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烙饼失败了,又硬又难吃,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烙薄饼的几个小技巧,喜欢的话记得点一下关注哦!

面食一直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主食,比如我们经常吃的包子、馒头和各种饼,都是用面粉做成的,而且很多人平时自己在家都会做,尤其是像包子馒头这种,很多人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更好吃。

但是烙饼的技巧很多人都不懂,所以大部分人都很少自己在家烙饼。小编的一个朋友曾有段时间,也非常的热衷于吃烙饼,于是自己尝试在家做了几次,但是每次做出来的烙饼又厚又硬,口感如同嚼腊,实在是难吃的很。

烙饼又厚又硬?因为你和面加错了水!牢记3点,烙好的饼又薄又脆

为什么面点铺卖的烙饼又薄又脆,而大家烙出来的饼却又厚又硬呢?后来朋友说,请问了大厨才知道,原来自己和面时总是加错了水,难怪总是烙不出好吃的饼,大厨还教她,只要牢记这3点,保证烙好的饼又薄又脆。

首先,第一点大厨表示,入冬后很多人和面怕冷,所以在和面时会加少许开水,或温度较高的热水,用热水烫出来的面很“死”,烙出来的饼口感自然也很硬,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注意,因此总是做不出又薄又脆好吃的烙饼。

想要做出又薄又脆好吃的烙饼,就要尽量用冷水和面,适当调节水温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调节水温的步骤。

应该在倒入面粉前将水温调好,而不能直接掺入热水搅拌,那样高温会直接烫坏面粉的质感。做烙饼和面时,最佳水温为25-35度,用这个温度揉出来的面,不仅发酵又快又好,而且揉得更均匀,烙出来的饼也会更薄更脆!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点就是水和面粉的比例。

水加的太多,烙出来的饼不容易成型,而且口感很软不脆;而水加得太少,烙出来的饼口感会又干又硬。做烙饼和面时,最佳的水面比例为1:2,这样和好的面团弹性十足,烙出来的饼薄而香脆特好吃。

最后一点就是烙饼的温度,如果火候控制不好,烙饼是很容易失败的。

火候太小烙饼太慢,烙饼口感不香脆,表面不酥;若火候太大,烙饼容易表面烧焦内里加生,吃起来口感更差。因此烙饼时的最佳温度为115度上下,最大的区间范围为110-120度之间,这样很容易就能烙出又薄又脆的饼,而且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下一张饼。

所以为什么你做的烙饼又厚又硬?因为你和面时加错了水!牢记以上3点,保证烙好的饼又薄又脆!今天的美食小技巧就分享到这儿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您,若您觉得有用,劳烦您点赞关注和分享,谢谢支持。

我学会了做饭作文(集锦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学会了做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很久就想帮老妈做饭了,可是,老妈怕烫着我,总是说:“等你长大了再说吧。”今天机会终于来了,老妈下午有事出去了,到了做晚饭的时候还没回来。哈哈,今天我可要大显身手了,做一顿我们最爱喝的小米苹果粥。

  我得先把材料准备好。小米,苹果,红糖。我先把水倒入锅里,然后打开火。趁着水还没开,把小米淘干净,拿一个苹果洗净切成小块儿,平常看老妈拿着刀几下就切好了,可刀在我手里就是不听话,好不容易切完了一看,切出的苹果块儿都是奇形怪状的。这时候水也开了,我把米和苹果块放进锅里开始熬粥。对了还得把锅盖错开一条缝,要不饭就溢出来了。这可是我从老妈做饭的时候观察到的。

  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我打开锅盖,香喷喷的味道迎面扑来,最后把红糖放到锅里搅一搅,现在的味道更香了。少停一会儿把火关掉。一顿小米苹果粥就熬好了。正好老妈回来了,看见我做的饭,高兴地跷起大拇指夸奖我:“炳辉长大了,能帮老妈做活了。”我说:“这一点算什么,以后我还要帮老妈做更多的家务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技能就像沙滩上走过的一串串成长脚印,带来了成功;技能就像大树上的树枝,越长越高;技能就像一盏明灯,带着我们走出黑暗。

  每周周末,我都是家里唯一的“闲人”,下午要吃饭了,可爸爸妈妈还在打扫卫生,我决定今天自己来做饭。

  我钻进厨房,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从冰箱里取出两个“肥肥”的鸡蛋,之后把它们打到准备好的碗里,搅拌成金黄色的蛋液,搅拌之后,再在蛋液里放盐,我犯嘀咕了:刚才放的盐是不是少了,再放一点吧。于是我又放了半勺盐。这次是不是盐放的太多了,我提心吊胆地做着。

  我打开煤气灶,往锅中倒入少许的油,油“噼噼”地响了过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蛋液倒入锅中,“哗”的一声,蛋液顿时“炸”开了一朵金色的“莲花”。眼看蛋液渐渐凝固,我便倒入一大碗白米饭,上下翻炒,直到饭越炒越蓬松,我才停止翻炒。最后撒上葱花,“OK”我的蛋炒饭大功告成了!

