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软装应该如何软装提升档次设计才能既美观又实用?一站式软装服务是否真的能满足所有需求?

一、软装的由来这几年,软装设计从室内设计(传统室内设计包含软装和硬装两部分)里剥离出来,一如几十年前,室内设计从建筑设计里剥离出来一样。这是市场分工愈发精细的体现,本质上是对家装需求和要求变高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原本建筑师会操持从“建房”到“入住”之间一切都项目,但价格不菲,基本都是为权贵阶层,或者大型公共建筑服务。几十年前二战结束,时局平稳,经济繁荣,先富起来的平民阶层也开始有了积蓄和财富,对“住”的要求也有了较高标准的需求,但想请建筑师不太现实:首先价格偏高;其次建筑师的数量也少(培养成本更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再者,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商品房,建筑本身不用考虑,人们买房只要做室内装修就行了,请建筑师本就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这是“室内设计”从“建筑设计”剥离的大致过程和原因。二、软装是否需要剥离而“软装设计”从“室内设计”中剥离,实际在我看来并非如前者那般“充分且必要”。室内设计包含软装和硬装,是这两者有机结合而共同呈现的效果。而这两者的界定本就相对模糊,一般来说,我们对软装的通俗解释就是——将房子看成一个盒子,倒过来抖一抖,能掉下来的就是软装部份,掉不下来的就是硬装部分。但这种区分肯定是不严谨的,事实上也没法严谨区分。比如常规意义软装项目一般包含:家具(包含定制)、窗帘、灯饰、墙漆、以及其他装饰性挂件和摆件等。这里面,墙漆算硬装还是软装呢?常规灯饰算软装,但那些与天花吊顶融合的轨道灯和暗藏射灯算不算硬装呢?常规的墙面装饰算软装,那一些特定风格的护墙板算不算硬装呢?甚至有些人对于硬装的理解是“不能挪动的都算硬装”,那么定制的大柜子肯定无法轻易挪移,它算不算硬装呢?所以一个“好的室内设计效果”一定要“软装”与“硬装”保持高度协调,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材质匹配的角度。换句话说,最好是同一个设计师主笔或者同一家公司主持。从最终落地效果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剥离的必要的。三、为什么还是剥离了准确的说,软装还只是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并未形成既定的营销模式和消费习惯。一直以来,真正做到专业室内设计的受众还是很少一部分,即使不再局限于“权贵阶层”,但也限于有钱有闲的那批“先富起来”的群体,除了需要一定资金实力,也需要一定的阅历和审美。市面上大多数的人们,对于装修的需要还处于粗略的硬装布局(甚至谈不上设计),然后自行选购搭配家具、墙漆、窗帘等基础物件,至于装饰摆件和挂件一般就是“发财树”和“十字绣”。换而言之,以前乃至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对软装没有概念,这是随着时代发展进步,逐渐出现或者下沉的一个社会需求。加剧“软装”剥离的一个因素是精装商品房政策的实行,导致不仅“建筑设计”,连“硬装设计”都省了,所以仅剩的“软装”部分能供人们自由发挥。而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尤其是90之后的新生代逐渐成为家装的主力军,以前零散的“软装元素们”愈发独木难撑,除开客户的审美需求外,市场的饱和和产能过剩导致商家们需要进一步报团整合,更好的应对市场冲击,所以“软装设计”这个概念就成为聚合这些元素的一面大旗。四、软装的前景这一部分算是开始正式回答问题了。目前的“软装玩家”们,主要集中于各种大型商业场所、文旅小镇、特色民宿、或者高端户型的设计。如前文所说,当前大市场的家装领域虽有整体软装需求的苗头出现,也可以预见在未来会成为一个趋势,但至少目前还未形成气候,这个阶段大家都还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一些以“全屋定制家具”为主一些大品牌近几年都开始尝试整合其他资源,以实现“整体软装”“拎包入住”的目的。从商业的角度,这种横向拓展能让船更大,在危机丛生的商业浪潮里更稳。进一步说,大品牌背后就是资本,资本的扩张本性也驱使着他们这样去做,这种符合市场规律的“合理扩张”他们更没有理由拒绝,所以接下来的时间,这个市场会更加残酷,说好听一点就是“大浪淘沙,去伪存真”,说难听一点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要强调一点,并不是说目前的这些“大品牌”就一定是“强者”。