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工处理墙面的步骤涂料师傅如何记录每日工作的细节和成果?

在造价这行也算是小有经历,施工方、审计、地产都做过,技能比赛也拿过奖。经常会被很多新人朋友问到:造价到底该怎么学,到底该怎么入门?真的是这样,迷茫,就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的一个标签。我当时初学造价的时候也是迷茫着,结果都走了一些弯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做事情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就好做了。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打开了一个口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把战果扩大化就行了。那么,怎么样才能打开这个口子,怎么样才能快速度过新手期呢?是有一些方法的。我觉得大概有三点:态度、算量、组价。一、态度:很多人都会说,我都来问怎么突围了,肯定是抱着一颗红心来的,态度肯定是大大的好。是的,能够思考如何进步的人初衷肯定不坏,但有时候仍旧会有一些忽略的地方,我称之为自认为的好态度。1、谦逊:初出茅庐,什么都不懂,处处都要跟人学。这年代谁也不欠谁的,特别是单位上有点水平的前辈,谁也没必要捏着鼻子来带你、教你,所以学习的开始就是让别人觉得你是上道的,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在工作上带一带你。所以你得谦逊点,这时候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学东西就要有学东西的姿态。挑肥拣瘦、避重就轻这时候不适合你。粗糙点说,就是夹着尾巴做人。2、是否能发狠:我们湖南人讲是否霸得蛮。总听人说,咨询公司加班多、累。其实这话并不全对,并不是所有人都天天加班,有很多都是可以自己自由安排的。但有一种人是需要。那就是学徒、造价新人。不会识图,能不能加班多琢磨琢磨?算量速度跟不上别人,能不能加班赶一赶?陌生项目敢不敢先咬牙接下来,请教别人,通宵赶工,辛苦一点也要争取练手的机会?如此种种......这个社会不仁慈,公司也是利益至上。没有人会拿着项目等你去慢慢练手,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对自己狠一点,努力一点,争取更多的练手机会。3、是否真的搞懂了:都知道,现在做造价极大部分就是摆弄软件。软件极大的解放了人,但同时也极大的耽误人。钢筋用广联达算出来了,你知不知道原理?计价软件组价出来了,一些含量换算你知不知道依据来源?没想过这些问题的,就永远难得出师。二、算量说完了虚的,就开始说点实在的。造价无非就是两个环节,一个算量,一个组价。先说算量。1、识图:涉及算量,摆在第一位的问题就是:图纸会不会看?具体来说:平法有没有去研究?除了能够根据平法识图进行建模,锚固长度这些是否有意识去了解?撇开模型,你能不能根据图纸在头脑中想象出建筑的三维模型,这种空间思维在手算的时候挺有用,值得去锻炼锻炼。2、电算:(1)首先在开始的时候建议全部手画:当时我自己做项目的时候,一个五六万平方的综合体,加班不少,但是建模速度总是赶不上别人。那时候就一个人在项目上,也没人交流,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别人是用了导图。难怪比不得。人家导图定义柱构件,构件识别后,检查微调下就ok了,你手动定义,不说手辛不辛苦,一趟下来,眼睛都是花的;定义梁构件,两种方法比起来那更是叫一把辛酸泪;还有识别梁等等,都是cad导图能够极大极大的提高建模速度和减少造价人员的工作量。但即使这样,我仍旧建议新人在一开始就不要去碰这种快速的工具。你就老老实实手动定义构件,手动布置图元。为什么?这样子能提高你对软件的熟练度,基础打扎实了,再考虑提升速度。当然这是个很磨人的过程,不过我至今很感激那时候手动建模的一段经历。先学走再学跑。(2)多想想建模的其他思路:软件是很灵活的,同样一个图元就可以用很多种构件来实现。比如这个图元:你可以用圈梁布置,也可以用剪力墙搭配梁布置;钢筋你可以用其他钢筋计算,可以用单构件计算,甚至可以等软件算完后,你把计算结果修改成你要的钢筋长度,再锁定图元也行;之所以建议大家练习的时候多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实现,是因为只有你自己尝试过了,才能找到自己最顺手的方法。而且你这样才能够对软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以后遇到非常规的图纸,你脑海中能马上想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就是能力。