  爸爸妈妈也一边吃,一边对我做的蛋炒饭赞不绝口,我听得心里美滋滋的。通过这件事使我知道了,做一顿饭如此辛苦,我以后要多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我的同学的爸爸是一名“伟大”的美食家,他不仅喜欢吃,还喜欢做菜,他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只在微信上见过那些美味佳肴,可仅仅如此,我就对叔叔做的美食爱不释手了。所以我要向叔叔看齐,从小做起,当一名业余的美食家。

  我要做的第一盘菜就是那简单无比的西红柿炒鸡蛋。可妈妈告诉我,一定不要小看任何一盘菜。我先把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再将上面的小黑点洗干净,接着拿出两个西红柿。妈妈告诉我,如果想让西红柿的皮剥得更快更彻底,用开水泡上三十分钟就可以了。我掐着时间,三十分钟一过,我就把西红柿拿了出来,此时,水都凉了。可是,神奇的是――西红柿真的乖乖地脱下了衣服,皮,忽然没了?

  于是我把西红柿切成小块并热起了锅,可是与此同时,那锅里的油冒起了泡泡,又发出了“

  • 来成都有好几次了,从次数上足以说明我对这座城市的喜爱。除了这里的热情好客,出于“好吃”本性,更让我对成都偏爱有加。所以以往的成都行,多数时间不是在餐厅中,就是在去餐厅的路上。这次解锁新玩法,感受城市之外的新领地。青城山后山景区“青城山下白素贞~”告诉我看到这个标题你已经不由自主唱起来啦~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景区。后山不比前山,前山多为道教建筑,后山则以徒步爬山欣赏风景为主。爬山时间全程大概要6个小时,适合体力好的人。不过呢,实在爬不动了,原路折返也可以,我就是这样(无辜脸)。景点:泰安古镇、五龙桥、五龙沟、又一村、白云索道、翠映湖、金骊索道。位于后山脚处下的泰安古镇,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处景点,这里充满了川西山乡民居古镇风貌,街道幽静、空气清新,镇内还有泰安寺,可以敬香祈福。小镇的民风还算淳朴,小路两侧被大大小小的餐厅占据,消费不像商业味过重的古镇那般令人生畏。老腊肉、腊肠林林总总地悬挂在每家餐厅前,是这里的特产没错了。在小镇上吃过午餐,这里的餐厅很多,价格也蛮公道的,不会给人景区宰客的感觉。开车至五龙沟,从这里开始只能徒步爬山。原本以为山中会闷热外加蚊虫叮咬,事实证明完全是我多虑了。大大小小的瀑布一路陪伴,“哗啦啦”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听着就很降温;卖烤肠的、烤玉米的小摊,源源不断输送着香气;河岸旁有人一边闲聊一边饮茶;小朋友们开心的嬉水,就连狗子也能无拘无束的奔跑……天地灵气、人间烟火在这里汇集,难怪白素贞在此修行呢。尽管很久没有爬山,本以为会是很辛苦的行程,此刻却完全沉浸在如画山水中,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哪里还会觉得辛苦呢。今晚要赶回成都,我们选择在天黑前离开,所以只在后山中“修炼”了3个小时。不知道青城山有没有白素贞,但这里有我向往的生活。下次有机会再来汲取灵气吧。我个人认为,带老人的家庭更适合前山游玩,而亲子游则比较适合后山。青城山 交通攻略:1、自驾线路: 成都 -日月大道一段- 成都 绕城高速公路-成灌高速公路-在 崇义 立交桥从 崇义 站出口离开-彭青路-东软大道- 青城山 路-景区。2、 可在 成都 北站乘坐到 青城山 方向去的高铁,每天有二十多趟车从 成都 出发,平均45分钟一趟,30分钟就可到达 青城山 。3、 市区内有便捷的公共交通,乘公交车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另外市区内的出租车价格也很便宜。4、在 都江堰 市客运中心乘坐101路(或直接在 都江堰 景区离堆大门处乘坐),到达青城前山,路程30分钟。回到城市中,回到熙熙攘攘的烟火人间,一天的城市逃离让我对 成都 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成都 的夜晚是热闹的,这热闹里带着 成都 热情的基因,仿佛任何人都能找个令人安心的归属感,没有丝毫的距离与陌生,迅速就能融入其中。城市中的旅行虽说充满了打卡味儿,但各人感受不尽相同。没有来过人,著名景点肯定要走一走,即便来过很多次, 成都 也有一些地方让人久处不厌。