一个新概念、新需求的出现,谁能更快的适应它,甚至完善它,谁就讲成为行业内新的巨头。“大品牌”们最大的优势是资金和市场占有率,让它们更有资格去试错和推广。可庞大的体量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内部流程僵化、思想守旧、不愿意离开原有的舒适区等等,不然柯达、诺基亚这些巨头是怎么没了的?如果你的前瞻性够准确、落地性更可行、与市场需求契合度更高,那么不用担心那些老牌巨头的资本实力,因为总有新兴资本会盯着各种有可能崛起的苗子,然后各种天使轮、ABCD轮进行投入并助其成长,直至成长为新一代巨头。在市场经济里,资本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区别仅仅是换谁来做代言人罢了。具体怎么实行?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大多是全屋定制家具这个行业的巨头们在主导“整体软装”的营销概念呢?甚至很多原本是做其他家装部分的品牌,这几年都开始花大资金进入全屋定制(家具)的市场,比如顶固、大自然这些原本做家装基材配件的,比如皇朝家私、曲美这些原本做成品家具的,比如尚品、维意(这两个同属唯尚集团)原本是做家具生产软件开发的,甚至原本就是做定制衣柜或者橱柜的索菲亚定制衣柜和欧派橱柜也把后缀改成了“全屋定制”。这些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太大,我不敢说自己的回答是正确的,只能说提供一下我的个人解读,权当抛砖引玉。首先,当那些大品牌推出“全屋定制”这个概念时,其实应该就在考虑怎么去整合市场资源达到“整体软装”的目的(当然不排除一些仅仅是跟风的,改个“全屋定制”的名头只是为了听起来更响亮)。因为在软装的范畴,全屋定制是最复杂的一个大项,也可以说是资金占比最高的一个部分。成品家具:大市场的商品房以80-120平的经济适用房为主,对空间利用率的需求很高,成品家具大多有既定尺寸,调整尺寸又太贵,所以在大市场常规家庭的家装占比权重被定制家具挤压到仅剩沙发,餐桌椅,茶几,床这些更注重个体外观效果的区域。虽然无论是从空间占比还是资金占比方面依然还是不可忽视的大项,但因其造型和结构基本固定,消费者没有参与感,更多是当成一个既定配件来挑选即可。墙漆:虽然在空间视觉占比高,表现形式上也有各种搭配和玩法,但实际花费占比远不及定制家具的占比权重,主要作用也只是视觉效果为主的美观性,所以无法成为“整合软装”趋势的主导。窗帘:与墙漆同理,而且连视觉占比和资金占比还比不上墙漆。灯光:这个其实是个很关键的项目,甚至现在还有灯光设计的专业,但一般都是大型的城区景观布局、旅游景点、商业场所或者高端家装才会找他们。因为大市场的家装消费者对这块的认知度并不高,虽然当下无主灯设计的概念广为流传,但这种设计只是灯光设计的一个概念体现,本质是对灯光知识体系的了解和应用,想要呈现好的灯光效果,需要一定专业性和高质量的灯具,最后的花费其实不低。所以在绝大部分消费者依然是“一个大吸顶灯照亮全屋就够了,干嘛花上万甚至几万的冤枉钱去搞几盏破灯”的观念里,灯光设计也不可能成为整合软装的主导。其他软装饰品:在消费者的观念里,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提也罢。软装的整合大家都想做,也或多或少都在尝试,但想要在这个新概念里拔的头筹,成为弄潮儿,至少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考虑:1,整体设计能力:整合软装最终的目的就是整体视觉效果足够好,同时也帮消费者省去自己挑选搭配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一定要从整体空间效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布局能力,对整体色彩搭配也要有造诣,甚至对软装所涵盖的每个元素都有基本了解和认知。这也是为什么定制家具更适合主导“整合软装”的过程——合格的定制家具设计师只需要设计的柜体尺寸合格,布局合理实用即可;而出彩的设计定制家具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空间理解和色彩搭配能力。尽管我们常说“定制家具设计的专业门槛不高”,但比其他软装元素还是更高的。虽然想进一步做到整体软装设计,对于视野格局和专业能力要求更高一阶,但至少已经具备基本盘了。可惜市面上的定制家具设计师在自己专业内能做到合格就已经不错了,想做到出彩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很具格调和美感的柜体设计和整屋效果往往是全案室内设计师甚至建筑师一级的做出来的。2,技术和硬件支持能力:技术方面就是出整体效果图的技术支撑。