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国缉毒警察人数数多少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全体中国人,就与毒品不共戴天。毒品的危害,对于每一位国人都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既有鸦片战争沉痛的历史教训,也有今天很多家庭因海洛因,冰毒而支离破碎。无数的人民警察,都牺牲在了毒贩的枪下。一个小小的烈士陵园,里面埋葬了众多因禁毒而牺牲的英雄。但这个烈士陵园中间,竖立着一座纪念碑,以此抚慰着这些烈士的英灵。图1而在纪念碑的右侧,有那么几座和周围不太一样的坟冢里,静静地躺着几位在第一线上光荣倒下的公安干警,而在他们中间,就有着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的,我国首位牺牲的缉毒警察陈建军,牺牲时年仅25岁。1962年8月1日,在我国西南的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镇医院里,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老陈,你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焦急守候在门外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地说:“好!今天是建军节,那孩子就叫陈建军吧!”陈建军的父亲叫陈世富,也是一名老警察,在当地的公安系统上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摸爬滚打,算得上是一位称职的老民警了。图2在他的儿子陈建军刚刚出生的年代,这个偏僻的小镇甚至还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而这位老警察却也是无怨无悔地守候着这一方水土,做着村民们背后无言地守护者。而陈建军,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从小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派出所。作为一名警察的儿子,父亲的办公室,就是小陈建军最好的游乐场。而在父亲和其他警察叔叔的耳濡目染下,年幼的陈建军,也渐渐地开始对他们憧憬了起来。成为一名能够侦破案件,保卫人民的警察,也变成了他内心最向往的事情。等到陈建军到了识字上学的年纪,小陈建军的第一批课外读物,就是在派出所中陈列的关于刑侦的专业书籍。陈建军也正是在这里,就学到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为他以后成为考核第一名的武警埋下了人生的伏笔。于是,陈建军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坚定的种子:“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而这个梦想,也就在他的心底里生根发芽。图3二十年后,1982年,新中国为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更是为了严厉的杜绝毒品,第一支专业的缉毒队伍,在陈建军的老家云南成立了。此时,刚满二十岁的陈建军,正是处在一个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年纪。敢想敢干,便是他最好的代名词。当他听到第一支缉毒警察队伍成立的消息以后,他那心中早已长成参天大树当警察的梦想,便好似鱼儿遇到水一般,迅速地找到了方向。他便偷偷打听到了报名的地点,并瞒着家里的所有人参加了这次选拔,他在公安民警的选拔登记表上看到,郑重地写道:“立志继承爸爸干公安,是我儿时就扎根的唯一志愿和决心!”此刻,他心底里的那颗大树,好像隔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结出了果实。而公安民警,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在选拔期间,更是有层层的测验和考核。可这又怎么难得倒陈建军!他心底里那坚实的梦想,能够让他轻易地无视一切困难,这些考核,对年轻的陈建军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图4为了能够在整个云南省的竞争对手当中崭露头角,陈建军下了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决心。早晨别人还在梦中休息,陈建军已经早早起床,开始苦练擒拿;晚上别人都已经睡下,陈建军还在单杠上吊着,想超过自己昨天的记录。到了后来,队友们在早上听见外边的口号声,就会说:“准是老八(陈建军外号)在那练擒拿!”终于,测验结束了,陈建军凭借着自身从小积累下来的深厚扎实的刑侦知识功底和刻苦锻炼出来的过人体能,如愿以偿,终于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缉毒民警,被分配到了一个叫做砚山的县公安局。在陈建军看来,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遇,可是当他的父亲和其他家里人知道后,他们似乎并不是太赞成陈建军的选择。