己亲手做的安全实惠!

一、生产红葡萄酒的工艺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破碎、除梗(加亚硫酸)发酵液的调整主发酵压榨除渣后发酵过滤陈酿成品调配装瓶杀菌成品红葡萄酒。

 二、原材料要求:

要酿制好的葡萄酒必须选用优良的酿酒用葡萄。俗话说:好吃的葡萄不做酒。我们在水果摊上见到的葡萄都是用来生吃的,并不是酿酒的最好原料,因这类葡萄个大,水分含量高,纤维也多,而含糖量是低的,用这种葡萄做酒的话,是酿造不出好酒来的。一般来讲,酿酒的葡萄都是皮厚而黑,果粒小,果皮和果汁比例比别的葡萄都高,所以它能酿造出颜色深、浓郁、单宁重的红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讲究的是因地制宜,自娱自乐,梧州卖的多是巨峰品种,我们是自酿自饮的,品质也就不强求了。只要是葡萄就可以玩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年选择32个葡萄品种同时酿(也就是多准备几个容器而已),会在对比中更深地感受不同葡萄品种对酒风格的影响。酿红葡萄酒必须用红色葡萄,颜色越深(紫黑)越好,成熟度越高越好,红皮红肉更好。

品种选定以后还要注意原料的分选,酿酒原料(葡萄)应在充分成熟时采收,同时在破碎榨汁之前应仔细挑除成熟不好的绿穗、病穗和有伤的穗粒。尤其要去除原料中的腐烂、发霉和变质的穗粒。

家庭酿造红葡萄酒的容器可用广口瓶、酒瓶、搪瓷桶、甏缸、食品级用无毒塑料瓶、坛子都可,当然,玻璃瓶、瓷器、不锈钢罐更好。切忌与铁、铜、锡等金属接触。因为铁、铜、锌等金属与葡萄中所含的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起化学反应,使酒浑浊、沉淀、褪色、变褐,影响酒的外观和风味,甚至有毒、危害人体健康。

发酵所需要的工具很简单,只要有一根一米长的橡胶管(最好买医用橡胶输液管)和若干只木塞,几块纱布及一根搅拌用的干净的木棒就够了。

破碎的时候不能把果核压破,因为果核中含单宁比较多,会使酒产生苦涩味。破碎时可以用手工进行,也可以用硬质木棒、不锈钢制成的工具捣动。凡用作发酵的容器和工具,在使用前必须严格灭菌,最简单方法是用沸水浸泡或用高锰酸钾液(浓度为0.5~1‰1公斤水加0.5~1克高锰酸钾)浸泡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两次,然后再操作,以防杂菌污染。

分选后的原料要及时进行破碎,葡萄破碎的目的,是使葡萄果粒破裂而释放出果汁。家庭生产葡萄酒多用手工操作,但总的原则是

 洗涤会大量损失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使得发酵的自然启动变的困难。如果不是对化学农药的忌讳,连葡萄的冲洗也尽量避免。酒精它自然的消毒能力,您大可不必追求在绝对洁净的真空中生活,切忌谈微生物色变。如果您势必要洗,也尽量减少洗涤强度,且尽快凉干后再破碎酿酒。

葡萄酒的发酵过程,国际上是不允许对它进行清洗的,因为清洗主要会带进去很多水,起到冲稀作用,那么关于尘土问题大家尽管放心,尘土一般在葡萄酒的后处理过程中,通过自然的沉淀和人工下胶、澄清,完了以后过滤,把它可以从葡萄酒里去掉。 

就是把葡萄果粒从葡萄的枝梗上取下来,因为这些葡萄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可能会形成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葡萄酒若含有太高的单宁酸,味道会变得生硬、苦涩,在嘴里留下一种干涩的感觉。

红葡萄酒发酵,也有破碎时不除梗的。使葡萄皮和葡萄梗一起混在葡萄醪中进行发酵。这样有利于皮渣的压榨,还能补充原酒草木的芳香和丹宁的口味。

家庭酿造红葡萄酒的原料除不除果梗,你不妨先少量试用三种酿造方法(即除梗、除部分梗或不除梗),当你饮用自己不同的产品时,你会懂得取舍了。 

每粒都要破碎完全,程度适可而止,但不能弄成糊糊状!破碎时不伤及种子及果梗,因为种子、果梗中含有丹宁、油脂及糖苷,这些物质进入酒内会产生苦、麻、涩等异味。同时要注意的是破碎设备和容器的质量;

如果要生产新鲜的果香型红葡萄酒,需要在一部分葡萄果粒内进行发酵。这样只要将部分的葡萄果粒破碎,保留2030%的整粒葡萄。这种发酵方法,由于CO2的浸取作用,使葡萄皮中的芳香物质更多地释放出来。

