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下寺寺到李堡打车多少钱?

2017-12-29 19:44
来源:
洪洞微资讯
寻人
寻人:景宝登,男,洪洞县广胜寺封里村
详情:轻微精神失常,农历十一月初一,在家里走失
电话:13935705314
洪洞微资讯微信提示:为防止家人走失后无法寻找,请联系洪洞志愿联合会领取黄手环定位帖。
登记地点及联系方式
1.洪洞县城莲花嘉园西门孔氏足疗店
孔队长 电话13754950953
2.广胜寺旅游路高崖路口洪易驾校广胜寺分校
赵队长 电话15903573090
3.甘亭荣昇洗车行
刘先生 电话15635701971
当您在大街上看到有佩戴黄手环的老人时,请注意他可能需要帮助。在他处于危险或茫然中时,请查看他的手环,联系他的家人,送他平安回家。
买房
详情:求购一套小产权、三室一厅的毛坯房,中介勿扰
电话:18834233162
出售
详情:出售涧河小区房子,大暖费用已交,天然气水电都方便,诚心要买房的请联系
电话:13835758663
招聘
详情:饭店急招夜市长期打杂工女,下午四点半到晚上十二点,工资日结
地址:玉堂春酒厂东,涮串店
电话:15135722677
交通事故
详情:李堡路边,一小车撞坏几棵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承前启后新时代同续中华文明
追本溯源老物件满载乡村记忆
前 言
广胜寺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宝塔金光映照,霍泉碧水环绕,人民勤劳勇敢,天人合一,形成了独特的乡愁符号。
遵照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论断,记住历史,抢救历史,用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的形式保存逐渐远去的记忆,是党和政府有力的举措,也是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
民以食为天,耕与读传家。乡愁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是文化的延伸,从耕种、收割、纺线、织布、家谱、村史、镇志等方面,读懂了我们的祖辈耕读传家的智慧,这里展示的老照片、老故事、老物件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一门一窗,一犁一锄,都能勾起童年的回忆和思乡的情怀。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住泥土的芳香,最大限度地传承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曙光在前,乡愁在心,让广胜寺镇人民在美丽乡村中找回尘封的记忆,让劳动人民的智慧、品德、信仰永远闪光。
第一部分 历史文化
1、封里洗耳泉
洗耳泉地处封里村东南九箕山中。普济寺西侧,泉自南山而下,经过水石槽,槽宽10厘米,深9厘米,人们在石槽上接水,一分钟可接满一桶,泉水甘甜清冽,故又名甘泉。泉东建一宽5米,长7米的长方形蓄水池。供牛羊饮水和人们洗衣,亦可浇灌菜田。
相传,上古时巢父、许由曾隐居于此。尧王闻许由品德俱佳,派人到九箕山造访许由。希望能继承帝位,许由不答应,尧再次派人对许由说:“你不想作帝王,出任个九州长也行”。许由听了,掩耳跑到泉边掬水洗耳。这时巢父牵牛来饮水,见许由洗耳感到奇怪。便问其为何洗耳,许由把事情讲巢父,巢父听了很不高兴的回答说:“你隐居了,在人们中间产生了好名声,现在麻烦来了,又到这里洗耳,泉水也给你污染了,我的牛不能喝了”,说罢弃瓢于池中,牵牛而去,后来人们把此泉唤作洗耳泉,把泉边的小池称为“弃瓢池”。这个典故,把广胜寺的历史推到了远古时代。
2、坊堆,诞生甲骨文的地方
坊堆遗址位于广胜寺镇坊堆村南,东西长300米,南北长200米,当地人称南宫。1954年当地农民在耕田时发现铜器1件,经省文物部门专家鉴定,为商代分档铜鼎,上镌金文,专家释为口父乙,父字前一字,形似两人跪地相向而坐。与卜辞“乡”的写法大体相仿。中间束丝形,类似今天的“系”字,学者推测可能与丝织事物有关。
1958年,人们又在该遗址发现一件商代铜卣。上镌铭文,学者释为“口父乙,“父”字前一字带有亭状形,据推测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一种图形。该遗址还出土过一块带卜辞的牛肩胛骨,卜辞大约为占卜疾病的记载。这种金文的书写形成,已从简单的符号向书法意味探求。书法界把它当作我国书法的雏形阶段在叙述。在许多书法研究专著中都要提到这两件铜器的铭文。1982年又发掘甲骨文3块,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坊堆甲骨文的出土,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周初的甲骨文,其意义是在非常大的。”坊堆遗址1959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元代地震 郇堡地滑
元大德七年8月初六日夜(公元1303年9月17日)发生的洪赵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确定的第一个八级大地震,震中就在赵城县的广胜寺一带,损失十分惨重,坏官民庐舍十万计,人民压死不可胜记。破坏范围极广,北起河北省的张家口,南至陕西省的西安,北达河北省的衡水,西到陕西省的延安。元史记载:“大德七年八月,癸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赵城县范宣?、郇堡徙十余里。”《山西通志》载:“大德七年,地大震郇堡山移,所过居民庐舍,皆摧压倾圮。”广胜寺重修明应王殿碑云:“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夜,河东地震,本县尤重。靡有孓遗,书云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奚尝有二哉。上下渠堰陷坏,水不得通流。”当时郇堡村是一个村庄,地裂成沟,分为沟南、沟北两个郇堡。郇堡地滑的后缘在营田里村北、韩家庄、郇堡桥、柴村、双头一带,水平滑移至严家庄村南300米处。滑移土体厚达10余米。本镇早觉村尚存有一座高大的门楼,叫“营田楼“上有石刻匾额,上书营田堡。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吉日立”数字。由此断定,元代的营田里就在这一带,并非现在的营田庄,也与“郇堡徙十里”之说相吻合,在营田楼南侧建有一座二郞庙。在大殿二郞神左侧。当年曾有一组“地动娃娃”塑像。地动娃娃横卧于地,双目紧闭。旁有一只公鸡怒目监视之。若地动娃娃睁眼,则啄之,使之长眠。当地民间亦有地动娃娃睁眼窝就要地动说法。惜这组塑像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反映了古代大地震幸存者,面对巨大的灾难无能为力,只难乞求神灵以消灾避祸的心态。在这次地震灾难中,营田里李忠家却幸免于难。元史记载:“李忠,晋宁人,幼孤,母至孝,大德七年,地大震,郇堡山移,所过民居庐舍,皆摧压倾圮,将近忠家,分为二,行至五十余步复合,忠家独完。”据史记载,营田里曾立有”李忠孝感碑”,尽行孝道,也能感应神灵,受到神灵的佑护。2003年洪洞县政府在广胜寺修建了纪念元代大地震碑亭一座,北郇、南郇、营田庄亦有地滑灾害遗址三处。
广胜寺“三绝一奇”
4、广天胜世 千年古刹
广胜寺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距今1800余年。初名俱庐舍寺,后亦称阿育王塔院。到了唐大历四年,汾阳王郭子仪重修庙宇,扩建禅院,上表唐代宗,代宗准奏,取“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之意,赐额“大历广胜之寺”。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毁坏。随后重建明清屡有修葺,始成现状,整个建筑群分上寺、下寺和霍泉水神庙三部分。广胜寺的七彩琉璃塔、赵城金藏和元代戏曲壁画被称为三绝,享誉海内外。广胜寺上寺大雄宝殿前栽植的两棵唐柏。东柏左扭,西树右转,堪称一奇。广胜寺佛像有铜铸、铁铸、木雕、泥塑、绘画五种表现方式。珍藏有雍正亲笔题写的:“光辉万古”匾额。上寺毗庐殿软门格扇集多种几何图案拼接而成,非常精美。广胜寺建筑大部釆用移柱法和减柱法,尽量扩大殿宇空间。1933年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到广胜寺考察后,叹世人只知藏经之可贵,不知广胜建筑之珍奇。
广胜寺是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飞虹宝塔 举世无双
霍山广胜寺进入山门,矗立一座宏伟高大的七彩琉璃宝塔。塔身金壁辉煌,巍峨秀丽。平面呈八角形、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结构,各层均有出檐,塔体呈圆锥形,逐层中缩,最上层塔檐只有底的三分之一。外部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琉璃装饰,一二层最为精致,斗拱、角柱、望柱、香莲柱、莲花、佛像、金刚、力士、花卉、鸟兽,形式多样,色彩绚丽。各层图案各异,檐角均挂有风铎,塔顶有铁制法轮,中镶风磨铜塔刹,约重67.2市斤。塔内一层有铜铸释迦佛像,顶部作琉璃藻井,装饰勾柱、楼阁、盘龙等图案,备极精巧。塔内底层置木梯上至入口处,塔内砖砌楼梯,十层以上,中实不虚。以窗口处匍伏到外檐,另设铁梯可攀至塔顶。琉璃塔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道彩虹。建塔僧达连法师法号飞虹,为纪念达连大师募资营建之功。故称为飞虹塔。
