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问我为什么解放前沙米比满口香大米价格便宜多了,如何回答简单明了?

  上周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High青春》节目直播了关于沙米项目的专题访问。由于播出时间较长,故剪辑成上、中、下三部分,在本号上连载,大家可关注沙米订阅号进行收听。  前两部分已于前日发布(点击回顾“香港之声专访沙米 一起high青春”、“  香港之声专访沙米 一起high青春(二)”),今天为大家转播压轴部分。   15:17香港之声《high青春》-下来自沙米  以下为音频实录:  主播:现在咱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双创,创新创业,您也是这大潮当中的一员,您会觉得创新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过程吗?创业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吗?  滕飞:是这样,创新当然是有挑战的。因为有的创新可能给您带来一些更好的东西、更好的提升,但是有的创新可能反而会降低你的一些东西,所以说如何创新,或者在什么样的阶段、什么样的位置创新,我觉得也很重要,就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一定要坚守创新,因为创新才能源源不断的去提升你的原动力的东西。  创业的话,现在的确到了我们全民提倡双创的一个阶段,很多的人选择创业,那我觉得至少创业可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大的可能,我觉得至少是应该鼓励去大家去创业。  主播:您的这个沙米事业是不是对于整个通辽,或者是说对于这样的环境都会产生很大的一种改变?  滕飞:我觉得其实沙米这件事情可能至少有几个意义。  第一个呢,我觉得是能看到现在环境的改变,其实夏天的时候会看到漫天的水鸟,夜晚蛙声一片,这里的生态已经得到根本的改变,你基本上看不到这里是一个沙漠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个环境的改变。  第二个呢,当然它在改变环境的同时,生产出来了优质的粮食沙米,这种有机的稻谷。这样很好的优质粮食也可以影响到千家万户。当然,这种优质粮食取决于我们目前的环境,比如说这种日照的时间、纯净的空气、昼夜温差大。其实,沙漠这种天然的环境,那在我们眼里其实真的是宝的,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的优质的产品,才会同时去绿化、美化了环境和改变了生态。  这是我觉得显而易见的两点。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用我们的商业修为把这两点做了有机结合,然后把农业进行了一些新的维度的设计。去年,比如说我们的沙米模式,已经有上千家农业企业来找我们分享了。那我觉得其实沙米模式可能是中国农业未来五到10年发展的模式。  主播:您刚才说原来可能很多人觉得像这样的沙漠是没有什么可能的,但是转换一种眼光、一种思路的话,却发现这里是能够生产出品质更好的产品的。需要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同时也要认识这里面的规律。  滕飞: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主播:您当时是怎么想到做这个项目呢?  滕飞:其实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世纪的80年代80年代末,当时政府和几个专家就在通辽地区一些农户家里推行过“覆膜衬膜水稻技术”,当时目的是为了改善口粮,让农民改善口粮,因为当时农民是吃不上大米吗,这样呢,有一些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半亩或者更少的地。后来,这件事情因为在当时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就不了了之了;但是也有几户农民,一直坚持了下来。  偶然的机会我们来到这里,看到了正在种的那户人家的情况,虽然规模很小,就几亩地,但是我们当时就觉得这件事情是否可能有机会,从我们的商业的角度来讲;那个时候,还单纯的从商业角度来看、来做尝试。于是,2013年,我们尝试了、实验了50亩。  其实当你看到沙漠里那一小抹绿的出现的时候,你忽然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可能更有价值。所以,2014年我们正式成立了公司,于是那一年,我们也种了500亩;2015年5000亩;然后现在,上万亩;就这样一点点过来。  主播:这增长级别,简直都是10倍的往上涨啊!  滕飞:是这样的。我个人的性格就是一旦认准一件事情,就会做下去。  主播:可能别人会觉得只是一个改善口粮的小规模种植,您当时怎么会一下就相中了,怎么就会觉得能成为产业化的事儿?  滕飞:首先在空间上来讲,中国这样的可种植沙漠实在是面积很大。我们现在调研的数据大概有五六亿亩,所以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是无限大的市场。  第二个呢,就是沙漠这样的特殊气候,一定会长出很好的东西。其实我们过去也有这样的印象,比如说新疆的葡萄啊、枣啊,都会比较好吃、比较甜,都是因为这种沙漠特有的气候造成的,白天的日照以及昼夜的温差。所以这样的环境加上这是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地方,当时的感觉是这里可以提供无限大的天然有机环境;基于这个,我们开始做一些尝试。  但当真的看到了从生长到收获的过程,看到那一片沙漠里出现那一点点绿的时候,你当时就会觉得不一样了,心态就改变了,就是说,这件事情可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你会忽然觉得,比你过去十几年或几十年做的所有事情更有一种让你做下去的冲动。  主播:别人或许会说你在沙漠里边种大米这事能行吗,会有人一开始的时候非常质疑这样的一个行动吗?  滕飞:会有非常多的质疑,其实到今天为止,不认识的人,你说你在沙漠里种大米,很多人还是嗤之以鼻的或者是怀疑的。但是今天,好在我们这几年下来,已经有更多的人,起码我周边的人已经都知道这件事情了。然后,每年有几十、上千人过来参观,加上我们也有基本上上万个客户,再加上这些年我们在互联网端的一些宣传,应该说现在沙漠里种大米对于很多人来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已经知道这件事或者是不再怀疑这件事了。