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知大v是什么意思女神”到全网群嘲,赴美生子的柴静,为何跌落神坛?

2020-12-11 20:22
来源:
谈情说娱
原央视名记柴静:从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坛,她究竟做了什么?
柴静:从央视著名记者到淡出大众视野,如今生活状态成谜
近段时间,央视一个叫王冰冰的女记者成为了网络红人,被谈论的次数非常多,很多网友称她为“最美央视女记者”。提到央视的最美女记者,很多人早已忘记了淡出人们视野的柴静。柴静之前也曾被大众冠以最美女记者、公知女神称号。
柴静是一位辨识度、知名度都非常高的记者。从小就被称为才女的柴静,从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进入湖南卫视工作,三年后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进修,而后顺利进入央视,成了一名女记者。
懂得努力的柴静,进入央视不久,就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认可,再加上优雅的谈吐和接地气的表现,被大众冠以“公知女神”称号。一段时间内,柴静成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公知”。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柴静因“公知”而成名,但也败于“公知”形象的坍塌。看来,什么都是一把双刃剑,稍有闪失就会让人“回到解放前”。
很多人对柴静在2003年非典期间的表现,有特别的印象。非典爆发那一年,蔡静只身前往一些采访,零距离接触病人,这种为职业敢于付出的精神,让她一战成名,成了人们眼中的最美女记者。
之后,荣誉加身的柴静,总是以一个公知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她敢于直面事实真相,敢于向不公平开刀,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敢讲真话,以自己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着正能量,这样的她,被大众送上“公知”女神的称谓,可以说柴静在大众眼里的形象非常正向。
即使如此受欢迎的柴静,也会做出令人鄙夷所思的事情。她从大众推崇的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坛”,只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柴静的“双标”。作为公知女神的柴静,在公众场合总是大谈爱国、传递正能量。但她跑到美国生孩子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人们开始对她的认识有所转变,人们不相信坐在电视机前、大谈爱国的柴静,居然是一个如此“双标”的人。
受非议的柴静,或是迫于舆论压力,或是早有打算,不久便离开了央视,开始“神隐”。离开了央视的柴静,没有了央视平台的支持,再加上受“双标”意识影响,其影响力也在逐步淡化。
就在人们以为柴静彻底隐退的时候,两年后,她推出了一部叫《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如果说,柴静因生孩子备受舆论压力的话,那么正是这部纪录片,导致了柴静的口碑彻底陷入低谷,从此,公知女神也彻底从大众视野中消失。这是柴静跌落“神坛”的重要原因。
《穹顶之下》讲述了一个社会痛点话题,那就是“雾霾”。该纪录片播出不久,就达到了超高的播放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似乎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敢讲真话的柴静。
无疑,柴静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让人们关注雾霾,进而产生某种行动减少雾霾的产生。但柴静使用的数据,被质疑有夸大之嫌,而纪录片也有意图贬低国家、暗夸西方国家的意味,她被质疑到底是在“为谁讲话”?
这成了柴静口碑大跌的导火线,也是她的公知女神形象的彻底坍塌。而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柴静也好像失去了踪影,媒体上根本没有她的任何消息。有人说,柴静去了美国,把精力用在了家庭上。
至于现在的柴静,是在家相夫教子,还是从事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这对于大众来说,是个待解的谜。
遗憾的是,柴静还是没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成于公知,却也败于公知。所谓做人要始终如一,在大是大非上不能有超越道德的行为,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到的也终将会失去。
对于柴静,你想说点什么呢?欢迎你的关注和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曾几何时,公知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万人敬仰,然而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公知崇洋媚外的丑恶行为被揭露,他们就一夜之间跌落神坛,人人喊打,值得一提的就有这么六位。他们都是谁呢?从万人敬仰到人人喊打,他们经历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内容,动动您发财的小手指点赞关注,好运连连!第一位蒋方舟,她曾是公认的天下少女,她的传奇故事曾一度被媒体大肆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岁时开始写作,9岁时就写成了一本散文集,并成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后来还被改编成漫画书,而她本人也成为了好几个省的好几家报纸的专栏作家。16岁时她就已经成为了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高中毕业后,更是直接被清华降低60分破格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她的名气也水涨船高,大学毕业后做了《新周刊》的副主编不说,还频频担任各大综艺的评委。可以说,曾经,蒋方舟的人生一直都被当作正面教材,但伴随着她的那本《东京一年》出版,她身上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发现,在日本的外务省官网上公开的国际交流基金会往年审计文件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作家蒋方舟曾获得日方邀请并资助,在东京旅居后出版了中国文学作品《东京一年》”。而且蒋方舟自己也承认,2015年底,日本国际基金会邀请她到东京交流一年,并且承诺每个月都会给她提供2万块钱的生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2016年,她欣然前往日本,每天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吃吃喝喝,四处游玩就行。就这样,交流结束以后,蒋方舟写成了这本包含46篇日记的自传体小说《东京一年》。