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属于,赵某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有( )。

之前有很多的宝子在问我有没有老师的讲解,一直没时间给大家整理一些内容,这次给大家发出来一些真题和解析考点—总论 —犯罪概述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A、贩卖毒品罪的"毒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B、抢劫罪的"暴力”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C、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D、受贿罪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参考答案:C解析:构成要件要素可以分为技术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1) 记述(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日常生活对该用语有明确的界限,如"人”、"妇女"、"毒品”
生活术语。(2) 规范(不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我们通过感知并不能够获得正确的判断,需要法官的价值评价 的要素一一专业术语A项:日常生活对贩卖毒品罪中的"毒品”有明确的界限。对于"毒品”相对应的客观事实,只需要进 行事实判断,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故,贩卖毒品罪的"毒品''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A 项错误。B项:抢劫罪中"暴力”通过感知并不能够获得正确的判断,需要法官的价值评价的要素。例如,抢劫 罪中的暴力是否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需要法官进一步进行价值判断,从这意义上看'‘暴 力”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B项错误。CD项:首先,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刑法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刑法条文对相关要素的描述所确定的,成 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其次,本题中,《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并没有明确列明"非法占有目的”。但是,"非法占有目 的''是成立诈骗罪所必须的要素。故,"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最后,《刑法》第388条(受贿罪)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 以受贿论处。”法条中明确规定,成立受贿罪必须“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属于成文的构成要件要 素。因此,C项正确,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项二、客观不法要件:因果关系1.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A、无论是依据条件说还是相当因果关系说,都认为没有条件关系便没有因果关系
B、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引发危害结果,尽管有其他积极因素介入,但并非过分异常的因素,不中断危 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C、 在合法则的条件说中,合法则是在具体案件中,根据经验法则或科学法则进行判断D、因果关系是特定条件下,实行行为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参考答案:BD解析:A项:首先,条件说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 的原因。因此,一般认为,如果不存在条件关系,就没有因果关系。
其次,相当因果关系说也是基于条件说的基础上建立的。相当因果关系说是基于条件说过于扩大因果 关系的范围而产生,该学说认为,根据一般社会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某种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相 当的"场合,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相当”是指该行为产生该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 的、正常的,而不是特殊的、异常的。相较于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 判断有无条件关系;其次是在有条件关系的前提下判断是否异常。①最后,原则上,没有条件关系,就没有因果关系,但这并不绝对。部分情形下,即使没有条件关系,也能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甲让丙喝了致死量的毒药,在毒药起作用之前,乙使用铁棒殴打丙的头部造成丙颅脑损伤进而 死亡。可以说"即使没有甲的投毒行为丙也会死亡”,即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缺乏条件关系,故 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断绝)。就乙的行为而言,也可能说“即使没有乙使用铁棒殴打,丙 也会死亡”,故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缺乏条件关系,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 系。这样一来,甲、乙的行为均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均没有条件关系,甲、乙都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 没有因果关系?这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被害人就是被乙的铁棒打死的,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 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情形下,可以认为,即便没有条件关系,也可能肯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因此,A项 错误。【延伸阅读】该项在2021年真题也有考查,该原题的表述为'‘只要行为与结果之间缺乏条件关系,就 不能认定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该选项错误。B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前因后果)的发展过 程中,如果出现介入因素,则可能中断前行为(因)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欲中断因果关系的进程, 介入因素必须是异常的因素(即介入因素的发生并不是前行为合乎规律所引起的),且介入因素对后结果 发生的贡献率接近100%。例如,甲拿刀砍杀乙,导致乙出现濒临死亡的重伤。乙在被送往医院时,医生的救治存在轻微过失, 最终乙死亡。本案中,虽然出现了介入因素(医生的过失),但该过失对死亡的贡献率并不足以独立(100%) 导致死亡结果的出现,不足以中断甲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B项正确。C项: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合乎规律”、"正常''的一种关联。但如何认识这种关联呢?一种观点(合法则的条件说,即科学规律说)认为,只有根据科学知识,确定了前、后现象之间是否 存在一般的合法则的关联后,才能进行个别的、具体的判断。