亚硫酸盐对于防止葡萄酒氧化腐败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亚硫酸盐,一种最常用的葡萄酒防腐剂,许多葡萄酒就可能会在还没有到达当地的酒店之前变腐败。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以各种形式使用SO2作为一种防腐剂。

如果想要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鲜度,就必须在发酵过后立刻加SO2处理,SO2可以阻止由空气中的氧接触到葡萄酒而引起的氧化作用。二氧化硫可以抑制大部份杂菌、霉菌的活动,但又不影响正常酵母的活动,还有溶解果皮中色素和防止葡萄酒氧化变味的作用。因此它有净化葡萄酒和控制发酵的双重作用。

有人称,现在利用先进的酿酒设备,加上健康的葡萄以及卫生的发酵过程,还是可以酿造出无亚硫酸盐的稳定的葡萄酒的。但是Vinovation公司的酿酒师Smith称,酿造葡萄酒不使用亚硫酸盐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不带氧气罩一样。

关于亚硫酸的使用剂量,剂量用得少对健康完全无害。酿酒法上都会有明文规定。欧盟EG国家针对这一点早已取得共识,并作成统一的法令和规定,并与其他非欧盟国家取得联系和一致。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焦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钾使用范围:葡萄酒及果酒;最大使用量:0.25g/kg

    二氧化硫的添加常在破碎时或果汁入罐发酵前一次加入,一般常用6%的亚硫酸H2SO3来获得SO2,用量是每升葡萄汁加入0.85毫升亚硫酸,除了亚硫酸外,还可用焦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钾(一般用量为每百公斤葡萄加入1015克,最好是边搓碎边加。)或液体二氧化硫(每升葡萄汁加入50毫升)来处理。  

 五、发酵前调糖与调酸:

 糖是生成酒精的原料,从理论上讲,加入17g/L(每公斤)蔗糖可以提高1度酒。成品红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为13%以上(13—18%),如果自酿的红葡萄酒要放置较长时间其成品酒的酒精度一般为16%以上。才有保鲜作用。

 所以一般需要葡萄汁内含糖量应在22.1%以上;若葡萄含糖量高则不需另行加糖,否则应该调汁加糖。我国各地酿酒葡萄一般糖度都不高,一般葡萄的含糖量约在14%~20%,只能生成约80117的酒精度,而山东产的巨峰葡萄含糖量15-18%,南方产的巨峰葡萄含糖量15%以下。所以发酵前均进行加糖处理。

 例如100公斤含糖量13%的葡萄汁要发酵成含酒精13度的葡萄酒,加糖量:

 计算方便常用经验公式来计算加糖量,方法是:

1)果汁含糖量高于15%时,公式为230-含糖量×10

如上例,因含糖量低,故为每升葡萄汁加糖240-13×10=110克。

给葡萄果汁加糖时要注意点

1)酵母菌在含糖20%以下的果汁中活动旺盛,在糖分过高时活动就受到影响,因此在酿高酒度的葡萄酒时应采用分次加糖的方法。加糖要在发酵起动后二天或第三天,那时发酵最旺盛,酒中酵母含量达到最大,酵母活力旺盛,这时候加糖,有利于发酵的比较彻底,不留下残余糖,保证酒的稳定。残余的糖会被乳酸菌分解带来刺激和苦味。糖的添加分两次,间隔1-2天。

糖最好分次加入,过高浓度的糖会影响酵母的繁殖,由于冰糖颗粒太大会影响融解;冰糖效果其实并不如白糖;蜂蜜当然可以,但是蜂蜜里的水份含量高而且还含有其它的微生物。

 2)用冷葡萄汁溶解砂糖后加入,千万不能化成糖浆后加入。

 3)发酵时多加糖就行,对吗?

自然酿造法得来的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最高能达到15度,酿造时过多地加糖,就会得到甜葡萄酒。但是,葡萄酒中含糖量高,酒液的残余糖分高,稠度高,不但会给酿酒过程添加难度,影响成酒的澄清度,还会造成微生物繁殖、酒容易坏等难以保存等后果。

喜欢喝带甜味的葡萄酒,可以在喝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口味临时在干(不甜)葡萄酒中添加糖、果汁或蜂蜜,很方便得到你喜欢的甜葡萄酒。当然,如果是葡萄原料本身自带的含糖量高到可以酿出甜酒,您可千万不要拒绝这难得的机会!

