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案怎么判刑

刑法条文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实践中有以下几种情况较为特殊,要慎重认定处理:一、大义灭亲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应由司法机关处理,我国不承认大义灭亲的行为,对实施大义灭亲的行为,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被杀着在被灭亡前大多存在严重的过错的行为,司法机关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二、安乐死我国不允许实施安乐死,实施该种行为仍然涉嫌违法犯罪。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提供治疗,以减轻其痛苦。即使患者自愿请求对其实施安乐死,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患者的自愿行为也不能免除刑事处罚,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当然,只是在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三、相约自杀相互约定共同自杀,因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一方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一方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幌子,诱骗他人自杀的,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四、强迫、引诱他人自杀自己不直接动手,通过威胁、使用暴力、诱骗行为让自杀者自己杀死自己,借刀杀人。此时行为人的行为与他人自杀的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有杀人的故意,应当认定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五、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果未成年人或教唆精神病人自杀,由于自杀者对于自杀的后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不仅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更应从重处罚。六、先前过错行为致人自杀因先前所实施的过错行为,导致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作为故意杀人罪处理,应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智较为脆弱或者身体特殊体质(如诱发心脏病、脑梗等),这时个人理解不存在犯罪问题,当然可能要承担一部分经济赔偿责任。如果明知他人有严重疾病仍然去刺激,诱发疾病死亡的,则有可能涉嫌犯罪。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如果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有故意,不应做故意杀人罪处理,致人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时考虑的一个从重或选择较重法定刑处罚的情节。故意杀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其他情况下也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七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八条: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九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节选)第四条: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第九条: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杀、自残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1999.10.27法[1999]217号)(节选)(一)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要注意严格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虽然都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但行为人故意的性质和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区分犯罪的性质和故意的内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予以纠正。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实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节选)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5.15)(节选) 第九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对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5.26):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故意杀人罪作为性质最为恶劣的犯罪之一,一直都是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那么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多少年?法院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因素的考虑有哪些?可以缓刑吗?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尚辩刑事团队律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意杀人罪如何判?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本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对故意杀人罪量刑因素有哪些?第一,杀人手段残忍与否是量刑考虑因素。剥夺一个人的生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手段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杀人手段的残忍与否关涉被告人主观恶性和社会影响。残忍的杀人手段表明被告人主观恶性恶劣,社会改造回归薄弱,且容易冲击社会人性伦理底线,带来严重恐慌。故杀人手段的残忍与否会直接导致死刑适用的考虑因素,成为死刑甚至立即执行的参考依据。判断一个杀人手段是否为残忍手段,主要从作案工具、尸体损害程度、社会伦理性等综合方面判断。第二,预谋与临时起意的考虑因素。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有预谋和临时起意形式。预谋杀人通常表现为杀人犯罪意图由来已久,计划周密,杀人后毁尸灭迹等。临时起意杀人通常表现无杀人意图,由于被害人长期侵害而无法忍受或者面对被害人挑衅难以克制等临时生起杀人意图。预谋杀人表明被告人主观恶性严重,应当从重量刑。而临时起意杀人表明被告人无杀人动机,无主观恶性,且社会伦理冲击性有限,应当从宽量刑。 # 可以判缓刑吗?故意杀人罪自首如果被减轻处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判处缓刑,但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不可以判处缓刑。以上就是尚辩刑事团队律师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涉嫌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的相关法律知识。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应该都有了基本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尚辩刑事团队律师,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164****13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34****6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45****30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58****66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30****08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65****4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74****5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50****5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38****4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