相反,他们的心理倒是充满了担忧。因为云南省地处边区,而南边就是全世界都臭名昭著的金三角,金三角要是想把自己手里的货运输进中国境内,那云南省基本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图5整个金三角贩卖毒品的猖獗现状,云南人都是有所耳闻,更不用说毒品贩卖的暴利早已迷住了这群毒贩的眼睛,他们不惜一切铤而走险,阻挡他们贩毒,那对老百姓来说更是在太岁的头上动土。因此,那些缉毒警察经常是得不到生命安全的有力保证,即使是在公共报道上,也需要将脸打上码,防止毒贩认出,对缉毒警察的家庭进行丧心病狂的报复。陈建军的父亲陈世富也是一名老警察,自然知道缉毒警将承担多大的风险,尽管缉毒警经常会立下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大功,但是陈建军的父亲依旧是十分担心儿子的生命安全,几次三番地劝说儿子,让他转到别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当警察,一样可以立功,一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而陈建军在得知了父亲的这种想法以后,便反过来给父亲陈世富上了一堂课:“爸爸,我们云南省这个地方,毒品已经在这猖獗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了,您之前在岗位上的时候您也说过,如果有机会,您也要上一线缉毒,而现在,这个机会正好交到了您的儿子手上,您没有完成的梦想,就交给您的儿子我来完成吧!”1982年,年仅20岁的陈建军,在麻栗坡县的800多名竞争者中,成功蜕变,获取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终于进入了他梦想中的第一批云南省缉毒干警的队伍。第二年,陈建军就被调到了整个云南最凶险的地界——平远街。图6平远街,是可以和东南亚的金三角,南美的贩毒集团相提并论的凶险之地!这里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地方武装和毒贩遍地,甚至敢偷盗警车军车拿出去卖。曾经绑架首富李嘉诚儿子的悍匪张子强,在落网以后就对警察说:“我们所有的武器,都来自平远街,这里除了战斗机,什么都可以买到。”而且之前的几年打越战,整个文山都被划成了战区,平远街地区的各级职能部门的建设基本就处于瘫痪状态,当地的宗族和黑帮抢了不少军营物资当他们的本钱,就这样把生意越做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军火销售点。在那里,各类重武器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摆在摊子上,像是菜市场一样买卖,而且这里也是金三角大毒贩坤沙向国内销售他双狮地球标海洛因的必经之路,也是第一个销售站点。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云南省缉毒警察盯上这里的原因。云南省的公安曾经粗略对平原街地区的军火数量进行统计,当地所屯的各类武器弹药,差不多能够和一个团的编制武器平齐,而这些,还只是正经的武器数量,若是把那些持有土枪土炮的人也算上,那简直就是多如牛毛,不计其数。图7当地的毒贩和军火走私贩子甚至猖狂到给当地公安局打电话,说他们新进了一批步枪,晚上要试枪,可能会有较多的枪声,让当地的公安局不要惊慌!不过既然云南省组建了第一支缉毒警察队伍,那么也一定是准备灭一灭平远街悍匪的嚣张气焰。上级为了彻底排查清楚平远街毒贩的行动轨迹,和内部的布防情况,于是派出了陈建军所在的缉毒警队伍,在当地摆设哨卡,对当地人的出入进行围堵拦截,包围伏击的战略部署。到了晚上,陈建军和他的战友们便开始化妆,改变自己的样貌和身份,悄悄潜入平远街,进行重点村落的排查。在经过多次的行动以后,陈建军的作战经验越来越丰富,学会了各种刑侦的实战本领。陈建军只需要一眼,就能够识别出来他旁边走路的那个人,到底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是一个毒贩;他也学会了不需要地图,只要向四周看一圈,就能准确地分析出当前所处的地形,然后精确地指出哪里适合布置重火力点,哪里适合布置狙击点。图8陈建军也学会了如何和当地老乡迅速打好关系,怎么判断哪些人可信,哪些人需要进一步观察,而又有哪些人是对自己怀有敌意的;同时,他也掌握了怎么和那些值得信任的人打好关系,让他们能够帮自己盯梢,传话,培养自己的眼线。而他更是学会了从越南到广东各个地方的口音,如果有需要,他可以随时扮演一个东南亚毒贩,又或者是一个香港大老板。在之后的两年中,陈建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大放异彩,成功破获了多起大大小小的贩毒案件,也抓获了许多名罪大恶极的毒贩。他成为了缉毒工作岗位上最优秀的战士之一。“脱胎换骨,接受卧底任务”1985年的11月,这天,陈建军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一项秘密任务。当地的上级对平远街的形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后,决定在当地的毒贩窝点内暗中安插一名卧底,执行各项秘密任务,和警队人员里应外合,加快破案的速度。众所周知,卧底一向都一个安全的职业。