酸度高时需降酸:加适量碳酸钙或碳酸氢钾,使生成钙盐或钾盐沉淀,降低酸度。

酸度低时需增酸:可采取混合汁的办法将酸度提高。

适量的果酸能增进色泽并使酒的风味浓厚,若葡萄果汁酸度低于0.5/100毫升时,则应添加酒石酸、柠檬酸或酸度较高的果汁予以调正。若含酸量高于1/100毫升,则用加糖降酸或加入中性酒石酸钾来中和过多的酸分。家庭酿造时可不考虑调酸。

六、红葡萄酒的前()发酵(糖变成酒精的发酵过程)

发酵期一般需要多久完成?25天左右。

第一步是葡萄糖份转化到酒精的发酵,有明显的气泡,气泡量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大约需要一个礼拜;第二步是对红葡萄酒而言的苹果酸到乳酸的发酵,气泡细腻均匀干净,也是经历少-多-少的过程,大约半个月。

红葡萄酒的主发酵过程,是酵母菌把糖变成酒精的发酵过程,是翻江倒海的急剧发酵,整个过程一般是需要七到半个月左右,有的可能要更长一些。

发酵的时候要不要密封?葡萄入罐后需要通气吗?不要密封。

需要微透气。发酵需要氧气,同时又有大量的CO2排出,过度密封有爆炸的危险。

因为发酵过程不是简单的一个方程,有多个方程。酵母自身繁殖需要微氧,色素与单宁结合成稳定的颜色需要氧气参与,否则颜色会退化,这是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开放式倒罐的原因,另外倒罐通风也可以去除酒中的还原硫化氢臭味,酵母本身发酵会自生SO2如果不给氧,会还原出臭味来。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出的工艺总结。

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们不必考虑发酵菌种问题。将葡萄破碎后,放在开口(用消过毒的多层纱布覆盖在瓶口上)的容器中,1天~2天后葡萄汁会变混,上面起泡、排气、温度升高。以后又逐渐减弱,果汁也不甜了,有了酒味。由于葡萄果皮上附有许多看不见的葡萄酒酵母菌,将葡萄中的糖通过发酵作用转化成了酒精。

酿制红葡萄酒,就要将果汁和果皮一起发酵。先将原料放进经过灭菌的广口瓶、搪瓷桶等容器中,究竟要装多满才适度?

只能装到1/31/4的地方,否则装得太满发酵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果汁向外流溢。在进缸发酵的时候,必须添加按果汁(或果浆)重量的1/1000比例加进亚硫酸液,搅拌均匀后用塑料薄膜包住瓶口,用绳子扎紧,进行发酵了。

 注意果浆的量不能超过容器的23处就要停止。葡萄装瓶后把瓶子盖好(不要盖的很严,只要不进灰尘就可以了),放在温暖的地方等葡萄自然发酵。

将经过破碎、二氧化硫处理、糖酸调整后的葡萄果汁装入发酵桶(缸、罐)中,一般只装至五分之四的程度,留下五分之一预防发酵时皮渣外冲。然后扣上发酵栓进行腊封密闭发酵。发酵栓的作用是只许内部发酵产生的CO2排出,而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但要防止当发酵结束时温度下降,桶内压力降低,容易将瓶中水倒吸,使酒污染。

按工艺要求,红葡萄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30范围,发酵温度不应超过30。高于30时酒精易挥发,高于35时醋酸菌大量活动,挥发酸增高,正常发酵受到影响。因此应注意观察及时采用喷淋或其它方法降温。

当然有的酿酒师会在发酵前,将破碎的葡萄放置几天而不启动发酵,目的是尽量浸提出颜色和芳香物质而避免浸提出过多单宁。

发酵中,尤其是带皮发酵时,发酵过程中果皮和籽会慢慢浮到汁液的上面形成酒帽,在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作用下甚至可能与汁液分离,这样会妨碍CO2的排出,这样的坏处是葡萄汁液不能与皮籽充分接触,就无法充分浸提出颜色和芳香物质;另外,没有酒液的浸润,酒帽会很快变干,会有变质的危险,为此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让酒帽与汁液保持接触。踩皮-从上面用外力将酒帽踩到汁液中去;家庭也可以用硬质木棒、不锈钢制成的工具搅拌压帽.

 主发酵时间:

发酵过程主要是酒精发酵过程。整个过程一般是需要七到半个月左右,有的可能要更长一些。这是根据我们酿造葡萄酒的需要。陈酿型的可能就浸渍的时间更长一些,原酒生成以后,还需要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如说葡萄做成原酒以后,里面一些沉淀或者不透明物质过滤掉。

家庭葡萄酒酿造常利用果皮上的自然酵母,一般在装汁后在20—25条件下,一两天后则开始发酵,这时果汁变混,排出气泡(CO2),温度升高,初开始发酵较弱,然后逐渐进入发酵盛期,这时如煮沸水一般,然后又逐渐变慢,温度开始下降,这时果汁甜味消失,酒味增强,汁液开始澄清,皮渣沉淀产生。