飞虹塔是广胜寺的第三代宝塔,该塔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据寺内碑文记载:“昔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有十九塔位于震旦,兹塔为其一。古塔名阿育王塔,即汉塔。南北朝时,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法江和尚奉北周武帝赦命,重建俱庐舍利塔,到建德三年(公元574),因北周武帝废灭佛教而停工。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无净和尚续建完工,即唐塔。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地震毁坏,明正德年间,僧人达连大师誓愿新修,募化四方,又得晋王资助。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15)动工建塔,历时12年,至嘉靖六年(公元1572)建成,即明塔。天启二年,(公元1622)大会和尚又募建塔廊,与七彩宝塔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我国当代琉璃专家陈万里先生观看飞虹宝塔后称其建筑艺术“鬼斧神工”。据《赵城县志》记载:旧志载,唐大历四年建上寺,有飞虹塔十三级,俗言春夏间有光如火由塔顶出,朗朗照人,然今不常见也。
1958年邮电部发行一套四大名塔纪念邮票,飞虹塔与应县木塔、河南嵩岳塔、云南大理塔并列全国四大名塔。飞虹塔传说故事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6、赵城金藏 世界孤本
赵城金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开宝藏》之覆刻本的存世孤本。其内容函盖哲学、历史、语言、文学、印刷、建筑、天文、历算、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
金大定年间,潞州崔进之女崔法珍断臂募化,筹资雕刻藏经,集平水雕板工匠历时33年雕造完成了这部规模浩瀚的佛教典籍。广胜寺供奉的藏经,系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公元1264)的补雕印本。每卷卷首上加广胜寺刊刻的〈释迦说法图〉一副,开端刊:“赵城县广胜寺”六字。这部藏经因刊于金代,藏于赵城。1933年范成法师定名:“赵城金藏”,为了保护藏经的安全,1942年4月27日八路军抢运转移至安泽县亢驿村。1949年4月30日入藏北平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赵城金藏》的修复高度重视,批拨专款,募集纸张,组织力量,历时17年,才将洋洋5000卷藏经整修完成。
《赵城金藏》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2017年4月14日,首批复制百卷《赵城金藏》回归广胜寺,再续广胜辉煌。
7、元代壁画 文化魂宝
广胜下寺后大殿的元代壁画。以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主要内容,画艺精湛,价值连城。一九二九年被文物贩子倒卖出国,现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水神庙明应王殿,四壁布满元代壁画,多为民俗内容,实为可贵。均为泰定元年(公元1324)所绘,东西二方,各宽11米,高5.3米;南壁二方,北壁二方各宽3米,高5.3米,总面积197平方米,这些壁画表现了元代绘壁艺术的高度成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迫切心情,记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东西两壁的壁画为祈雨图、降雨图。北壁神龛两旁,反映明应王宫廷的尚食、尚宝图。南壁西半部为玉渊亭图,南壁东半为著名的元代戏曲壁画,另有古上寺图、龙王降雨图,卖鱼图、捶丸图、下棋图、兴建兴唐寺图,唐太宗千里行径图,与主画面融为一体。戏剧壁画的上端有:“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舞台横额,下面是一个民间剧团在登台演出时祭奠水神的情景。画中方砖铺地,幕幔悬挂,台分前后,场分上下,出现了7男4女11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正中穿红衫女扮男装者便是主角演员忠都秀,这些壁画为研究元代社会风情,戏剧、文化、体育、建筑、民俗等方面都提出了极为可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元代戏剧壁画和打球图、下棋图1998年被编入初中一年级中国历史下册课本。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
8、广胜奇柏 左扭右转
在广胜寺上寺大雄宝殿门面前,栽植有两棵唐柏,高大挺拔,树枝刚劲有力,东柏往左扭,西树向右转,堪称一奇。人们为此写了一副对联:“东柏左转迎朝阳,西树右转送暮光。”工,横批:各奔东西。
广胜寺水文化
9、霍泉碧水 源远流长
在霍山南麓,广胜下寺旁,一股清泉奔涌而出,千百年来源源不断。这就是山西省著名的岩溶大泉——霍泉。因山而得泉名,霍泉即霍山泉水。因与国家重点文物古迹广胜寺山水璧合,又名广胜寺泉。俗称海场。水文化遗迹有分水亭、碑亭、水神庙、好汉庙等,是著名的水利旅游名胜。
霍泉形成于距今25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人们利用。从霍泉西南发掘的道觉、坊堆、永凝堡遗址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霍泉就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修建的俱庐舍寺,亦是依山傍水因泉而建。
霍泉属岩溶上升泉,泉水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和灌溉,据查验共揭露出水点108处,较大泉眼20处,出水集中,流量稳定,年出水量一亿立方米上下,特别是泉源东南角,水大且急,从五朵梅花状洞中直涌而上,非常壮观。泉水集中在南北长76.2米,东西宽35.6米的长方形池中,出水面积2712平方米,东源西流,西岸作坝,兴建控制调节设施。自唐贞观年间,开南北二霍渠,引水灌溉。现有三条干渠,灌溉5个乡镇119个村的10.1万亩土地,担负供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生活用水和洪洞县城的生活用水任务,每年还为南垣灌区送水2000余立方米,为13万亩土地提供了水源。确实是洪赵人民的母亲泉。
霍泉风景秀丽,层峦叠翠,犹如一道绿色屏障,碧澄透明泉水,波光潋艳。古往今来,霍泉以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得到文人墨客的赞美。北魏著名地理学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汾水又南,霍水出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经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唐十大才子之一李端诗云:“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春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郞家。”明代诗人刘连桂诗云:“混混源泉日夜流,无边风景即瀛洲。山排屏障青霄外,鸟叶笙簧缘树头。云影徘徊欧影泛,天光掩映水光浮。分明大地开图画,留与今人做胜游。”1960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视察霍泉灌区时,留下了“洪洞风景如画,一望麦绿树青。大渠小渠分布,地下管道通行。”优美诗句。
10、霍泉水神庙
水神庙又名明应王庙,又称大郞庙。是传说中霍泉水神的祀祠。水神庙现存元至元二十年(1283)“重修明应王庙之碑”,引《寰宇记》载:“自唐宋以来,目其神曰大郞。”释力空著《广胜寺志》记载:“唐德宗在贞元年间,遣丞相李泌封明应王之神以护之。”水神为何又称明应王,据《宋会要辑稿》、霍山神祠条目载:“霍山神阳侯长子在赵城县,微宗崇宁五年十二月,赐庙额明应。”可见明应王封号始于北宋末期,其神乃霍山山神之长子,行大,故此庙人称“大郞庙”。
水神庙由山门、过路戏台、仪门和明应王殿组成,殿内布满元代壁画197平方米。
11、祈雨图
求雨图,又叫祈雨图。此乃水神殿的主体画幅,居于西部中心部位。整个画幅占壁面积大,人物众多。
画面上,霍泉水神明应王端坐正中。他头戴皇冠,身着龙袍,腰系玉带,足蹬王靴,一派帝王打扮。他背靠龙椅,面带尊严,双目炯炯,威震群臣。在他的两旁,站满了文武大臣宫娥彩女、“皇亲国戚”以及神兵鬼卒。文臣,人人手持笏板;武将,个个举枪荷戟;宫娥彩女端盘打扇、宫妃贵后窃窃私语;那神兵鬼卒,青面獠牙,相貌可怖。宫廷上下,气氛森严。宫廷石阶之下,跪着一位地方官吏,手中展开一卷长长的奏折,上写“清风细雨乾坤令”,正在禀报民间旱情严酷,祈求水神施行恩德,速降雨露,救助黎民百姓,大堂之上下,群臣恭候着水神发出御旨。画面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12、降雨图、
绘于水神庙明应王殿东壁中心部位。画面人物众多,内容朴素,场面宏大。天上降雨的人物中,有天兵、神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他们在天空云雾之中,大显神通,神奇态异。电闪雷鸣之后,瓢泼大雨从一个类似虎皮袋的器物里哗哗倾泻而出,撒落下来。