但是刚开始的确认为这个事是不靠谱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就是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质疑。当然,我个人还是比较坚定的,因为你质疑是质疑,但我在做嘛。  主播:大家会说这是疯了吗?到沙漠里面去种大米,然后你会用这样的成果来告诉他们。但一开始到内蒙古的时候,当地人会觉得这个可行吗?  滕飞:这个也是这样,也是经历了怀疑的阶段。那我们就以这个现在的第一基地沙米基地为例,我们刚来的时候,然后我们把这个5000亩地进行承包,那个村的农民都认为,这可能是来了一伙人圈完地可能就会走掉,可能是怎么样的一种模式。当我们真的干起来之后,他们还抱有怀疑。而一年以后,我们承包的5000亩沙漠变成绿洲的时候,他才真正感觉到原来这伙人是真正做事的。包括我们一基地负责人田广,原来是这个村的村干部,他也是一直抱有怀疑;当他看到这些人这么快的效率把这个这件事情干成的时候,他也很感动,正好那一年有机会,他们换届他就换下来了,到我们基地来工作。  主播:也会对当地的农户有很大的改变,是吧?  滕飞:对,是的。其实,我们还是以沙米基地为例吧,现在我们最近的村子叫希勃图村,其实每年刮大风的时候,他们已经很少有沙尘暴了;以前呢,是每年都是沙尘肆虐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村子很多人在我们这里打工,有长期工,还有零工,我们每年花在这个村子上的大概有300万,包括长工、零工、雇佣、租赁小型的机械。所以对于一个大概1000户农民的村子来讲,每年增收300万就意味着每一家要增收3000块钱。  2014年,这个村子有74人是全国贫困人口,到现在只剩了二十多个。我们计划到明年,就连这二十多个贫困人口,我们都扶持好,争取到明年希勃图村就不再有贫困人口;我们计划2017年,这个村子不再有贫困人口,2018年,整个白音塔拉镇不在有贫困人口。白音他拉镇现在有572个贫困人口,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把所有的贫困人口全部扶持。因为我们除了这个产业以外,还有红山草猪,通过这样的一个扶贫手段、精准扶贫手段,然后让整个镇子的人也富裕起来。  主播:您当时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想过会有这么多的辐射效应吗?比方说环境改善、精准扶贫,等等,会想到有这些成果吗?  滕飞:刚开始做的时候还没有想那么多,但改善环境是可以想到的,这个是显而易见的;然后,生产出很好的粮食、很干净、很有机的东西。这两点是刚开始做的时候初心的东西,但是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件事情可以带动周围的农民一起去做,然后我们可以让这些贫困人口不在贫困。学做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很多事情,你的使命是源于你投入到一件事情里,当这个事情不断的扩大的时候,你的使命就会油然而生,而且会越来越重。  主播:您现在如何看待这个担在身上的这个使命呢?我觉得您现在已经不仅仅把这个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了,更重要的是当成您是要终身致力于的一个事业吗?  滕飞:这一点是很坚定的。其实对于我来讲呢,我觉得我更多的是想扮演一个沙漠生态修复领域的一个引发者,或者叫成功的引发者。因为中国有五六亿亩的可种植的沙漠,单靠我和我公司的能力是不可能去完成的,我们希望我们的成功做了一个示范的效应。  我们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经济上,我们很有收益,在社会上价值上,我们帮助更多的贫困的人口;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可以绿化更多的这样一个环境;通过这些综合的东西,我们希望我们是一个成功的引发者,比如说在我们未来几年我们会上市。  如果这一切都会实现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进入到这个领域,快速地让中国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变成良田,这个是我想做的。  主播:刚才您总结的,就是您说的沙米模式吗?  滕飞:沙米模式其实更多的是在运维的层面上,刚才我讲的是意义的层面上。  主播:我还以为您说的沙米模式实际上就涵盖了像绿化、触发,以及对周边一些居民的影响,我还以为就是这种全方位的影响。  滕飞:应该说,这也算是沙米模式造成一个结果。我们所谓的沙米模式,更多的是指如何能做好一个农业企业。因为现在很多的农业企业做得并不好,大部分农业企业都是回收周期比较慢、竞争的维度很低,我们其实通过维度的这样一个设计、执行,创造了我所有的沙米模式。  沙米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所谓的维度论,包括我们农业的品牌维度、科技维度、资本维度、互联网维度、合作社维度、公益维度。  主播:要把这种现代化的思维维度放到传统的农业当中来,您是会希望这样的模式让更多人加入进来,然后改善中国这么大面积的沙漠化状态是吗?  滕飞:对,我特别希望。其实我们通过几年的摸索,已经有20项专利和4项发明,我愿意在未来贡献我们所有关于这个领域的成果,提供给所有愿意进入到这个领域的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尽快进入到这个领域,然后一起把我们中国的沙漠变为绿洲、变为良田。  主播:您在这方面绝不藏私是吗?  滕飞:对,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广阔空间。大家一起来做从大的角度来讲,沙漠会更快地变为绿洲和良田;从小的角度来讲,更多的人能吃到这个沙漠产生的这种优质农产品,我觉得都是很有意义的。  主播:对,没错。特别是我们在整个采访过程当中就会闻到这儿的大米的香味,这个米香确实是跟普通大米挺不一样的,您闻到这样的米香是不是也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滕飞:是的。其实每年到9月下旬的时候,在地里走的话,那个米香味儿是阵阵传来的。其实我也去过五常,五常的稻花香也很香,但是我不知道在五常的地里为什么闻不到这样的香味儿。我觉得可能和这里天然、没有任何污染的环境有关系,可能这一片沙漠上就这样的一片地,所以这种所谓纯粹或者单纯的香味儿,才能导致这个香味这么浓重。  主播:是不是也是因为有您的劳动在其中,所以闻起来特别有这种味道?  滕飞:对,我觉得这可能也会有关系吧,因为会爱屋及乌,心生欢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用三个方法卖大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