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新航母舰载机机成功起降国'产航'母?

近日,印度首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在阿拉伯海成功完成了首次舰载机起降测试,而且,参与测试的机型还是印度国产“光辉”Mk1舰载战斗机以及俄制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这不仅标志着“维克兰特”号航母自2022年9月2日正式服役后,在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道路上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印度国产舰载战斗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早在2003年,印度海军就启动了国产LCA“光辉”轻型战斗机舰载型的研发计划。当时,印度海军正在与俄罗斯进行采购以及改装“戈尔什科夫”号的相关事宜。虽然俄罗斯名义上以1美元的价格将该舰出售给印度,却强加了不少的“霸王条款”,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向俄罗斯采购米格-29K舰载战斗机,而该型战机在苏联解体后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全部的研发工作,所以后续所需的资金就要印度方面支付。对此,印度海军既无奈,又心有不甘,所以,在印度与俄罗斯两国政府尚未最后敲定“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采购改装协议之前,印度海军便提出了利用国产LCA“光辉”轻型战斗机改装为舰载战斗机的设想。事实上,美国海军航母在冷战时期就采用了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与F/A-18“大黄蜂”中型舰载战斗攻击机的搭配方式。同样,在苏联解体前,“库兹涅佐夫”号大型常规航母以及“乌里杨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都计划同时装备苏-33重型舰载战斗机和米格-29K中型舰载战斗机。一般来说,重型舰载战斗机利用其速度快、升限高、载弹量大以及航程远的优势,主要负责远程制空和截击作战,而中型舰载战斗机利用其多用途能力,主要负责对陆对海攻击,并且还可以辅助重型舰载战斗机夺取制空权,所以,当时印度海军的设想就是在利用“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改装完成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同样可以采用这一模式,形成米格-29K中型舰载战斗机与LCA“光辉”轻型舰载战斗机的组合,而LCA“光辉”轻型战斗机舰载型的研发项目就被称为N-LCA,其中的N自然就是海军的英文缩写(NAVY)。米格-29K舰载战斗机总共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可靠性也不高,印度海军对其表现并不满意。不过,冷冰冰的现实给印度海军好好地上了一课:印度国产LCA“光辉”轻型战斗机的陆基型号原本研发进程就磕磕绊绊,发展舰载型还要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根本来不及。“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尽管也经历了多次工期拖延,最后还是在2013年底抵达印度,而N-LCA舰载战斗机的首架样机——代号NP-1的双座型直到2014年底才真正完成陆上滑跃起飞测试。印度海军原本在2004年只签订了采购16架米格-29K舰载战斗机的合同,后来,看到N-LCA舰载战斗机实在难堪大用,于是印度海军又不得不继续采购米格-29K舰载战斗机,使其总数达到45架。不过,从交付至今,印度海军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总共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已经损失多架了。当然,从N-LCA舰载战斗机的发展来看,也不排除印度海军将其作为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砝码,只是现在来看似乎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且,即便是米格-29K这样的双发战机还事故频频,N-LCA作为单发战机,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印度海军心里更是没底。但是,印度政府以及国防部都希望继续推进N-LCA舰载战斗机的研发工作,不过,由于目前N-LCA舰载战斗机仅有2架测试样机,即双座型的NP-1和单座型的NP-2,而且还是基于陆基型的Mk1技术标准,所以,N-LCA项目的进展比较缓慢,直到2020年1月,NP-2号样机才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成功完成了起降测试。不过,印度海军以目前Mk1技术标准的N-LCA舰载战斗机无法满足作战要求为借口,拒绝批量采购。于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2020年7月不得不放弃了原计划的Mk2技术标准N-LCA舰载战斗机研发项目,重新提出了名为TEDBF的双发中型隐身舰载战斗机研发项目,希望可以满足印度海军的需求。事实上,印度海军既对俄罗斯米格-29K舰载战斗机深感不满,也对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TEDBF没有多大的信心,而是将更多的期望寄托于向欧美采购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其言外之意就是:既然印度空军可以花那么多印度纳税人的钱采购欧美先进战斗机,为何印度海军只能使用一身毛病的米格-29K。其实,早在2017年,印度海军就提出了为已经正式下水两年的“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采购57架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即MRCBF项目,面向印度国内以及国外各大军工企业招标。当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也提出了竞标方案,简单来说就是N-LCA舰载战斗机的双发放大版,不过,这一项目被印度国防部暂时叫停,毕竟当时印度空军的采购项目优先级更高。直到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采购项目敲定并且开始陆续交付后,印度国防部才于2021年同意印度海军重启MRCBF项目。