浸皮的作用是要让葡萄渣(大部份是葡萄皮)中的色素和单宁释出到葡萄酒中。当主发酵进行3天~二到三个礼拜天后,先将皮渣去掉,再加糖。加糖的比例是每5千克发酵液加550克白砂糖。溶解糖时要用原酒进行搅拌溶解,不能用水来化糖,要等到糖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发酵液中。加糖后要充分搅拌,以免部分糖粒沉在容器底部。再经过主发酵2天~3天,甜味逐渐消失,酒味明显增加,气泡大量减少,液面不再翻腾,液温也开始下降,就进入后发酵阶段。

渣、液分离,二次发酵:经过5~7天,发酵逐渐转为平缓,葡萄皮浮在上面,颜色由深变浅,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残渣沉在瓶底,此时就应该把残渣和酒液分离。具体办法是先用虹吸管将中间的酒液吸出,然后把残渣装进100目以上的尼龙网,用手由轻到重的挤压,再像拧衣服一样拧,使残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净。最后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装进广口瓶继续发酵。此时酒液很混浊,你大可不必介意。

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同时进行着对葡萄固体部分的浸渍作用,使葡萄固体部分的酚类化合物溶解,而且发生改变分子结构的各种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影响葡萄酒的颜色和稳定性,也影响单宁物质的结构,从而影响葡萄酒的感官特性。

 新酒或不想陈年的年轻酒,浸皮的时间就可缩短,以免释出过多的单宁,影响口感,让酒感受太涩。如果要酿造单宁含量较低但颜色较深、果香浓郁的新鲜型红葡萄酒,浸渍5~6天就足够了。6天后,即将皮渣去掉,再加糖。

葡萄酒要陈年久放,酒中的单宁就含量就必须愈高。浸皮的过程大约二到三个礼拜,温度控制在25-30。发酵进行3天后,也要加糖。再继续发酵。

七、红葡萄酒的后发酵(苹果酸变成乳酸的发酵过程)

后发酵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乳酸细菌的作用下,将苹果酸分解成乳酸和CO2的过程。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红葡萄酒,尖酸降低,果香醇香加浓,口感柔和,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红葡萄酒。

这个阶段实际上发酵逐渐停止,香气在不断增加。由于酵母菌的活力下降,而增加了杂菌的感染机会,掌握不好,便会造成酒变酸。

主发酵完成后,原酒中有少量的糖分,出酒后遇到空气使酵母菌重新复活。要装入容器中进行后发酵。

要进行自然地苹果酸乳酸发酵,需要控制下列的工艺条件:

添满:主发酵完成后并(瓶)桶,保持容器的添满状态,不能留余空间;

 在上述条件下,经过30天左右,就自然完成了苹果酸乳酸发酵。糖分降到01%左右。当比重下降到0.993左右时,发酵即告结束。 八、红葡萄原酒的贮藏和陈酿

红葡萄酒的贮藏陈酿容器,家庭可就地取材,可用玻璃瓶、优质的饮料瓶等,以不对葡萄酒的风味和口味造成影响的贮藏容器。

橡木桶容器贮藏葡萄酒,橡木的芳香成份和单宁物质浸溶到葡萄酒中,构成葡萄酒陈酿的橡木香和醇厚丰满的口味。要酿造高质量的红葡萄酒必不可缺少的容器。使用4—5年就需要更换新桶。而橡木桶的造价又是很高的,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红葡萄酒的成本。

最近几年,国内外兴起用橡木片浸泡红葡萄酒,代替橡木桶的作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橡木片的使用方法 

1、橡木片的用量与浸泡时间

每升酒里加橡木片14克为宜。如果每升酒的用量为34克,浸泡时间34星期效果最好。如果每升酒的用量为12克,浸泡时间为两个月或再长一些,效果更好。 

 2、橡木片的使用时间。有两个时间段,可以使用橡木片。

其一是在发酵时使用。酿造干红葡萄酒时,把定量的橡木片与葡萄混合,随着葡萄破碎,输送到发酵罐里。

其二是在葡萄酒的贮藏时使用橡木片。如果是在红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以后转入并桶贮藏时加橡木片,添加数量为2/千,贮藏3个月左右分离,可得到满意的橡木香。若在配酒装瓶前添加橡木片,添加4/千,贮藏23星期,即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3、橡木片的储存和使用前的处理。储存橡木片最关键的一点,是避免把橡木片与有强烈刺激气味的东西存放在一起,防止异味污染。

橡木片在制做过程中,先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对没有把握的橡木片使用以前,用300400ppm亚硫酸水浸泡半个小时,控干即可使用。 

4、在国外另一种流行的作法是,把数倍的橡木片浸泡到葡萄酒或白兰地中,做成象调味剂一样的葡萄酒或白兰地。然后将调味剂葡萄酒、白兰地,与没加橡木片的葡萄酒、白兰地混合,通过品尝,确定一个最佳的勾兑比例,达到最理想的饮用效果。