下部,水神端坐正中,目不转睛地倾听着。在水神左右的大臣们心情激动,喜形于色的伫立着。似乎他们都在聆听着水神下令“降雨”后的实施情况。听到雷雨交加,水神也为自己的神威而感惬意,其面部流漏一种不易察觉的内心喜悦,众大臣亦愈加敬佩水神的神力,谦恭地守候在水神面前,随时听从调遣。
画面下方,两只仙鹤也为天降甘霖而翩翩起舞,昂首啄羽,活灵活现。
13、打球图
打球图,也叫捶丸图位于西壁北端偏上方处,画面不太大,但很有史料价值。通常人们也说此图为“捶丸图”。
捶丸场设在“郊外”的山冈上。这里是一块较平坦的小开阔地。打球(丸)者是两位官员,呈南北攻势。北边一位举起杆攻球已毕,正蹲下仔细观察;南边的官员也弯腰看个究竟。靠近北边的地上有一个不大的圆坑,看来是将飞舞的小球往坑里打射。旁边还站着两名卫士,手里拿着兵器,并且他们还为主子的出击而担心。前边一位回头看开端球势,后边一位紧盯着北边的球坑,形象逼真至极。
一九九八年打球图也被国家教委编入了《中国历史》教科书。
14、下棋图
下棋图位于西壁北端下方,打球图下。
画面所描绘的是两位官员对弈攻棋的场景。擂台设在荒郊群峦叠嶂之中,厚厚的棋盘席地而摆。对弈者二人,观棋者四位。后面还有一位少年骑手,驱骏而至。
对擂者双方,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北边的棋手,左腿垂于右下,右脚曲于腹前,靴底朝外,身子微倾于前,他全神贯注地盯视着对方的手指,思考着棋势的发展;南边的对手,左腿盘于石上,右脚垂于石下。他不慌不忙,炯炯有神的目光显示着雄才智谋,他手指夹着一子儿,要攻下关键的一步。
棋盘之后,观阵者神态各异。靠右后方坐着两位,一个双手持宫扇,一个右手抱行李,注意力高度集中,且又观棋不语;右边两人,一人抱壶,一人捧杯,由于棋局的激烈,主子顾不得用酒、奴仆顾不得斟杯。整个画面结构严谨,扣人心弦,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
15、油锅里捞钱分三七
有一首民谣说:“洪赵二县人性硬,为争浇地敢拼命,油锅捞钱断输赢,分三分七也公平。”相传,自打霍泉水能浇灌田地以来,洪洞、赵城两县人常常因争水而发生打架斗殴,死伤民众无数。消息传到平阳府,知府只好把洪赵二县令召入府内共商大事。但一时又拿不出良策。后来,还是知府精明,想出了一个绝妙之策,他拿着十枚铜板,在案桌上摆来摆云,似乎他要用钱来分水。他的举动对两县县令有所启迪,二人同时拱手作揖说:“启禀知府,为平洪赵争水纠纷,下官愿拿一主意,让知府明裁。”说着,二人从案桌上各取一支笔,把自己的主张写在手上。几乎同时,手上的字又一起展向了知府:“油锅捞钱断。”知府万万没想到,郭、谷二县令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三人商定“捞钱”事宜。
这天,水神庙前人山人海,洪赵二县乡民泾渭分明,洪洞人居南,赵城人位北。两方人马怒目相持,摩拳擦掌。人群的夹道中,是一个圆圆的场地。场中央,三块巨石架起一口油锅,锅下烧着劈柴,火光熊熊燃烧,浓烟滚滚。锅里,沸腾的棉籽油咕咕翻浪,油花飞溅。知府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洪钟似的嗓门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讲道:“洪赵两县争水,登峰造极,惨绝人寰。老朽招了郭、谷二县令府衙商榷,方知二知县爱民如子,对殴斗取水之事,早已是深恶痛绝……于是乎出其捞钱断水之策。现在,本知府将十枚铜板,掷入油锅里,双方壮士,准备捞钱,按双方捞钱数断分水数。”说罢,知府遂将十枚铜钱抛入沸腾的油锅里,铜钱刚一下锅,赵城的人群里立即攒出一名腰圆膀阔的棒后生。他操着浓郁的赵城乡音,大吼一声:“都离过!”说时迟,那时快,他的手已伸向了滚烫的油锅里摸了起来。油炸了滋味,可想而知,他忍着巨大的疼痛,一把捞出了七枚铜钱。赵城人群沸腾了。欢呼声在霍山峰巅回荡。从此,霍泉分水赵七洪三,为纪念这位争水好汉,人们在分水亭西侧,建起了“好汉庙”。
16、霍泉分水亭
据《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到了清代,洪赵分水之争依旧,清雍正二年(1724年),洪洞人将限水石击碎,赵城县令江承諴连夜复立,遂又击碎,赵城人也把逼水石拔出,纠纷愈加缠绕难解,后经平阳府知府查勘。乃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铸造铁柱十一根,分设十洞,洪三赵七,各洞之间广狭有准,十一根铁柱与铁铸的地袱与额梁,联成一栅,十洞门槛一律等平,水无浅深,宽窄相同。铁栅高1.2米,额梁宽0.25米,厚0.15米,铁柱周长51厘米至53厘米,南北二渠之间铁柱宽32厘米、厚23厘米,铸有“雍正三年”四字,隔以石墙厚0.32米,栅上挡木成墩式桥梁,取分水平均之意,桥名曰“平政”,平政桥上建有卷棚顶的凉亭三间,桥南北各有洋式门楼一座,南边刻有对联:“分三分七分隔铁柱,水清水秀水成银涛,横批:梅花逊雪”,对联首、三、五字藏分水二字,横批取李白“梅花逊雪三分白,雪逊梅花七分香”诗句,蕴含三七分水之意。北门楼亦有对联一副:分列十柱各正经界,水流万年永观波澜,横批:蕤宾徵变。
17、好汉庙
广胜寺好汉庙是广胜寺的附属庙宇,它的创建源于广胜寺分水亭的一个传说。
据《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广胜寺分水亭现存碑文“霍泉分水铁栅记”记载:“霍麓出泉,溉田千顷,唐贞观间,分南北二渠,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因分不均。屡争屡讼,雍正三年乙巳夏,余署府篆,诣渠相度,创制铁栅,分为十洞,界以墙,南三北七,秋九月起工,四年丙午春告竣,水均民悦,相率面清。”这是广胜寺洪三赵七分水的历史记录。
但是在晋南一带,却广为流传着一个油锅捞铜钱分水的传奇故事。
传说在唐贞观年间,用油锅捞钱的残酷办法决定洪洞赵城二县分水。赵城县一个二十岁勇敢的小伙,飞快的把手伸进油烟翻滚的油锅,捞出七枚铜钱后当场献出了自己性命。从此,霍泉分水“赵七洪三”即成定律。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好汉,特为其建起了一座“好汉庙”。永久享受渠民的虔诚祭祀。
18、三月十八庙会
农历三月十八日是水神的生日,也是水神庙的节日。届时,杀猪宰羊,唱戏数天,锣鼓喧天,举行隆重的水神明应王祭典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幸福、国泰民安,一直沿袭至今。
据元至二十年(1283)重修明应王庙碑记载:“每岁季春中旬八日,谓神隆日,萧鼓香楮,骈阗来享者甚众。”这就是水神诞生日和庙会的最早记载。
元延祐六年(1318年)重修明应王殿之碑记载:“每岁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节令为期,适当群卉含英,彝倫攸叙时也,远而城镇,近而村落,贵者以轮蹄,下者以杖履,挚妻子、舆老赢而至者,可胜既哉!争以酒肴香纸、聊答神惠。而两渠资助乐艺,牲币献礼,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饫,而后顾瞻恋恋,犹而忘归也,此则习以为常。”俭曰:“古今之胜,游嘉赏根,其人心所向,然设以励禁莫能也。”
古时候祭典水神,每年三月十八日,赵城县令、值年掌例、掌例婆婆分乘三顶八抬大轿,抬上宗猪全羊,时鲜水果,食罗果盒、祭祀香表,自赵城县敲锣打鼓,威风凛凛,来到广胜寺祭典水神,沿路就造成很大声势。只有赵城县令和北霍渠掌例才能从正门进入水神庙,洪洞县令和南霍渠渠民则只能从侧门进入。
自明、清以来,庙会规模逐渐扩大,每年从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庙会期间,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全国各地的马戏团、杂技团、歌舞团各展风采。水神庙好戏连台,临汾、运城的戏剧名伶领衔演出。各种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十里飘香。前来游览的有灵石、霍州、临汾、侯马的游客。山上山下、海池周围,人山人海,游客高达三十万之众。
19、石桥泰云寺
泰云寺位于广胜镇石桥村北,洪广路南侧,199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十五年(756)。北宋雍熙年间重修,清乾隆年间再次重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庙会期间,游人如织,热闹纷繁。现存大殿座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式房顶,四梁八柱结构,面积约250平方米。建筑手法精巧,建筑艺术高超。殿内东西墙壁绘有精美的唐代壁画,创作技法、内容和形式别具一格。该寺的建筑和绘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考古价值。
20、坊堆碧霞圣母宫
碧霞圣母宫位于广胜寺镇坊堆村西,199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存建筑有正殿、配殿各一座,东西厢房各三间,垂花门一座。正殿座北向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繁庑殿顶建筑,全部采用琉璃瓦镶嵌。殿内正中为泥质悬塑佛龛,大小塑像60余尊,精美绝伦,经专家鉴定为明代艺术杰作。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及观赏价值。同时碧霞圣母宫也是全县等级最高的一处道教圣地。
实物简介
1、观音菩萨像
观音菩萨像,钟乳石质,产于广西,天然形成,无论从何角度瞻仰,皆为观音菩萨庄严神态,与千眼千手观音一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2、面塑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民间叫“花儿馍馍”,是作为礼仪、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和标志。一件完整的作品经构思设计、和面、揉面、配色、捏塑、干化等过程。面塑作品多以十二生肖等动物为原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妙肖传神。
