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借钱留的妹妹的号码能贷款额度冻结是什么意思妹妹的银行卡吗

白露的发丝在我的指缝滑动,摸上去比刚刚干了一些。我调低吹风筒的档位,吹出来的风不大,接下来用凉风慢慢烘干就好。

“……是因为前两天的事情吗?”白露偏了下头,枕在我的膝盖处,言语带着自责。

听到这句话的我忍不住笑了笑,难道在这只妹妹心目中,她的哥哥这么小气吗。

“……明明都是哥哥的错,我才是不开心的那个人。要不是小媛和夕夕打电话给我道歉,哥哥不知道还要瞒多久……好吧,我和哥哥都不对……”见我没说话,白露一动不动,安静了半刻,不安地开口。说到一半,语气从责怪慢慢缓和,变成歉意,声音最后变成蚊子般大小。

“到底是不是呢?”我停下手中的动作,佯装思考的样子。

白露愣了愣,缓缓转过头,有点不知所措的眼睛对上了我带着笑意的视线。

“哥哥真是……”意识到被我捉弄了之后,白露把头转了回去,赌气似的稍稍用力的歪头靠在我的腿上。

“你这样的话,那边压着的头发我吹不了哦?”我忍住笑意,看了一眼被白露压住的长发。

白露像是听不到我说话一样,没有理我。

长发铺满瘦削的后背,像一个瓷娃娃。生闷气的妹妹也十分可爱。

因为白露一直都是温温和和的内敛样子,总让我忍不住欺负她。不过这是人之常情,这跟小学时候,大家都喜欢扯前桌那个容易害羞的妹子的辫子是一样的。我才不是喜欢捉弄妹妹的鬼畜哥哥哦。

“真生气啦?”我伸手摸了下白露的头。

………拿这件事作弄白露是不是不太合适呢,毕竟前两天是时隔几年的吵架,想必白露挺在意的。

“抱歉抱歉,因为看到妹妹认真的样子太可爱,所以捉弄了一下。还请宽宏大量的妹妹再原谅我的一次。”我一边讨好的说着,一边摸着妹妹柔顺的长发。

妹妹轻轻抖了一下,但随后仍然一动不动,没有理我。

看来白露是真的生气了,还是好好道个歉吧。

我在心里酝酿了一下,端正好态度,准备向妹妹道歉。就在我向前稍微探头的时候,发现了妹妹带着弧度的嘴角。

居然一不留神被妹妹反过来捉弄了,太大意了。

我伸手,轻轻掐住妹妹的嘴角,“这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嗯。”白露点点头。被我识破后,白露没有继续忍耐笑意,笑容在脸上弥漫开来。

“唉,妹妹也终于到了叛逆期的年纪了……”我像是一位感慨女大不中留的老父亲。

“……哥哥先欺负我的。”白露温柔的声音带着小孩子般的倔强。

“妹妹生下来就是要给哥哥欺负的。”

“哥哥的天职是听妹妹的话。”

看到白露并不是真的生气,我放松下来,重新打开吹风筒,认真的帮白露吹头发。经过这一番兄妹斗法,面带笑容的白露也好像忘了她原本担心的事情,重新端正坐好。客厅回到了白家兄妹的温馨日常。

果然生活对于我来说,一成不变才是最好的啊……

夜渐深。我伸手拿过茶几上的遥控器,打开电视。

电视在播放着某个当红女子偶像团体的综艺节目,团体组合的名字是三个字母加两个数字,好像最近周围都能听到有关她们的讨论。有点吵。白露也意识到这点,转了个台,转到稍微安静一点的科教类频道。

我和白露对综艺节目什么的没什么兴趣,电视也只有晚上这个时候才打开,当作夜晚凉风的陪衬。在手机和电脑的冲击下,电视就剩下充当主机显示器的任务了。

一般的初中女孩子都比较喜欢偶像明星什么的,但白露不太一样,所以要是放弃跳舞的话,我这个妹妹的日常就只剩下看书和做饭了啊………

不过开电视的话,一般都会看这个科教频道。因为之前老爸老妈作为科研人员被采访,上过这个频道。详情我不太想提,因为一直喊着“白桥白露能看到我吗?”的笨蛋老妈实在太睿智了。

