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拘留所要求换衣服,我不换,他们把我交给号头处理,他们会抓我衣领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我国防疫政策为何不能“躺平”?“动态清零”是否等同于全域静默、全员核酸?一起来关注!

奥密克戎感染者中轻症和无症状比例高,我国防疫政策能选择“躺平”吗?

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选择了所谓的“躺平”,它们是两种免疫状况并存。一是通过自然免疫,也就是群体免疫,让他们自然地感染,已经有比较多的民众感染了新冠病毒。另一个方面,也通过主动接种疫苗来获得主动免疫。我国主要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来增加抵抗力,建立免疫屏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也不平衡。“一老一小”疫苗接种率总体上还不够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的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我们的策略和措施不动摇。当然,也要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这也是一个时间窗口。如果加强疫苗接种,加快药物、疫苗等研发,我们就有可能抓住这个时机。

当具备了一些相关条件,比如疫苗接种覆盖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接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各地都做好了医疗资源、隔离床位、有效药物、物资供应、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准备,同时有效药物可以广泛使用,病毒不出现更坏的、新的变异,而是更加温和,死亡风险是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利用“动态清零”给我们留出的时间窗口,做好这些相关的准备,一定能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为何不能在一些地方“共存”,在另一些地方“动态清零”呢?

只有各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努力控制住本地的疫情,才能赢得全国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如果个别地方“动态清零”不坚决果断,搞变通,病毒就可能在当地生根,导致当地疫情迅速扩散,导致疫情外溢,甚至出现跨区域的传播,成为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鼓励地方根据当地的疫情形势和特点,探索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精准的水平,努力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

“动态清零”是否等同于全域静默、全员核酸?

奥密克戎虽然具有传播性强、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多这些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做不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就是我们说的“四早”。真正做到“四早”,我们就不一定需要做全市全员核酸,甚至全城封控,所以抗击奥密克戎并不意味着是全市全员的核酸,更不意味着是全市全域的封控。

但是在不清楚传染源的来源以及感染者的波及范围和接触人群的情况下,就有必要适当扩大管控范围,加强核酸检测,加强相应的管控措施。

总的来看,我国现在应该具备了“四早”的技术和手段,比如我们的核酸检测技术和已经广泛推广使用的抗原自测技术。在出现疫情的地方,将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实行有效组合,尽早发现可能的感染者。另外,法律上对疫情的报告有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此外,我们有一套完备的监测体系,监测能力也正在进一步加强。两年多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和新冠肺炎病毒斗争的经验,应急体系、救治体系、民众参与群防群控,部门联动,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以快治快,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只要把这些利用好,一定能落实“四早”,尽快用最小成本和代价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动态清零”政策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正常的生产生活之间是相互协同的,不是对立的。“动态清零”有三方面的子目标:一是有效保护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二是有效保护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免受病毒和疫情造成的冲击。三是有效保障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

疫情、病毒才是拖累经济的罪魁祸首。大流行都会对各国的经济造成影响,各国的抗疫,实际上在各自的理念指导下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尽量减少疫情和病毒带来的影响。但由于理念、方针、策略、措施的力度强度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就体现出不同国家、不同地方抗疫效果和效益的差异。

为战胜疫情所采取的一些具体防控措施,会造成短暂性的生活不便和短暂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动态清零”总方针特别强调的是精准,要精准平衡抗疫和经济发展、正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应该是以宏观视角、群体视角、动态视角来看待平衡问题。具体说,我们可能在实行某些具体策略和措施的时候,在短期之内,牺牲了一些局部地区和一部分人的生活便利性,使局部地区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换取最广大地区、最广大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这个是具有成本效益的,这也是一种平衡。

“动态清零”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到底是什么?