3、展柜实物名称
古糕点模、铜龙头溜子、铜熨斗(内置木炭加热)、铜酒瘪子、八仙过海酒壶、清末老怀表、牛皮梳妆盒、三猴顶灯、门尺、大烟灯、大烟枪(过去吸食鸦片的器具,很多人为此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危害自身健康)
第二部分 红色文化
1、太行军民抢运《赵城金藏》
1942年4月中旬的一天,广胜寺山下驻道觉据点的日本人向广胜寺主持力空法师提出,日本人要在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期间上飞虹塔游览,当时《赵城金藏》就封存于塔内。若打开塔门,日军发现经卷,必然被抢走。力空法师想来想去,只有请八路军将经卷运走,才有保存之希望。立即沿着崎岖的山路,跑到赵城县抗日政府驻地兴旺峪报告,县长杨泽生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向太岳区二地委汇报。
根据广胜寺地处日伪占领区,西、南、北敌军驻守的情况,二地委书记史健同志,部署太岳军分区机干营、赵城县抗日游击大队、洪洞县抗日游击大队、赵城县公安局、赵城县委政府的机关干部、赵城县边山地区的农村党员、民兵以及广胜寺的爱国僧人,共同配合行动。1942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十三日)入夜后,由赵城县公安局局长刘骞同志带领赵城县政府、公安局、二区区公所等一百余名干警,分成小组,按小组有序前往广胜寺背经。寺内三十余名僧人将经卷搬运到院内,经整理随即装进包袱内,由运经干警背往郭家节驮运站。至午夜十二时全部经卷安全运出广胜寺,驮运站事先准备好毛驴,经卷背过来满一驮后,立即起运。天亮前经卷全部起运,4月28日运至地委机关住地—安泽县亢驿村。参加抢运经卷的全体战士,受到太岳军区的通令嘉奖。
2、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中学广胜寺分校
1940年8月,太岳第三专署路西办事处在沁源建立了太岳中学,裴丽生兼任校长。学生实行军事化,大部分学生配带武器,吃的是小米,住的是民房,树荫当课堂,背包做桌凳。培养了一批抗日中坚力量和县区领导干部。
太中创办后,洪赵的爱国有志青年纷纷投奔,翻山越岭去沁源上太中的,一年比一年多。在几次反扫荡中,因为与洪赵人民建立了亲密关系,所以洪赵敌占区或游击区,都成了太中师生疏散、隐蔽的好地方。为了吸收同蒲铁路平遥至临汾广大青年入学,1943年4月太中转移至安泽县神圪垛,距洪赵近,吸引着洪赵青年和学生,1941年招收新生120余人。洪赵两县学生成了学校的主要生源,占到了半数以上。洪赵两县还为太岳中学输送了优秀的教师。1944年和1945年两年所招的五、六、七、八4个队,洪赵的学生仍居多数。1946年初学校决定,洪洞、赵城和霍县的同学都搬到广胜寺,其它县的学生仍留在沁源县李成村。刘舒侠校长、龚士其主任等也下了山,成立了太岳中学广胜寺分校。
学校刚下山暂住道觉村,新招的九、十两个队,都是洪洞、赵城和霍县的学生,利用十天的时间,将一座荒凉的古刹,修建成一座能上课生活的学校。太中学生参加了洪赵县的反奸清算工作,参加了解放赵城的支前战斗。1946年1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向广胜寺进攻,太中分校返回沁源的李成村。1947年,太岳中学第二次下山。便于洪赵学生上学,一部分学生仍回广胜寺,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太岳中学成立了演唱蒲剧的宣传队,编演了《岳飞传》和《劫狱杀家》等剧目,曾在马头、西安、道觉等村演出10余场,宣传抗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洪赵一带享有盛誉。太岳中学培养了一大批时代精英,不少人成为优秀的县区领导干部。
3、油耳子山惨案
抗日战争时期,油耳子山是八路军供给部的驻地,区分队、县公安局和县游击大队也经常在这里活动,群众基础好,军民关系密切。
1943年10月12日至14日,中共洪洞县委、县政府在此召开了河东抗日村长及财粮主任会议,部署安排秋征支前,发动群众坚壁清野,粉碎敌“扫荡”等项工作。会议快要结束时,获悉敌人要进行“扫荡”的消息,与会同志及八路军供给部大队的同志,及时撤离油耳子山向后山转移。洪洞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段龙章再三向干部群众叮嘱,提高警惕,严防日军的偷袭和抢粮。部队撤离的当晚,自卫队员轮班巡查放哨,严密监视敌人来犯。10月15日拂晓,值末班哨的李海玉、李管子准备叫自卫队长李洪英换哨时发现因汉奸告密,日伪军已向村庄逼近,急速回村报告。并拉上弟弟李海宝急速跑走,村民李洪文和游击队员张俊英听到李海玉、李管子呼叫,立即叫醒给八路军供给部送粮的李堡村人,让他火速转移,之后躲藏到李呆子家牲口圈里。村民李学义听到呼喊,钻到院子垄下蓖麻地里走脱。村民李学武被敌人抓住后,与敌博斗,摔脱敌人,跳下悬崖逃脱。村里群众得知日军偷袭,匆忙躲藏已来不及了。日本侵略军驻洪太田部,已带日伪军上百人封锁了所有道路。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凶恶的挨门搜查,把群众集中在村中的场院。其中就有抗日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家庭。天亮后,敌人放走了村中扣押的汉奸敌探,然后驱赶村民往村西集结。到村中核桃树下,放回了其中的妇女和儿童,把全部青壮年男人逼赶到离村二里的塔儿山坟地。路上敌人将后山头张三回抓住。日军在山头四周用架着的机枪将群众围在当中。用皮鞭、枪托劈头盖脸地抽打群众。要老百姓供出八路军供给部藏的粮食和隐藏的伤兵员。尽管敌人恶狠狠的抽打、恫吓、威胁,怒目而视的群众始终无人吭气。敌人见恫吓与威胁不奏效,又装出慈悲的样子,将围在当中的李延佑老汉和十二三岁的李清水放脱。并嗥叫着,让翻译说:“谁说出八路军大大有赏,不供出八路统统死啦死啦的。”但被围群众仍无一人吭声。当时在安泽县抗日公安局工作的村民李殿臣面对敌人的皮鞭高喊:“打死不做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即刻被日军砍头杀害。村民李五儿年仅15岁,面对日军的刺刀宁死不屈,被敌人用刺刀捅死。随后,日军又将李洪彪、李洪杰、李洪英、李全龙、张三回、许小娃、王方亮等7人杀害。中午过后,日军听到村东有枪声,怕遭伏击,便将活着的14名男子用绳索相绑带到曹生村,路过东湾村时又将晋小旦抓了。次日黎明,剩余人员均被杀害于曹生村的野地里。他们是李海有、李学仁、李学文、李学信、李学忠、李茂盛、李小盛、李海龙、李万胜、李旺儿、李小斯、李白娃、李芳子、晋小旦和区分队一炊事员。
油耳子山惨案,共有24位同胞被日军杀害。仅21户人家的油耳子山被杀害18人。有父子同时遇害的,也有兄弟同时遭难的。油耳子山成了有名的“寡妇庄”。
4、一个出色的抗日模范小学
——郇堡北社抗日小学
1938年日寇占领赵城后,各村小学被迫停办。根据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府的号召,郇堡北社创办了一所抗日小学。曾受到赵城县抗日政府的嘉奖。
郇北小学设在村北野外大路西旁佛庙内,有佛堂和厢房4间,学生50余名,校长是北秦村的郭芳亭,教员是校长的儿子郭世琨。学校收集采购了《战时读本》即边区印刷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斗”等图文并茂的抗日小册子。编写教唱抗日歌曲。并在村中刷标语,办墙报进行抗日宣传。用木料仿制大砍刀数十把,组成抗日大刀队,把《大刀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歌曲编写成团体操,边唱边舞,训练杀敌本领。经常配合歌曲在村中进行抗日宣传。寒署假到附近村巡回表演。在校西农田中,挖一暗窑,作为临时隐藏抗日课本、大刀、标语牌、传单之用。准备了三套课本,日本人来了取出《新民课本》,国民党中央军来了用旧课本,平时读抗日课本。有时把学生带到村东的后沟里,以野游形式上学。有时抽学生轮流放哨,确保学校的安全。以学校为中心,成立了儿童团,拿起红樱枪,开展了站岗、放哨、查路条、盘查汉奸等活动。在这块小小的教育阵地上,学生们从小就受着抗日革命思想的熏陶,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批学生,后来大部分都 成长为革命干部。
5、抗日战争时期的南秦毁稻田斗争
1944年3月,日伪当局组织了120人的建设团,配合一个伪军中队,在南秦、道觉修筑碉堡,妄图武力威慑民众,强行开发稻田,以供军需。洪洞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由县长郭思敬、公安局长江涛、范参谋组成的反稻田指挥部。下设警戒联络股和动员指导股。
1944年5月27日早饭后,指挥部召开干部会议,布置工作任务。警戒联络股由情报站郭兆林负责,在玉峰山、南秦一带警戒。动员指导股由一区、县政府、农会、公安局、交通局、武委会28个人组成,下分三个组,一毁稻组,由区长苏子玉负责,率13名干部分头动员组织南秦、坊堆、石桥、封里等10个村近千人,每人准备一把耙子毁稻。二破渠组,由县政府卫忠杰负责,派3名干部动员东湾、高崖两个村150名群众毁渠。三平壕组,由县政府秘书王士道负责,率6名干部动员马头、三条沟、西安等村群众300人填平封里到石桥的壕沟。下午,干部分头下乡,组织群众,并要求各村把狗关在房内,日落时各村点香火为记,三炷香后一起动手,10人编为一班,3个班编为一队,一个村为一个中队,县区干部任队长。当晚从10点到12点,800余名群众参加了毁稻田行动,毁坏稻田三分之一。6月8日,中共洪洞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组织了第二次毁稻,彻底粉碎了日伪的稻田开发阴谋。