它是座适合慢旅的城市,感受比赶时更重要。方所地址:太古里负一楼交通攻略:地铁2号、3号线春熙路站。太古里出口开放时间:10:00-22:302011年方所在 广州 太古汇的首家店开业, 成都 店2015年开业。别看品牌年轻,却是年轻有为。2019年方所书店被“书店界的奥斯卡”—— 伦敦 书展,评为“全球最佳书店”。这是全 亚洲 书店第一次获奖。初进方所,你不会觉得这是一间书店。切割线条的水泥、刻意暴露的通风管,强烈的工业风,但在昏黄柔和的灯光中,并不显得冷漠或有距离感,彼此融合形成“娘Man”风。方所是书店,但不仅仅只是书店。书籍、美学生活、咖啡、空间展览、时装时尚混合在这一千多平的空间内,它更像一个文化平台。你可以找到一些诚品书店的影子,在实体书店不断消亡的今天,方所让人走出家门,享受读书的乐趣。有书香,有咖啡香,还有工艺品、饰品甚至服装等多种品类,方所赋予书店全新的内涵。点一杯咖啡,潜心于纸质书籍的墨香中,城市繁杂这里却是安静的。看书之余还可以欣赏到文化领域的其他内容,何乐而不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另一种调性的慢生活。武侯祠地址: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交通信息:1路、57路、82路、334路、335路、1126路到武侯祠站下车地铁3号线至高升桥站下车,步行武侯祠大街600-800米可以到达门票:50元一张开放时间:夏季(5月1日-10月31日)8:00-20:00,19:00停止售票冬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8:00-18:30,17:30停止售票温馨提示:武侯祠有地下停车场,车位充足,停车还挺便宜的。起价5元/2小时,后1元/小时武侯祠内纪念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初建时曾与昭烈帝刘备的祠庙相邻,在明朝初年并入汉昭烈庙,成为 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庙。除了陵、庙、祠外,武侯祠供奉着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还有三国文化的碑刻、匾额等。钟爱三国时期历史知识的人,一定不能错过这里。不过,年轻人来武侯祠,更多是为了在著名的“红墙竹影”打卡,阳光将竹影“摇曳”在红墙上,内心立马开始上演清宫戏。想快速打卡这片红墙,就在入园后避开常规路线往左手方向走,穿着白色或者带有绿色元素的衣服拍照都很好看。我特意来了点与竹林遥相呼应的元素在身上,效果还不错。除了“红墙竹影”,现在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把握住一期一会的时机。还有不少古朴的小精致都很适合拍照,我已经打好样,就看你们能不能找到了。文殊院地址: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至文殊院站下,步行771米可达营业时间:08:00-16:30门票:免费文殊院与武侯祠是差不多风格的 川西 平原古建,它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中国 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听着就……佛光闪闪。都知道文殊 菩萨 是掌管学业与智慧的,院内不然不少青少年,这个时候是来还愿的,我这样想。不是非要礼佛诵经才来,文殊院中多得是休闲娱乐的地方,事实上,喝茶、麻将是这种 成都 人的生活方式无处不在。甚至还可以住下了,体验更深层次的精神洗礼。爱拍照的小姐姐可别错过这个宝藏地方,好拍又免费。入口左手边,穿过一个圆形拱门可以看到“红墙竹影”。虽然面积不大,而且只有单面墙,好在很少有人留意到,不妨碍咱拍出好看的照片。寺庙的回廊,有很强的纵深感,也是不错的机位。可以斜倚在一侧的门槛或者坐下,“人淡如菊,岁月静好”的美好一下就出来了。入园前面对正门左手边,有很长一面写着“世界 和平 ”的红墙,这里拍人像也好看。譬如撑个伞走过。人民公园地址:青羊区祠堂街少城路12号交通方式:乘坐57路到东城根南街站下车步行504米可达开放时间:冬季 6:30—22:00;夏季6:00—22:30门票:免费人民公园始建于1911年,是 成都 当之无愧的老牌地标,也是 成都 人生活的浮世绘。公园门口有 成都 最宽宽……宽的斑马线。