在计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本和收益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二是,在评价抗疫的成本和收益时,不仅仅是经济或者是货币的成本和收益。因为生命是无价的,生命也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要算大账、总体账、动态算账,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

成本包括直接的成本,比如疫苗接种、方舱建设、核酸检测,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会引发一些间接成本,比如抗疫会限制局部地区的一部分人的流动性,由于这种流动性限制,可能会造成一些经济上的影响。还有无形的成本,比如隔离人员,特别是在封控区或者管控区的人员,在家隔离会产生焦虑不安等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在算抗疫策略和措施收益时,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包括直接收益、间接收益、无形收益。我国有效避免了疫情大规模的流行和暴发,保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避免了人均期望寿命折损,维护了最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我国2020年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这种态势已经证明,“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国情,较好地平衡了疫情的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所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抗疫举措,相当于为中国14亿人民购买了一份应对疫情变化、病毒变异传播等不确定因素的保险,购买保险的成本是牺牲一小部分人的消费,目的是为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动态清零”还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利用的远程医疗、大数据技术等,促进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力保障了民生,更保护了脆弱人群。同时,通过联防联控,通过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也促进了公共服务部门间、政府和社会间、上级政府到基层社区治理部门间的有效衔接和联动。

为什么说我国疫情防控进入“第四阶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第四个阶段。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隐匿性传播强等特点,总结各地防控经验、不断完善防控的各项措施。

在防控措施上,明确主攻方向,分清防控措施的优先次序,以“空间换时间”,把社区防控摆在了重要位置。第一时间把风险人群控制在管控范围内,阳性感染者应治尽治,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尽可能对次密接进行集中隔离,力争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的链条

推进抗原+核酸筛查,以最快的速度发现感染者。公安、工信、公卫“三公(工)”协同开展流调,准确判定风险人群范围,精准采取防控措施。在疫情处置的组织管理上,更加协同高效,以快制快,以集中统筹为原则,确保核酸检测、流调、隔离转运、社区管控等各环节协调联动,最大程度压缩初筛阳性到完成转运的时间,以疫情高发地区为重点,集中优势力量,组织实施好重点区域的攻坚,迅速遏制疫情传播势头。

如何保证抗疫和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两不误?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规模性疫情交织的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因受疫情的影响,一些区域进行了封控和管控,群众的就医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要求各地设立“黄码”医院,开通“云门诊”,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的情况下,要及时启动和规范使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的缓冲区域,医务人员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的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治,不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延误治疗。

第二,要满足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对封控区内血液透析的患者、放化疗等肿瘤患者,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地方疫情防控部门要做好调查和统计,要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落实好连续的医疗服务保障。对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可通过开具长处方等方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服务,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第三,完善发生疫情地区的医疗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提高统筹的层级,加强部门联动,科学设置120等急救电话和便民服务的渠道,确保群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打得通、联系上、找到人、看上病”。封控区和管控区要不断完善应急状态下的医疗服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安排专家团队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咨询和评估,需要外出就医的,要点对点接送,闭环管理,让看病需求的居民能够出得了小区的门,进得去医院的门。

第四,统筹医疗机构内部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内的疫情监测预警,完善突发疫情处置的流程,一旦发现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及时有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要报告给当地疾病防控指挥部门,统筹做好医院的疫情防控和社会的疫情防控。对于发现病例的医疗机构,不能因疫情的处置一关了之、一封了之,在采取封管控措施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保障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重点科室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医疗机构正常医疗服务的影响。

目前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截至4月28日,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08.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15.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01%和81.49%。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042.5万人。


还没前,我和老公是真心相爱的,谁知道婚后,他不仅失去上进心,还整天我,那天,我还在镜子前看着化妆都遮不住的淤青时,他又想动手,可惜我早有准备,按下了短信的发送键……

陈晓钰踏进门前,已在店外徘徊、犹豫了多时。虽然已经反复权衡过,不管之前买房还是现在卖房,“优家房产”她最信得过。而且,她已第N次查看,确认遮瑕霜能掩住眼角的淤痕,心中仍是惴惴。

“咦?陈姐,您好啊,好久不见咯。”一眼瞥见陈晓钰眼角那几道隐约的紫红伤痕,笑容一僵,又迅速恢复。

陈晓钰点头,很快的笑笑,同时下意识地观察周俊的神情,见他面不改色,想是没发现自己的异样,这才略放心,故作轻松地环视着办公室,笑道:“今天老林不在啊?”经过半年前买房打交道,她和林伟仁、周俊他们已经很熟络了。

周俊便笑:“刚还在呢,这会不知溜哪去了。”

“周俊,有件事我还得拜托你……”陈晓钰咬唇,虽然尴尬,还是迅速进入主题,这件事现在已成扎在她心中的一根刺:“我之前买的那房,你……你帮我卖了吧。”