 5、关于橡木片的其他问题。酿红葡萄酒建议采用中烤的橡木片,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葡萄酒是一个活体,在陈酿过程中,继续发生着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从而形成许多高级脂类化物等芳香物质,使葡萄酒更加酵厚、芳香。

新酿制的葡萄酒为生葡萄酒,在生酒中一些葡萄酒的构成成分还会不停地变化,溶解性会变化,各成分问会有化学变化,还有一些非葡萄的构成成分也在变化。葡萄酒的陈酿,就是这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比如:从悬浮状态存在于葡萄酒中后与大颗粒物质(非葡萄酒的构成成分) 逐渐沉淀,使葡萄酒澄清;葡萄酒构成成分的溶解特性变化而沉淀,以肢体状态存在于生葡萄酒中的物质的絮凝沉淀等,使葡萄酒趋于稳定;单宁与色素的结合,使葡萄酒的颜色趋于稳定;单宁与其他物质的结合,使葡萄酒的口感更为柔和;芳香物质的化学反应,使葡萄酒的香气更浓郁,并使各种气味趋于平衡、融合、协调等。

葡萄酒成熟管理遵循的原则,就是促进上述这些物理、化学变化的顺利进行,防止微生物活动,防止葡萄酒的衰老和解体,保证葡萄酒的正常成熟。

保持酒的清洁卫生和给予适度的氧,是陈酿老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在红葡萄酒中一般含有0.3g/L的着色物质和3g/L的单宁,这些多酚类化合物在陈酿过程中与O2化合,或在O2的参与下它们互相反应生成更大的分子,使得颜色改变并稳定,涩味也降低,改善了味觉性质。另外,氧化转化还可以给出酒香(bouquet) 和芳香,醇氧化醛,醛氧化酸,酸+酯等,这些转化增加了酒的香气和香味,并使得醇烈感柔和了。

酒香(bouquet) 是些什么物质还不太清楚,但人们知道是酒与空气接触生成的。氧的作用是重要的,但过度的氧化会使酒变质。为了调节适度的氧,还需加二氧化硫来控制。 

SO2是陈酿和贮藏酒的基础,没有适度的SO2就不可能得到好的陈酿酒。

A、防腐,在陈酿中杀死酵母、霉菌,保持酒的清洁卫生。

B、抗氧,溶解酒中过量的氧,若在酒中游离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0mg/L时,就能固定酒中的溶解氧。

C、分解氧化酶,关闭氧化。二氧化硫的抗氧性比酒里其他还原性物质强的多,遇氧化酶立刻被分解。

陈酿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环境卫生: 陈酿酒室要清洁卫生,切忌蚊蝇等昆虫入内。

2.容器密闭:陈酿必须在密闭状况下进行,防止杂菌滋生使酒败坏。密闭不良时酒中容易形成酒膜,从而使酒度降低,酒体变薄,同时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酒花菌将酒精转化成乙醛和水,严重影响酒的质量。

3.添加足够量的SO2:红葡萄原酒后发酵完成后,要立即添加足够量的SO2。一方面能杀死乳酸细菌,抑制酵母菌的活动,有利于红原酒的沉淀和澄清。另一方面,SO2能防止红原酒的氧化,使红原酒进入安全地贮藏陈酿期。陈酿时间长的,可在酒中加入适量SO2,以每升酒中含量150-200ppm为准。

陈酿时要求温度低、通风良好。适宜的陈酿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80~85%。陈酿期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5.陈酿过程需进行添满、添(瓶)桶、换(瓶)桶、下胶和冷热及过滤处理: 

 添满:为了防止害菌侵入与繁殖,必须随时添满贮酒容器的空隙,不让它表面与空气接触,而且在酒面上加一层食用酒精,防止酒花菌侵入。 

 添(瓶)桶:在陈酿过程中,酒液体积要缩少,容器顶部会出现空隙,要用同批酒及时添满空隙。在新酒入(瓶)桶后,第一个月内应3~4天添(瓶)桶一次。第二个月7~8天添(瓶)桶一次,以后每月一次,一年以上的陈酒,可隔半年添一次。添(瓶)桶用的酒,必须清洁,最好使用品种和质量相同的原酒。家庭如果用密闭性能好的饮料瓶装酒,则不用添(瓶)桶了.