“国庆节要去爸爸妈妈那边吗?”白露看着电视里几位正在介绍农作物的主持人说道。

话说回来,国庆节居然快到了,时间过得真快。

“你想去吗?”我问白露。

“嗯……”我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橙汁,看了一眼电视,想了想,“今年就不去了吧,暑假才去过,而且他们平时这么忙,是时候好好休息一下。”

去年和前年的国庆节我和白露都去了。爸妈任职的地方离我们很远,虽说有高铁,但去一次又费钱又费精力,挺麻烦的。反正暑假的时候也在那边玩了挺长时间,所以国庆节就没必要再去了。

“嗯。”妹妹点点头,同意了我的想法。

白露的头发摸上去已经干得差不多。我收起吹风筒,摸了摸白露的头。“好了。回房间做功课吧。”

感受到我的动作,白露站起来,把坐垫放回沙发上,眼神认真的叮嘱道,“哥哥也记得早点做完作业早点睡哦。”

我点点头。看来白露是相信了我睡眠不好。能蒙混过去真是太好了。

白露拿着浴巾到阳台晾好后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今天晚上的手机特别安静。平时巫瑶瑶一秒三发的信息没有了,黑心学生会长唐心这两天也没有发平时那些毒舌或者捉弄人的讯息。

关掉电视,我也回到自己的房间。

今天的作业很多。做完作业,出去客厅喝水的时候已经是平时睡觉的时间。

看了一眼水杯,突然回想起来还有事情还没做。于是又返回房间,拿出书包里的宁仪学姐的瓶子。还好想起来了,不然明天还瓶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面对学姐。

走进厨房,在平时洗碗处的水槽处,打开水龙头。嗯,要好好洗干净才能对得起学姐的柠檬茶。

自来水从水龙头放出,经过瓶子跌落水槽发出呲呲声。

“哥哥……怎么这么晚不睡觉?”

我洗瓶子洗得太认真,以至于没有发觉站在厨房入口处的妹妹。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为何影评人都get不到那个“点”?本片最大的比喻是什么?

2 片尾镜头如何解读? 池中的金鱼隐喻什么? 父亲的自行车“刹车失灵”如何解读?

3 片名小鞋子为什么放在横格本中?两只铅笔怎么回事?

4 大量镜头语言以及剧情解读


男:直到现在才提到这部《小鞋子》,如此经典的电影您不知道?

呵呵,问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看电影……

男:学学人家怎么编故事,对了,还要追求艺术品位!

假如果我说这是一部奥斯卡提名作品,你是去看艺术还是故事

男:哈,大家肯定希望看到这样的经典名作,在内心检验一下自己“到底懂不懂艺术?”

那我现在告诉你们,单就电影这门学问,您还真不懂!

本片故事非常简单,两三句话就能概述,不会再像《三块广告牌》似的吧?换句话说,没有争议!

之所以获奖,全在于本片的艺术表达,包括镜头语言,思想阐述等等……

男:说实话,没看出来!您就说片尾,男孩的脚和池中的鱼是怎么回事

穷人家的孩子都是池子里的鱼……

男:嘿,我也有这种想法,只不过……

只不过不敢想不敢讲……对不对?

其实导演已经用大量的镜头语言来明示

这两孩子都“吐泡泡”了还不是鱼……

通向家里的小渠,反复大量出现……

一只顺着沟渠飘走,像不像鱼

男孩喝水的画面贯穿始终……难道不是鱼?

再看跑道上那红色的指示标记,都是……

男:您一说我才想起来,还真是这样,这些画面几乎贯穿始终

导演为什么要把穷人比作“鱼”……???

片头,长长的特写,修鞋匠在认真缝补一双破鞋……

片头,修鞋匠将鞋与穷人“捆绑”在一起!

导演提示观众:要紧盯那双鞋……

这里非常非常关键,我们后面再讲!

再看,“小鞋子”的片名是如何呈现的?