6、革命先烈 永垂不朽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雄的广胜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父亲送儿上战场,媳妇送郞上前线,积极送公粮、做军鞋、抬担架、当先导、破铁路、毁稻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革命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共计318名,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永远纪念他们,先后建成了石桥烈士陵园、西安革命烈士纪念亭、马头革命烈士纪念亭、早觉革命烈士纪念亭和北郇革命烈士纪念亭。县委、县政府批准为洪洞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红军大刀
这两把红军大刀:打造于1940年前后,纯钢,通长85厘米,刃长57.3厘米,刃头宽15厘米,刃身宽7.5厘米,刃根宽5.5厘米。刀尖倾斜,刀刃带槽,刀刃的尾部正反两面分别镌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八路军”的字样。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八军:1933年2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将湘鄂赣军区红军独立第一、二师合编,在湖南省浏阳县正式成立第十八军。军长严图阁,政治委员徐洪,共计3000余人。
1937年作曲家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8、票证大全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物资供应紧张,国家印发了国家粮票,各省印发了地方粮票、购布票,还有各级政府印发的购肉票、购粉条票、购煤油票、购火柴票、购碱面票、购煤票、购汽油票等,实行凭票供应。
第三部分 群众文化
1、正月十五闹红火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闹红火,亦称闹元宵。民间文化活动达到了最高潮。闹红火,过去以三眼炮打先锋,各村的威风锣鼓依次表演,服装、队形、鼓谱各有不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除锣鼓表演外,还有扎拐子、踩高跷、耍狮子、舞龙灯、飘旱船、扭秧歌、打腰鼓、骑竹马,还有抬阁挠阁各种戏曲人物,活灵活显。过去,有的村正月二十放焰火,火树银花,五彩纷呈,真是三眼炮震天动地,锣鼓声震耳欲聋,万民同乐庆丰年。
2、金鼓子
金鼓子是流行于广胜寺一带的民间艺术,从明清时代就已在乡闾盛行,常用于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嫁娶,祝寿喜庆,以此添趣助兴,烘托气氛。炫耀家世,图个名气。金鼓子的乐器一般来说,有鼓、哨呐(俗称鸭子)、马锣、钹、梆子等。演奏人员少则8人,多则十几人二三十人不等。
3、威风锣鼓
广胜寺的威风锣鼓起源早,据元代重修明应王庙碑记载:“每岁春月中旬八日谓神降日,箫鼓香楮,骈阗来享者甚众。”可见其历史悠久。广胜寺镇的威风锣鼓,曲牌丰富,刚劲激昂,气势磅礴,动作豪放,姿势优美。并且各村自有特色,鼓谱不同,风格迥异。每逢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便进行演奏,表演者精神抖擞,如痴如狂。观看者喜形于色,欢呼雀跃。广胜寺镇的柴村、道觉、圪垌、严家庄、封里、早觉等村锣鼓队多次参加了全县的文艺汇演,深受好评。
4、道腔小戏 国家非遗
洪洞道情,属地方性的小剧种,广胜寺镇曹生村为洪洞道情的发源地。洪洞道情以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内涵丰富,地方气息浓厚而享誉一方。尤其是由“俗曲道情”而演变为舞台表演形式的洪洞道情剧集“法曲道情”和“民间歌谣”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三尧新唱,各有新尚,道家唱情,佛家唱性,儒家唱礼”的特色,经过上千年的升华、变换,由曲到歌,由歌创情,由情成戏,由地下到舞台,由简到繁,从而居全国戏曲道情十三种之一,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洪洞道情,闪耀着历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智。洪洞道情在明时期渐成规模,清咸丰年(1851)就有了详细记载,成立班、社。民国12年(公元1923),曹生村成立了道情戏班,在晋南和河南、陕西等地巡演六年之久。1960年洪洞成立了“青年道情剧团”,曹生村有12人成为剧团骨干。
2008年洪洞道情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5、石罄
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磬石”音。此磬用石制成,石条有长有短,上刻有花纹,并钻孔悬于架上,击打传声,造形古朴,制作精美,历史非常悠久。
第四部分 灯具文化
一、综述
中国的灯文化一直享有盛誉,我国的灯史就是一幅卷帙浩繁的艺术长卷。从火烛到石灯,从陶瓷灯到电灯,灯的变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使人类走向了文明。早期的灯具,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千百年发展下来,灯的功能也逐渐由最初单一的的实用性变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松枝点燃照明,夜晚行走手举火把,一来照明,二来避凶。逐步发展为火烛。明朝以来,用棉花籽榨油叫苯油,用来点灯,叫苯油灯,也叫灯盏。过去唱戏,台口每边的明柱上各点一盏苯油灯,为保持亮度,不时要有人拨灯花,叫添油拨捻子。后来有了煤油,点煤油灯,较点苯油灯花少,亮度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学生晚上上自习,人人以墨水瓶自制煤油灯。用一木圆饼扎四根铁丝,周围套一个纸糊的套子,就算灯笼。上两节自习,每个人的鼻孔都熏的黑乎乎的。马灯是农村常用的灯具,挂在马车的辕杆上,走夜路照明,挂在牲口棚的槽头,以便添草添料。农民夜晚浇地,用马灯照明。灯柱分铜灯柱、白铁灯柱、木灯柱等。过去,每逢婚娶喜事,人们都要在大门上悬挂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象征着喜庆,又叫张灯结彩。后来,人们唱戏用汽灯,灯光很强。实现了电气化,电是幸福之光,才有了电灯照明。
二、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剧照“光辉照儿永向前”
三、油画《毛主席在八角楼上》“ 永不灭的明灯”
四、灯塔照“为您指引 前进方向”
五、古油灯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此灯铸铁质,灯盏和灯柱连为一体,造型优美实用,灯柱侧挂有银质拨灯圪枝一枚,保存完整。由韩家庄村人在南汉宸故居收集,很可能是南汉宸幼时在灯下看书学习。
六、年年如意灯
年年如意灯,陶质,造形美观,灯体下下相连,保存完整,一次烧制,色彩迥异,上部是银白色,下部为橙黄色,堪为奇特。
七、老鼠偷油陶瓷灯
该组陶瓷灯,灯盏周围分别有饰以老鼠偷油场面,十分有趣,正如童谣所说:“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八、煤油灯、军用电石灯、异形灯、玻璃灯笼
第五部分 纺织文化
一、综述
中国的纺织技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远在六、七千年前,人们就懂得用麻、葛纤维为原料进行纺织,公元前十六世纪(殷商时期),产生了织花工艺和“辫子股绣”,公元前二世纪(西汉)以后,随着提花机的发明,纺、绣技术迅速提高,不但能织出薄如蝉翼的罗纱,还能织出构图千变万化的锦缎,使中国在世界上享有“东方丝国”之称,对世界文明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是世界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以前,人们以麻为原料,织麻布裁制衣裳。自明代棉花传入中国,在长达600年的时间里,民间服饰都是以粗布为主要原料,鞋袜、被子、床单、门帘等亦用粗布制作。粗布又称土布,洪洞俗称“幕捻”。关于幕捻一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说为“木捻”,由原始社会相沿而来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树皮纤维捻搓为线或绳,用于连接缝合树叶、兽皮之类作为身体遮蔽物,即最早的衣服,这种线和绳称木捻。——说出现于男女社会分工之后,男性狩猎、种植农作物;女性搓线、搓麻、制作衣物,直到后来的纺线、织布均为女性为之,故应称“母捻”;——说幕为覆盖、遮蔽,捻为用手搓捻,泛指制作粗布的复杂过程,故而称为“幕捻”。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故兼收并蓄而存之。