    换(瓶)桶:每一种葡萄酒,发酵刚结束时,口味比较酸涩、生硬,为新酒。新酒经过贮藏陈酿,逐渐成熟,口味变得柔协、舒顺,达到最佳饮用质量。再延长贮藏陈酿时间,饮用质量反而越来越差,进入葡萄酒的衰老过程。

第一次换(瓶)桶:应在一般应该在后发酵结束后8~10天进行一次分离倒桶,即当年的11—12月份。把沉淀的酵母和乳酸细菌(酒脚、酒泥)分离掉,并同时补加二氧化硫到150~200ppm/ 升。清酒倒到另一个干净容器里满桶贮藏。

第二次倒(瓶)桶:待来年的3—4月份。经过一个冬天的自然冷冻,红原酒中要分离出不少的酒石酸盐沉淀,把结晶沉淀的酒石酸盐分离掉,有利于提高酒的稳定性。

第三次倒(瓶)桶:待第二年的11月份。

在以后的贮藏管理中,每年的11月份倒一次(瓶)桶即可。

换(瓶)桶时必需注意:

 换(瓶)桶前原酒切忌摇动,只能用虹吸的方法吸取清酒,使酒液与沉淀分开。

 新容器及各种吸酒设备必须认真进行消毒。

 经换(瓶)桶后若酒中仍有悬浮物质,透明度不够,可用下胶处理进行澄清,常用明胶或鸡蛋清,具体用量多少要根据实验而定,下胶过量反更加混浊。

 下胶处理:壳聚糖在红葡萄酒澄清中的应用

壳聚糖是一种无毒、安全的天然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具有生物降解性、吸附性和吸湿性等作用;可絮凝红葡萄酒中的胶体微粒、螯合金属离子、吸附有机酸类物质,提高酒的澄清度、稳定性,改善酒的口感;且对酒的色度、主要成分影响不大,用量少,作用时间短,稳定期长;是一种理想的葡萄酒澄清剂,最佳用量0.04%,作用温度30以内,作用时间2.5

冷热处理:略 

原酒倒桶(缸)后开始陈酿,这时若因主发酵时果汁中糖度不足使酒精度仍未达到12—13度时,就要先予调整酒精度数,一般多用白兰地、白酒或食用酒精,葡萄酒中酒精含量在15%以下的均应进行杀菌处理,以杀死酒内的酵母菌,防止在瓶内继续发酵,甚至产生爆瓶现象。杀菌的方法是将酒装瓶后在68-75下处理20分钟即可。葡萄酒中酒精含量在16%以上可作杀菌处理,就不用调酒

“调酒”时加入的酒精或白酒量按下公式计算:

 调酒用量=原酒量×(需达到的酒度原酒酒度)/所用调酒浓度需达到的酒度

例:现有100斤酒度为8的原酒,要调到13度,问需加入60度白酒多少?

即是将10.6斤的60度白酒加入原酒中则成。

要注意的是调酒时不能猛然倒入,而是用弯管漏斗(即漏斗下接一弯曲透明胶管)慢慢将浓酒添入,使浓酒在原酒上浮着,渐渐渗入白酒。调好的酒在低温处静置,进行初步陈酿,经过一个阶段陈酿,酒质更加澄清发亮。 

7.调配甜酒:由上面密封贮存方法保存一段时间的葡萄原酒,逐渐变得老熟,酒味醇和,就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配制葡萄酒了。主要是调整葡萄酒的含糖量,按需要调节酒的甜味。一般按原酒的重量的5%7%加糖,偏爱甜味的可以加糖到12%14%(按11.5%白糖配制口感很好)。其实,葡萄原酒不加糖也很好喝,别有风味。 

九、红葡萄酒的澄清与过滤 

经过调制后的葡萄酒,必须再经一段时间的冷却沉淀,再将其混浊的沉淀物去除滤清,而得到清澈的葡萄酒,可是也有不经过滤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澄清,分自然澄清和人工澄清两种方法。

新酿成的红葡萄酒里,悬浮着许多细小的微粒,如死亡的酵母菌体和乳酸细菌体,葡萄皮,果肉的纤细微粒等。在贮藏陈酿的过程里,这些悬浮的微粒,靠重心的吸引力会不断沉降,最后沉淀在罐底形成酒脚(酒泥)。罐里的葡萄酒变得越来越清。通过一次次转罐倒(瓶)桶,把酒脚(酒泥)分离掉,这就是葡萄酒的自然澄清过程。

红葡萄酒单纯靠自然澄清过程,是达不到商品葡萄酒装瓶要求的。如果是自酿自品就不必采用人为的澄清手段。人工的澄清方法有:

下胶就是往葡萄酒中加入亲水胶体,使之与葡萄酒中的胶体物质和以分子团聚的丹宁、色素、蛋白质、金属复合物等,发生絮凝反应,并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除去,使葡萄酒澄清稳定。

采用加鸡蛋清的办法使酒液澄清:蛋清,下胶量一般家酿酒很难准确定量。大约按每30升葡萄原酒一个鸡蛋清的比例添加。建议,取一蛋清,和以少许(百分之一左右食盐),打稀,加5倍左右水,和匀,一般能获得70ml左右混合液,取3ml左右,添加到1L酒中,混匀,静置二个星期,冰箱冷藏可加速沉淀过滤后,葡萄酒就可以装瓶了。