“哦?”周俊蹙眉,关切地望向陈晓钰,“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陈晓钰垂了眼睑,手指绞着膝盖上手提袋的带子,周俊看不见她表情,只见她的睫毛微微抖颤。

空气中滚过一道热烫的沉默,像会灼伤每个嗅出这异样的人。

“我准备卖房、,滚回我的大东北去。”陈晓钰忽然一昂头,来了个爽朗的笑,眉角一皱又一扯,伤痕因此格外醒目。

陈晓钰在燕城待了七八年了,半年前在优家房产看房选房、最后全款购买了一套两居室。一来二去,双方关系处得不错,像朋友一样。四个月前,陈晓钰与她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结婚,周俊和林伟仁还随了份子钱的,没想到仅仅过了几个月,已经物是人非。

“好的陈姐,我们先把这房挂上,争取为您卖个好价。”周俊说。虽然心中困惑,但客户的事,不能多问,只能就房论房。

陈晓钰听完连忙说:“房价可以降,我只想赶紧把它卖了,越快越好。谢谢你了,周俊。”

周俊愣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陈晓钰冲他点点头,转身准备走。

刚走了两步,忽又听到周俊在身后喊:“陈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们都在呢。”

陈晓钰眼窝一热,鼻子酸酸的,她身子顿住,稍稍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这才转过身,冲周俊笑:“卖这房子就是桩大麻烦,所以只能拜托你们了。”

看着陈晓钰的背影,周俊心头漫过一层不祥之感。

陈晓钰今年三十出头,肤白腿长,为人爽朗、豪放,走在路上都是回头率特高的东北姑娘。她和“优家房产”的小伙们喝过两次酒,周俊生

记得她脚踩在长凳上,一手握啤酒瓶,一手指着桌上那些被她喝趴的小伙们,口齿清晰的点评他们,“你们就这量?还是个爷们吗?”

可短短不过四个月,陈晓钰换了个人似的,不仅整个人的精神劲矮下去了一大截,说话间言辞含糊、目光闪烁,仿佛藏着不为人知、也不愿让人知道的隐忧。

进酒店前,陈晓钰在附近多绕了几圈,确定没被跟踪才快步走进去。这是她换的第三家酒店了。半个多月前从家里逃出来,陈晓钰先是住在一个朋友家,但丈夫蔡威很快找上门,不仅对她拳打脚踢,还连带推搡了朋友。自此,陈晓钰再不敢借住朋友家,连酒店都不敢住得太久,隔几天换一家。

进了房间,陈晓钰首先扑到镜前,左看右看,检查自己的伤,“不会被人瞧出来了吧?”她捧着脸喃喃自语,一会儿又开始担心自己职业模特的生涯受到威胁,“会不会留下疤痕?会不会影响以后工作?”

陈晓钰紧张起来,忙拿了粉扑往脸上一阵乱拍。

床上的手机响了,陈晓钰吓得粉扑直接掉地上,虽然她已拉黑蔡威,将离婚事宜全权交给律师处理,但他一直换着陌生号给她打,各种辱骂和威胁。最近一听手机响,陈晓钰便惊恐万分。

来电显示是“老爸”。陈晓钰的心瞬间泰定了,同时巨大的委屈涌上来,她的眼眶迅速湿了。

陈晓钰稳了稳情绪,才接了电话,“爸,怎么啦?我正忙着呢。”陈晓钰拨弄手提袋,弄出很响的声音,制造忙的状态。

“晓钰,你跟蔡威闹别扭了?”

陈晓钰心里一震,声音里却强撑着平静,“没有啊,怎么了,他给您打电话了?”

“他说你不接他电话。”父亲的声音听起来很是忧虑,“晓钰,你们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他没对你怎么样吧?有什么事,你跟爸说,别自个儿硬撑着……”

“爸……”陈晓钰眼泪不自觉的流下来,鼻子闷闷的。

“晓钰你哭了,到底出什么事了?”