粗布的制作工序,粗布以棉花为原料。籽棉经脱籽为皮棉,工序叫轧花。皮棉经过弹花工序使之蓬松均匀。花弹好之后,挫捻子,将弹好的花取一小片,用高粱秸细杆轻轻卷起,稍搓即成为细长条,然后卸下,俗称捻子,若干根束为一把,以备纺线时使用。纺线,是粗布制作最费时的工序,双腿盘坐于纺车前,右手执绞关绞动纺轮,通过线的传动带动锭子旋转。左手执捻子将线一丝丝拉出,抻出一截搭一截于锭子上。要求左右手协调配合,快慢松紧适度,抽出的线粗细均匀。缠线,根据用途整理线的工序。先将线绽穿于线架上,根据用途,经线缠为圆球形线团,俗称古栏儿。纬线缠为两头尖的长条形,俗称绥子。若织带花纹或方格的布,还需将线用拐子缠为线框,然后染色,再根据需要缠成古栏儿或绥子。叠幕捻,根据经线总重量,确定粗布的长度和经线对数的工序,要有相当技术和会计算的人才能胜任。刷幕捻,理顺经线(俗称经子)的工序,将叠好并穿上折的经线,放于大陶盔之中,烧稀面糊倒入其中,反复糅合,使经线全部均匀沾上面糊,叫浆幕捻。将浆好的线团连盔子置于托子之上,把穿折的一端拴于不折上,架起,然后用刷子一遍遍地刷,刷的过程中度折先下,用刷子将经线刷顺刷滑、晾干,刷成一段往不折上卷一段,每隔一段垫谷草一根,俗称“引子”,直至经线刷尽,完全卷于不折上。簪幕捻,将刷好的经线每对一上一下,依次均匀排列,要把其中的一半穿于簪片子内,先把簪线棍固定于簪圪叉上,然后用簪线隔一根簪一根,套于簪线之内,绕过簪圪叉的另一边,并在簪线棍上打结缚牢,再依次往下套。织幕捻,将卷有经线的不折安装于织布机立身上部前端,用挺折板固定,将织折装于折桥内,簪线棍置于鸦老娃近身一端引出的绳索上。经线分为若干组,每组各缚线绳一根,全部均匀缚于卷杵之上;织者套上腰攀,即可开始织布。纬线绥子要先用凉水打湿浸透,装于梭子内,从背孔中抽出线头,从经线的上下片中的空间穿过,穿一下用折桥打一次,再变经线上片为下片,穿梭,用折桥打一至二次。一般为一、二交替打。当织出半寸许,即开始上筋子爪儿,织成一段往卷杵上卷,并不断往前移动筋子爪儿。刚织出的布很湿,每当停机休息,要将布从卷杵上卸下,搭起晾干,重织时再卷上。出浆,织好的布因经线有浆,布较硬,称生幕捻。在使用前,须经过脱浆处理。
在所织的品种止,有白幕捻和花幕捻之别,白幕捻用颜料染成蓝色和黑色可做衣料,亦可做被子里。花幕捻品种较多,半眉儿、一眉儿、三眉儿,条纹单子(赵城称布条)、格格布,拧线布(又称芝麻呢)。
粗布制作需用主要器具:纺线车、线架、绥杆、绥娃娃、拐子、叠杆子、不折、拖子、织布机、簪、刷、折、簪圪叉、梭子、筋子爪儿、杵白砥石、杵子。
二、织布机
织布机,俗称机子,机身四条腿,前两条,即机子的立身,机身由坐板、机圈、立身三部分组成,坐板为织布者的坐位,机圈向外稍弓,是连接立身与坐板的构件,立身上设置不折和连接吊筋、折桥、压绞棍(又称转杵)、鸦老娃儿、脚踏儿、卷杵、腰攀等。
三、货郎担
货郎担,又叫窜担子的。肩挑两只木箱,走村入巷,以经营针头线脑、绣花用品为主,兼营香粉、胭脂化妆用品。摇动柄把,绳拴的坠子敲响上下三排小铜锣,声音清亮,节奏欢快,招徕顾客。亦称线不铃。
三、儿童头饰 手工老虎帽
小儿戴老老虎帽,虎头虎脑,一来辟邪,二来取暖,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做工精美,活灵活现。
第六部分 炊具文化、茶具文化
一、炊具文化综述
中国炊具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及以前的炊具:陶器。大约一万年前,我国最早的容器——陶器的鼎就被人们作为锅使用。古代的炊具比较多,这些炊具大多都是用陶制作的。
夏商周时期:青铜。青铜轻薄精巧并且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的功效和菜品质量。多数为贵族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
汉到隋唐:青铜釜,铁釜(类似砂锅)、陶瓷釜。
隋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炊具有了很大进步,有六格大蒸笼;精致铜火锅,以及与吸纳带锅近似的金代双耳铁锅。
明清时期:瓷器逐渐成为最普遍的餐具。也是这一时期食具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瓷器不仅实现了大量生产,而且远销海内外。质量工艺也日趋精美。
广胜寺镇的主要炊具有锴、铁锅、铁笼畀、火锅、鏊子、 汆壶、铜勺、铁匙、笊篱、漏勺、炒瓢、马勺等。餐饮器具主要有碗、匙、盘、碟、筷子等。碗过去用陶瓷黑釉大钵碗,粗皮子碗叫笨碗,也有陶瓷做的叫定碗子,细瓷做的叫细碗,又分大、中、小多种。各有各的用途。筷子按材质分有银筷子、竹筷子、木筷子。
二、炊具名称
铜马勺、铜汆壶、铜火锅、笊篱、不翻鏊、油罐、洗手盆、铜送饭罐、食罗果盒、钵碗、碗搁板等
三、茶具文化综述
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好茶要配好的茶具,才能泡出好茶,每种茶都有相应的一种茶具。茶具是饮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具是饮茶文化的载体。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
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
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
明清茶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广胜寺镇的茶具主要有茶壶、茶缸。茶壶有紫砂壶、泥筋壶、细瓷壶、搪瓷壶和不锈钢壶。茶缸为搪瓷制品。茶杯有紫砂、细瓷、不锈钢和钢化玻璃杯。当地人以喝大叶茶为主。
第七部分 计量文化
一、“ 结绳记事”
“ 结绳记事” 是我国最早的计量形式之一。在文字诞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记住当时的狩猎数量和生产状况,常用绳子在上面打一个结,每发生一件值得记录的事,便在一根绳子上打一个结,或是结上另一段不一样的绳子,这种记录方式被称为“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 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很多的结绳便相当于原始人的狩猎账本。古书《易九家言》有载“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二、“ 举足为跬”
“ 举足为跬” 是我国最早土地面积的计量形式之一。 如何测量田地对于古代农业生活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步为依据的测量方法。先秦时商鞅规定“ 举足为跬(kuǐ ),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 跬”,双脚相继迈出为“ 步”。跬是早期社会中,土地面积测量的最小单位。
三、“ 手捧为升”
“ 一手为溢,一手为掬”。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做“ 溢”,两手合盛的叫做“ 掬”。 《小尔雅·广量》说“ 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 四升为豆”。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累进,计量更多的容量。 在古代度、量、衡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人们采用“ 手捧成升”原始的计量方法,使生活中的商品互换、交易更为有据可依。但“ 手捧成升”的衡量标准,并不精准,随个人的差异,主观的判断而异。
四、“ 布手知尺”
《大戴礼记·主言》中记载,“ 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十寻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布手知尺说的是,中等身 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尖距离,相当于 1 尺,折合现代的长度约 16厘米。将人体的某一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作为计量基准的阶段,被称作计量历史发展的“ 经典阶段”。
五、“ 半斤八两”
在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中质量单位很特别,是十六进制,即 16两为 1 斤,因此产生了半斤八两这样的成语。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古代定秤,以天上的星星为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总共十六星。所以中国人拿秤称东西的时候,有天地良心在里面,短斤缺两,损自己的福禄寿。所以,古代度量衡器包含着丰富的诚信文化。
六、“ 曹冲称象”
《三国志》载:曹冲“ 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曹冲的意思是,把大象赶到一只大船上,在船上刻下吃水线的位置,把大象赶上岸后,再把称出重量的物体往船上装载,直到船下沉到船载大象时的吃水位置为止,船上物体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曹冲称象的方法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以现在的衡量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巧妙的称象方法正是现代计量学中的“ 替代衡量法”。
七、“ 避君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 并款待了他,重耳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后来重耳返回晋国执政为晋文公,晋国因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晋文公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等于 30公里。指退让和回避。