红酒下胶是相对的,最好自然澄清,如果口感较粗糙,可以适当采用蛋青下胶。用量必须做实验,以口感最佳为准则,澄清度次之。

红葡萄酒加胶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红葡萄酒的温度,温度最好在20左右。如果温度超过25,下胶的效果就很差。另一方面取决于红葡萄酒中丹宁的含量。  

一般采用先往红葡萄酒中补加丹宁,而后再加胶,这样效果更好。

往红葡萄酒中下胶的方法是,把需要的下胶量称好,提前一天用温水浸泡,充分搅拌均匀。加胶的数量,应通过小型试验来确定,一般20mg100mg/L

其二、过滤:过滤是使葡萄酒快速澄清的最有效手段,是葡萄酒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家庭上过滤葡萄酒多采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网,方便操作。 

十、红葡萄酒的稳定性处理 

澄清的红葡萄酒装瓶以后,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存放,会发生浑浊和沉淀。葡萄酒生产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工艺处理,使装瓶的红葡萄酒,在尽量长的时间里,保持澄清和色素稳定。

葡萄酒的浑浊是指澄清的葡萄酒重新变混或出现沉淀。按红葡萄酒浑浊的原因,可归结为三种类型的浑浊,即微生物性浑浊、氧化性浑浊和化学性浑浊。

防止微生物性浑浊的措施是,将葡萄酒加热杀菌,或通过无菌过滤的方法,将葡萄酒中的细菌或酵母菌统统除去。

 防止氧化性浑浊的方法是,在葡萄酒贮藏时,及时添加SO2,保持一定游离SO2含量,可有效地防止氧化。在红葡萄酒装瓶时,添加一定量的VcVc和游离SO2容易和葡萄酒中的游离氧结合,保护葡萄酒不被氧化。

葡萄酒的化学性浑浊,是由于葡萄中含有过量的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通过合理的工艺,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除去,就可以提高葡萄酒的化学稳定性。

 为了提高红葡萄酒的稳定性,通常采取以下工艺措施:

红葡萄酒的热处理有二种作用,一方面热处理能加速红葡萄酒的成熟,促进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另一方面,热处理能提高葡萄酒的稳定性。

红葡萄酒热处理的方法:

 一种是把装瓶的红葡萄酒在水浴中加热,品温达到70,保温15分钟;

 第二种方法是热装瓶,就是将4548的葡萄酒趁热装瓶,自然冷却。  

 葡萄酒的冷处理

葡萄酒的低温处理,一方面能改善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越是酒令短的新酒,冷却改善感官质量的效果就越明显。另一方面,冷却对提高葡萄酒的稳定性,效果特别显著,是提高瓶装葡萄酒稳定性最重要的工艺手段。

人工冷却葡萄酒通常是把葡萄酒在冷却桶里,冷却降温,使温度达到该种葡萄酒冰点以上1度的温度,在该温度下保温七天,趁冷过滤,即达到冷却目的。经过低温冷却的葡萄酒,在低温下过滤清后,其稳定性要显著提高。

提高葡萄酒稳定性的其他方法

阿拉伯树胶能在葡萄酒中形成稳定性胶体,能防止澄清葡萄酒的胶体浑浊和沉淀。用阿拉伯树胶稳定红葡萄酒,用量为200250mg/L。在装瓶过滤前加入。

偏酒石酸溶于葡萄酒里,由于它本身的吸附作用,能布在酒石结晶的表面,阻止酒石结晶沉淀,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延长葡萄酒的稳定期。 

十一、红葡萄酒的病害及防治 

由于葡萄原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的不洁净、不合理,使葡萄酒的风味不洁不净有缺陷,也属于葡萄的病害。葡萄酒的病害及防治分以下几种。

红葡萄酒的微生物病害:好气性微生物引起的葡萄酒病害:酒花菌病害、醋酸菌病害。

酒花菌病害:酒花菌是一种好气性酵母菌,在葡萄酒的表面,能形成一层灰白色膜,逐渐加厚,出现皱纹。感染酒花病的葡萄酒,酒度降低,酒味变淡,像掺了水一样。

防止酒花菌的措施是,盛酒的容器要清洁卫生,经过SO2消毒杀菌。盛装葡萄酒时,容器一定要满。防止葡萄酒长时间与空气接触。

醋酸菌病害:醋酸菌是一种比酵母细胞小得多的好气性细菌,它在葡萄酒的表面繁殖,也能形成一种灰色薄膜,逐渐加厚,可沉入酒中,俗称醋母。

预防醋酸菌的措施是:在葡萄加工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在葡萄酒发酵和贮藏过程,正确使用二氧化硫,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杀死醋酸菌。贮藏葡萄酒一定要满桶,不留空间,不让葡萄酒暴露空气。

厌气性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是酵母菌病害及乳酸菌的病害。

葡萄酒主发酵结束后,就应该通过过滤等澄清手段,把葡萄酒中残留的酵母菌统统除去。

当后(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后,就应该通过澄清处理,把乳酸细菌统统除去或杀灭。