目前市面上最好最成熟的效果图软件就是3D-max,可以自行建模,调节光影,调制色彩,能将设计师的想法直观的呈现出来,但是这个出图过程非常耗时耗力,对专业能力和操作熟练度要求也非常高,收费自然很高,如果家装用按这种方式出具效果图,即使一个100平左右普通三居室,单单效果图的成本就至少要花费大几千甚至上万,所以一般都是大型或者高端设计项目才会用它出具效果图。目前的普通家装效果图几乎都是三维家、酷家乐、或者定制工厂配套的一些生产型设计软件产出的,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出图快。缺点是一般不开放建模,都是从现有模块库直接调用,这就会出现想要的软装物品无法放进去看效果,而里面用到的比较好看的模块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对应的商品的尴尬情况;而且光影和色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渲染精度不高,总的来说可参考性有限。硬件支撑就需要整合市面全品类的家装配件厂商,可以让看到的效果模块几乎无差别实现,从硬件上支撑整体设计落到实处。如果未来谁有能力研发出一款设计平台软件,能对任何高清图片进行抓取,完成一键自由建模;能做到真正的一键智能布光(高质量的布光效果,而不是目前这些粗制滥造的智能布光);渲染的精度达到3D-max水平而耗时却与三维家、酷家乐一样短。同时还能整合市面绝大多数产品在自己的平台内,实现设计效果90%以上实现。那么他就将成为家装界不可撼动的统治级巨头,可惜这不是单单每个人或者某个单位能完成的,而是要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实现的,保守估计,至少要到“万物互联”的时代才能实现。某家具设计软件出的效果图3D-max出的效果图整合软装的路很多人都在尝试——尽可能整合更多软装资源,甚至硬装资源,形成自己的资源库,用以供给一条小规模的整装服务产业。但这种做法普遍存在可选范围有限的局限性,在达不到一定规模时,充其量不过是以前独立室内设计师操作的扩大版——独立设计师大多就是设计完方案之后,跟进硬装施工安装,再帮忙挑选软装配件落地,直到最后收尾入住,相比而言,独立设计师的可选范围还更自由。而品牌整合的整装服务,反而因为流程和条约的限制而更局限于自己整合的那些资源。总而言之,想做整体软装,最好的切入点还是全屋定制家具;而想把整体软装做好做大,则需要保证自己团队的软装设计能力和软装资源整合能力都在一定水平上。
2020-06-22 09:32
来源:
艾瑞卡全屋定制
定制十年,会设计,爱生活,沿用传统设计手法加入新颖的材质和配件元素,艾瑞卡全屋定制为家打造不同属性的风格家居,将时尚新潮融入到家居产品中,不仅美观漂亮有颜值,又满足功能需求的实用主义。
空,有回响的多维世界;间,以人为尺度的狭小范围。
设计既是满足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基础功能需求,又是让人产生无限的精神想象空间,期待中追求内心的满足。将客户的所需所知所感通过设计的手法加以融合贯通,充分揉捏呈现出全新的空间理念,在一日三餐日常欢声笑语中体现点滴的温馨和舒适感 。
自由的时光对于现代人来讲那是多么的奢侈与渴望,无数次的回眸和期许才能拥有一个轻松愉悦的舒适地,在幸福温馨的空间里才会倍感安静和放松,这就是我们期许的自由自在的天地,轻松的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电视柜由上下一字柜组合而成,配以电子火炉装扮,轻奢中又有点北欧情调体现,享受雕琢时光的理想空间生活。
设计在于打破空间固有的格局,也许异形和紧促,也许又有些梁柱环绕,家居用品既要满足生活必须功能使用的需求,比如玩具的收纳,书籍的陈列,大件物品的归类,都需要通过设计来逐一实现。卫生间的干湿分区,厨房的洗切与烹煮分区,都要求做到区域分明,再灵活利用现有的材料与工艺将美观度最大化提升,将美学无限释放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
多功能区的功能丰富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既是公私空间的多功能室,还兼具了待客只需,亦是家庭成员短暂的娱乐之地,强大的收纳属性使之承载着重要的功能用途。层出不穷的材料在新工艺面前产生了更多更美的视觉效果,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颜色和造型,拉升丰富的空间层次感,给予更多空间风格的选择。
经典的儿童房设计,多柜组合式让空间一下活泼了很多,上下床可以满足低龄儿童玩耍与休息的多重功能需求。空间的颜色由基础墙面地面延伸到家居和灯光软装。几组橙黄颜色的使用达到点睛之用,增添色彩的跳跃,在欢快活泼的空间氛围中点起了波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屋软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