相比于陆基战斗机,世界军贸市场上的舰载战斗机份额以及采购项目实在少得可怜,而且可以选择的型号也凤毛麟角,所以,在印度海军重启MRCBF项目后,美国波音公司和法国达索公司很快就分别提交了F/A-18E/F“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俄罗斯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来的还是米格-29K,吃尽了该机后勤保障苦头的印度海军一口回绝了俄方的竞标请求。此外,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也希望TEDBF隐身舰载战斗机可以参与竞标,但是这个项目现在只有模型和PPT,印度海军也不予考虑。从2021年开始,MRCBF项目就成了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和法国“阵风”M两者PK的舞台。法国达索公司最积极,借着陆基型“阵风”战机陆续批量交付的“春风”,在2022年1月便迫不及待地将“阵风”M舰载战斗机运到印度海军位于果阿的陆基测试中心,进行滑跃甲板起飞以及拦阻降落试验。而美国波音公司先于2021年8月在本国完成了滑跃起飞测试,后于2022年5月派出F/A-18E/F“超级大黄蜂”最新的Blcok3型抵达果阿陆基测试中心完成起降测试。经过半年的对比测试以及各方最后的博弈,印度媒体在2022年12月报道,印度海军决定首批采购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由此,印度海军未来舰载战斗机的选型至少目前算是告一段落了。从两年来的MRCBF项目竞标情况来看,美国波音公司也是诚意满满,派出的是目前美国海军还没有正式装备的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而且,两型战机陆上起降测试的表现也在伯仲之间,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由于其天生具备的大展弦比机翼的优势,起降性能反而更占优。不过,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考虑,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竞标失败反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打败它的不是其自身性能的问题,而是印度海军现役航母的致命缺陷而导致的。“维克兰特”号两艘航母的两部升降机设置在舰岛前后的舷侧,升降平台的尺寸很小,尤其是宽度。米格-29K机翼折叠后的翼展约为7.9米,机长(含空速管)为17.3米,与升降平台尺寸匹配的刚刚好。笔者怀疑当初俄罗斯改装“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时,除了舰体开口、升降机性能等因素外,很可能也是按照米格-29K的尺寸来设计升降平台大小的,就是为了让印度海军只能使用米格-29K,或者尺寸更小的舰载机。而“维克兰特”号航母虽然是印度所谓自己设计的,升降平台甚至比“维克拉玛蒂亚”号还小。所以,无论是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还是“阵风”M,至少就目前的状态而言都无法在两艘航母的升降机上使用。为了获得印度订单,F/A-18E/F“超级大黄蜂”再次参加了2023年印度航展。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折叠后的翼展为9.94米,机长18.38米,而“维克兰特”号航母升降平台长14米,宽10米,机库门宽8.5米。所以,不要说升降平台尺寸太小,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连机库门都出不去。波音公司提出的建议是可以让F/A-18E/F“超级大黄蜂”Blcok3斜着出机库,但是听上去明显不靠谱。相对来说,“阵风”M还有可能匹配,但是也要做“手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有两种:一是进出机库以及升降时要先拆掉“阵风”M的翼尖挂架,到达飞行甲板或者进入到机库后再装上。另一个方案就是由达索公司为“阵风”M改装一个比较小的可折叠外翼段,只要折叠后能匹配机库门以及升降平台宽度即可。不过,改装设计的费用肯定要由印度海军“买单”。

军武次位面
2023-02-09 12:51
·北京
0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当地时间2月6日,基于印度“光辉”战斗机改进的单座舰载机,完成了在其“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上的首次起降。两款印度国产装备的结合让印度舆论为之沸腾,不乏印度航母水平以此为标志突飞猛进,不久后就要追上中国的激进言论。只不过有些尴尬的是,印度海军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确定,将采购法制“阵风”M舰载机,作为“维克兰特”的主要航空武备,这意味着“光辉”舰载机在短时间内完全没有上舰量产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上的首次起降的“光辉”舰载机作为印度航空斯坦出品的知名武器,“光辉”在印度境内素来被视为印度航空工业的标志,而在国际上,则普遍不看好这款航程、载弹量低得可怜的战斗机。后来其又出乎意料地发展出舰载型号,并在2020年1月完成首次航母起降,很是吸引了一波眼球。在当时,就有印度媒体将“光辉”的首次着舰,与2012年中国海军歼-15在辽宁舰上首次起降对比,颇有一种印度航母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即将追上中国的味道。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却对“光辉”舰载机的发展并不看好,除去国产化低、技术有限等问题之外,最关键的在于“光辉”舰载机体型太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15首次着舰是中国海军航母的起点现在航母舰载机的发展一直受国际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各国更是普遍开始发展中型舰载机。目前美国海军装备的F-18E/F,以及中国海军的歼-15,俄罗斯海军的苏-33,预计都在不久后被中型机取代。印度以“光辉”为基础发展国产舰载机,但其最大起飞重量仅有8.5吨,实则属于轻型战斗机。考虑到上舰装备必需的数百公斤增重改造,其本就有限的载弹、载油量更是所剩无几,这种先天缺陷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因此“光辉”舰载机注定只是用来鼓舞人心的实验性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辉”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型太小事实上,从2020年至今,“光辉”舰载机完成首次起降已有两年多时间,但不仅后续航母起降次数有限,而且始终没有搭载副油箱、机载武器进行起降试验。