(3)回头看:软件算量其实思路很简单,建模+出量。但是,学习阶段你得再加一个步骤,建模+回头看+出量。怎么回头看?钢筋模型建好后,有没有看看钢筋三维?有没有选中单个图元看看软件计算结果?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工程量是怎么出来的,看软件计算是否合理。才能把你自己定位为一个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变成同软件一样的算量工具。图形算量,有没有切换到三维模式看看?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快速布置过梁看看,平面二维看起来一切都好,切换到三维你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不需要布置的(因为墙体高度不满足布置要求),这样就会导致钢筋和其他一些工程量是重复计算了。看到这里,你们发现没有,在开始阶段,所有种种,我都是建议了一个字:慢。沉下心,慢下来,以后才能跑得更快。3、手算:先借我之前算过的一个项目作为引子(很久之前做的项目了,计算肯定有缺陷,这里只是借用图来补充说明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效果图计算稿(1)讲究计算顺序:计算顺序清晰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化繁为简,一个是思路清晰。上面的效果图看得出,这个项目还是有一些麻烦的,造型不规规矩矩,造成算量比较麻烦。怎么处理?首先可以分解为多个面,一个个来解决。每个面中再以材料种类为划分,按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来计算,这样子就能够在计算过程中不受干扰的统计出自己需要的量。(2)计算过程留痕:计算过程中,要对计算过程进行留痕,类似于我计算表中【】的注释项。只有这样才能够随时进行反查。造价结算有时候要进行多次审核,而时间跨度往往很长,有时候甚至达到半年、一年。如果不进行过程留痕,在计算稿完成一年之后再来进行对审,一大堆数字靠记忆来回忆思路,那是很痛苦的事情,耗时耗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到找到当时的思路,可见计算的时候保留注释是多么的重要。(3)细心:手算有个弊端是什么?就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怎么讲?看例子。计算稿发现问题了吗?对,括号。手算最怕的事情就是括号出错,一旦出错,那工程量就是相差非常远,简直灾难。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出来说,因为我自己踩过雷。所以手算一定要提醒自己细心,因为在一大串数字中,一个小错误往往很难发现,且复查起来非常麻烦,耗时耗力,但结果却影响非常大。三、组价:组价在造价过程中,相对于算量来说,高了一个层次。那么怎么来掌握这一门技能,我觉得有大概五个步骤:1、基础:我喜欢讲基础。有了基础,才有后面的万丈高楼。组价的基础是什么?当地政府颁发的定额文件、造价管理部门出具的定额解释说明文件。你想做好组价,这两个文件你得去看看。一开始让你完全吃透不现实,我的要求也很简单,都去翻个一遍两遍。一开始不要想着组价这个事情,先去翻书。2、临摹: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练字的?学习组价也和练字一样,临摹。找一个别人做得好的组价文件,一个清单一个清单去揣摩人家如此做的意图:为什么套这些定额?含量换算的依据是什么?材料价格来源是什么?取费依据是什么?全部搞清楚了,这个步骤就完成了。3、实操:上述同一个清单,只保留清单,清单下面所挂定额全部删掉。自己来独立对这个项目进行一次完整组价。有问题么没关系,先记录着。4、对比:自己实操的版本和范本进行对比。找到不一致的地方,研究。看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自己缺失的是什么,这样就找到自己该去加强的知识点了。5、记录:很多时候找到自己对组价理解不好的地方,并不是一次就能学会,能够的那是天才,而天才很少。那就找个地方记录下来,经常去看看,重复是记忆的最好方法,这样子没有你掌握不了的知识点。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的
公众号
造价齐哥
,更多干货等着你。码字不易,路过的朋友点个赞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漆工处理墙面的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