陈晓钰忽然反应过来,忙轻吸了口气,做出轻松的样子,“爸,没什么大事,就吵了两句,您放心……我这会正工作呢,回头再聊啊。”

陈晓钰挂了电话,瞅着手机,眼泪啪啪哒哒掉下来。尽管她曾被自己的丈夫扯着头发撞墙,她也不想父母为她担心,尤其母亲,前不久才做完心脏手术,陈晓钰更害怕加重她的病情。她想独自搞定这一切,完完整整地回到他们身边。

陈晓钰的房子是学区房,而且装修后也没住上几个月,加上她着急卖,价格比同地段的房子要便宜不少。所以房子刚挂出去没两天,就被一个姓侯的中年男人相中。对于这样价格的学区房,侯先生生怕被人抢走,连连催着赶紧看房,然后敲定、走合同。

上次来“优家房产”,陈晓钰把钥匙留给周俊了,但想到上次她来得情形,恐怕事情没这么简单,于是叫上强子,两个人一起去陪侯先生看房。

锦绣城小区,2栋1单元1706。

从进小区到开门这期间都很顺利,可在打开门后看到里面的场景,三人都傻眼了。

一身睡衣睡裤、满脸胡渣子的男人正歪靠在沙发睡觉,他微张着嘴,口水蜿蜒着流下,打湿了衣领。桌上地上一片狼藉,堆满了零食袋、快餐盒和啤酒瓶,一眼望过去,下脚的地儿都没有。强子忍不住悄声咕哝,“瞧这副德行,搁谁都想离。”

男人半眯了眼,吊着嗓子道,“是谁在那啊?”跟着他眼睛张开了些,见门口是三个男人,身子立即坐直了,抹了一把嘴边的口水,“你们是谁?该不会又是陈晓钰的什么充当说客的朋友吧?”

周俊面无表情,“我们是房产中介的,这套房的房主也就是陈晓钰女士,委托我们帮她出售此房。”

“陈晓钰女士?”男人站起,鼻子里阴阳怪气的哼哼着,“我告诉你们,我可是她的正牌老公,白纸黑字,结婚证那是杠杠的!想背着我偷偷卖房,门都没有!去告诉陈晓钰,要想我在离婚协议签字,除非把房款分我一半!”

“不知羞耻!”强子鄙夷的嘟囔着。

“你他妈的什么玩意?”男人抡着胳膊走到门口,他嘴里臭味冲天的酒气,隔一米远都能把人熏吐。

“强子。”周俊朝强子示意,后者立即打开了手机录像。

男人怔住,愣在原地,“你们想干什么?”

周俊微耸着肩,一脸不以为然,“这套房由陈晓钰女士婚前全款购买,属于她的个人财产,与先生您呢,是没任何关系的。这一点您如果不清楚,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咨询服务。现在,陈晓钰女士委托优家房产出售这套房,我们带了买主来看房,所以麻烦您让一下……”说着,周俊便要往里进。

“你敢?”男人酒劲上来了,眼睛血红,挡在三人面前。

此时退却,只会让对方更嚣张,以后陈晓钰的处境就更难了。周俊和强子同时往前跨了一步,三个男人都瞪着眼睛,剑拔弩张。

但一旁的侯先生立刻急了。他中意这房,可不想这房里出任何事,那多晦气。他忙扯住周俊,低声道:“算了算了,我们改天再来看,你看他喝得也神叨叨的,咱别跟他纠缠……”

男人见势,将他们三人一块推出门外,接着砰的一声,用力关上门。

强子咽不下这口气,拿拳头擂门,周俊却已经冷静下来,跟醉酒的人纠缠,的确是给自己挖坑,没必要。

“算了。”周俊拍拍强子的肩,“咱另想办法。”

周俊在门口看陈晓钰丈夫第一眼,他便猜出陈晓钰眼角伤的由来。不知在她逃出这套房前,她在这扇门的后面,都经历了些什么。

陈晓钰接到周俊的电话,便匆匆赶往优家房产。没时间化妆,眼角的伤疤没法掩饰,她在路边小店买了顶遮阳帽戴上。

等陈晓钰进了林伟仁的办公室,他便起身关了门,又弯腰在柜里悄咪咪摸索一阵,摸出自己收藏的好茶,给陈晓钰泡了一杯,自己和周俊各一杯。

陈晓钰缓缓摘下帽子,面对周俊和林伟仁惊诧的目光,尴尬的笑笑,“不好意思,让你们看笑话了。”

周俊绷紧了脸,好半天才道:“你没必要抱歉,不是你的错。”

林伟仁低声骂着,一掌拍在桌面,又摸着下巴转着眼珠子琢磨道:“陈晓钰,这事你别急。”

