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忻州山西宁武万年冰洞简介全面都是冰?

世界是对立的,比如有黑就有白,有冰就有火,我们老祖宗传下一句话“冰火两重天”,言外之意就是说“冰与火是对立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但是大自然就是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在山西忻州就有一个万年冰洞,其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处千年火洞,它们偏偏相安无事了千年,冰火共生的奇迹狠狠地打了一下我们的脸,推翻了我们普通人的认知。不仅如此,在湖北秭归泄滩乡最高峰的回龙观上也有一处冰洞与火洞共生的现象,这实在是不得不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两处冰火共生的奇观是什么样子的,见证一下“冰与火”的奇迹。宁武万年冰洞宁武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忻州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乡麻地沟村,山洞海拔约2300米。在看冰洞之前,我们不得不说说宁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宁武县冰洞地处太原之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2℃。我们都知道冰洞不罕见,但大多位于永久冻土层地区,而像宁武的冰洞在国内是罕见的,因为这里洞外不具备形成冰洞的气候条件。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在一处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形成了一处惊世奇观,而且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内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被专家认定为这是距今三百万年的冰川期形成的。万年冰洞分成上下五层,最宽处直径有20 多米,最窄处10多米,而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其景致或晶莹剔透,或婀娜多姿,无不让人叹奇。虽然对于冰洞的形成,大家至今没有确定的说法,但是在冰洞北面约200米左右另一个山坡上,却又有一系列千年火洞,也被称为“火山”,在冰洞处有时就能够看到氤氲的烟雾缭绕。这个火山其实是埋藏于地下的煤层的自燃现象,火洞即因煤层自燃留下的直径3—20米大大小小坑,坑中遍布枯焦的树木。这在多煤的山西是常见的,但与冰洞共存就成了奇迹。万年冰洞的形成已经成为奇迹,而冰洞与千年火洞冰火共生更是成为了天下奇迹(属国家级地质遗迹)。湖北秭归的冰火洞湖北秭归也有一处冰火伴生的奇迹。在湖北长江三峡之上的秭归,有一个地方叫龙会观,就在它的半山腰中有个村庄叫冰洞湾,村中也有一个神奇的“冰洞、火洞、风洞”三洞鼎立的神奇自然现象,它们相聚只有数米远,但三个洞却演绎着三种不同的现象,其中风洞风力强劲,火洞热浪阵阵,而冰洞则于每年伏天结冰。这里的冰洞不是冰川,而是每当入伏之后,外界气温高于35℃后洞中就开始结冰,温度低的时候,反而没有冰。而它旁边的火洞,当人靠近的时候就会发现热浪扑面而来,火洞周围的热气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草木枯黄。为什么靠得这么近的两个洞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引来了中央电视台和地质学家们解密,最终只是说三个洞在地质学上属于落水洞(即下陷洞)、呼吸洞(即洞中有洞)。冰洞里深处隐藏着冷源,随着夏天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成冷气,当冷气遭遇外面热空气的时,就在洞口附近凝结水珠,往洞里滴落。而水滴一旦再遭遇洞深处冷气后就降温结冰;反之温度不高,反而不能没冰。火洞的热气流很可能是千米以下的地热或者温泉冒出地面所致。不过这样的解释也有疑惑,既然地层深处有地热,冷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那句话,世界真奇妙,不能解密的东西还有很多。正如如宁武万宁冰洞、秭归冰火洞这样冰火两重天的自然奇观,其成因成迷,至今没有让人信服的科学解释,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你还知道哪里有冰火两重天的奇迹吗?请在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2019-10-25 07:40
来源:
地理沙龙号
“冰洞”是一种地貌景观,顾名思义就是指有大量并存在的洞穴,或者说是一个储存了大量冰块的洞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冰箱,当然冰洞在时间上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是指洞中全年都有冰的洞穴,冬季有冰而夏季消融的洞穴则不能称为冰洞。冰洞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地理事物,一般多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而中低纬度地区由于年均温较高,冰块无法长时间保持在洞穴中。
我国储冰量最多的冰洞
在我国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有一个冰洞,名为“万年冰洞”,这个冰洞是我国储冰量最多的冰洞,也是洞内制冷机制最强的冰洞。冰洞内晶莹剔透,是一片冰的世界,各种造型的冰,如冰帘、冰钟、冰柱、冰花、冰人等丰富多彩,造型奇特,目前是我国的4A级旅游风景区,也是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那么,为什么在山西省会形成一个这么神奇的冰洞呢?