换句话说,印度海军深知“光辉”舰载机存在的固有缺陷,也从未打算真的将其发展为新一代航母主力舰载机,只不过是利用其国产元素,以获得印度舆论支持,为耗资巨大的航母发展提供基础。因此,无论是两年前的首次起降,还是如今在其国产航母上的第一次降落,都只是一场糊弄印度舆论的表演罢了,等到表演过去,后续发展自然会告一段落,印度海军的重心还是在“阵风”M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阵风”M将要从弹射起飞发展出滑跃起飞版本这种场面工程甚至没有什么技术积累的意义,毕竟以“光辉”轻载下约7吨的起飞重量,在4万吨中型航母上起降其实是比较简单的。阻拦索、着舰钩和前起落架加强等关键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的要求同样不高,再考虑到其中的进口元素,印度海军想要以其为基础发展新一代国产舰载机,基本没有可能。过度追求短期舆论支持带来的利益,罔顾长期发展利益,实则浪费有限的发展资源,是印度军队的常态,这些年其国产航母、舰载机发展并不例外。也怪不得其装备航母虽然已有近60年,却被中国在短短的20年中直接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万吨航母平台对“光辉”来说已经算宽阔事实上,中国海军发展航母的外部环境远不如印度海军,起步时间更是远远落后,如今之所以全面超越,脚踏实地是最核心的一点。从2002年“瓦良格”号抵达大连到现在不过21年,中国海军在这个时间段中,稳步解决航母作战体系中的各种问题,最终以2019年12月山东舰服役为标志,完成了航母初步发展。相比于印度海军发展“光辉”舰载机的表演式操作,中国海军辽宁舰编队在2022年两度出海训练,歼-15起降均超过300架次,挂弹、搭载副油箱起飞更不知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辽宁舰震动全球的那场出海训练就目前来说,中国海军已经渡过航母发展的早期阶段,以新一代8万吨电磁弹射航母为平台,搭载歼-35隐身舰载机,配合完整战斗力的055大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产航母作战编队规划,战斗力将直逼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这是印度海军梦寐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成就。如果回首中印两国航母发展历程,可以说印度原本占据了一切优势,但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却将这种优势毁于一旦。歪歪曲曲、不追求实际的国产航母、舰载机并无意义,最终还是要依赖外购的法制“阵风”M来挽回大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光辉”舰载机和歼-35对比实在是有些勉强关于“光辉”的性能和发展历程,已经有大量资料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最关键的一点,是其体型过小,严重缺乏发展潜力,这根本不是后期改进可以解决的问题,除非推倒重来。事实上,以“光辉”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发展新一代战斗机对印度才是最有希望的道路。而以其眼下不断推出舰载机、四代半改型获得国民支持的动作来看,推倒重来遥不可及。那么围绕“光辉”的一切故事,其实都只能沦为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印舰载机成功起降国产航母据印媒报道,近日,印度国产LCA“光辉”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阻拦着舰方式,在其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上首次成功起降。印度海军称,这次成功着舰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此次试验中,除“光辉”舰载机外,米格-29K舰载机也在“维克兰特”号上成功起降。此次成功着舰的“光辉”舰载机是印度LCA国产轻型战斗机项目的舰载版本,由印度航空发展局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行设计生产。2020年1月,该机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首次成功阻拦着舰。印度海军称,“光辉”舰载机成功着舰,表明印度有能力设计、研发、生产和操作国产航空母舰和国产战斗机,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米格-29K舰载机的成功起降,则标志着外购战斗机与国产航母的成熟配合,将进一步提升印度海军的战备状态。据悉,尽管“光辉”舰载机成功着舰,但由于该机属于轻型单发战斗机,作战性能一般,无论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都不适合用作舰载机。因此,该机目前并不在印度海军的舰载机备选项中。目前,印度海军拥有42架米格-29K舰载机,并计划采购26架多用途舰载机。据消息人士透露,法国“阵风”M战斗机已击败美国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提前锁定该笔军售订单。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光辉”舰载机成功着舰,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印度海军称,“光辉”舰载机的成功测试,可为印度未来自主研制和生产双发舰载战斗机铺平道路。近几年,印度政府为实现军事改革战略意图,以“印度制造”和“国防自力更生”为主导,在国防领域发起多轮本土化改革。印度政府不仅提高国防预算,还采取措施确保一定比例的国防支出用于促进本土国防制造的发展。2021财年至2022财年,印度国防预算开支中63%的份额用于扶持国内国防工业。在2022财年至2023财年的财政预算中,这一比例达到68%。在政府推动下,印度国防产业制造能力和国防本土化比例有所提升。报道称,印度政府预计于2023年年中批准20亿美元的资金,开发基于“光辉”舰载机的国产双发舰载机。目前,印度海军正与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及航空发展局就相关项目开展合作。该原型机或于2026年前后首飞,预计2032年投入使用。目前来看,印度海军计划采购的26架多用途舰载机,只是在国产双发舰载机研发完成前的权宜之计。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航母舰载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