陈晓钰轻轻一笑,这回是真的笑。因为燕城还有朋友愿意为自己出头抱不平而笑。

“其实……”转到正题,陈晓钰的头又低下去,“我早知道他不会轻易让你们看房的,我应该提醒你们的,但我……”她摸摸自己眼角的伤,“我不知道怎么说……有些事说不出口。”

周俊把茶杯推到陈晓钰跟前,“这事你别在意。我们和他打过照面,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总之,你不用露面,交给我们好了。”

陈晓钰轻点了下头,很快拭去睫毛上挂着的一滴泪。

“我说陈晓钰,你们不是才结婚几个月吗?怎么会闹成这样?按常理,蜜月期都还没过完呢。”林伟仁呵呵笑,被周俊狠狠瞪了一眼,他才立即收住笑,缩了脖子低头喝茶。

陈晓钰幽幽叹口气,“说来说去,还是这套房惹的祸……”

蔡威是记者,与陈晓钰在工作中认识。蔡威英俊潇洒,陈晓钰高挑靓丽,走在人丛里,都是惹人注目的一对,两人很快建立了恋爱关系。因了蔡威,来自东北的陈晓钰才下定决心要在燕城买房安家。但半年多前,陈晓钰与蔡威商讨此事时,蔡威只是斜睨了她一眼,“现在不挺好吗,干嘛给自己找事?再说哪来那么多钱?”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蔡威的性格,陈晓钰多少已有些了解了,他不肯受拘束,工作随意任性,不愿迁就人,花钱又大手大脚,因此一直没什么积蓄。但陈晓钰已过了三十岁,随着年长,想要安定的心态愈发浓重。

陈晓钰打电话给父母,提了自己想买房的事。老两口商量半小时,然后向女儿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依我和你妈的意思,如果你打算一直留在燕城,我们支持你买房,有了房,你在燕城才有家的感觉,你才能专注发展自己的事业。以蔡威现在的情况,逼人家出钱也是为难人家,但长远的想,为避免日后麻烦,我和你妈妈认为最好是以你个人名义全款买套小房你们先住着,其他的以后再说,你那边房款不够的话,我们给你添……”

陈晓钰仔细想了想,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因此最后自己出了六十万,家里出了四十多万,买下了一套两居室。陈晓钰买房,从头到尾对蔡威无丝毫隐瞒。本来蔡威对这事态度也很平和,但自结婚后,随着身份从“男朋友”到“丈夫”的变化,他的心态也在悄悄发生转变。

起初,他心里生出一股自卑,觉得自己一个堂堂男子汉,居然住在老婆买的房子里,不论自己内心还是面对朋友时的虚荣心,他都有些受不了。

但人性有时就是这般微妙,当自卑心不能也不愿化为努力向上的动力,那自卑老在那硌着自己,硌得久了,就会慢慢转移方向,将对自己的嫌弃,转变为对对方的怨恨。这种怨恨,又因为直言说的莫名其妙的自尊心,变得更加深沉和持久。

在这种不平衡心理的作祟中,蔡威慢慢形成一个观点:陈晓钰买房不写他名字,就是对他实实在在的戒备。继而,他又觉得,陈晓钰故意选在婚前买房,是看不起他,更是为自己留后路。因为陈晓钰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成天接触的都是些时尚的有钱人,说不定哪天遇到个金主,就把自己给踢了。

疑心一起,全世界都充满陈晓钰的嫌疑。

逐渐地,蔡威变得多疑、颓废,因颓废而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工作,成日纵酒。

听完陈晓钰幽幽噎噎的讲述,林伟仁早气得脖子都红了,他拳头在桌上一擂。

周俊咬牙,但更冷静,他疑惑地望向陈晓钰,“提起离婚诉讼的话,应该对你有利,你为何……”

陈晓钰轻轻摇了摇头,眼泪随之掉下来,“那样的话,会要求提供相关的照片、伤情鉴定,我

妈妈身体不好……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让他们知道。”

在一旁抓耳挠腮、气得七窍冒烟的林伟仁,听了这话也沉默了,好半天他才道:“你放心好了,有我们呢。”

妈妈身体不好……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让他们知道。”

在一旁抓耳挠腮、气得七窍冒烟的林伟仁,听了这话也沉默了,好半天他才道:“你放心好了,有我们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拘留所出来衣服扔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