为了防止葡萄酒的微生物病害,首先在葡萄酒的加工过程,要保证原料和设备、容器的清洁卫生。合理使用SO2,也可使用一定量的山梨酸抑菌杀菌,或采用巴氏杀菌。

 红葡萄酒的化学病害

预防措施:在葡萄加工时,做好原料的分选,剔除病烂的葡萄。红原酒贮藏时及时补加SO2。红葡萄酒装瓶时,添加Vc,消耗红葡萄酒中的游离氧,防止红葡萄酒的氧化。 

十二、红葡萄酒的装瓶与包装 

为了延长瓶装红葡萄酒的稳定期,防止棕色破败病,红葡萄酒装瓶以前,要加入30mg50mg/LVc。一天能装多少酒,就加多少酒的Vc,加Vc的红葡萄酒必须当天装完。

装瓶杀菌:装瓶前,需要进行一次精滤。酒瓶预先经过灭菌处理,再装瓶密封,在6070温度下杀菌1015分钟。若装瓶前杀菌,将酒液快速升温到90,持续一分钟,即可装瓶密封。

酒精度高的葡萄酒易于保存。喜欢喝度数高点的朋友,在葡萄酒酿造完成,适量添加白兰地或白酒后,满瓶、密封保存。

十三、大蒜红葡萄酒信息 

据悉,日本青森县利用当地名产大蒜研制开发成功大蒜红葡萄酒。大蒜含有多功能生理物质,有健脑、降胆固醇、降血压、防心血管病、抗癌、杀菌等保健功效;葡萄含有多种生理功能物质如异黄酮,白芦醇等,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大蒜有杀菌作用,酿造大蒜红葡萄酒时单纯混入大蒜会使酵母菌死亡,酒不能发酵。故采用在酿造初期加少量大蒜精,对酵母进行耐大蒜性驯化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大蒜,可解决上述问题。大蒜葡萄酒成品720mL中相当于含大蒜1个(40—50g),香气相当强,大蒜精与葡萄经酵母发酵,风味协调,饮后没有大蒜残留臭。

2、保健型红葡萄酒的配制方法

实施例一。取一瓶天然红葡萄酒2000毫升,大蒜瓣约25克,拍碎投入红葡萄酒中浸泡,瓶口密封放置,时常轻轻摇动,一个月后即可食用。

实施例二,取全汁葡萄酒2000毫升,大蒜汁20毫升,勾兑、混匀,密封放置数天,即可启封食用。

该保健型红葡萄酒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由于大蒜中有效成份辣素溶于红葡萄酒中,提高了红葡萄酒的酒劲;同时,大蒜中辣素又是天然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延长酒的保质期。 

十四、洋葱红葡萄酒信息

根据日本权威机构专家一份关于葡萄酒健康功效的报导指出,洋葱含有硫化挥发物和丰富的矿物质,而红葡萄酒也富含多种矿物质和药效成分,结合这两种有功效成分的食物,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腰痛、膝盖痛、心脏病、便秘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洋葱葡萄酒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

. 12个洋葱洗净、剥皮、切丁、沥干备用。

. 把切好的洋葱,连同400~500ml的红酒一齐浸泡于玻璃容器中。

. 玻璃容器密封后,置于阴暗处23天。

. 洋葱红酒用网过滤后,即可饮用,其余置于冰箱保存。

. 每次饮用洋葱葡萄酒应约50ml,老人减半饮用,一天可饮用23次。

热性体质的人若饮用洋葱葡萄酒过频,可能会引起“上火”症状。而热性体质的葡萄酒爱好者,不妨试试干红加芹菜。 

2、红葡萄保健酒制备方法

实施例一:取新鲜饱满洋葱15000g,剥除黄褐色的外皮,清洗,淋干;将去皮的洋葱切成若干等份,0-2冰水中浸15分钟,滤水、淋干,放入容器,加入42000ml红葡萄酒,酒精度,总糖≤12-45gL,密封坛口,浸泡温度25,时间2天;将浸泡的洋葱浸泡酒液,过筛分离浸泡洋葱,酒溶液过滤,滤液加入2.5g蜂乳,PH6.5-7,即为成品。

实施例二:取新鲜饱满洋葱25000g,剥除黄褐色的外皮,清洗,淋干;将去皮的洋葱切成若干等份,O至一2冰水中浸30分钟,滤水、淋干,放入容器,加入50000ml红葡萄酒,酒精度14°,总糖≤12-45gL,密封坛口,浸泡温度18,时间3天;将浸泡的洋葱浸泡酒液,过筛分离浸泡洋葱,酒溶液经过滤,滤液加入5g蜂乳,PH6.5-7,即为成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红葡萄酒糖分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