网友怀疑这本书就是蒋方舟收取了日方的资助后,专门写来宣传日本的,因为这件事,蒋方舟就陷入了“代笔舟”风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日本外务省招聘的部分中国公知名单被曝光后,蒋方舟的口碑彻底急转而下,备受外界质疑。第二位方舟子,作为一名科普作家,他的存在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的各种乱象,不仅批判了新闻界的各种虚伪报道,还揭露了很多明星的丑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对学术打假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他先后揭露过很多院士、“打工皇帝”的学术造假或者学历造假行为,曾是公认的“民间打假斗士”。然而,顶着打假专家的旗号,方舟子也暴露出他丑恶的一面。方舟子在好多种场合公开诋毁中医中药,言论过激程度惊人咋舌,在他看来,恨不得取消中医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他还疯狂地为美国转基因集团摇旗呐喊,并对反对转基因的公众人物进行了长期的围攻谩骂。在国内臭名昭著以后,他就灰溜溜地跑到了美国定居。然而身在国外,他却忘了自己是中国人,不停地在背后捅刀,恶意诋毁华为研发的芯片,公开质疑抹黑钟南山院士,丑恶行为令人发指。第三位柴静,她曾是万人敬仰的央视记者,气质优雅,冷静客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事记者期间,她始终都站在距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尤其是在非典期间,她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深入前线进行报道。说她是所有观众眼里的“公知女神”也不为过。然而,自从2010年以后,她的身上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议,崇洋媚外这个标签也贴在了她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会这样,一来是因为针对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碳排放量应该减少这个问题,在采访丁仲礼院士时,柴静直接站在西方国家的立场上展开咄咄逼人的提问。后来,她还悄悄赴美生女,并从央视辞职,拿了美国绿卡后就定居在了美国。2015年,她带着自己拍摄的《穹顶之下》归来,这部纪录片对雾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但是后来有网友发现,这部纪录片来者不善,其中不仅存在很多科普知识的错误情节,也很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片尾,柴静还特意致谢了美国的有关部门,网友怀疑她是在故意引起恐慌,然后借机夸赞国外。尤其是她接受了一个由美国产业注资的环保组织的资助后,就提出了要反垄断开放中国的能源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件事,柴静就被诟病是香蕉人,早年积攒的好口碑就崩塌了不少。第四位乔木,作为清华大学的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副教授,当年他是公认的“公知”,曾先后荣获过不少新闻类的大奖。平时,他也经常批判各种社会乱象,甚至还曾举报过芒果台主持人何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吃空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仗义执言,他曾是公认的“国内头号公知”,比起很多人来,他的人生堪称完美,他所享受到的物质条件不说最好,那也是相当优渥的。然而,后来,他却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吐槽中国的不好,一心觉得美国哪哪都好。后来他更是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北外副教授一职,带着妻子和女儿移民美国,并做好长期定居美国的打算。第五位方方,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名声在外的女作家,方方曾是公认的公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一家,除了她,几乎个个都在为祖国做贡献。然而伴随着《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方方就陷入了舆论漩涡。作为一个从小在武汉长大的孩子,她在2020年时狠狠地捅了武汉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的笔下,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完全是违反了自由,完全是背离了人性……除了大放厥词之外,她甚至还胡编乱造,将一家二手手机店堆满手机的照片当成是武汉殡仪馆里去世病人的手机。隔离她口口声声说是自己亲身感受,到头来不过是别有用心的故意。抹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这本日记在海外销量惊人,甚至还凭借着这本书在国外拿奖拿到手软。经过这件事,方方的人设彻底崩塌,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第六位高晓松,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他,曾是名副其实的公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娱乐圈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同一般,走到哪里都备受推崇,可以说只要得到他的赏识和青睐,那个人就相当于踏上了平步青云的道路。然而伴随着他的那些奇谈怪论问世,故意抹黑历史文化,断章取义、恶意制造和传播谣言等标签就都贴到了他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原本也不会让他沦落为人人喊打的地步,他的那些不当言论才是根本原因。他曾以华裔自居,张口闭口都在宣扬外国好,还以拿到美国绿卡为荣。最让他备受质疑的就是,他曾参拜过日本的靖国神社,并表示,平民是可以参拜靖国神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此种种,高晓松就从万人敬仰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作为公知,原本应该给公众输送正能量,但这些公知却在声名鹊起后纷纷做出令人咋舌的丑恶行为,实在是不应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从万人敬仰沦落到臭名昭著的地步,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根本怨不得旁人。不知道大家对这六位曾经的公知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好了,本期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赞关注吧,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知大v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