男:片名好像是在一个横格本里……

有没有想起,兄妹两说悄悄话的时候,你来我往不停传递笔记本?这都是导演在用镜头暗示

男:您给我具体说说,这些画面有什么用呢,难道这就是所谓重场戏

记住一句话:在电影中,导演不遗余力刻画的,尤其长镜头,反复出现的特写镜头和画面都是重场戏,都是在刻意强调并传递思想!

咱们再认真回忆一下,兄妹两谈论鞋子和明天上学的事情,生怕父母知道,在笔记本上你一言我一语神神秘秘,窃窃私语……

男:我突然感觉,他们很想池中的两条小金鱼,说着悄悄话……

非常好,你终于get到这个点了!

鞋子就是这两个孩子的“点”,它也是穷人的“软肋”和“死穴”

男孩在水果摊翻找那双鞋,没找到……之后再返回去找

女孩在学校操场,突然眼光发亮,盯上了同学脚上那双鞋

男:那肯定啊,兄妹两人每天都在换鞋,奔跑……故事完全围绕这双鞋来展开,为什么您说它是“穷人的软肋和死穴”呢?

呵呵,这应该也是当下咱国内影评人的“软肋”、

直到目前,还没有人真正看懂这部电影,就因为大家没有get到那个点

男:哈,我就是这样,碰到这些大师级作品还是找不到感觉,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文章没有feel……

呵呵,听过马三立的那段相声吗?“有钱了干什么”,“有钱我就买棉帽子,我吃炸糕吃油饼……”

男:当然听过……很好笑!

看似一个笑话,但细想起来,为什么穷人满脑子都是这些东西?为什么他们不能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为何如此的没有格局?

因为那是他们一生最痛的点……

穷人的关注点和记忆点,永远是那些挥之不去的,难以洗刷的痛楚……

它代表的是,是心灵的重创,是难以承受的羞辱,关乎一生的尊严!

妹妹每天和哥哥这样换鞋,终于有一天,妹妹不愿意在继续下去……为什么?耻辱!!!

妹妹要刷一刷破球鞋,或许觉得那样才能挽回一些面子,心灵得到安慰……

有多少人能看到哥哥的泪水,去帖近那个不被信任,幼小的被羞辱的灵魂……

男:极少有人做到……只有阿里的班主任能做到,还送他一支笔!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穷人的眼泪?就像马三立的相声,大家当笑话听?

男:你不说我还没有这感觉,突然今天也好想哭……

导演就是用这部电影唤起观众麻木的心……

男:我想起片尾,男孩跑步结束,大家都没有看到阿里在流泪,沮丧的样子……

这就有意思了,提个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鱼也会流泪……?

男;哦,好有feel啊!原来本片把小男孩比作鱼还有这个意图……

何止于此,你听我慢慢分析……

片中,男孩阿里哭过多次,但他在妹妹面前哭过吗

还有父亲的倔强,从他对房东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但父亲真的不会哭吗?他在什么时候掉眼泪?祈祷的时候!

男人,不会在女人面前轻易掉泪!

穷人,绝不向富人低头谄媚!

鱼的眼泪不会轻易示人……唯有懂他的人,明白他心思的人才能看到!

导演通过细节,对白向观众灌输这些思想,看不懂电影,你怎么感受它?

导演好像在说:要像爱护花草一样关爱穷人,难道他们不美吗?

在富人和住宅区的剧情和刻画,说明导演有很明确的政治倾向,试图表达一些更为厚重的东西……

男: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干活的时候儿子在休息,为什么最后刹车失灵还要撞树……?要是我编,也可以不撞树,父亲或者小男孩假如用脚刹住可以吗?

这就是不懂剧本,包括你们老师……我现在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编

首先,富人对穷人从来都是大门紧闭的!

富人从来没有耐心,也不愿聆听来自底层的声音

富人可能会用钱打发穷人,但他们get不到那个点……导致穷人不断的奔跑

父亲带儿子找工作这场戏和兄妹两换鞋上学,还有后面的长跑比赛……

贯穿始终的就一个字:跑,不停的跑……刹不住!

男:哦,这也解释了男孩为什么不稍微慢点跑第三名……就因为刹不住

注意这些画面,接力,妹妹和哥哥换鞋……好像接力比赛

你跑完我跑……哥哥在比赛中,脑子里都是妹妹的话,并出现妹妹的跑步的画面

哥哥每次能看到妹妹跑吗?为什么跑步的时候他脑子里会浮现这样的画面?