万年冰洞位置图
冰洞的形成条件十分复杂,通常是岩溶作用、冰川作用和环境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冰洞,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个“洞穴”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其实不然,冰洞中的这个洞穴,其形成原理类似于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万年冰洞位于我国山西吕梁山的北坡,冰洞所在区域的岩石为可溶性的“灰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灰岩逐渐被侵蚀,形成一个类似溶洞的洞穴,当然,此时这个洞穴内并没有冰。
万年冰洞
那么,洞穴中这么多的冰是怎么来的呢?“万年冰洞”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第四纪冰期时期,当时全球气候十分寒冷,我国山西地区被大量的冰川所覆盖,大量的冰块、积雪等进入洞中。这些在洞中的冰块经过了十分复杂的物理变化,重新结晶形成各种形态、造型各异的冰块,从而形成冰洞,冰洞中的冰至此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三百万年,所以称为“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
奇怪的是,如果说在第四纪冰期时,由于气温低,冰洞中的冰能够长期存在,但是,如今第四纪冰期已经结束,冰川在地球表面覆盖的范围大大缩小,山西地区根本没有冰川的存在,为什么冰洞中的冰还没有融化呢?确实如此,很多当时形成的溶洞中的冰都融化了,万年冰洞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一方面得益于狭小的冰洞洞口,使得洞内外的热量交换十分缓慢,有利于洞内保持低温状态。
万年冰洞
另一方面,万年冰洞的洞口形状和位置十分特殊,使得冬季的冷风能够吹进洞里,而夏季的热风却不能进入到洞里,从而维持了洞内的长期低温。也就是说冬季的冷风,是冰洞内冷气的来源,如果把洞口封上,据推测冰洞内的冰将会在几十年内融化。当然,万年冰洞的海拔高度大约为2300米,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冰洞周围的环境温度能够相对较低,有利于冰洞中冰的保存,目前万年冰洞内的温度大约常年维持在0℃左右,在夏季进入,十分凉爽,而在冬季进入,则会感觉暖和。
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7-04-16 16:53
来源:
一郎档案
山西省宁武县芦芽山的麻地沟内,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冰洞,人称万年冰洞。它是除世界极地冰盖和永久冻土层地区以外发现的罕见大冰洞。尽管许多科学家都曾实地探寻过它的形成原因,然而这个谜团至今仍然悬而未解。
芦芽山万年冰洞,藏身于山西省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畦乡境内。海拔约2300米。
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专家们称,该冰洞位列全国一万多个洞穴中仅有的九个冰洞之首。洞内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整个冰洞高达100多米,现已开发参观线路150多米。已开发部分分三层,洞内壁上皆冰,堪称一个冰的世界。
万年冰洞位于北纬38.5度的芦芽山上,夏天洞外温度最高可达38摄氏度。然而,洞内温度却恒定在零度以下,积冰常年不化。冰洞内冰笋、冰柱、冰锥、冰葡萄等随处可见,冰的形态多达10余种。
一根高30多米、直径大约6米的巨大冰柱矗立中间,上面布满伞状的冰疙瘩,像水母翩翩起舞,又像白云随风流动,犹如梦幻一般。万年冰洞洞深100多米,海拔2300米,据测算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大约三四百万年。
由于世界上已发现的冰洞大多分布在西伯利亚和南极洲等极寒地带,像宁武万年冰洞这样所处纬度低,规模大,本身又不具备形成条件的大冰洞,在世界极地冰盖以及永久冻土层以外极为罕见。
一年四季,洞中永远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当外面碧草如茵,鲜花盛开,而冰洞内却依然是寒气逼人。
进入洞中,仿佛置身于一座晶莹的宫殿,深入到各层观景:冰柱、冰锥、冰帘、冰瀑、冰笋、冰花、冰葡萄分布于各层空间;
冰钟、冰人、冰菩萨冰清玉洁、形态各异。没人能想到,小小的洞口背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美妙的世界。
漫步在这奇特的冰世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定会使你出现幻觉,仿佛置身于万里冰封的北国冰雕之地,又好似徜徉在石笋林立的南方溶洞。
此时 洞外已是鲜花烂漫、绿树成阴,而洞内却是坚冰不化寒冷如冬。据说,冬天洞外零下30度左右,而到了洞内,反倒比洞外暖和了许多。
勘察证明,洞中的冰也分层,核心部分的冰,从结冰的情况和它所含的一些沉积物来看,这部分冰比较老。外面的、靠近洞口或者靠近主流水道的冰比较新。这个神奇的冰洞具有非常奇特的再生功能,一旦冰量减少,它还会进行自我修复.
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一年四季都结冰的气候条件,可为什么会形成这万年不化的冰洞呢?
正是由于如此,万年冰洞的形成原因成为地质界争论的焦点,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这样一个神奇的冰洞?而就在万年冰洞直线距离仅几百米的地方,存在着大量煤炭自燃现象,温度高达300摄氏度以上,形成一个天然的大火炉。
芦芽山冰洞中的情形让所有的人大开眼界,没想到世界上真有这样一个晶莹剔透的冰的世界。
其实,只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结冰的洞穴才能够被称之为是冰洞,世界上也只有像西伯利亚和南北极等地,少数纬度高异常寒冷的地方才发现过冰洞,而且是数量少规模小。
芦芽山冰洞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异常寒冷的南北极,也不是终年积雪的雪山,而是在四季都很分明的山西省宁武县,形成了这样一个常年不化的冰洞,实乃世界奇观,中华一绝。
有中国学者认为万年冰洞内的冰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留存下来的,但这种说法无法令学术界信服。因为如果真的是那样,经过几百万年的漫长演化,洞内的存冰量会越来越少,甚至早已溶解殆尽。
但是,万年冰洞内的冰并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每年都会有新的冰生出来。
有的学者则认为,冰洞下面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制冰机制,正是这种制冷机制导致洞内常年保持负温,冰得以形成。更有人甚至根据地热增温率的反向思维,提出地热负异常说,认为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地热增温率可能被逆反,BP在一定程度上,地层随着下降,地温不升反降,导致了洞内的负温。
然而,这些推论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加以证实。因为谁也不可能将万年冰洞的底部挖开一探究竟,这样很可能导致万年冰洞永远消失。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陈诗才认为,万年冰洞形成原因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特殊构造。根据测量,万年冰洞呈倾斜向上的口袋状,肚大口小,这使得洞内和洞外的空气难以对流,从而使得洞内的负温得以保持。
尽管这些解释听起来非常符合逻辑,但还是有人提出疑问。宁武地区盛产煤炭,当地有废弃的矿井,也是肚大口小,空气难以对流,而且地质地貌与万年冰洞也非常相似,深度也远远超过万年冰洞。
但为什么这些矿井深处却不结冰,唯独这个冰洞内常年积冰不化呢?对此,中国学术界至今仍然争议不断,没人能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宁武万年冰洞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