易言之,因果法则关系的存在,必须得到当 代''最高科学知识水平”的认可,如果根据这种科学知识难以理解,则不能承认因果关系。当然,如果经 验法则与科学法则并不矛盾,这种经验法则也包含在'‘合法则”中。①另一种观点(经验法则说,即生活常识规律说)则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只要在经验上被认 可,就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此,合法则的条件说,是根据“科学法则”进行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合乎规则,而不是根据 经验法则。因此,C项错误。举例说明:根据''经验”法则,我爷爷、爸爸那一辈人告诉我,只要多吃饭,就能长髙,不吃饭就长 不髙。因此,多吃饭与长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只是根据他们的有限的''经验”得出来的结论,而现今 的科学法则告诉我们:米饭本身是碳水化合物,营养成分并不髙,对长髙没有什么作用。长髙需要营养、 运动、遗传等多重因素,这是现今的“最髙科学”的法则。因此,“经验法则”与“科学法则”可能不一致。D项:我们在刑法上讨论因果关系,是为了确定责任的归属。所以,不是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刑法上的因 果关系中的"原因”,只有类型化的实行行为(即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的实行行为)才是刑法上的因 果关系中的"原因”,预备行为不是刑法上的"原因”。预备行为本身不具有导致危害结果的通常性,不 合乎规律。因为只有这种实行行为才能导致危险的现实化,从而发生危害结果,合乎规律。刑法上的"结果”也不是任何结果,而是犯罪的构成要件所要求的危害结果。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 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上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此,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D项。伊林贝娜1951获赞 5.7万粉丝资深美学专家·时尚作家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请输入或粘贴题目内容
搜题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A.甲为索取债务,将邹某关押在一居民楼里,邹某在逃跑时不慎摔死B.乙在菜场卖菜时辱骂顾客王某,致王某情绪激动,心脏病突发而猝死C.丙违章驾车,将行人赵某撞成重伤后逃跑,赵某因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D.丁将陶某打晕后以为其已经死亡,就将陶某抛掷到水库中,陶某溺水死亡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危害行为和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有()。A.甲为索取”相关的问题
第1题【2014年山东省属真题】下列案例中,属于学习的是()。A.幼儿出人托儿所时害怕生人,几天后就不怕了B.老马识途C.服用兴奋剂后运动能力提升D.成人每天阅读报纸点击查看答案第2题请教: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最后押题试卷二第5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题目描述】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污染事故的是()。A.1986年4月,前苏联基铺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伤害,也造成了其他国家遭受放射性尘埃的污染B.某国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C.淮河沿岸有多座大城市和大量工业部门,污水、废气排放极为严重,造成沿岸的许多村庄经常会出现许多相当严重的疾病D.2007年4月16日上午,位于息烽县小寨坝镇境内的贵阳中化开磷有限公司硫碘制酸装置点火,因一吸泵跳闸,造成二氧化硫外泄,使得450多人中毒【我提交的答案】: D【参考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C答案分析:包含关系,塔吊是施工工具,手机是通讯工具,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点击查看答案第3题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临时性收入。[2004年真题]A.税收收入B.国债收入C.行政性收费D.出卖公产收入E.罚款收入点击查看答案第4题我国的复式预算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经常性预算。[2003年真题]A.所得税B.耕地占用税C.国有资产收益D.文教事业费E.行政管理费点击查看答案第5题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2014年上半年真题)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2014年上半年真题)点击查看答案第6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累基金的是()。[200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累基金的是()。[2004年真题]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B.社会消费基金C.国家管理基金D.劳动报酬基金点击查看答案第7题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2014年真题)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2014年真题)点击查看答案第8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有()。[2005年真题]A.完整性B.专用性C.公开性D.真实性E.灵活性点击查看答案第9题下列关于代理的提法中,错误的是()。[2007年真题]A.代理人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B.依下列关于代理的提法中,错误的是()。[2007年真题]A.代理人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B.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C.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D.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点击查看答案第10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原理的是()。(2003年6月三级真题)A.互补增值原理B.激励强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原理的是()。(2003年6月三级真题)A.互补增值原理B.激励强化原理C.动态适应原理D.能位对应原理点击查看答案第11题二、定义判断(71~80题,每题0.5分,共5分):下列每道题给出的定义被假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从二、定义判断(71~80题,每题0.5分,共5分):下列每道题给出的定义被假定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最符合或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物或行为。请开始答题:第 71 题 低价倾销行为: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低价倾销行为的是()。点击查看答案
[重要提示]
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属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