盲人的父亲看不到鞋子,他怎么敢买鞋,如何肯定自己的女儿会喜欢?

穷人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

唯有穷人之间,鱼和鱼之间,他们能相互理解,想你所想get到那个……

还有,老师把圆珠笔奖励给阿里,阿里送给妹妹,同学捡到送还给妹妹……这都是爱的传递

男:您还得说说,父亲工作儿子休息咋回事

父亲当然知道,儿子此时已经陪他辛苦一天了,轮到我上场了!

父亲os: 我辛苦工作换来你的片刻休息

哥哥跑步,就为了得到那双鞋……

哥哥os:我跑是为了你能不跑……我省钱是为了爸爸不借钱,妈妈能卧床养病……

男:哇:果然是爱的接力!

我再进一步解释那为什么父亲后来又刹不住车……

像不像那只掉在水渠里的白球鞋,顺流直下……妹妹在岸边追

试想有那么一条鱼,唯有不停的游,顺流而下,挣扎前行……此时的它根本停不下来的!

男:那为什么穷人是这种命?

就因为穷人关注的点和富人不一样!

男:我总觉得,第三名好像代表了什么……导演欲言又止!

没错!电影就得这么看!我经常告诫学生:不要总盯着故事,那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

为什么男孩在乎的是第三名,而不是第一……?

刚说了,穷人关注的点是什么?

男:就本片而言,当然是那双鞋,您说过,关乎尊严!关乎

尊严,信仰,诚实,善良……这是穷人用一生恪守捍卫的品格!

对于自己的亲人,哪里哪里哪里委屈……父亲能不知道吗,哥哥能不知道吗?

唯有我跑你才能得到休息,这就是爱的接力!

男:哦,就像那两根铅笔,长长短短……妹妹曾说: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哥哥回答,我当然知道!

兄妹之情,父子之情,夫妻之情……穷人之间的情感,你懂我也懂,交的是心

这就是穷人的秘密……唯有那池中的鱼才能明白!

艺术家理解劳苦大众,目睹他们的现状及遭遇,才有的感同身受,观众要看到本片的深度厚度

穷人的眼中没有第一名,没有高楼大厦豪华公寓,没有那么大胃口,用当下成功人士的话说,没有“格局”没有“远见”“眼光太窄“……

底层贫民,他们艰难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操守,而那份执念和气节在你们这些社会精英和权贵身上又能找到几分?

富人向上看,穷人向下看,zbj跟穷人谈“格局”真的是枉费心机!

多次讲过吧,横平竖直的方形和圆形……都属于电影符号,象征规矩,秩序

小鞋子代表穷人的道德操守,恪守的底线……

男:嗯,放在横格中,还提示之前兄妹两人用笔记本的对话,惺惺相惜的兄妹感情……现在想想,小男孩阿里真的太可爱了,不愧是小男子汉!

池中的鱼都亲近他,为他疗伤,抚平疮口……

男:我想这池子鱼应该也是饿急了!

所以才隐喻穷人啊!换句话说,穷人也只能吃“脚皮”……

男:穷人之间就是相互依偎,心照不宣……还有爱的传递

对,以上这些概念融入,只有找到主题才能理解,包括最大的隐喻,人和鱼的比拟……

导演就是呼呼这个社会能更多关注穷人的疾苦,顾忌他们的尊严,多花一些钱,耐心倾听底层的声音……这些都是爱的接力

男:片尾,父亲给儿子和女儿买了新鞋……

必须的!一个好父亲当然知道儿女的心思,我辛苦工作就是为这个家,为亲人能过上好日子嘛!

男:嗯,难怪片中大量的画面都是在“不停的奔跑”,穷人真的停不下来,每时每刻都在讨生活,挣命

我“跑”是为了你“不跑”……

男:对,爱的接力赛……为这句点赞!