图9卧底需要秘密行动,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没有队友的配合,只能一个人完成各项危险之极的任务,而且业务能力必须熟练,在毒贩不能有丝毫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侦察工作并将信息准确的传递到警方的手中,并安全的脱离。在这些既危险又复杂的工作中,任何一环都不能够出现差错,一旦出现差错,轻则任务失败,重则被毒贩百般虐待致死,甚至家人也有生命危险!所以,警队必须派出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才能在最大限度下保证万无一失地完成这项任务。而既年轻又优秀的陈建军,自然是领导们的第一人选。当领导交给陈建军这项秘密任务时,大家本以为他会犹豫,这很正常,因为像陈建军这样优秀的警员,自然应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衣锦还乡才是大家认为属于陈建军的美好未来。可是陈建军,竟然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份几乎是九死一生的卧底工作!于是,陈建军在一夜之间,似乎是变了个人。图10曾经的陈建军,几乎就是在脸上贴着警察二字,一身的浩然正气,即使脱下警服,那些社会闲散人员看到陈建军都感到战战兢兢。可是自从接到了要他去匪帮卧底的任务后,他突然间就学会了抽烟酗酒,满口粗话,赌博成性,在路人看来,似乎就和小混混别无二致。这个时候,陈建军的妻子,刚刚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陈建军的内心,也是复杂的。他的初心,是想成为一名向父亲一样顶天立地的人民警察,可是现在,他却只能在女儿面前,扮演着一个混混的角色。而陈建军的妻子,内心也是崩溃的,原先顾家的好丈夫,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满口粗话的小混混。这样突然的变化,让陈建军的妻子感到无所适从,她不能接受自己的丈夫突然间变得如此堕落!恐慌和无助下,她只能一个人来到派出所,找到丈夫的上级,向他哭诉自己如今的艰难处境,和陈建军的突然变化。图11可是上级领导知道陈建军的苦衷,知道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毒贩的环境,为了任务的顺利完成,才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可是这项任务属于国家机密,事关陈建军一家,乃至整个云南省的安全。并不能随意向陈建军的妻子和家人随意透露真相。但是看着眼前哭哭啼啼的陈建军妻子,他也是实在于心不忍,无奈之下,上级领导只能摇了摇头,抿抿嘴唇,搪塞陈建军的妻子说:“建军可能是最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等建军什么时候来到我这里,我一定好好批评他,你放心,早晚我们会还你一个原来的好警察,好丈夫。”而实在不忍看到陈建军如此“堕落”的,除了陈建军的家人,还有陈建军的昔日好友。他们看到陈建军每日抽烟酗酒,沉迷赌博,都纷纷为陈建军感到不值,于是接连到陈建军的老父亲陈世富那里去告状,希望陈世富能够早日让自己的儿子,众人昔日的好友早日迷途知返。可是陈建军作为一个老警察,敏锐的感觉告诉他,儿子变成这样一定是有它的原因,其中一定有那些不可告人的内幕。图12但是正因为陈世富是一个多年的老警察,他知道陈建军越是十有八九怀揣任务在身,越是不能违反保密协议询问,更不能向外人随意透漏陈建军的情况,于是他也只能叹一口气,对着陈建军的好友摇摇头:“建军这孩子长大了,我们也不好管束,就让他走自己的路吧。”于是,陈建军在自己老父亲和上级的掩护之下,并没有人发觉他即将投入危险的卧底工作中去。而陈建军本人,虽然也越来越像一个地痞流氓,但是他的内心,依旧是清澈的人民警察,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图13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1986年8月22日,精心准备的陈建军,开始了他的卧底生涯。1968年的8月,一名叫做冯育焕的毒贩,正式进入了云南缉毒警察的视线。8月22日,缉毒大队得到线人情报,这个叫做冯育焕的毒贩,正在通过金三角地区路径云南,从境外向国内倒卖大批毒品。而他目前正缺少买家,好将这批货尽快脱手。警方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上级立刻找来陈建军,叫他装扮成一个从广东来的大老板,单刀赴会前往毒贩冯育焕的窝点——广南县南坪区。图14陈建军接到任务,不负众望,果然一个人只身前往,而冯育焕也并非省油的灯,他和手下开始对这个不知来历的广东老板进行百般盘问,并不断观察着陈建军的一举一动。陈建军沉着应对,利用自己之前学过的广东方言,将毒贩的问题对答如流。同时,“无意间”向毒贩透露这次他是带着一大笔钱来的,是要诚心和冯育焕做生意。一心想把货甩出手的冯育焕没有多想,赶忙同意,并且拿出了毒品样品让陈建军查验。陈建军见状,心中暗喜,不过表面上仍然是不动声色。让冯育焕次日带着货,和他进行交易。第二天,冯育焕果然带着毒品前来和陈建军进行交易。就在刚刚接过陈建军给他递过去的鼓鼓囊囊的钱箱时,门突然被撞开了。“不许动,警察!”