八、“ 才高八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 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斗:古时计量单位,1斗等于 10升;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九、展柜实物名称
双层算盘(15位进制,当铺多用)、象牙秤、等子、十六两老秤、铁匙、豆腐刀、浆糊刮刀、木鱼、簟匙、竹篦子,俗称刨塞、割纸刀、破条器、推子、铁筷子、古奶壶、马上封侯
第八部分 工匠文化
一、鲁班简介
鲁班(约前507—前444),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鲁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 曾制作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木马车; 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
二、木匠
木匠行业以鲁班为行业祖师。木匠工具是诸多行业中使用最多的。故有“木匠一辈子,置不全家具”的说法。锯有大锯、截锯、二锯、三锯、米锯、抖锯多种。刨子种类有长刨、中刨、短刨、圆刨、槽刨多种形式。凿子型号很多,有宽、窄、圆等不同种类,用于开凿不同形状的榫口。锛子,用于削去圆形木料多余部分及圪节。斧子,木工斧子一面齐平,俗语云“木匠的斧子一面子平”。钻,钻孔工具。墨斗,木工放线的器具。规尺,规为花圆的工具,由可以张开的两端方木条制成。尺,古称矩,是一种制作直角的量具,所以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谚语。锉,木工锉快锯齿的工具。
木制农具,用于田间作业的有木犁、耙、耧、镰把、茅桶等。场上作业的有木杈、木锨、连枷、粪斗、运板、推杈、扇车、坐子。运输工具有独轮车、小车、二不愣车、平车、锅子车、胶轮大车的车厢。家具类:桌、椅、板凳、木床、柜子、箱子等。建筑木作:门、大门、厅门、房门、窗户、炊具、案板、木笼、木桶、碗搁板。还有寿器制作。
三、石 匠
石匠,是指从事采集石料,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手工业者。石匠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石匠从事的工作:可以采集石料,更可以将石料加工成产品。从古石器时代的简单打磨石头到现代的石雕工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离不开一代代石匠们默默的贡献。
许多流传千古的碑文,许多精美绝伦的石刻佛像,许多精巧的宝石雕刻,包括那些经典的石桥技术,石匠对中国的数千年历史文化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民间石匠制作石磨、石槽、碾盘、碌碡、磙子。夯土用的硪、平杵、尖杵、建筑用的过门石、石狮子、门墩。现在人们使用大理石装饰窗台、炉台等,石匠工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铁匠
铁器行业以天上老君为行业祖师。铁器制作有打造和铸造两种。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上手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打过程中,上手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随心所欲。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铸铁主要做锅、鏊子、炉圈子等。
有时打铁真的好像一支交响曲。风箱拉起,曲子奏响。随着加热的需要,那风箱会在平缓匀称的节奏中加速,强力的节拍中充满希望。那灶中的火苗一起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升腾。待铁器烧至彤红,铁钳快速夹至大铁墩上,一番铁锤上下,一串叮当声响,一阵汗雨飘下,那铁件便成为匠者的理想器物。有时需要,师傅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
四、手编
条编种类繁多,就地取材,主要用煤框、笼窝、圪笆,埝笼也称揽撮儿、笼驮、耱儿、绊儿也称拍儿、条篮子、草筛、灰筛、篓子。
柳编,根据器物的不同,制作方法各异。箢子、柳罐等圆形器物均用模具、笸箩、簸箕等则用尺子量好尺寸,先做片儿,用柳条和麻绳编织。
苇编,以苇秆为原料,编织炕席、簟片、粮囤等片状用品。俗称打簟、打囤。
草编,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下角料制作生产生活用具。主要产品有草帽、坐墩、坐垫、草帘子、窗户帘。
第九部分 磨面碾米文化
一、古水磨
水磨主要用于磨面,榨油,碾米,棉花加工等。清道光《赵城县志》记载:“居民驾流作屋,清流急湍中,硙声相闻,令人有水石间想”。 广胜寺镇北霍渠上柴村、郇堡,南霍渠上道觉、马头、南秦,清水渠上板塌、严家庄、北秦等村都建有水磨,达30轮之多。早在金元时期,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水能,科学利用水力磨面的机具,大大减少了旱磨的劳动强度和成本,解放了生产力。其工艺是利用自然落差建造水磨,磨基建在跌水池上,跌水池里安装两个卧轮,一大一小。轮上装三片倾斜木板做的桶槽用水的冲击力,打动卧轮旋转。大卧轮中心安木轴一个叫冲天,轴上用人字木固定圆形石磨,石磨用两扇合一,磨心用木心套一铁围,久磨难损。上扇固定绞绳吊着,下扇旋转,下扇配有腰盘磨子。跌水池内的小卧轮是罗面用的,小卧轮上的木轴叫小冲天。在水的冲击力下,由几组木齿轮转换,小冲天带动罗来回摆动把面罗下去,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
二、马头水电站
马头水电站位于马头村南,是洪洞县第一座高水头电站。南干二支渠之水,设计水头24米,引水流量0.6秒立方米,出力93千瓦,引水工程由钢筋混凝土作压力管道。釆用铁质300型法兰西斯式水轮机1部,75千瓦发电机1台。1958年8月破土动工,1959年10月1日正式投产。为了建设电气化示范村,马头村经过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的街道。拆除了障碍的旧房,新建成了公社、医院、学校、商店、面粉加工、棉花加工、饲料粉碎、地下管道灌溉、电力耕地、电力缝纫、电力吹风、照明,使马头村很快改变了村貌,实现了电气化,一派新气象。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大部分镜头就在马头水电站拍摄的。为迎接全国电气化现场会的召开,1960年春节期间,马头村和全公社人民通过夜以继日的苦干,并建起了电气化展览馆、地下管道、水利化的马头丰产方,新建了公路,两旁实现了绿化。1960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视察了马头水电站和马头丰产方,留下了:“洪洞风景如画,一望麦绿树清。大渠小渠分布,地下管道通行。电站密如星点,包办动力照明。百业操作电化,不用油可机耕。青年孩子可爱,个个聪明机灵”的诗句。
除马头水电站外,广胜寺镇还建有道觉、东湾、三条沟、虎头山、石沟、南秦、石桥、西安、东安、长安堡、板塌、坊堆、北秦、曹生等15处水电站。
三、石碾
选一块直径3米的圆形片石做碾盘,中间留一洞安装铁杵为碾心,配以碾磆碌,穿以碾杆。或驴拉之,或人推之。碾,用于碾米,压米面,最热闹的腊月里压黍米面,又叫软面,蒸枣儿卷子和软古兰子。正月十五家家吃元宵,要压糯米面。碾道里充满了喜笑与快乐。
四、古水井
凿井而饮,早在尧舜时期人们就发明了水井,临汾有尧井,洪洞有舜井,广胜寺镇有曹生四眼井,村村都有水井,供人们饮用。井口由两块被凿成半圆形的条石拼接,井身以石或砖囤围而成,井口旁竖一长条石,上部留一圆口,安装井轴,形成井架,井轴上安装辘轳。辘轳前安装摇把一柄,也称井把,井绳缠绕辘轳之上。井绳前端系有铁环,有九连环或鸭子咀固定水桶。将水桶放入水中取水。
五、扇车 坐墩
人力木制鼓风用具。主要由盖、底、风葫芦3部分组成。风葫芦由铁轴、木轴、风板架、风板子构成。风板子宽20厘米左右,长1米,厚约0.7厘米;风板架前端开槽,每两根架固定一块风板子,并用钉加固,末端安装于木轴上,共安装8块风板。铁轴穿于木轴中,铁轴由铁匠打造,折直角弯,末端为一孔,用于穿翘担。盖与底用3层木板制成,最内一层用厚而窄的木板作衬,横向排列。中、外两层用旋制的薄木板包裹,并用大头圆钉加固钉牢。底为圆凹形,固定于底座之上,两旁安装凹形木板,中部设凹形轴孔,风葫芦轴置其中;盖上部平直后部圆形,前部木板向前伸出,以限定风的范围,风口处上方置横木一根,用以托住簸箕使左右滑动。
坐墩
为与扇车配套的用具。其形制为竖向立木板两块,中上部置横向木板一块,为踩扇车者的坐处。与扇车轴平齐处置木板一块,并于中部与木板侧面垂直方向置圆木1根,圆木开榫口,夹住木板,圆木长1.5米,前端竖向开榫口,取粗木桩,上开卯,与圆木榫口相接固定。圆木中部置铁制丁字形翘关儿。使用时,翘关儿向上插入翘担中部的圆孔,翘担细头的一端插入铁轴圆孔,踩扇车者坐于坐墩之上,双脚踩动翘担,使风葫芦转动而产生风。在操作时,最少需要4人,1人踩扇车,1人上料,1人拖场,1人在前捩场。
六、古大车