  四川达州万源市,有对“轮椅兄弟”——熊仕华、熊仕渊,两兄弟从小全身无力无法行走, 10多岁时经检查患有“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后来长期在轮椅上生活。但这并没有束缚住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与奋斗,由于父亲也患上重病,在母亲的照料和当地政府帮助下,两兄弟都考上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计划着经营整个家庭和未来生活时,病魔再次来袭,2015年,哥哥熊仕华因“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在成都去世;2019年10月,弟弟熊仕渊也因高烧一病不起,后不幸离世。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两兄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如今,曾经的五口之家,只剩下患有骨癌的父亲、58岁的母亲和正在读初三的妹妹,希望都落在了妹妹一个人身上。未来,怎么走?15岁的妹妹熊仕琴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

  “轮椅兄弟”先后去世 留下遗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因为患上同一种病,熊仕华、熊仕渊两兄弟无法行走,长年坐在轮椅上生活,被大家称为 “轮椅兄弟”。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10月30日,“轮椅兄弟”中的弟弟熊仕渊,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内离世,生命定格在26岁。按照他的生前遗愿,家属捐献了他的眼角膜和遗体。而在4年前,2015年5月28日,熊仕渊的大哥熊仕华在成都因病去世后,也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给了华西医院供医学研究。

  在医院,意识清醒时的熊仕渊拉着妹妹的手,看着母亲周远朴说:“一定要把我的遗体捐出去供医学研究,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

  妹妹熊仕琴介绍,在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时,自己劝了妈妈几个小时,提出要遵照二哥熊仕渊的遗愿,最后妈妈才同意自己代笔申请捐赠。

  大哥熊仕华曾留下遗愿去世后捐赠眼角膜和遗体,弟弟熊仕渊生前曾表示,自己死后也要和哥哥一样,捐献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

  周远朴告诉记者,两个儿子在2005年患病后不久就无法行走,多年来靠轮椅生活。后来,在万源市党委、政府帮助下,减轻了家里负担,两兄弟考上了大学。大儿子熊仕华生前曾对周远朴说:“人就算活100岁最终都将离开世界,你不要难过。我将来走了,你就把我的遗体捐出,也转告社会关心我们的爱心人士,请他们原谅我,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回报社会。”

  周远朴哭着说:“两兄弟都说没有机会回报社会,最后都选择了愿意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如今,熊仕渊的眼角膜已经捐献给泸州和雅安的两人,遗体捐给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供医学研究。

  免费给学生补课 “没有回报社会,能做一点是一点”

  11月7日,记者来到万源熊仕渊家中,正好遇见长辈前来开导周远朴。

  往日里,院子里来找熊仕渊补课的孩子经常来问作业,家里热热闹闹的。熊仕渊走后这几天,家里变得冷清。事后,街坊邻居都来安慰周远朴,要她放宽心。

  周远朴告诉记者,自己辛苦照顾的两个儿子都已去了,心里很想不开。她自己也清楚,说不想很难,这个情绪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复。

  自从二儿子熊仕渊去世后,周远朴在家待了一周没出门。原本想着精心照顾两兄弟考上大学,如今他们都撒手离开,周远朴向记者讲述着,心里更是难受。

  让她更难过的是,两个儿子都很懂事、知恩、报恩,平时熊仕渊为小区学生补课,初高中都教,每天备课到凌晨。来这儿补课的学生一般几个月成绩就能提上去,补课的学生达到1000余人次。

  “补课都是免费,家里日常开销,全靠低保和自己给别人打临工挣点钱。儿子说,自己没有回报社会,能做一点是一点。”母亲周远朴说。

  妹妹熊仕琴说:“二哥行动不便,这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背兄弟俩上学 “155步阶梯,第一次把我背哭了”

  1990年,在万源市石塘乡贺家湾村做“赤脚医生”的熊本强和务农的周远朴迎来第一个儿子熊仕华,1993年二儿子熊仕渊也降生了。

  1996年,熊仕华行走无力,多次摔倒,之后只能靠家人背。小学四年级时,熊仕华高烧后,再也无法站立。这时,弟弟熊仕渊也出现相似状况。

  两兄弟瘫痪后,上肢功能逐渐退化,不能自主翻身,每天晚上母亲周远朴都要不停为他们翻身,以免长褥疮。后来,为方便两兄弟读书,全家搬到白沙镇居住,父亲熊本强四处打临工,母亲周远朴则捡拾垃圾维持生计。

