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甘肃省白银市政府网会宁县郭城乡黑虎岔村周雅兰现在在山东省维访市哪个地方,身份证号码620422196?

地名由来:金天兴三年(1236),金将郭虾蟆殉节于新会州城(今郭蛤蟆城遗址),后明正统二年(1440年)靖虏卫于清凉山下设驿站建城(郭城驿遗址),为纪念这位殉节将军,故名为郭城驿,且沿用至今。据《郭城驿建元帝庙碑记》记载:郭城驿,创自正统初,为靖虏而设也。西北隅有故城,乃郭元帅所据之地,因以名焉。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郭城驿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2014年7月,郭城驿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郭城驿镇位于会宁县北部,东接土高山乡,西接头寨镇,南靠河畔镇,北临靖远县大芦乡,素有会宁重镇,会宁北大门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总面积329平方公里。郭城驿镇现辖11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镇区居民人口达1.2万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223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2370元。镇区位于郭城驿镇中部靖天路与郭谗公路交汇处,具有较强的聚集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 郭城驿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时曾为汉祖厉县治,唐乌兰县治,金新会州治,是丝绸之路北线之要冲,历史上曾经商贾云集,集市繁华。金宣宗贞?二年(公元1214年)改名为新会州,据《金史》载,金末名将郭-不归顺元朝,独守此城十三年,率将士奋力死战,无一人肯降,最后赴火0,后人感其忠勇,遂称此城为郭-城,明正统五年,于此设立驿站,郭城驿由此而得名。清凉山矗立于关川与新堡子川之间,郭-古城、将军点将台、驿站烽火台等遗址犹存,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剪纸、刺绣等民间文化经久不衰,民间传说源远流长,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地建立抗日农民协会,解放初期,在郭城驿设立郭城区,1983年7月,郭城驿建乡,2000年撤乡建镇,被建设部确定为部级小城镇试点镇,省级综合改制示范镇和重点建设镇,曾多次荣获省、市、县先进单位称号。 郭城驿镇地处靖远、会宁之间,靖会电灌工程的主要受益地带,农业的保收优势和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区域特色较显明的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布匹市场、蔬菜市场、小杂粮市场.在会宁县城镇建设“0一线”体系中,郭城驿镇成为会宁县最重要的集镇,会宁北部文化、经济中心,全县最大的乡镇企业基地和农副产品贸易基地,所形成的“洼地效应”,正在成为带动整个会宁县北部经济崛起和腾飞的增长极。按照“城镇强镇、项目兴镇、多业富镇、重农立镇、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总体思路,实施了道路、排水、绿化和亮化、集中供热、文化广场、百货市场、建材市场、商住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郭城驿镇农业基础条件好,产业化程度高,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现有耕地8.1万亩,其中水浇地5.2万亩,旱山地2.9万亩,土质肥沃,平整开阔,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配合良好,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副产品丰富,种类多、品质好、产量高,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蔬菜等。旱山区以种植籽瓜为主,效益较显著。全镇现有反季节种植日光温室300座;塑料大棚1500座;大田蔬菜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菜用型早熟洋芋种植面积近4万亩;砂田籽瓜种植3万亩;养羊户达1700户,羊只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量在12万只以上。“中国小杂粮之乡”会宁县红堡子市场是会宁北部小杂粮、黑瓜籽集散地,会宁旭升土特产有限公司年购销总量达13280吨,销售额达7968万元的,不仅活跃了市场,拓宽了增收渠道,而且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和周边地区小杂粮、黑瓜籽等农产品的出售难的问题,带动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郭城驿镇目前共有中小学32所,其中中学7所,小学25所,在校学生共计9289人,教职员工421人。中学均实现了校舍标准化,小学布点工作基本完成。科技工作效果显著,广大群众的科技推广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改造了农村电网,接通了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文化、电视、通信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郭虾蟆】(1191――1236年)金会州(今白银市靖远县)人,郭禄大胞弟,神箭手,金代著名军事将领。兴定4年(1220年)西夏重兵围攻会州,城破之时,禄大、虾蟆兄弟双双被俘,夏人怜其技,囚之,兄弟皆誓死不屈。朝廷闻之,议加优奖,而未知存没……
郭虾蟆详细信息++郭蛤蟆城遗址郭-城遗址郭-城遗址位于甘肃会宁县郭城驿新堡子西面,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建,称会州城,金代贞?初年,迁会州州于此,称新会州。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金元帅郭-孤城抗元三年,城破举小羊营烽火台遗址小羊营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小羊营村南社东坪山山顶。小羊营烽火台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准点,向四周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郭城驿遗址郭城驿遗址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7月4日,郭城驿遗址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山老君洞清凉山老君洞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驿村以西清凉山半山腰。清凉山老君洞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祖厉河以西,西至清凉山正中,南至清凉南山,北至清凉山北山。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云鹤桥遗址云鹤桥遗址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驿村北社郭城驿驿城北郭城小河河谷。云鹤桥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247线涵洞以西50米,西至祖厉河畔以东50米,南至城墙以北60米,小羊营北堡子小羊营北堡子位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小羊营村北社。小羊营北堡子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堡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30米。历史沿革:正统二年(1437年)置靖虏卫(今靖远县),辖区包含郭城驿。[21]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属于永宁里郭城驿适中。民国11年(1922年),属于全县9区中的郭城驿区。民国16年(1927年),合并成7区,郭城驿为第六区。民国18年(1929年),合并成5区,郭城驿为第四区。民国29年(1940年),全县划分1镇(枝阳),郭城为12乡之一。民国30年(1941年),改置1镇(枝阳),郭城为8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会宁改建成5区公署,郭城、河畔为第五区公署。1952年后半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全县划分9区,区公署改称区公所,其中郭城乡为第九区(区公所在河畔)。1953年后半年,郭城驿为第13区(区公所在郭城驿)。辖高蕃、郭城、红叶、海村、陈村、井村、受村7乡。1955年后半年,全县合并成9区,其中郭城区辖共冯、河畔、塬坪、黑虎、新庄、郭城、泉村、白塬、海村9乡。1958年3月,改为郭城人民公社。1961年10月,改为郭城区工作委员会。1983年7月15日,体制改革,恢复郭城驿乡建制,乡设立经济委员会。2000年6月28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郭城驿镇,撤销郭城驿乡,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地新堡子。白银黄河湿地公园新城社区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新城社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社区。…[详细]清凉社区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清凉社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社区。…[详细]古城社区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古城社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社区。…[详细]祥和社区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祥和社区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社区。…[详细]红堡子村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红堡子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八百户村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八百户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郭城驿村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郭城驿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扎子塬村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扎子塬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腰井村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腰井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新堡子村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新堡子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黑虎岔村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黑虎岔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大羊营村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大羊营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小羊营村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小羊营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叶家滩村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叶家滩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驮营村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驮营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银市政府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