为了不暴露陈建军的卧底身份,警察们把陈建军和冯育焕都按在了地上。图15警察队长大声喝问冯育焕:“你把毒品藏在哪里了?”可狡猾的冯育焕哪里会透漏这种事,眼看警察们找不到毒品,陈建军灵机一动,开始向队长大声“哀求”:“警察同志,你们抓错人了啊,我是从广东过来收大料的,不信你们看看我的麻袋啊!”警察们心领神会,将藏在隐蔽处的麻袋倒在地上,藏的毒品,全部露了出来。陈建军做卧底,首战告捷。全队上下都为之庆贺。不过很快,新的考验就又来了。而这次要比上一次严峻得多。1987年的9月,一个叫周荣云的毒贩带着他的团伙现身了。这次陈建军扮做一个回族老板,在平远街和周荣云做生意,等待时机将他们一举拿下。可是这个周荣云,要比上次的冯育焕阴险毒辣的多,周荣云为人十分谨慎狡猾,甚至仅仅是怀疑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直接杀掉怀疑对象。周荣云一见到陈建军,就对陈建军起了疑心。他发现陈建军虽然表现得吊儿郎当,流里流气,但是身上却是带着一股“正”。图16但是即使狡猾如周荣云,也不好说出这股“正”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于是他只能加大警惕,对陈建军和其身边的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测验。而正在陈建军和周荣云等人吃饭地时候,周荣云故意向陈建军的碗里,夹了一块猪肉。平远街正是回族聚集之地,当地宗教氛围很重,让他们吃猪肉,属于是对当地人的大不敬。而陈建军所扮演的,正是一名平远街的老板。陈建军马上就意识到,这是周荣云对他的试探,他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必须马上做出回应!于是陈建军当即倏地站起,将碗在地上摔了个粉碎,随即扬长而去。陈建军身边的卧底于是趁此机会,对周荣云一伙人说:“实在抱歉啊,我们老板人脾气比较暴,你们要是真心想做生意呢,就带着货,我们去珠街等你们。”周荣云一伙人虽然生性多疑,但是他们也不想就这样让一大笔生意告吹。于是,到了约定的时间,陈建军等人果然等来了毒贩,但是却并没有看到周荣云本人的身影。图17陈建军心中暗想不妙,于是低声和身边的卧底同事说:“毒贩可能要换地方交易。”果然,毒贩对陈建军等人说:“老板,货已经出来了,寨头外交易!”这个交易地点是由毒犯敲定的,主动权又回到了毒贩手里,警方无法及时在寨头完成警力部署,情况十分危急。陈建军决定将计就计,随着毒贩去往新的交易地点。在这一路上,陈建军的大脑都在飞速运转,思考着怎么样能够将毒贩一网打尽。到了地方以后,陈建军发现此地三面都是悬崖峭壁,于是计上心头。他给队友使了个眼色,队友马上将钱箱子朝着一个悬崖丢了出去,他和队友马上占有利地形,迅速拔枪,压制住了五名毒贩,成功的以少胜多,将所有毒贩全部生擒。1987年的12月13日,当地缉毒大队再次得到情报,一名叫做冯德国的毒贩,正在倾销他手中的毒品。陈建军依旧是自告奋勇要冲当卧底,将毒贩一网打尽。他依旧是装成一名当地老板,去和冯德国接触,冯德国执意要在自己的地盘和陈建军进行交易,陈建军依旧是扭头就走,留下身边的同事传口信:想要出货,就来珠街找我。图18果然,冯德国和之前的毒贩们一样,都不愿意放跑眼前的买主,同意了在15日和陈建军在珠街进行交易。15日上午,陈建军和同事们坐上车,走出公安局大院,临走的时候,他还和同事们有说有笑。谁知道,他的同事们再见到陈建军时,陈建军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陈建军到了珠街,毒贩再次要求交换交货地点,这次,他们把地点安排在了曙光乡的某一个小村庄里。陈建军没有办法,也只能和毒贩一起前往曙光乡。于是,陈建军单枪匹马,直接和冯德国进入了毒贩的地盘。冯德国让他的家人在外放哨,自己带着一个亲信,和陈建军在一栋二层别墅中进行交易。陈建军抓住这个毒贩没有防备的机会,瞬间拔出手枪,高喊:“警察!全都不许动!”随后立即退到窗边,用对讲机请求支援。而穷凶极恶的毒贩哪里肯束手就擒,立马转身向楼下跑去,想把陈建军引到他们的包围圈里。图19陈建军刚刚追下楼,就看见一支枪口瞄准了自己。陈建军也迅速掏枪,两声震耳欲聋的枪响,陈建军和毒贩同时开火,毒贩当即被击毙,陈建军的腹部也受了重伤,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此时,毒贩们蜂拥而入,一边抢夺现金,一边死命地殴打陈建军,陈建军慢慢的倒在了血泊中。当战友们赶来时,因为天气逐渐转凉,陈建军身上已经挂了一层白霜。而他的右手,还保持着扣动扳机的姿势。陈建军在牺牲以后,他的眼睛始终是睁着,似乎还有什么心愿未了,直到他的母亲前来,在他耳旁说了几句话,陈建军烈士才安详的离开了。陈建军烈士牺牲时,他的女儿还不到两岁,而他甚至还没有机会在女儿面前澄清,她的父亲不是一个小混混,而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人民警察。图20而云南省政府也是对烈士的家庭情况十分的关心,每年都提供相应的补助,陈建军烈士的女儿也品学兼优,在研究生毕业以后回到了家乡,继续在祖父和父亲都曾保护过的这片热土上,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成为了当地有优秀的人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缉毒警察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