古大车,由辕杆两根,底辐子6根,上铺木板,两根辕杆后中部上方,各置将军柱四根,下通辕杆,上连车肘,距辕杆前端约6 厘米处,垂直凿圆孔各一个,内插坚硬木桩,称戗桩,用以固定驾辕牲口的挽具。车厢长2.17米,宽0.75米,车轴长1.5米,车轮外圈套铁箍,直径1.2米,厚0.05米,箍内为硬木块拼成,布满铁钉近百枚,再往内为辐条,辐条横截面为4×5厘米的长方形,木制辐条长0.34米,每个轮装辐条18根,与车毂相连。车体总高1.33米。左侧辕杆下挂油葫芦一个。左右车肘各设挂钩5个。车厢前部下方悬挂木制撑子一个,用以卸去牲口后撑起车厢。套驾大车一般需四头骡马,一头驾辕,三头拉川套。是过去长途运输的工具。
第十部分 农耕文化
一、农耕文化综述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
原始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是农业起源的动力。早在新石器时代,神农氏尝遍百草,观察天时地利,教导人们种植谷物,创始了农业。
古人类的“刀耕火种”即放火烧荒,再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耕作,种植农作物,轩辕黄帝定历法、“艺五种”推进了农业的发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沿革,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时代。
广胜寺镇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得天独厚,早在唐贞观年间就引水灌溉,根据北霍渠“上七下八中十日,二十五天一轮子”的轮水制度,当地农民为适应灌溉,培育了六十天、八十天、一百天和一百二十天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通过实验总结推广了玉米套种技术,延长了玉米的生育期,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农具简介
当地老农常把务农工具概括为:“锨镢耙子锄,犁耙碾子耧”。这些是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工具。
铁锹,有裤锹、钢锹。主要用于翻地。元头锹、簸箕锹用于铲土铲粪。
镢头,分条镢、板镢。可代替铁铲刨地以松土,或开挖较硬土质和砂砾石。
耙子,有齿儿,整地工具,一般九齿。四齿耙子用于剜稻田。
锄头,中耕除草工具。农谚语:“锄头上有水,锄头上有火”。天旱了锄庄稼可以保墒防旱,雨涝了锄地可以通风透气。
木犁,俗称角儿或角犁,铁木组合畜力耕地工具。春秋时期即有用牛耕地的记载。
耙,畜力整地农具。耙地时驾驭人踩在耙板子上,来回耙地。耙齿间隔10厘米,如缺一根便耙不到。有人形象的说:“差了耙齿是个空,差了耧花不能种。”
碾子,即用砂石或青石打磨的石磙子,为墒情不适耙不下的田块可用碾子碾压,以便土圪垯破碎。小麦冬前狂长,亦可用碾子碾压。
耧:畜力播种工具,史书有:“西汉赵过作耧”的记载。用于小麦、谷子、棉花的播种。为使种子均匀要不停地摇耧,耧圪垯发出“哒哒”的声音,老远就能听到。后由播种机代替。
用于收割的有裤镰、麦镰、麦绳、扁担。
用于场上碾打的有杈把、扫帚、木锹、斗儿、运板、推杈、扇车、坐子、碌碡。
用于牲畜驾驭的有驮鞍,俗称鞍子,笼头、辔头、大腰、搂肚、坐秋、套合。耕地用牛轭子、砲杆子,大牲畜用夹板牵拉。
第十一部分 村名文化
马 头 该村轮廓似野马。村南土地庙为马头,村北佛庙为马尾,村内四条大路为马的四条腿,土地庙的照碑为马的舌头,北墙的两只窗口为马的眼睛,故取名为马头。
下 庄 该村原为马头的一片耕地,后发展为庄,因处马头村之下,故名下庄。
北 秦 相传,秦时建村时,村中秦姓居多,因位于沟北,故名北秦。
南 秦 相传,此村建于秦朝,村中姓秦的居多,因位居沟南,故名南秦。
板 塌 传说,古时村中有条河,将村分为两部分,人们就用木板搭桥而过,但不久桥便塌了,人们随塌随搭,故名板塌。
北 郇 相传,唐王李渊败退路经此地,一农夫引其至家,茶饭相待,农夫姓郇,唐王封其为郇官,故名郇堡。元大德年间(1303)洪赵八级大地震,河东地裂,郇堡一分为二,此地居北,故名北郇。
南 郇 原与北郇为一村,地震后将郇堡分为南北两部分,此在沟南,故为南郇。
曹 生 相传,曹操的父母路过此地,曹母正要分娩,口渴需水。曹父下令开山挖井,并建凤凰台、莲花池,为其妻分娩庆贺,故名曹生村。
长安堡 古代有一将军在此扎营,坚守此堡,长久平安。故名长安堡。
东 安 该村与西安原为一村,相传一年霍山洪水暴发把村冲成沟壑。以沟为界分为两村,该村居东,故为东安。
西 安 位与东安原为一村,后因洪水泛滥,将村冲成两段,该段居西,故名西安。
东 湾 位于曹生村东的湾里,故取名东湾。
道 觉 该村明朝中叶是个较大的村庄,后因山洪暴发,村庄毁于水灾,仅剩通往广胜寺的一条路及村之一角,故名道觉(因“角”字不雅,以同音改“角”为“觉”)。该村历史悠久,相传道觉古代名叫龙头镇。唐宣宗建塔期间,龙头镇在霍山脚下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村,且物产丰富,买卖贸易兴隆,经济繁荣昌盛。建塔监工领事将拉运任务交给龙头镇,塔寺竣工后,监工领事、知府县令为纪念该村之功德,取一“道”字,又因该村号召民众,广修善事,不计较报酬之觉悟,再取一个“觉”字,总称“道觉”。
坊 堆 相传,古代村南有两土堆,故名双堆,后年深日久,土堆渐平,建起庙宇和牌坊,故改名为坊堆。
封 里 该村为三国名将徐晃之封地,封号为杨平侯,因封地徐姓后裔繁多,故名封里。
高 崖 该村在山崖之畔,地势较高,故名高崖。
圪 垌 该村位于道觉和广胜寺之间,原属道觉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俗称“道觉圪垌里”。相传,此地原来没有人烟,只是一条由道觉通往广胜寺的胡同路。后来有人在路两边打窑洞居住,人渐增多,胡垌路变成了胡垌街,由于近邻广胜寺,人口剧增形成村。因村庄狭长,像圪垌,故名圪垌村。
南 堡 该村原为板塌村东的一个土堡,到了宋代,此地出了一名姓冯的官员,经过多次与板塌商议,才从板塌村分出来,取名为南堡村。
石 桥 相传,该地处于三国徐晃封地之北,曾为封北村。后因唐王李世民路过此地过石桥,一块石头把马绊了一下,便口诵成诏书:“路过封北村,比丘迎泰云,石桥绊马蹄,赐名石桥村。”
三条沟 该村是由南沟、金子沟和后沟合成的一个村庄,故名三条沟。
柴 村 相传,此地是一片古墓群,遍长荒草荆棘,附近的农民常来此打柴。有人居住后,取名柴村。
柴村堡 传说,原村名为贾家堡,只有姓贾的一大户人家。由于当时土匪抢劫频繁,大部分贾氏搬走,只留下一户穷的,后又有各地穷人聚集,皆以打柴、卖柴为生,故定为柴村堡。
双 头 传说,该村有口深井,井内有双头蛇,时常害人,后有石佛镇之,故名双头村。
严家庄 原名崔家庄,明朝中叶,宰相严嵩被贬,其后裔居此,改名严家庄。
严家堡 该村原为严家庄的一个堡子,故名严家堡。
早 觉 原名营田堡,清同治年间,洪水泛滥,将村冲毁大半。当时,有一人发现早,全村免于水祸。故改名早觉。
油耳山 相传,舜王访贤,在此遇许由,许由不听,就用泉水洗耳,故名油耳山。
建馆始末
广胜寺镇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承蒙临汾市委宣传部、临汾市文化局和洪洞县委宣传部、洪洞县文化局的关心和指导,感谢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协助支持,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工作,终于竣工开馆。
展示馆位于广胜寺镇政府西侧,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展室面积600余平方米,先后共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共分九个展示区,目前,收集、展示各种老农具、老家具、老物件共计2000余件,件件满载着历史记忆,写满了乡愁乡韵。
创建期间,社会爱心人士苏堡镇原副镇长许应言、山西日报记者邓国瑞、明姜镇韩家庄村支部书记郭银生、韩家庄村民王齐柱、王成生以及爱心人士崔风英、郭安记、孙朝静等分别捐献了各自收藏的老物件,每个物件都凝聚着他们传承文化的心血,饱含着他们对文化记忆展示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创建文化记忆展示馆的群众基础。
在展示馆的创建过程中,临汾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任江波,洪洞县文化局局长赵文卿、纪检组长晋兴俊、文化股股长李鹏等多次亲临现场指导。镇党委书记张春芳筹划实施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展示馆编撰了楹联。由镇党委副书记程张君牵头,副镇长高强明具体负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王陈红组织实施。洪洞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张海青搜集编撰了展示资料。洪洞县书协主席樊珍明题写馆名,洪洞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晋廷瑞、副会长董爱民、张兴河、张天鸣、高玉柱给予了艺术指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文化记忆展示馆的方式,寻觅远去的历史,吸取精华,继承良好的家风家教,发扬勤劳节俭的纯朴民风,崇尚德孝文化,创建文明家庭。把展示馆办成学习历史的课堂,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引导人们发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奔向更加和谐、更加富强的美好前程。
(图文/高强明 张天鸣 王陈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胜下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