喝茶、打牌、搓麻、采耳…… 成都 人的享乐生活在这里集中呈现。令人羡慕地无所适从。此刻我坐在鹤鸣茶馆中,时间仿佛被偷走了,暖瓶中的水倾斜而出,像是被拉长的时光,茶叶在杯中“云卷云舒”像一部催眠影片,加之耳畔不时传来采耳的“铃铃”声,要不是强撑倦怠,不消一刻就能睡着。“偷得浮生半日闲”已是我的福气。宽窄巷子地铁:四号线-宽窄巷子站公交:51路/62路/70路/93路/126路/127路/163路/340路/文博观光线/熊猫直通线开放信息:05:00-23:00没来宽窄巷子,就像去 北京 没登长城,去 武汉 没登黄鹤楼,去 洛阳 没去 龙门石窟 ……这种“我来过”的仪式感,咱还是要有的,何况它就在人民公园的附近。一条宽巷子、一条窄巷子再来一条井巷子这些是宽窄巷子的完整组成部分,井巷子是一条需要走回头路的巷子,所以游客会相对少一些。下午5、6点是逛宽窄巷子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不会太晒,逛累了可以去看场川剧变脸,看饿了可以把晚餐安排上~吃完晚餐后,还能继续逛逛夜晚的宽窄巷子,比起白天我更喜爱入夜后的这里,素雅的古朴又增加了几分。虽然如今是商业街,但这里浓缩了最 成都 的精华,历史建筑鳞次栉比,是快速通向 成都 历史的一扇大门。小吃我就不太推荐在这里吃了,虽然看着蛮诱人的,但想想摆放了一天……五岔子桥打卡这个桥是无心插柳,当时打车去吃兔兔,热情的 成都 司机告诉我们,吃完兔兔可以顺便散步到五岔子桥去哟。于是,为了避免等位太久而非常早到餐厅的我们,走到桥那边时还不到7点……硬生生的流连忘返到日落时分。我看到很多照片是在桥灯亮起后拍的,充满炫酷的未来感。但我们等不到那时了,一路走着拍着向新世纪环球中心前进。新世纪环球中心这个地方是我在机场打车的司机强烈安利给我的,“这是世界第一大单体建筑之一”路过的时候,他无不自豪地跟我说。“一定要去逛逛,但是不要在里面买东西、吃东西,比外面贵。”真是热心又实诚的 成都 人。不瞒你说,望山跑死马,从五岔子桥到环球中心,肉眼可见的距离走了足足1个来小时。到达目的地时距离关门时间所剩无几。匆匆地逛了一圈,确实挺开眼界的,里面不但有商业、购物、美食、剧场、音乐厅,竟然还有一家洲际,更竟然还有连通至屋外的海洋乐园,简直就是一个小世界。这地方非常适合遛娃以及遛自己买买买~美食,是旅行绕不的话题,何况 成都 这样一座好吃的城市呢。谈到美食, 成都 人会骄傲的说,我们这儿随便一家馆子都好吃,不然开不下去的。我常说,我不是爱吃,我是爱吃美食。而在 成都 ,这两句话等同。川菜的美在于味型多变,同样是辣却可以香辣、鲜辣、麻辣、怪味……演绎出多种版本,辣而不燥,油而不腻。 成都 的美食大概可以轻松吃上一个月不重样,令人实名羡慕。推荐几家我认为必打卡的餐厅,已帮大家排雷,放心大胆吃。大龙传承地址:双林北横路117号(高逸酒店斜对面)交通:地铁4号线双桥路站D口步行 期最后一发!也是本人最喜欢的!!!现在都还想吃啊!!!!!!!!! 咳咳!言归正传! 首选串串 朋友推荐四颗星 自我评价五颗星(没错!我就是偏心啊!我就喜欢吃这个啊!哈哈哈) 油一热起来我们就闻到到了香味~牛肉和金针菇超级好吃啊!!! 干辣椒碟,里面有豆粉和花生碎哦,比其它的碟子味道好多了。哈哈,我比较能吃辣,所以还加了小米辣~!! 看了之前的图片,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个是不是就和关东煮那些一样啊?或者我们的牛杂那种一样的?其实是完全完全不一样滴!!串串也叫串串香,有热锅和冷锅两种,我们吃的就是冷锅,就是选了菜之后,店家就放到一个有很美味的汤底里弄好,然后放到一个大盘子里给大家吃,热锅就是跟火锅差不多的,自己选菜,然后自己煮。后面还是去了热锅串串的,不过还是更喜欢冷锅啊!!!!不能再赞啊!!!!回味无穷啊!!!!真的,超级下饭的!真的很香很香!!!好了,说得自己都饿了。。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石羊场石桥东街。走进街里就能看到,路挺小的。店不大,桌子都摆到外面的了。 P.S.第一次写攻略,发现真的不是看起来那么容易啊,这才说了三家店,又是图片又是文字,就感觉有些累了。所以突然发现那些能把攻略写得图文并茂,又详细的人真心不容易啊!

    行程共3天  · 出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烙饼的日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