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骗怎么举报诈骗找哪个部门快速解决老人老人?

 “唠家常”、“套近乎”

以为对方真心实意帮忙,

这只是诈骗分子为高龄独居老人“定制”的谎言!

60岁男子“轻车熟路”, 多次作案

现年60岁的龚某,已步入老年,谁能想到,外貌普通的他居然是一名作案经验丰富、行骗话术娴熟的诈骗分子。2006年至2020年间,他因4次犯诈骗罪而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

法律的惩处并未让他彻底醒悟。自2021年10月,他骑着共享单车到处寻找着诈骗目标。很快,他就将目光锁定到了一位独自生活的85岁老人叶某某身上。

“叔,你这是要去哪里?虽然年纪大了,身体还是很好呀!我是您儿子的朋友,在民政局工作……”假装“偶遇”的龚某给自己编造一个假身份,上前与叶某某套近乎。在龚某的“剧情”安排中,自己是老人儿子的朋友,并在与叶某某聊天中透露叶某某的家庭情况及身份信息,这些似是而非的话语轻易骗取了叶某某的信任。

见“鱼儿”上钩后,龚某的行骗“剧情”转入高潮。龚某先说现在国家有政策,他可以为叶某某办理高龄补贴。叶某某心动后,又让叶某某交4000元钱给他,并称只要交钱后每个月就可以返现490元的高龄补贴费,“苦口婆心”地让叶某某抓住机会,以免名额被占,错失良机。

被龚某一套接一套的话术忽悠得晕头转向的叶某某来不及思考,当即去银行取了4000元现金交给龚某。

拿到钱后,龚某让老人在十字路口等着他的秘书来送奖品。老人在路口苦苦等待半小时后,一直未见有人,这才察觉被骗,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派出所报了案。

80岁老人打开信封一看,是冥币!

同样的“剧本”再次上演,龚某先后两次假扮八旬老人李某秋、李某美的家人,分别骗取李某秋现金10000元和李某美现金5000元。只是在与李某美的行骗“剧本”中龚某有加了“戏”!

“老人家,你拿着信封在这里等我,这里面是我要送的礼,我先去排队,等下就有车来接你去办低保啦!”说完,龚某就离开了。老人等待半天后都不见有人来接自己,意识到自己上当后立即联系儿子。儿子赶来拆开龚某给的信封后,发现里面竟是冥币,遂报警。

2021年11月2日,龚某被抓获到案。

老人骗老人,终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2022年4月27日,盘龙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于2022年5月13日进行一审宣判。

经审理,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查明:被告人龚某以唠家常、套近乎的方式使被害人放松警惕,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虚构其在民政部门工作可以办理高龄补贴、享受福利政策、办理低保的事实,利用老年被害人信息了解不全面、接受程度低、缺乏合理性判断的特点,先后骗取三名80岁以上老年被害人共计现金人民币19000元。

综上,法院认为,被告人龚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民政局工作人员的身份、虚构能够办理养老业务的事实,在取得老年被害人信任后骗取财物且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被告人龚某认罪态度一般,是累犯且前科亦为养老诈骗犯罪,判决被告人龚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扣押的涉案物品依法予以没收,责令退赔三名被害人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19000元。

宣判后被告人龚某表示不服一审判决,考虑上诉,本案将移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审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犯罪分子针对老年群体实施的骗取“养老钱”、“傍身钱”的犯罪行为,不仅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地伤害了老年人的朴素情感。盘龙法院认真落实全国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有关要求,果断亮剑、重拳出击,剑指典型养老诈骗行为,打击屡教不改犯罪人员,切实以法律武器捍卫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法律温情关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针对老年人的骗术层出不穷,

老年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人上前搭讪时不要轻易相信他们随和的态度和甜美的笑容,尤其是对方知晓自己及亲属的个人信息时更要提高警惕,不随意接茬、不轻易搭话。

养老诈骗的犯罪分子往往以“帮忙办理业务”进行包装,需知国家政策的落实有明确依据和严格程序,需到相应部门进行办理,不能贪图一时便利而轻信他人。

本案被告人采取让被害人自行取钱的方式完成交付,但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不乏犯罪分子套取被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进行取财,老年群众要有隐私意识和保护意识,当有人询问详细的个人信息或是提及钱财时,要迅速与之拉开距离,及时与儿女亲属联系交流,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收集证据,铲除实施诈骗犯罪的土壤。

来源: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

  很多骗子为了推销产品,喜欢从老人、未成年人等身上下手,因为这些人很多时候被骗了都不知道。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老人买东西被骗要如何举报?被骗多少钱才能立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老人买东西被骗要如何举报

  1、老人买东西被骗可以选择向网络警察报警或当地派出所报警、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向工商部门举报、向媒体求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多种途径。

  2、老人买东西被骗可以向食药监管部门举报,利用会议、网络非法营销保健食品,给食品、保健品变换包装、涂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消费者一旦发现这些违法行为,可拨打12331电话举报。

  3、老人买东西被骗可以依法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被骗多少钱才能立案

  被骗多少钱才能立案的相关规定如下:

  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综上所述,老人买东西被骗可以向网络警察报警或当地派出所报警、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向工商部门举报、向媒体求助。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的官方网站,免费咨询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被骗怎么举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