  2005年,夫妻俩先后带着两兄弟及妹妹到华西医院检查,两兄弟属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而妹妹正常。不到一年时间,两兄弟开始依靠轮椅行走。不幸的是,2007年父亲熊本强又检查出再生性障碍贫血和骨癌,全家人自此依靠捡废品维持生计。

  熊仕华、熊仕渊两兄弟小学毕业后,考上了白沙中学(现万源二中),一家人住在学校附近,虽离校只有500多米远,但道路不平,两兄弟上学需母亲周远朴接送。初中三年,周远朴表示,都是自己一路背过来的。

  2008年,两兄弟一同考入万源市中学。到校第一天,周远朴一家人推着两个儿子到万源中学门口,教室在7楼,两兄弟是周远朴一人背上去的。“155步阶梯,两兄弟,那是第一次把我背哭了。”她说。

  学校在了解情况后,腾出一间教室供周远朴家人居住,以便照顾两兄弟读书。两兄弟从此成了学校的“轮椅兄弟”。2011年7月,熊仕华、熊仕渊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被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录取。

  一起做“世纪老人” 但哥哥食言了……

  2015年,熊仕华因病去世时,是弟弟熊仕渊电话联系帮着处理后事,家里的一切,都是熊仕渊拿主意。而在今年熊仕渊遗体告别时,是妹妹熊仕琴最后一个离开。她本想再多看看哥哥,但已不忍心再看。

  回想2017年,熊仕渊一家回到万源市,还把爷爷接到万源的公租房内,两个卧室,住着一家5口。房子虽小,却很温馨,熊仕琴也顺利考入万源中学。

  平时,熊仕琴很少出门,几乎和二哥熊仕渊交流最多,谈论人生规划,制定学习目标。她说:“那时候,心里都是哥哥,他叫我要学会进步,好好珍惜每一天。”

  谈起二哥,熊仕琴说,他在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跟他在一起很开心。她回忆,2017年的时候,她和哥哥看到一个综艺节目,邀请了很多百岁老人,“他说,看到那些老人精神很好。当时我就给哥哥说,我们要当世纪老人,当时二哥答应了”。她说,今年上半年,“我问他还记得我们一起当世纪老人的约定吗,结果他说他忘了,当时我还很生气。”但最终,二哥还是“食言”了。10月27日晚,熊仕渊高烧不退,从住院到去世的几天里,熊仕琴一直陪伴着二哥,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

  生病住院期间,再次说起当世纪老人的约定,熊仕渊曾对妹妹说,“我特别坚强,我一定能挺过去,我能住普通病房”。就在当天晚上,熊仕渊病情加重,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熊仕琴说:“说实话,把哥哥送ICU,我心里一点都不愿意。因为大哥就是在里面去世的,我很恐惧,二哥进去之后,害怕他也出不来。”

  然而,几小时后,医生告诉他们,熊仕渊还是没有挺住,走了……

  妹妹扛起一家希望 却又感到迷茫

  熊仕琴说,二哥熊仕渊住院后,自己几晚都是在医院坐通宵,因为很害怕他死后自己怎么办,“那几天,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对自己说不会轻易流眼泪”。

  但在二哥走之后,她的情绪崩溃了,从ICU出来正好在10楼,很高,她想要不我也去跳楼算了。就在当时,她看了妈妈一眼,妈妈对她说,“现在我只能靠你了”。听到这句话,“我发觉自己的(跳楼)想法一点都不负责任,就没有这种念头了。”她说。

  在2015年,大哥熊仕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后,家里做主的事就落在二哥熊仕渊的身上。熊仕琴拿出一张纸擦着眼泪,边擦边哽咽着说,“说句实话,我二哥在没有死之前,他的希望也在我身上”。以后,家里怎么过,15岁的熊仕琴感到迷茫。家庭负担太沉重,自己能否撑起这个家,她说:“不敢想,有点想逃避现实”。

  二哥走后这一周多时间,同学们都说她原本开朗的性格变了,做事有点小心翼翼的。熊仕琴说,以后,自己只能好好学习,达到哥哥期望的目标,考上一个好大学。(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贷款额度冻结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